【無我】
目次
泰文序
英譯序
【
前言:撰寫本書的緣起
】
「自我」與「無我」的對立,並非無解的難題
爭論的雙方──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
爭論的焦點──「自我」或「無我」
「自我」與「無我」的爭論是如何擴大的
宗教研究的四個主題
哲學上意義的「無我」
佛教因「無我」教法而超越其他宗教
【
佛陀的「無我」要旨
】
一切都只是自然的「法」
有為法、無為法都不是「自我」
身體和心靈也不是「自我」
去除「我執」才能成為解脫者
【
其他宗教學說的無我觀
】
錯誤的無我觀
有實體的無我觀
「有我論」與「無我論」的比較
佛教不主張有「自我」
【
佛陀所駁斥的「自我」
】
什麼是「自我」?
意識是「自我」嗎?
意識活動受因緣法控制
意識和「自我」是一還是異?
意識不是「自我」,只是持續變異的現象
外道主張的三種「自我」
「自我」在那裡?
佛陀所駁斥的「自我」
「自我」只是人們無明的妄執
【
外道修法最高者的「自我」
】
微細殘存的「自我」
佛法中沒有殘存的「自我」
《薄伽梵歌》中的「自我」
涅槃是「法」,不是「自我」
佛與《薄伽梵歌》之別
【
耆那教的「自我」
】
耆那教主張「自我」即涅槃
佛教認為唯有去除「自我」,才能證得涅槃
【
西方學者的「自我觀」
】
「自我」是永恆不變的靈魂
西賽羅——「自我」就是能思考、行動、感覺及承受果報者
貝里——「自我」是上帝
艾彼科蒂塔斯——「自我」是靈魂
哥德——「自我」永遠持續工作
查爾斯.衛思理──「自我」永遠存在
亞迪生——「自我」是不朽和寧靜的
朗費羅——「自我」是永遠不變的個體
蒙哥馬利——「自我」是宇宙最高的靈魂
渥茲華斯——「自我」源於上帝
桑摩威利——「自我」不信賴物質而單獨存在
朱文拿──質、量皆大的「自我」
傑瑞米.泰勒──靈魂感知所有的風味
艾佛布瑞爵士──「自我」是不朽的本體
【
總結:佛法與各種觀點的比較
】
有我執就有負擔、痛若
放下「自我」,才是痛若止息處
◎本書段落標題為香光書鄉編譯組所加
關於「無我」
[回gaya首頁]
[香光書鄉]
[法音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