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其他宗教學說的無我觀】

有實體的無我觀


  關於有實體的無我觀,可以從阿羅邏迦羅及鬱多迦羅的觀點中看出來。他們兩位的無我觀並不全然錯誤,他們都曾經是悉達多王子(後來的佛陀)未開悟前的老師,佛陀認可他們的修行境界比其他外道高。佛陀開悟以後想到:「該先教導誰呢?」他立刻想起這兩位苦行者,這意味著他們已經非常接近解脫痛苦的境界,只要再接受佛陀的教導,就能立刻解脫。但不幸的是,那時兩位修行者都已經過世了。

[阿羅邏迦羅、鬱多迦羅──當心靈純淨時,「自我」即出現]

  這兩位苦行者的自我觀與無我觀,可以概述如下:

  當心靈已是究竟純淨時,將會生起一種已經達到終極邊界或極限的感覺,有這種感覺的人叫做「了知邊際者」(Khettannu),這是每個人都渴望達到的「自我」,也是所有痛苦的終點。為了要究竟淨化心靈,苦行者堅持遵守各種規則。阿羅邏迦羅所修的是「無所有處定」(akincannayatanajhana),鬱多迦羅所修的則是「非想非非想處定」(nevasannanasannayatanajhana),在專門討論他們的書中,詳細地說明了這兩種定的修法。本文只探討他們的修行理論,因為就是這種理論引導出這樣的修行方式。

  為了便於了解他們的觀點,我們必須知道這兩位苦行者如佛陀一般,致力宣揚業力的道理,而且也反對殺牲祭祀及其他儀式。當佛陀還是「菩薩」【譯註一】時,曾去拜訪他們,請教他們滅除痛苦的方法,也就是完全解脫痛苦的境界。阿羅邏迦羅告訴佛陀,一旦人們完全依照他所教的(無所有處定)修行,就能自然發展出智慧,而且只有當心靈有覺知,當下才能究竟淨化、解脫痛苦。而那能覺知的就是「自我」(根據這種觀念,「自我」並不是心靈,也不是由智慧所產生而和心靈分開的個體),這「自我」本身就是所有痛苦的止息處,修行者必須努力修行,直到進入前面所說的境界。

  佛陀駁斥這種理論,認為無論它叫做「靈魂」或其他名稱,只要去覺知它,都將無法完全、究竟地解脫。因為只要對東西有感知,就會執著覺知某些東西,也就是感知到事物的特質,並執著該知識或事物,即使是真正滅除痛苦,也還不是完全或究竟的解脫,佛陀的目標比這境界更高超。至於鬱多迦羅的觀點,雖然比阿羅邏迦羅的修行境界更高,但結果還是相同的,也就是會出現覺知者,而此境界就是他所謂的滅除痛苦的所在。兩者間唯一不同的是,後者對心靈訓練的方法比前者更為精深,其所證得的境界既不可認定是存在的,也不能視之為不存在。然而,這兩種理論的結果是相同的,也就是「自我」在覺知自己已經到達最高的淨化時,能認識自己,並且經由這種境界獲得永恆的快樂。總之,這兩位苦行者的目標是在於具有如前所說特性的「自我」,而且把它看成是滅除所有痛苦的境界。

  畢•卡魯斯(P. Carus)在他所著的《佛陀傳》(Biography of the Buddha)一書中提到,佛陀在未成佛前,曾和許多苦行者辯論道:

  眾生因為沒有去除我執,所以受到束縛。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一個物體和它內在的性質是兩回事,但事實並非如此。例如一般人認為「熱」和「火」是不同的東西,事實上,我們無法把「熱」從「火」中分離出來。現在你說能夠把物體和它的性質分離開來(註一),使該物體不具任何性質而單獨存在,但假如你認為這理論完全正確,稍後將會發現,事實並非如你現在所了解或堅持的那樣。

  難道我們不是由智者所謂的「蘊」等各種不同元素聚合而成的嗎?我們是由色、受、想、行和識五蘊所組成,這些「蘊」共同組合形成「我們」。當我們說「我們是這個」或「我們是那個」時,還不都是指這些的集合體,「我們」是由這些集合體所組成的……。所謂的「自我」,只是我們的想法而已,凡是相信有個單獨存在之個體的人,就是對事物沒有正確的看法。狂熱追尋「自我」是錯誤的,它是錯誤的目標和起點,因為它們並非奠基於真正的事實,只會將你引向錯誤的道路。

  ……你那「自我」的理念,是介於理論與真實之間的,所以你找不到真實,唯有拋棄這個概念,才能如實地看到事物的真貌。……

  ……更進一步來說,如果你自認為已經達到解脫,但是你的「自我」依然殘存,而且以之來覺知自己的個體,又怎能達到真正的解脫呢?……

  以上兩位苦行者將淨化的個體和滅除痛苦的境界當作是「自我」,這是人們想解脫痛苦所追尋的目標。介紹完這兩位苦行者的觀點後,我本想更進一步告訴你們,還有其他幾位類似的觀點,但為了避免重複,現在略去不談。然而,我將再說明另一種觀點,這是最後的一種──《奧義書》的吠檀多哲學思想。佛陀時代這個教派的實際情形,佛經並沒有記載,但從歷史的觀點來看,我們可以推測出它在佛陀以前就已經存在了。我請教一些吠檀多哲學的學者有關這種思想的觀點,他們親切地向我解釋,我也閱讀有關這方面的學說和典籍,據我所知,吠檀多哲學的觀點大致如下。

[吠檀多哲學的觀點──「自我」能從覆蓋已久的塵俗狀態中解脫]

  吠檀多哲學觀點的內容大致如下:

  當一個人知識增長,擁有更高的智慧,心靈更加淨化,而且所有世俗塵事都已從心中消失時,「自我」就會出現,更簡單地說,「自我」能從以往被覆蓋很久的塵俗狀態中解脫出來,這時「自我」已經獲得自由,所以它被稱為「解脫」,也就是解脫了一切的痛苦。「自我」是用來稱呼那種無所不在,只要心靈被塵俗遮蔽就無法看見的東西,一旦我們看得到它,就能進一步了知它是無所不在的。在每個地方它都是以相同的型態存在,無論它是我們的、別人的或普通的、偉大的,這東西就叫做「梵」。它遍佈萬事萬物,無論我們是什麼,它就是你,也就是「梵」,由此可知,所有的「自我」都相同。我們之所以獨立出不同的個人,是因為被塵俗所蒙蔽的緣故,如果塵俗的狀態去除時,所有的「自我」就都一樣了。拿空氣做個簡單的比擬,瓶內和瓶外的空氣實際上是相同的,假如我們把瓶子打破,就可以明白這個道理,但只要把空氣裝在像塵俗般的瓶子裡時,這部分的空氣就會被認為是屬於瓶子內的,當我們有類似的執著時,就會把瓶內的空氣看成是不同的個體。同樣的道理也存在於小我和宇宙大我(或稱「最高的自我」之間)。

  解脫(相當於佛教的涅槃)就是小我從封閉的塵俗世界中解脫出來,而在解脫的過程中,心靈也看見了「自我」。

  大乘佛教中有些教派的著名大師,主張吠檀多哲學的「自我」與佛教的涅槃相同,這些觀點也出現在那些教派的典籍裡,當我們聽到這種說法時,可能會把這兩者看成是同樣的東西,以為它們的差別只在於所用的名稱不同而已。這是因為在佛教中也有一種說法,認為當心靈從無明以及無明所造成的所有障礙中解放出來時,心靈會因為痛苦的消失而獲得自由、清淨、平安和清涼,而這樣的心靈也清楚了知滅除痛苦的境界──涅槃。雖然我們稱之為「涅槃」,而他們稱之為「自我」,似乎是指不同的東西,但兩者都是用來說明痛苦消失的狀態或境界。

  不過,在這裡有個問題已經出現或隨時可能出現,由於吠檀多哲學的觀點遠在佛陀之前就已存在,那麼一定有什麼理由,使佛陀沒成為這種理論的信徒,而使得那種觀念不再有進展。有些吠檀多哲學的學者在他們的論文中回答這個問題,他們認為佛陀只是把吠檀多哲學的觀點解釋並說明得更清楚而已,因為在佛陀之前,這種觀點太過深奧以致無人能輕易地了解它,當時人們誤解吠檀多哲學和佛教是兩種不同的理論。

  即使我會被指責為頑固,我仍堅持這兩種理論是不同的。至於如何不同,以後將會進一步說明,在現階段,讀者必須清楚地記住每一種外道的觀點。

(註一)佛陀這麼說是因為苦行者認為「自我」與意識無關,或「自我」不具有被人們執著的性質,可是他們卻主張人有種解脫「自我」的知覺,所以佛陀以苦行者所主張的無熱之火作為譬喻。

【譯註一】「菩薩」一詞有多義,此處是指修行期間的釋尊,這和後來大乘佛教泛稱發心修行者為「菩薩」的觀念不同。對「菩薩」一詞有興趣者,可參見《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六十五冊、六十六冊,《菩薩思想的研究》上、下冊。



[回gaya首頁]   [香光書鄉]   [法音叢書]   [無我]   [其他宗教學說的無我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