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悲情陰霾,總要有人陪著走過去!」本著慈悲信念,嘉義香光尼僧團各分院與伽耶山基金會,去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立即進入災區參與重建工作。即使大地震的記憶日漸淡去,香光尼僧團的師父在災區穿梭的腳步未曾停歇,物質援助或許不豐沛,但精神的支持卻帶給災區民眾另一份感動!
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法師說,民間力量進入災區,有,總比沒有好;大家要像接力賽跑一般,相互支援。對災區的持續關懷一定不能少,要像涓涓細水長流,源源不斷。
大地震當天,香光尼僧團師父立即進駐災區,送食物、衣被、水等民生用品到台中縣大里、霧峰等地。隔天,台中養慧學苑法師率居士到災區協助處理葬亡事宜,並助念、教喪家眷屬做功課,安頓心靈。
地震發生,學校震毀,當大人忙著救災,無法到學校上課的小朋友卻在帳蓬間跑來跑去,大人無暇顧及,一片慌亂,十分危險。悟因法師感受到一定要先讓小朋友安定下來,才能讓大人跟著心安,一切重建才能開始。
於是,香光尼僧團決定從教育文化的建設與心靈安頓著手,立即成立「九二一震災協助重建專案」。經過災區探訪、評估後,首先認養台中縣石岡國小,設立「學童課業輔導安親班」,讓學童的課業不致因地震而中斷,也照顧他們的安全。
在近二百位法師和志工的投入下,「趴趴熊的家」安親班,在石岡國小成立了!參加學童從一開始的卅多名陸續增加到近百名,法師、志工們用耐心和愛心,陪伴小朋友走過地震陰影,讓他們暫時忘記地震帶來的苦難。
「趴趴熊的家」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童,設計不同的課程,有勞作、作文、影片欣賞、唐詩教唱、說故事、師父時間、水果奶奶及鄉土教學,課程多元、活潑。小朋友從學習過程逐漸恢復純真的笑靨。
一位媽媽事後寫信給香光尼僧團的法師,說出許多災區媽媽的心聲。她說:「我自己在地震發生後一星期,內心除了驚嚇之外,也充滿焦慮和無助,那時除了愛哭,脾氣更是大得嚇人;因在整理家園的同時還得擔心餘震和孩子的安危,所以,孩子常常莫名奇妙就被我罵,當時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思慮中,哪還顧得了孩子心中的感受?直到學校復課,趴趴熊的家又提供課外安親,讓我能安心工作,才將思慮慢慢沉靜下來,孩子才能免於常常被我責罵。孩子下課後會很開心地告訴我,今天老師教什麼、師父說什麼。」
各界對災區的注意力,似乎在九二一大地震屆滿周年後逐漸淡去,香光尼僧團的重建專案也告一段落。但形式上的計畫暫時結束,實質上的幫助仍持續進行。
平地災區暫告安頓後,法師和志工們把目標轉移到受冷落的原住民災區。原住民純樸可愛的本性深深觸動參與法師和志工的心;負責執行重建專案的自曜法師說,「沒有為他們做什麼,只要真誠相待,反而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
自曜法師仍經常訪視原住民災區,也號召志工到台中縣和平鄉松鶴部落、雙崎部落等協助族人建族屋,為部落小朋友開辦安親班,並帶些文具、書本上山,總讓小朋友開心:他們要的,實在不多。
至今仍有不少人默默在災區持續付出他們的關懷,用行動為災區民眾奉獻一己之力,如建築師謝英俊一直在日月潭畔協助邵族建竹屋,用竹管蓋出邵族獨特的組合屋,形成日月潭畔一大特色。走在整齊幽靜的邵族部落,彷彿時光倒流,讓人覺得舒暢。
點點滴滴的關懷,對災區民眾來說,都是甘霖,希望「攜手重建」不要淪為口號!(本文原載於中國時報八十九年十月三十日第二十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