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平穩地下了「中投公路」。開車載我們的居士說:埔里的景色最美,氣候更是宜人。可是我根本無心欣賞,因為我要去進行生平第一次的採訪,心裡七上八下,又是緊張,又是擔心,實在無心欣賞沿路的風光,不過分隔島上漫長的雜草,仍然引起我的目光,心想:好久沒人整理了吧?家園尚未重建哪有心在這上面!
今天所訪問的是埔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中負責推動災後安親班工作的月滿小姐,我們主要在了解該團隊對於災後安親班的設置理想、方向,及進行過程。一到基金會,只見迎面一頭俏麗的短髮,滿臉自信的笑容的她對我們說:「我就是月滿!……。」
月滿的親切及非常樂意與人分享的熱誠,一開始便化解了不少的緊張,至少不用擔心會冷場的問題。負責記錄兼錄音的我,剛開始有些手忙腳亂,慢慢進入情況後,較能用心從月滿的談話中,抓取重點,並提出來做深入的探索。
整個訪談過程,進行得還算順利,結束後到「南光國小」看一看安親班上課的情形。安親班的小朋友很活潑,看到我們更是吱吱喳喳問候不停(實在是很吵),當下對老師的愛心產生由衷的感動,心想:要應付這麼多小朋友,我一定做不來。
月滿的家在地震時倒了,問他:「是什麼力量支持著你,走入義工的行列?」她說:
看起來好像是在幫助他人,其實受幫助最大的是自己,因為從中燃起了對生命的希望。
心想:這不就是慈、悲、喜、捨,的「捨」心嗎?常言:捨得,捨得!很多的收穫不都是經由捨而來的嗎?出家之後,「捨」愈來愈少了,而接受信施的「捨」卻與日俱增。
回家的路上,心中突有感而發;有句話說「僧寶是眾生福田」經過月滿小姐的啟發,不禁反問自己:「是良田或劣田?」自己給的答案是:「用功的時候是良田,不用功時則劣,良與劣總是搖擺不定。」
我最近在《雜阿含經》,其中記載佛陀對耕田婆羅門是這樣說的:
信心為種子,苦行為時雨,智慧為犁軛,慚愧心為轅,正念自守護,是則善御者。保藏身口業,如食處內藏,真實為真乘,樂住無懈怠,精進無廢荒,安隱而速進,……。
這是佛陀所教耕耘心田的方法,是可以落實在生活中,我很想在自己心田中種出美味的甘露果,分享給每一位喜「捨」的眾生,我不知道會要用多久的時間,但我有這份心,也希望有滿願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