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功國小重建隊是由學校原有的「愛心媽媽服務隊」所有義工組成。該校「愛心媽媽服務隊」成立已有二年,由吳老師所發起及帶動。平時主要為學校學習低成就的學童進行個別輔導,在這次震災後,便成立重建工作隊,是學校學生安頓及社區重建的最大支援。
才智兼備的課程
因為學校在平時已有愛心媽媽在每日上午為學童作課業輔導,因此,在震災後並沒有再另外設置課後安親班,而是開設免費才藝班,讓學生自由參加。目前也有幾個災區工作團隊到校為學童做災後心靈治療、假日課業輔導等各項長、短期活動。
尋找資源
在硬體的設備上,學校於震災後只剩一棟教室可使用,其餘全已拆除。目前組合屋教室不足,學生採合班上課(二班同在一間組合屋教室),天氣日漸炎熱,鐵皮蓋成的組合屋更是異常悶熱,學校怕學童耐不住炎熱,急待尋求改善。
重建工作隊的經費來源有二,其一是向全國教師會申請,曾補助三個月,以辦活動方式申請補助。其二是向「全盟」申請補助,但只補助行政費,至於書籍、場地,則由愛心媽媽對外勸募,所以經費不足是現階段實行中最大的困難。
是付出,也是學習
富功國小所成立的愛心媽媽團隊,並無開辦正式培訓課程。由學校老師帶著義工媽媽一起做,從最初服務性質開始邊作邊學習,在一定的程度後進而開始輔導學習低成就學童的課業,並且學校老師會固定在每星期三課後與愛心媽媽們座談,藉由彼此經驗交流中,增進媽媽們的學習與成長,同時也提高了團隊的素質。
學校張麗芳老師說:「工作隊推動各項活動的『開始』,都是先做了之後,出現問題再想辦法解決。就算沒有經費也是先做了,才開始募款。所以我們的一個共同體驗是:『許多經驗,是由著手去做後,再慢慢地去發掘資源,也從中獲得一些肯定』。」
隊員劉素珍說:「最初會來參加是剛好學校在招募義工,我本身有意願參加但信心不足,經過女兒的鼓勵才報名。從參加至今覺得個人的成長及收穫都很大。」
隊長鞠克榮也說:「雖然是付出,但由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實在是一種學習,所以也感覺自己的收穫很大。」
一步一腳印
由富功國小校方的帶動,加上每位義工的熱心參與,使得學校與學生家長間形成一個互動融洽團體,進而能將這份愛心推廣至整個社區。因此,社區總體營造是這個團隊未來的總目標。
目前在社區總體營造上,工作團體已有「社區報」創刊,報導內容豐富,除了學校的各項活動外,也有社區內重建的各種消息等,發行數量二千份。由於經費缺乏,所以社區報是由工作隊,挨家挨戶的投遞,雖然很辛苦,但隊員都抱著一份歡喜心,甘之如貽。
除了辦社區報外,訓導處吳主任說明接下來的各種活動計劃:在社區方面,打算清理「隘寮溝」三百公尺,目的是要透過此活動整理社區整潔,並提倡生態保育。接著舉辦一場「釣魚活動」,目的在是開發人力資源,招募義工。另外,還舉辦「社區樹選拔」活動;「社區尋寶」活動,藉以尋找本社區的特殊歷史。學校方面,計劃再開設「兒童陶藝班」,母親節舉辦園遊會活動。暑假期間計劃辦三天二夜兒童夏令營及婦女成長營。另外,還要舉辦「畫我故鄉」等活動。
從災前的「義工媽媽」到災後工作隊的成立,從平時照顧學生的課業,到協助社區重建。富功國小工作隊對於工作目標相當清楚,人(義工媽媽)與人(學校師生)間感情融洽,從學生家庭到學校,再從學校推向社區,一步一腳印,步步皆踏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