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生命共同體

----訪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安親班

釋性淳

 

重建先安親

早在九二一地震前,新故鄉文教基金會便已在埔里成立,主要工作是當地文史記錄及社區總體營造。在地震後災情一傳出,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很快地扛起攝影機,街頭巷尾的拜訪,看看埔里人是否安好,有什麼需要協助之處。

地震後,埔里的居民大部分夜宿在外,心情很亂,大家的心思都放在家園重建上,孩子無人照顧,遊盪街頭。新故鄉基金會在此情況下認為有設立安親班的需要,便與彭婉如基金會合作,安親班於焉成立。

 

自發性學習

安親班成立於八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比照學校學期的制定,第一學期由「彭婉如基金會」與新故鄉基金會合作,人數約二百四十人,共分為六班,對象是三所國小(南光國小、史港國小、大成國小)一、二年級的小朋友。第二學期自八十九年二月二十二日至六月底,改與國際扶輪社第三四六地區分社一起合作。

安親班的老師滿懷關懷地接納每位小朋友。起初安親班的課程規劃是以「彭婉如基金會」本身對學童課後輔導的理念為主。一學期之後,基金會安親團隊發現:孩子是可以自我學習的,並非以壓迫的方式,在壓力下學習。所以在釐清理念後,改以「人本」的教育理念-讓孩子以自發性學習來規劃課程。

因此,安親班的課程流程,是在小朋友把功課完成後,再安排一些 EQ 故事、團康、生活 DIY 等的活動,使小朋友在安親班中學得快樂,不感到壓力。

除了上述校內教學的課程之外,考慮到小朋友都在簡易教室裡上課,教室外沒有大片綠地可活動, 因此,安親班舉辦了一些校外活動,讓小朋友能出去走走。

去年十二月二十五、六日耶誕節,由彭婉如基金會和新故鄉基金會一起舉辦了兩天一夜的「溫馨耶誕之旅」,地點包括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兒童育樂中心、士林官邸、中正紀念堂和公訓中心,一切費用全由彭婉如基金會募款支付。另外,今年一月十四日,基金會也舉辦了「一日學習之旅」,目的地是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

安親班的師資大部分是來自社區的「愛心媽媽」,其學歷至少要高中以上,對生命有熱誠,願意付出,以及學有專長或有幼教經驗的婦女,從中挑選出十二名。

師資訓練方面,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為安親老師提供很多培訓機會,讓老師的教學能多元化,另一方面提昇老師專業能力。目前已參與的培訓課程,在課程設計方面,例如:教案設計、團康體能課程、如何與幼兒互動的說故事表演等等;在溝通輔導方面,則有:溝通與聆聽、如何面對家長、如何管教孩子等等相關議題的課程。

 

互相勉勵,彼此支持

負責新故鄉基金會安親工作團隊的月滿說:訪談中,月滿分享著自己的成長,充滿著很多的感動與感謝。

困難並不是很多,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能解決的,我們會盡力解決。如果無法解決的,我們會呈報給相關單位,但往往沒有下文。例如學生個案比較嚴重,需要透過專業心理輔導,通常會經由該學校請班級導師把個案往上呈,等學校回應再做措施。

學校復學後,因為補趕課程進度,校方或家長曾要求安親班只要做課業輔導,不需要進行其他活動。安親班則回應校方及家長:

因為教室已夠悶熱,小孩子又不能到外面活動,因此希望把課程上得輕鬆活潑,而不是繼續壓迫,這是基金會的原則。

月滿認為:

小朋友在安親班應該是健康、快樂的學習,沒有壓力。安親老師滿懷愛與關懷地接納每個不同的小朋友,從心去體驗。安親班不是給予課業壓力的地方。老師的角色是站在觀察與從旁協助的立場,不是在印模子,而要自己去接觸、體驗每一個孩子。我們應該非常明白,自己的經歷,通常是從自己動手做,不斷跳脫對或錯、是和非,從動中去體驗,才會看到真象。

另外,月滿提到安親老師們時,說道:

安親老師們儘管有一份熱心來教學,但老師也是人,教久了會疲乏。在這方面我們則開設自我觀察的課程,讓老師自我調適。如果有問題,可以反應給基金會,我們必定在情感上互相支持,因為當志工其實是很需要心理支持。

在南光國小服務的其中一位安親老師說:

我覺得在帶安親課中自己成長很多,跟小朋友之間的感情都很密集,因為我們本身就是這裡的愛心媽媽,現在跟他們朝夕相處,感情就更好了。我不會感到挫折,因為有文教基金會和學校的校長、老師給我們打氣,我們同事之間的配合度也很好。

 

從付出中懂得感謝

月滿說:

我會加入新故鄉基金會是個很偶然的機會,因為房子倒了,心情很沮喪、頹廢,根本不想做事,只是發呆。我三姐房子也有受損,但她很快意識到自己要出來做些事情,所以加入了新故鄉基金會。她看我消沉,便叫我來基金會做義工。剛開始對他們所做的有疑惑,後來發現自己也被幫助。而當別人也被幫助時,對我說「謝謝」的當下心裡是很感動的,就此才發覺自己原來也可以做有意義的事情。

雖然房子倒了的事還是會擱在心裡,不過,漸漸地,經過課程訓練和自我覺察,發現我們基金會的工作夥伴都是以情感為重,這是我在別的工作不曾體認到的;尤其在工作上大家互相照顧,我不覺得自己是孤單的。在災區很多人都在做同樣一件事,有的甚至為了作這樣的事而犧牲自己的生命,那時令我很感動。而從中我看到自己的疑惑:也就是長期以來對生命的不安。

參加基金會很多培訓課程之後,發現不安感的原因,不是來自物質的東西,而是對生命搖擺不定,一直在苛求很多東西,不是只有房子倒的不安。漸漸地,自己已能接受這樣的事實,並且從中快速成長。以前所有的學習都來自於體制內的教育,而「教育」從來不教我們思考,只教我們去獲得。所以我不知什麼是付出,我也不會感謝;地震後才知道懂得感謝,因為大家都在付出。

 

我們是生命共同體

新故鄉基金會將在本學期結束前,重新評估安親班續辦的需要性。從學校及學生家長兩方面,及基金會的總體方向與合作對象做為考量,由內部全體工作人員開會評估,再決定安親班是否繼續。不過,基金會本身也希望其他財團或縣政府,能接手安親班的設立。

負責安親班的規劃的月滿說:

從工作中體悟到「自己的責任性」,因為課後安親班繼不繼續運作與否,都會面臨到很多問題。首先老師會失去工作沒有收入;需要安親班的小朋友怎麼辦;經費的不足等等。這時就要去評估它是不是適合放下來,評估是由整個基金會一起參與的,基金會的理念是不要任何一個人去扛或承擔,只要靜靜看清楚,然後從中學習,因為整個團隊是生命共同體不是只有一個人的。 


[香光資訊網] [關懷921震災] [在闇夜裡點燈]

【發刊詞】

點燃心燈,照亮台灣

關懷行動篇

【守護一方苗圃】 

「趴趴熊的家」安親班的關懷 

課程規劃與實施 

師資與行政人員的來源與培訓 

家庭訪問與輔導 

親職教育座談會 

「無盡燈之夜」與成果展

【故鄉新情】

「畫我石岡,寫我家鄉」徵文徵圖比賽 921震災協助重建專案小組 

「畫我石岡,寫我家鄉」徵文徵圖比賽得獎名單

我心目中的石岡鄉

【希望之歌】

聽!那嘹亮的歌聲 -- 「天總是攏會光」祈福音樂會

【部落探訪】

傾聽生命的原音

飛向松鶴故鄉的希望

日與月交織的伊達邵 

雙崎的隘口

跫音迴響篇

我們感謝您! 

感恩的日子 

給「趴趴熊的家」安親 班的一封信

孩子對我說 : 「我愛您!」

我相信我能做到 

謝謝師父、老師 

我的感恩禮物 

重建心情篇

傾聽九二一

石岡與我 

無塵的淨土

共築愛的城堡 

記一位安親班的小朋友

意外的收穫

我願耕耘

與安親班共同成長

給「趴趴熊的家」一年級的孩子們

清松鶴鳴竹屋起

竹屋˙築屋是福田

迎接希望的曙光

他山之石篇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會

支援者日記

在部落星空下,回首來時路

彌互進行曲

我們是生命共同體

是付出,也是學習

擁抱不安的心靈

附錄 :
在幫別人中,幫助自己 
從付出中成長

附錄篇

香光尼僧團關懷「921」震災紀事

伽耶山基金會「921震災協助重建專案」工作紀事

重建之路再遠,師父慈悲相隨

謝誌

「在闇夜裡點燈」流通處

印儀學院

定慧學苑

養慧學苑

安慧學苑

香光寺

紫竹林精舍

「在闇夜裡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