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 Glorious Buddhism Magazine

第 107-1 期

找到自己的步調與和諧

養慧學苑監院-見瓚法師

學著去創造自己的福報。什麼是福報?好的語言、好的事情、好的想法、好的習慣,都是創造自己的福報,這就是逆自己。

不接受自己,容易失衡

 如果自己只能做五分——我的身心狀態、體力、經濟、腦力、
智慧,所有的資源,確實只能做到這樣,就接受自己「做五分就好
了。」但是,很多人沒有深刻瞭解自己的情形。因此,不要說幫助別
人,甚至想幫助自己、安住自己,都很難。

 很多居士已經做得很好了,包括照顧子女、家庭、同修、工作,與
父母、翁姑互動等等。可是,他們有一個理想與目標,可能是想像中
的;可能是書本、又或者是從外界資訊獲得的。

 所以,他們常過度要求自己。常聽到的對話就是:「你已經做得夠
好了。」

 他會趕緊回答:「沒有,我不夠。」

 所以,他們的身心會產生——期待自己更有能力,可以對別人更
好,期待自己更有表現。由此而產生落差。因為他們並不是對應他人
的需要來對待,而是以自己認為好的狀況,來回應他人。如此就會無
法接受自己家庭的現況;無法接受對方的狀況,最後導致無法接受自
己。焦慮可能因此而產生。壓力也隨之而來。

 無法接受自己,就是無法安住自己,無法接受——我就只有這樣,
過這樣的生活——容易失去身心的平衡。不懂得安住自己,就很難安
穩自己的身口意、思緒與行為。更不可能享受所擁有的。

 我們身邊擁有什麼?擁有健康、平安,兄弟姐妹、父母或是子女、
伴侶。人常會忽略這些已擁有的,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就會出現莫名
的、內在的,自己帶給自己的壓力。

不能安住自己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要求」:要求自己、不滿意自己;及不滿意自己所遇
到的境界,如所看到的人、工作、家人的表現。不滿意自己的表現,
也不滿意別人的表現,覺得大家都對不起自己。若問到底需要什麼?
也說不上來。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種「業」,而且是無明的「業」。有時候沒有原
因,沒有開始、沒有結束,很難說出原因。很多的因素、很多現象,
並不是現在或這輩子所能夠解釋的。

 我們不一定要去找出答案,有時也不需要針對對方的問題解決。
而是幫助對方切斷當下苦惱的念頭,或許就有轉換的可能性,有「轉
業」的開始。我會以這樣的想法來幫助對方。

家庭照護者的辛苦

 我曾遇到信眾照顧父母,無微不至地照顧著、陪伴著,直到父母老
死。等到一晃神過來,驚覺自己沒有結婚,沒有事業,沒有一個對象
可以付出時,內心自問:「兄弟姐妹及其他親人在哪裡?」

 「父母親生下多少兒女,花了這麼多心力栽培。而當他們生病老
弱,需要人扶持時,你們都在哪裡?」

 我曾提醒她:「你就請他們分擔某一部分啊?」

 她回答:「他們照顧得不好,根本沒有用心,不瞭解父母的需
要。」

 如果對方這樣抱怨時,要怎麼看待?

 我不會否定她所做的一切,並鼓勵她:「你安下心來照顧,因為這
是你所願意做的。而且你知道該怎麼做,才不會讓自己遺憾。

 這不是其他兄弟姐妹可以比較及取代的,所以,由你來做,就對
了。」

 我協助她肯定自己,安住她當下的想法--雖感覺辛苦,卻不陷在
後悔中。

壓力就是重複的傷害

 現在流行一個名詞叫「壓力」,好像可將「壓力」,強加在所有一
切身心不適的狀況上。

 壓力到底是什麼?事實上,就是自己一而再,再而三,不斷重複心
裡的悲情、或某種感覺,強化一個有形或無形的事件或是想法。這個
習慣、想法、作法很難拿掉。因為不斷重複,力道會愈來愈強,自我
陷溺在這個習慣思惟中。

 像剛剛那位居士的壓力,是因為埋怨、比較,沒有奧援的思惟。她
需要幫助,需要被肯定、被看到、被讚嘆。因此,我把她的包袱接過
來,點醒她,讓包袱減輕。回到當下,壓力與這件事並不是等號。

 當事情完成以後,第一個欣賞的,是自己;第一個讚嘆的,是自
己。我們是做給自己看。

要安住自己,就先肯定自己

 安住自己,就要先肯定自己。我們是為自己做,而且是對這個世
間最大的付出。要很快樂地欣賞自己的圓滿——看到自己有能力去付
出,有這樣的體力、時間,以及這樣的心。

重複肯定自己的想法

 然後,要重複這樣肯定自己——每早醒來,就告訴自己:「好高興
喔,我可以用我的能力、勞力、體力去完成一些事,讓需要的人得到
幫助及需求。每天都跟這些事情,結好緣;每天跟接觸到的人,結好
緣。」

 每天醒來時對自己說:廣結善緣,增加我的褔報,消我的業障。
將身邊的人輪流想一遍,如同事、主管、家人、顧客、員工,觀想自
己跟他們結好緣。不斷重複,每天都要重複喔!給自心強而有力的善
法、善意、美意。

每天寫下肯定自他的好話

 新的想法、方法,建立不容易,就寫下來,每天拿起來重複念。

 本來不是我們的想法,例如:重複思惟接觸到的佛法,讓自己吸
取它、消化它、消融它,變成生命的體質,這樣就可以轉業、改變自
己。如果無法常常思惟,就寫下來,每天拿起來讀一遍,就會變成自
己的東西了。這樣的動作就會變成好的習慣,變成自己好的念頭。

 原本常常會有抱怨;會有壓力;會有自我過度要求;或自我感覺良
好的念頭,這些想法也都是過去學習來的。如果那樣的想法是好的,
應該是快樂的。可是我們沒有快樂,反而更煩惱,產生很大的憂慮、
懷疑、甚至不想善待自己的生命。這表示:這樣的想法跟經驗不夠
好,並不是錯誤,只是它沒辦法讓自己快樂。

 生活中最重要的目的,不求什麼,至少求安心自在。安心可以相應
未來快樂的境界,每一天也可以相應到快樂的境界;最終生命結束到
未來世,也可以相應到未來快樂的境界。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只要一天想一句快樂的語言,一年就有三百
六十五句。對自己說,也對家人說。不要懷疑、忽略這小小的對待。
把它寫下來,每次重複,就變成自己的體質、自己的營養,讓自己改
變。這樣的努力是值得的,它很辛苦,但是值得。

修行就是走一條「逆自己」的路

 大家都會說「改變自己很辛苦」,為什麼辛苦?因為「逆自己」。
這不是順著原來的業習、想法、習慣與生命經驗:創造出來的,是違
逆自己的,修行原本就是走一條「逆自己的路」。

 學習逆自己,如果能逆自己,裡面有多少的慈悲與智慧!若就此
改變了,會經驗到改變的尊貴、莊嚴與法喜。重要的是,自己要給出
時間,只要一個月、二個月,一定會有體悟。給自己時間,當自己改
變了,周遭環境、境界一定就會改變。因為自己的行為、身口意的表
現不一樣,對待別人不一樣,別人對我們也會不同。讓自己先安住下
來,不要急、不要害怕。每天一點點,一天一句,天天讓自己停一秒
鐘,就是進步了。

 當自己做不到時,就深呼吸、喝一口水、洗把臉。這麼做,這裡面
有多少的覺知、決定、正面、正知的力量。只要每次都可以這樣做,
自己的安忍力量,就會越來越強。一定要做,只有做,沒有其他的方
法。

逆自己不是放棄自己

 有人會問,修行就是逆自己,如果一位原本愛自由的媳婦,結婚後
要跟公公婆婆同住,是不是表示:要完全放棄自己的自由?

 其實並不需要,看事情不是這樣的,倒是要問問自己的平衡點在哪
裡?譬如一個星期,至少要付出多少時間跟公婆相處。自己要有一個
觀念:今天結婚了,就是不同於既往,當然,很多生活方式都要跟著
調整。

 因此,自己就要有智慧。這智慧就是:自己看到現象,懂得去協
調,協調自己跟他人,取得平衡。這不是雙贏嗎?不是更好嗎?並不
用放棄自己。以放棄自己;為別人犧牲自己;或忍受消業的心態來過
日子,這是不需要的。

 逆自己,不是完全沒有自己,而是自己要調整。不然,內心不斷嘀
咕:為誰辛苦為誰忙,會很悲情。

 生活真的很不容易,不管在家眾、出家眾,活在這世間都很辛苦。
求什麼?學佛就是一條成佛的路,真的很遙遠。但至少,這輩子我可
以讓自己快樂過日子。什麼樣的狀態是快樂的?我們需要調整,讓自
己的付出值得。不然,老覺得這輩子很苦。

 「逆自己」是懂得調整,相信自己做得到。你希望十年後變成什麼
樣子,現在就要開始改變,開始努力了,那是有時間性的。

 對佛教徒而言,很重要的是,要有時間觀念。知道有因有果,願意
捨得給時間;安忍那個時間,時間過,業也就過了;時間過,結果就
會到了。每一天,都會看到自己在進步,走向結果。

 要有智慧做調整,而且要接受調整。每個人的業都強而有力——業
就是一再重複的個性。——每一世重複地創造自己的個性、想法,那
是非常強的。

 所以,「逆自己」要有人幫忙,我們願意用學佛的力量幫助自己、
違逆自己。「聽聞正法」與「親近善知識」非常重要。自己願意接
受;願意讓心柔軟,接受善法;願意善解;願意隨喜、肯定自己。

從小小改變肯定自己

 有時候改變很慢,但一定會感覺得到,要認定自己每天都有進步,
才會覺得很高興。我們常常以大結果來判定自己有沒有成功,或值不
值得,而我所重視的,是每一天。
 
 自己每一天是不是有多一秒鐘冷靜,少一次的衝突,這就進步了。
有時候儘管只是不與理會或沉默,但至少少動怒,讓不好的境界減少
發生。每天看到自己的不同,才會覺得值得。如果你想要整個完全翻
盤,完全翻轉,一定要從每天「小小的改變」開始。

失去健康時學著調整自己

 有位居士兩年前突然生了病,整個生活都改變了。雖然他很努力,
但一直回不到當初未發病前的生活。這時候怎麼辦?要接受自己現在
就是這樣,然後思考:應該怎麼幫助自己,並且肯定自己。

 要了解自己的狀況,不要再跟之前比較,因為現在已經生病了。就
像一張圖畫紙已經用了黑色,它就存在,只是怎麼再補其他顏色,讓
這黑色的存在看起來不僅不礙眼,而且是加分的。它只是個顏色,而
不是污點。

 接受自己很重要,肯定自己的狀況——它就是跟著我了,要幫助自
己!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它緩和,才是真正過生活。不然自己會一直懊
惱,覺得沒有進步。

 深度地接受自己;之後,就會覺得很寬廣。不然會陷入其中,無法
驅遣。

幫助自己安住的妙招

音樂轉換磁場

 當身心充滿壓力,但是,心裡要再念佛很難,我自己的經驗就是放
音樂。

 音樂可以轉換磁場,改變心理的能量,放喜歡聽的輕音樂;再來放
佛號。讓自己先緩和,不要馬上面對人與事,給自己五分鐘。在不會
影響人的空間放大音聲,讓空氣中有另外的聲音支持、幫助自己。

 色身也是一個空間,但我們這個空間太滿了,充滿著自己的忿恨
惱怒,還有自己所有的業習、憂悲苦樂等。改變磁場,就是創造另外
的東西,來軟化自己所在的環境;心就會柔軟,一柔軟才可能生起善
法跟美意、善心。心不可能突然變柔軟,例如:別人打我,心怎麼可
能突然變柔軟?要靠外力。可是,瞋恨惱怒時,他人的話是聽不進去
的。所以,一定要有自己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

 音樂是大家都容易接受的。創造周遭美好的環境,隨時隨地就可
以放音樂,也不用刻意用隨身聽,讓空氣中迴盪大自然生命的樂章旋
律,身心自然就會柔軟。心柔軟以後,走出這個空間,面對事情;很
多事情就不再那麼嚴重、忿恨,會比較理性面對、處理它。

 放佛號的梵唱也很好,也讓心養成習慣,心裡很自然會生起佛號或
音樂。

 生活是大宇宙、大環境,具有某種磁場的。所以,我會建議居士:
當心裡很不安靜、失衡時,讓自己置身能夠聽到音樂的地方。放觀世
音菩薩聖號或音樂,讓心注入多一點觀世音菩薩的光明,注進信仰的
力量。

 身心就是一個空間,有東西灌注進去;就會有東西出來,好壞自然
會對換掉,如空氣對流。眼耳鼻舌身都在吸收東西,不安就會流出,
讓整個空間給自己力量,充塞著法味。

 創造一個強而有力的空間、磁場,創造一個環境來幫助自己。

深呼吸

 深呼吸也是另一種轉換身心的方法。如果狀況不好,坐一下,眼睛
閉起來,讓自己從頭到腳放鬆,呼吸、換氣。

走路

 有時會忽略身邊很簡單可以協助自己平衡的方法。走路一下,會
盪掉很多疲勞。有時,壓力是因為疲勞、太累,不是不願意做,是太
累、太累。

 有些人找不到合適的人可以說話,因為對人們的信任、安全感不
夠;這些人自我要求很強,不敢在別人面前展現脆弱的一面。會有過
度壓力,就是一個錯誤的強者,我會鼓勵他來佛菩薩面前,來大殿
坐。看著佛菩薩,想哭就哭,想講就講。跟佛菩薩說心事,佛菩薩不
會說:「你錯了!」不會拒絕你;或不耐煩;也不會有流言傳出去。

不批評自己

 另外,不去批評。

 先找個方法幫助自己。我們要承擔很多事情;要能吸收很多的事
情;甚至還要能夠表現或為他人服務,因此,自己要有足夠的力量,
對換這些負面的東西。

 我不喜歡,也不會讓很多事情停留在心裡面,就用這些方式幫助自
己。尤其是聲音——有念佛的聲音,有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梵唄
的聲音;或其他宗教的音樂;輕音樂、鋼琴演奏。當下就會覺得自己
不是孤單一個人。

 為什麼很多人會很孤獨?因為空氣中只有自己的聲音。那聲音就是
指責自己、責備自己,深度羞愧到無法承受,根本走不出來。

 可是,空氣中有其他聲音跟自己迴盪時,內心的聲音就會停止;會
跟著音樂,讓音樂充塞了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這是我的
經驗,很有用的。

將佛菩薩放在心上

 學佛的人要把聖號、佛號放在心上。把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放在
心上。常常請他們陪著我們,會發現生命並不孤獨。

 碰到很多事情,心裡都有佛,安住力量自然就會存在。我們常請佛
住在心裡,當這個力量很強時,意念就會很強。一念心、一分光明,
一分虔誠、一分感應,宗教的力量消融很多東西,我們就會比較堅
強、勇敢,增加信心,這都是光明的。

 當善法多了以後,美心所、善心所多了,自然,消解的力量,就會
增強。

令眾歡喜也是福報

 有因緣成就三寶事,我們做點事情,沒有愧對三寶;做點事情,令
眾歡喜。

 在這世界,每天跟他人結好緣,令大眾歡喜,是多麼殊勝的一件
事,多麼有福報!我們何德何能,可以讓眾生歡喜!可以設想自己如
何服務眾生,令眾生歡喜?若有這樣的能力、機會,也是修來的,這
就是積集成佛的波羅蜜。

 我們常往這方面想:我們要結好緣,要讓眾生歡喜。做點大家歡喜
的事情;自己也會很高興。我們送出光明跟祝福,是最喜悅的。為自
己做的每一件事情,給予最高的祝福;在大家都還沒看到之前,已經
給自己最高的祝福了。這個能量也是學來的,要練習。

 我常想:自己如果今天沒出家,怎麼可能與這麼多人結緣?這是三
寶的力量!服務這麼多人,讓每一個眾生來到道場,就心生歡喜,願
意接觸佛法;得到佛法的保護;得到佛法的光明。雖然談不上功德,
但我都會跟自己說「功德無量」。

 給自己這麼強的加持——像點燈的人,常常給自己加油、加油。這
是最大的福報。

透過美好的事物,創造自己的福報

 學著去創造自己的福報。

 什麼是福報?好的語言、好的事情、好的想法、好的習慣,都是創
造自己的福報,這就是「逆自己」。

 無論下輩子會不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都在做好事,創造我們
自己的福報,創造我們生命的磁場。

 自己感受得到:好不好,自己知道;快不快樂,自己知道。所以,
我常常跟人家說:「要讓自己快樂!」去想怎麼快樂,一定可以想得
到。至少我們與自己相處時,做給自己看。

 我對別人好,所有的好都會回給自己。不要常常委屈地說:「都是
為別人而做。」不!我們為別人做,功德都是自己獲得。

 我們需要好的觀念,來幫助自己,詮釋自己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個
意念。一定要反過來想,跟自己好話說盡。

 例如將家中物品整理擺設好,就讚美自己:「我把家裡整理得真漂
亮!」這樣有沒有整齊?有沒有乾淨?第一個享受到快樂的是自己,
很讚呀!漸漸地,就不在乎別人覺得好不好,因為我們已經給自己最
多的讚嘆了。

 心裡有個依靠,心裡有個強而有力的落實點,就不會在乎別人怎麼
看待我們。

狂風暴雨後才有彩虹

 什麼時候才會看到彩虹?只有在狂風暴雨之後,才會看到彩虹。

 生命的彩虹在那裡?一定要經過很多的歷練與磨難,生命的彩虹才
會出現,才能看到自己很精彩的部分。自己的能力、智慧,都會表現
在所做的事情;你也會發現其中有很多貴人相助。

 有句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要當人上人,就要吃
苦中苦。還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這些都是有道理的。不是
嗎?

 所以,要鼓勵自己說:「吃苦,就是要當人上人。」重點是:自己
做的事好像比別人多;事實上,收獲也是最多的,學習、磨練也是最
多的。要這樣看,不然都是抱怨,怎可能持久?

 學佛以後,要善解、要光明想。每做一件事情,給它很好的意義。
要對自己說好話,甚至自吹自擂也沒關係:自己做的每一個決定、每
一件事,都是有意義的。沒有虧欠自己,感覺喜悅。這樣,所做出
來、呈現出來的,就可以感受到能量。

 要創造自己的成就感,我今天比昨天好,或下午比早上好,這就
是成就感。生命的業習是自己創造,一定要「逆自己」,就是改變想
法。要有決心、勇氣及堅持。

學會讚嘆自己,也跟人分享

 另外,我們要學會「邀功」,要自己開口讓別人知道「自己做什
麼」,跟別人「討喜悅、讚嘆」。我們常在等待:「都沒有人跟我讚
嘆!」我們要自己開口說。例如:「你看一下,我做得好不好?很
好,對不對?」

 開口去要,隨時得到滿足。開口讓別人知道——當自己可以這樣做
時,只要別人指責、糾正,或提供意見,就較能接受。因為自己的柔
軟夠,讚嘆多,自己就先會讚嘆自己。處在一個容許有錯、可以進步
的狀態時,會覺得別人的批評、建議,是增上自己的因緣。

 當自己覺得需要被讚嘆,就去向別人討。例如:「我幫你拿東西,
你有沒有跟我說謝謝?」類似這樣。

 需要讚嘆,就一次、二次地跟別人說,說一次沒回應,就不再嘗
試,這就是放棄。我們可以不斷邀請,一次、二次、三次,對方一定
會說:「好啦!有啦!有漂亮。」如此,不就有讚嘆了嗎?重點是自
己需要;不是他人需要給我們。要知道自己的需要,幫助自己。

 我最喜歡讚嘆自己。有居士說:「聽到讚嘆自己,就開心起來!」
才知道原來自己值得被肯定。

 學佛了,應該要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業;開始用不一樣的想法,
開始調整。

 學佛,就是學佛陀的想法。佛陀的想法本來就不是我們的,所以今
天學,明天可能忘記;再想,再重複、重複。以前是重複造就此生的
性格、習性、業力跟因緣。從現在開始,我們學習重複新的東西,就
會再結不同的因緣,展開不一樣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