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人生的準則
◎時間:91.5.4
課程講義 課堂誌 心得分享
課程講義
一、我走在街上
二、戒是什麼?
「戒如大明燈,能消長夜闇,戒如真寶鏡,照法盡無遺,
戒如摩尼珠,雨物濟貧窮,離世速成佛,唯此法為最,
是故諸菩薩,應當勤護持。」《菩薩戒本》(CBETA, T24, no. 1500, p. 1107, a10~14)
三、生活中的五戒 :
防非止惡
|
不殺生
|
不偷盜
|
不邪淫
|
不妄語
|
不飲酒
|
看待生活的準則
|
看待生命的態度
|
看待物資、經濟的態度
|
看待親密關係的態度
|
看待語言溝通的態度
|
看待攝取身心食糧的態度
|
積極行善
|
尊重生命
|
利合同均
|
尊重、責任與承諾
|
愛心關懷的傾聽,真誠質直的正面語言
|
不自我麻醉,保持清醒
|
基本精神
|
慈悲
|
喜捨
|
和敬
|
無諍
|
正念正知
|
四、 人生的準則
1. 為何施設戒法:
◎ 攝僧十句義:「謂大師為諸聲聞制戒。所謂攝僧。極攝僧。不信者信。信者增其信。調伏惡人。慚愧者得樂住。現法防護有漏。未來得正對治。令梵行久住。」《雜阿含經》(CBETA,
T02, no. 99, p. 211, c25~28)
◎ 修行的基礎:「爾時,世尊告鬱低迦:『汝當先淨其初業,然後修習梵行。』鬱低迦白佛:『我今云何淨其初業,修習梵行?』佛告鬱低迦:『汝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雜阿含經》(CBETA,
T02, no. 99, p. 175, a4~8)
◎ 為斷諸漏:「跋陀和利。不以斷現世漏故。為弟子施設戒。我以斷後世漏故。為弟子施設戒。跋陀和利。是故我為弟子斷漏故施設戒。至受我教。」《中阿含經》(CBETA,
T01, no. 26, p. 749, a20~23)
◎ 正法久住:「佛在世間。為比丘作師。比丘敬佛所說戒敕。持受戒法。不慢念師恩。持師戒法。法可久。不得下道。當隨佛法約束。法可久。敬比丘僧。受其教戒。得當承用無厭。法可久。當重持戒能忍辱者。法可久。」《佛般泥洹經》(CBETA,
T01, no. 5, p. 161, a24~28)
2. 持戒的原則:
◎ 戒從心生:「云何善戒耶。善身業。善口.意業。是謂善戒。物主。此善戒從何而生。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心生。云何為心。若心無欲.無恚.無癡。當知善戒從是心生。」《中阿含經》(CBETA,
T01, no. 26, p. 721, a12~15)
◎ 自護護他:「己自護時即是護他。他自護時亦是護己。心自親近。修習隨護作證。是名自護護他。云何護他自護。不恐怖他.不違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護他自護。是故。比丘。當如是學。」《雜阿含經》(CBETA,
T02, no. 99, p. 173, b13~17)
◎ 慚愧慈悲:「我離殺。斷殺。棄捨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昆蟲。我於殺生淨除其心。」《中阿含經》(CBETA,
T01, no. 26, p. 733, a28~b1)
◎ 自通之法(將心比心):「爾時。世尊告婆羅門長者。我當為說自通之法。諦聽。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謂聖弟子作如是學。我作是念。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雜阿含經》(CBETA,
T02, no. 99, p. 273, b13~18)
◎ 戒慧相輔:「有戒則有慧。有慧則有戒。戒能淨慧。慧能淨戒。種德。如人洗手。左右相須。左能淨右。右能淨左。此亦如是。有慧則有戒。有戒則有慧。戒能淨慧。慧能淨戒。婆羅門。戒.慧具者。我說名比丘」《長阿含經》(CBETA,
T01, no. 1, p. 96, b17~21)
3.持戒的困難:
4.持戒的好處: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戒。所謂戒者。息諸惡故。戒能成道。令人歡喜。戒纓絡身。現眾好故。夫禁戒者。猶吉祥瓶。所願便剋。諸道品法。皆由戒成。如是。比丘。行禁戒者。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戒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增壹阿含經》(CBETA,
T02, no. 125, p. 555, a18~27)
五、以戒為師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CBETA, T12,
no. 389, p. 1110, c20~22)
回此單元目錄
回慧青講座目錄
課堂誌
開始,師父先帶我們玩一個小小的遊戲,規則是:兩個人一組,一個頭矇著布,另一個負責指引,必須越過重重的障礙物,到達遙遠的目的地。而下一次就必須不靠別人的引導,自己獨力回到原點。這個遊戲的啟示正是為我們指出戒律的重要,就像之前我們所談論過的小短文─我走在街上,一次又一次地掉落在坑洞裡…。這就好比走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會一次又一次的遇到挫折,犯下錯誤,而到底有怎樣的方法能讓我們不會一錯在錯,甚或是不犯錯,這就必須依靠『戒律』的力量。
而戒律到底有什麼功用呢?大致下應該可以有下面幾點:
第一:它能讓我們在學佛的路上不致繞道,能夠快速的到達終點。
第二:它能給學佛之人一個明確的方向,讓我們知道怎樣做是對的,可以修成正果的。
第三:『戒律』其實可以把它視為一個指揮,它能讓你不會接觸會傷害你東西,同時它也扮演著『障礙』的角色,它清楚的告訴我們,接觸這些東西是會受傷的、是不智的。所以『戒律』同時存在著這種『兩面性』。
最基本的戒律就是『五戒』,它們分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大戒。無論是哪一戒,它的根本精神都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自己好,也就是所謂的『自護護他』,真正受益的都是自己,因為你不希望別人對你做不好的事情,那你也不要對別人如是做,給別人自由,自己才能有『真正』的自由。
而對於社會環境的改變,五戒的內容勢必須要擴充,是以師父引用『一行禪師對五戒的闡述』這一篇小短文來向我們開示。
一行禪師對於『殺生戒』新的闡述是:『不忽視任何世界上,在我們的思想裡和生活上有殺生的行為。』也就是說思想上的殺生也算是殺生,那如果我們抹煞了別人的思想、思考,那算不算是殺生?
對於『偷盜戒』新的闡述是:『我會去阻止他人以利用人類苦難,或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痛苦來獲利的行為。』這樣賦予了『偷盜戒』更為積極的生命,他不僅只是自己不偷盜,而且還必須阻止其他人偷盜。在這要補充的是,對於思想的偷盜行為,如果你沒有經過創作者的同意而引用、甚至去販賣創作者的作品,這樣算不算偷盜?
對於『邪淫戒』的闡述提及:『盡一切的力量去保護孩童使其不受性虐待』由於社會環境的轉變,人們對於性的開放似乎較之以往大膽了不少,性的話題從以前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情況,變為可以隨口掛在嘴邊的話題之一,這也許是個好現象,但也是壞現象,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能力,或是道德去把持自己的性欲,在這種不成熟的情況下,性的開放反而代表一種混亂。另外,對於邪淫應該還可加以擴充,『邪』是不正當;『淫』是過度,所以『邪淫』應該也可說成不正當的過度行為,暴飲暴食屬之,留連於網咖屬之,貪好魚色當然也屬之。
對『妄語戒』的闡述是除了之前的戒妄語、綺語、惡口、二舌之外,再加上一個『聆聽』,往往會錯意是人們爭吵的主要原因,如果可以好好地聆聽,自然可以減少許多造口業的行為。
對『飲酒戒』則說:『不使用酒品或任何麻醉物品,不去攝取含有毒素的食品或物品,例如說某些不良的電視節目、雜誌、書籍、影片或談話。』這是把飲酒的定義給擴充了,舉凡煙、毒、色情暴力的有質物,都應該要戒除,這是適應社會改變而衍生出來的說法。
『守戒』與『智慧』就像是洗手一樣,左手洗右手,右手同時也洗左手,守戒可以讓人心智清明而得到智慧,智慧可以讓人知道守戒是正確的而力行奉戒。佛陀已經圓寂了,他留下來的就是經典跟戒律,經典較為深奧,不是人人能懂的,但戒律卻簡明的告訴我們怎樣去做正確的事,能做對的事,又能得到智慧,何樂而不為呢?
接下來是大家對五戒的討論:
不偷盜
|
為什麼有這個戒
|
持戒的原則
|
持戒的困難
|
持戒的好處
|
保護自己和別人的財產,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
從自己做起,行為和內心想法相同,不叫索他人、不贊同、不指使他人偷盜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
餓死或破戒,不知道自己犯戒,正常管道無法要回,非常手段的使用。
|
不與人結怨、心理負擔少,心安理得、得人天護持、身家清白,社會地位崇高。 |
不殺生
|
為什麼有這個戒
|
持戒的原則
|
持戒的困難
|
持戒的好處
|
尊重生命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應侵犯(眾生平等)、眾生的生存、不傷害有情的生命。
|
慈悲心,平等、博愛(War)
|
1.
飲食的選擇{葷、素:一定要吃素嗎?}
2.打蚊子、蒼蠅、害蟲等……{有心、無心}
3.戰爭(911)、以暴制暴、復仇心態
|
1.身心健康、長壽、不造業。
2.家裡乾淨、整潔。
3.世界和平、互助互愛。
|
不飲酒
|
為什麼有此戒
|
持戒的原則
|
持戒的困難
|
持戒的好處
|
1.由心來觀,是知道對自己好才去做(自私)
2.有你不易(傷害自己不智)。基因來論;就父母養育來論;就社會供養來論;
3.對別人傷害且自傷。
4.犯飲酒戒如犯其他四戒。
|
1.飲酒戒:不是單指飲酒,對自己身心有害者,都屬於酒戒。諸如煙、毒、色情、暴力…。
2.戒由心生->天道下冑、人知其如何為害。
自護護他->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消極)
慚愧慈悲->何忍人憂己、己擾人。
自通之法(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戒慧相輔->有持則得慧,如人洗手、相輔想成,守戒可得智慧,有知慧則知守戒。因無無物擾心則得智慧,反之。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以不傷害別人為目的。
|
逃避論、上癮。
|
破不守戒之惡處:最直接的。
|
不妄語
|
為什麼要立戒
|
持戒的原則
|
持戒的困難
|
持戒的好處
|
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紛爭(磨擦)、增加信任、鼓勵大家說好話、做好事、存善念。因為逃避,而用很多謊言來掩蓋事實、反而會造成更多的問題、禍從口出。 |
從心念做起、三思而後行、自己先行得正就不用打妄語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往往做了之後,才知道「啊!犯戒了」、有時候還是要說善意的謊言。
「因為是習慣,一時改不過來」「環境的影響」「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太正直反而會不得人緣。 |
有話直說,可以成為正直的人,不會因為想要圓謊,而讓自己掉入更深的痛苦,廣結善緣,可以激發自信心、增進社會的祥和,進而達到世界和平的理想。 |
不邪淫:
|
為什麼要立戒
|
持戒的原則
|
持戒的困難
|
持戒的好處
|
1. 一夫一妻制(社會傳統)
2. 邪淫會傷害自己傷害親密關係的另一方
3. 邪淫會傳染性病
4. 會破壞人家家庭
5. 外遇對小孩也不好 |
1. 不要有壞念頊(包括壞念頭、壞行動)
2. 做好本分
3.勸告的方式
4. 避免去聲色場所、花天酒地
5. 家庭培養和諧氣氛、體貼另一半 |
1.七年之癢(人性本色)
2.人都沒自制力
3.放鬆寬度心~單身男女的想法(社會風氣開放) |
1.不會傳染性病
2.不會破壞人家
3. 導正社會風氣
4.為小孩(下一輩樹立好榜樣)
邪淫:破壞家庭和諧:破碎家庭。 |
回此單元目錄
回慧青講座目錄
心得分享
嘉良:
佛陀已經涅槃了,而遺留下來的就是他生前所敘的言行及經典,其中的最重要的指導之一,就非五戒莫屬了。是以對於五戒,我們不妨將之當成人生旅途中的明燈,他不僅可以為我們指出一條最為便捷的修行道路,也可以為我們指引人生的方向,更多時候他也有其警示的意味,讓我們知道修行之路什麼不能去碰,什麼不能去接觸。
守戒簡單來說,不就是將心比心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不是我們為何是個人所應為的最基本條件嗎?如果每個人都把心多放在他人的感受上,那麼社會會不會更好?答案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換言之,守戒是人破惡、修道、極樂的一條道路呀!
瑞龍:
戒如大明燈,在黑暗中指引我們應該走的方向,替我們照亮前面的道路,不致於跌倒。
雖然平時我們會覺得守戒似乎是一種很麻煩的事,但它卻是導正我們行為的規範。
現今社會那麼的雜亂,也就是內心失去了一盞明燈,那一盞明燈就是五戒。
五戒的基本精神就是不侵犯,當我們不侵犯它人時,自然的人家也不會來犯我。
五戒最痛苦的事,大概就是守戒要克服自己的一些習氣,一般都會把守戒想的很難,但只要慢慢進行,其實守五戒也不是怎麼難的事。
常尊:
其實五戒都是由人們的貪嗔痴所引發的。如邪淫戒的產生,除了是制約很多花心人的妄想外,對於想花心的行為也就是貪的緣故,覺得自己的老婆看久了,距離感消失了,便由天仙、西施變成黃臉婆、糟糠,所以又想向外求取更具姿色的女子。說穿了,不過是喜歡她的外表……。
因此,戒是能讓人好好反省的明鏡,因為眾生凡夫常常按自己的習氣行事,如果沒有戒的引導,則很快又故態復萌,所以佛是為了救拔世人才制戒的,而不是要折磨大家,來設這些戒條的。
盈瀅:
今天上的課讓我對五戒真正的規範,更有基礎的認識,更清晰了解它的意義了。原來五戒的持守,不僅止於它表面的意思,讓我覺得其實能完全遵守五戒的人應該不多。人或多或少會有壞念頭,出口也會無意中犯下妄語的毛病,但是重要的是秉持著善心,不要惡念,我想台灣社會風氣的腐化就是縱慾--為所欲為,不懂得持戒吧!
當然我想恆心和毅力也是很重要的,持戒的根本除了知曉五戒外,重要的是如何去長久的實行五戒,因為自己其實是個很怠惰的人,做事沒什麼恆心,所以我想自己應該要加強「恆心」這點,才能將五戒的意義發揮到極致。
盈如:
戒不只是一種規範人的工具,若從積極面來講,它更是一種能將人導向更平坦道路的方針。五戒最根本的精神就是---不侵犯。
不殺生是為了不侵犯他人的生命,
不偷盜是為了不侵犯他人的財產,
不邪淫是為了不侵犯他人的名節,
不妄語是為了不侵犯他人的名譽,
不飲酒是為了不侵犯他人的Anything,
由此可知,不飲酒又是守戒裡最重要的!能夠遠離毒害,才能保持理智。當快要犯戒時,只要想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可制止一切苦難的發生!
采庭:
五戒在生活上實施的困難,的確讓我感到困惑。單就不殺生,就使我吃飯都有罪惡感,今天報告的內容總算是解除心裡的一個石頭,其他的戒條,在生活上也需要時時探究自己的心意是否正確,而不是死守表面的意義,但這又要去深入了解戒的內容,所以守戒真不是一件簡單或隨便不用大腦的事。
而種種的困惑在今天得到答案,實在令我感到非常高興,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課。
安貞:
First of all thank you for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Treat others the way you would like to be treated.
Treat yourself the way your loved ones would hope you would be treated.
I am learning more and more how my personal beliefs coincide with Buddhism.
It's strange how it seems that there is a path in life for everyone. Everybody
has a different viewpoint of how to nterpret life. But it'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everything you do affects somebody or something else.
Avoiding negative affects allows your conscience to be free. As said
in class today, in order to be free you must let others be free.
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our life that can negatively influence our
place and happiness.
Realizing what they are, is the first step to this happiness.
怡君:
五戒可以說易遵守,也可以說很難遵守。端視自己的心態如何,是否時時警惕自己。五戒之中,最難的就是妄語戒,人與人接觸的工具就是嘴巴,而大多聊天的時候嘴巴就容易用在造謠生非,談論八卦等無意義的用途。以前我常覺得討論別人的八卦很好玩,但後來想一想,當你說別人的八卦時,別人就不會說你的八卦嗎?口長在別人的身上,我們沒法控制,但自己的嘴是可以掌控的。
多說話不如少說話,少說話不如說好話。
Pauline:
說到五戒,說的容易,做起來總會有它困難之處,由於今天我們這組報告,聽了很多精彩的討論,更了解五戒的持守原則,但在生活中,如何持守五戒,就要看個人的智慧了。畢竟持戒是有好處的,我們若能知道為什麼持戒,持起戒來才不會遇到困難而放棄。對於五戒,我有一些問題和想法:不飲酒對有些人而言或許容易做到,但因為環境影響,卻很容易破戒;不殺生,常牽扯到是否要吃素,這也是我的問題;不偷盜,現在小偷這麼多,如何使生活物質不缺乏,這樣小偷就不會有偷念了吧!不妄語,這點我覺得最困難,善意的謊言也算犯戒嗎?不邪淫,別忘了維持夫妻間彼此的尊重,才不會破壞家庭和諧,希望與大家共勉之!!
無名氏:
A玩遊戲的心得:
1. 不信任對方的指揮:發現我的心有不安昇起,懷疑不信任產生,雖知道對方不會不利於自己,但就是無法全然信任。深入來想,對自我的執念,認為「我」的能力比他人好,有優越的心存在。
2. 故意想嘗試其它的路:明知也許會有障礙,對方也頻頻給予指揮,卻就是不甘願聽從。
3. 指導他人時的欠缺:不是每個人都與自己一樣,我缺乏以同理心來對待對方,當對方是很仔細地指導我方向時,應想對方也是需要細心的引導,而非是以自己大方向的(或不說)放任其摸索的態度。
B五戒課程:
1. 重點在身口意,尤其是心念的清淨與否,與其爭辯他人是否犯戒,不如反問自己,行為的當下,是否有惡的念頭產生。
2. 痛苦的解決與環境,所謂唯識中所說「種子生現行」,有好的善的念頭,才有善環境相應,二者是互為因果的,痛苦需以正確的方法來解決,配合適當的環境,才能根本解除問題!
回此單元目錄
回慧青講座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