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要學
今天我要和大家談的主題是修學佛法。
我為什麼會提這個題目呢?因為自從台灣解嚴以來,社會上輿論紛雜,乃至宗教界也是異說紛紜,莫衷一是。尤其佛教界各說各話,有的甚至說只念一聲佛、一句咒、一句口訣就可以得度,什麼都免了,把聞思修、戒定慧,乃至三藏十二部經都當作揩糞的草紙。當然,若只在經典的文字名相上做學問,窮年鑽故紙,而與自己身心毫無關涉,確實是太可惜;但若以為修道作觀與三藏教典無涉,我懷疑他以什麼做為知解的基礎,來判斷自他是閉門造車、盲修瞎練,還是大智慧惠能再來?縱使密宗修無上大法,也一定先以通達顯教為一切的基礎,方能以聞思修,入三摩地,知法入法,具足眼目。因此,修學佛法應重視解行相應、三學相資,才是如法。有心學佛的大專青年,對修學佛法的內容、方法應該有所了解,這是我談此題目的動機。
修學佛法的主要內容是戒、定、慧三學。三學又名三無漏學,以煩惱是構成發業潤生的禍源,流轉生死,無有了期,只有戒、定、慧三學能對治它,故名三無漏學。三無漏學從學人來說,又分為「有學」和「無學」,凡是福德、智慧尚未圓滿,生死未了,即是「有學」,縱使已有少分智慧,還是「有學」的;只有生死已了,福德、智慧圓滿,梵行已立,所作皆辦,才是「無學」。因此,修學佛法即是修學智慧,智慧的功用在斷煩惱、出輪迴。
以「增上戒學」調伏身心
三學之首是戒學,又名「增上戒學」,所謂「增上」是幫助、增強的意思。由於信仰宗教將使我們的人格更臻圓成,更趨光明祥和。戒又名「學處」,比丘、比丘尼就有比丘、比丘尼學處;如果學菩薩,就有菩薩學處。其實各位從小到大都有戒律,不論父母、師長、同學都常告訴我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可隨便拿,考試的時候不可作弊,要遵守共住規則,不可任意傷害別人,我們要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等等。凡是人生正常的生活,社會善良的風俗習慣,無不是在確立人間正常關係的軌則,這些都是戒律。它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我們遠離罪惡、顛倒、繫縛,而使身心調伏,這是世間的正行,即便是世間的賢者,也不能違反這些原則。
戒律本來就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只是學佛之後,由於信仰的誠篤,不論在家、出家,會更以佛陀的戒律做為修行的基礎,它一方面是人性陰暗、顛倒漏習的去除;一方面是人性光明智慧的顯發,由個人的行為到社會的共處,構成條理秩序,達到和諧安樂,它也是修學定慧的開始。
以「增上心學」澄靜心念
定又名「增上心學」,是心的專注功夫。每個人多少有些專注定力,不然我們如何應付日常生活中千變萬化的瑣事,而能保持清醒。
定所以名「增上心學」是由於心念純正、澄靜的增上,自能引發超常的經驗,這是精神集中的禪師可能的經驗。這裡附帶要強調的是:佛教的解脫修行雖修定,但不重視定,不著興很深的定,有時很深的定反倒障礙解脫,佛世時的外道即有這種情況。
而現在是標新立異的時代,誇張神通,製造神秘,唯恐不及,藉此顯異惑眾,更是佛所不許!若說顯神通可度很多眾生,可以挽救佛教的衰頹,我們不妨以另一立場看,不以正法正知見確立眾生眼目,於佛教慧命,於眾生慧命,其助益又在何處?
以「增上慧學」啟發智慧
什麼是「增上慧學」?前兩天幹訓時,有同學問我人與人之間應如何相處?相信大家一定有過這種經驗:做事不難,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難。因為人的情緒、思考、念頭一直都在變動中,我舉個例子讓大家驗證一下。現在聽我講課,你們心中有沒有生惱?(沒有),為什麼沒有?因為現在只是聽課,沒有什麼好生惱。所以生惱與情境有關,它不是一直佔據心中,與心不可暫替的,它是在當下的情境裡,由於情緒無法安頓而起現行的,只要情境改變,情緒也會跟著改變了。有時情境已改變,我們的情緒卻還停滯在過去的影像中,但這些也時刻在變化。在這變化當中,我們要學著觀照煩惱是如何生起、如何還滅,至少心靈能有一份清澈。
增上慧學以戒、定為基礎,其修學次第分為三種: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即經由聞、思、修啟發潛藏的智慧。「聞所成慧」是知解的認識,修學智慧首先要從聞法入手。
聞法可以從佛聞,或從佛的弟子,乃至再傳弟子聞,經中說從五人聞法。聞法的目的是對於世間、出世間一切法的事理真相,要取得了解:即使修觀,也要了解觀是怎麼一回事,要觀什麼?
接著是「思」的功夫,孔子也說:「學而不思則罔」,修學佛法在聽聞之後要如理思惟,如果對所學的從不加思惟,不能心領神會,以法攝持身心,則所聽到的只是文字名相,無法建立正確的知見,佛陀所有的教導即在開示我們,使我們悟入佛的知見。所以,一切的修學,都必須和生命對話,回應身心,將所聽聞、思惟的都落實到身心的安頓,這即是「修慧」。就如同剛才所舉的例子,煩惱和心不是不可暫離的,是緣起變化的,既是無常、變動的,進一步就要思惟它是可以調整、安頓的。因此,對初參而言,修學的重點是放在聞、思慧上,而對老參來說,就要偏重於思、修慧了。
以上是對三無漏學作一概括的介紹。修學佛法即是修學智慧,我們目前修學智慧還只是用與生俱來的生得慧,這都是有漏慧,有漏慧尚無法離煩惱,必須經聞思修的加行慧,由加行慧導入無漏慧,才能離煩惱、了生死。
研讀三藏的方法
由剛才所說「聞所成慧」再詳細解說。聞可以從耳根聽,佛在世時,弟子們從佛聽聞,佛涅槃後,我們從佛弟子或從經典中攝取,也叫做「聞」。因此現在就三藏教法的修學方法再與大家介紹。
三藏教法即是要詮顯三無漏學。佛在世時,大眾跟隨佛陀修學,依戒律共住,於三藏教法的修學,有的人喜歡多聞,有的好樂論講,有的人則專喜持律,有的好樂水邊林下,僻處靜坐,有的對佛教普及社會的弘化工作較為專長……,漸漸志同道合的人就聚集在一起。到大乘佛教興起以後,已出現經師、論師、律師、瑜伽師、譬喻師等分別,會有這些區別那是正常的發展,因為人的嗜好、志趣、專才本不一致,研學三藏的重點就不盡相同,同時以一個人的精力要對三藏做全面的深入本來也不容易,所以在專注上就傾向某部份,在印度已有這種趨勢了。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中國的祖師大德們依個人研學的專長再加闡發,而創立了十宗(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即唯識宗、淨土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這些宗派有的較重義解,有的著重實踐,如唯識、天台、華嚴各宗較注重義理的闡揚,一般人所認識的大多在哲理的部份,愈探討愈覺其深奧,難以理解。其實那是祖師大德們修觀的境界,為了教導我們,而以文字留存下來,這些只有在觀門的修持上用功,才能徹底了解。我們在現階段的學習,對於這部份暫時以信仰心做基礎的了解,必也生虔敬心、慚愧心,一切的修學才能漸次深入。「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這是一切修學的基本心態。
研經依次第而顯
有句話說「給人一條魚,不如教他捕魚」,三藏的研求方法各有差異:「經」依次第所顯,「律」依因緣所顯,而「論」是依性相所顯的。研經要依次第而行,「依次第」就是循序漸進的意思。凡是看經、研經,一定要先了解經的段落、架構與文義次第,這樣才能領會整部經的意趣,切勿斷章取義。比如研讀《阿彌陀經》,就得從「如是我聞」到最後的「歡喜信受,作禮而去」,如此我們才能了解佛陀在彌陀經中要告訴我們的真義。
再舉《地藏經》來說明,《地藏經》共十三品,經中記載了許多地藏王菩薩在因地修行的典故。像光目女、婆羅門女即是為了救度墮入惡道的母親,而發願廣度眾生,這些故事敘述的是一個「願」字,也就是對親人的懷念和不忍,以報恩的心行菩薩道,把功德迴向給母親,也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親,乃至所有眾生都能離苦得樂,轉生善趣。在《地藏經》內我們也可以看到另一個重點:眾生的因果業報不失,輪迴是實,只有發願行菩薩行才能改造命運。
研戒看制戒因緣
佛在世時,有二千五百名弟子跟隨佛陀修學,大眾和合,依律共住。戒律是怎樣訂出來的呢?
原來當初佛陀制定戒律是弟子在修學或踐行中,遇到問題就向比丘反應,比丘再向佛陀稟白,佛陀因此制定戒與律。但制後也會隨時地、因緣變動的需要又再開緣,開了又制,其中犯有過失,要如法懺除,有糾紛亦如法除滅,這是捨罪的部份;也有隨順作持的部份,諸如受戒、安居、誦戒、羯磨等,這些都得從因緣去觀察,才能掌握佛陀制戒的真精神,確立持戒的可能。我舉個例來說:
佛陀有個弟子名叫迦留陀夷,這位長者長得又高又壯,他最大的特徵是有一身黝黑的皮膚。有天黑夜,他覺得肚子餓,就到聚落中托缽乞食,他選了一個人家敲門,來應門的是個大腹便便的婦人,這婦人應門一開,不禁大叫失聲:「鬼來了!」一個踉蹌,身體便向後倒了下去,因為驚嚇過度不幸流產。原來當時天色已暗了,剛好有個閃電照在迦留陀夷黝黑的皮膚上,形成詭異的顏色,被那婦人認成是鬼,於是就被嚇壞了。居士們便將這情形反應給比丘,比丘又告訴佛陀,佛陀因此制定:比丘不得於夜晚托缽。
又當時有些比丘仰慕佛陀的德行、智慧,爭相效法佛陀日中一食。有天佛陀發現一位年輕比丘已瘦得不成人形,於是把他叫到跟前問:
「你怎麼瘦成這個樣子?」
他說:「佛陀!我就是日中一食啊!」
佛陀說:「你太年輕了,不能只吃一餐。不過,縱使一天吃一餐,也不致於瘦成這個樣子啊!」
他說:「佛陀!我已經好久沒有吃飽了,連中午的那一餐也沒有吃飽。」
佛陀訝異地問:「為什麼你不吃飽呢?」
他說:「戒律裡規定,年少的比丘見到長老比丘就要站起來,在我每次吃飯時,若有長老比丘經過,我就站起來。可是,又規定不得離座後再坐下來吃,所以我一直沒有吃飽。」佛陀聽了他的問題後,重新制定:在剃頭、吃飯、誦經、靜坐時,若長老比丘經過,年少比丘可以不必站起來。掌握這些因緣,持戒的真義才能掌握。
研論重不違性相
「論」是當初佛陀與弟子論議內容的結集,與經、律比較不同的是,它不從次第,也不依因緣,而在「性相所顯」。佛陀的說法,是針對眾生的根機、因緣、心境以及所發生的問題而說的。因此,其內容也隨之各異,重點在應機,而不在究竟,所以這些法不一定盡性盡理,所謂「盡性盡理」就是了義、究竟的意思。
印順導師曾說:「研論就是要從佛陀應機的不同散說中,總集而加以研求,探求性相、法義,也就是說探求事理的實義,使成為有理有則」,這是抉擇佛說的了義與不了義,也作為思修的觀境。
身心找到安頓
修學佛法即是修學智慧,從三無漏學到三藏的研求,其過程要掌握根本的精神,不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從聽聞正法下手建立正知見,進一步修持。我個人的經驗認為修持最受用的法門是存念三寶,尤其念佛可以修定,思惟佛陀的功德可以長慧,從思惟經論的義理中,以自己的身心去驗證。
如何驗證自己在修持上的得力呢?這可從個人的煩惱是否愈來愈少,心靈的感覺是否愈來愈輕安得知。古德說解脫是不憂不悔、不疑不惑,我們離解脫雖然還有一段距離,但對智慧和慈悲的培養,是充滿信心,無有間斷的,我來舉個例子。
從前有個牧羊人,他天天上山去牧羊,在那山上有座破舊的小廟,當他每天把羊群安頓在草坪上吃草後,他都會進廟裡去。在那小廟殿堂的牆壁上畫了許多佛菩薩像、天龍八部像,他看了非常歡喜,尤其有尊佛像,他一見到就覺得特別有緣,每當他吃飯時,他總是不忘和牆上的「老朋友」一塊兒享用,就這樣一年年過去,始終只有那位「老朋友」與他為伴。當他臨終時,以往狼吃羊群,他與狼拼鬥的情景一幕幕浮現出來,狼不斷張牙舞爪地撲向他,他內心充滿恐懼,突然他的「老朋友」來到身旁,他不再害怕,最後安詳地離開人間。
修持就是要找到能使自己身心安頓的東西,那不是世間任何權力、名位、財富可以取代的,也不是別人可以給你的,要自己去建立。大家一定要做定課,願我們互相共勉,透過行解相應,三學相資,在內心世界塑造一尊能使你得到定慧的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