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說:「一粒米從檀那口中分出,半甌水自行人肩上擔來。」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吃的每一粒米,要如何才能消受呢?一個行者如果不是託諸佛菩薩的福蔭,那能飯碗擺出去,就有人幫你添飯加湯?所以說「一粒米從檀那口中分出,半甌水自行人肩上擔來」,能觀照個中義理,不但是心地功夫,也是一種回饋。而眼前我們拿什麼回饋信施和護法菩薩呢?就以過堂用齋來說,正是最好攝心的時候。「過堂」是中國祖師們設立的叢林規矩,目的是要大眾即使在吃飯的時候,都不打失正念,至於行者的心念應當怎樣用功呢?
上次「高山仰止」的課程見熙法師講「食殘處穢的典座師——懶殘和尚」,專吃別人剩下的東西,他一樣可以成就道業;現在我要講的這個典故是另一種風範,凡是看過「南海普陀山傳奇異聞錄」的人,就曉得這故事。
浙江省的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示現的道場,有一天,五臺山的五百羅漢來到普陀山參訪。五臺山在山西省,離普陀山很遠,而五百羅漢這麼大老遠地來訪,令觀世音菩薩非常感動,認為也該到五臺山回回禮。等他到了五臺山,發現五百羅漢都非常用功,但飯食卻不理想,於是菩薩就發願在五臺山當飯頭師,作飯供養五百羅漢,就這樣每天雖然忙得汗流滿面,心裡卻無比的歡喜。奇的是這新來的飯頭師很有本領,每次煮出來的飯老是不多不少,剛好夠五百人吃。
一天,五百羅漢突然想試探一下這飯頭師的功力,於是約好明天大家都少吃半碗飯,沒想到煮出來的又剛剛好,一點也不剩。羅漢們感到很奇怪,決定明天每個人再多吃一碗,但結果仍是剛剛好,不多也不少。
他們想這飯頭師有內容哦!因此決定到大寮看看到底他是怎麼煮的。第二天每個羅漢手裡都抓了一把沙走進大寮,看到飯頭師煮得很歡喜,每位羅漢一面上前跟他寒暄慰勞,一面不聲不響地將手裡的沙子往鍋裡放,心想這下子看你如何處理?
送走五百羅漢後,飯頭師回到鍋邊,發現飯中有沙,於是拿起鏟子沿著鍋邊敲,一面說:「飯留下,沙子漏下去!」沙子果然應聲而下。
也許大家會說,這沒有什麼奇怪的,既然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一定有神通嘛!這裡我要問大家,神通是怎麼獲得的?觀世音菩薩的神通在那裡?我們能不能顯神通?神通要怎麼顯?
在這地方行者要細心體察,心存供養。如果輪到大寮執事,要知道我們不是被請來煮飯的歐巴桑,只要心存供養,歡歡喜喜地做,即使不會顯神通,仍然會做得很稱職,當你煮飯時,也就可以把沙子漏下去,飯留下來!要如何心存供養呢?飯煮好後,供飯擺在桌上,先供養諸佛菩薩十方三寶,供養大眾師,也布施鬼神,在每餐飯食當中我們依照佛陀的教誨,慈濟鬼神,我們這樣做,他們也會感通,奉行佛法。
事實上,我們如果深刻的去體會佛菩薩的行徑,不難發現諸佛菩薩處處都為我們作最佳的示範。像「普門品」中無盡意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瓔珞珠寶,觀世音菩薩卻把這些輾轉供養了釋迦牟尼佛與多寶佛,如今我們也要循著佛菩薩的楷範修行呀!
所謂修行有坐中修、歷緣修,拜佛、打坐是修行,過堂用齋是修行,你所從事的每件執事都是修行的好道場,不管是大殿領香燈,或是弘化堂當知客、照客……,行者若記住「心要與道相應」,則自然法喜充滿,否則要到什麼時候才會有「飯留著,沙子漏下去」的廣大神通呢?
諸位同修,剛才吃飯吃到沙子嗎?是誰為你把沙子漏掉的?把沙子吃下去可不好消化哦!不但領執要心存供養,用齋時更要心存供養,「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清淨的身語意即是最好的供養。所以說修行無處非道場,語默動靜、舉手投足間,能時時驗證「三輪體空」,則行者「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灑脫自在將自然流露無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