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的一生

第二章 內觀的成熟

 

【友誼】

◎與目犍連的友情

 舍利弗尊者除了以常懷感恩心著稱外,也十分重視友誼。舍利弗始終和他幼年的同伴摩訶目犍連尊者保持密切的交往,他們的許多對話都與佛法有關,其中特別有趣,且可以說明舍利弗尊者證悟過程的對話記載於《增支部》四集第一六七經(Anguttara Nikaya, Catukka-nipata, No. 167[1]),經中記載有一次目犍連尊者去見舍利弗尊者,對他說:

 「舍利弗兄弟!有四種行:苦遲通行,苦速通行,樂遲通行和樂速通行。你是以這四種中的那一種方式,使你的心從諸漏中解脫且毫無執著?」舍利弗回答:「是四種方式中的樂速通行。」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在安止或內觀發生之前,如果鎮伏煩惱沒有太大的困難,就稱為「樂行道」(sukha-patipada),反之則稱為「苦行道」(dukkha-patipada)。如果煩惱鎮伏後,內觀的目標「道」很快地顯現,這與「道」相應的通智就被稱為「速通智」(khippabhinna),反之就稱為「遲通智」(dandha-bhinna)。在這經典中,舍利弗尊者談到他個人證得阿羅漢果的情況,然而根據上述經文的註釋,舍利弗是以「樂遲通行」的方式證得前三道果。

 就像這故事一樣,這兩位朋友互相交換對佛法的體驗和了解,他們也經常一起處理僧團的事務,例如有一次他們聯合勸回那些被提婆達多導入歧途的比丘。關於此事,另外還有一段有趣的插曲 (1) ,因為在提婆達多引起僧團分裂前,舍利弗尊者曾大力地讚揚提婆達多的成就,沒想到這讚歎日後卻讓尊者為難。經文敘述說:當佛陀要求舍利弗尊者在王舍城宣布提婆達多的言行與佛陀、佛法及僧團無關時,舍利弗尊者說:

 以前我曾在王舍城稱讚提婆達多具有偉大的神通力,現在我怎能宣布提婆達多做事不如法呢?

 佛陀問道:

 舍利弗!當你稱讚提婆達多的神通力時,你說的不是真心話嗎?

 尊者答:

 不!世尊!是真心話。

 佛陀說:

 舍利弗!所以當你宣布提婆達多的事情時,你也只是說實話而已。

 因此,在接到僧團的正式授權後,舍利弗尊者和許多比丘一起,前往王舍城宣布有關提婆達多的事。

 當提婆達多宣告他將另外進行僧伽的活動,而正式分裂僧團之後,他與五百位由於無明而成為他追隨者的年輕比丘,一同去靈鷲峰。為了勸他們回來,佛陀請舍利弗和摩訶目犍連到靈鷲峰去,當時提婆達多正在休息,這兩大弟子就向比丘們說法,使他們證得初果,並且回到世尊的門下 (2)

 另一次,舍利弗和摩訶目犍連尊者合力恢復僧團的秩序。當時由阿濕婆(Assaji,非前面所說的阿說示尊者)和富那婆娑(Punna-bbasu,六群比丘之一)所領導住在枳吒山(Kitagiri)的一群比丘行為不檢,雖然再三地勸諫,那些比丘還是無意改善,因此這兩大弟子被派去對那些不遵守戒律者做「驅出羯磨」(pabbajaniya-kamma) (3) [2] 的處分。

 舍利弗尊者對朋友的忠誠也受到充分地回報,如有兩次舍利弗尊者生病時,摩訶目犍連照顧他,並帶藥物給他。

◎與阿難的情誼

 然而,舍利弗尊者的友情並非獨鍾於一人,根據《牛角林大經》(Maha Gosinga Sutta)註釋的記載,舍利弗和阿難尊者也相互敬重,因為舍利弗認為:「他侍奉著世尊,而這也是我應盡的義務。」而阿難敬重他,則是因為佛陀說舍利弗尊者是他的第一大弟子。當阿難為年輕的行者授沙彌戒時,總是帶著他們去舍利弗尊者那兒受比丘戒,而舍利弗尊者也如此對待阿難,因此他們有五百位共同的弟子。

 只要阿難尊者收到上等的袈裟或其他日常用品時,就會送給舍利弗,而舍利弗也同樣會把別人特別的供養轉送阿難。有一次,阿難從某位婆羅門處得到一件非常珍貴的袈裟,阿難得到佛陀的許可後保存此衣十天,等舍利弗回來後供養他。此經的「義疏」說:

 後世論師們評論這件事:「可能有人會說:『我們可以了解當時還沒證得阿羅漢果的阿難會有這種情感,但已是無漏阿羅漢的舍利弗,怎麼會這麼做呢?』我們對這點的回答是:『舍利弗的情感並非世俗的執著,而是敬愛阿難的德行(guna-bhatti)。』」

 有一次佛陀問阿難尊者:

 你也贊同舍利弗嗎?

 阿難答:

 世尊!有誰會不贊同舍利弗呢?除非他是幼稚、墮落、愚昧或心智顛倒的人,世尊!舍利弗尊者博學多聞,具有廣大、清明、敏捷、敏銳和通達的智慧,他少欲知足,喜好寂靜,不愛憒鬧,精力充沛,辯才具足,樂於傾聽,也是譴責邪惡的勸諫者(4)

 在《長老偈》中(Theragatha, v. 1034f),阿難尊者描述當舍利弗入滅時他的心情:

 對我而言,當高貴的友人(舍利弗)入滅時,對我來說,整個世界都陷入了黑暗。

 當舍利弗離去,而世尊也般涅槃之後,他又說:

 不再有其他的朋友,能像覺知的心念引導身體一般地指引我了[3]

 在得知舍利弗尊者入滅的消息時,阿難的悲傷情況在《純陀經》(Cunda Sutta)[4]中有非常感人的描述 (5)

◎助阿那律證果

 舍利弗尊者真正地符合了「朋友」兩字的最高意義,他十分了解如何引導別人的長處,在他這麼做的同時,有時也毫不猶豫地直言並批評錯誤,就如佛陀所形容的理想朋友一般。依這種方式,他幫助阿那律(Anuruddha)尊者突破最後關卡,證得阿羅漢果,此事記載於《增支部》(三集,No.128)[5]

 有一次阿那律尊者去見舍利弗尊者,他們互相寒喧坐定之後,他對舍利弗尊者說:「舍利弗好友!我以超越世人眼界的神妙清淨天眼,可以看到大千世界,而且我精進不懈,心念警覺而不迷惑,身則平靜無憂擾,心專注於一處,但是我的心卻還是無法從煩惱和執著中解脫!」

 舍利弗尊者回答說:「阿那律好友!當你想到你的天眼時,慢心就生起了;當你想到自己堅定的精進,警覺的心念,無憂擾的色身,專注一處的心時,掉舉就產生了;當你想到你的心不能從煩惱解脫時,這就是惡作 (6) 。這將會有助於你,如果阿那律尊者能夠捨棄這三種心境,不再注意它們,就能將心引導到『不死界』(Deathless Element)。」

 後來,阿那律尊者就捨下這三種心境,不在意它們,而將心引導到「不死界」;然後阿那律尊者以堅毅之心退隱獨居,精進、專注,不久就在此生親自驗證了梵行的最高目標,也就是聖弟子們捨家出家的目標,他明白:「此生已盡,梵行已立,所做已辦,不受後有。」阿那律尊者因此成為阿羅漢之一。

◎善於啟發他人的善知識

 舍利弗是位善於激勵別人的善知識,因此許多人常去找他。究竟是什麼吸引了這麼多不同性情的人向他聚集,與他談話呢?這可從《牛角林大經》(Majjh., No. 32)[6]所記載的故事中看出。有天晚上,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阿那律、離婆多與阿難等尊者,一起到舍利弗的住處聽聞佛法,舍利弗尊者歡迎他們後就說:

 牛角林的娑羅樹是如此美麗動人,今晚圓月當空,娑羅樹花盛開,天香馥郁流布四周。阿難!你認為什麼樣的比丘能增添這牛角娑羅樹林的光彩?

 他也問其他人同樣的問題,而每人都依據他個人的特質來回答。最後,舍利弗說出自己的看法:

 有位能控制自己的心,不受制於心的比丘 (7) ,早上只要他想住於任何心境或定境,他當下就能住於該境界;中午只要他想住於任何心境或定境,當下就能住於該境界;晚上只要他想住於任何心境或定境,當下就能住於該境界。這有如國王或大臣的衣櫃裝滿了各色的衣服,無論在早上、中午或晚上,他能在任何時間隨意地穿衣。同樣地,一位能控制自己的心,不受制於心的比丘,無論早上、中午或晚上,他想住於何種心境或定境,就能隨意地在任何時間如此進行。目犍連好友!像這樣的比丘就能增添牛角娑羅樹林的光彩。

 之後他們一起去見佛陀,佛陀認可每個人的答案,並補充了他的看法。

 我們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到,舍利弗雖有令人折服的聰明才智,而且在僧團中有崇高的地位,但並不是一位會將個人觀念強加他人之上的威權型人物。他是如此善於以自然且使人歡喜的方式,來鼓勵同伴表達自己,透過美妙的景致將沈思的心傳達給他們,他自己敏銳的天性對此美景有所感覺,也引領他的朋友們去體驗它。

 經典中有許多這種舍利弗與其他比丘對話的記錄,不只是摩訶目犍連、阿難和阿那律,還有大拘絺羅(Maha Kotthita)、優婆摩那(Upavana)、三彌提(Samiddhi)、沙威撒(Savittha)、浮彌(Bhumija)等人,不勝枚舉。佛陀自己似乎也喜歡和舍利弗談話,因為他經常這麼做,而且有許多開示就是對他的「法將」(佛陀給舍利弗的封號)所說的。

 有一次,舍利弗覆述世尊在另一場合對阿難所說的幾句話:

 善知識、善伴黨和善隨從者,就是梵行的全部 (8)

 再也沒有比這位大弟子本身的生活典範,更能彰顯佛陀的這個教義了!

 

【註】

(1)

見《律.小品》(Culavagga)〈破僧犍度〉(Sanghabhedaka-khandhaka),「破僧章」(Sanghabheda-katha)。(《漢譯南傳》vol. 4, p. 260。)

(2)

同上,p. 272-273。

(3)

見《小品》〈羯磨犍度〉(Kammakkhandhaka),「驅出羯磨」(Pabbaja-niyakamma);《巴利律》「波羅夷」(Parajika);「僧殘罪」(San-ghadisesa-kanda),「污家學處」(Kuladusaka-sikkhapada,《漢譯南傳》vol. 1, p. 251)。

(4)

《天子相應.須尸摩經》(Devaputta-Samyutta, Susima Sutta),《漢譯南傳》vol. 13, p. 114。

(5)

第三章會介紹。(見本書第七十一頁)

(6)

慢心(mana)和掉舉(uddhacca)是證得阿羅漢果時才斷的三結(sam-yojana)中的二種,而惡作(kukkucca)則是在阿那含果就斷了。

(7)

就是不會受制於他不定的心。

(8)

見《道相應》(Magga Samyutta No. 2),《漢譯南傳》vol. 17, p. 117。。


【譯註】

[1]

與元亨寺《漢譯南傳大藏經》及PTS本同經比對後發現,原書中之No. 167應為No. 168經。(見《漢譯南傳》vol. 20, p. 259)

[2]

「驅出」又作滅擯、驅擯、擯罰、擯出、驅遣、擯治驅遣及擯。這是對犯戒比丘(尼)、沙彌(尼)等出家眾處罰的方法之一,即將他從教團中逐放,不許其與僧眾共同起居,相當於削除僧籍,故又稱「擯籍」。被擯出的比丘等,不得授人大戒,不得受人依止,不得蓄沙彌,不得受衣缽、臥具、坐具、洗足水、拭足等種種供養。擯出時有一定的羯磨作法,稱為「擯出羯磨」,依《毘尼母經》卷二(《大正藏》24,p. 808):「擯出有二種羯磨,一永擯,二為調伏故擯。調伏者,未懺悔中間,及飲食、坐起、言語,一切僧法事皆不得同,是名擯出調伏羯磨;此人若剛強永無改悔,盡此一身不得同僧事。」(參見《佛光大辭典》p. 6440之「擯出」一條)。

[3]

《漢譯南傳》vol. 28中的《長老偈》vv. 1034, 1035, p. 206。

[4]

見《漢譯南傳》vol. 17, p. 346。

[5]

《漢譯南傳》vol. 19, p. 403。

[6]

《牛角林大經》見《漢譯南傳》vol. 9, p. 288。


香光資訊網   香光書鄉   法向叢書   舍利弗的一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