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捷徑]/【內觀捷徑】

捷徑法門與完整修法的異同


[捷徑法門的殊勝]

  請注意現在我所說的,修習止觀或內觀禪修法,是培養正念、調伏自心的方法。要注意這種說法,請留意細項的步驟,它將如實地告訴你長養正念的方法。請專心聽講,我將逐一地解釋它直到圓滿為止。現在我們就來討論該注意的幾個部分。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在巴利經典中,有許多說明如何行持的細則,因此,完整的止觀禪修法是十分深廣的,世尊為那些具有強烈修行動機的人們(例如住在森林裡全心地投入修行的出家人)提供了最詳實,幾乎是包括全部修行步驟的方法。而且,也特別作了精確而縝密的說明,那確實是個十分完整、深刻的說明。而那些未出家、不住在森林修行,也不是過那種清淨梵行的一般人要怎麼修呢?沒錯,世尊在世時是有這種人,確實有許多人並沒有出家,沒有過叢林生活,他們不是日夜都在修行的比丘,當然不可能做到這些。因此,必須提供一個簡要的捷徑法門讓他們依循,而他們也能藉此達到究竟的目的。這捷徑法門就是提供給那些不能遵循完整修法者的另一種法門。

  想想世尊說法的時代,那個團體成員最多?當然是一般百姓。能住在森林裡,精進禪修的人並不多,因此,必須有另一種讓一般人遵循的修行法門。如此,就有兩種不同系統的止觀法門,一種是完整且深廣的──關於這種修法,我將另找時間說明;而另一種是簡要的捷徑法門,也就是對為數較多的一般人說的。

  你也可換個角度來看:是智者多或無明者多呢?當然是凡夫俗子佔多數,而且其中還包括一些了解事物有困難的無明者,或許無明的人比想像中還要多呢!現在我將試著以更淺顯的方式解說這種修法,使一般人甚至是無明的人都可以學習和實踐它。我想簡要地為一般人解說它,因為那些還未學佛或未受教育的人,必須要得到足夠的知識才能開發自己的智慧,他們應該訓練自己,使自己脫離苦海。

  總之,如果只是巨細靡遺、深入且非常完整地說明正規的系統,最後我們可能還是一無所獲,因為只有少數夠聰明的人才能理解它。因此,必須另有一套符合一般人根器的修持法門,我暫時稱它為「捷徑法門」。你們不必擔心修這法門無法達到究竟的彼岸,我希望你們能夠明白,這個捷徑可以很有效地引導你們息滅痛苦。

  為什麼說這是捷徑?因為你無須經歷完整、正規的修持方法,某些方面你不必去經歷,特別是有關超自然和超能力的修習法,甚至是超自然的色界定及無色界定等。在這捷徑的修法中,你無須修證這兩種禪定,只要修定(samadhi)修到某種程度,而後再直下觀無常、苦、無我等最高的真理,如此修持,你就可以終結所有的痛苦。

  凡是能夠達到專注狀態的人,就可以進一步修色界定或無色界定,然後便能觀無常、苦與無我。能達到深入禪定,具足各種神通或洞察力,這種境界固然很好、很神奇,但這不是一般人能修習的,所以我並沒有準備要談這種偉大的修行系統,今天我想要說的只是利益一般人的捷徑法門。

  或許你們不認為這簡要、有效的修持法可以達到解脫,事實上,它完全有效,可以引導你們證得想要的目標,雖然你不會成為專家,但依這種方法修行,也將能通達究竟目標。你雖然不會成為專家,但它對於達成目標是有幫助的,否則你將壯志未酬身先死。至於那些不是那麼有經驗的人不要期望太高,否則可能臨死還是一無所得,你只要滿意於最後終能斷盡煩惱就可以了。因此,以下將說明這種捷徑法門的幾項重點。

[何謂捷徑法門?]

  如果有人問:何謂「捷徑法門」?我會回答:「除去冗長、不必要的部分就是捷徑法門」。想一想在我們的屋裡,只要有夠吃、夠用的生活必需品,我們就能活下去,但我們往往擁有太多生活上不必要的東西,屋裡堆滿許多不必要的財物,而我們這些屋主就像是一群瘋子,而房子就像瘋人院。你看!竟然有這麼多不必要的東西!現在,如果要你把多餘的東西丟掉,只留下必需品,單靠這些物品維生,你非但不會死,反而活得很快樂,不會像你住在堆滿非必需品的屋子時一樣,有那麼多的煩惱。但是,現代人常喜歡盲從新潮和時尚,愛買各種廣告品,把它們放在屋子裡,所以屋內很快就塞滿東西,你知道這是沒必要的!同樣的道理,禪修法門也是一樣,我們的原則是去除不必要的,捨掉它,才能踏上必要之道,這就是所謂的「捷徑法門」的原因。

  所以如果有人問:「何謂捷徑法門?」答案就是:「去掉不必要的部分」。它不是一種完整、正規的說明,也不是巨細靡遺、精緻、複雜或神祕的修法,我只會談到滅苦必備的部分。

  倘若你問:「為什麼是捷徑?」「為何是捷徑?」如前面所說的,我不希望你們浪費太多時間,也不想讓各位遭受挫敗。如果沒有捷徑法門,只有一套供有經驗者修習的完整修法,這修法的運用將受到限制,那些沒經驗的人就無法修行,因為只有少數精通的人才能修習。這就是我們需要有一般人及多數人能修習的捷徑法門的原因。

[捷徑法門與完整修法的比較]

  現在讓我們比較一下捷徑的修法和完整的修法,並看看要如何修捷徑法門。在談到完整的修法時,我們必須從四念處的覺知呼吸開始說起,這方面你們可以參考︽安那般那經︾。以下我將比較完整修法和捷徑法門的異同。

  根據完整的修法,有身、受、心、法(自然)等四念處的修法。

  就身念處而言,我們所關心的是呼吸,也就是清楚地覺知呼吸。當入息短時,覺知入息短;出息長時,覺知出息長,然後繼續禪修,一直到你明瞭正是呼吸維繫著生命,然後繼續保持呼吸,讓氣息平緩下來。如此一來,心就不會向外奔馳了,而會出現各種定境,如無色界定等。事實上,進行上述所說的四念處修持法,是件吃力的工作,但是如果修捷徑法門,就不需要那麼多的規定和練習,我們需要做的,只是修到一心專注,然後在身體的組成要素上(如呼吸等),繼續禪修。專注於四念處中的任何一種念處都是個大工程,但為了要修到根本定,我們還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努力。事實上,我們必須達到根本定(appana-jhana),透過禪定我們會經驗到喜(piti)和樂(sukha)等,但修習捷徑者無須去經歷那些(指喜與樂)。

  現在講第二部分--受念處,此時我們可選擇喜悅的感覺作為觀照的對象,而事實上,這是由心中生起的感覺。

  這種喜悅的感覺是源於根本定,或者你可以選擇觀照樂受,而這種感受,事實上,也存於心中。藉著觀看而探究樂受的本質,如此你將能了解就是這感受引發心念,之後,你會找尋方法平息這些快樂和喜悅的感受,直到修行成就。修習四念處是份苦差事,一般人不可能修習全部的過程,也就是無法以無偏執的態度探究快樂和喜悅的本質,而使它們平息下來。

  因此,捷徑法門提供我們一條道路,也就是當修到一心專注時,就可以觀照所生起的任何感受,這和根本定所產生的感受不同。因此,無論是樂受或是苦受,都要盡力去觀察它們,漸漸地,你會發現感受只不過是一種幻覺(maya)而已--感受就是幻覺。這種簡易的禪修法只要處理一個步驟,但其最後結果卻等同觀四念處中的受念處。

  現在要說的是完整修法中的第三部分--心念處。當念念分明時,我們就會明瞭心如何運作,如何使心生起喜悅,如何一心專注以及如何使心放下,這和學習中國雜耍一樣困難。如果修習捷徑法門,就無須經歷四個步驟:首先,深觀此心,深觀每個起心動念,如此才能將它看得透徹;接著在當下提振心力,達到一心專注,這必須心思敏銳、修習熟練才能完成這些步驟。因此,如果你覺得這樣的過程太複雜也沒關係,別理它。

  接下來要講的是第四部分--法念處。當我們因觀身而到達一心專注時,就可以進一步觀無常。每個苦受、樂受、出入息或任何深觀的對象都是無常的,你應該要明瞭「無常」這個真諦。

  所以,這是從第一部分的身念處跳到第四部分的法念處,我們可以立即見證到無常,可以體解到身體的無常、生命的無常。因此,無論是出息或入息,都要不間斷地觀無常,一直觀到你覺得自己已放下愛樂,或放下過去所執著的種種事物,如幸福或生命中所貪愛、所執著的一切,而變得愈來愈不執著為止,這是因為你已經了解無常的本質。當然,你將會放下對生命的執著,開始覺得自在,這時特別要深觀這種自在的感覺,你也將體解到它無常的性質;一旦你了解到自己已放下對生命的執著,就必須立即深觀「放下」的感覺,直到你的某些執著消失;進而可以深觀「執著消失的狀態」,甚至可以深觀放下執著的狀態,以及遠離煩惱、去除煩惱的狀態。這就是觀法念處的第四個步驟:遠離煩惱。

  事實上,你無須再深觀已不執取的部分,因為一旦放下,苦就止息了,就可以將苦滅盡,能做到這樣就該滿足了,不必再費心作進一步的觀察。你應該做的是觀無常,觀察放下執著的過程及執著消失的狀態(觀離欲及滅),這就夠了。但是,完整的修法,就得觀照解除種種束縛的情況(觀離欲),觀你遠離了這些和那些煩惱以及獲得智慧等。

  修習捷徑法門可以節省許多力氣,依此捷徑法門修習覺知力,直到我們達到一心專注,我們就可以覺知呼吸或周遭的事物,然後再注意當下生起的種種感受,深觀它的無常相。當然,稍後我會為你們解說這些,你也可以詳細觀察它,但最快的捷徑是:深觀當下生起的每一種感覺。

  一旦能體解無常,你就有很好的成功條件,這就是俗語所說的「勝利就在你這邊」。若見無常,對你就很有利,要盡力專注觀察無常,直到覺得已經放捨,自然地放捨執取為止。自然法則就是:一切感受皆會自行放捨。又依自然法則而言,已放捨的最後也會消失,一個接著一個消失,一點也不複雜,也非形式化,不會再被執取。我可以保證,只要能見得無常,就能遠離執著,執著就如秋天的落葉般逐一掉落,就是這樣。因此,要到達一心專注,深觀無常,體驗放捨執取(離欲)及消逝(滅)的感覺,就像秋天的落葉一般。這就是捷徑法門!。

  然而假使你選擇完整的修法,就必須通過四念處,而每一念處又各有四個步驟,因此,全部共有十六個步驟,這是非常複雜的修習法門,即使花一個月的時間也無法完成。如果將它編寫成書,也是厚厚的一本,所以我們不討論這一大套完整的修法。



[回gaya首頁]   [香光書鄉]   [法音叢書]   [內觀捷徑]   [「內觀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