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首先要看清的囚牢就是生命本身。
如果你看得出生命是一座囚牢,就可說對自然真理有相當的瞭解了。然而,大部分人卻把生命當成可以玩樂享受的東西,他們浸淫於享受生命,並且迷戀、沈溺其中。正因沈醉於生命,更使得生命本身變成囚牢。
若能看到生命是囚牢,必然能夠看到生命中的執著。如果從未看到生命中的執著,就不可能瞭解生命即囚牢,反而會把生命視為天堂而心滿意足。生命當中有許多能滿足我們、迷惑我們的東西,對這些令人滿足、合意、迷戀的事物存有執著,就會造作出一座座的囚牢。對事物喜愛的程度有多深,則因執著生起的囚牢便有多大的束縛力,這是屬於正面的執著;而當我們憎恨或厭惡某些事物時,就形成負面的執著。只要是沈迷於事物中,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執著,同樣都是囚牢。
此外,每個人都要瞭解:只要對生命有執著,生命就會變成囚牢;若沒有執著,生命就不再是囚牢。此時此地,大家可以自己反省:「我的生命中是否有執著?我的生命是不是一座囚牢?我是否正住在一座執著的囚牢中?」必須非常詳細地觀察自己並徹徹底底地檢查,生命對你而言是不是一座囚牢?你是否已經有了囚牢?是否正住在囚牢中?否則為什麼要到這裡來靜坐、修習止觀呢?就本質來說,修習止觀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摧毀囚牢。至於研習與修持能否成就,或能否摧毀囚牢,那是另一回事,但真正目的就是要摧毀生命的囚牢。
仔細想想!如果我們無法辨識執著,那麼甚至會在不認得囚牢的情況下被捕入牢內,更糟的是,還會對囚牢感到滿足和迷戀,就如同滿足和沈迷於生命一樣。由於滿足和沈迷於生命,我們便被禁錮在生命之囚中。那要怎麼做才不會使生命成為囚牢呢?這是個必須謹慎而且準確回應的問題。
要如何生活才不會使生命成為囚牢?這意味著生命原本就不是囚牢,是人們起了執著,才使生命變成囚牢,是我們自己的無明、愚痴和缺乏正見,才使生命有了執著,而讓生命演變成一座囚牢。在泰國有句粗鄙且含責難意味的俚語「Som nam nā man」,意思是「活該」!生命本來不是囚牢,而是由於我們的愚痴,我們以無明建構了執著,所以才產生了囚牢,這只能說「活該」了!
如果你能成功地修習出入息念,就會相當瞭解生命,並進一步充分瞭解執著。如此,在生命中就不會存有一絲執著,日後便不再產生囚牢,現有的囚牢也會瓦解消失。這是非常有價值且具意義的事;但人們是否能接受,卻是另一回事。請試著來認識這些應該要瞭解的事實吧!它將激發我們以精力和毅力去摧毀囚牢。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生命必須隨順自然法則,或者說我們必須遵守自然法則來履行責任。我們必須覓食、運動、休息及鬆弛身心,必須靠工作維持生計:我們必須做這、做那,做這些你們十分了解的東西,不去做這些,根本不可能!而被迫使去做,也是一座囚牢。我們得隨時遵循自然法則,這樣的事實就是一種囚牢。然而要如何打破這座囚牢呢?
為什麼我們會被禁錮在「必須服從自然法則」的囚牢裡?因為我們對自身或對生命產生執取,一旦對自己生起執著,「我」便產生,便開始對生命感到不安、焦慮、害怕和恐懼。如果我們對生命沒有任何執著,這些便不會像囚牢一樣繫縛我們,而我們就可在沒有苦惱的情況下,尋找自己的需求,如去謀生、運動或照顧身體。如果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能遵行自然法則而不起執著,那麼不論做什麼都不會感到苦,這便是真理的微妙、奧祕和不可思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