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自在園十年]/【附錄一】
佛使比丘給弟弟法使居士的信(節錄)
「……我無法向你確定歸期,不過我已經毅然改變原來的主意,因為我幸運地發現一些好經文,它們幫助我斷然決定:離開一度認為適合停留的曼谷,而且這將是最後一次在曼谷修學。我希望找到一個遠離外在與內在干擾的修行場所,讓我詳細驗證曾經學過的佛法課題,並且希望對佛法多些瞭解。一旦完成此願,重新釐清思緒,並找到足夠的佛法原則來證明我的研究未誤入歧途,我會把喜愛並且隨身攜帶的經典完全捨棄,不留下隻字片語。屆時,我將擁有光明自由的生命,一心追求清淨、實踐真理。此刻,我不知道將會停留何處,如果我連願望中最基本的東西也無法找到,我想我會和能激勵我的人交往,譬如印度的瑜珈行者。基於這種想法,我正在找一個修行場所,好讓我短暫停留並且整理教典約五、六個月……
我現在要說一件稱得上是無價的幸運事。我認識一位朋友,不經討論,他就能分享我對生命的看法,我們對未來的志業有相同的意向,此刻,我們有相同的身分與思想,而且如果更幸運的話,我們甚至可以共同奮鬥。
我們一致認定不可能在曼谷找到清淨,誤入摻雜名位的教理學習圈內,反而使我們因禍得福,讓我們察覺到已經走錯了一步。如果沒有即刻發現這項錯誤,我們也許會像有些人所經歷到的一樣,可能還錯得更多,到時候就很難全身而退了。由於知道走錯了,我們才找到解決方法以步向正道。
打從出生到有這種感觸之前,我們一直與世浮沈,從今以後,我再也不隨波逐流了,我要遠離世俗尋求清淨,並跟隨最近才剛發現的聖人足跡而行。如果我們執意隨俗浮沈,就會離佛法真理越來越遠,即使再生千百次也追不上。現在我們再也不隨俗了,除了色身還依靠世俗之外,精神方面將儘量超越世俗,如此才能立即體會清淨。
我們也發現對親友和信徒的掛礙,會破壞安樂和清淨的追尋,而現在的我們正決心要找到這種安樂與清淨,並把它們傳達給我們關懷的人;如果時時擔心六親眷屬,也許壯志未酬身先死了。所以我們將效法佛陀,佛陀曾經自述,雖然他的父母因為捨不得而淚流滿面,他還是出家尋找清淨(我們從沒有在巴利經典中找到任何佛陀祕密出家的說法)。做了這個決定後,我們又解開了另一個心結,希望親屬們也能接受我這項決定,縱使彼此可能無法再見面了……」
以下是佛使比丘離開曼谷前所寫的最後一封信,部分內容如下:
「目前這裡的狀況改變得非常快。厭惡偏離正道、厭惡曼谷的想法,已從一人擴展到其他人,他們的人數從二、三到更多,我相當訝異,因為從來沒有期望過有人會相信我並跟著我做。這些人也徹底地改變了觀念,例如:他們不怕自己的師父生氣;再者,他們也不怕讓父母失望;最後,只要能遵循通往清淨的道路,就算死也不怕了。我知道只靠以前和現在流行的法門,無法引領我們親見如來……」
另一段文裡,佛使比丘提到一個可供研究和探索佛法的地方:
「……除了考慮自己的家鄉本里安鎮以外,我現在毫無頭緒,不知道從那裡去找一個適合學習的地方,所以我想請你幫忙。我需要有人護持我全心研學,但請大家就當作我根本不在家鄉一樣。膳宿方面也請稍作改變,也就是說,如果不方便,提供魚醬拌飯也就可以了,佛弟子的要求從來不會超過這些。我曾經向朋友證明,幾乎所有阿羅漢都靠米糠飯沾點醋,或拌發酸的醬菜汁過活,他們只有醋當調味品,我剛剛所說的魚醬飯已經比他們好多了。現在我們正試著吃這種食物,並且覺得繼續這樣吃下去,不會有任何問題……」
註:這兩封信一度被法使居士收藏,但現在已經遺失。最先發表於《佛使比丘的生平與志業》,第35-41頁。
[回gaya首頁]
[香光書鄉]
[法音叢書]
[解脫自在園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