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社會主義]/【道德的價值】

道德指的是正常或事物的本來面貌


  今天我要討論的話題是「道德的價值及其必要性」,也就是道德的價值及人類必須具備道德的必要性。

  我來問個簡單的問題:如果一個村子裡沒有馬路,是不是因為村民沒有道德?答案是肯定的人,表示他意識到由於村民的自私或懶惰,以致無法合作興建馬路。因此,這問題可以看成是道德問題。

  或者以一個人的屋子髒亂、疏於打掃為例,從表面上來看,這是不切題的例子,但就深一層意義而言,它也可以從道德的角度加以探討。更進一步地說,如果一個家庭充滿爭吵、辱罵聲,這就和公然偷盜一樣,都代表著缺乏道德。今天社會上缺乏道德的情形可從各種自私的行為中看出,如人們互佔便宜;團體之間,如資本家和農人只為了自己的私利,彼此爭論不休;道德匱乏也遍及社會各行各業,例如學生、老師、行政人員、商人、顧客、律師、警察和法官等。

  道德危機對當今世界造成什麼影響呢?人們只知控訴別人處理社會問題的錯誤,如譴責經濟、政治等,可是他們並不瞭解問題真正的原因其實就在於缺乏道德。即使有非常好的政治領袖,如果人民缺乏道德,不受約束,也無法管理,就沒有任何進步可言。

  我們所謂的道德究竟是什麼?長久以來人們就一直在探究這個問題。其實,道德有太多的名稱,同時因引用方式不同,使得道德的觀念變得沒有意義,甚至模糊不清。像「人們的好道德」這種說法就是其中之一,它似乎隱含著另外有個「壞道德」,事實上,道德沒有所謂的好壞,道德本質上就是對的、好的、有益的。

  道德的意義有時很廣泛,有時卻又太狹窄,那是因為人們忽略了道德的真義和它在自然界中的深刻意義。道德的真義可由巴利語sila一字表示,道德指的是正常或事物本來的面貌,任何有助於道德且不混亂的事物,就可稱為sila,造成這種狀態的「法」(dhamma)稱之為「道德法」(siladhamma)。

  prakati(本質或自然)這個字有多種意義,如果你將事物的本質看成如石頭般靜止不動,那麼人就會像石頭般沒有任何反應,如果你再把這種狀態認為是擁有道德,這樣的說法就更荒謬可笑了。這只是從物質的角度來理解本質或自然,如果從智者的觀點來研究道德時,就必須從更深的意義去理解它,也就是從正常的(prakati)身、口、意中去體解它。Prakati(本質、自然或正常)不是寂靜無聲、不言不語或靜止不動,而是表示不與人(包括自己)衝突、不打擾清淨的祥和狀態,不與人起衝突就是不與別人衝突或不打擾別人平靜的狀態,這是根據「道德法」去解釋prakati(正常狀態)。有人會問,如果處於prakati(正常狀態)下,又不與任何人和事物起衝突,那社會怎麼會進步?這種批評實在有待商榷。

  若社會脫序時,使它恢復正常,就稱為「道德法」,就如前面所說,村子沒有馬路會造成交通困難,這就是不正常的狀態(unprakati),沒有正常之樂(prakatisukha)或不是從正常得來的快樂。如果我們解決馬路的問題,那麼事情就可以說是處於正常狀態(prakati),也就是不再有麻煩和村人不和的問題了。如果村子到處是垃圾,這就違反正常狀態,將它打掃乾淨就創造一個清涼、平衡和健全的環境,這種作為就叫做正常狀態或道德。

  現在讓我們更仔細地研究正常狀態的意義。如果有人窮到無立錐之地,那就不是正常狀態,這時他必須努力工作賺錢,這樣物質層次的正常狀態才會出現,努力工作就可稱為道德。因此,我們必須從正常狀態(prakati)這個字去解釋「道德法」(siladhamma)中的關鍵字「道德」(sila)。如果對象是物質的,那麼就是物質的正常狀態(vatthuprakati);如果是有情眾生,就是有情眾生的平衡、正常狀態;如果是心靈,就是心靈的平衡、正常狀態;如果是身體的,就是身體的平衡、正常狀態。

  prakati有二個層次:自然界的本質與平衡正常的狀態,它的法則就是自然。例如,如果身體要處在正常的狀態中,就必須正常地飲食、站立、行走、睡眠、沐浴和排泄,這是正常狀態的一種。另一種正常狀態牽涉到人必須合作共同解決問題,也就是人必須一齊努力工作,這樣事情才會處於正常的狀態,這就是社會的正常狀態或社會道德。



[回gaya首頁]   [香光書鄉]   [法音叢書]   [法的社會主義]   [道德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