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苑 / 第 97 期 98 年 3 月 20 日出刊
輪轉風發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迦尸國(KAZI),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古迦尸國西臨恆河,氣候溫和,果木繁疏,百姓生活富足。根據《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富庶的迦尸國多信外道,赤身露體、塗灰或斷髮椎髻等苦行外道很多。都城迦尸城就是今天的瓦拉那西。我們來到鹿野苑,在瓦拉那西東北方不遠處。
鹿野傳說
鹿野(MigadAya),或作鹿野苑、施鹿苑、仙人鹿野、施鹿林等。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此地有一片大森林,住著兩群鹿,分別由菩薩鹿王與提婆鹿王管理。可是,該地的國王很愛打獵,每每獵殺過多無辜的麋鹿。於是,菩薩鹿王以每天獻上一頭鹿作為條件,請求國王不要再捕殺鹿隻。國王答應了,就這樣,兩群鹿每天按順序自動獻給國王一頭鹿。
一天,輪到提婆鹿王鹿群中一頭懷孕的母鹿,她央求提婆鹿王將她往後排,等生下小鹿,一定馬上赴死。提婆鹿王表示無法處理—母鹿不去,誰肯提前送死?走投無路的母鹿只好向菩薩鹿王求救。菩薩鹿王為了挽救懷孕的母鹿,決定以身相替。國王聞知此事之後,自嘆不如一隻鹿,不但將所有的鹿群放生,並規定此片樹林作為鹿的棲息地,禁止捕獵鹿群。從此,這裡就被稱為施鹿林。
法輪初轉
他身穿袈裟,和其他僧侶一樣地走著,但他的臉龐和步伐、向下看的平靜視線、自然下垂的手,以及手上的每根手指都訴說著平和,訴說著圓滿,什麼也不追求,什麼也不模仿,反映著一種持續的平靜,一種不褪的光輝,一種無法破壞的祥和。
(赫曼.赫塞/流浪者之歌)
慈悲的菩薩鹿王重回鹿野苑,此世的他是悉達多太子。證道後的太子不等待,腳步輕輕,走向昔日五位背叛的夥伴。或許就是這「無法破壞的祥和」,五人忘記之前對他的評價,還有對太子要來個相應不理的約定,滿心滿眼滿耳突湧起親近他的心念,不禁趨身向前行禮。這一向前,腳下自此平實,眼前已然空闊,不再擔心生命的棲宿,滿天的星光已十分燦爛。佛陀總是先一步來到眾生面前—鹿野傳說,說的還是無盡的慈悲。
佛陀初轉法輪,演說四諦,憍陳如等五人是佛陀最早收的徒弟,也是佛教第一批僧人。師徒佳話持續著。五比丘中的馬勝比丘,他肅穆的威儀,也是這「無法破壞的祥和」,替佛教引度了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與神通第一的目犍連。而舍利弗與目犍連的加入,讓佛教的弘化再推進一大步,僧團日益茁壯成長,就從佛陀與五比丘開始。
法音長流
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與佛誕生地倫毗尼園、佛成道處菩提伽耶、佛涅槃處拘尸那羅共稱為佛教四大聖地。此地在阿育王時代就非常有名,豎立了一根四獅柱頭的巨大石柱,並廣建僧院佛塔。鹿野苑諸多建築後來毀於13世紀入侵的伊斯蘭教,直到19世紀才挖掘出部分遺跡,20世紀,印度政府終於發現鹿野苑的重要而重新修復維護,成了今日我們所見到的鹿野苑。
素淨的鹿野苑遺蹟公園綠草青青,沒有乞討的丐兒,也沒有四散黏著的花瓣燈油。信步來到達美克塔(Dhamekh Stupa,完建於西元五世紀的笈多王朝),43.6公尺高的古樸磚石塔直逼蒼穹,巍峨高壯。在墩座前,我們諷誦〈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後,點燈祈願並緩緩繞塔而行,猶如當年佛陀在此地傳法,滾滾法輪在「如母憶子,如子憶母」的心心相應中,轉向五比丘、轉向為佛法開啟的每個心靈,為世間留下一脈法音,後人由此而疏朗困頓的生命,邈遠的輪迴已不再全然黯暗。
黑阿育與白阿育
鹿野苑遺蹟公園裡有個欄杆圍起的小亭子,保護的是最著名的阿育王薩拉奈特石柱,欄杆內所見只剩挖掘出的數塊巨石,還有2.1公尺仍埋在地下,而遭雷劈斷的柱頭,就存放在隔壁的鹿野苑博物館。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曾經是個蠻橫殘忍的暴君。公元前268年,阿育王鬥垮長兄取得勝利,正式灌頂繼位。初即位,阿育王忙著鎮壓叛亂、鞏固政權,並持續擴大疆土。公元前260年,阿育王對鄰邦羯陵伽國發動一場大規模的征戰,雙方死傷約二十多萬人,加上戰爭之後所帶來的飢饉和瘟疫,又有十萬多人因此喪生。此時,孔雀王朝版圖多已穩定,在見到戰爭深重的災難之後,阿育王睥睨天下的霸氣與豪情,化作慈悲懷柔的轉輪聖王之心。
從此,阿育王未再興戰,並制定一套從非暴力原則出發的正法政策。這套適用於個人、社會政治、國際關係的溫和政策,有六條基本原則:少行不義、多做善事、慈悲、慷慨、真誠、純潔。他要求人們做到尊敬父母、年長者、老師和沙門,及憐憫窮人、不幸者,放棄殺生與戰爭,並保持各宗教派之間的和諧。阿育王雖然是佛教徒,但他同樣尊重其他教派,也呼籲各教派之間相互尊重。為使正法政策落實人心,阿育王採取以下幾項措施:
1.頒布詔書,將他們鐫刻在石壁或石柱上。
2.設置正法監督官,專司正法的推行和實施。
3.自己身體力行,從事有益於國計民生的活動,如建橋修路、開設醫院等。阿育王不同於歷代帝王遊山玩水,而是巡訪各地,藉此廣泛接觸僧侶與百姓,宣傳正法。
正法政策為這個國家帶來了整整三十年的和平,大規模的水利工程、手工業、農業、商業、藝術文學都獲得迅速的發展,百姓的生活也在穩定中有所提高。
阿育王石柱
公元前259年,阿育王開始接觸佛教,並以佛教的理念管理這個疆域遼闊、種族和宗教眾多,文化類型歧異很深的國家。阿育王弘揚佛教不遺餘力,不僅廣建寺塔扶植佛教,並直接參與僧團的活動。他派自己出家的兒子摩哂陀和公主僧伽密多先後前往僧伽羅國(今斯里蘭卡),這對促使該地之後以佛教為國教起了很大的作用。阿育王是佛教第三次結集的贊助者,也曾派出九個由著名長老率領的大使團,到邊地或鄰國傳教。正是由於阿育王的推廣,佛教從一個印度的地方教派,迅速發展成為遍布各地、影響印度境外的宗教,為日後成為世界宗教奠定基礎。
阿育王親身巡禮佛教聖地,在每個聖地豎立圓形紀念柱,也就是所謂的「阿育王石柱」。上刻有阿育王「法敕」,共通內容有尊重佛法、勸善斷惡、禁止殺生、仁慈平等及有關人類福祉和阿育王事蹟等等。較特別的有禁止破和合僧、阿育王朝禮佛跡的記載。
「阿育王石柱」是由一塊石頭作成柱身,支撐著另一塊石頭製成的柱頂。柱身由下而上逐漸變細,精工磨光,大小均勻,高度六到十公尺左右。石柱上端雕有各種獸類,例如獅子、馬、象、公牛等。在石柱的欄楯四周飾以花草圖案,蘊含佛教故事,如以白象喻佛陀誕生、金剛座表降魔、菩提樹表證悟、法輪表說法等。
我們在鹿野苑博物館所參觀的,是最代表性的薩拉奈特石柱的雄獅柱頂:四隻背對背蹲踞的雄獅,威武雄渾有力。中層飾帶,刻有大象、奔馬、公牛和老虎,以象徵佛法的法輪隔開;基座則是倒覆蓮花雕刻,高約2.03公尺,柱頭完整而華麗,可說是古印度雕刻藝術的極品。
此柱頭被作為象徵印度的國徽。圓形基座上四隻金色的獅子,象徵信心、勇氣和力量;基座四周有守衛四方的守獸:東方是象、南方是馬、西方是牛、北方是獅。圖案下方,以梵文刻寫著:「唯有真理得勝」。
僧團建立從鹿野苑開始,佛法於焉流傳。而時間推移,人事更迭,阿育王在各地所建造的佛塔、石柱,縱使只剩廢墟殘址,佛教在歷史上還是留下了紀錄,便於人們尋訪和辨認,追思感念佛陀以及發生在佛陀周遭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