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舍離 / 第 97 期 98 年 3 月 20 日出刊
微光中回首
對於你,沒有希望,沒有恐懼。沒有言辭,沒有低訴,沒有呼喚,沒有家,沒有歇息的床鋪。只有你自己的雙翼和無路的空隙。鳥兒,啊,我的鳥兒啊,聽我說,請不要收斂起你的雙翼。 泰戈爾
諸栗呫婆子聞佛將入寂滅,相從號送。世尊既見哀慕,非言可諭,即以神力化作大河,崖岸深絕,波流迅急。諸栗呫婆子悲痛以止。
《大唐西域記.吠舍釐國》
佛陀顯了神通,攔阻不捨;回首凝視,毗舍離,在河的另一岸。
毗舍離
從拘尸那羅前往毗舍離,可是從印度北方邦跨過邦界來到比哈爾省,近六小時的車程。六小時,有車子坐,不敢喊辛苦—佛陀在毗舍離宣布即將涅槃的訊息後,徒步走至拘尸那羅涅槃。這趟路,走了三個月。
沿途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田地,不見種植的穀物,大概正休耕吧!不過,卻可以明瞭這塊平原的富饒。西元前六世紀,毗舍離(Vishala,廣大)可是北印的一大強國,為離車族(Licchavi)所建。毗舍離氣候和暢,土地肥沃,百姓風俗質樸,好修福德,是當時並立的十六列國之一。
很多佛教事件發生的地點,就在毗舍離;很多部佛教經典講說地點,就在毗舍離;很多佛教經典裡的名人,是毗舍離人;佛教好些與女性有關的事件,也發生在毗舍離。當年,佛陀的姨母大愛道想出家修行,佛陀屢次拒絕。大愛道和五百女子只好先行剃髮,穿上佛制的袈裟,來到毗舍離這裡請求佛陀答應。經阿難的懇說,百般考量後,佛陀終於同意。於是,佛教比丘尼僧團,就在毗舍離誕生。還有,《楞嚴經》中美麗的摩伽登女與阿難,淫女菴摩羅女供養佛陀等事件,都是發生在此地。
與毗舍離有關的事蹟還很多。但我要在此打住,更想先去思索女子在印度的境況。
難以負擔的嫁妝
印度男女之間的婚姻,多是父母之命,而決定常在一次相親。在相親的場合,女方和她的家人,是有所求的一方,必須卑躬屈膝或曲意討好,甚至借家具來充場面,而女子像是待價而沽的物品般展示自己,在現場根本沒有置喙的餘地。也必須忍受男方家人裝腔作勢、舉止高傲,有些家庭甚至堅持女孩跪地碰觸來看她的每一個男孩及其父母的腳。
印度姑娘出嫁時,必須陪送豐厚的嫁妝。在現代,一個新娘的嫁妝至少要15萬盧比,是一個普通家庭年收入的4倍。如果有好幾個女兒,真會弄得傾家蕩產。
嫁妝的豐厚與否,決定了新娘往後在夫家的命運。1980年代,印度發生了一連串新婚婦女,神秘地在廚房爆炸中喪生的事件,多數是由於夫家不滿意新婦帶來的嫁妝而蓄意謀殺。焚燒事件中,也有部分是家庭窮困的女性,因為嫁妝太少,不堪夫家的凌辱而引火自焚。
嫁妝糾紛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印度政府在1961年制定了《反嫁妝法》。根據《反嫁妝法》,給予和收受嫁妝均是違法行為。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準的提高,印度的嫁妝制度不但沒有廢除,反而要價愈來愈高。有些中上階層家庭的嫁妝還包括3C家電用品、旅遊支出等。根據印度官方公布的統計數字,近十年來因嫁妝問題遭致虐待致死的婦女,由每年2000人上升到7000人,其中包括受過高等教育的婦女。
殉葬
殉葬(Sati)是印度的傳統風俗:婦女在丈夫火葬時,坐在火葬堆裡一起焚燒至死。這是出自吠陀時期印度教的經典和神話,之後逐漸在民間流行。印度人相信殉葬的婦女可以升天,並為地獄中的祖先們贖罪,因此,殉葬被看作是婦德中極高尚的行為,人們會建寺廟,奉殉葬的婦女為女神。1829年,英殖民政府開始禁止殉葬的習俗,但在偏遠的鄉村偶爾還會出現一、兩例。儘管殉葬已經被現今的法律明文禁止,在偏僻的鄉村還存在著古老的迷信。
現代的殉葬,還有其他的原因。印度寡婦被認為是不吉祥的人,失去丈夫是一種羞辱,她們的地位非常低下。有些地方會叫寡婦剃髮、只穿素色衣服,禁止配戴首飾和頭花。諸多限制使得她們極少再婚,也正因為丈夫死後,必須面對社會異樣眼光。因此,寧可選擇死亡也不願意活下來,在這種情況下的殉葬是自願的。
印度某些地區的女性可以與夫家的男性親屬共同繼承丈夫的財產,但這看似對女性有利的習俗,反將女性逼上絕路。常常是利慾薰心的人以傳統美德的名義逼著寡婦殉葬,以便能佔有更多的財產。
童婚
印度教經典主張女孩在八到十二歲之間結婚。因此,印度女孩一般都很早結婚,父母也願意盡早讓女兒嫁出去,因為年齡愈大,嫁妝愈多。甘地在印度各邦考察時,發現13歲以上的女孩都是已婚,童婚的情況,讓他震驚不已。童婚制度也連帶造成許多年輕的寡婦,她們被輕視、孤立,從此沒有再婚。
因此,印度許多家庭,生了女孩就愁眉苦臉,生了男孩則歡喜雀躍。家裡有好吃的,先讓男孩吃個夠,女孩只能是剩多少吃多少。在旁遮普省,窮人家男孩的營養狀況還比富人家的女孩好。一位加爾各答的商人曾因為妻子一連生了五個女孩,一氣之下,將妻子和五個女兒全部勒死。原因就在:將來難以負擔的嫁妝。印度人工流產、殺死女嬰比比皆是,造成現在男女人數比例懸殊,甚至整個村莊200個年輕男孩娶不到一個太太。為此,拐騙、綁架女性的犯罪情況也升高,又形成印度社會的治安問題。
雖然現代印度女性是比較幸運的,在全球化的經濟浪潮中,印度逐漸打破了對女性的各種枷鎖。她們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更多的工作和更大的晉升機會。在農村,男女受教育人數的差距也逐漸縮小,很多女孩已經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1993年,印度頒布法律,為女性候選人在地區國民議會中保留了三分之一的席位。政治地位肯定「男女平等」,可說是印度政府在「女性平等問題」上的一次明確表態。但性別歧視問題依然根深柢固,並非短期之內能全面改變。
對照印度女性的現況,我們可以想見,當年大愛道與五百比丘尼,得爭破多少藩籬,尋求女性出家的機會;而佛陀的同意,又是承擔起多大的社會眼光與壓力。菴摩羅女無畏地拒絕離車貴族的要求,在賤民→貴族、女子→男子、單→眾的強烈張力下,一位弱女子的卓然挺拔,叫人不禁要為她喝采;而佛陀接受菴摩羅女的供養,是表達了自己,表達了佛教的立場—全然超越世間設定,直達個人內在無上的價值。
立在毗舍離,廣大的平原,順著昂然雲天的阿育王石柱,我們也見到了:無須攀比他人的自重與自由,永遠是人們注目嚮往的生命風姿。
阿難舍利塔
阿難在佛陀涅槃後,與大迦葉合作結集經典;並在大迦葉涅槃後持續弘法,導誘後學。晚年在摩揭陀國遇見一位沙彌,沙彌所念誦的章句皆已錯謬,阿難好意指導,卻遭到沙彌輕視:「老和尚你說錯了,我的老師學問又好又年輕,我跟著他學,哪裡會錯!」這事件給阿難的打擊可能不小,好個性的阿難決定涅槃。
此時,摩揭陀國與毗舍離兩國情勢緊張,大軍在恆河兩岸對峙,戰事一觸即發。阿難便行船至河中央,在兩軍及國王面前,舉身升空,自燃火化入滅。眾人也許屏息,也許輕發一聲「啊!」一位佛教大德,生死如此自在,勸諭如此寬厚。當耀眼火光照亮恆河,轉眼間只有舍利如淡淡的幾個亮點,冉冉落在兩岸,此刻,連恆河的水流都安靜下來,哪裡還輪得到猙獰的兵刃囂鬧?
我們在阿難舍利塔前誦經,並繞塔三匝。紅磚砌成的阿難舍利塔,已被漫天夕陽溶化。從一片寧謐的金黃中影影綽綽走出來的,是我們回首仰望前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