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 Glorious Buddhism Magazine

菩提心要 / 第 95 期 97 年 9 月 20 日出刊

七佛通偈的修鍊

戴寧•卡塔基理 著 王怡婷譯

七佛通偈─捨斷一切惡、修習一切善、自淨其意,是諸佛共通的教誡。前二項:捨斷一切惡與修習一切善,是戒律。第三項,自淨其意,則是對三寶有完全的信仰。皈依佛法僧三寶,就是自淨其意。

持戒的真義

佛教的戒律,並不是道德或倫理的約束或規則,也不是某人給予人們一定要遵守的命令。戒律,是佛陀世界的基礎;經由持戒,能讓我們證悟佛道。戒律,是證悟者的話語,每一句話都是佛陀的心念,完全超乎我等的想像。如果將戒律當成佛陀的心靈和佛陀的開示,我們每個人就能表現得如同一尊佛。但是,如果以道德角度來看待戒律,我們就會成為講求道德的人。平凡的心思很難去理解這個道理,所以,很自然地,我們會以道德的觀點來遵守佛陀的教義。並不是不可以這樣,只是還要更進一步,接受戒律是佛陀的教法。

剛開始,即使你認為戒律是一種道德,你必須要做的是—恆持戒律,並在日常生活中持戒。如此修習每件事,直到你意識到之前,法已穿透你的生活。

例如,我們想要練習書法,就應選擇一位書法大師的字帖來臨,而非一般人的字帖。不幸的是,當我們寫的字不像大師的字時,我們就會沮喪,並決定自己不喜歡這本字帖;我們會轉而選擇和自己所寫的字相差無幾的字帖。但若使用這樣的範本,我們將不會進步。即使不知道精通書法要花多久時間,我們也應該選擇大師的字帖來學習。經由不斷練習,我們將體會到:當不善之處不再產生時,修行的真正力量就會出現。非常自然地,在我們意識到之前,我們已經精通書法。屆時不需要特別花力氣,毛筆就會自然移動,所寫出來的字就會完全符合大師的筆畫。

切斷三個束縛

因此,為了達到信仰和持戒的完善,我們必須切斷三個束縛:第一、自私。第二、懷疑或錯誤的觀點。第三、錯誤的宗教信仰,也就是迷信或教條主義。

以無常和緣起來觀察

為了切斷懷疑或錯誤觀點的束縛,我們不能執著於極端或片面的理念。我們必須以「無常」與「緣起」,來觀察人類的世界與生活。這二者似乎是矛盾的,因為,如果每件事物都是無常的,就沒有東西可以執著;但另一方面,又有緣起的因果關係,如果你做了某件事,自然就會有結果。「無常」是詮釋生命最基本的教義。「無常」是變化,它沒有任何形狀、顏色或味道,它本身是一種能量、移動、作用、充滿活力地工作、出現、消失,總是支撐著我們的生命。唯有透過變化,我們才能看見並瞭解它。經由改變,我們可以看見基於無常的人類生活的深奧。

無我的修行

接著,我們必須捨斷自私。自私,是對任何事物總是先執著自我。沒有私心是很困難的,你知道龜兔賽跑的兒童故事嗎?烏龜是世界上動作最慢的動物,常識告訴我們:它絕不可能在賽跑中贏過兔子。但事實上,它做到了。為了贏得賽跑,你能想像烏龜做了多少努力嗎?它做了極大的努力;為了盡全力,它必須完全捨斷世界上最慢或最快的標籤的干擾。在比賽中,它只是盡一切可能的努力,持續前進。不去期待努力的結果,最重要的,是不計成敗,全力以赴的特質。你所要做的,只是盡你的全力;排除你「能不能」或「好不好」的標籤或評斷。忘了這些,只要投入全力。

若在努力精進的當下,你與別人競爭對抗,或執著一個「我要如何成佛」的念頭,這就很難使你的努力精進,提昇水準。或認為「我們是受迷惑的平凡人,絕不會成佛。」這樣的想法,也是一種競爭與對抗,這樣的修行就很難有所進步了。如果其他人得到開悟,那是他們的事情,不是你的。如果某些人被絆倒,要幫助他們,不要想爭第一。不要競爭和期待結果,這是斷除自私最好的方法。這稱為「無我的修行」,這就是我們的實踐。

歸依三寶

必須斷除的第三個束縛,是錯誤的宗教信仰。在佛教中,我們歸依在三寶下。佛教的歸依,並不是為了要逃離人世間而去的某處。歸依是每個人都必須去的地方,像是終點站。如果你搭乘人類生命的列車,你必須到終點站;接著從終點站,你可以到其他地方。所以,它是結束,也是開始。在佛教中,終點站,指的是三寶:佛、法、僧。

佛陀的生命,是看透無常與緣起的人生。假若我們參與佛陀的志業,我們便可稱為「佛」。這是很難做到的,因為我們已有自己的習慣和遺傳的性格,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必須經常回歸佛道,和佛陀做一樣的事。我們必須每天百次、千次、百萬次地回歸佛陀的法。我們必須在沒有競爭感或期待感之下,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佛陀的法。我們必須跟隨此人所帶給我們的法(法);此人(佛)透徹人世,瞭解無常的基礎和因果的法則;我們必須自我成長,但是我們需要幫助(僧)。因此,要歸依在佛、法、僧之下。

即便有了佛和法;我們仍需要可以一起修行的人,就是僧團。人們組織起來修習佛法,在修道路上一同成長、一同成佛,就如釋迦牟尼佛一樣。然後,我們將法傳給下一代,我們可以開創人類歷史,建立人類文化。沒有僧,便不能傳法給下一代。我們需要所有的人,也需要可以一起修行佛法的道場。佛、法、僧,是我們必須抵達的終點站;爾後,我們就會看見:生命得以延伸至各處。

戒律是養成修行的習慣

戒律在梵文是「sila」,意思是養成一個習慣。習慣,以一般常識而言,是維持一輩子的慣,執著於自我、或某個物品,或個人欲望的。由佛法所養成的生活習慣,是心靈生活的修行,可稱為發願。發願,是在永恆的領域裡持續進行,它超越時間、空間和生死輪迴,沒有我執,沒有欲望,沒有個人喜好。我們必須將所發的願,放入生活中,天天持恆地,以佛法來養成生活習慣。

戒律的內在涵義是佛性或真理,接受戒律就是喚醒本具之佛性。即使我們不瞭解佛性或真理,接受戒律就是覺醒。譬如,假設我們不瞭解鑽石的價值,但有人給我們一顆,我們接受了,握在手中,就已覺知它的價值。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戒律的存在,但在許多層面,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為什麼受戒如此重要!我們總是依照個人的聰明、個人的知識和個人的教育,來瞭解事物,來決定要或不要。但是,在心靈生活中,無論我們瞭不瞭解,受戒就是接受佛性與真理。

即便不清楚別人給了我們什麼,為了讓自然、真實本性,在心中滋長,我們就必須一再地接受鑽石。這種修行,有助於讓真實本性的種子,在心中茁壯。這是一種簡單的修行。我們的認知,總是在發牢騷和抱怨,生活就變得非常複雜。事實上,精神生活是非常簡單的生活。不論我們了解與否,接受鑽石的目的,就是要幫助佛性的種子茁壯。

佛教戒律,或許很難瞭解,就先接受;並從發願中,形成一種生活習慣。受到佛陀的教義(法),祖師大德及當代師長的引導(僧),是很重要的,此二者與我們攜手同心向前行。因為,離開法與僧,我們不知如何修行,如何依照佛道維持生活的習慣。

佛教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養成修行的習慣,永遠把它當成一個誓願。就像在宇宙間旅行,一步一步,一日復一日。又像在迷霧中行走,我們不知道迷霧是什麼,不知道我們要走到那裡,或為什麼走著,我們所必須做的就是行走。這就是佛的修行。

【編者按】本文摘譯自簡.史密斯(Jean Smith)編輯的《心輪》(Radiant  Mind ──Essential Buddhist Teachings and Texts)。本書由Riverhead Books出版社出版。文中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