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天釋道安︰高山仰止(七) / 第 95 期 97 年 9 月 20 日出刊
游刃妙義
挑戰與回應
道安法師是引領佛教—這個當時來自異域的宗教—與中國文化擦撞、提出解釋、弘傳的重要人物。閱讀完本次的專輯,相信您能對佛教初傳中國時的背景及人文環境,有著更深一層的了解。因此,對道安法師在思索二種文化間的異同、比對、交融間曾有的掙扎與付出有著更多的景仰。
以下提出若干問題提供讀者共同思考,或您有其他發現,期望您有所迴響,與眾人分享您的經驗與看法。(請 email:magazine@gaya.org.tw或來稿。)
【問題】
(一)道安法師避難飛龍山時,與舊友僧光共同研究佛教義理,兩人的看法出現分歧,尤其是對用什麼方法去理解印度佛經的問題,彼此各執己見。
為何兩人不各退一步,擷取彼此的優點,使佛教教義更容易被理解?
(二)道安法師在參與譯經的過程中,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的說法。其中的「五失本」提到將帶有總結性的頌文刪略、修飾質樸的原文等。經過一番刪繁就簡的轉換,經文多少會喪失原文風格。為力求簡單,使後人易於了解,這樣的作為,是否會影響經文要義?
(三)道安法師及其師佛圖澄皆為辯才無礙的高僧,且具有神通。為什麼無法度化他們身旁的暴君,使其能有正念、正思惟,並以慈悲心來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