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 Glorious Buddhism Magazine

森林法音  / 第 93 期 97 年 3 月 20 日出刊

佛陀與佛法

達賴喇嘛等 著 陳布燦 譯

兩千五百年前誕生的太子悉達多,後來成為歷史上的佛陀,是世界幾大宗教創建者中,唯一宣稱自己既非上帝,也非上帝派來的使者的教主。當被問及他到底是誰,他回答:「我只是一個覺者。」儘管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我們確切知道他活著的年代(西元前563-483),和他的核心教示。無論在過去或現在,佛陀的生平事蹟,一直是我們踐行的典範和鼓舞的來源。沒有比某位當代導師描述得更簡潔有力:「佛陀為我們示現:什麼是可能的。」

佛陀的一生

達賴喇嘛(The Dalai Lama

在過去,一些博學的佛教徒嘗試透過邏輯與辯證,來證明他們自己對佛陀生命歷史事蹟的解讀與說法。然而,從問題的本質來看,這種形式的辯證,我想永遠都不會有結論。

關於佛陀的歷史,儘管有些互相衝突矛盾的說法,但從文獻典籍當中,對佛陀一生的關鍵事蹟,仍是可以產生一個普遍的共識。我們都知道:佛陀原本是個跟我們一樣的普通人,帶著所有人類的基本缺陷與弱點。他生於王室,已婚,育有一子。不過,後來他無意中遇到被疾病、衰老和死亡折磨受苦的人們,因而接觸到生命無法滿足的痛苦本質。

目擊這些現象,讓他深受困擾。這位王子終於離開王宮,拋棄了受到庇蔭而舒適的王子生活。一開始,他採行隱士的苦修生活,致力於透過肉體上極度的苦行,來做為精神上的修行。隨後,他發現脫離痛苦的真正道路,是在介於嚴厲苦行與自我放縱、豪奢享受之間的中道。他專心一意的精神追求,終於達成完全開悟,也就是成佛。

我覺得佛陀一生的故事,對我們有很大的意義。它顯示人類生命所原本具有的巨大潛力和能量。對我而言,導引他走向開悟的這些事蹟,為他的信徒建立了正確而激勵人心的典範。簡言之,他的一生其實就是在陳述下面這一段話:「這就是你們追求心靈所要走的道路。你們必須銘記在心:獲得開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時間、意志和毅力。」

因此,極為重要的,從一開始,就不能心懷幻想—有一條快速易達的道路。做為一個精神訓練者,你們必須準備承受真正心靈追求所涉及的艱辛,必須決心堅持你們的努力與意志。你們必須預期沿途必將遭遇多重障礙,並明白修行成功的關鍵在於永不失去決心。這樣一個斷然堅決的步驟是非常重要的。就我們所看到的,佛陀個人一生的故事,是一個人經由艱苦工作和絕不動搖的奉獻而達成開悟的故事。諷刺的是,有時我們似乎相信:作為跟隨佛陀腳步的我們,能夠以某種方法,大為輕鬆不費力氣,就能獲致開悟。

佛陀的典範

喬瑟夫•葛斯坦(Joseph Goldstein

有個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是否能夠在嚴肅修行及日常生活兩者之間,以一種對自身有意義的方式,讓我們與佛陀的生命聯結起來,賦予自己的生命更寬的眼界、更深的內涵?

與佛陀生命聯結的兩個方式

其中有一種可能性:將佛陀視為一個特定的歷史人物,一個活在西元前五、六世紀的北印度人,他在三十五歲那年經歷了一場強烈覺醒的轉變過程。我們可以以非常符合人性和歷史的方式,了解他的掙扎、他的追求以及他的開悟,從一個人與人相互對待的觀點,來和佛陀聯結。

另一種聯結佛陀生命的層面是:視佛陀為一種人性的基本典型,即佛性的完全展現,完全沒有任何污染與扭曲的心靈,體解到佛陀的生命故事宛若一趟偉大的旅程,是代表著人類生存的某種基本典型。

藉由這兩種看待佛陀生命的方式—歷史人物或基本典型,就能從佛陀特殊的生活經驗中,看到所展示出來的宇宙法則。如此觀察佛陀的生命,並非當作是兩千五百年前某人的抽象而遙遠的故事,而是一個揭示了所有人皆具有的宇宙本性的生活歷程。而這也是個以較廣大、深邃的內涵來瞭解自身生命經驗的方式,一個連接佛陀與我們生命旅程的方式。當我們誓願遵循佛陀的道路時,也當與佛陀受到相同疑問的激勵:「生命的真正本質是什麼?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佛陀偉大旅程的四個階段

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這位人類學神話與典型研究的偉大學者,在他的著作《千面英雄》中,探討英雄神話的本質。他提及典型英雄或英雄偉大旅程有四個階段,並以這四個階段來探析佛陀的人生。他認為佛陀的生命歷程,是個人元素與這些元素所具象化的宇宙法則交織的奇妙組合。瞭解這些生活情境,並和自身體驗直接聯結,能帶給各自生命旅程巨大無比的能量與鼓舞。回想佛陀的生命賦予我們心靈歡樂的感覺,並在認識到佛陀精神探求的力量與宏大的同時,我們得以重新連接內心深處對修學佛法的衝勁與動力。

坎伯將英雄生命歷程的第一個階段稱為「命運的召喚」。根據傳統的記述,在生為悉達多•喬答摩之前的好幾世,佛陀首度聽聞到這個召喚。當時他是位森林隱士,名為須彌陀;時世有佛,號為燃燈佛。一日,須彌陀聽說燃燈佛將路過住的地方,便和許多民眾去禮敬。眾人為燃燈佛及僧眾修整所經的道路,須彌陀也分配到一小段路。當燃燈佛等一群人抵達時,須彌陀尚未全部完成工作,路上還有泥濘,須彌陀便身臥該處,讓燃燈佛踏身而過。

據說須彌陀看到燃燈佛的當下,受到他高貴氣質與相貌所引發,決心有朝一日也要達到佛的完美心性。燃燈佛看出這位隱士心中立下的大願,便預言未來若干劫後,須彌陀將生為王子,名悉達多•喬答摩,當世修成佛果。從聽聞並回應命運的那一刻起,須彌陀就是一位菩薩,決意要得到佛的覺醒與完美。

典型生命歷程的第一個階段是「命運的召喚」;第二階段是「大棄絕」,拋棄老舊的模式和習性,開始用新方法看待自己的生命;第三個階段是對妄想執著的「大掙扎」;而第四個階段是對這宇宙旅程的「大覺醒」。在魔王大軍消逝之後,當夜這位菩薩在禪定狀態中,三次思索佛法的各種面向。第一次,他以全然專注的力量觀察無數輪迴中的生與死。透過這個可以追溯無始劫來的過程─出生到某一種環境,經歷生命的悲歡離合、死亡,然後再輪迴─產生對生命存在的無常與空虛的深刻瞭解。生與死如同水流表面的泡沫,生起又消失。當我們認同特定情境或經驗時,總是假設我們的執著與偏好似乎堅實而重要,生命輪迴的長程視野刳空了這種認知的基礎。

當夜的第二次,他思考業力法則。他觀察到:過去行為的業力,透過不斷的生死輪迴,驅動也限制了人們。眾生因「無明」而陷於各個不同命運的旋風裡,喚起了菩薩內在深刻慈悲的能量。第三次,他沉思四聖諦及因緣法。他觀察人心如何變得執著,如何由於執著而有痛苦。他瞭解擺脫執著,達到自在解脫的可能性。

就在破曉的那一剎那,晨星乍現,他的心靈實現了最深、最完全的開悟。在大徹大悟之後,佛陀誦唸了這首詩偈:

我遊走過無數次的生命輪迴,追尋但無法找出這棟房屋的建築者。

真是悲哀呀!一再的生死!

啊!房屋建築者,你已被看到了。你不該再建築房屋了!

所有的木椽都已破裂,所有的棟樑都已粉碎,

我的心已獲得無限的自由,得到的是欲望的止息。

佛陀觀察到:在這輪迴中,不停地出現、消失,出生、死亡,存在著很大的痛苦。欲望,痛苦之屋(身與心)的建築者,被佛陀發現了;染污的心靈,有如破裂的木椽,不再存在;無明的力量,就像粉粹了的棟樑,不再有力。佛陀就這樣證得涅槃,無限的自由。

有人說:證得涅槃的道路─八正道,是一部安靜的車乘,像行駛順暢而高貴的馬車,不會發出嘎嘎的聲響。搭乘這部馬車的人們,這已經體證真理的人們,可能就相當吵鬧了。他們喧鬧地唱誦讚美這部馬車與旅途的完成。

在《長老偈》和《長老尼偈》—記載早期比丘與比丘尼證道的詩集—中,我們常看到「所作已辦」的複疊句。大開悟時,菩薩體驗到他長久旅途的完成與圓滿,所有人類均有的潛能的實現。他已成為佛─覺醒者。之後的七週時間,他都在菩提樹林裡思考著真理的不同面向。他完成自己解脫的旅程,現在他想知道是否可能將他所體證的深奧佛法和其他人們分享,而這些人因他們的執著有如盲人一般。

佛陀不斷至各地傳授佛法。當他的六十個弟子也開悟了,他就分派他們出去傳播佛法。佛陀鼓舞激勵他們:「啊!比丘們,向前行,為了眾生的好處,為了眾人的幸福,出於對世間的慈悲,為了人與天神的好處、利益和快樂。不要兩人走同一條路。講授佛法,前段要非常好,中段要非常好,後段也要非常好。宣導高尚的生活,全然完美而純淨;為他人利益而努力工作,你們就可說是已經善盡了責任。」

從佛陀這一段話可以看出:修行和了悟的全部推動力,在於從自己內在得到自由解脫;並對世界的苦惱發出慈悲,為別人的利益產生主動服務的意識。「利益眾生」對心靈純化的作用是:可以激發我們,也帶給我們修行所需的能量。修行從來就不只是為了自己而已,真理的彰顯,永遠都是廣大的慈悲與心靈相互連結。

佛陀有三大成就。第一個成就為「因成就」,也就是他圓滿成佛之因,意指這位菩薩經過無數世修行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第二個成就為「果成就」,意指他開悟而得無上智。第三個成就「功德成就」,即注意眾生的福利。佛陀並不滿足於自身的覺醒,而是出於對所有生命的慈愛,而開始宣講佛法,直到入涅槃之前,他與所有準備好要聆聽的人們分享佛法。

慈悲與智慧兩大翅膀

這位菩薩為了修行六波羅蜜所做的英雄式努力,除了來自超凡的慈悲之外,沒有其他可能。然而,僅有慈悲是不夠的。慈悲要能帶來有效的成果,就必須化成具體的行動,而這就需要能分別何者有益、何者有害,並知道哪一條道路可得幸福,哪條路不行的智慧。大慈悲需要大智慧來產生果實;大智慧需要深度慈悲作為動力,來為他人的利益採取行動。佛法這兩大翅膀完美地在佛陀身上展開。

有人說:即使將地球上所有父母對子女的愛與慈悲加總起來,也比不上佛陀的大慈悲。父母可能有很大的心胸來疼愛與包容自己的子女,但在佛陀身上,慈愛是沒有疆界的。因為他的務實慈悲,他不間斷地勸人行走於可以獲致幸福、美滿與解脫的道路。

有不計其數的故事記述:來自各種不同身分或職業的人們─乞丐、商人、藝術家、娼妓、鄉下人、貴族、國王與王后─每個人都帶著不同程度的信仰與瞭解,來向佛陀求助;而佛陀也透過他的慈愛、智慧與善巧方便的力量,幫助他們得到自由與平靜。

佛陀所講授的佛法之一,是眾人熟悉的《伽藍村經》(Kalama Sutta),對瞭解佛法中觀察與醒覺的精神,特別有助益。伽藍村民請問佛陀:在許多不同的宗教教義與宗教師之間,如何分辨選擇?佛陀說:他們不該盲目信仰任何一者—不論對方是他們的父母、師長,是經典書籍,甚或是佛陀—應該仔細觀察自己的體驗:何者會導至較多的貪婪、憎恨和癡迷,那就要捨棄。何者會導至較多的慈愛、慷慨、智慧、開放及平靜,那就要去培養修學。佛陀的教誨,總是鼓勵我們為自己的成長負責,並直接觀察自身經驗的本質。佛陀沒有希求名位、虛榮、或眾多的徒弟,他是被慈悲的本性所推動。

當修行漸深,我們對自己真正的本性,會達到較完滿的體證與瞭解,此時將對佛陀生起美妙的愛與尊敬。—既是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也是作為我們每個人內在潛存佛性的基本典範。回想佛陀生命中的三大成就,對於自己有機會走上這樣一位典範所發現的道路—這條具有最大榮耀、最真實高貴的道路—將充滿深深的感激。透過念與內觀,我們可以將佛陀的歷程典範,反照在自己的生命旅途上。

四聖諦

達賴喇嘛(The Dalai Lama

根據大家所熟知的故事,佛陀開悟之後,有四十九天保持沉默不語,沒有做任何開示。他首次公開講道是對五比丘說法,五比丘是佛陀修苦行時的同伴。在發覺苦行不能帶來痛苦的解脫後,佛陀—當時名叫「悉達多•喬答摩」—放棄苦行,離開他的同伴。這五位同伴視他為背叛,憤恨他的作為,並發誓永不與他交往。對他們而言,悉達多的轉變表示無法信守隱士生活的承諾。然而,當他們在佛陀開悟之後遇上他,不自禁地被吸引到佛陀身邊。佛陀就是對這五位以前的同伴,在鹿野苑(Sarnath)第一次說法開示。

這次說法成為後來眾所周知的「初轉法輪」。佛陀教示「四聖諦」—苦諦,痛苦的真理;集諦,痛苦根源的真理;滅諦,痛苦止息的真理;道諦,引至痛苦止息之道的真理。

解釋四聖諦的三個因素

記載有關初轉法輪的經典中,佛陀開示四聖諦是以三個因素的組合來講授的:聖諦自身的本質;它們的特定功能;以及它們的效果,也就是完全證得。第一個因素,說明各別聖諦的本質。第二個因素,解釋了修行者理解各聖諦特定意義的重要性,也就是痛苦必須被分辨認知。第三個因素,當痛苦的根源消除,便實現了痛苦的止息,也就是證得了通往痛苦止息的道路。在第三個因素的內涵中,佛陀解釋了最終結果,完全證得四聖諦—痛苦的完全認知,痛苦根源的完全消除,痛苦止息的完全實現,止息道路的完全證得。這個教義舖設出佛教徒思想與修行的整體藍圖,建立個人通往開悟之道的基本架構。

我們所期盼與追求的是:獲得幸福與遠離痛苦。這種期望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天性,不須證明其正當性或妥適性。然而,幸福與痛苦並非莫名其妙蹦出來的,它們的生起是因緣果報的結果。簡言之,四聖諦說的就是因果法則。記住這個關鍵點,我有時候這樣解說:所有佛教的思想與修行,都可濃縮為下面兩個法則:一、採取一種世界觀,了知各種現象互相依存的本質。也就是所有的事與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有。二、基於此,選擇一條「非暴力」與「無傷害」的生活方式。

佛教提倡非暴力的行為,是基於兩個簡易又明顯的前提:(1)作為有覺知、有情的生命,沒有哪個人想要痛苦。(2)痛苦源自它的因和緣。佛法進一步主張:痛苦與煎熬的根源來自愚昧無知又不馴服的心靈。因此,如果我們不要痛苦,按照邏輯,所要採取的步驟,當然是要禁止毀壞性的行為,因為這些行為將導致痛苦的結果。痛苦不會單獨存在,它們的出現來自因緣果報。瞭解痛苦的本質與因緣的關係,才能明白因緣法則扮演的關鍵角色。總而言之,因緣法則說的是:原因決定結果。所以,如果你們不要那個果,你們就要努力去終止那個因。

在四聖諦裡,我們可以找到兩組因與緣在運作:痛苦是果,而痛苦之源是因;同樣的,痛苦的真正止息—寂滅平靜是果,而導致寂滅平靜的道路是因。

我們所追求的幸福,真實長久的平靜與幸福,唯有經過心靈的淨化才能獲得。這將是可能的,若砍除了所有痛苦與煩惱的根本原因—無明愚癡。只有當成功地看穿,經由習慣執著於事物存在所造成的假象,從中獲得觀察力,穿透至真實最終的本質—痛苦的解脫—真正的止息將會到來。然而,要得到這樣的能力,必須接受三種高階訓練—德行、專注與智慧。內觀,智慧的訓練,對愚癡和它衍生的幻象,具有解毒劑的作用。但是,只有當「內觀」的高階訓練結合了心念高度發展的「專注」機能時,一個人的所有的能量與心念,才可以聚焦在禪修選擇的目標上,不受外物干擾。所以,在透過內觀獲得智慧的進一階應用上,深層的專注訓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為了使專注與內觀的高階訓練能夠成功,修行者必須先採行「德行」健全的生活方式,來建立道德的穩固基礎。

艾雅•凱瑪(Ayya Khema

佛陀開悟之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有苦諦。」這常被誤解為佛陀的教義是悲觀的,或佛教只強調人生的悲傷、痛苦和不幸。但事實恰好相反。佛陀的教義告訴我們:真正令人悲痛不滿足的原因,也教導克服的方法。

人們也常認為佛陀的教義是:「如果一個人坐禪坐得夠久,或用不同觀點看待事物,痛苦就會消失。」完全不是如此。痛苦是不會消逝的,而是痛苦的那個人會消逝。這就是超脫因緣起滅的方法。

佛陀說:「有作為,但無作者;有苦,但無受苦者;有道,但無入道者;有涅槃,但無得涅槃者。」如果「我」要得涅槃,那涅槃就遙不可及。這種說法聽起來似乎是頗富禪意的矛盾論述,但當我們逐步探討,一切將變得非常清楚。

我們全都經歷過現實中的不如意事,因為我們很少完全滿意自己的生活。過去一定有很多際遇情境,我們寧可從沒發生過;也有一些是我們曾經期盼,但總是沒有到來的。看待「苦」最好的方式是:感恩心。它的出現是為了帶給我們一些非常重要的教訓。要「苦」消逝,是沒有用的;它是無常的,終究會消失。但是,若我們沒有學到它的教訓,那「苦」就會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再回來;如果我們學會某種特定形式的教訓,那「苦」又會以另一種形式回來;直到我們如實看待它的實相—「苦」就是世間的存在,別無他物。沒有任何人對「苦」有專利,沒有任何人被挑選出來承受特定的「苦」。它就是這樣。

接受「它就是這樣」,是走向悟道的第一步。「苦」就是這樣。有些人過著非常快樂的生活,仍然能夠悟道。也有一些人過著非常不快樂的生活,一點也不能領悟佛道,只會怨天尤人。他們埋怨政府,有時埋怨原子彈,埋怨經濟……。人們對於埋怨的對象,總有千奇百怪的想法。事實上,他們應該可以在自己的生命當中,看出自己有學習與成長的需要。我們每天都有機會學習,因為沒有哪個人從來沒有一些日常的「苦」。

「苦」,不必然是肉體上的。雖然這種觀點,特別有助於看清第一聖諦與第二聖諦的關聯性。如此,人們可以在這些指導方針下,真正的修行。第一聖諦與第二聖諦的關聯性,就在欲求:或是想要擁有;或是想要去除。—在所有不快樂的經驗中,這是潛藏的肇因。一旦知道原因,便可去探索:強迫我們欲求這個或排斥那個的究竟因素。我們可以學著放下這些反應,這將能幫助我們生活過得較輕鬆,也會釋放大量潛能來修學佛法。當自己仍花心力去追求與排斥時,將無法自在運用自身的能量來堅定地修學佛法。

因緣論

喬瑟夫•葛斯坦(Joseph Goldstein

諸佛出現於世,就是因為生、老、死的神秘問題。在生命的範疇中,每個領域都存在這些現實問題。而佛陀開悟的唯一目的,就是要穿透它們的根本源由。在佛陀所講授的佛法中,最深奧的部分即是敘述生命如何輪轉,生與死如何持續輪迴不已的道理。而透視生命鎖鏈的所有連結處,在所謂的「因緣法」中有清楚的說明。

十二因緣

在「因緣法」中有十二個連結(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前面兩者與前世種下的「因」有關,形成這一世出生的果報條件。

無明緣行

這些連結當中的第一個就是「無明」。「無明」的意思是:不知真理,不懂佛法,不明四聖諦,即我們沒有清楚地認知事物,認知痛苦的真相、痛苦的原因以及脫離痛苦的途徑。

「無明」的力量決定了鎖鏈的下一個連結:由良善或不良善的心念所驅動的身、語、意行為。意志行為受制於「無明」─因為我們不瞭解真理,因此牽扯在各種不同的「行」當中。這些「行」的業力,決定了鎖鏈的第三個連結。

行緣識  識緣名色

第三個連結是輪迴下一世的「識」,也就是,今世生命第一剎那的「識」。因為「無明」決定了前一世業行的能量,「識」在受孕那一刻生起了。意志或意向就像種子,再世的「識」就像這些種子發出來的芽─一個因果緣起的關係。由於「無明」而有各種的「行」,而有各種業力的形成。由於業力的形成引起「識」的生起,而有今世生命的開端。

又由於今世「識」的第一剎那,就產生整體「名色」現象,也就是所有的物質元素,和所有的心靈因素。由於「名色」現象的生起,感覺根器就跟著發展出來了。這是在胚胎發展的時候,出生之前。

名色緣六入  六入緣觸 

「識」在受孕那一刻決定了「名色」現象的生起。因此而生起六個感根,五個肉體感根和心意,稱為「六入」。它們又依序決定了「觸」的生起,觸是介於根與它的相對目標之間:眼與色,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觸覺,心意與思想或意念。「觸」,牽涉到某一目標透過適當的感根窗口,以及看、聽、嗅、嘗、觸、或思想等的組合。受到六入的因緣條件,「觸」進入了生命體。

觸緣受

因為眼和色、耳和聲、以及其他感根與它們目標之間的「觸」,就生起了「受」。「受」意指在每一個接觸剎那,每個心念所牽涉的苦、樂、或不苦不樂的感受。不論透過肉體五根或心意的「觸」,感受總是會出現的,所以稱為共通的心靈因素。受到「觸」的因緣條件,就生起了「受」,也就是苦、樂、或中性的感受。

受緣愛  愛緣取

因於「受」就生起了「愛」。「愛」意指愛欲、渴求某些東西。我們愛欲的是什麼?我們追求好看的、好聽的、好香的、好味的,以及令人快樂的摸觸與思想;我們也期望去除那些令人不快的東西。欲望的生起,是來自人們的感受。我們開始追求或希望避免世界上這六種不同的感覺。—「受」緣「愛」,「愛」緣「取」。—由於我們對六種感覺的目標,包括心意,有所欲求,我們就會捕捉,我們就會執取,我們就會黏著。「取」被「愛」的因緣條件所決定。

取緣有 有緣生

由於執取,我們再次陷入業障的形成,重覆過去生的種種意識,產生今世輪迴的「識」。「受」緣「愛」,「愛」緣「取」,而「取」的因緣條件決定了「有」的連續行為,產生的能量就成為下一世輪迴意識的種子。由於從執取而來的這些業行,再次有「生」的出現。

生緣老病死

因為有出生,就有病苦,就有悲哀。有衰老,就有疼痛,就有傷心痛楚,就有死亡。生命的轉輪就這樣不停的迴轉,形成非人力所能左右的因果鎖鏈。

流轉的還滅

佛陀的問題,其實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問題,就是要去找出脫離這個因緣循環的道路。據說在佛陀開悟的那一夜,他循著因緣法則的連結追溯回去,想找出解脫之處。為什麼有老、病、死?因為有「生」。為什麼會有「生」?因為有「有」的種種行為,所有從貪、瞋、癡所引發的意志行動。為什麼我們會牽扯在這些行為當中?因為「執取」。為什麼會有這些執取?因為心中有欲求。為什麼有愛欲?因為有感受,因為有苦受或樂受的生起。為什麼會有「受」?因為有「觸」。為什麼會有「觸」?因為有「六入」以及整個身心「名色」現象。

在一個身心過程當中,我們什麼辦法都沒有,那是受過去「無明」所左右,而且已是與生俱來的。所以無法避免「觸」。而所有感官,即使不想要,也無法關閉它們。如果有「觸」,就無從阻止「受」的產生。因為有「觸」,「受」就會在那兒。這是心靈的共同現象。

不過,就是在這一點,可以打破鎖鏈的連結。

瞭解因緣法則,如何因一物而緣起另一物,我們就可以開始打破因緣鎖鏈。當樂受生起時,我們不攀緣執著。當苦受生起時,我們不詛咒怨恨。當中性感受生起時,我們不再遺忘。佛陀說過:遺忘之道就是死亡之道。而智慧與知心念之道是不死之道。我們掙脫來打破這個鎖鏈,從因緣反應中解脫。這需要強而有力的心念,在每一個時刻都不讓感受產生愛欲。

當心中有「無明」,感受就會緣起愛欲。如果有歡樂的東西,我們就要擁有;厭惡的東西,我們就要去除。但如果心中以智慧和心念取代「無明」,我們經歷感受,卻不受強制性或習慣性而執取或推除。如果感受是歡樂的,我們心念了了分明地經歷它們而不攀緣。如果感受是痛苦的,我們心念了了分明地經歷它們而不詛咒。感受不再緣起愛欲,反倒是:知心念處、不執著、放下。當沒有了愛欲,就沒有執取;沒有執取就沒有「有」的意志行動。如果我們不產生那種能量,就沒有出生,沒有疾病,沒有衰老,沒有死亡。我們就解脫了。—不再受「無明」與愛欲的驅使,痛苦的全部重量都止息了。

覺知心念的每一刻都像是敲擊在因緣鎖鏈上的鐵鎚,以智慧與心念的力量敲打生命的鎖鏈,將讓鎖鏈連結逐漸鬆散直到斷裂。我們現在做的事,就是貫通因緣法則的真理,將心靈從因緣中解放出來。

【編者按】

本文摘譯自簡.史密斯(Jean Smith)編輯的《心輪》(Radiant  Mind ──Essential Buddhist Teachings and Texts)。本書由Riverhead Books出版社出版。文中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