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語文瑣談 / 第 87 期 95 年 9 月 20 日出刊
仁從何來?
佛經中的仁與仁者
在佛經中,「仁」字是一個出現頻率很高的詞,
本文針對早期佛經,特別是西晉時代的佛經,作了斷代的探索分析,
把「仁」的詞義和用法作一描寫,並探索它和第二人稱的關係。
前言
中古漢語的佛經語言基本上反映了當時的實際口語。在佛經中,「仁」字是一個出現頻率很高的詞,可是大多數情況它卻不能用品德義「仁愛」、「仁厚」的「仁」來解釋。本文針對早期佛經,特別是西晉時代的佛經,作了斷代的探索分析,把「仁」的詞義和用法作一描寫,並探索它和第二人稱的關係。
佛經中「品德」義的仁字
在儒家的用法裡,「仁」字是一個代表德行的字。孔子對這項德行特別重視,在《論語》裡就提到了46次「仁」字。《孟子》也提到了 68次「仁」字。其中沒有一個作人稱代詞用。
《中文大辭典》「仁 」字收有 22 個解釋,沒有一個作第二人稱用。 《敦煌變文字義通釋》也沒收這個意義。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云:「仁者,又單稱『仁』,呼人之敬稱。」《漢語大詞典》「仁」字,義項第八云:「佛教徒對佛、羅漢的尊稱。」
在佛經中也有作德行義的「仁」字,例如:
單音節詞的「仁」字
爾時世者具以聞王,國人咸知,普感慈信。鹿之仁行,有喻於義,莫不肅歎。(0182《佛說鹿母經》)
「仁」字構成並列式的複音節詞
「仁」字和類義的字組合成「柔仁」、「仁惠」、「仁賢」、「仁和」、「能仁」、「慈仁」、「仁慈」、「仁厚」等複合詞:
1.君常所歎,聰慧弟子,柔仁貞潔,履行無闕。(118 《佛說鴦掘摩經》)
2.修為眾善,則梵志法;不邪正歸,則梵志法;柔和仁惠,則梵志法。(118 《佛說鴦掘摩經》)
3. 佛言:大王!莫恐莫懅!今以仁賢,無復逆意。(118 《佛說鴦掘摩經》)
4. 慎法真陀羅王。大法真陀羅王。仁和真陀羅王。持法真陀羅王。(263 《正法華經》)
5. 應時化作七寶蓮花,其葉有千。持詣能仁如來至真等正覺,稽首奉上。(315 《佛說普門品經》)
6. 五曰聞於人間,殼米踊貴,弊惡加害,而興慈仁。六曰……(318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7. 四千十六正士,發仁慈心。性弱和雅,所願具足。(318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8. 龍施菩薩曰:普弘等心,調和其志,溫潤其性,柔軟其意,而心仁厚。(627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
這些用法多半是受文言的影響,見於偈中的又特別多。不像佛經正文多半組成複音節詞,在偈文中多半是單音節的「仁」字。例如:
1. 若干種供養 爾乃與仁俱 (154 《生經》)
2. 唯仁此第一 福田無有上(199 《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
3. 如是之類 安住之仁 變動若茲(263 《正法華經》)
4. 至仁今所笑 願為分別義(318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佛經作「第二人稱」用的仁字
作為第二人稱用,是佛經中「仁」字的主要用法。又可分為單用「仁」字和「仁者」二字連用。單用的稱代詞「仁」字, 在西晉佛經裡可以是主語,也可以是賓語,甚至可以作定語。
作主語的「仁」字
例如:
1. 請入就座。又問:比丘!仁從何來?(154《生經》)
2. 又問:仁不以眾生求最正覺乎?答曰:不也。(318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3. 諸法不可計數,亦無所住。而仁問我,住於何法。仁作是問,不如不問。(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4. 欲行取水,諸比丘見,尋時問之:仁為耆年,不以貢高,亦不憂慼。(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5. 爾時,世尊告於彌勒菩薩大士:阿逸。仁識知之。正覺不久,當取滅度。(274 《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6. 又仁彌勒,宜當專精思惟是門。(仁彌勒的仁字看起來像是修飾語,正如「彼迦葉仁佛弟子」、「往詣仁世尊」、「能仁至尊」、「仁和真陀羅王」、「能仁如來」、「仁尊」、「能仁佛」一般。但是這句的上下文顯然「仁」和「彌勒」是同位語,共作主語。意義是:你彌勒應當要…… )(274《 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漢語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都認為「仁」是敬稱,並不正確,從上下文觀之,「仁」作為第二人稱,未必是尊稱,也未必是對佛、羅漢的用語。佛經中有用於一般眾人,甚至還有用於獼猴的。例如:
獼猴便從,負到中道,謂獼猴言:仁欲知不?所以相請,吾婦病困。(154《生經》)
顯然《漢語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是受到作德行義的「仁」字的影響而類推的。也可能是語感上受到現代漢語「您」字的影響(中古音「仁」字音同現代「您」),而認為是敬稱。
作賓語的「仁」字
例如:
1. 眾共稽首仁 如梵志事火(154 《生經》)
2. 告曰:文殊師利,宜用時說,成己佛土,功勳嚴淨,以何志願,如來聽之。或有從仁(介詞的賓語)聞說所願,餘菩薩,緣是發意,具足斯業。(318《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3. 所有妻婦群從眷屬,相敬重故,各共發願,世世與仁(介詞的賓語)俱,生生相侍隨。(345《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
作定語的「仁」字
例如:
1. 王又問曰:仁姓為何?曰:奇角氏。(「仁姓」即「你的姓」)(118 《佛說鴦掘摩經》)
2. 又當洗仁足 為其梳頭髻(「仁足」即「你的腳」)(154《生經》)
3. 設如仁言,當重念恩,不敢自憍。梵志言畢,尋逃遁走,出之他國。(「仁言」即「你的話」)(154 《生經》)
4. 感仁恩難忘 不敢違命旨(「仁恩」即「你的恩惠」)(182 《佛說鹿母經》)
5. 解了爾此,逮一切法。又如仁(主語)問逮立佛法,隨仁(定語)意答。誰求志者。(「仁意」即「你的意思」)(318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6. 昔錠光佛瞿夷有誓,後世為仁妻,殖其德本。(「仁妻」即「你的妻子」)(345《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
有些作定語的人稱代詞「仁」字出現在「之」、「所」的前面。例如:1. 又如向者仁之所言,國土何類說其本末。(仁之所言,定語和中心詞之間加結構助詞「之」)(318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2. 如仁所說合會是事為能得佛不。須摩提報言:云何仁者謂癡黠行三事異乎。(仁所說,即「你所說的話」 )(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3. 須摩提報言: 如仁(定語)所說,致為大快。一切法處亦不有,亦不不有。至於如來,無合無散。……佛語文殊師利:是須摩提,發無上平等度意等住已來,積不可計。先仁(定語)之前三十億劫。仁(主語)乃於彼,發無上正等度意。(仁所說,即「你所說的話」。仁之前,即「你的世代之前」)(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4. 適甫乃入無所從生法忍。是仁(主語)本造發意時師。文殊師利聞佛所說,則前作禮。....所以者何?法無男無女。今者我當斷仁(定語)所疑。文殊師利言:善哉!樂欲聞之。(仁所疑,即「你的疑惑」)(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5. 須摩提言:如仁之國,我之剎土,亦當如是。(仁之國,即「你的國土」)(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6. 曰:常往隨仁所湊,吾等如是薄福之人,聞此聲已不信不樂。(仁所湊,即「你之所湊」)(345《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
由於梵文是一種嚴格區別「單數」形式與「複數」形式的語言,所以佛經在翻譯為漢語時,這個第二人稱的仁字,還可以有複數形式。 就是在後面加 「 等 」 字,或在前面加「諸」字。例如:
1. 又問:云何具足諸色?答曰:仁等見色,色有常乎?(318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2. 通慧者無眼、耳、鼻、口、身、心識。所以者何?度諸界故。諸仁欲知諸通慧者。(627《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
上面兩句話中的「仁等」、「諸仁」相當於現代的「你們」。
「仁者」是尊稱嗎?
這和儒家經典裡的「仁者」二字連用完全不同。例如《論語》:
1.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第四)
2.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第六)
3.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顏淵第十二)
4.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憲問第十四)
5.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第十五)
上面這些例子都指「有仁德的人」,屬偏正結構的名詞。我們試比較下列西晉佛經的資料,可以發現,佛經的「仁者」通通都是作第二人稱,沒有作「有仁德的人」解釋的。而且主要用於主語的位置,只偶而出現在賓語的位置。因此,上古漢語的「仁者」和中古口語中的「仁者」是同形異義詞,兩者並無關連。
作主語用的「仁者」
1. 諄那沙彌白阿難曰:唯然,仁者欲得。(154《生經》)
2. 仁者稚說,今何因緣,有此瑞應。(263《 正法華經》)
3. 又問文殊師利:仁者不樂佛國土乎?答曰:不也。(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4. 軟首答曰:仁者不聞,一切諸法,化自然乎?(627《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
作賓語用的「仁者」
1. 德光太子語父母及諸眷屬:今願仁者,勸助城郭,莊飾瓔珞,以奉如來。(170《佛說德光太子經》)
2. 吾由是故,不發道心。又問仁者:以無所見,今何以故,宣此章句。文殊答……(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由此可知,佛經中的「仁者」都是用為第二人稱代詞。「者」字是一個虛化的後綴。詞義重心在詞根「仁」字上。「者」字作為虛化的後綴,在中古漢語和佛經中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例如魏晉六朝小說中,「者」 字常見於假設小句的末尾,相當於今語「……的話」。例如「卿若能令此馬生者,卿真為見鬼也」、「爾有神,能差我疾者,當事汝!」、「汝若為家怪者,當更行,不者不動。」其中「不者」相當於「否則」。至於早期佛經中,後綴「者」使用的頻率相當高。成為佛經語言的特色之一。例如「昔者有鹿數百為群。隋逐美草侵近人邑。」(182《佛說鹿母經》)、「一者當供養佛諸菩薩,二者隨其所樂當教語,三者所生處皆尊貴。」(283《菩薩十住行道品》)、「意由四懼攬竟第一瞋怒。瞋怒橫有所造。意者空無。尋生便滅。而無究竟。」(315《佛說普門品經》)。
雙音節的「仁者」,詞義和單用的「仁」字完全相同,佛經有時不用「仁」,而用「仁者」,和四字格的節奏有關,所以偈文中常常出現這個複音節的第二人稱:
歌詠佛德 仁者溥首 彼所言說(263《 正法華經》)
渴仰仁者 兼見瞻察 今日安住(263《 正法華經》)
仁者善來此 便來坐此座(199《 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
仁者吾於是 有神足自在(199《 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
這些偈文都是遷就節奏的關係而使用兩個音節的「仁者」。
「仁者」的詞義功能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你」字。不等於現代稱呼的「某某先生」,或佛經中的「某某尊者」。我們平日常見佛門相互稱呼,或有人贈送字畫、對聯時,稱呼對方為「某某仁者」,是不正確的誤用。佛經中的「仁者」也不含尊敬的色彩意義。可以用於一般人或對下的言談之中。例如:
1. 寶掌菩薩曰:仁者當知,被上德鎧,乃至佛慧,無能沮敗,令釋大乘。(627《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
2. 賢者阿難所說辯慧,猶師子吼。今問離越,仁者睹此,音聲叢樹為快樂不?(154《生經》)
下列偈文更是用於教訓別人的場合,顯然是對下的用語:
仁者識念是 作罪薄少耳(199《 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
仁者慎莫得 勸助下劣心(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仁者」甚至還可以用在稱呼卑賤的禽獸:
仁者有四腳 我身有兩足(154《生經》)
「仁者」既是單數形式,也是複數形式。例如作複數用的「仁者」:
1. 如是之儔,迭相謂曰:仁者,欲知佛之智慧,弘普無限,不可思議,不可稱量。(627《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
2. 德光太子語父母及諸眷屬:今願仁者,勸助城郭,莊飾瓔珞,以奉如來。(170《佛說德光太子經》)
「仁」和「您」是同一個來源
那麼,這樣一個特殊的稱代詞的「仁」字是如何產生的呢?王力《漢語語法史》指出,由語音看,古代的第二人稱只有一個系統。都唸舌尖鼻音聲母﹝n-﹞。例如「汝、女、爾、若、乃、而、戎 」等字都是﹝n-﹞聲母字。「仁」字是日母字,依據章太炎「娘日歸泥」的理論,以及現代古音學者的擬音,正是﹝n-﹞聲母字。因此,它和其他表第二人稱的﹝n-﹞聲母字,實為同源詞。今天通用的「你、您」二字也是﹝n-﹞母字。吳方言另有「耐」字作第二人稱,例如:
耐阿是搭錢大人一淘(一淘,一道也)格?(《負曝閑談》十六)
耐坐一歇,等我幹出點小事體,搭耐一淘北頭去。(《海上花列傳》一)
其中表第二人稱的「耐」字也是n- 母。那麼,佛經中的第二人稱「仁」字和「你、您」之間是如何演化的呢?下面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作觀察。
您字和恁字源於「仁」字
有些學者認為,今天的「您」字由「你們」的合音構成。例如高名凱《漢語語法論》一書就是這樣主張的。 這個「您」字最早見於金代的諸宮調。劉知遠諸宮調共用「您」字19次,其中用於單數6次,複數13次。董解元《西廂記》共用「您」字15次,其中用於單數5次,複數10次。由這樣的比例看來,「您」字兼用於單複數,很難說是由「你們」的合音變來。例如:
金裝袍凱,與您精兵五百。(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二)
您兩個也不是平善底,若您兄弟送他,我卻官中共您理會。(劉知遠諸宮調)
您妻子交來打聽消息,你卻這裡又做女婿。(劉知遠諸宮調)」、「您那門親事議論的如何?(董解元西廂記卷二)
第二句的「您」作複數用。其他是單數。在元代口語中,「您」又寫作音相近的「恁」。例如:記得恁打考千千遍。(劉知遠諸宮調 )
相國夫人,恁但去,把鶯鶯留下勝如湯藥。(董解元西廂記)
管是恁姐姐使來沙?(董解元西廂記)
這些用法不必然是複數。而第二人稱複數在宋代往往用 「你門、你滿(下加心字)」表示。元代則在後面加「每」字表複數。「您」既不完全表複數,是否真由「你們」二字合音構成?就值得商榷了。在其它語言中,倒是有以複數形式表尊敬之意,例如法文第二人稱單數是 tu,尊敬用語則變為複數形式 vous。古漢語是否也如此呢?然而,從宋代一直到清末,各種語料都不見「您」字帶尊敬之意。元代,這個「 您」字用得十分普遍。也不見有尊敬的含義。用作尊稱形式是清末民初的事。例如元雜劇《倩女離魂》「你、您」交替使用,不作區別:
母親,喚您孩兒有何事﹖
母親,休打掃書房,您孩兒便索長行,往京師應舉去也。
這兩句用「您」,和下面兩句用「你」並無任何區別。
孩兒一向有失探望,母親請坐,受你孩兒幾拜。
母親,你孩兒此來,一者拜候岳母,二者上朝進取去。
明清小說中,《醒世姻緣傳》用「您」76次,其中,單數7次,複數69次。用「您們」四次,「你們」161次。由這樣的分布看,絲毫沒有用「您」表複數的說服力。例如:
您都混帳!叫人看看敢說這是誰家沒家教的種子!(四十四回)
您們好不識羞,娘的幾件衣衫,是你哪一個做給他的呀!(九十二回)
由這兩句看,「您」也完全沒有表示尊敬的特別含意。
1902年的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在七十二回中有一段「您」字問題的記述:「你寧,京師土語,尊稱人也。發音時唯用一寧字,你字之音蓋藏而不露者。」在此書中,「你寧」共出現32次,全作單數用,且已成為尊稱形式。這是「您」字專表敬意的最早記載。在此以前,「您」和「你」並沒有區別。清初的《五方元音》「人韻」下云:「您,你也。」《康熙字典備考》中收入「您」字,注云:「俗你字。」都說明了「您、你」二字沒有分別。
我們認為「您」字的前身就是佛經中的仁字。並不表複數,也沒有尊敬之含義。因此這個詞可以上推到西晉。佛經的第二人稱不是用口語的「仁」,就是用文言的「汝」。至於「爾」字通常是構成「爾時」用較多,少數「爾」字用作第二人稱,往往是文言的影響,較常出現於偈中。代表中古漢語的佛經,當時還不用「你」字,也沒有「您」和「恁」字。
結論
由上面的討論觀之,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
1.「 您 」 字應該不是「你們」的合音,而是「仁」字演化而來,其前身正是「仁」字。只不過在字形上西晉流行用「仁」字,後世換了一個音相通的「您」和「恁」字罷了。因為「仁」字在西晉時代念的就是「您」的音,後來「仁」字和「恁」字音變了,口語中便只好用後起的「您」字表示。這種情況正如上古漢語的「爾」,後世轉為「你」字一樣。
2.「仁」字原先並沒有尊敬之義。其色彩意義和現代的「您」字不一樣。
3. 至於雙音節的「仁者」,也不是敬稱,只是個普通的第二人稱,和「仁」字或「你」字沒有什麼不同。
4.「仁者」的性質是「人稱代詞」,不是一般「稱呼的敬稱」,和「某某先生」的用法不同,不能稱為「某某仁者」。現今有人稱呼他人為「某某仁者」,顯然是望文生義的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