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 第 101 期 99 年 3 月 20 日出刊
簡樸生活與念佛
精進佛三開示
簡樸的生活
今天是佛三的第一天,各位受一天的八關齋戒,就是學習做一天的出家人。與在家生活最大的差別就是這三天沒有過性生活,不擦粉,不看電視、報紙,不非時食(過午不食),這叫做過出家的生活。在座各位多數念佛、持齋,有的夫妻性生活已經很淡泊。所以這三天對居士來說就是過簡樸的生活。
現在大家要學習的是安住。先跟阿彌陀佛說:我這三天要用功持戒、念阿彌陀佛,行住坐臥語默動靜,要練習跟阿彌陀佛相應。每一次受戒,我看到大家都很高興的樣子。有一位女居士就說:「師父!受八關齋戒那天,我先生都不會找我(求歡)。」很高興由受戒得到保護。可是,那女居士又說:「以後先生還來找我,要怎麼辦?」我說:大家都要應付妳的需要嗎?師父教妳不是教天下人都順從妳。做妻子的那能天天說不要?本來人的生活就是不簡單。你說那我的心又亂了。這是你的功夫不夠哦!因此我們要學習安住我們的心。
如何安住身心?修行沒有捷徑,「貴在識路途」。那條路要如何走?第一持戒,第二念佛。這三天就這樣過簡樸的生活,盡可能地減少紛擾自己的身心。先說持戒。持戒的心態很重要。為什麼要持這個戒,不這樣作不行嗎?例如:規定上廁所不講話,是要大家利用時間修行、不攀緣,盡量以持戒來收攝身心。要用這樣的角度跟自己說。其次,三天放下萬緣要來用功,只修一項,修念阿彌陀佛。念念彌陀,腳步就踩得比較輕。
以正確的心態來修行、持戒,這叫善法。所有的善法都回歸到成就我們用功修行,心就能得到安住。
一句彌陀
「阿彌陀佛」是印度話。把這個名號和這個音當成咒語來念。長念或是短念隨著大眾念,心就漸漸地安定下來,身體也可以柔軟。這是修行的開始。修禪定有的以觀呼吸作為心的所緣,這叫安那般那念;念佛是以「南無阿彌陀佛」作為心的所緣,心繫念在「阿彌陀佛」上,只念這個密咒--「南無阿彌陀佛」。
跟阿彌陀佛說:我從這裡開始修,我要讓我的身心單純一些。平常的生活不可能這樣單純。現在放下萬緣,用比較單純的心,比較單純地過生活,三天唯有一句彌陀。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可以達到一心不亂,這是彌陀經說的。
這三天我們來做做看,以一句彌陀名號攝受我們的身心,讓我們的身心慢慢的更加穩定、自在。
以歡喜心念佛
念佛怎樣可以念得相應?第一:你的心要生歡喜心。阿彌陀佛這句密咒放在你心中,你有生歡喜心嗎?在你的心中找一個位置讓它放,佛號安穩你就歡喜,心生歡喜你的心就溫暖、柔軟。
持戒是修行,念佛是修行,持咒是修行,拜佛是修行,乃至喝茶、吃飯都是修行。以靜態的或動態的方式用功,訓練的都是我們的「心」。以「南無阿彌陀佛」作為心的所緣,在你的心中阿彌陀佛有一個位置,走路、睡覺、上廁所??,都集中回到這個位置,這就是念佛。念佛,心可以柔軟、單純。
念佛的「念」梵語叫sati,就是作意。作意的回到一句阿彌陀佛的佛號上面。當你的心與阿彌陀佛的佛號相應,你的心就生起喜悅、安穩;念念相應心就鎮定下來。千經萬論不離戒定慧。我們身心能夠安定、安穩,這叫做「定」,這就是修行。
往生自在的故事
在座各位能夠親近三寶是有善根、福德、因緣的。有師父帶領我們念佛,有很多居士跟我們一起念佛。最近有一位老居士往生,臨終相當自在,是念佛往生的實例。
這位老居士八十三歲,女眾。有一天老人家穿戴整齊地告訴兒子,早上八點她就要去了。這天剛好是老人家看醫生的日子。兒子說:「媽!醫院八點半才開門,八點就去太早啦。」她說:「可是我八點就要去了。」兒子還意會不來,以為說的是去醫院的事。結果老人家真的八點就走了,是坐著走的。之前老人家已經自己洗頭、洗澡、衣服換好坐在沙發等。兒女們看著媽媽這麼自在地示現,一方面驚歎老人家的功行,一方面也感恩諸佛菩薩的護念。
這位老人家是相當傳統的婦女,一生為家庭、兒女奉獻,孩子九個,年輕守寡,含辛茹苦地一手把兒女拉拔長大,並且栽培每個兒女都受很高的教育,其中一個女兒讀物理作科學研究,一個女兒在香光寺出家。兒女都知道母親一生好德,平時手拿念珠,只有佛號沒有雜話。兒女需要請媽媽照顧孫子,她就說好。年老了沒有力氣抱小孩,她說我就幫你看著。身心非常的安穩、自在。
一心不亂
古時候有一個人念佛念到十萬聲,一天往生後卻到閻羅王那裡。他說:「我一天念多少佛號,一百零八聲佛號放一粒綠豆,念了好幾袋的綠豆,不應該到這裡來。」閻羅王說:「你念多少佛號,我叫估算師估算。」估算師就幫他估算,但每顆綠豆都是空心的,風一吹就吹走了,最後留下一顆實心的。原來那天颱風,玻璃嘩啦嘩啦掉滿地把他嚇到了,他當下大喊一聲「阿彌陀佛」。閻羅王就說:「就這句阿彌陀佛可以救你,你不用到地獄受苦了。」
故事只是故事,佛號如何念得實在才重要。念佛如何與阿彌陀佛的佛號相應?心一定要專注,而且每一句佛號都回到心中與心相應,這一句彌陀才會落在你的八識田中,這叫做「一心不亂」。
耐心忍持
看起來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好像很簡單,其實不是那麼簡單。它的道理是很深的。
阿彌陀佛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或稱極樂淨土。那裡的環境非常地莊嚴、清淨。去西方極樂世界什麼最好?我曾問居士。很多居士就回答說「最高興的是不必煮飯、洗碗、掃地。」我想這一定是煮飯煮到心煩,甚至怨歎了。應該不是這樣吧!極樂世界確實可以思衣衣來,思食食至,這也是極樂世界令人欣羡的地方。然而,回過頭來,希望像極樂世界這麼自在,要從此時此刻學起、從人間學起。學習什麼呢?學習安住、安忍。
尤其是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有的人說太簡單沒有變化,有點不耐煩。就是愈簡單才是愈不簡單。你開始想專心念佛,才知道我們的心是多麼地跳躍、不耐煩。人是很麻煩的動物,太簡單也不行,不簡單也不行,複雜也不行。總之不合意就不耐煩。對誰不耐煩?自己。想要用功修行,真的要給自己很大的耐性。
心能安忍、安住才可能少造業,負面的問題才可能減少,效率也會提高。這就是用功。請拿出最大的耐心、忍持一句佛號,讓心只是歇在一念的阿彌陀佛的佛號上。
妄念
念佛的時候要看什麼?看住佛號。佛號看不住的時候看到了什麼?看到起起落落的念頭。那些念頭就是妄念。平時這些心念我們映照不到,因為它跑得很快,像電流一樣。坐下來念佛,慢慢地心靜下來,你就看到這些心念一會兒在佛號上,一會兒跑到別處,片刻不得安穩。千經萬論就是教我們如何調伏這顆心。念佛是其中最簡捷、適合各種根機的法門。
開始念佛妄念就不斷插進來。妄念插進來時不要理它,記得回到阿彌陀佛的佛號上。不要去想說我怎麼這麼多妄念、這麼多業障,然後一直咒罵自己。念佛變成自己責怪自己,這是在懺悔不是在念佛。有時念著佛號煩惱來了、雜念來了,不要跟著煩惱、雜念走。一旦覺知是妄念就趕快把心抓回來,回到阿彌陀佛的佛號,這就是作意。心念跑出去的時候,不要想著要把它想清楚,記得你是來用功不是來打妄想;假使旁邊的人太吵也不要生氣,提醒自己不是來這裡生氣是要來修行的。總之一旦覺知妄念,隨時提起一句阿彌陀佛。
現在就用這句彌陀的名號來穩定我們的心。一顆安穩、沒有妄念或煩惱干擾的心就像平靜的水,看東西可以看得很清楚。假使內在有造業的衝動,你自然會想辦法去調整、處理,減少它的作用。
戰馬的故事
在佛經裡有一個故事,有一個國王他有一匹駿馬。這匹馬俊美健壯,跑得非常地快又聽話,很受國王喜愛。後來國王向四邊征戰、擴大彊土,都是騎這匹駿馬上戰場,並且屢屢打勝仗。國王打了勝仗就專心地治理國家,沒有再發生戰爭。沒有戰事這匹馬就閒著。戰馬不上戰場能作什麼呢?被送去磨坊拖石磨。有一年外敵來攻打,這匹戰馬已經無法上戰場了。沒有戰爭的歲月,那馬兒被主人安排在磨坊待了下半生,而它也逐漸地習慣磨坊一方大的世界。
你會怨歎年輕的時候像戰場上的一匹駿馬嗎?每一個人從出生到老都在忙些什麼?年少的時候讀書、學習所有的知識,然後找工作,也累積財富、養活自己、組織家庭繁衍後代。除了這些,還必需吃飯、睡覺、休閒娛樂、社會交際…?。有的人宗教信仰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這是存有的世界存在的事實,我們在清醒的狀態都是在做這些。在家庭裡,你有兒女陪伴感到很幸福,有另一半陪伴感到很幸福,縱使先生比你先離開人世也是很幸福,因為彼此曾經擁有、珍惜。以工作來說,你喜歡你的工作嗎?你覺得自在嗎?你不是因為虧欠人家、或虧欠家人才在這裡。你自信篤定地說,我可以在這裡做自己!在工作中你是打從內心的歡喜。極樂世界就是這樣開始的。
有一位事業有成的居士曾經自豪地說:「我當初從故鄉出來,分到兩只破碗、一件棉被,來到高雄打拼…?,」我笑說:「你是要跟我說你的奮鬥史嗎?」在人生的旅程努力奮鬥是應該的。然而生命之流不斷地流逝,人生除了取得財富、權勢、名位、家庭乃至健康,一路打拚以來,你的身心平靜、平穩、快樂嗎?
生命裡的奮鬥包括內在的自我安頓。自我的存在是在流逝的每一念中找到你自己。這是一輩子的戰鬥,也是生命中最珍貴的。
法門
有人問什麼法門才是最殊勝的?法門沒有高下,心才有高下。能夠安你的心,讓心自在、可以用功,這就是你的法門。《彌陀經》有一句話,「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護念你,你自己也要有那種容器來接受祂。我們一定要有信心,我們修念佛法門,諸佛菩薩一定會照顧我們不會拋棄我們。
發心修念佛法門就與念佛法門相應,同時生起善法樂住--樂於住在善法裡面。這是一種梵住,是與諸佛、菩薩、阿羅漢的修行相應的親近法。你內心會產生喜悅,心會安穩、安住,這是善法樂住。
我們在這裡修行,心生歡喜、歡愉、喜悅。自己心生喜悅、對別人心生喜悅。這樣在你前區、後區共修的善男子、善女人,將來都是西方極樂淨土的好同參、好伴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