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理】   香光莊嚴八十六期/95年6月20日

 讓人記得你

六可念法

喜戒禪師著   香光莊嚴編譯組 


如何讓他人將我們銘記於心?如何促進團體的和諧?

佛陀教導我們有六種方法,

讓他人記得我們,記得我們的愛。


每天早晨,我們練習慈心觀—這即是在練習一種心智的活動。慈心觀是止禪(又稱奢摩他)的一個所緣,而所有禪修的修持都歸屬在意業(manokamma)之下,那意指心的活動,也就是你內心的造作。另外,有兩種業或兩種造作—身業和口業,即身體的造作和言語上的造作。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將慈心觀視為心的活動,也就是意業,以致於我們很難察覺到,其實它也可以表現在行為和語言上。

佛陀教導比丘們:身、語、意的這三種活動,是可以伴隨慈心而生的。換句話說,佛陀教導三種慈心—表現在行為上的慈心,表現在言語上的慈心,表現在意念上的慈心。

之後,佛陀又增加了另外三種練習。他稱之為六個特質或六個可念法。「SaraNIya」意謂使人們能夠記得,即這部經典〔1〕中所說的六種特質,將使得修行者被社會其他人所銘記在心。 

佛陀也提到這些特質,有助於一個團體的融合。一次,兩位比丘為了一條小戒律互相爭辯,他們爭論得忘失了對彼此的慈心。後來甚至發展到他們各自的弟子們、信徒、在家信眾也跟著對立了,據說連天界眾生、天神也分成了兩派。

一開始佛陀無法調解,他們不聽佛陀的勸導。隨後,佛陀便在其他的事情中,教導他們這六種特質或六種修持。

特別是表現在行為及言語上的慈心,應該要隨時培養。我認為在現今充滿了諸多不和諧、憎恨、暴力的世界中,慈心是更加需要的。

這六種方法,是哪六種呢?佛陀說:「比丘們,有六種觀照的方法。這六種修持能讓修行者被社會大眾銘記於心,這六種是什麼呢?一位比丘,在僧團生活中,無論是公開或私底下,皆能與他的同修建立慈心的行為。」

佛陀總是說「公眾或私底下」,那意指在人前人後,這個人都能一致地表現慈心。第一個特質是練習行為上的慈心或練習肢體上的慈心,藉由肢體去表現慈心;第二個練習是藉由言語去表現慈心;第三個是在思惟上展現慈心。

第一可念—慈心的身行

首先是行為、肢體動作上的慈心。我們應該如何將慈心表現在身體的行動上呢?當你看見某人身負重物,你上前去幫他,那就是行為上的慈心。如果有殘障人士或小孩子要過馬路時,你上前去協助他過街,那也是表現在行為上的慈心。 

「在僧團中表現慈心的行為。」就年輕的僧侶而言,對自己的老師們盡義務,或協助浸染、清洗僧袍,如此就是慈心的行為表現。同時,若有某些事要做,而你幫助其他人去完成那份工作,那也是慈心的行為。有時候,某人可能把東西放錯地方,而你將它放回正確的位置,這也是慈心的展現。所以,有很多藉由身體的行動來表現慈心的方法,所有的這些行動都伴隨著慈心。因此,它們被稱為慈心的身行。身為在家眾,你也可以用許多方法來練習慈心。 

以上這些是在眾人面前的慈心練習,在他人背後,又該如何練習慈心的行為呢?有時候,某人可能先離開,並留下一份尚待完成的工作,如果你可以繼續將工作完成,就是一個表現慈心行為的方法。有時你將物品按次序排在物品原來的地方也是一種慈心。

慈心的尊者舍利弗

尊者舍利弗經常總是以這種方式來表達慈心。尊者舍利弗並不與其他僧侶外出托缽,他總是留到所有僧侶都離開後,巡看整座寺院,四處檢查。當東西放錯位置或次序紊亂,他會將它們放回正確的位置,然後才外出托缽。這就是行為上的慈心展現。 

施予他人食物,也是在行為上展現慈心。有許多方法可讓我們藉由身體的行動來展現慈心。當在家眾招待或提供食物給僧侶,對僧侶禮貌地說再見;僧侶要返回寺院時,與他們同行一小段路。所有這些友好和善的舉動或愛,都是透過肢體實際表達慈心的方法。

佛陀說這些特質會讓人們記得你。當你對某人做好事,以真誠的慈心處事,這些人將記得你及你的愛。當你對人們做些好事,他們也以愛回報你,這將使你與那些人融合。如果所有成員都以此方式修行,這將有助於團體的和諧。慈心展現在肢體上,是使社會生活融合成一體的原因。在團體裡我們應該以此方式提升慈心的練習。

第二可念—慈心的口行

第二個特質是透過言語所展現的慈心。與人說話時,使用溫和慈心的字句,禮貌地稱呼他為先生、尊者等等。若處在一個被人譴責、被人批評的場合,也能柔軟地與他們說話,即使是面對他們的錯誤,亦能以溫和的言語來說服他們。這些就是透過言語來表現慈心。

在私下,你可以練習言語上的慈心:經由轉述他人的善行,或藉著提到他們。如此,我們能藉言語練習心口一致的慈心。慈心應該在人前或人後一致地練習。

第三可念—慈心的意行

慈心的行為、慈心的話語,若缺少了內在的慈心是不能完成的。如果沒有慈心的意念,我們便無法在言行上表現出真正的慈心。第三種練習就是心的慈心,這被當作是一種可以每日練習的禪修,就像我們在這兒所做的,我們可以祈求全人類快樂安詳。

你要如何在他人面前表達由衷的慈心呢?你可以看著那個人,對他說:「願你一切平安、快樂、自在。」你也可以以慈心的眼神看著他,透過眼神來表達慈心。你不必開口說任何話,但你希望他平安,並以愉悅的眼神看著他,這就是在他人面前表達心中的慈心。當他人離開時,以心念將慈心傳遞給他,這是當他人不在現場時的慈心練習方式。

我們可以用肢體動作、言語、心念來表達慈心。但令人難過的事實是,這些特質在現代社會逐漸消失,人們似乎早已忘記這些特質,這也是我認為現今社會有那麼多不和諧與暴力的原因。

有時候是整個體制出了問題。就像有孩童到你家,你很害怕請他吃東西,因為只要食物出了差錯你就會被控告,這就是體系造成人們彼此之間的冷漠。你想要友善一點,但不敢,你害怕萬一有什麼差錯會被誣告。像有人在路上跌倒,在去扶他之前你會有所顧慮,擔心因此而被反咬一口,事情嚴重的話還得上法庭。這樣的體制讓人們彼此間喪失慈心,人們害怕對他人表達慈心,因為可能會惹上一些麻煩。這是其中一件關於一些「本應為卻不敢為」的事。法律是為了保護好人而制定,但有時卻遭到人們的誤用、濫用,而反過來利用這些法律,只要受到一點點的挑釁、刺激就控告對方,這些法律讓人們彼此之間無法表現慈心。

還有,孩子們被告誡不能忍讓,要反抗、反擊、報復。當他們以這種方式被教導,他們如何能練習慈心呢?如果社會的每一成員都不練習慈心的言語及行為,這個社會怎能成為一個平和的社會呢?另外,媒體充斥著暴力,也是另一個導致人們彼此間沒有慈心存在的因素。

現在奧克蘭這個城市有了麻煩,人與人之間充滿很多暴力。這城市的市民已經組織起來,想找法子去糾正這種情形,我認為除非朝問題根源努力,否則事情很難解決。這根源得回歸家庭和學校,父母應該教育孩子,老師應該教育學生這些練習與這些特質,只有當孩子們內心充滿這些特質,他們的行為表現才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也唯有如此,大家才能生活在安居和樂的社會中。所以,當人年紀還小,可塑性高時,在家庭、學校接受這些特質的練習是很重要的。

這些練習並不困難,也不需要花費什麼,你可以不用花一毛錢練習慈心,就能帶來非常好與理想的結果。它能改善團體、城市、國家甚至世界,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使人們更熱愛生活,他們也可以更安全地過日子,他們可以住得更舒適與安詳。

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教導有關慈心的教法,在今日依然被運用著。我們將由練習這些特質得到很好的結果。這三項特質就是經由身、口、意來表現慈心。

當你走路時,你站在一旁先讓別人經過,用這種方式來表達慈心。或者你可藉由尊敬比你年長的人來表達慈心。有許多方式可以表現尊敬、顯現慈心、表達慈心。

當一個人傳遞予人慈心,人們也以慈心回報他,慈心就像是一種共鳴的振動,它是來回雙向的,如果你給別人愛,對方也將回報給你。

當我們以言語表達慈心時,我們使用著柔軟善良的話語。這是非常棒的,在這國家人們常說:「祝你有個美好的一日。」或「祝你旅途愉快。」或「早安!」這些可能被認為是瑣碎的,但它們有助於溝通順暢,或搭起人們之間的橋樑。

人際關係的潤滑油

慈心這個字被定義為凡是有「黏性」的、「黏稠性的」。當慈心存在時,你能使兩件事順利結合。當缺乏慈心時,沒有任何事能聯結在一起。

我總把慈心比喻成引擎裡的潤滑油。如果你知道車子裡面沒有潤滑油,你絕對不會去發動車子,因為你知道那將會損傷引擎。但大多時候,我們忘記放一些潤滑油在人際的溝通裡,這也就是為什麼有這麼多衝突的原因。所以,在我們與他人的互動中,放些慈心的潤滑油是很好的。

但當我們說「祝你有個美好的一日。」或「多照顧自己。」這些的話語時,必須發自內心而不僅是藉著我們的嘴唇說出來。人們是這麼習慣地將這些事放在嘴邊說說而已。有些時候,那並不是他們真正的意思,尤其是那些職務上必須這麼說的人。在日本的百貨公司裡,每個電梯口都有一位電梯小姐,她的職責是說:「留心您的腳步。」當人們使用電梯時,這是她的責任,她可能一天要說一千次:「留心您的腳步。」但有時那不是她心中真正的意思。當我們說一些事,諸如「祝你有個美好的一日。」必須是發自我們內心,而非只是隨口說說,這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我們在與人溝通中,放進「慈心」的潤滑油,溝通將會運轉得非常平順,如此,不論身在何方,我們都能生活在和諧安詳之中。

第四可念—與人分享

「那些依照戒法正當獲取的東西,縱使是殘羹剩飯,他都樂意無差別地與人分享,和僧團中那些品格崇高的同修共享這些東西。」

六項特質中的第四項是針對比丘來說的。這部經的開示大多是針對比丘而來,所以大多數是比丘生活中的實踐。但是這些教導也能適用於在家眾的生活。

「那些依照戒法正當獲取的東西。」比丘所得到任何東西都必須依照律法,他不能以不適當的方法得到東西。對比丘而言,最適當的方法是:出外托缽獲得食物或其他東西。當人們向比丘靠近時,以他們的自由意志決定是否提供他一些東西,而比丘可以坦然接受,這就是所謂的「以適當方式獲取」。

但是,如果一位比丘幫人醫病給藥或算命並收取回報,這就會被說成是不適當的獲取。在這我們所說的「依照法規而得」,指的是依照戒律的戒法得到。

「他都樂意無差別地與人分享,和僧團中那些品格崇高的同修共享這些東西。」比丘被鼓勵不論得到什麼,都能與團體中的成員共享。

有一個可念法的修行方式非常困難,或許時下已無人練習實踐。若有僧侶要修習這種可念法,他在外出托缽返回僧團時,不論獲得什麼,都必須無條件地奉獻給生病的僧侶;或給年紀較輕還未完全適應出家生活的僧侶。當還有剩下的食物,他必須與其他僧眾分享,只能在其他人都吃過了還有剩下時,他才能吃。如果完全沒有剩餘的食物,就得再回到村莊,進行另一次的托缽。所以,這種修鍊的目的就是─不論得到什麼,他都必須先提供給其他僧眾。當其他僧眾從他的缽碗中取走食物時,他必須滿懷歡喜心,無論如何,任何時候都不能表現沮喪失望,這點真的非常困難。

分享時必須毫無分別心,「毫無分別心」表示他不能說:「這樣食物我願意分享,那樣食物我不願意分享。」或者「我將分享給這種人,而不願分享給那種人。」必須做到沒有差別對待,與所有僧眾分享自己所有的食物。這也意指他所分享的所有僧眾都是品德高尚,或是經由正當受持戒律,能達到持戒清淨。

據說這項修鍊必須修行12年。如果在第12年的最後一天,當其他僧眾拿取他的食物時,他卻在最後關鍵的一天顯露出失望的表情,那麼,他的誓言就失敗了,他必須再一次重新開始另一個12年的修鍊。所以,這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修行。如果有人成功地完成了這項修行,那麼,無論任何事物將永不匱乏。甚至在飢荒或糧食短缺時,他仍舊可以得到豐富的東西。甚至當進入無人的森林中修行,他也能獲得豐富的衣服,因為諸神會照護他。

這裡所強調的精神是「分享」,不論你得到什麼東西,都必須與團體中的成員分享。這是個非常好的修行方式。如果你想讓這項修行更上一層樓,你可以練習讓其他人先使用事物,然後你再使用。

不論得到什麼都能和他人分享,是善待他人。如果你與人們分享,他們在未來的美好回憶中也會永遠記得你。分享是僧團生活和合的重要因素。

在現今,人們不願意彼此分享,他們認為:「我努力工作不就是為了這個,為什麼我應該跟人分享呢?我好不容易才掙得那麼多,我自己享受就好了,我不要與其他人分享。」我們必須教導年輕人「分享」的觀念,我們必須教孩子們「分享」,讓他們從小就能養成樂於與人分享的習慣。

分享也能使人們的心柔軟,他人自然地就會喜歡你,在這分享的修行上,充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如果比丘想在既有的僧團中,被他人喜愛和融洽無間地生活,「分享」或布施是比丘第四項必要的修行。

第五可念—持戒

「這些不被破壞、缺失、無污點、沒有沾污的美德將帶來自在,為智者所稱讚,不易被腐化,能趨向『定』。同修在僧團公開或私下的生活中,由於戒法他能在同修中安住。」

第五項修行是持戒,嚴格持守道德上的戒律。這也是讓修行者被人記住的重要特質。這同時使戒律能繼續持守,好的德行能繼續保存。

你必須學習像聖者般地持守戒律。聖者指的是在修行中已證悟了任何一個階段的人。如果一個凡人已修行至開悟的第一階段,他將不會打破五戒中的任何一條。甚至在陷於危險之時,也絕不會破戒。如果,這位聖者是位比丘,他也絕不會打破227條戒律中的任何一項。

他們必須做到不破戒,沒有缺失,毫無污點、瑕疵。這意謂著不論身處何地、或在持戒的開始、結束或進行中,甚至遇到不能同時兼顧兩條戒律的情況等,所有的戒律都不能違犯,都必須持守。只有嚴守不犯戒律,這個人的持戒才像聖者。即使你還未達到開悟的任何一個階段,你試著去持守、不違犯這些戒律,儘可能地做到清淨,如此,將更接近那些已證悟的聖者。

持守戒律會被智者所稱歎,智者讚歎那些持守戒律的人。一個人的道德行為保持清淨,不犯任何道德上的錯誤,能使他人愉悅及獲得敬愛。人們會記得他努力持守戒律,如此,則將因持戒而產生了和諧的效應。

必須不犯戒才能導向「定」,這是非常重要的。在佛陀的教導中,我們亦步亦趨,在修行的道路上腳踏實地,第一步就是道德的行為或持戒。我們必須持戒清淨,若持戒不清淨,就不可能得到「定」。因為,修行不清淨,會產生罪惡感,而罪惡感會干擾我們的禪修。練習禪坐時,我們想讓自己的意念更清淨,此時,那些罪惡的想法或悔恨自責會朝向我們而來,並干擾禪修,如此就不能達到「定」。若無法達到「定」,就沒有希望看透事物的真實本性,和最終所要達到的證悟。保持意念清淨、持戒清淨和行為純正,是一個人修行的開始。

當持戒清淨無雜念,就能通往「定」。即意念清淨,就容易達到「定」的階段。所以,出家眾被鼓勵或被囑咐持守出家戒律,而在家眾也被鼓勵至少要持守五戒。

我們在背地裡、私底下,都不能犯戒。有時四下無人,可能會禁不住誘惑而破戒。我們可能會想:「反正沒人看見我,所以我犯戒沒關係。」但是不論是在人前或人後,都不能犯任何戒條,而且要盡力不破戒、持戒無損。

在《本生經》(JAtaka)中有個菩薩拒偷珠寶的故事,因為縱使無人看見,也難逃自己良心的譴責,他知道這樣是不對的。

這個故事是這樣說的:曾經有一個偉大的導師,他有500名弟子。老師有一個美麗又聰明的女兒,他想把女兒許配給眾多學生中最值得託付的一位。有一天,他集合所有學生並告訴他們:「我有一位美麗又聰明的女兒,想把她許配給你們當中最有資格擁有的。我希望她在結婚那天戴上珠寶,所以去拿些珠寶來吧,從人群中帶走珠寶,但不要讓人知道。」意思就是去偷些珠寶。宣布後,許多弟子帶了許多珠寶回來,事實上,有499位弟子帶回珠寶,只有1位空手而回。

那位導師問他:「為什麼你不照我的話,帶些珠寶回來?」菩薩回答:「您說取走珠寶而不讓任何人知道。我明白這就是偷,不可能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因為我就是『那位知道的人』。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方,可以使我犯道德上的錯誤。所以,我不帶任何東西回來。」

那位導師非常歡喜地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這位學生。

當我們持守戒律,應該做到:不管是否有人看到,人前人後都要一致。在任何地方,我們都持守道德上的戒律。無論我們居住在哪一個僧團,這種道德上的持戒,都能使我們更親近我們的同修,它有助於團體的和諧。如果人們希望有一個和平融洽的社會,這也是他們應該努力的特質。

第六可念—修持觀禪以得到智慧

「依照聖者的見解或證悟,引領他徹底地滅苦,在僧團公開或私下場合,在同修中他安住在此觀智中。」

最後一項則是「慧」,一個人必須像那些已證悟的人般,試著去獲得智慧和體悟。為了如已證悟者般地獲得智慧,你必須努力達到證悟。在證悟的當下所流露的智慧是最好的。為了要得到智慧,你必須修持觀禪。所以,第六項特質─得到智慧,意指練習禪修。

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是─引領他徹底地滅苦,這練習會帶領他至苦的徹底寂滅,它將帶領他行動、修行。也只有當如此練習時,這樣的練習才會帶領我們到苦的徹底寂滅。如果不練習,是無法帶領我們到達苦的寂滅。這是重要的─了解修行是導向苦的寂滅道路的方法,而我們必須練習。如果不練習,就不能期待會從這條路上得到什麼。

聖者的見解或聖解是依修持而來,它必須被理解,而非只是被讀到或聽到。為了要得到智慧─證悟的智慧,我們必須修持觀禪。當人們禪修,他們之間將不會有衝突。人們喜歡禪修者,即使他們自己不禪修,但他們歡喜別人修習。有很多人自己不禪修,但願意幫助別人禪修,提供禪修者食物、機會等等。而那些練習禪修的人,更容易親近許多人。若人們練習禪修,他們之間將沒有衝突,會更團結和平,這特質或因素促成社會安寧與和諧。

總而言之,我們必須發展這六個特質,並以此創造一個安寧的團體、一個安詳的社會。這些是慈心的三種顯現:分享或布施、好的行為舉止、得到智慧或修持觀禪。這些是帶領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和諧生活的六個方法,而也是這些特質,使得修行者為人們所深記。

如果這六項都能修持是最好不過的!若不能修持觀禪,也要修行其他五項;再不行,也應該練習在身、口、意上表現慈心。

人們若能修行如此簡單的教導─這些都非常容易懂,且實踐起來不困難─我認為這個世界,會變得比現在更好。若想為這世界做些好事,我們自己就必須修行這些特質,而且也鼓勵別人修行這些特質。若能繼續不斷地在我們的社會中保持這些特質,將使這個社會轉變得更安寧祥和、無摩擦,且無壓力。每個人至少應該盡一己之力來修持前三項,然後練習分享、持戒,最終我們必須再練習觀禪,而且試著達到證悟。

【編註】

〔1〕《念可品》

諸比丘!此等,是六可念法。以何為六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於同梵行者中,或顯、或隱,現起慈之身業,是可念法。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同梵行者中,或顯、或隱,現起慈之語業,是可念法。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同梵行者中,或顯、或隱,現起慈之意業,是可念法。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一切法得如法之利養,下於缽中所受之量,如是之利養,皆與有戒同梵行者共受用,無不分而受用,是可念法。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一切無缺、無隙、無雜、無穢、自在、智者稱讚、無執、能發三摩地之戒,以其戒,或顯、或隱,遵同戒律,與同梵行者共住,是可念法。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所謂令出離之聖見,令起彼正見而至於苦盡,以其見,或顯、或隱,具同見解,與同梵行者共住,是可念法。

諸比丘!此等六者,是可念法。

(《漢譯南傳大藏經》,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增支部四,第廿二冊,289。)



[香光資訊網] [香光莊嚴][香刊86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