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八十五期/95年3月20日
生命的奧祕 四食 釋悟因 |
生命體本身的維持、延續,蘊藏了很多生命的奧祕,佛教提出「四食」, 即以「粗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作為一期生命維持、延續的重要因緣。而此「四食」已包含了所有滋養、維持身心的功能。 |
我們從出生、襁褓到長大,經歷一連串生命的歲月。生命裡的悲歡離合,蘊藏了很多生命的奧祕;生命體本身的維持、延續,更是生命的奧祕,也是科學家努力探究的課題。中國人有句話說「民以食為天」。從生物學、物理學的觀點,人們由食物、營養的攝取產生能量,維持、延續生命。一般所說的「食」,常與物質的食物、空氣、水等連結。在佛教的觀點則提出「四食」,以「四食」作為一期生命維持、延續的重要因緣。 「四食」,即四種「食」,包括摶食、觸食、思食、識食。其中「摶食」是屬於物質的食物,又稱作「粗摶食」。其餘三種是屬於感受的、意志的、精神的滋養,物質的飲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這就是佛陀說的:「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人們認知的所謂「食」的概念,在這裡已經被佛陀擴充領域、範疇,而包含所有滋養身心、維持身心的功能。因此,在佛陀的教法中,能滋養身心機能,不斷促進生命動能的「四食」,都是人類需要的「食」。 四食的意義 粗摶食:指物質的食物,滋養身體的 粗摶食:「摶」,是指用手把食物捏成一團,放到口中吃。這與印度的生活習慣有關。摶食一般稱作「粗摶食」,用個「粗」字,是形容這種食在四食之中是比較粗糙的。不管吃菜、吃飯、麵,不管吃得多精緻,都叫粗摶食。粗摶食是分段吃的,我們並不是全天候都在吃,是分餐進食;而且也必須將食物咬得一塊塊、一段段,經消化系統分解、吸收。粗摶食是分餐分段,滋養我們的色身,所以又叫「段食」。食物的攝取,包括喝水、呼吸也是。 食物的攝取是必須的。一天的食物,在細胞的新陳代謝中,大約可維持七天。如果沒有繼續攝取,身體就無法撐持。《大智度論》說:「斷食死無疑,食者死未定,以是故佛說,施食得五事。」出家人每天還得去托缽乞食,才能繼續維持身與心。 觸食:使人感受愉悅的事物,如好聲、休閒旅遊、閱讀 第二種食是觸食。「觸」
是指接觸。身心與各種境界接觸時,會產生受覺、感覺。有三種「觸」受,樂觸、苦觸、不苦不樂觸。一般而言,人們喜歡喜悅、愉悅的感受來滋養身心,讓身心的機能順暢、合意,這就是觸食。我們認識最多的,如聽美聲、嚐美味等,從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接觸事物的都是「觸」。有的是超越感官,屬於精神上的觸—意觸。例如人遇到愉悅的情況,精神就會很爽朗,感覺很舒服。疲累時,洗個澡,或喝杯冷熱適中的飲料;天氣熱,在樹蔭下喝個水;天氣冷,穿厚一點讓自己感到暖和;衣服穿的輕暖適中,是更令人愉悅的。這些都是觸食。 觸食的範圍非常地廣,不管是按摩、醫療、洗澡或休閒旅遊各種的育樂,甚至讀到好書,也是很愉悅的。這些能夠讓身心靈、精神生活得到舒暢、喜悅、快意,就是所謂的「觸食」。 「觸食」有個別需求的差異。不見得天氣熱喝冰水就很好,有人說天氣愈熱,就愈要喝溫開水。到底什麼才是好,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甚至前後也會矛盾。有人很喜歡吃某物,可是當他已經吃飽了,你還弄給他吃,他的感受也會變成苦受。本省話有一句話:「好物不中飽人意。」因為吃飽了,再好的東西也不稀罕了。 感受的變化是非常無常、非常地快。因此觸食的受用,但求適性、適中、適時,這就是「觸食」。 思食:指人的意念、意志
第三種食是「思食」。「思」,是指「思心所」,有審慮抉擇的作用。身行、語行、意行的造作,都是思心所的發動。抉擇所念、所思的人、事、物或情境等對象,念念相續;或者決定採取行動、支持任務的執行,都可以滋潤一個人的生命力,這就是「思食」,也就是「意念」、「意志」的累積,對生命動能產生的支持力。 人有時候要能夠成就,要用意志去完成。「意志」在那裡可以看到?就是能夠忍耐,有毅力、堅持力。觀呼吸時,你發現呼吸找不到了,就是要耐下心來,在鼻孔的下端靜靜地守候著,否則你要往那裡去找呢?就世間的事情來說,怎麼可能都是如意的呢?你要學習任何東西,要給自己一點耐心;開車時遇到塞車,要給自己一點耐心。這些都是屬於思食。讓人可以沈穩下來,開展自己的身心,那是要意志的,這就是思食。 在佛陀的傳記中,我們讀到佛陀修苦行六年,過著一麻一麥的生活,這是因為他有意志的飲食,發願要修成正覺,所以能夠不畏種種的艱難。玄奘大師萬里跋涉,越過沙漠去取經,也是因為他有「思」的飲食。「思」的滋養,能夠安頓自己的身心,能撐持自己去接納那個環境。 佛陀說輪迴的世界有三界六道。有情眾生會生在那一界那一道,是由於「業」所牽,而滋養這個界或道的是「思食」。誠然,思食—思業,造作了身業、語業、意業,又成為下生輪迴那一界那一道的資糧。 識食:了知、分析、判斷 第四種食是「識食」。「識」是我們的分別了知,能分辨分析這是花,這是聲音,這是藍色的等等,這些是「識」的了別。 「識」的現行非常地快。我們常常說,外面的事物容易了解,但是對於「識」,我們反而不能清楚地知道它。「識」在那裡呢?打個譬喻,就像一隻蜘蛛,自己會結一個網,然後就坐在那當中觀察世界,分別這個好、那個不好;那個是討厭的,這個是喜歡的;進一步,對不愛的就用什麼方法不取,對所愛的就用什麼方法去取;就在那裡忙進忙出,生命的網絡於焉成形,生命的存有感也愈來愈堅實。 有情織造了自己輪迴的生命之網,然後在那業網當中穿進穿出,感覺自己很忙很忙,這些都是「識」的現行。由於「識」的現行,而有愛、取,愛與取又滋養「識」、「名色」、「六入」……,由此構成生命的「再生」—輪迴。
四食對生命的影響 四食,作為生命各層面的滋養,如果質與量合乎中道,對生命的成長、發展將有正面的滋養;反之,則不得其利反得其害。 以粗摶食來說,這些被色身攝取的東西,相對的也會變成你的體質。有人喜歡吃狗肉,他的身體就會散發出那樣的味道;吃蒜有蒜味;吃牛肉有牛肉味;吃素的人也有吃素的味道。這些粗摶食經過消化、吸收,就進入色身。 吃與修行:「吃」可以是自覺的修行 食,既可以滋養色身,也是用功的一門功課。在用食的當中,可以多一分覺醒、自覺,便是用功攝心修行。在佛門齋堂用齋,讓自己的觸覺慢慢地沈澱、淨化,是「受用」的修行。例如食存五觀,(1)不挑剔、不別食、不貪多;作觀「三心」: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體悟到三心不可得,才能夠消受這些食物。如是回到當下,用齋就是一門功課。 說到食,佛教常呼籲大家要惜福,惜福除了珍惜更要累積福德資糧。就資源分配來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在糧食分配不均、嚴重匱乏的地區,如非洲,多少人飢餓而死。飢餓困乏容易造成疾病、死亡。因此當我們用食的時候,要想到:我所用的已經夠好、夠多了,還有很多人享用不到。多了這份憐憫、體恤的心就是惜福。 食,也與生態平衡有關。不要趕盡殺絕,也是功德一樁。孟子曾說過:「斧斤以時入山林,數罟不入洿池。」(2)到山林裡砍伐樹木,要看適宜的時節,不要砍盡所有的樹木;抓魚,也不要用太密的網,把大魚小魚全部都抓光。這是給自己也給別人留些餘地。在比較原始的部落,有的以獵捕動物作為飲食的來源,有些部族為了物種能夠延續,只求吃飽就夠,不為蓄積、販賣而繼續獵捕。佛教很重視「留德」,這就是「德」。珍惜福德就是留給自己、留給子孫,以及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的,除了人以外的眾生,還有一口飯可以吃。 從佛教的緣起觀來看應當能理解,我們所生存的環境、生物與我們有著相互依存、生態平衡的關係。了解緣起會更加珍愛你周遭所有的因緣。然而,有的人對食物已不只求得溫飽,為求滿足,什麼山珍海味、奇珍異饌,無所不求,以滿足饕餮的欲。人類對其他生物的大小擄掠、趕盡殺絕,不是富有,而是走向匱乏。 不健康的觸食:吸毐是麻醉神經 以「觸食」來說,有健康的觸,也有不健康的觸。有人為了即時銷解壓力就使用藥物、喝酒、吃搖頭丸、安非他命等,讓自己很快的進入恍惚輕飄飄的迷幻感覺。事實上,喝酒、吸毒是麻醉神經,只是一時的感受,欺騙自己。這種「觸食」是不健康的,引來的負面問題會更大,帶來的損失會更多。 如何判斷自己的「觸食」是健康或不健康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對境界接觸時,看它是正當的「觸」?還是不正當的「觸」?不正當的觸,產生不正當的「受」。一般而言,正當的「受」是善的,不侵害自己與他人;不正當的「受」是不善的,只求一時的,是揠苗助長,會產生負面的感受,不符合因果法則。大家如果想要詳細知道什麼是觸食,可以參考我的一本書,叫《點石集》,(3)那裡面有講到四種食,談到觸,還有更多生活例子。 不好的觸食:如吃飯談敏感事 「觸」在生活中的實務應用非常地廣,可以說是俯拾皆是,只要如理作意,當下即能成就善業。例如人與人之間眼神的接觸,一個微笑的接觸,周遭環境的接觸,都可以成就善的共業。最忌是假藉都會生活步調緊張,相互的冷漠,增加彼此的不舒服。有些不好的觸食,如吃飯談敏感事,雖山珍海味在前,卻是消化不良,不成滋養。 舉個例來說。每年到了春節期間,大家都要返鄉祭祖,拜天地,拜佛菩薩,這是崇德報恩,好事一樁。過節吃喝是免不了,聊起天來談到今年的稅應該由誰負擔,爸爸媽媽的健保、養老金應該由誰來繳,一家人一旦算計起來,酒一喝就吵起來了。在飯桌上,一個拿湯匙,一個拿雞頭、鴨頭,你指過來,我比過去的,臉紅脖子粗地吵嚷不休。本來是很好的聚餐,到後來變成不歡而散。 「觸食」是滋養身心蠻重要的東西,可是它有時候是正面的,有時候是負面的。作為生命的滋養、吸收,自以正面的觸食為宜。以攝取食物為例,至少大家平平穩穩地坐下來吃,也是一種很好的感受;何況大夥兒彼此分享交談,感受更是溫馨。而這些在生活中是可以營造的。 識食的結局:最後帶走的東西 人生在世間數十年華,就像結網的蜘蛛,終生在自結的網裡忙碌地穿進穿出,終究難逃老、病、死亡的來臨。人一旦進入老年,感受會變得遲緩,意念也逐漸鬆弛,回首一生的歷程,大都如過眼雲煙,刻骨銘心、歷歷在目的能有幾件?尤其是善業!再回首看看忙最多的財富、名譽、權位、眷屬……,這些在眼前似乎可以數算的東西,等到你眼睛一閉,二腿一伸,你將帶走什麼? 禪宗祖師有名的詩偈:「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這在告訴我們,看到別人去世,我的心就火熱起來,熱什麼呢?除了難過他的去世,更多的是死亡慢慢地就會輪到我了。「死亡」是古往今來所有有情的共同課題。之所以成為課題,最主要是對生與死的茫然,我們不知道生從何來,死歸何處。 結:進入科技時代:從當下安頓身心 我們可以活在20世紀、21世紀;可以進入太空;可以用微波爐;甚至可以用各種方法把人的基因算出來。但是生與死的奧祕,不在過去,也不在未來,而在當下你怎麼過活。在當下體證身心的自在、平衡、安忍,這得自己用功、體驗才有可能。而這些安頓,不是別人可以取代的,不是太空科學或各種的科技產品可以取代的。 科學發展能夠改善外在的環境,但不要以為有了科技就一切都成辦了。更重要的在如何安頓自己的身心。修行重在安頓自己。平時可以自我檢查「食」的四方面,自己都「食」什麼過活?以緣起觀檢查,從呼吸、從食物、感受、意念到起心動念等等,回到當下,回到中道,走向善的循環,這就對了。 祝福大家平穩、自在、安然。 【註釋】 (1)食存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2)出孟子•梁惠王篇。數罟:細密的網。洿池:停積不流的水池。 (3)《點石集》,香光書鄉出版社出版。可向香光尼僧團各分院索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