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燈共一光】香光莊嚴八十四期/94年12月20日

佛教女性的挑戰與未來

以香光尼僧團為例

玄奘大學教育人力資源與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釋見咸

女性學佛、甚至出家,不是因為經濟困難、逃避世間責任,而是為了更能參與世間。

佛教女性應如何參與世間?參與世間會有什麼樣的挑戰?

從香光尼僧團講起,一起來關心:佛教女性參與世間的挑戰與未來。


     前言

今天與大家分享「佛教女性參與世間的挑戰與未來」。佛教女性如何參與世間呢?目前,我在新竹玄奘大學任教。到大學任教,我將之看成是今天主題裡「女性出家人參與社會的方式」之一。1997年,我從美國學成回台灣時,並沒有想到自己會在玄奘大學待這麼久。到大學任教並非我對出家本務、或對僧團失去信心或興趣。相反的,這反而是我對僧團的發展有著更大的關懷:從對出家女性、佛教徒的關懷,更擴充到對整個社會的關懷。個人認為:在整個佛教,乃至於非佛教的發展中,需要有人去做連結、轉化,去做社會資源共用的一種工作。

台灣佛教中有相當多的知識女青年出家,這在台灣、亞洲,乃至整個世界,都是非常獨特的現象。李玉珍教授曾談及,此現象是台灣女性的一個奇蹟。因此,對於現代出家人已不適合再以傳統偏差、負面的思考,而應以正面角度探討其對社會的奉獻。

在今天的主題分享中,有許多資訊取自於《香光莊嚴》雜誌,並從我個人的經驗來分享。抱著期盼佛教能夠在現實世界中更好、更能利他的心懷探討今天的主題。

女性在台灣

女性在台灣的地位,因政治、經濟的變遷等因素,產生相當大的變化。早期的台灣,除了有很多人從小成為童養媳;也有不少女性,因為家境或其他不得已因素,而必須從事私娼工作來賺錢養家。在民國4050年間,這樣的故事一點也不陌生。

台灣政府實施國民義務教育後,加上經濟發展,陸續有許多女性可以進工廠上班,以穩定的薪水幫助自己及家庭,但這是屬於職業上而非學識上的改變。民國60幾年後,台灣女性受教育機會更多,那時已有非常多的女性就讀高中職,表示女性受教育的機會已不限於義務教育。民國70年後,女性的一般教育程度更不止於高中,還延伸到大學。這不僅是經濟進步或政治開放所致,最大因素是因為科技進步及全球化的關係。現代科技使得全球性的交流更方便,也更快速,並帶來新的思想衝激,逐漸改變了台灣人的思考及生活模式。東西方的接觸,讓台灣女性開拓視野,有更多的選擇,包括受教育、找工作等。女性不再只侷限於家庭中女兒、太太、媳婦的身分。台灣從貧窮到富庶,女性從文盲到有受教育的機會,活動範圍從家庭到加工區,更逐漸參與原只限於男性的職業。教育的普及也影響了台灣的兩性生態,雖然腳步不快,但也看到了轉變。年輕女性的學佛或出家,也是其中一個新現象。

另一種選擇

女性參與宗教服務,另一個因素是國民政府遷台後,許多男性出家眾來到台灣,希望佛教在台灣傳承下去。可惜,台灣男性出家為僧的比例不高。相反的,不少女性覺得除了婚姻之外,出家是一個重要的、有效益的出路。因為在女性僧團看到自主的可能性,能展現自己的才華跟能力。

大專女性的出家

民國60年到70年間,台灣的大學校園相當流行佛學社團,現在應該也還是。佛學社團接觸佛教不限於知識跟學理。像我個人,是在民國67年暑假,參加了3年佛學社以後,又去參加嘉義香光寺的佛學夏令營,這個因緣,讓我看到一個很不同於一般女性生涯發展的生活方式—香光尼僧團是自主的、共同管理的女性群體—這個震撼,是影響我出家很大的因素。大專女青年,除了在學校學佛,也有機會去參加各種長短期、寒暑假期佛學營的活動,然後會看到原來有一種宗教叫做佛教,它不受性別的限制,也沒有貧富差距的不平等現象。

香光尼僧團的興起與發展

大專生的學佛與出家

以香光尼僧團為例,從民國69年到民國70年的後半期,我們有很大一部分的僧眾是來自於大專佛學社團的組員。這代表著這些女性不是只有傳統婚姻生活可作選擇,也可以超越性別的約束,在僧團中有自主性的空間,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這對很多當時的女性,包括我自己在內,是與從前對兩性固有的既定概念,截然不同的視野。

民國76年,會發生學士尼風波,是因為有太多人不了解事件的真相。大專女青年進入佛學社團後,除了認識佛學,還重新對女性的生命產生新的視野。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歸宿及自我的展現,甚至從共同生活中去發展各種可能性。這對6070年代大專女學生有很大影響,香光尼僧團早期有很大部分的出家眾,是藉由這樣的因緣進入僧團的。

校外的參學

民國70年代後半期,尼眾進入僧團的方式也跟著改變。隨著所開設的佛學研讀課程、大專女青年研習營及諸多相關社團後,學員因參與這些課程及活動而加入僧團成為尼僧。女性參與僧團有不同的動機與因緣,參與社會的方法也跟著改變。從這些改變可看到僧眾來源的多元性,人才的多樣性及時代的變遷。於是弘法及生活的方式也隨之調整。

香光尼僧團的創立與發展

此處將香光尼僧團的創立及發展分成四個時期。當中有幾個影響發展的因素,即時空背景、領導人的作風及其對僧團的任務、使命認同,還有當代經濟跟社會力量的支持度。

民60—70:發芽期

民國6070年當中,因為悟因法師看到台灣的佛教女眾必須跳脫傳統的生活跟弘法方式,希望建構一個有願景及受現代化教育的僧團。所以,民國69年,正式成立香光尼眾佛學院後,我們的師資、學生、課程,開始有比較正式及清楚的模型出現。民國70年前後,是關鍵期,我個人還有幾位念大專的女同學也是在這個時期出家的。這批人有一半是因為齋戒學會而進入僧團。當時懺公師父帶領的大專齋戒營,是非常嚴謹的一種出家前的修持教育,所以,學員的觀念、看法及自我期許等,有別於一般學佛者。由於這樣一批素質整齊且深具抱負的年輕尼眾加入,僧團也給予了這些年輕僧眾很大的揮灑空間,才得以一步步發展僧團在弘揚佛法及服務世間的各種可能性。

民70—80:蓬勃期

70年到80年,是蓬勃發展的時期。我們以理性的社會科學及引進激勵文化的現代管理課程,應用在佛學院的課程上。還有各種實務課程,包括建構理念、制定法規、擬訂願景,都在這10年當中產生。最大的轉變是:從傳統法會或隨緣說法,到民國73年佛學研讀班的開辦,從此轉換了我們的弘法方式。往後,香光尼僧團在台灣會被認識,應是這時期所奠定的基礎。

民80—90:轉換期

到民國70年代後期,幾位法師開始到國內外進修,可說是進入了變革期,又展現香光尼僧團另一個不同的面貌。這些法師的進修代表著僧團在發展上的需求。為了佛教教育的改革及僧團的長期發展,人才的培養需要多元及完整的教育。所以,有批早期參與僧團的成員,到國內外各個研究機構進修,並帶動往後的進修風氣。

民90—:革新期

民國90年以後,我們面臨一個革新期。僧團走了將近30年,尼眾的年齡、身心狀況都已不同於以往。此外,由於歷年來引進不同的修行方式,僧眾的需要更多元化了。為了因應多元化的需求,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式,即不能再以舊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有時要逆向思考,配合時代,透過各種交流及考慮現代潮流,如網路連結等方式,去實現及弘化佛法。

社會關懷與參與

佛教成人教育

民國73年,香光尼僧團成立都市佛學研讀班。此教育實施最大的特色是:改變傳統隨緣講經說法的方式,透過系統性、結構性跟組織性的課程,以學校的型態定時、定點上課。隨著時代變化,佛學研讀班的內容也更多元,納進了禪修教育、法會共修、解門跟行門的共修等,讓課程更完整。香光尼僧團的法師們,用了相當多的心力在課程的設計上,希望能與學生有良好的互動,協助學習者在佛法的研讀上有更好的效果。

輔育院及心智教育

台灣社會近年單親家庭增多,單親小孩的教育更需備加關心,而社會的多變,也造成現代年輕人因受各種不良誘惑而誤入歧途。民國79年始,高雄紫竹林精舍與嘉義安慧學苑的法師,帶著居士們走入輔育院,推動校園的輔導教育。後來,高雄輔育院的教育小組又開拓校園的心智教育,這是把佛教的禪修與心理輔導結合,讓國小的學生有機會接受佛法的薰陶。

這是一個非常用心跟長期的思考,可以看到佛法的參與,已不限於在寺院中。這是我們對佛教教育與社區教育的新認識:人群在什麼地方,我們就在什麼地方,輔育院跟心智教育的發展,是最好的示現。

社區婦女教育

再談到社會婦女教育。除早期辦的婦女學佛營外,我們也嘗試為社區婦女辦理不同的研習。我們在台北印儀、台中養慧、高雄紫竹林精舍都有不同的推動,如:親職教育及外籍配偶識字等課程。僧團未來的腳步,不僅要去了解社區的需求,而且必須要更多元化。將僧眾與信眾的能力整合,去從事更多的社會關懷與服務。

老化教育

還有,台中養慧學苑嘗試開設老化教育相關的系列課程,目前,台北印儀學苑也開始提供這方面的研讀,它是尼僧團一個新的關懷重點。台灣社會高齡化的趨勢十分明顯,有許多老年人及家屬的心理充滿不安。如何讓每個人去意識到,而且提前做好老年規畫,是我們未來努力的目標。

社區關懷

天災人禍降臨,人們往往手足無措。如921大地震時,尼僧團組成關懷團隊到台中縣石岡鄉,設了一個「趴趴熊之家」的安親班,協助災後兒童的安頓與學習。當時尼僧團的人力不分南北,輪流調集到災區,陪伴受災戶的兒童走過創傷。或許投入的物力資源並不龐大,但是我們伸出溫暖的手,給予徬徨失措的人溫柔的慰藉,此應是宗教對於社區最能做到的協助。以尼僧團有限的資源,我們嘗試如何結合資源與力量,把事情做到更好。

臨終關懷

臨終關懷或安寧照護的參與,也是僧團過去幾年來一個新的走向。在臨終關懷上,目前只有一兩位法師較長期地參與。嘗試從這樣的參與去思考:當我們有機會面對臨終病人時,除了原來對宗教的認識與實踐;進一步,是否也能夠有實質的不同專業知識,去幫助這些臨終者及其家屬。

女性僧團的社會參與

女性出家人的今昔之別

女性的社會參與可從二個面向討論:一為女性出家人過去與今日的差別;一為現代比丘尼的特色。我們首先從社會地位轉變、個人抱負及僧團中角色三項,來探討今日女性出家人與昔日的差異。

社會地位的轉變

現在我們先從女性僧團的社會參與來回顧。了解女性出家人過去跟現在的差異性,以及台灣現代比丘尼的特色。其中有一些是我自身的體會,有些是我的觀察。民國4050年代談到女性出家人,很多人會認為:這些應是窮苦人家的女兒、或因感情受挫、身體殘障、人生窒礙難行時,才會投向青燈古佛。可是,從民國60幾年到70年的發展看來,卻是這麼多的知識女青年及佛學研讀班的學員,陸續加入僧團。由於時代轉變以及教育程度的提昇,社會對女性的看法逐漸不同,對女性出家的因緣及過程,有不同的認識,看法也持續地轉變。我們的地位已逐漸變成專業的宗教師角色。

專業化是從能力、思考、甚至是從外相上、或從所做的事情上去判準;還有團體的宗旨,及自身對整個社會的看法,也要考慮。今天,女性出家人在台灣的地位,能夠不斷提昇及被認同,是因為佛教教育專業的養成,在比丘尼身上不斷地顯現。

個人抱負

第二是個人抱負。目前女性對自己的期許並不只是純粹修持個人的解脫。我個人的經驗是因為母親的去世,體會到原來生跟死是相當難以理解的,直到開始學佛,終於了解如何來看待生命的無常。每個人都可能面臨跟親人的生離死別,這跟性別、年齡、富貴無關。而出家人可以跟人分享對生命的體驗,將所修持的佛法利己利他。在佛法上的修持,除了自己能夠淨化提昇,走向更好境界以外,如何將修持佛法的體會,透過各種方式來跟社會大眾分享、互相扶助,這就是自我的抱負。希望能讓佛法更親近人間,更能讓一般人了解與踐行。

僧團中的角色

第三是僧團中的角色。女性的學習特色是連結性、關懷性及喜歡和諧的學習氣氛。這個特色不會因為出家而消失。有這樣的學習特色,將之放在僧團中,讓它展現得更好;可以將人力、物力等種種資源加以結合,做最好的運用。在台灣各角落,都看得到比丘尼盡所能地將她們的專長發揮在講學、弘法,並努力辦理僧團的各項事業。當然,這些努力也需要有能力的領導者。香光尼僧團就是因為有過去與現在領導人的帶領,才展現出今天的成果。女性出家人在佛教世界中,表現出分享的及分擔的特色,而不是突出的、唯一的領袖角色。

現代比丘尼的特色

現代比丘尼別於傳統女性出家者不同的特色,大致可分類為專業化、多元化發展及積極性三種。下面分別說明之。

專業化

現代比丘尼的特色,第一個就是專業化。這些專業化,包含從事的工作及從事的方式。台灣出家眾女性跟男性的比例差不多是41。很多人並不是在家時,就準備好出家後所要從事的工作,而是經過不斷地再學習而善盡其責。這些學習相當專業化,包括行政的監督、運作、出版事業、弘法事業、甚至e化的多媒體發展等。從個人的研究中發現:出家,給予女性相當大的發展空間。一方面讓個人可以得到潛能的發揮;另一方面,透過自我再進修及團體的努力,不斷去建立新的專業性,對社會的服務也更能發揮功能。

多元化發展

第二是多元化發展。我們除保存原有的傳統弘化事業,如講學或是佛學的上課,還有新的發展方向。現在出家人已經超過傳統的執事範圍,例如像我一樣,在大學任教。擔任顧問、諮詢的角色,或投入研究,或社會服務工作,這些都有可能是現代出家眾所扮演的角色。跟著整個社會的開放,及本身專業能力的建立,這種多元化發展,已看到一些成果,且方興未艾。

積極性

最後是積極性,這是所有努力及發展必備的條件。如果不是因為積極性,我相信尼僧團不會走到今天。我們需常常反思,突破傳統的思維,發覺更多的可能性,結合世法來轉化原有的思考。我們希望吸收更多人的智慧,共同來付出跟相互關懷,讓佛教的推進有不同的思考跟肯定。

結語

脈絡中的存在

佛陀建僧的目的,是因為僧的住世能夠讓佛法弘揚,這是最終極、最遠大的絕對目的。但如果沒有適合的時空環境跟因緣,僧團不會出現,也無法存續。從傳統佛寺走到今天,有無數的在家居士及信眾們跟著我們一同在佛法上繼續追求,這真是不可思議的因緣!

台灣社會不斷改變,很多新的可能性產生,宗教社群也不斷在改變。不僅佛教本身團體在改變,有很多新興的宗教社群出現,也在挑戰原有的宗教團體。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是沒有間斷的。不僅是人口素質改變,也看到外來人口的增加,社會多元性的要求。我們現在對原住民、客家、閩南、外省籍等所有人,都看成台灣的一份子。新的人民融合,會影響台灣社會的穩定性跟未來的走向。

僧團也是台灣結構的一部分。我們開始發現體制上有一些自我的危機出現,如僧眾的進修辦法,訂立時是希望讓舊的人眾得以休養或進修,新的人眾也能練習獨當一面,都是原先立意良善的法規,但這些目前都必須重新再調整。

在引進更多的修學方法、進修方式時,人本身會產生一個新的嚮往跟新的思考。所以僧團也發現:有些僧眾希望能夠走自己的方向,朝多元發展。這個多元的發展,不見得會在僧團的範圍中進行,也許是在僧團外,甚至於在更大的社會發生。而什麼樣的體制跟結構,可以讓這樣的流動更容易、更活潑一點?這是我們目前的挑戰!生於現代社會中,不能免於社會大脈絡的影響,也必須要因應這些影響而有新的思考及行動。

新的挑戰

每一個出家人隨著年齡、經歷等不同,會有新的需求與自我期許。個人學成人教育愈久,愈感覺成人教育跟佛教的菩薩道,幾乎可以合而為一。成人教育它有兩大軌道:一是個人的成長,包括知識成長、技術成長、能力成長或視野成長。在生命有形、無形當中,正規、非正規,正式、非正式當中,每個人都在成長。而成人教育正是努力在協助人們,做這樣的學習與進步。

第二部分的成教踐行較常被忘記或忽略,即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的部分。主要的思考是如何透過成人教育幫助社會的教育劣勢者、或弱勢者,甚至透過共同努力去進行社會改革,去改變這個不公平及不正義。很可惜,台灣的成人教育,過去幾年在這部分相當不足,偏重於學術研究及理論的建立,較少走到社區,走到社會當中去關懷社區中的弱勢。較少透過教育,將不公平、不正義的現象改革轉換。成人教育在未來的發展,應該是個人成長跟社會行動兩軌共同進行。猶如佛教的實踐中,我們必須挺身而出,去向大眾說明什麼是正法。

這些年來,個人有機會進入校園中,希望能夠將我所了解成人教育的核心訓練,提供給年輕的學生。我曾經帶著學生到夜間補校去陪老人讀書,到識字班陪外籍配偶學中文,我把這些稱作個人的實踐。以自己對佛法菩薩道的踐行及詮釋,將我對世間、社會的關懷,轉換成我的第二種專業。以佛教參與、慈悲精神為引導,帶領年輕人來做社會關懷。所以,個人多元發展,看起來可能是分期的、零落的、不同的;可是在行徑上,它還是跟因緣法一樣,在每個作為中,有對佛法的詮釋,對僧團的期許。因為不斷的覺悟,而產生各種的面向。

這當中有很多專業的再需求,所以我必須不斷去參加婦女教育、女性教育、老人教育、甚至行動研究等研討會。我不認為那只是為了個人的需求,因為我將出家人放在社會的使命當中—我的需求跟社會的需求如何結合?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必須不斷地重新思考,及透過長、短期的各項規劃。從個人的經驗,也時常省思:更多的佛教女性,在今日及未來的發展及奉獻中,都可能面臨如此的挑戰,也需有如此的思考及踐行。

香光尼僧團的願景

從民國70幾年到現在,香光尼僧團大眾共創的願景—尊重生命為起點;關懷時代為志願;播撒佛法的種籽;共創祥和清淨的世界。秉持這些願景,以四大志業來回應社會需求。從教育的努力—包括佛法教育、成人教育、其他社區教育、文化志業、出版及社會服務等,不管長期、短期、臨時的投入,都可以看到僧團對社會的關懷和參與。還有,我們的僧制研發,也是多年來,因應僧團在社會中的發展而有的努力。這是我們以悲願、力行、和合的基本理念,用實際行動,發展四大志願,來實踐我們的願景。

對未來的展望

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覺知與呼應

我個人對未來的展望有二:首先,佛教的教理是可以伴隨世間發展的。我認為:現在的出家眾,要去覺知跟呼應社會的公平正義,這是必須不斷訓練且思考的地方。很多現狀不會因為不去碰觸就直接改善;也不會因為我們去覺知跟感受它,痛苦即會自動消失。這些不公平不正義,不會自動不見,因為因緣法不是如此。因緣法是:因為有人創造因緣,才會讓原來那些不好的情況消失或改善。

所以,除了正確的覺知與面對外,積極回應及投入也是需要的。才能使僧團與社會的脈動相應,成為具有反省力及實踐力的現代佛教團體。

解脫佛學的現代義

第二是解脫佛學的現代義。我們講的解脫佛學是自我的解脫,是究竟解脫,或是不同意義,這是值得再省思的。身為一個現代佛教僧團裡面的尼眾,如何兼顧解脫的究竟義與現實義?這跟第一個,對於公平正義的一種覺知,有類似的關係。

佛法菩薩道的修行,強調利他的實踐,在眾生身上成就菩提。若不能對佛法的真實義有一省察,反囿於個人狹隘、自我封閉式的解脫見地,如此個人所形成的團體,將自棄於社會的現狀與需求之外;也難於大環境中,同時成就自他解脫的殊勝與目的。

女性佛學跟女性實踐

第三是女性佛學跟女性實踐。當女性的意識慢慢在整個世界展現與被重視時,我們可以重新思考女性對佛學的詮釋、應用與實踐的特色。佛教的進修或其他方面的法門,到底和整個女性自我完整性的聯結在那裡?它跟女性組織、女性團體的關係又在那裡?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香光尼僧團是一個現代的佛教女性僧團,如何使個人志願與整個僧團的願景相結合,一直是我們要面對的課題。

而如何善加利用女性學習的特色,回應社會的現實;聯結不同的女性團體與個人,將女性實踐與佛法踐行做適當的結合與創造。相信對僧團未來的發展會引發新的思考與生機。也將有希望為未來佛教女性的發展,開發新的方向及建立新的典範。

香光尼僧記事(民國69年至94年)

【民國69年】

◎悟因法師晉山香光寺。◎香光尼眾佛學院開辦。

【民國73年】

◎「佛學研讀班」首辦。

【民國74年】

◎《香光莊嚴雜誌》創刊。◎第一次僧眾大會。「香光尼僧團」名稱首次出現。◎舉辦第一屆大專青年學佛夏令營。

【民國75年】

◎成立出家入眾的行者制度。

◎引進The Institute of Culture Affairs教學法。

【民國77年】

◎建立僧團理念:悲願、力行、和合。◎嘉義安慧學苑啟用。

【民國79年】

◎高雄少年輔育院定期弘化。

【民國80年】

◎組織「僧團法規委員會」。◎雲林觀護所定期觀護弘化。

【民國81年】

◎高雄紫竹林精舍落成。◎香光書鄉出版社成立。

【民國83年】

◎南傳譯著出版、《台灣佛學院志》出版。

【民國84年】

◎封山禪修。◎苗栗定慧學苑啟用。◎《佛教圖書館館訊》創刊。

【民國85年】

◎悟因法師至印度講戒。

◎香光尼眾佛學院擴大招生。院刊《青松萌芽》創刊。

◎《佛教圖書分類法》出版。◎舉辦佛教圖書館管理研習課程。

【民國86年】

◎香光寺新建前殿啟用。◎香光寺218事件。

◎台北印儀學苑啟用。

【民國88年】

◎台中養慧學苑落成。 ◎建置香光全球資訊網。

◎成立921震災協助專案。

【民國89年】

◎於高雄、嘉義開辦「外籍新娘識字班」「外籍新娘生活輔導班」。

【民國91年】

◎開辦「迎接高齡化社會系列課程」。

【民國92年】

◎設立香光佛教研修所籌備處。並於桃園大溪購置研修所校地。

【民國94年】

◎桃園大溪香光山寺通過建築使用執照。


[香光資訊網] [香光莊嚴][香刊84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