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八十二期/94年6月20日
新生 編輯組 |
有則溫馨的新聞。一名清大電機系學生因車禍昏迷37天後,奇蹟似地甦醒了。清醒後的他,什麼都不記得。他的父母、大學同學陪著他復健、讀書,從1、2、3開始學。一年後,他的心智能力竟恢復到高三的程度。大家都欣喜,在彼此支持與鼓勵中,我們見到苦難的生命重生了。 只是,此時的他,和當初念高三的他,是同一個人嗎?身體狀況已不同,所思所想還一樣嗎?若不同,為什麼還當他是同一個人,還稱他同一個名?生命其實只有此時的心與身,搭配出此時的生命,每一點都是新的生命,哪裡有個永不改變的「我」?既無常亦相續的生命觀,正是佛陀教導的世間實相。 而生命只是心與身的聚集展現,是修行必要親證的歷程。本期專輯「不隨感覺起舞」及單元「心與物探尋」,關懷的就是這個課題。從身心相依的立場來看,「感覺」便顯得平淡多了:那快樂或憤怒,只是某個狀況下身心的呈顯,覺察但不須跟著手舞足蹈,它生起消失,來來去去,很難捉摸。而當愈清楚身影響心,心影響身時,您愈能在生命抉擇的過程中,給予自己真正的利益。 提筆寫編輯手札時,正好在印順導師圓寂兩週後。導師離去,佛教界的天空和光,乍時黯淡了。他的著作曾在我們生命的深處響起呼聲,令心空了再空,而又時時注入新的生命。這是無窮的恩德。 而在您闔上這本雜誌之前,總編輯悟因法師要帶著我們一起懷念印順導師。雖然自此以後,未能再見他的容顏,但在尋法的途中,還聽得到他輕緩的步履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