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八十期/93年12月31日

信仰、知識與生活

《香光莊嚴》二十年的真諦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林端

《香光莊嚴》多年來最重要的主題與特色就是:信仰、知識與生活,

傳播的不只是知識,還是信仰與生活的訊息,其中理性的信仰是《香光莊嚴》的起點,

旁涉佛教知識與其他知識的會通整合,而強調落實在具體的社會生活中 。


楔子

《香光莊嚴》二十週年了,身為這份雜誌的忠實讀者,今天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從宗教社會學與知識社會學的角度,撰寫這篇讀後的心得。

跟香光尼僧團結緣,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了。

除了定期閱讀《香光莊嚴》之外,多次造訪悟因師父、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以及各地的道場,總是留下深刻的印象。其間我與家人也曾多次在香光寺莊嚴的梵唄聲中,跟法師們一起討論韋伯(Max Weber)與涂爾幹(Emile Durkheim)的宗教社會學。在那裡的共同討論,讓我們對香光尼僧團有比較深入的認識。每一次悟因師父及諸位法師都會很認真地參與,並提出很多問題,大家交換意見。宗教社會學誕生於西方,其所指涉的往往以基督宗教為主,但我們幾次討論下來,卻常常發現宗教社會學跟佛教彼此相互溝通、相輔相成的一面。比方說,社會學常說人是社會性的存在(social being),人的人格隨著社會變遷有可能不斷地改變(隨時有可能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這跟佛教的因緣改變,本性也會跟著改變的主張,似乎有點類似。我本身不是佛教專家,也不是佛教徒,但是相當珍惜這種共同討論、共同追求人類超越經驗可能性的機會,所以對於香光尼僧團所創辦的《香光莊嚴》,始終也都抱懷著一定的敬意。其內容相當豐富,既兼顧宗教信仰的立場,也將宗教研究的知識成果,以及入世的社會生活,融為一體,讓它變成是一份法師與信徒可以看、一般社會大眾也可以看、宗教研究者也可以看的「雅俗共賞」的雜誌。

在此,要用九千字左右的篇幅,針對《香光莊嚴》二十年來的豐富成果提出我們的讀後感,「全面性」是絕對不可能達到的,掛一漏萬之處,還請海涵。我們以下只能用系統性的主題研究的方式,針對雜誌內容幾個重要的主題,掌握其所體現出來的特色,作進一步的分析。我們認為《香光莊嚴》多年來最重要的主題與特色就是:信仰、知識與生活。


《香光莊嚴》的特色:信仰、知識與生活

就知識社會學來說,《香光莊嚴》這份結合「信仰、知識與生活」的雜誌,傳播的不只是知識,還是信仰與生活的訊息。我們可以先從它的編者、作者與讀者來作分析,因為他們都是承擔這些知識與訊息的社會行動者。就編者來說,自始至終,悟因師父都是擔任發行人兼總編輯,而執行編輯通常也是尼僧團的法師,所以編者基本上是具有「宗教師」身分的比丘尼,信仰是她們躬行實踐的起點。但是悟因師父與法師們的信仰,都具有很強的理性色彩與知識性格,對於貫通佛教知識與其他宗教的知識,還有一般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不但抱著濃厚的興趣,而且也想要加以會通整合,然後落實在具體的社會生活裡。

因此,作者的邀約,也體現了結合「信仰、知識與生活」的特色,尼僧團內的成員、居士、佛教研究者、以及其他國家的法師與佛教研究者的作品的翻譯,雖然是其大宗,但是也不排斥其他宗教研究者的作品,如政大宗教所蔡彥仁教授在佛學院的課程,也都被整理成重要文章加以發表。因此就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是一個佛教信仰、知識為主的園地,但卻希望在此基礎之上,讓佛教信仰、知識與生活經驗作結合,對社會大眾開放,以淺顯易讀的方式,與其他宗教與人文社會科學知識作妥善的溝通。在這種情形下,讀者便會來自十方,除了香光尼僧團的信眾之外,全國各地學苑的學員,以及一般社會大眾,都可能是它的讀者,就讀者是多樣性的,並不僅限於佛教中人。


 信仰的傳統與現代:台灣比丘尼的理性反省

無疑的,理性的信仰,是《香光莊嚴》的起點。堅毅且理性的信仰是這份雜誌的阿基米德點,撐起了整個世界。

﹝重視佛法與教理的討論﹞

為了建立堅毅且理性的信仰,《香光莊嚴》很重視佛法與教理的討論。這一部分並非筆者的專長,只能簡單舉例說明。如每期都有的「專輯」,信手拈來都是名家的作品,如七十六期有班迪達尊者的專輯「寂靜馬車 ∣踏上涅槃之旅」,裡面強調孤獨、危險、沮喪與茫然等,已是修道之旅中不可避免的遭遇,只有八正道的寂靜馬車,才是你可以依止的星球,而你是其中唯一的「住民」,寂靜馬車正帶領我們奔向涅槃。第七十二期則是一行禪師的專輯,名稱為「快樂的修煉 ∣慈悲、正念與觀照」,在這專輯中強調快樂就是遠離痛苦。要轉化內心的貪、瞋、癡,並能利益自己與他人,可從慈悲、諦聽、正念、專注、深入觀照下手,便能安然度過情緒的風暴。這些教理的討論與說明,對於佛教教理在台灣的普及化與現代化,有它一定的貢獻,而且有關教理的討論,跟香光書鄉出版社所出的專書也密切配合,很多在這裡連載的文章或翻譯作品,後來也都是成為出專書的基礎。

﹝強調宗教內部規範對信仰的重要性﹞

其次,《香光莊嚴》很強調宗教內部規範,對堅毅且理性的信仰的重要性,亦即佛教「戒律」的現代詮釋,對當代比丘與比丘尼修行實踐的重要性。我們發現有很長一段時間,戒律,也就是佛教團體的宗教內規的研究,是這份雜誌很重要的部分。比方說有關《四分律》辭典的專欄一直是雜誌的重點。客觀來說,以比丘尼為主的香光尼僧團,其對傳統戒律的反省,採取的是比較中庸之道的態度,並不直接去挑戰歧視女性出家眾的「八敬法」,相反地,她們是希望將過去佛教歷史裡流傳下來的戒律之學,用現代的方式,來加以詮釋出來。換句話說,面對的是古老戒律與現代生活整合的問題,究竟幾千年前在印度與中國定下的這些古老戒律,在二十一世紀的兩性平權的現代生活中,要如何「創新且因時因地制宜」地加以遵守?這應該是香光尼僧團非常重視的理性信仰的一部分,而且也是香光尼僧團作為一個重要的、非常知識化的尼僧團,他們著眼佛教現代化工作裡努力發展的重要面向。

﹝理性反省﹞

就《香光莊嚴》出刊的形式來說,它是以季刊的形式出現的,一年四期,創刊於民國七十四年二月二十日,一直到第二十八期為止,亦即到民國八十年十二月二十日,這七年間這份雜誌是以報紙的形式出現的,像國語日報一樣大小,每期四頁。嚴格說起來,這七年比較屬於報紙的形式,但是就內容而言,也是一樣包含前面所提到的「信仰、知識與生活」這三方面。

◎學士尼風波

這七年間作了不少摸索,舉例來說,裡面有對於女大學生出家的事情進行深刻的反省,這是在第十一期裡的很重要內容。香光尼僧團對於民國七十六年七、八月間聯合報與時報週刊討論「學士尼」風波的問題,提供了客觀的討論與分析,其中強調佛教是理性的宗教,其理論與實踐皆自成一套科學的體系。因此,香光尼僧團在宏揚佛法的立場上,一直秉持著「人成即佛成」的理念,用理性的教學來自我學習和領導信眾,他們強調這中間沒有什麼神秘可言,如果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女生出家,更可以發揮宗教對社會的貢獻,要擔任社會大眾心靈導師的角色,更能夠發揮其功能。

香光尼僧團對於大學畢業女生出家的過程,態度是相當謹慎的,需要透過相當嚴謹的程序,才能讓決定出家的人,在她的家人同意之下,真正完成剃度,達到成為比丘尼的人生抉擇。所以出家不是逃避,出家反而是社會責任的開始,作為一個「宗教師」,他的使命是既長遠又艱辛的,除了人格操守很重要之外,還需要豐富的學養,高教育水準的女生出家,不但不應該是一個問題,反而應該是提振「宗教師」水準的一個良性的發展。

◎出世與入世

四十期的封面裡,刊登了太虛大師的紀念碑,特別強調七十年前太虛大師的一句話,也是香光尼僧團具體實踐的一句話:「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四十一期到四十二期也討論到佛教兒童的教育,從幼稚園到兒童夏令營到佛教兒歌與佛教故事,還有佛教的兒童文學,作了很有趣的宗教與兒童教育的深入探討。另外一方面,《香光莊嚴》一再強調戒律與清規的重要性,四十五期強調「清規是一座橋樑,溝通了入世與出世,也銜接了印度與中國,透過清規,戒律成功地流傳下來,延續到今天,然而在目前遽變的社會裡,清規的時代性卻再一次面臨挑戰,什麼是這個時代中國僧人應遵守的清規?回溯清規在叢林生活中的展現,在即將跨入廿一世紀的今天,我們有必要為逐漸模糊的清規再勾勒出新的面貌。」

《香光莊嚴》,對戒律與清規的討論,延伸到外國文獻,翻譯了日本學者佐藤達玄有關清規的著作。清規是中國式的戒律,所以探討原始佛教的戒律與探討漢傳佛教的清規,對於現代的佛教「宗教師」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台灣比丘尼的省思

四十六期見晉法師一篇討論西方尼僧生活營的文章,是一種不同國家比丘尼的共同生活經驗,這是在印度舉行的活動,來自十七個國家八十多位比丘尼,由悟因師父跟西藏的另外一位那旺格西法師主持。悟因法師負責教比丘尼戒,強調持戒是出家人的本份。而在寫作業的時候,除了寫報告描述自己修行狀況之外,並有分組表演,表演的內容有五個問題,大體來說包括比丘尼會碰到什麼困難,你跟在家眾與其他法師相處的關係如何,你一天的生活如何,跟自己師父的關係如何等等,相形之下,台灣的比丘尼可以參與的事情,相對於很多西方的比丘尼多很多,在藏傳佛教裡,比丘享有崇高地位,而比丘尼卻受到重重客觀的限制。悟因師父就進一步提出一個問題說:台灣的比丘尼可以為世界其他地方的比丘尼作些什麼事呢?還有女性「宗教師」投入宗教奉獻,可以對人類、對僧團、對社會提供怎樣的貢獻?相形之下,西方比丘尼的個性比較獨立,目前就只有漢傳佛教才有比丘尼,但是藏傳佛教跟南傳佛教中,幾乎都沒有類似的制度,就這一點來說,台灣成果豐碩的比丘尼制度的發展,的確在全世界的比丘尼運動中需要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而香光尼僧團多年來在這方面的努力,也彰顯了他們獨自的特色。

由於香光尼僧團自己是比丘尼僧團成功的例子,長久以來,《香光莊嚴》也相當關心比丘尼在台灣佛教界,以及在台灣社會裡面的重要定位,除了前面提到的西方比丘尼會議之外,在五十期,也就是八十六年六月出刊的那一期中,有一個談到戒律的重要專題,討論台灣比丘尼的天空,這是一個公開的座談會,題目為「比丘尼的台灣經驗」,希望將台灣經驗提供給藏傳佛教參考,以協助他們建立比丘尼制度。裡面包括悟因師父的〈台灣比丘尼僧團的成立與運作〉,她回顧台灣比丘尼的歷史,並以香光寺為例子來作說明。其次是恆清法師的〈台灣比丘尼在學術文化領域的傑出表現〉,昭慧法師則強調台灣比丘尼的社會關懷,江燦騰先生則討論〈台灣佛教的比丘尼整體表現及其原委〉,江先生強調台灣比丘尼的整體表現有三大特點:第一、百分之八十佛教界的事務是由比丘尼承擔;第二,其專業水準在佛教史上相當罕見;第三、比丘尼事業的多元化與認真貫徹的能力,將有一定的歷史地位。最後他們對藏傳佛教的比丘尼提出建議,他們強調西藏女性「宗教師」投入佛教運動後,應該對於整體藏傳佛教會有積極的貢獻。

◎當代僧伽生活的落實

由於香光尼僧團高教育水準的特質,對於僧伽的生活或僧伽的歷史與現實有著深刻的反省,亟思探討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中國的比丘、比丘尼的實際生活方式,有怎麼樣具體的改變。「佛入中國,則中國之。」這種中國化的佛教生活,在食衣住行等方面具有怎麼樣的改變?《香光莊嚴》作了很好的分析與報導。舉例來說,原始佛教主張僧人外出托缽乞食,但在中國乞討是卑賤的行為,所以唐朝馬祖大師創建叢林,百丈禪師立下清規,中國僧伽開始進入「晝而農,夜而禪」自耕自食的農禪生活,進一步又在梁武帝之後,立下了素食的規則。這種在食物的反省,以及香光尼僧團對於僧服的實際改革,說明了她們透過很深入的方式,反省佛教傳入中土之後,作為一個宗教工作者,一個所謂「宗教師」,在日常生活裡面,在食衣住行裡要怎麼做,才能具體體現佛教工作者的特色,讓佛法在日用平常的生活當中體現出來。

◎宗教師角色定位與培育

這種從歷史與當代的現實,既兼顧傳統又兼顧現代的自我反省,是台灣比丘尼的重大特色之一,而香光尼僧團在這裡的反省,既全面且深入,希望透過堅實的信仰,具體地實踐,以深入的知識來證成理想的佛教出家人,理想中佛教的「宗教師」應該具有怎樣的修養與實踐的工夫,以達到「信仰、知識與生活」具體結合的目的。所以要成為成功的「宗教師」,除了要專業化之外,而且還需要不斷地進修。見咸法師在八十三年六月第三十八期裡有一篇文章,體現了這樣的特色:〈從「專業人士」省思佛教宗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這篇文章強調「宗教師」必須要有專業化的訓練,現代的出家人,一定要透過專業的養成教育,短期目標上要重視佛教的基礎教育,強化佛學院的教學課程,以養成學生的基本能力,以立足社會,服務社會;而長程來說,跨出佛學院的「宗教師」,還必須重視持續性的繼續教育,引用專業的教育資源,探索佛教內部的問題及外部的反應,以強化佛教宗教師與時俱進的能力。

◎歷史傳承

在八十八年三月與六月出刊的五十七與五十八期中,則進一步針對台灣佛教史上重要的比丘尼,天乙法師,作了傳記史上的詳細整理。出身屏東世家的天乙法師,屏東女中畢業後,赴日本東京昭和大學就讀,民國三十四年畢業,民國三十七年出家,是中國佛教會白聖長老弘法的重要助手,也是悟因師父的師父。這兩期詳細紀錄了天乙法師的心路歷程,在她的努力之下,民國六十五年,在龍湖庵傳戒,擔任開堂和尚尼,以女眾身分直接教導女眾,這是台灣戒堂史上空前的創舉,以女眾自己教導女眾,確立了比丘尼在教團中的地位,而香光尼僧團的努力,也就在天乙法師的法脈之下繼續開展。

 
知識無疆界:佛教知識與其他知識的會通與整合

此外,為了促進佛教知識與其他知識的會通與融合,香光尼眾佛學院歷年來舉辦了非常多的宗教文化的系列演講,如于君方教授講「觀音信仰」,谷寒松神父講「基督宗教導論」,李豐楙教授講「道教概介」,康豹教授講「中國的民間信仰」,瞿海源教授講「台灣的宗教與社會」,這些演講的內容,也都刊登在《香光莊嚴》的雜誌裡。

﹝宗教學﹞

在此試舉蔡彥仁教授的專輯為例,這是四十七與四十八期的重點,題目是「尋找宗教∣宗教研究方法」,裡面包括八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尋找宗教」,內容包括對於宗教的定義、還有宗教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甚麼是宗教?」;第三部分是討論宗教社會學,談宗教的社會、社會的宗教;第四部分討論的是當宗教走入生活,討論的是宗教人類學;第五部分則討論全方位的宗教研究,說明宗教現象學的研究方法,宗教現象學希望全方位地來討論宗教現象;第七部分是討論「宗教 ─心靈的體驗」,說明宗教心理學的內容;最後則是宗教地球村的夢想,說明宗教對話的重要性,在作結論時,蔡教授則希望為「中國的宗教學」催生。

﹝社會科學﹞

五十四期開始翻譯、登載西方社會人類學家史拜羅很重要的「佛教與社會」的作品,他因為研究緬甸的上座部佛教,所以撰寫了這本書,這是一本很有意義的社會科學的著作,討論佛教與社會、佛教規範與社會規範、佛教制度與社會制度之間的互動關係,這本書的翻譯與登載說明了《香光莊嚴》重視與現代社會科學交互溝通的重要性。

﹝現代建築﹞

在六十二期,也就是八十九年六月出刊的這一期,其專題特別討論現代佛教建築的問題,因為香光尼僧團台中道場「養慧學苑」不但獲得台灣建築獎第一名,而且也獲得英國世界建築雜誌,挑選做為封面,因為它是一個跨越傳統的新宗教建築,超越了傳統寺廟的建築,這種在硬體上用現代的材質、現代的意念以符合現代人的宗教需求。這是香光尼僧團在宗教傳統裡創新的精神的體現,從深山古剎到都會道場,現代的宗教建築,應以哪一種方式出現?「養慧學苑」作了全新的嘗試,希望縮短佛教與現代人的距離,吸引更多有緣人來到這座佛陀教育的殿堂,尋得心靈的依歸與平靜。從民國八十五年動工,到八十九年落成,土地面積不過百餘坪,八層樓的建築,尼僧團與建築師彼此密切合作,完成了這一個創新的佛教建築,在大廳中有兩個很大的佛的腳印,這是鼓勵大家跟隨佛的腳印一步一步地修行。

蔣雅君小姐在一篇〈寺院建築現代化的社會學思索〉的文章中強調,當信眾捐地,悟因師父思考為寺廟建築作合乎現代社會需求的創新時,想要跳脫出國家法規所規定寺廟建築的形式特性,改以基金會的名義來興建這個建築,讓它隱身在都市建築叢林之中,改變大家對佛教團體的刻板印象,以達到佛法的普及化。在這種情形下,國家對於寺廟建築的發言權,被建築師所取代,建築師的參與形式及其提供的意識型態與支配型權力間的關係,值得加以深究。其次,寺廟建築所傳達的菁英品味與認同,逐漸被周遭居民所肯定,這種宗教空間提供了都會感與中產階級品味,跟他們的自我認定兩相符合,這個時候,就不會把傳統寺廟的傳統性與民間性,拿來跟他們自己的中產階級認同兩相對立,當地民眾與寺方相互融合,社區服務成為「養慧學苑」很重要的功能。所以都會道場與中產階級的相互配合,是「養慧學苑」的一大突破,也是台灣佛教弘法一種新的形式,香光尼僧團在此也體現了他們既傳統又現代的創新能力。

《香光莊嚴》內容中,還有許多佛教知識與其他知識會通與融合的例子,在此限於篇幅,無法一一詳述。

 
生活中的佛法:在日用平常的社會生活中實踐佛法

從二十九期到四十六期,也就是民國八十一年三月到八十五年六月,在這十八期裡,這份雜誌有了明顯的改變,它由報紙型改成雜誌型,由四頁增加到數十頁的篇幅,不但封面是彩色印刷,內容也更為豐富,採取十六開本的印刷方式,負責編輯的年輕法師與居士也都具體列名,豐富的內容使得在客觀上可以看出香光尼僧團在弘法修行之外,也發揮了太虛大師以來的「人間佛教」精神,積極參與社會服務的工作。就像在三十七期裡所提到的佛法在日用處,像編輯組所引用的《指月錄》所記載的:「佛法在日用處,行住坐臥處,吃茶吃飯處,語言相問處,所作所為處。」所以這代表了佛法要在日用平常的生活裡面修行,每一時每一刻,要遵守佛教的戒律,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佛法的精神,

﹝生活 ∣佛法日常實踐的分享﹞

有一個重要的專欄是「生活」,裡面多是法師與居士們宗教信仰與日常生活體驗的現身說法,是信仰者在日常生活實踐的具體見證。這部分雖然常常以小品文出現,但實際上來說,我們常常可以在這些生活小品的閱讀中,體會到這些法師與居士們的佛教信仰與日常生活實踐之間的有機整合的關係。一種信仰必須要加以實踐,此信仰才有其具體的意義,而且這個信仰,需要充分的現代知識加以配合,換句話說,信仰除了不能是盲信之外,而且不是為信仰而信仰,相反地,信仰是建立內心的根本之上,知識是去驗證信仰的純粹性,而實踐則是將信仰具體落實。《香光莊嚴》體現出來的精神,就是希望一個人有了佛教信仰後,既要尊重知識,接受理性知識的檢證,以求自我的不斷發展,而且要進一步將這種有知識作支撐的信仰,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這樣的精神,我們可以在「生活」這個專欄裡,每一期裡看到不同的例子。這是佛教信仰者,在步入現代化的二十一世紀社會當中,自我提升、自我認同,並且自我肯定的重要途徑。而且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將這種「信仰、知識與生活」結合的作法,透過雜誌、圖書館、網路、書籍等出版品向其他人傳播。

﹝關懷社會問題﹞

三十七期裡有關心外勞生存權的文章,在其他期裡也有專門討論外籍新娘的文章,這也開啟了香光尼僧團後來創立「外籍新娘識字班」,走在政府、教育與社政單位之前好幾年,希望這些加入台灣社會的生力軍,很多台灣之子的母親,能夠真正融入台灣的社會。此外,九二一大地震所帶來台灣社會的創傷,香光尼僧團也作了積極的因應與努力,協助受災社區的心靈重建。

﹝宗教與社會的互動﹞

民國八十六年三月出刊的第四十九期,題目為「『法』的堅持」,副標題是「香光寺二一八靜坐抗議記實」:第五十三期是八十七年三月出刊的,題目是「『法』的學習」,副標題是「香光寺二一八靜坐抗議之後」。這是有關八十六年二月間香光寺事件的一個真實紀錄,記載當年二月十八日香光寺法師們靜坐抗議,地方人士自行組織「香光寺管理委員會」,非法接管寺廟事件。這個事件不僅對香光寺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對台灣寺廟發展史上,傳統地方公廟與十方的佛寺不盡相同的發展邏輯,其間可能隱藏的差異與衝突,這個事件可作為一個見證。

當天法師們以鮮黃的布條,提出嚴正的抗議,布條上寫著「香光寺全體法師為維護合法道場權益靜坐抗議」、「香光寺並無管理委員會之組織,任何管理交接儀式於法無效」。香光寺原來是玉山岩,六十三年心志法師擔任住持後,第二年玉山岩更名為香光寺,八十五年底,村民自行組織「玉山岩管理委員會」,決定在八十六年二月十八日終止委託管理權,打算接管香光寺。二月十八日當天清晨五點十分,村民們進入香光寺觀音殿,打斷法師的早課,打算進行交接典禮,而法師與居士們在殿內外沈默靜坐,拉黃布條抗議,村民針對法師們的靜坐,以鑼鼓、鞭炮與舞獅作為驅離的手段,八點半香光寺發表六點聲明,強調香光寺與地方互助合作的重要性,九點鑼鼓聲停止,靜坐的法師遭到推擠與攻擊,十點鐘雙方達成暫時的協定,法師們停止靜坐,民眾拜拜到中午,改日再行協調。四十九期也紀錄了現場的法師與居士的心路歷程,明迦法師則以一篇〈香光寺應受公權力保護〉說明了二十多年來香光寺歷史沿革與法律地位,香光寺已經登記為募建寺廟,財產屬於寺方,而寺方的尼眾擁有寺廟管理權。

在五十三期「『法』的學習」裡,離香光寺事件已經有一年,記載了香光寺在法律訴訟獲得勝訴的所有資料,歷任管理人與住持都獲得不起訴處分,並強調弘揚佛法是他們始終不變的堅持,至此,這個法律訴訟告一段落。但這個問題對於香光寺的發展影響很大,法師們戰戰兢兢,全力以赴,一方面力圖弘法,將香光寺對外關懷的面向擴大,成為向十方開放的佛寺;二方面她們也積極努力與村民溝通,希望維持玉山岩以來,跟地方百姓密切合作的關係。


祝福與期待: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這幾年來,國內外局勢相當混亂,世道人心,江河日下,很多人都迷失了方向。也有很多宗教喪失了他們的基本立場,作奸犯科、騙財騙色的事情姑且不論,最重要的是宗教市場化、世俗化、庸俗化,開廟像開公司一樣,經濟理性戰勝了宗教理性,市場邏輯戰勝了宗教邏輯,「宗教人」變成「經濟人」,選擇宗教像在逛百貨公司一樣。世人如此,很多宗教團體也跟著如此地轉變,當神聖與世俗不再具有分野,當宗教力量等同於經濟力量之時,各宗教團體就變成一家家公司,宗教的固有法則性與獨立自主性,就會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深層邏輯之中,一步步損失殆盡。

在這種情形下,維持一份莊嚴的嚴肅雜誌,無疑地是既花錢又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多年來,筆者自己也辦過各種不同的雜誌,大部分是不賺錢的學術性雜誌,深深瞭解辦雜誌的辛苦,也更為不畏艱難、辛苦辦雜誌的人,感到既敬佩而又振奮。敬佩的是,她們把信仰化為具體的實踐;振奮的是,這份雜誌已經維持了二十年。

《香光莊嚴》二十年了,相信在這一群有心的法師與居士的聯合努力之下,還會再創第二個二十年,結合信仰、知識與生活,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斷地繼續奮鬥下去,不但有助於佛教的弘法,而且有助於宗教學研究的提倡,還有世道人心的積極拓展。讓它邁開大步、繼續發展,不只在台灣的社會,在所有華人世界,發揮它巨大的影響力,這是我們要向悟因師父及諸位法師與居士們,衷心所要提出來的祝福與期待!


[香光資訊網] [香光莊嚴][香刊80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