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七十八期/93年 6月20日

與正念共處

柏林禪師問答輯要

編輯組

那天,禪師輕鬆地坐在藤椅上,他微笑看著我們手忙腳亂地準備錄音的動作,擔心不了解緬甸佛教文化而失禮的我們,謹慎地問著:「可以錄音嗎?不是編輯組的人員可以一起聽嗎?我們可以拍照嗎?……」禪師都親切地點點頭:「我很高興您們讓我有這個機會分享佛法,如果你們不想聽,就算我想說也是沒有辦法,所以,我的內心是非常地高興。」自在的禪師,慌亂的我們,在同是佛法的一家子裡,沒有國籍的差異,也沒有語言的障礙,只有生命與生命的互動與分享。我們很高興能夠向柏林禪師請法,他老人家可是資深禪修指導老師,卻耐煩地回答著我們奇奇怪怪的問題,尤其現代人在匆忙的步調裡,該如何調整自己與外境相應對,柏林禪師開出了一帖帖對治的藥方……

 

禪修法門的認識

問:馬哈希禪法的修學程序、步驟是什麼?一般需要多久時間才能修完課程?

答:我們依據經典來教導禪修,修習的次第即十六觀智,基礎是受八戒。十六觀智的禪修理論整理自《大念處經》等巴利三藏經典,沒有摻雜其他的東西。基本上,我們不證明禪修者所到達的境界,只是提供方法讓禪修者自己去經驗。

想修學的人就到禪修中心受八關齋戒,然後聽禪師的錄音帶,接著就是自己親自體驗禪修。禪修中心每天都有小參,因為指導禪修的禪師都有實修經驗及理論基礎,透過每天的小參報告,禪師會辨識禪修者的報告,再提供相關的指導,讓禪修者反思、檢視自己的修學到那一個程度。所以,我們從來不說:「你證第幾果!你到第幾果!不可能說的。小參的重點在讓禪修者知道自己的經驗,禪師只是提供指導,讓禪修者走正確的道路。

修學時間的長短則是根據禪修者個人的努力情況,如果非常誠實、熱忱、精進地跟隨方法修學二到三個月,也許就能對內在有所了解。但這也決定於個人過去波羅蜜的多寡,而影響成就的果位及快慢。

問:閱讀什麼經典將有助於修習馬哈希法門?

答:四念處相關經典、《大念處經》,閱讀這些有助於了解這個法門。另外,馬哈希尊者的著作有六十幾本書,其中一本叫做《修習毗缽舍那的方法》,這本書已翻譯成英文,書中集結許多經典介紹修毗缽舍那的方法,這本書也為緬甸國家所認證。

問:現在台灣有許多不同的禪修法門,該如何選擇?

答: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禪修法門,可以從兩個標準檢試禪修指導老師,一是禪修老師對教法的勝解是否充份,且對巴利文經典的了解是否足夠。二是實修方面,這個指導老師或禪師的實修經驗是否很有成就、很充份。

從這兩方面來說,馬哈希禪師都有很高的成就,他個人是三藏持者,對巴利文有充分的了解。也有一個完整指導禪修的修學制度。有些禪師的個人實修很高,但沒有看過巴利文經典;有些禪師可能在教理部分造詣很高,會教巴利文,但實修經驗不夠。所以,我們需要從解行兩方面來選擇指導禪修的老師。而當我們確定這個老師是好老師時,就要有信心,完全地放下自己的一切,跟隨老師學習。

問:在緬甸的班迪達禪修中心,如何培訓弘揚佛法的人才?

答:班迪達禪修中心並不是一個教學的、解門的道場,它是個禪修中心,解門部分只教導巴利文和佛法。如果有其他出家眾來到這個團體,我們會歡迎、接受他,但也一定會要求他是一個禪修者。等到他禪修到達某個程度,自己滿意,禪師檢核也滿意後,就會檢視他的個性、行為和品格,選擇一些人送往其他地方做實習生。如果通過政府巴利文的考試,也通過法義的檢核,就會訓練他們,跟著其他禪師學習如何帶禪修。先跟著禪師學習指導禪修的經驗,再訓練他獨自指導禪修,經過這樣的訓練,將可以成為一位禪修指導老師。

如果是年紀很小就來到班迪達禪修中心,一直到廿歲才出家的僧眾,我們會要求他們從小就開始禪修,在達到班迪達禪師滿意的禪修程度後,而且自己也願意終生成為出家眾,就會送他到解門道場去學習巴利文,一樣在通過政府考試後,回到班迪達禪修中心,因為這是他出家的地方。到外地參學之後,還是要回到自己出家的道場,如果資格符合就可以成為禪修指導老師。

問:女眾禪修者或在家居士可不可以成為禪修指導老師?

答:所謂女眾是指出家的尼師,如果她在禪修及教理上通過檢核,也可以成為禪修指導者。至於在家居士,是否可以成為禪師,目前還沒有在家居士的禪師。因為如果沒有完整的訓練,對教法了解不透徹,當解釋時,會容易有困難而無法完整地說明。在我們對教法還沒有完整了解時,要很真誠地說不了解。因此,在家居士可以用分享的方式,分享自己修學上的經驗和了解,這是被肯定的。

菩薩道與解脫道

問:釋迦牟尼佛原是可以在燃燈佛時就成就解脫,證得阿羅漢,但為了利益所有眾生而不速成就,繼續修持十波羅蜜直至成佛。自利與利他有衝突嗎?

答:你會有你自己的喜好,由你自己決定,要修什麼?成就什麼?是想成佛,還是成為大聲聞弟子,都是由你自己決定,而不管那一個都是能得到解脫的。如果選擇成佛,佛陀所要解脫的,不只是他自己,而是要引導所有的人都能解脫。所以每個人都要修持、積聚波羅蜜,不同的只是你自己的選擇。每一位解脫者都要修十波羅蜜,而成佛不只是成就十波羅蜜,而是要成就三十種波羅蜜,圓滿這三十種波羅蜜,至少要經過四大阿僧祇劫跟十萬劫,甚至需要八大阿僧祇劫與十萬劫,或十六大阿僧祇劫與十萬劫才能成就。所以,解脫道或菩薩道基本上是依你個人的願力而有不同的選擇,自己想要做什麼樣的人?選擇什麼樣的途徑?這當中只有自己的選擇,並沒有衝突。而途徑也是同一個途徑,只是時間長短的差別。我認為沒有衝突,這完全是一個自我自由的選擇,不管選了那一種皆要盡力盡心地做好。

問:如何修持十波羅蜜?

答:每位佛弟子都需要修十波羅蜜,依成就的果位,如佛、辟支佛、獨覺、大聲聞弟子,聲聞弟子等,圓滿的時間會有不同。成佛需要的時間最長,佛、辟支佛、獨覺、大聲聞弟子的時間都有一定,但聲聞弟子就沒有,聲聞弟子是指在佛陀座下聽聞佛法的佛弟子,有些聲聞弟子,在短短的時間就可以圓滿十波羅蜜。

十波羅蜜是什麼?第一是布施波羅蜜,布施波羅蜜就是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很高興地給別人,所有佛弟子都需要圓滿成就布施波羅蜜。第二是戒波羅蜜,即道德的圓滿。戒波羅蜜非常重要,因為戒波羅蜜,我們才能調伏自己身口行為,不會產生修行的障礙。第三是出離波羅蜜,出家眾選擇出離在家生活,可以說是某個程度地圓滿出離波羅蜜。

第四是智慧波羅蜜,智慧就是知道、了解,具足觀智。如何圓滿智慧波羅蜜?必須經過聞、思、修三個歷程。聞是聽聞佛法,或閱讀佛經;思是修持佛法,從經驗中了解佛法;修是已經能夠穿透身心實相。

第五是精進波羅蜜。精進非常重要,沒有精進什麼都不能做。比如說禪坐一小時,基本上是因為精進努力才能禪坐一小時。想成就善行,離開不善法,都需要靠努力才能夠圓滿。

第六忍辱波羅蜜。忍辱即能接受、承擔不喜歡的境界。面對這些不喜歡的境界,我們是沒得選擇的。而在不喜歡的情境下,心可能會產生瞋惱、不舒服,這時就要以忍耐、接受的心來接受、面對,這即是忍辱波羅蜜。

第七是真實波羅蜜。我們說話時,要說正語、說真實語,不要說妄語。說真實語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常常說謊,他人不信任我們,無法成為一個好人,修行上會有很多障礙。尤其小參時,一定要報告真實的情況,這是很重要的,如果報告不實在,就無法得到正確的指導,也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第八是慈波羅蜜,就是慈愛一切。

第九是決定、決意波羅蜜。意思是下定決心、堅決地完成。如決定一個小時禪坐不動,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不動,這樣的決定就是成就決意波羅蜜。當做決定時,便努力地圓滿這個決定波羅蜜,因為它會讓心產生力量,心就可以得到能量。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修持。

第十是捨波羅蜜。捨波羅蜜就是平衡,修行時要能平衡五根。了解平衡的重要,並且練習平衡,如此心就能接受任何情況,任何情況心都能保持平衡。

最後再補充禪定波羅蜜,禪定波羅蜜是止的圓滿,這是加在智慧波羅蜜裡,禪定波羅蜜很重要,每個人都需要禪定、禪修。

不管要成就聲聞道還是成佛都需要修持這十波羅蜜。

問:自己很希望藉由佛法來幫忙其他有基督教背景的朋友,跟他們分享佛法,希望他們獲得佛法的實益。要怎麼做?

答:先不要想要影響別人,剛剛你提到分享,這很好。原則上,佛法對其它宗教的態度是:佛法不是為某一個人,而是為所有的人而有,所有的人都能夠學佛,不管是什麼宗教,回教、基督教,都可以學佛,並沒有設定一定是佛教徒才可以學佛法。

如何和人家分享呢?重點是自已要在佛法中得到實益,再與別人分享我們的經驗,不要嘗試去說服別人,也不要嘗試改變別人去信仰另一種的宗教。說服或強迫別人相信,說自己的宗教有多好,對方如果不聽,就很不高興,這些都不是佛法的態度。

佛法的態度是自己受益,然後就我們所知道的和別人分享。如何才能讓別人得到利益?一定是我們自己得到利益,而且因為很清楚自己所受的實益,我們可以講得很清楚,別人自然就能夠聽得很清楚。還有別人看到我們在佛法中得到利益,身心轉變,會從我們的轉變中感受到學佛的好處,如此,就會進一步想知道你所學的佛法。所以,就是自己要先得到利益,自己先對佛法的內容了解地更清楚,體驗更深刻後再與人分享。

禪修理論的辨識

問:修習安般念與毗缽舍那二種有何不同?

答:毗缽舍那和安般念最大的不同是在所緣,毗缽舍那的所緣是究竟法,究竟的真實法;而安般念的所緣是概念,這是它們二個最不一樣的地方。

二者在目的上也不同,安般念的目的是得到禪定。而毗缽舍那的目的是要得到觀智,要了解諸法的真實相。由於目的不同,得到的利益也就不同。修安般念在得到禪定後,有定力,可以發展神通;往生時可以生到天道。

如果繼續持續修習毗缽舍那,便能觀照到諸法真實相,了知色法和名法的不同,能觀到法的因,法的生滅,進而觀到諸法的苦、空、無常三相,不斷地再向前發展,便可以產生觀智進而斷煩惱,證得阿羅漢果。這是果和利益上的不同。

問:修止、修觀差別為何?

答:修止的所緣有四十個業處,如《清淨道論》所說。修止是選擇一個業處,一個所緣,心要不斷不斷地回到業處,回到所緣。修觀,也就是毗缽舍那觀,是要了解名法與色法的真實相,所以重點在對當下的所緣、現在的境很清楚。為什麼?因為要了解真實相,了解色法和名法,就是要從觀生滅到看到無常、苦、無我三相,所以要觀現在所緣清清楚楚。

這是你個人的決定,如果要得到禪定,就修止;如果要得到觀智,就轉修內觀法門,也就是毗缽舍那,這都是個人的決定。

問:初學禪坐時很怕走火入魔,什麼叫做走火入魔?走火入魔又會有什麼現象?

答:這是很有趣的問題。首先要知道目前所教導的禪修方法是內觀、正念的觀法,它教導我們要清楚地知道當下在做什麼,在聽、在走、在吃、在看,都清清楚楚知道,如果清清楚楚地知道,是不可能會瘋的。所以你對現在的情況,清清楚楚地知道,隨時隨地都可以用功,不會讓我們迷迷糊糊地有妄想。

如何避免走火入魔?就是要了解自己所修的方法。修定就要知道現在在修定,修毗缽舍那,就要知道在修毗缽舍那。修定會產生禪相,禪相是由心所產生,它基本上是一個假想觀,如果你認為那是真的,以為那個光是真的,這時你就有可能會發瘋。

而毗缽舍那觀是要我們去觀照真實相,產生正解,怎麼可能會發瘋?反而有很多精神病患者透過修行毗缽舍那觀,病況反而轉好,有很多類似的真實例子。

佛世時,有個婦女帶著兩個小孩回娘家,結果經過一條大河,她先把老大放在岸邊,抱著老二渡河,將老二放在對岸後,回頭要去牽老大,結果老二被老鷹吃掉了,她用手要揮走老鷹,在河另外一岸的老大以為媽媽叫他,就匆忙過河,竟被河水沖走了。這個婦女很難過地過了河,回到娘家,她的家族竟然又被火燒毀,一無所有的她,失去了所有的依靠,結果就發瘋了。

這個婦女發瘋後,到處亂走,身上沒有穿衣服,自己也不曉得。後來她闖到佛陀說法的地方,佛陀就教她毗缽舍那觀,跟她說:「觀照你自己的身心、觀照你自己的身心。慢慢地,她知覺到自己並意識到自己沒穿衣服而產生羞恥感,她的心恢復正常的功能。佛陀又繼續教導她禪觀:「觀照你自己。這個婦女回憶起她的孩子、丈夫、親人,而這些都是無常的。再觀自己的身心,也觀察到自己的身心是無常的,就在佛陀的指導下,證了初果。後來她出家,成為一位比丘尼,也證得阿羅漢果,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比丘尼。

所以,要怎樣才不會得到錯誤的禪修結果呢?最重要是要依照禪師的教導,根據禪師指示的細節去修學,這種修學的態度,就是要真誠,要誠實,還要服從,這樣才能真正地斷煩惱,也就是斷火,所以怎麼會走火入魔呢?事實上,什麼叫走火入魔?那個「火指的就是煩惱,為什麼一個人會瘋呢?就是因為貪、瞋、痴的煩惱增長了。貪可以讓我們瘋,瞋也可以讓我們瘋,無知也可讓我們瘋,所以我們的目的是要熄滅這個煩惱的火,要怎麼熄呢?透過正念,佛陀教法的真正目的就是要熄滅煩惱火。

我們對於修學要有信心,大家學佛,學這個禪法,你是不會瘋的,自己要有信心,這樣才能繼續努力。

日常生活的運用

問:當生氣時,如何觀照?

答:當生起生氣情緒、難受、感受,如何在當下用正念觀照,有二種方法。

第一個是對治法:有三種,第一是修慈悲觀:願我能安詳、平靜;願所有眾生能安詳、平靜、快樂。第二是受持戒律:持戒清淨,有助於控制情緒與粗重的煩惱。第三可用佛隨念:憶念佛陀的功德,以此來對治。

再來,正修的方法是用正念來面對:不喜歡的會生氣,喜歡的會貪愛,這是很自然的情況。釋放瞋怒唯一的方法就是覺知,如果當您有覺知時,就會有正念,有正念,就不可能有不善念。因為正念本身就是一個善念,一個念頭只有一個所緣,善念與不善念不可能同時生起。所以,一個很簡單的技術性答案,就是培養正念,可以遠離不善念,觀照,保持正念。

當我們生起生氣的念頭時,就要去觀照,標識「生氣、生氣、生氣」,生氣就會消失。

有個西方宗教的老師,他教他的弟子,生氣時就去看鐘,數十秒,如此生氣就不會繼續,這和正念的原理一樣,當人很專注地看著鐘時,當下不可能生氣,但是他們是透過外在工具來幫忙,而我們是透過內觀,透過自己的正念,讓不善法不會生起。

密集禪修期間,我們培養完全的專注與正念,離開禪修環境後,最重要的是要「習慣正念。」習慣正念,就會很容易地記起要保持正念,也比較能夠生起正念,停止不善念的生起。我們都是凡夫,很容易生煩惱,只有阿羅漢才不會生氣,所以我們只能透過正念來控制煩惱。

生氣從那來?生氣從六根來。看得不順眼就生氣,聽得不順耳就生氣,所以,當煩惱生起時,便生起正念觀照六根,就能把煩惱斷除。煩惱會不斷地生起,就是因為缺乏正念的力量,在正念力量不夠強的情況下,煩惱會一直成長,發展到我們的身、口、意業,身體會表達煩惱的行為;嘴巴會說出煩惱的話;心裡會充滿煩惱的想法。這都是因為正念不夠強,無法控制煩惱,所以情況就會愈來愈壞。

問:在工作職場和生活當中如何運用禪法?

答:在職場上最重要的就是「專注」,心很專注地做工作,這就是一種正念,而且它讓我們不會犯錯。有時我們粗心大意,很容易犯錯。例如會計,做會計的人一定要很準確才不會犯錯,這種運用到會計的專注,也可以運用到所有的工作職場上。專注地工作本身就是一種正念,事實上,「不專注」會帶來很多不方便的情況。

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區分出適當的時間、場所,訂出工作和禪修的時間。而真正修學是要培養正定和正念,在日常生活中,有時間、有機會時,就要培養正念,任何時候,能夠生起正念時就要生起正念。

運用正念的方法,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能誤用「慢慢走」這個動作。例如煮東西,如果慢慢、慢慢地走,結果東西都煮焦了,這就叫誤用。如果我們獨自一個人或獨自工作時,你可以慢慢地走,修正念。當我們跟別人在一起時,就要修慈悲觀,心裡要產生慈悲。

另外,不管在工作時或日常生活,我們都會遇到很多喜歡、不喜歡的境界,事實上它們都只是所緣而已。如果我們沒有正念,遇到喜歡的所緣,就會產生貪欲,產生欲求,希望好還要再好;如果遇到不喜歡的,就會產生瞋,產生討厭的心,甚至是厭惡、忿恨的心。所以,不管是好的或不好的情境,當煩惱生起時,就要用正念來觀照,知道「生氣、生氣、生氣」,讓這正念控制這個生氣、煩惱的心,一旦沒有正念,後果就會很難收拾。例如心裡不高興,可能就會罵人,大吼說:「你幹嘛來這裡,這是我的地方!」我們的動作可能會很粗魯,態度會很惡劣,結果,你如此對待人,人家當然對你也不會好臉相待,業果馬上就會現前。

因此,日常生活運用禪修的重點在曉得運用適當的時間、空間,要能夠辨別適當的時空。早、晚是比較適合禪修的時間,因為是比較安靜;在工作時就是要專注。

最後的叮嚀,要持續地、不斷地保持正念,一旦生起正念,就要盡量持續保持正念。

佛陀曾說:「縱使只是一彈指這麼短的時間的正念,都可以讓我們得到很大的利益。」所以,一定要盡可能地保持、盡可能地提起正念,即使只是時間非常短的一個正念,都可以讓我們得到無窮的利益。

問:大家共住如何修行?

答:人相聚在一起最重要的是要以慈心、愛心來共住、共處。很多人住在一起就會有不同的意見,所以只有透過慈心,共處才會平靜。如果生氣了,要如何克服呢?要以慈心培養接受、原諒他人的心。

第二要以正念來觀照,同時也知道生氣是不好的,知道它不好,再用專注力去觀照生起的念頭,慢慢地它就會減弱消失。假若觀照力不夠,憤怒生起,就會不斷增長,進而發生在我們身、口上,這時就容易導致問題產生。所以要透過不斷地練習正念,具足能力去觀照憤怒,讓它不再生起,否則會產生很多問題。共住、共處,最重要的就是培養慈悲心,如何對自己不喜歡的人生起慈悲心?反思這個人的好處或優點,我們心裡就會產生感謝的心,如果感謝的心生起,對他的憤怒就會解除。

問:台灣法師法務繁忙,不可能一直禪修,如何結合禪修與弘化?

答:大家共住,一起訂出早上那一小時要禪修,晚上那一小時要禪修,時間訂出後,大家就按照時間修習,在規定的那一小時裡,我們就能夠專心地禪修,就能得到觀智。禪修以外時間,再做其他的安排。如此,大家共同將時間空出來,每天就能找出二至三個小時來禪修,就可以每天禪修了。

問:現代人都非常忙碌,如果一天只有一小時或三十分可以練習,該如何修學馬哈希禪法?

答:只要能禪修,就要禪修,有修勝過沒修,十分、一小時、一天、二天,只要能禪修就要禪修。因為只要禪修,就能得到利益。把握機會禪修,不管對法是否有信心,日常生活中還是可以保持專注的正念,專注對於我們的生活很重要。所以,在密集的禪修中要求完全的專注,離開禪修的環境,就只有某些程度的專注和正念,但這樣的專注、正念,對日常生活已經是非常有用的了。我們得對外境 保持正念,即使無法保持完全正念,也要有一定程度的專注。

人沒有正念,會變得健忘,在某種程度的正念下,則會記得自己做過的事情。例如當我們放眼鏡時,就清清楚楚地放,忘記了,就比較容易回想起來。練習內觀之後,如果將禪修這份專注帶到工作,會減少許多錯誤,可以做得很好、很仔細。剛開始的確很困難,必須經過訓練才能運用到生活中,然後才能在生活中修習內觀。

佛世時,有個女士叫屋迪亞,她是在煮菜時開悟。那時,她正在煮一道湯,她專注地覺知每一個動作,先放水,再放調味品,又把菜放進湯裡,之後她就專注地觀察菜,菜慢慢地變色時,她反觀自己的身心世界,和菜色一樣都是變化的、無常、苦、無我的,於是她生起觀智,在這煮菜的過程中,證得了第三果 ──不還果。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日常生活中一樣充滿苦、空、無我,所以在做家務當中,或任何時間、地點,如果能保持正念,一直觀察自己心念的生起,生氣時知道、失去正念時也會知道,一樣都可以開悟。

問:在家修學馬哈希法門,應該注意哪些地方?

答:在家修習這個法門時,最重要的是時時刻刻、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觀照,保持覺知,這是最根本的重點。另外,就是要揀擇適當的時間、空間。所謂適當的時間和空間,就是找到安靜的時間和地點來禪修,並且盡量在固定的時間及地點禪修,這樣就能繼續修學這個禪修方法。

問:如何沒有障礙地修習馬哈希法門?

答:要沒有障礙地修這個法門,可從這三方面來注意我們的身心,第一個就是要受持戒律清淨。第二是修慈悲觀。第三是禮佛、佛隨念 、觀佛的功德。

問:緬甸法師拿的扇子代表了什麼地位和身份嗎?

答:每一位法師都可以擁有這種扇子,這扇子是來自於古老的工具,它很好用,可以遮陽,遮雨,還可以拿來扇風,趕蚊子,甚至它還可以是一個袋子,為什麼呢?扇子的後面有一條拉鍊,有時為了正確地引經據典,法師可以把他們的筆記、重點,小抄放在袋子裡,說法時就可以看。所以它是非常現代,非常好用的一個袋子。〈編者按︰本文是柏林禪師〈 Sayadaw U Pannadipa〉於二○○四年三月,受邀於伽耶山基金會,在香光尼僧團所舉辦的佛教解脫道論談、禪修指導、專訪等活動中的問答輯要。〉

【柏林禪師簡介】

◎一九三三年,生於緬甸的柏林鎮,因此,禪師被尊稱為柏林禪師Beelin Sayadaw。

◎十二歲剃度出家,出家後即開始接受巴利三藏的教育及研習。

◎一九六七年親近班迪達尊者學習馬哈希禪法,經尊者委任為資深禪修指導者,指導禪法至今。

◎禪師足跡遍佈世界各地,除尼泊爾、馬來西亞、新加坡、澳洲外,近年更應邀至英、美等國指導馬哈希禪修方法、弘傳佛法。

【馬哈希內觀禪修法簡說】

近年台灣已為南北傳佛教匯集要地之一,各種南傳禪法漸於台灣盛行,馬哈希內觀禪修即是其中重要一支。以下為編輯組整理馬哈希禪修法門的相關資料,提供大眾對馬哈希禪師及其禪修理論概括的認識。

◎大鼓尊者 ──馬哈希尊者

尊者於一九○四年出生於緬甸謝坤村,六歲到寺院中接受心智教育,十二歲剃度出家為沙彌,二十歲受戒為比丘。從沙彌時期開始,尊者便孜孜不倦地學習巴利三藏,二十三歲時便通過了初、中、高巴利文佛學的國家考試,獲得政府頒予「最高巴利佛學博士頭銜。」經過四年結夏潛修及一年隨長老的修學之後,尊者弘法的生涯從此廣延發展。

尊者之名 ──馬哈希,源於尊者住在謝坤村中Mahasi寺,maha是「大」的意思,si是「鼓」的意思,亦即該寺因為有一只大鼓而得名。每每尊者說法,寺裡便擊鼓通知大眾,因此,便被尊稱為馬哈希 ──大鼓尊者。馬哈希尊者曾參與緬甸佛教所舉行的第六次結集,一九五七年,尊者還獲得國家頒贈「最高大哲士」的殊榮。弘法五十年,尊者在一九八二年因突發心臟病而圓寂,享年七十八歲。

尊者一生為人所稱頌,不僅個人在佛學修持上的成就,同時弘傳佛法成果亦是輝煌。戒帝臘、班迪達、恰密等著名大禪師皆是其座下的優秀弟子。尊者法音遍傳歐洲、英國、美國、夏威夷、日本、印度、斯里蘭卡、泰國、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等十餘國家。尊者極力推廣有系統步驟、簡明清晰禪修方法的觀慧,及各國林立分布的馬哈希禪修中心,對後人學佛引導與影響更是源遠流長。

◎正念觀照 ──簡介馬哈希內觀禪修法門

馬哈希內觀禪修法門,著力於覺知自身的身心現象,此身心現象總合即為五蘊,身心現象生起的媒介是六根,唯有正念觀照 ──四念住,方能使禪修者遠離諸苦、超越煩惱、證得涅槃。

修習馬哈希內觀禪修法,一開始即以嚴格的內觀練習來開發正念,並無特定所緣,強調覺照觀察剎那變化的身心現象,並對每一生起的身心現象標識命名,這將可以幫助禪修者更清楚地觀察所緣。因為,內觀的重點不在被觀察的所緣,而在於培育清晰、無執著的覺照力,進一步透視實相,開發內觀智慧。

馬哈希的內觀禪修,坐禪部分多從觀照腹部的起伏下手,行禪則觀腳步的「左步」、「右步」;「提起」、「踩下」;「提起、推前、踩下」等等,行禪與坐禪交互進行,欲從最簡單、基本的動作,觀照到身心生滅的真實相。

而在日常生活中,馬哈希法門強調凡所現行,皆要觀照。可以從注意那些比較明顯而且易於覺察的事件開始,如以正念觀照行住坐臥等動作,當手臂舉起,就覺知「舉起、舉起」;如果移動了,就覺知「移動、移動」;身體搖擺,覺知「搖擺、搖擺」。或觀照身心的感受,如感覺到身體僵硬,就覺知觀照「僵硬」;感覺到「冷」、「熱」、「酸」、「麻」、「痛」、「癢」,就觀照「冷」、「熱」、「酸」、「麻」、「痛」、「癢」,如果感到快樂,覺知「快樂」;感到厭煩,覺知「厭煩」。對於內心的念頭,也是以正念作觀,如幻想遇到某人,便覺知「遇到、遇到」;在幻想,覺知「幻想」;正在計畫,便覺知「計畫」。

處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身心現象,無一不是觀照對象,初學時從粗顯易察處入手,漸能對於現行諸法一一觀照。當堅固地證知一切現象都是無常、苦、無我時,就會次第獲得十六觀智,最後將能證得涅槃,得到解脫。

◎觀禪為重 ──馬哈希內觀禪修法的特點

相較其他禪修法門,馬哈希內觀禪修法較強調三點:

一、推廣毗缽舍那觀,直接從止觀同時進展的純內觀下手:現代人生活繁忙、思想龐雜,不僅培育高深定力不易,所培育的定力,在出定後,也很難在日常生活保持。若從止禪下手,既不易轉向觀禪,又容易落入禪定的陷阱。

二、鼓勵初學者以腹部起伏為主要所緣:因為以腹部起伏為所緣,容易觀照、辨識,不易掉入昏沉,因此較易獲得專注。而觀照腹部起伏即是觀照風大的特相,因此直下便可觀察法的本質。

三、坐禪、行禪相互平衡:參加馬哈希內觀禪修,整日密集坐禪、行禪交互進行,強調坐禪與行禪相互平衡,訓練收攝、守護六根,讓正念安住於一切活動,與日常生活結合,如此可加速五根、五力、七覺支的平衡,促進身心和諧、血液循環通暢等,培育禪修者更強的精進力與耐力。

◎參考資料

(1)馬哈希等《內觀基礎》(新雨道場,1997)。

(2)戒諦臘《毗缽舍那諦觀法語集》(佛陀世界,2003)。

(3)明法比丘編《亞洲原始佛教道場指南》(法雨道場,2002)。

【延伸閱讀】

《香光莊嚴》雜誌七十三至七十六期禪修心鑰及寂靜馬車等專輯。

 


[香光資訊網] [香光莊嚴][香刊78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