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七十八期/93年 6月20日

為何我生如此

業果法則的開示

喜戒禪師
郭姿妤 譯

為什麼人有富有貧窮、長壽短命,聰明愚鈍的差別?

佛教的業果法則能夠解釋人類差異及不平等的問題,

了解業果法則能幫助我們改善、掌握自己的未來。

 

業解釋人生的差異

這一次的主題是業。許多人並非一生下來就是佛教徒,但卻為佛教中業的理則所吸引,因為它解釋了為什麼每個人都會有不同差異,以及明明是個好人為何卻在這一生受盡苦難的原因。

我認識一名義大利人,他花了極大的精力去思考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及差異性的問題,他一直反覆思索這些問題,也詢問過許多人,卻一直得不到滿意的答案。有一天,他拿到一本佛書,當閱讀到有關業的法則時,他非常滿意業的解釋。於是,他決定更深入地研讀佛學,並前往東方剃度出家,成為佛教僧侶,直到他八十歲往生為止,都維持著佛教僧人的身分。這一切都是源於他被業的法則所吸引的關係。

業不是道德軌範,如果認為它是道德軌範,那將令人不禁聯想到會有個人坐在那兒審判人類。其實,沒有任何人會坐在那兒審視人們所做的一切,只有業的法則。業不是道德審判,沒有所謂的賞罰,根據業的法則,假使你做了一些善行,就會得到好的結果,反之,你做惡行,就會有惡的果報。而這些好或壞的結果並不是任何人賦予你的,也不能被當成一種賞罰。業是一種不需要立法者,便可自行運作的道德法。

都提婆羅門的故事

人跟人之間不平等與差異性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古今的思想家。佛世時,有一位名叫都提的婆羅門,他是一個非常富有的百萬富翁,但不相信慷慨與布施。他說:「如果你布施,就會變窮,所以不要布施任何東西。」吝於付出,使他成為一個百萬富翁,到他死時都是如此慳吝。不過,由於他這般地戀著他的財富,所以死後便投生為自己家中的一條狗。有一天,佛陀來到都提的家,那條狗見到佛陀,就一直對著佛陀吠叫。佛陀回答:「噢,都提!你尚為人身時即非常無禮,現在你仍無禮地對我吠叫,這將使你投生到地獄的。」當佛陀這麼說,那條狗想:「噢,隱士喬達摩知道我是都提。」然後就憂傷地走到一堆灰燼中躺下。

這個婆羅門有個叫做須婆的兒子,他最喜愛由他爸爸所投生的那隻狗,他替這條狗設置了一個特別的地方,當發現那條狗走到灰燼堆裡時,他非常驚恐。在得知喬達摩曾對狗說了一些話,使得牠沮喪消沉後,他就去找佛陀詢問這件事,於是佛陀便告訴他事情的始末。須婆心想:「根據婆羅門的教義,我的父親應該投生成為婆羅門才對,但是喬達摩卻說我父親投生為一條狗,喬達摩一定是隨口說說。」他回到佛陀那兒與他爭論,佛陀問須婆他父親是否有一部分的財產沒有公開,須婆回答:「是啊,的確有一大筆錢不見了,而父親也沒向我透露。」佛陀告訴須婆,要他在接近睡覺時間時再去餵狗,順便詢問有關那筆財產的下落。須婆想,如果佛陀說的都是實話,就能找出那筆財產;如果不是,那就能指控佛陀撒謊。

須婆在晚間餵狗食時,問了有關那筆未公開的財產。那條狗起身並帶領著他前往錢財藏匿的地點,須婆挖出並重新取得了這筆財產。

﹝眾生是自己業的主人﹞

之後,須婆來到佛陀那兒,向佛陀請法,他問為何每個人皆不相同?為什麼有人長壽而有人短命?他也問為何有人多病或較易生病,而其他人卻健健康康?為什麼有人醜陋,但有人美麗?為何有人朋友很少,有人卻交遊甚廣?為什麼有人富有,有人卻貧窮?有人出身高貴,有人卻不是?有些人生得聰明,有些卻資質駑鈍?佛陀回答了他的問題:「噢,年輕人!眾生是他們自己所造之業的主人,是自己業的繼承人,業是他們的父母、親人與庇護人,是業使人有優劣之分。」佛陀給了須婆一個非常簡短的回答,但須婆並不明白,於是佛陀詳盡地闡述了業法。

◎長壽短命報

有些人喜歡殺害其他生命,養成了殺生的習慣,這些人死後將投生到四惡道〈畜生道、餓鬼道、阿修羅道、地獄道〉,如果他們投生為人,生命將會是短暫的。那些不喜歡殺生,對眾生富有同情心的人,可能會投生到天道〈天人〉,假使他們重新投生到人道,則享有長壽。

◎多病健康報

接著,佛陀解釋多病與健康的業報關係。有些人傷害其他生命,喜歡損害他人,就是因為這樣,這些人會輪迴到四惡道中,假如他們重新投生做人,他們將會多病且容易生病。而不傷害其他眾生的人會投生到天界,假使他們投生到人道,也會是天生健康的人。

◎美麗醜陋報

為何有些人生得醜陋,而有些人生得美麗呢?佛陀解釋說,有些人很容易生氣,這些瞋念使他們投生到四惡道,要是投生為人,會得相貌醜陋報〈生氣使人醜陋,所以下次生氣時,看看鏡子中的自己,是醜陋還是美麗〉。但有些人沒有怒氣,也不容易生氣,以仁慈和善的心對人,這些人就會投生到天界,或生為相貌莊嚴的人。所以要是你想要長得莊嚴美麗,至少下輩子想成為一個莊嚴的人,要覺察自己的憤怒 ──千萬不要生氣!

◎多友少朋報

為何有些人沒有朋友而其他人卻擁有許多朋友呢?因為有些人內懷嫉妒,嫉妒心會使其投生到四惡道中,倘若投生到人道,也不會擁有很多朋友。而那些不會嫉妒別人的人則會投生到天界,或投生成為一個有許多好朋友的人。根據業的法則,我們可以說,那些不能交到朋友的人,在過去生中是善嫉之人。

◎富有貧窮報

為什麼有些人富有而有些人貧窮呢?因為有些人非常小氣,吝於捐贈東西。不慷慨、吝嗇的人會墮於四惡道中,投生至人道時會成為貧窮的人,而那些慷慨布施的人會變成富有的人。所以要想增加財富,布施吧!

◎出身高低報

佛陀也解釋為何有人出身高貴,而卻有人出身卑賤。因為有些人非常驕傲、看不起也不尊敬其他人,這些錯誤的驕慢,將使這些人投生到四惡道中,如果他們轉為人身,也會遭逢不幸的境遇。那些沒有錯誤的驕慢、謙卑的人會投生至天界。如果投生人界,也會出生在一個如意的環境中。

◎聰穎愚鈍報

為什麼有些人資質駑鈍而有人天資聰穎呢?佛陀解釋說,有些人沒有求知欲,沒有發問的意念,也不想了解萬物本質,沒有正知正解,這些無知的人會投生到四惡道中,要是投生人道也會是駑鈍之人。另外那些有求知欲、對萬物有興趣的人會投生到天界或成為聰慧的人。所以你想在下一生成為一位有才智的人,不要猶豫,盡量發問。你們是美國人,我不需要特別叫你們要發問,你們會問許多問題,而這是好事。

佛陀給了須婆這些回答,從業的法則中,我們可以推斷一個人的過去生。佛陀說:「人是他們業的主人,也是業的所有人。」只有業是人的資產,其他東西並不是。在佛法中,業是非常重要的主題。

什麼是業

﹝業是思心所﹞

什麼是業?佛陀說:「噢,比丘啊!我把業稱之為『思心所』。」業,最廣為人知的解釋是行動與造作,但在專門的術語中,業解釋為思心所或意志力。當你做某事時,會有意志力在背後〈推動〉,這個心理上造作的意志力就稱之為業。佛陀解釋,因為具有意願,一個人才能藉由身體、言語及心發動他的行為。不管你做什麼,都會形成某一種業 ──心理的造作、意志力和思。思是與心同時生起的五十二種心所之一。

當你做一件事情,如供養佛陀,「思心所 ──意志力」會促使你去付出,這個「思心所」就稱之為業。所以,業是因,不是果。有些人認為業意指「因」、「行為」和「果」。但在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說法中,業從不代表效應或結果,業只具有「因」的意思。

業屬於行蘊。五蘊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思屬於行蘊。行蘊是屬於心理的,就像其他的心所一樣,「思心所」生起來,稍作停留,然後消失,只停留非常短暫的瞬間;但「思心所」跟其他心所不同,它有能力留下一些潛能在其他心所,當心念消失時,潛能並不會一起消失。它會留下某些東西 ──一種能帶來後果的力量或潛能,當因緣條件適合時,那些結果就會現起。一個人在此時此地造業,但果報或許會在這一生、下一世或累世之後才會現起。

◎隨緣現起的潛能

業或思都有帶來後果的潛能,而這些潛能都具有強大的力量。業不會隨著此生生命的終了而結束,它會一直持續下去。但我們不能說業是存在我們體內或意識的某一個地方,因為每一件事都不是恆常的,且隨時隨地都在改變。業也不是恆常的,它會消失,但當它離開時,卻在持續的生命流中,留下了當因緣和合相應時,果報就會自然出現的潛能。再次強調,業不儲存於某個地方,但當它消失時,留下了讓果報現起的潛能。就像一顆樹有結果的能力一樣,在開始時,樹上可能沒有半顆果實,但當時機合適時,果實就會出現。

 我們再舉另一個例子,佛法中有一個太陽、牛糞和放大鏡的比喻。在太陽底下,你將放大鏡置於乾燥的牛糞上,它便會起火燃燒,我們不能說火苗存在牛糞中、太陽中或放大鏡中。但將這些物件湊合在一起時,就會產生火苗,因為它們符合了燃燒的條件。就像業的果報一樣。

◎業因與業果皆是空性

業和它的果報是不一樣的東西,並不是業慢慢地成熟而形成果報。某個印度哲學認為,果報以一種隱藏的方式存在於業中,而業本身會慢慢地成熟然後變成果報,在這個哲學中,因和果在本質上是相同的。佛教並不接受這樣的看法,佛教指出業和果報都是空性的,雖然沒有業因,果報是不可能存在,果報是完全依業而存在,但並不存在於業之中,業也不存留在果報之中。業和果屬於不同的時期,果報完全是因為過去所造的業而現起,當環境、條件,符合果報就產生,就像太陽,牛糞和放大鏡同時放在一起時,果報自然就會現起。

◎業果

業所形成的果報,專門術語叫做「異熟識」〈vipAka〉,也稱為業的果。過去所造的業或思會留下形成現在的果報或異熟的潛能,但過去的業不會影響當下的思。一個人對過去果報的反應,會對將來產生善的或惡的結果,是取決於當下的思心所。如果以一個所謂的「如理作意」,即智慧觀照〈yoniso manasikAra〉的方式來反應,未來將會是一個好的果報。但假如以一個「不如理作意」,即不智慧觀照〈ayoniso manasikAra〉的方式來反應,未來,這個思的果報將會是惡的。所以你無法改變過去的果報,但你可以用智慧觀照來面對,並且替未來結下一個好的果報。「如理作意」能幫助你造作好的業報,而「不如理作意」則會給你帶來惡果。未來的結果或是果報會如何,乃是依於現在的思〈業〉如何造作。

然而,不是每一件事都是因為業的關係,有時我們會認為每一件事都是因為業,而說:「這就是你造的業,你必須承受它的果報。」雖然業是支配宇宙萬物的一條法則,但它也只是其一罷了。其他自然和心靈的法則也統馭著萬物的生命。

而且,我們還必須辨識過去業和現在業的果報的不同。現在的業並不是過去業的結果,「過去業的果報」是「異熟識」。異熟識是過去業報的果,但異熟識並不會影響現在善或不善行為的表現。在此生中善或不善的業並不是過去業的果報;反而,你正在累積新的現世業,而這些業將會在未來產生新的果報。

善業與惡業

﹝十善業﹞

業可分為不同的群組和種類。其中一種分法是將它分為善業或惡業。我們有十善業,十個好的決斷力或行為,它們是良善的,因為它們起因於好的心理狀況、好的心理要素,而且它們會產生好的果報。

◎ 布施

第一個善業是慷慨或布施。我們必須練習慷慨,因為當付出我們所擁有時,我們會得到福德,也就是功德,這個善業將會在未來產生好的果報。慷慨也讓我們練習超脫,舉例來說,我或許非常喜愛這台收音機,假如我把它送人,我不只放棄這台機器,也放棄了對它的依戀。我去除了戀著,也就是去除貪〈lobna〉心,當你的心不再有任何的依戀,就是自由、清淨和平穩。所以,我鼓勵人們盡其所能地付出。

◎ 持戒、禪定

第二個善業是持戒。持戒指的是認知和遵守戒律。在家學佛者有五個道德規範,這是基本的要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和不飲酒。閉關時,我們加入了其他三項,總共是八戒。增加的三項分別是過午不食、不歌舞倡妓與不坐臥高廣大床,戒,即sila,是定或禪修的基礎。第三個善業是禪定,內心的修養,這輩子中最應該培養的業:練習毗缽舍那觀。

◎ 恭敬

第四個善業是恭敬、尊重他人,特別是年長者。在東方,尊敬年長者是理所當然的,如此,親子、師生間的關係才能以恭敬來管理。

◎ 服務

第五個善業是服務,幫他人做一些好事,例如幫助一名婦人過馬路或幫她提重物。另一個服務的方式是在佛、法、僧中培福。幫助寺院清掃或翻新,都是很好的培福方式。

◎ 回向

第六個善業是回向。當你獲得一些功德,必須跟其他人分享。回向本身就是一項功德,而我們跟所有的眾生分享功德。回向並不是將我們所得的功德分一部分給其他眾生,而是表示我們讓其他眾生也有機會培養功德。曾經有個人問辟支佛,將功德分享給他人會不會有損福報,辟支佛告訴他說:「假如你有一根蠟燭,要是你從其他已燃的蠟燭點燃這根蠟燭,第一根蠟燭的光芒並不會因為點燃其他蠟燭而減弱。事實上,藉著幫助點燃其他蠟燭,它本身的亮度將變得更加明亮。同樣地,當你分享功德,你的功德不會減少,反而會因此得到新的功德。」

◎ 隨喜

第七個善業是隨喜。這就是當其他人做了有功德的事情時,我們會說:「善哉!善哉!善哉!」也就是做得很好的意思。當其他人跟你分享功德時,你說:「善哉!善哉!善哉!」就代表你讚歎他們的功德,而當你讚歎他人功德時,你本身也得到功德。

◎聞法、說法

第八個善業是聽經聞法,這是好的功德也是好的行為。聽經就會了解經文的道理,當你了解經文,就能避免做有害身心的行為。而和第八善業有關的是第九善業,講解佛法,也就是講解、演說經文,所以我們現在彼此都在做善業。

◎ 正見

第十,即最後一個善業叫做正確的知見,是指一個人了解業是個人所有的資產,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業的主人,沒有人必須對我們的行為或業負責。

所以,總共有這十個善業,事實上它可被分為三類:布施、持戒和修定。恭敬和服務可包含在持戒中;功德回向和隨喜可歸類在慷慨或布施中;而聽經、解經和正見則可歸於修定或內心的涵養中。

﹝十惡業﹞

接下來談惡業。惡業就是那些在不健全的心理況狀所做出會帶來不好的結果的種種行為。

◎ 什麼是十惡業

第一個惡業是殺生,也就是殺害其他生命。第二個是偷竊,拿了人家沒有給予的東西。第三是邪淫。第四是妄語。第五是誹謗、中傷他人。第六是惡口,即使用嚴厲的言語與詞句對人,這些都是惡業。第七是講輕佻的言語,無意義和無價值的話語。第八是貪念,貪圖他人的財物,巴利語中,我們稱之為visama lobha,也就是變質的貪婪。這不是指你對自有財物的貪愛,而是貪求他人的財產,這是非常不好的貪念。第九個惡業是瞋,也叫dosa,就是你想侵害他人或指使人,造成他人的傷害。最後第十個惡業是不正見,不正見就是持有一個萬物都是恆常不變、維持現況的「我」和執著於靈魂。

◎ 業是自身的責任

這十個惡業都會給我們帶來極惡的果報,如果不想擁有這些果報,我們就必須避免這些行為,戒除這些惡業就是造善業,戒除殺生、偷盜和其他不好的業就是善業。我們必須了解業的法則,也必須了解業完全是自身的責任,責無旁貸。這一點在佛教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善業中正知正見的一部分。

認知業果法則的利益

﹝思考業能導致平穩﹞

對業果法則的認識能導致平穩,它是開悟的七要素之一。為了體驗輕安,我們必須做許多事,思考自己的業是其中之一。有時我們會非常激動或焦躁,因為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或獲得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思考業果會幫助你去除焦躁而獲得平靜,因為你不能做任何事來改變過去世所造作的業,你必須忍受因過去「思」或業所產生的後果。

﹝反省業能去除怨懟﹞

反省業也是去除怨恨的好方法之一。有時修習慈心觀時,開始可能會感到憤恨,因為很諷刺地,你必須對一個你所怨恨的人傳達友善的好意。一個去除怨懟想法的方法,就是反省自身的業。你反省到:「我會投生到這裡,是因為我過去生的業所使然,其他的人也是相同的,我並不能做任何的改變。但若是對於這樣一個人生起了憤恨的心,我將會得到新的惡報,這將會使我投生到四惡道。」經由反省自己的業,可以擺脫怨恨。

﹝了解業能增進自信自力﹞

了解業也可以增進自信自力。因為業既然是自己的,你就是自己人生的建構者,你必須依靠自己來獲得善果而非他人,你必須替自己造作善業。每一個眾生都會得到自身所造業所帶來的果報,無人能夠替代他人來承受果報。

﹝了解業報能教導自我負責﹞

業除了教導我們自信自力,了解業報也教導我們自我負責的重要性。我們要對自己負責,不管今生擁有什麼或做了什麼,都是自己要去承擔。如果我們有一個很好的環境,也是因為過去世造作的善業使然;同樣的,如果生長在一個不順利的環境也要自己去承擔。

所以要是你想得到好的果報,你在此生就要造善業。如此,了解業才能給我們帶來撫慰和希望,因為我們得靠自己在此生做善業,方能雕塑我們的來生。所以,業不是宿命,因為我們可以藉著在此生做善業,來避免惡業所造成的果報。我們不需擔心會有審判者坐在那兒評斷,或有個執法者送我們入地獄。依據佛法,除了我們自己,沒有人能將我們打入地府,也只有我們能將自己送上天堂。

﹝三種有益的根性相伴﹞

了解和相信業的法則是成為一名佛教徒的基本要求。唐普盧〈Taungpulu〉禪師也強調這一點。有了這個業的法則的信念和了解,一個人會做出良好的行為,如果他能秉持著對業果關係的了解去行善,這些行為將會是最好的。假如你在做善行時,仍保有業的觀念,那麼你的善行就有三種有益的根性,即無貪、無瞋與無痴。這三種有益的根性伴隨著你善良的行為,它們會在將來結果,當你重新投生時,就會成為天生擁有此三種特質的人。那些天生具有這三種特質的人,就能夠在此生中得到禪那或涅槃。所以我們在做值得稱讚的行為當下,仍要在心中秉持著對業的理解,這是非常重要的。〈編者按︰本文摘譯自一九九○年由法輪禪修中心出版喜戒禪師〈 Sayadaw U Silananda〉開示業果法則〈 An introduction to the law of kamma 〉中的部分內容。內文標題為編者所加。〉


[香光資訊網] [香光莊嚴][香刊78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