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七十三期/92年3月20日

增長五根,悟入實相

培養五種強大的心所——五根

 班迪達尊者 著
鐘苑文 譯

我們可透過修行佛法,從這稱為「垃圾堆」的身體萃取出黃金。
這黃金的一種形式是「戒」——行為的淨化,使人的行為變得溫順且有教養的力量,
在進一步的萃取後,身體會產生信、精進、念、定與慧五根,這些都是無價的珍寶。

增長五根的九種方法

觀禪(VipassanA meditation)可說是種發展積極的心所 (1) 的過程,直到它們的力量大到足以持續不斷地掌控心的狀態。這些心所稱為「五根」——信、精進、念)sati)(2)、定與慧。特別是在密集禪修裡,正確的練習能發展強而持久的信根、強大的精進根、深度的定根、敏銳的念根,以及愈來愈深的慧根。而最後的產物是智慧—得以悟入實相中最深真理的心的力量,讓我們從無明中解脫,並遠離愚癡所導致的結果—痛苦、無明與各種的不快樂。

為了讓這些發展產生,必須有適切的因素出現。有九個因素能令五根增長,茲羅列如下:

一、注意一切心的所緣是無常的;

二、以審慎與尊重的態度禪修;

三、持續不間斷地覺知;

四、適於禪修的環境;

五、記得過去有助於禪修的細節或行為,特別是當困難生起時,可以維持或再造那些因緣;

六、培養七覺支;

七、認真禪修的意願;

八、耐心且堅忍地面對疼痛或其他障礙;

九、決心繼續練習,直到完成解脫的目標。

行者即使只完成前三個因素,便會有長足的進步。也就是說,如果他謹慎、尊重、持續不斷地覺知心法與色法的消逝,內心的狀態就會具有信、精進、念、定與慧的特相。在這些情況中,禪修的障礙 (3) 很快便會消失。五根能令心平靜,清除擾亂。如果你是這樣的行者,就會經驗一種過去未曾有過的平靜,而充滿敬畏:「太棒了,這是真的!我真正經驗了所有老師們所說的安詳與寧靜。」因此,第一根——信,就會在練習中生起。這種特殊的「信」稱為「初證信」)preliminary verifield faith)。經驗會引領你,相信佛法更深層的承諾確實是真的。

伴隨信心而起的是種自然的激勵——精力的激發。精力出現時,精進便隨之而來,你會對自己說:「這才剛開始,如果我再努力一點,就會有比這個更好的經驗。」增強的精進能引導心,在每個剎那擊中觀察的目標,念根因而強固且深入。

念根有種不可思議的能力,能帶來定——心一境性。當念根剎那、剎那洞察所緣時,心得以維持穩定而不散亂,浸淫於所緣而感到滿足。在如此自然的狀態下,定便根深柢固且強化。一般來說,念根愈強,定根也隨之增強。

有了信、精進、念與定,便具足了五根中的四根,第五根——慧,便無須特別的導引。若前四根存在,慧根便自行展現。於是,可以開始非常清晰、直覺地看到心法與色法完全分離,且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了解兩者的因果關係,證信也會隨著每次的內觀日益加深。

看到所緣剎那、剎那生滅的行者,會感到滿足,「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只有剎那、剎那生滅的色法,背後沒有自我,當中沒有任何『人』。」這個發現,為心帶來莫大的解放與自由感。其後對無常、苦、無我的領悟,則具有特別的強大力量,能激勵信根。讓我們充滿強烈的信心,確信佛法所說皆真實不虛。

修觀好比在磨刀石上磨刀,一定要以正確的角度拿穩刀身,不能太高或太低,使出恰好的力量,持續不斷地在石頭上磨,直到第一面完成後才能翻轉刀身,再使用相同的力量與角度,開始磨另一面—這是個出自佛經的比喻。正確的角度就如謹慎地練習;而力量與磨刀的動作,則像持續的正念。如果你真能謹慎且持續不斷地練習,接著,便可確保心在短時間內變得很敏銳,可直接悟入存在的實相。

方法1 注意一切心的所緣是無常的

第一個發展五根的因素,是好好地注意一切事物在生起後,都會消融滅去。

禪修時,行者在六根門觀察身心,要以此方法來觀察——注意一切事物生起,都會依次消失。當你確實地覺知,這概念便藉由實際觀察而獲得確認。

這個態度是練習時非常重要的準備。一開始就接受事物是無常、短暫的,可以預防一些痛苦反應的發生—當你透過經驗發現這些事實,有時是很痛苦的,如果不接受它,行者甚至可能要花費不少的時間,來處理相反的假設——相信世上的事物可能是永恆的,它會阻礙內觀的發展。

你可以先相信無常,愈深入練習,自己的經驗將能證實這信念。

方法2 以審慎與尊重的態度禪修

第二個加強五根的基礎,是追求禪修的審慎態度。以極度的崇敬與嚴謹來看待禪修,是非常重要的。發展這種態度,也有助於你思考透過禪修想要享有的利益。

正確地練習身、受、心、法等念處,可使心淨化,克服痛苦、憂傷,消除身體疼痛與心理壓力,並證得涅槃。佛陀稱之為「四念處」)satipaTThAna)(4),意指依止四個正念的基礎而禪修,這真的是稀世之珍!

謹記這點,你要非常審慎、注意地覺知於六根門生起的所緣,在禪修時,你必須試著儘可能放慢動作,體會「自己的『念』還在嬰兒階段」的事實。慢下來得以讓「念」跟得上身體移動的速度,注意每個細節。

經典以比喻來說明審慎與嚴謹的品質。有人要走狹橋過河,橋上無任何扶手,而下方水流湍急。顯然地,他無法蹦蹦跳跳地快跑過橋,只能一步步地小心行走。

禪修者也好比捧著一滿碗油的人,在不得讓油溢出的要求下,你可想像那審慎的程度。在你的練習中,要出現同樣程度的念。

第二個例子是由佛陀親口所說。當時有群比丘居住在森林中,表面上在禪修,但實際上十分懶散。禪坐結束後,他們會突然且失念地跳起來,漫不經心地四處遊走。他們看著枝頭的鳥兒與天空的雲朵,絲毫不管束自己的心,在修行上當然沒有任何進步。

當佛陀知道此事後,發現這群比丘錯在不尊重「法」、老師的教導與禪修,於是,向他們說捧油碗的譬喻。佛陀的教誨激勵了他們,決定從此對所做的每件事都要審慎、嚴謹。結果在短時間內所有人都證悟了。

你可以在禪修中以自己的經驗來證實這項結果。慢下來,審慎地移動,你將能在注意自己的經驗上,運用尊重的特質,你的行動愈緩慢,禪修的進步愈快。

當然,人活在這世上,必須要能適應一般的環境。有些情況必須要求速度,如果你以蝸牛的速度行駛於高速公路上,你最後可能會入獄或死亡。相對地,在醫院中,則要以極度的溫和來對待病人,容許他們緩慢移動。如果醫生、護士為了更有效率地完成醫院的工作,而催促他們,病人會很痛苦,也許最後還會進太平間呢!

行者要能了解自己的處境,不論身處何處,都要適應環境。在禪修或其他情境中,如果有人等在你後面時,最好要考慮周詳,而以正常的速度移動。

總之,你必須了解,人的首要目標是發展正念,因此,當你單獨一人時,最好回復緩步徐行。你可以慢慢地吃,用最強的正念來洗臉、刷牙與洗澡——只要無人排隊在後面等待洗澡。

方法3 持續不間斷地覺知

不屈不撓地持續正念,是發展五根第三個重要因素。行者必須試著儘量處在每個剎那中,一剎那接著一剎那,沒有任何間斷。以此方式,可以確立正念,它的力量也會增長。守護我們的「念」,以阻止煩惱)kilesa)—有傷害與痛苦性質的貪、瞋、癡—潛入,並使我們失念。煩惱無法在強念中生起,這是生命的真相。當心不再煩惱,就不會有負擔,輕鬆且快樂。

盡一切努力來保持正念,一次只做一個動作,當要改變姿勢時,先把動作分解成單一的小動作,並以高度的審慎注意每個動作。當你想站起來時,注意睜開眼皮的意圖,然後,看眼皮開始要動時的感覺;接著,注意手從膝蓋離開、抬起腿來等。一整天都要覺知,甚至是細微的動作—不只是行、住、坐、臥,還包括閉眼、轉頭、開門等。

除了睡眠時間外,禪修者要持續保持正念。事實上,如此密集地持續,是無時間考慮、遲疑、思考、反應,或以經驗來和曾閱讀過與禪修有關的書比較,時間僅僅足夠用於全然的覺知。

經典將修習佛法比喻為升火,在火柴與放大鏡尚未發明前,要以原始的摩擦生熱法來起火。人們以手握著一種弓形的器具,將成圈的絲線纏繞在一根垂直的棒子上,其一端嵌入一小塊有凹槽的板子,塞滿木屑或樹葉。隨著弓前後移動,棒端會快速旋轉,最後燃起樹葉或木屑。另一個方法是以兩手掌握著,簡單地轉動棒子。不論以何種方法,人們摩擦再摩擦,直到累積足夠的摩擦力,而讓木屑著火。想像如果他們摩擦十秒,接著便休息五秒,會怎麼樣呢?你覺得火升得起來嗎?就以此方式,必須持續地精進,才能點燃智慧之火。

你可曾研究過變色龍的行為?經典以這種蜥蜴來形容斷斷續續的練習。變色龍以一種有趣的方式接近目標,一旦看到美味的蒼蠅或其他獵物,牠會突然地迅速向前衝,但卻無法立刻到手,牠快跑一小段路後,會停止下來凝視天空,東張西望,接著再向前跑一段,而後再次停下來凝視。牠永遠無法在第一次向前衝時到達目的地。

如此一曝十寒地練習,以伸懶腰的時間保持正念,接著做白日夢的人,就是變色龍行者。儘管變色龍缺乏持續性,仍然得以生存,但行者就不能如此。有些行者會停下來反應,或在每次有新經驗時停下來思考,想知道內觀已達到何種階段。有些人無須新奇的經驗,他們思考並憂慮類似的事:「我今天覺得疲累,也許睡眠不足,也許吃太多了,或許正需要閉目養神。腳好痛,不知是否起了水泡,這會影響禪修!也許該睜開眼睛檢查看看。」這正是猶豫的變色龍行者。

方法4 選擇適合禪修的環境

第四個發展五根的因素,是要確保有個能讓內觀展現的適合環境。正確、合宜且適切的活動可帶來觀智。要符合七種合適的型態,以創造適於禪修的環境。

〔住所〕

首先是「住所」。禪修環境要配置完整,能維持生計,這種地方才有可能讓人獲得內觀。

〔行境〕

第二項大家熟知的是「行境」(譯按:指行乞的村落),這與古代每日托缽的例行路線有關。比丘的禪修地點與村落距離要夠遠,才不致分心;但也要夠近,才能在托缽時依賴村民的供養。對在家行者而言,不但要容易取得食物,還得供應充足,但不能因這些事分心。此前提意指行者須避開會破壞個人禪修的環境,因繁忙且活動多的地方,會讓心容易從禪修的所緣轉移。簡單地說,相當程度的安靜非常重要,但不能太遠離塵囂,以致無法取得賴以維生的各種必需品。

〔談話〕

第三項是「談話」。在禪修期間,適合的談話在種類與次數上,都要有所限制,註釋書將此限定為聆聽佛法。我們可以再加上與老師一起進行的佛法討論——小參。在練習中偶爾花些時間討論,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進行的方式感到困惑或不確定時。

但要記住,任何事只要過度就會有害。我曾在某個地方教學,那兒種有盆栽,有位學員過度熱心地一直為盆栽澆水,以致所有的葉子都掉光了。如果你忙碌於太多的佛法討論,同樣的情況也會在你的禪定中發生。即使是老師的開示,也要仔細評估,一般原則是練習分辨,判斷聽到的是否有助於發展已生起的定,或令未生起的定生起。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行者必須避免那樣的情況,甚至選擇不去聽老師開示,或不再安排更多的小參。

在密集禪修中,行者當然必須儘量避免任何交談,尤其是閒談俗事。甚至嚴肅的佛法討論,有時也不適宜。在禪修中,要避免與同修者辯論教義。而最不適宜的是談論食物、住所、生意、經濟、政治等,這些稱為「畜生論」(animal speech)[1]。

禁止這類言談的目的,是在避免行者分心。佛陀慈悲地對禪修者說:「熱切的禪修者不應放縱於言談,如果經常交談,會導致分心。」

當然,在禪修中可能免不了需要交談,你應審慎地不要超過絕對必要的溝通,同時在談話的過程中保持正念。首先會有想說話的渴望,要說什麼與如何說的想法會在心中生起,你應小心注意,並在心中默念所有這些想法——心準備好要說了;接著是說話的實際行動,此時會伴隨身體的動作,你的雙唇與臉部的動作,以及其他隨之生起的表情,這些都要成為「念」的所緣。

幾年前,緬甸有位剛退休的政府高級官員,他是個虔誠的佛教徒,讀過很多譯成緬甸文的經典與文學,也花了一些時間禪修。他的禪修功夫不深,但由於擁有很多知識想教導別人,因而成為老師。

有天,他來到仰光中心禪修。當我指導行者時,通常先解釋禪修,然後將我的教學與經典比較,試著調和明顯的差異。這位先生立刻問我:「這些引述摘錄於那部經典?參考資料是什麼?」我客氣地勸他說,忘了這件事繼續禪修。但他無法做到,連續三天都在小參時排隊,質問相同的問題。

最後我問他:「你為什麼在這裡?你是來當我的學生,還是想來教我?」對我而言,他看起來似乎只是想來顯示他的知識,而非真的想來禪修。

這個人輕率地說:「哦!我是學生,你是老師。」

我說:「三天以來,我都試著婉轉告訴你,但現在我必須直接跟你說。你就如一位牧師,主要工作是為新郎與新娘證婚。有天,當自己要結婚時,卻不想站在新郎該站的位置,反而站上聖壇主持婚禮,群眾們都感到非常詫異。」他終於明白,而承認自己的錯誤,爾後成為順從的學生。

真正想了解佛法的行者,不要試圖模倣這位先生。事實上,經典也曾提到,一個人不論學得再多或經驗再豐富,在禪修期間還是不要為所欲為,而須非常柔順服從。就這件事來說,我想與你們分享年輕時養成的態度。當我在某個領域中技巧尚未純熟、能力無法勝任或經驗不足時,我不會莽撞強加意見;即使我已技巧純熟,足以勝任且經驗豐富,我也不會介入,除非有人徵詢我的意見。

〔人〕

第四項是「人」,主要與禪修老師有關。如果老師的指導能讓人進步,發展已生起的定,並令未生起的定生起,他即是位適合的老師。

另外兩個與「人」有關的部分,一是團體中支持禪修者,一是團體中相關的其他人。在密集禪修中,行者需要很多支持。為了發展念與定,他們放棄世俗的活動,因此,必須有朋友協助執行購物、準備食物、修護住處等瑣事,以免在密集禪修中分心。對忙於團體練習的人來說,去細想自己對團體的影響是很重要的;敏銳地設身處地為其他行者設想,是非常有幫助的。唐突或吵雜的動作會打擾別人,請將這點牢記在心,尊重其他行者,自己便能成為合適的人。

〔食物〕

第五項是「食物」,意指找到個人適當的飲食,將有益於禪修的進步。然而,要謹記在心的是,不可能一直滿足自己的每樣嗜好。團體禪修有時規模相當大,為大家烹煮的食物要一起準備好,在此情況下,最好要能適應,接受團體所提供的任何食物。如果禪修被食物不足或厭惡的感覺所困擾,方便的話,可以試著修正。

◎瑪帝卡瑪塔的故事

曾經有六十位比丘在森林中禪修,他們得到一位非常虔誠的在家女眾瑪帝卡瑪塔(MAtikamAtA)的護持。她試著去找出他們的喜好,並每天烹煮足量的食物供養他們。一天,她走近這群比丘,詢問在家眾是否也可以像他們一樣禪修。

他們告訴她:「當然可以!」並指導她禪修。她歡喜地回去開始練習,持續禪修,即使在做飯或做家事時也從未間斷,最後證得阿那含果(AnAgAmI)(5)。由於過去所累積的功德,使她同時具有天眼、天耳通—可看到遠方的東西,聽到遠處的聲音,以及能了知他人想法的他心通。

瑪帝卡瑪塔滿懷喜悅與感激,心想:「我所明瞭的佛法真是殊勝,雖然我這麼忙碌,每天要料理日常雜務,並為比丘們準備食物,我相信那些比丘一定比我更進步。」她以天眼通察看六十位比丘的禪修狀況,令她震驚的是,他們竟然無人獲得絲毫的觀慧。

「出了什麼事?」瑪帝卡瑪塔納悶極了!她又以神通探究比丘們的情形,看到底是那裡出了問題—並非地點的問題,也不是他們發生衝突,而是沒有吃對食物!有些比丘喜歡酸的口味,有些則喜歡鹹的,有人喜歡辣椒,有人喜歡糕餅,且仍然有些人喜歡素食。出自於他們教導她禪修,而令她證果的感激之心,瑪帝卡瑪塔開始在飲食上滿足每位比丘的喜好。結果,比丘們很快地都成為阿羅漢(arahant)(6)—完全覺悟的人。

這位婦女快速且高度的成就,以及她的智慧與奉獻,給為人父母者與照顧者一個良好的典範——為他人的需要提供服務的人,無須放棄對於深觀的渴望。

◎在修學佛法上,無須有素食的限制

就此主題,我想談一下素食主義。有些人認為素食才是道德。在上座部(TheravAda)(7) 佛教裡,並不認為這作法能引導人對真理有特殊的理解。

佛陀並未完全禁止食肉,只是為此制定某些規則,例如不能特別為滿足個人口腹之欲而殺生。提婆達多(Devadatta)(8) 曾要求佛陀制戒禁止食肉,但佛陀在深思之後,拒絕了這項作法。

當時與現在一樣,大多數人吃的是肉類與蔬菜混合的食物,只有婆羅門與高級種姓階級的人是素食者。當比丘們托缽時,他們接受所有種姓階級的人供養,區分素食與肉食的供養,則有違托缽的精神。再者,不論是婆羅門或其他種姓階級的人,都可以加入僧團成為比丘、比丘尼,佛陀也同時將各種可能性都考慮進去。

因此,在修學佛法上,無須有素食的限制。當然,平衡的素食有益於健康,同時如果出於慈悲的動機不吃肉,這個推動力也確實是良善的。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你的新陳代謝已適應肉食,或有其他的健康需要必須吃肉,則不必有罪孽深重或有害於修行等想法。所以,一種無法由大多數人遵循的規則是無效的。

〔氣候〕

第六項是「氣候」。人類對於氣候有很強的適應力,不論氣候多熱或多冷,都可以找到讓自己舒適的方法。當這些方法有限或無法取得時,禪修會被打擾。這時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在溫和的氣候裡練習。

〔姿勢〕

第七,且是最後一項是「姿勢」。在此談及的是傳統的四種姿勢——行、住、坐、臥。坐姿對止禪(samatha meditation)(9) 最有幫助,在馬哈希尊者(MahAsI Sayadaw)[2] 的傳統中,修習內觀即以坐、行走為基礎。對所有型態的禪修而言,一旦建立起動力,姿勢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四種姿勢中的任何一種都很適合。

初學者應避免臥姿與站姿。站姿會很快帶來身體的痛苦——腿的壓力與緊張,這會干擾練習。而臥姿的問題則是會引發睡意,無須太多的努力就可以維持這姿勢,且非常舒適。

檢查你自己的情況,看看以上七種適合的環境是否已經出現。如果尚未具足,也許要做點調整以符合要求,如此你的練習才能有所進展。如果這些安排的前提是為了讓禪修進步,就不算是以自我為中心。

方法5 運用過去有助於禪修的細節

第五個發展五根的方法,是以「禪相」成就內觀禪修。

這來自過去曾有的良好禪修的細節——良好的「念」與「定」。我們都知道修行會起起落落,有時會高居於定境的雲端;其他時候,可能會低落沮喪、充滿煩惱,而無法覺知任何事情。

運用禪相的意思是,當你在定境的雲端或念力強時,要試著注意是什麼細節,導致這良好的禪修。你如何用功?有什麼清楚的細節,在這良好的禪修中發生?下次遇到困難時,你就能記得這良好正念的因素,並且讓它再度生起。

方法6 培養七覺支

第六個發展五根的方法,是培養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這些心所確實是產生覺悟的因素,當它們存在並活躍於心時,便會助長覺悟,或可說更接近覺悟。

再者,七覺支屬於所謂的「聖道與果心」。在佛教裡,我們所說的「心」是指特定的、剎那的心的型態—內心特別具有可辨認特相 (10) 的事件。道與果心是相互連接的內心事件,而此構成了覺悟的經驗,它們是當心的注意力由有為法轉到涅槃或無為法時所發生的情況。這種轉移的結果,就是斷除了特定的煩惱,因此,心已不同於以往。

當為了創造道與果心生起的因緣而修行時,了解七覺支的行者,可運用它們來平衡其禪修。當心沮喪時,以精進、喜與擇法覺支來振奮它;而當心太活躍時,則以輕安、定與捨覺支來使它平靜。

行者可能會常常感到沮喪、氣餒、失念,或覺得禪修糟透了,也無法像過去一樣以念擷取所緣。此時很重要的是脫離這個狀態,他必須尋找具有鼓舞或激勵作用的事情,讓心活躍起來。有個方法是聆聽精彩的開示,可以帶來喜覺支;它可以激勵更強的精進覺支;也可經由有關禪修知識的提供,而加深擇法覺支。喜、精進與擇法覺知,是最能幫助我們面對沮喪與氣餒的三個覺支。

一旦激勵的開示引出喜、精進與擇法覺支,你應該利用這個機會,讓心清晰地聚焦於觀察的所緣上,因此,所緣會清晰地出現於心眼中。

其他時候,行者也許有不尋常的經驗,或因其他原因而被愉快、狂喜、歡樂所淹沒,心變得活躍而過度亢奮。在禪修時,可看到有的行者眉開眼笑,走起路來飄飄欲仙。由於過度精進,心會悄悄溜走,拒絕專注在現前剎那所發生的事情上,如果注意力接觸某個目標所緣,它立刻會背離原來的所緣。

倘若你發現自己極度興奮,則必須以輕安、定與捨三個覺支來恢復平穩。開始的好方法是了解自己過度精進,並反思:「沒有什麼好急的,佛法會自己展現出來,我只要平靜地坐著,並且以輕柔的覺知來觀照。」這會促進輕安覺知。然後當精進平穩下來,就可開始致力於定。最實用的方式是縮小禪修的範圍,不要注意太多所緣,而完全專注在少數所緣上。心會很快恢復正常,放慢步調。最後就可採取捨的態度,以此想法來撫慰心:「行者沒有偏好,沒什麼好急的,對我來說,唯一重要的事,就是觀照任何發生的事,不論好壞。」

如果你可以維持心的平衡,平撫亢奮,並從沮喪中振作,就可確信智慧很快便會自行顯現。

事實上,有能力在練習時調整不平衡的人,就是位合格的禪修老師了。若老師能在小參中穩定地把學生的狀態都記錄下來,則可以辨認並糾正許多行者易犯的過度情形。

我想提醒所有行者,在想到禪修有那裡出問題時,千萬不要氣餒。行者就如同嬰兒或小孩,我們都知道,嬰兒要經歷許多發展階段,當從一階段過渡到另一階段時,必須經歷許多心理與生理的劇變。他們會顯得十分煩躁且難以照顧,不時地嗚咽或嚎啕大哭,沒有經驗的母親,在這期間也許就會為孩子感到擔憂。

但事實上,嬰兒如果未經歷這種痛苦,便無法成長,他的苦惱通常是發展進步的徵兆。因此,如果你感到練習的結果失敗,不要憂慮,你也許像小孩一樣,正從一個成長的階段,過渡到另一個成長的階段。

方法7 培養認真禪修的意願

 第七個發展五根的方法,是勇敢地精進練習,甚至願意奉獻出自己的身體與生命,為了能持續不間斷地禪修。這意味著我們對身體的觀照,比習慣給予的觀照程度來得少,與其花時間裝扮自己,或滿足舒適的渴望,不如儘量奉獻精力於禪修。

雖然現在我們覺得朝氣蓬勃,但當我們去世時,身體便毫無用處。屍體有什麼用呢?身體就好像脆弱的容器,只能在未受損時使用,一旦它掉落地上,對我們來說,便毫無用處了。

當我們活著,仍保有相當的健康,有幸能練習禪修,讓我們在還不致於太遲、身體還未成為無用的屍體之前,試著從身體中萃取珍貴的本質吧!當然,我們的目標並不在於延緩這個結果,仍應注意維護身體健康,只要還能繼續禪修。

你也許會問,我們能從身體中萃取什麼珍貴的本質?曾有個科學研究,測定人類身體組成物質—鐵、鈣等—的市場價值。我相信一定不值一美元,萃取所有這些元素的成本,一定比這全部價值大好幾倍。未經過這萃取過程,屍體除為土壤施肥之外,便毫無價值。如果死者的器官可以移植到活人身上,那是很好的,但在這個例子中,到成為完全無生命或價值的屍體,就已經遲了。

身體可視為垃圾場,充滿污穢、令人作嘔的不潔之物。對於缺乏創造力的人來說,在垃圾場裡,即使可找到些東西,他們也會覺得毫無用處。然而,創新的人則了解資源回收的價值,他可能去除那些東西的髒臭,並清洗乾淨,便可再度利用,現在就有許多描述作回收生意而成為百萬富翁的故事。

我們可透過修行佛法,從這稱為「垃圾堆」的身體萃取出黃金。這黃金的一種形式是「戒」——行為的淨化,使人的行為變得溫順且有教養的力量。在進一步的萃取之後,身體會產生信、精進、念、定與慧五根,這些都是透過禪修,而由身體萃取出的無價珍寶。

五根增長之後,心就不再受到貪、瞋、癡所支配。當心不再有這些痛苦與沉重的煩惱,便能經驗微妙的、非金錢可買到的快樂與平靜。他會變得安詳而溫柔,旁人也會感到振奮。這種內在的解脫不受限於任何環境與條件,只有熱切禪修的結果可以獲得。

任何人都能了解,這種內心的痛苦狀態,不會如我們所願消失。誰不曾在沉迷時,與那明知會害人的欲望搏鬥?可有人不曾在暴躁、乖戾的情緒中,希望轉為快樂與滿足?可有人無法體驗困惑的痛苦?根除生活裡產生痛苦與不滿的傾向是可能的,但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容易。心靈的功課是嚴苛的,同時也是使人有所斬獲的,然而,我們不應因此而氣餒。觀禪的目標與結果,可讓我們免於各種形式、層次、階段的身心苦惱,如果你渴望這種自在,應該高興有機會努力來達到這結果。

現在就是開始努力的最佳時機,如果你還年輕,應該慶幸擁有良好的狀態,因為年輕人最有精力來練習禪修;如果你年紀比較大,可能體能較差,不過,也許你因看透生命而獲得智慧,例如了解生命的短暫與不可預期。

〔「我被迫切感抓住了!」〕

佛陀時代,有位來自富裕家庭的青年比丘,年輕健壯的他,出家前有很多機會享受各種娛樂。他很富有,也有眾多親友,財富讓他擁有各式各樣的嗜好。然而,他放棄這一切而尋求解脫。

一天,國王騎馬經過森林,遇見這位比丘,國王說:「尊貴的先生!你年輕健壯,正值青春,又生於富裕的家庭,有許多享受的機會,為何你要離家而穿上僧袍,過隱居的生活呢?你不覺得寂寞嗎?不會覺得厭倦嗎?」

這位比丘答道:「哦!偉大的國王,當我聽到佛陀的開示,心中激起一股迫切感,一股很大的迫切感抓住了我,我希望在死前,及時從身體中萃取最好的效用,所以,我放棄了富裕的生活而穿上僧袍。」

如果你還未有寧捨身命的迫切感,尚未被禪修的需要性所說服,佛陀的話或許對你會有所幫助。他說人應該要思考:整個有情世間,其實僅僅是由不斷生滅的心法與色法所組成,兩者不會在一剎那中停留,它們不斷變遷,一旦我們發現自己在這樣的身心中,就會知道無法做任何事以阻止它們發生。當我們年輕時,希望能快點長大;而當老去時,卻又陷入不可逆轉的衰老過程之中。

我們希望身體健康,但這希望無法保證實現,我們終其一生都會被疾病、受傷、疼痛、不適所苦。長生不老是不可得的,所有的人都會死亡。死亡正好與我們的希望相反,然而我們無法阻止它,唯一的問題是,死亡早晚會來臨。

地球上沒有人可以保證我們成長、健康與長生不老的希望,人們卻拒絕接受這事實,老年人希望看起來年輕,科學家發明各種療程來延緩人類老化的過程,他們甚至試著要讓人起死回生!當生病時,我們服藥來讓自己感到舒服,但即使痊癒後,還是會再生病。我們無法蒙蔽自然的本質,也無法逃避年老與死亡。

這是有情眾生的主要弱點—眾生缺乏保障。沒有可以避開年老、疾病與死亡的安全庇護所。看看其他眾生,看看動物,而最重要的是看看你自己。

如果你深入練習,對這些事實就不會感到意外。如果你能以直覺的領悟,看見心法與色法如何剎那、剎那不間斷地生起,便會了解沒有任何庇護所可以讓你逃開,你沒有任何保障。然而,如果你的領悟尚未觸及這點,也許思考生命的不穩定性,也能引發迫切感,激發想禪修的強烈動力。觀禪可以引領你到一個超越這些恐懼的地方。

有情眾生另外還有個很大的弱點—沒有財產。這聽起來也許有點奇怪,我們一出生,立刻開始吸收知識,獲得證書。大多數人找到工作,然後以薪水購買很多物品,稱它們為「自己的財產」。而在相對關係上,也的確如此,毋庸置疑。如果財產真正屬於我們,我們就永遠不會與之分開;如果我們覺得能恆久擁有,那麼,它們還會破碎、遺失或遭竊嗎?人類死亡時,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帶走,一切所獲得、累積、儲存、貯藏的東西都會留下來,所以說一切眾生都沒有財產。

我們所有的財產都會在死亡那刻留下。財產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不動產——建築物、土地與房地產等,習慣上這些屬於你,但在你死亡時必須留下它們。第二種是動產——椅子、牙刷與衣服,當你存在於地球,四處遊歷時帶著走的所有東西。接著,還有知識——藝術、科學,以及你賴以維生的技術與其他知識。

只要我們的身體處於良好、可工作的狀態,這知識財產便不可或缺,然而,也不保證它們不會遺失。你也許會忘記所知道的事,或由於政府的命令與其他不幸事件,而讓你無法發揮專長。若你是外科醫生,有可能嚴重地跌斷手臂,或因安寧遭到破壞,而神經質到無法維持生計。

沒有任何財產於存在地球期間可帶來保障,更遑論下一世了。如果我們可以了解,人無法擁有任何東西,而生命如此短暫,那麼,當在不可避免的事發生時,我們就會感覺到平靜許多。

〔唯一真正的財產〕

無論如何,有某些東西會跟隨人類穿越死亡之門,這就是「業」(kamma)—行為的結果。我們的善、惡業都會如影隨形,即使想擺脫也無法如願。

相信業是你唯一真正的財產,可帶來強烈的渴望,熱切且徹底地修習佛法。你會了解有益的善行是自己未來快樂的投資,而惡行則會回報在自己身上。

因此,你會基於善意、慷慨、仁慈等崇高的想法來行事,會捐款給醫院與那些因不幸而受苦的人。你會扶持家人、老人、殘障者、貧困者、朋友,以及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你會希望以純淨的行為、溫順的言行來創造更美好的社會。

由於你致力於禪修,並平息心中生起的邪惡煩惱,而造就一個安詳的環境,你會經歷內觀的各個階段,最後了解終極的目標。所有具有功德的行為—布施、持戒、修習等,將如影隨形地跟隨你到死後。不要停止培養這些善法!

我們都只是渴愛的奴隸,真是可恥!卻是千真萬確。渴望貪得無厭,一旦我們獲得某些東西,便會覺得並不如想像中滿意,於是又去試其他東西。這是生命的本質,就好像企圖用捕蟲網來舀水一樣,眾生無法滿足於聽從渴望的支配,或物質的追求。渴望永遠無法滿足渴望,如果我們正確了解這項真理,便不會以這種自我打擊的方式來尋求滿足。因此,佛陀曾說知足是最大的財富。

有個故事,說有位編織籃子的人,他很單純,喜歡編織籃子,吹吹口哨、哼哼歌,一天就在工作中快樂度過了,晚上便回到小屋就寢,一覺到天明。有天,一位富翁經過,看見這位貧窮的編織工人,生起一股悲心,並給他一千元。「拿著吧!」他說:「好好地去享受一番。」

這位編織工人滿心感激地收下錢,他這生中從未看過一千元。他回到那搖搖欲墜的小屋中,不知要把錢存放在那裡,但小屋太不安全了,他擔心強盜,甚至擔心老鼠會啃食它,於是整夜無法成眠。

第二天,他帶著一千元去工作,但無法哼歌或吹口哨,因為他非常擔憂這筆錢。那晚他再度失眠,隔天一早,便把這一千元還給富翁,對他說:「把快樂還給我吧!」

你也許會以為佛教不鼓勵追求知識或證書,或辛苦工作賺錢,讓你可以養活自己、扶持家人與朋友,並為值得的理由或團體而奉獻。不!當然要利用你的生命與聰明才智,且以合法與誠實的方法來獲得。重點是要對你所擁有的感到知足,而不要變成渴望的奴隸—這才是佛陀的教誡。思考眾生的弱點,便可以在年老多病而無法修行,只能離開這無用的屍體之前,從身體與生命中獲得最多。

如果你勇猛精進地練習,不執取身體或生命,你可以發展出得以使人解脫的精進,而完成禪修更高的階段。如此無畏的態度,不僅包含於第七個培養五根的因素裡,也包含在第八個因素中。這第八個特質,是處理痛苦時的耐心與堅忍,特別是身體的苦受。

所有行者都熟悉這種禪坐中會發生的不舒服感——心因反應苦受而生的痛苦,以及心因必須身處於練習之中,為抗拒此種控制而生起的痛苦。

一小時的禪坐有很多事要做。首先,你要儘量保持在最初的所緣上,對習慣四處奔馳的心來說,這種限制與控制是非常具有脅迫感的。維持注意力的過程會變成一種限制,這個心的限制——抗拒控制——是痛苦的一種形式。

當心充滿了抗拒,身體通常會跟著反應,緊張生起,你很快就會為苦受所包圍。有了最初的抗拒,以及這加在其上的痛苦,你手上有相當的苦差事要做哦!你的心受到限制、身體緊繃,你對直接觀察身體的疼痛失去耐心,現在你的心完全瘋狂了,也許充滿著厭惡與盛怒。現在你的痛苦有三重——心最初的抗拒、身體實際的痛苦,以及色身的苦所導致的內心的苦。

方法8 耐心且堅忍地面對疼痛或其他障礙

這是你運用第八個因素來增長五根的好時機,試著以耐心與堅忍直接觀察痛苦。如果你還未準備好以耐心來面對它,便是為貪、瞋等煩惱開啟了一扇門。「哦!我恨這痛苦!但願我能回到五分鐘前美好舒適的狀態就好了。」在貪、瞋出現,並且我們失去耐心時,心也會變得混亂迷惑。沒有任何所緣是清楚的,同時也無法看到痛苦的真正本質。

此時,你會認為疼痛就如刺一般,是修習的障礙,也許就會決定變換姿勢,好讓自己「更加專注」。如果這種動作變成習慣,你便失去加深禪修的機會。身體靜止不動,是心平靜與安寧的基礎。

不停地動,的確是隱藏疼痛本質的好方法。疼痛也許就在鼻子正下方——經驗中最明顯的部位,但你移動身體,故意忽視它,如此便失去了一個了解痛苦的絕佳機會。

事實上,打從我們出生在地球開始,就與疼痛一起生活,它與我們的生活如此接近,為什麼要逃離它呢?如果疼痛生起,客觀看待它,將它視為是個以嶄新且深刻的方法,來真正了解某件熟悉東西的絕佳機會。

偶爾當你不在禪修時,可練習以耐心對待苦受,特別是如果專注於某件感興趣的事。假設你是個愛下棋的人,你坐在椅子上,非常專心看著棋盤,對手剛下了一步極漂亮的棋,將你一軍。你或許已在椅子上坐了兩個小時,但絲毫不覺姿勢受到限制,因為你希望找到能脫困的策略。你的心完全沈浸於思考之中,如果真的有感覺疼痛,你也會徹底忽略,直到達成目標為止。

更重要的是,在禪修時練習耐心,這比下棋還能發展更高層次的智慧,也能讓我們脫離初級階段的困境。

〔對付疼痛的策略〕

洞察「法」的真實本質的程度,取決於我們發展定的程度,心愈定,愈能洞察並了解實相。當人在覺知苦受時更是如此,如果定力較弱,就無法真正感覺到經常出現在身體上的不舒服。而在定力開始加深時,即使最輕微的不舒服都會變得很清楚,它會被放大與誇張地呈現。大多數的人類都像近視一般,察覺不到這種感覺。沒有定的眼鏡,這世界顯得朦朧、模糊且難以辨認,但當你戴上眼鏡,一切都清楚明亮。不是因為所緣改變,而是視覺變敏銳了。

當你直接用肉眼看一滴水,看不到什麼;但如果把它放到顯微鏡下,就會開始看到其中發生很多事情——很多東西在舞動、移動,你會被水吸引住。如果你能在禪修中戴上定的眼鏡,你會很驚訝,在疼痛看來停滯不動又無趣的地方,竟發生很多變化。定愈深,你對疼痛的了解也愈深刻。你會愈來愈著迷於自己所看到的,也愈來愈清楚看到這些苦受處於不斷變遷的狀態,從一種感覺到另一種,改變、減弱、增強、變化與舞動,定與念愈來愈深刻、敏銳。偶爾,當這場表演變得精彩絕倫時,會突然意外地結束,好像戛然落幕一樣,疼痛便奇蹟般消失了。

不能喚起足夠勇氣與精力來面對疼痛的人,便永遠無法了解藏在其中的潛力。我們必須培養心的勇氣,勇猛精進來面對痛苦,讓我們學習不逃避痛苦,而直接走向它。

當疼痛生起,第一個策略是把你的注意力直接朝向它,到它的中心去,試著洞察它的核心。看疼痛就只是疼痛,持續不斷地注意,試著到它的表面之下,這樣你就不會有反應了。

也許你很努力嘗試,但仍漸漸感到疲勞,疼痛會使心精疲力竭。如果你無法維持相當的精進、念與定,那就到優雅地離開的時候了。

第二個處理疼痛的策略是與它一起遊戲。你進入它,然後稍微放鬆一點,注意力仍放在疼痛上,但要鬆開念與定的強度,這能讓心休息一下。然後再次儘可能地走近它,如果不成功,再撤離一次。如此進進出出、前前後後二至三次。

如果感到疼痛還很強烈,而你發現雖然有這些策略,心仍開始束縛緊繃,這便是到優雅地投降的時候了。但這並不意味著要變動姿勢,而是要轉換專注的位置。完全忽略疼痛,並將心放在腹部的起伏,或最初使用的任何所緣上。試著專注其上,就能將疼痛阻隔於覺知之外。

〔治療身心〕

我們必須試著克服任何心的膽怯,只要你有勇士般心的力量,便可藉由了解疼痛的本質而克服它。在禪修中,身體會生起很多種難以忍受的感覺,幾乎所有的行者都清楚看到,不舒服感總存在於身體之中,並藉由定而增大。

在密集修習期間,疼痛經常自舊傷、幼時的不幸或過去的慢性病浮上表面,而目前或最近的疾病會突然變得嚴重,如果上述兩者發生在你身上,可說幸運之神降臨了。你有機會經由自己的勇猛精進,來克服疾病或慢性疼痛,而無須服用任何藥物。很多行者只是透過禪修,便完全克服並超越他們的疾病。

大約十五年前,有位多年為胃疾所苦的人,當他去檢查時,醫生說他有個腫瘤,必須開刀,但他害怕手術失敗致死。為免一死,他決定小心行事,心想:「我最好去禪修。」他在我的指導下修習,很快就開始感覺到許多疼痛,最初並不嚴重,但隨著他的進步,且達到苦隨觀的程度時,他開始有如酷刑般難以忍受的劇痛。他告訴我這些情況,我說:「你當然可以隨時回家看醫生,然而,為什麼你不多待幾天呢?」

他考慮後,覺得自己還是沒把握能從手術中生還,所以決定留下繼續禪修。他每兩個小時吃一茶匙的藥,偶爾疼痛處於優勢,偶爾他戰勝疼痛。這是場兩敗俱傷的長期抗戰,但他有極大的勇氣。

在他禪坐期間,疼痛是如此劇烈,整個身體不停顫抖,衣服被汗水浸濕。胃裡的腫瘤愈來愈嚴重,壓迫感也益發強烈。當他看著胃時,胃的概念突然消失,剩下意識與疼痛的所緣,這非常痛,但也異常有趣。他持續觀察,就只有專注的心與益發難受的疼痛。

然後,有個如炸彈般的大爆炸發生了!他說甚至可聽到巨大的聲響,之後一切都結束了。他從一身是汗的禪坐中起來,觸摸腹部,但那個曾因腫瘤而突出的部位,已無任何東西,他痊癒了!此外,他完成了禪修,而對涅槃有所體悟。

不久之後他離開中心,我請他告訴我醫生對這胃部問題的看法,醫生對腫瘤消失感到震驚。現在,他可以忽略遵循了二十年、嚴格的飲食控制,充滿活力且擁有健康,甚至連醫生都成為內觀行者呢!

我遇到過無數患有慢性頭痛、心臟病、結核病,甚至癌症與早年受過重大傷病的人,其中有些人被醫生宣告不治,他們都經歷過巨大的痛苦,但以堅忍不拔、不懈的精進來練習,最後治癒了自己。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同時也藉由堅持的勇氣來觀照痛苦,而深刻了解實相的本質,最終能突破性地獲得智慧。

你不應該因為苦受而感到沮喪,要擁有信心與耐心,堅忍地直到了解自己真正的本質。

方法9 決心繼續練習,直到完成解脫的目標

第九,也是最後一個增長五根的因素,是一種心的特質,可讓你一直向著道路盡頭走去,不會走上岔路或放棄使命。

你禪修的目標是什麼呢?為什麼要忍受戒、定、慧三重的訓練?重要的是體會禪修的目的,而更重要的是誠實面對自己,因此,你會知道自己致力於該目標的程度。

〔善行與大慈大悲〕

讓我們來思考一下「戒」。我們有如此驚人的機會在地球出生為人,又知道自己在這世上不可思議的存在是因善行的結果,我們應該努力實踐人性高度的潛能。「人道」一詞的正面涵意是「大慈悲」。地球上,所有的人類都渴望實現這個品質,豈不是很好?

如果人可以培養一顆充滿慈悲的心,那麼,過一種和諧且有益健康的生活,就很容易了。道德是奠基於體諒一切有情——其他眾生與自己——的感受上,人的行為若合乎道德,不僅對他人無害,也可讓自己無憾於未來。我們都應避免可能會造成不幸後果的行為,而走在善行的路上,這可讓我們永遠脫離悲傷的狀態。

「業」是我們唯一真實的財產。如果你能將此觀點視為行為、修行與整個生命的基本原則,對你是很有幫助的。不論善惡,業都會在此生、下一生,如影隨形地跟著我們。如果我們表現善與和諧的行為,在此生便能受人尊崇,智者會讚美、喜歡我們,而我們也可期待未來生活能擁有良好的環境,直到達到最後的涅槃。

做出惡的或不善的行為,甚至在這一生就會蒙羞,聲名狼藉,智者會譴責、看輕我們,而未來我們也無法逃離行為的惡果。

業強而有力的潛在性能帶來善惡的果報,這點可用食物來比擬。有些食物是合適的、健康的,而其他的則對身體有害。如果我們了解什麼食物是營養的,且能適時適量,那麼,便可以享受長壽且健康的人生。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被不健康且有害的食物吸引,則必須忍受其後果,也許會生病,並因而受很大的苦,甚至死亡。

〔良善的行為〕

布施可以減輕心中的貪,五戒有助於控制情緒與非常粗重的貪、瞋煩惱。持戒使心控制在一個範圍之內,而不會從身體或言語顯露出來。

若能完全持戒,你表現得可能是位德高望重的人,但內在也許還受到突發的不耐煩、瞋恨、貪婪與狡詐所折磨。因此,下一步就是「修習」(bhAvanA)。bhAvanA 意指「培養特別的善心」。修習的第一部分是防止不善心生起,而第二部分則是在不善心不生起的情況下,發展智慧。

〔極樂的禪定與其缺陷〕

止的修習(Samatha bhAvanA)或止禪,有使心寧靜安詳並遠離煩惱的力量。它會抑制煩惱,讓煩惱無力攻擊。止的修習並非佛教所獨有,你可以在許多其他宗教系統中找到,特別是印度教的修行。值得讚揚的是:修習者在他全神貫注於禪修所緣的期間,完成心的淨化,達到極深的喜、樂、輕安。有時透過這些喜、樂等,甚至能開發出神通。

然而,止的成就並非意味著人可以領悟心法與色法的真正本質。煩惱只是被鎮伏,但尚未根除,心仍無法洞察實相的真正本質。因此,修習者並未從輪迴中解脫,而且甚至可能還會在未來陷入痛苦的狀態。人可以從定中獲得很多,但仍舊會再失去。

佛陀證悟之後,有四十九天的時間在菩提伽耶享受解脫的喜樂。然後他開始思考,如何向其他人宣說這深奧微妙的真理,他看看四周,發現這世界布滿了厚厚的塵土——煩惱,人們迷失於黑暗深處,他終於明白自己的任務是多麼重大。

而後,他想起有兩個人很能接受他的教法,他們的心純淨無染。事實上,他們是他以前的兩位老師—阿羅邏迦藍(AlAra the KalAma)與優陀羅羅摩子(Udaka the RAmaputta)兩位仙人。由於禪定的成就,他們各自有許多追隨者,佛陀曾分別跟隨他們學習,但後來了解自己所尋求的東西,並非他們所能教導。

這兩位仙人的心都非常純淨,阿羅邏迦藍已到達第七階段的禪定 [3],而優陀羅羅摩子則達到第八或更高的禪定,他們能遠離煩惱,甚至在沒有修習定時也是如此。佛陀覺得只要與他們說一兩句重要的佛法,他們必然會完全覺悟。

正當佛陀準備如此做時,一位看不見的、由天界來的天人告訴他,兩位仙人都已過世了。阿羅邏迦藍七天前逝世,而優陀羅羅摩子則在前一夜去世。他們兩位都會再出生於梵天的無色界,那是個心存在而色法不存在的地方,因此他們都無耳朵可聽,無眼睛可看,也無法看到佛陀或聽聞佛法。既然與老師相會與聆聽佛法,是發現修行正確方法的兩條唯一的道路,那麼,這兩位仙人便錯失了完全覺悟的機會。

佛陀難過地說:「他們已經歷很大的損失了。」

〔使人解脫的直覺的領悟〕

止禪到底缺少了什麼呢?它無法帶來實相的了解,所以,我們需要觀禪。只有直覺地領悟心法與色法的真正本質,才能使人解脫自我、「人」或「我」等概念。若未透過全然覺知的過程而生的領悟,就無法從這些概念中解脫。

只有直覺地理解因果的作用過程——看到心法與色法的循環連結——才能從「事物是無因而生」的無明中解脫。只有看到現象的快速生滅,才能從凡事都是恆常的、堅實的、持續的無明中解脫出來。只有以同樣直覺的方式體驗過苦,才能深刻學到輪迴的存在不值得執取。只有了解心法與色法只是依據其自然法則流動,沒有「人」或東西躲在背後,才能將「無我」銘記在心。

除非你經歷過各種層次的內觀,最後實現涅槃,才會了解真正的快樂。以涅槃作為修習的終極目標,你應該試著保持高度的精進,不要停止、放棄,在達到最終目標之前絕不退卻。

首先你要精進確立自己的禪修,將心專注於最初禪修的所緣,然後一次又一次地回到這所緣上。你設定一個行禪與坐禪的程序,將自己擺在道路上而向前進,這稱為「發勤精進」。

即使障礙生起,你也要堅持練習,堅忍不拔地克服所有障礙。如果感到厭煩,並開始打瞌睡,要振作起精神。如果你感到疼痛,要克服膽怯的心,它只想撤離,而不願面對將要發生的事,這稱為「出離精進」,讓你從懶惰中出離,而不會退卻,知道將在這條路走下去,直到達到目標為止。

接下來,當你克服其中的困難,也許會發現自己處在平順而微細之中,你不會因此而自滿,而會進入下一個階段,精進使心愈來愈振奮,這是種不會減弱或停滯的精進,而只會持續地進步,引領你到達渴望的目標,這稱為「勇猛精進」。

因此,第九個增長五根的因素,意思是依階段運用精進,使自己不會停止、猶豫,也不放棄、退卻,直到達到最終目標與目的地為止。

當你走在這條路上時,好好利用上述這九種心的特質,則五根——信、精進、念、定與慧—必能增長。最後它們會接管你的心,並引領你到達解脫。

我希望你能檢視自己的修行,如果發現少了某些元素,好好利用上述訊息,使自己受惠。

請勇往直前,直到達到渴望的目標為止。

【註釋】

(1) 心所:心所有法,意識中可辨識的元素或特質。

(2) 念(sati):心的觀察力,只是簡單而清楚地經驗,而不加以反應。

(3)禪修的障礙:即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舉與疑,它們的出現會令覺知減弱或消失。

(4) 四念處:即四個正念的基礎——身、受、心、法。

(5) 阿那含果(AnAgAmI):或稱「不來果」,是入涅槃的第三個階段,證得此果位的人將不再生於欲界,未來將於色界、無色界入涅槃。證得此果的人,已斷除欲貪與瞋,但仍有一些如掉舉等微細的煩惱。

(6) 阿羅漢(arahant):已經完全覺悟、斷盡所有煩惱的人,心不再有任何苦受。證得四個果位的人將不再以任何形式出生,完全超越死亡,進入涅槃。

(7) 上座部(TheravAda):字面解釋為「長者的演說」,以巴利語標準經典為據的佛教傳統,創立於南亞的斯里蘭卡,目前流傳於西方國家。

(8) 提婆達多(Devadatta):分裂僧團的比丘,後來曾經企圖謀殺佛陀。

(9) 止(samatha):別譯「奢摩他」,由專注而使心定止於一處,止禪是將心專注於一個概念的所緣上,由於所緣是個概念,如此的練習可以令心平靜,但無法生起觀慧。

(10) 相(lakkhana):一為「別相」,指身心明確的特徵,可以直接體會,如動作、輕鬆等;一為「共相」則指所有物質共有的特徵—無常、苦、無我。傳統阿毗達磨將「相」視為心可辨認的特徵。

 

【譯註】

[1] 「畜生論」即指無用的談論,共有三十二種。參見《清淨道論》第四品。

[2] 馬哈希尊者(MahAsI Sayadaw, 1904-1982):緬甸的禪修大師,他在仰光主持塔他那耶塔(Thathana Yeiktha)禪修中心,成為緬甸其他許多禪修中心的模範。「尊者」(Sayadaw)意指偉大的老師、教導禪修的比丘或寺院住持。

[3] 禪定的階段分別為: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與非想非非想處定。


[香光資訊網] [香光莊嚴][香刊73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