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六十七期/90年9月20日

善惡的根源,覺悟的標記

認識善根、不善根的重要性

 向智尊者 著

香光書鄉編譯組 譯

貪、瞋、癡三不善根是「苦」的根本因;
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是一切慈悲的表現與智見上的成就。
解脫道與善根、不善根有密切的關係……

 

善根、不善根是判定善惡的準繩

佛陀教導︰眾生有三不善根—貪、瞋、癡。此三者涵蓋一切惡法,從內心昏昧不明的隨眠,到表現於最粗的言行,無論程度強弱或以何種方式呈現,都是「苦」的根本因。

與三不善根相反的是—無貪、無瞋、無癡,此三善根是指一切行為上的無私、慷慨與出離,是一切慈悲的表現與智見上的成就。

此六種心法是萌發一切善惡的根本,也是結滿苦、甜果實的生命之樹的根源。

貪與瞋受到癡的支持與滋養,是一切有情眾生或個體的驅動力,所幸善根也同樣遍及世間,得以抑制不善的力量,但這樣的平衡卻不穩定,需要持續不斷地警覺與努力才能維持。在無生命的自然界,也可在相吸與相斥中發現相應於貪、瞋的東西,固有的無知使得相吸與相斥的力量保持在無目的回應的運動中,而這無知又無法引發人們消滅這過程的動機。因此,從久遠以來,自然界的大宇宙與內心的小宇宙,就不斷地在相吸與相斥、貪與瞋之間爭戰,除非我們藉由自發的努力與內觀,否則將永無休止。這兩種宇宙上相對能量的衝突,無法靠其自身來解決,這是「苦」(dukkha)的一面—有情所感受到無止盡、無意義的苦迫。

在人間也是如此。我們看到人們自豪地相信自己是個「自由人」,是自己的生命或甚至是自然界的主宰,但在他的心靈尚未成長的狀態下,實際上只是個被動的病人,受到不明所以的內在力量所驅使,貪、瞋推拉著眼盲的他,看不到停止這瘋狂舉動的關鍵—善根,就在自己可觸及的心中,增長它,就可以完全斷除貪、瞋、癡。

雖然,我們將這六種根稱為「善與惡的根源」,但此處所使用的「善」與「惡」,只是為了介紹而暫時簡單選用的類似說法。在佛典中,則將之稱為「善根」(kusala-mUla)與「不善根」(akusala-mUla),我們也將如此稱呼它們。

用詞的不同標明出一項重要的差異,即稱之為「根」的心法,比「善」與「惡」等字所指涉的範圍更廣、更深,其差異可定義如下:由不善根所驅使,並有直接傷害他人意圖的身行或言語,這樣有意的行為就是不道德,是「惡」或「罪」,這點構成了社會層面所謂的不道德,以及評判這不道德的標準,這樣的行為稱為「不善的身業或語業」。而「希望別人受到傷害」的與不善根有關的想法,則構成了個人層面的不道德與評判的標準,例如那些傷害、謀殺、偷竊、欺騙、強暴他人的想法,以及導致他人受傷或忽視傷害的錯誤觀念,不論其是否展現為言行,都構成了「不善意業」。

依嚴格的定義來說,在沒有導致蓄意傷害他人時,任何程度的貪、瞋、癡都不是「惡」或不道德。然而,就業的角度來說,這三者仍是不善的,因為它們會束縛我們,並導向苦果。同樣地,「善」一詞超過社會意義層面所說的道德,也含括有益於個人的〔心念或行為〕,例如能捨的行為或試圖理解真實的本質等。

主導西方的有神論信仰,近年來也面臨危機,其中便包括道德上的困境。對許多人而言,上帝的信仰已然破滅,而這些失去上帝信仰的人,在沒有神從天而降的制裁下,也往往看不出他們信仰道德的理由。在沒有健全的道德基礎下,他們或接受物質主義的政治意識型態,或依自利的原則行事。然而,我們也發現目前有愈來愈多的人在尋求更好的選擇。對他們而言,佛陀「善根」與「不善根」的教導,提供了判定善惡的準繩,它既不屬於神學,也不獨裁專斷,而是一種憑經驗所得的準則,具備了穩固的心理基礎,為棄惡擇善提供了自主的實踐動機。

現代人所接觸到「道德行為」的社會與政治動機,或許不會與基本的道德情操公然牴觸,但由於其架構受限於特定的歷史條件,便反應出優勢社會族群的各種自我利益與偏見。所以,他們所提出的價值觀具有高度的相對性,且缺乏普遍的有效性。相反地,佛教倫理則立基於心理的事實,而非外界的偶發事件,提供道德規範的要旨,超脫相對的局限,而適用於不同的時空環境。透過內省與觀察,我們可以了解不善根是令人不悅的心法,會造成自身與他人的痛苦。既然避苦求樂是人類共同的天性,那麼我們就能了解:約束不善根所引生的行為,並激發由相對的善根所產生的行為,能符合自己與他人長遠的利益。以下對不善根的概述,將釐清此觀點。

 

不善根傷害自他,善根利益自他

「貪」是一種缺乏、需求的狀態,總在尋求成就與持續的滿足,但欲望註定無法獲得滿足,因而只要貪繼續存在,匱乏感也會隨之持續。

「瞋」包括各種程度的瞋,也是一種不滿足的狀態。雖然客觀地說,瞋因回應討厭的人或環境而生起,但它的真正根源卻是主觀且內在的,主要是來自於受挫的欲望與受傷的自尊。佛教的心理學將瞋的範圍延伸,認為瞋不只包含單純的憤怒與敵意,還包括各種負面的情緒,例如失望、情緒低落、焦慮和絕望等,是指在一切因緣和合的存在中,對無常、不安穩與不完美所表現出的偏差反應。

「癡」有無明的外相,是一種迷惑、困惑與無助的狀態。就其邪見的一面來看,癡導致獨斷,造成狂熱、偏執的性格,並使心靈頑固與封閉。

以上的三不善根,造成個人內在的不和諧與社會的衝突。在西藏唐卡畫中,將三不善根描繪成「生命之輪」(Wheel of Life)(1) 的輪軸,由雞、豬和蛇三者作為象徵性的代表,彼此相隨而一再轉動,這三不善根正是如此相依相生。

貪根導致衝突與紛爭,因為它會對那些妨礙滿足欲望,或一同競爭所欲之物—欲樂、權力、優勢、名聲的對手產生怨恨、憤怒和瞋恨。當遭遇挫折時,貪或許會帶來憂愁、悲傷、絕望、羨慕與嫉妒等這些屬於瞋的狀態,而非產生敵意與憤怒。此外,被剝奪與遭受挫折的痛苦還會加強欲求,為了要逃避痛苦,貪使人更放縱自己於其他的享樂中。

貪、瞋總是與癡形影不離,兩者以癡為基礎,並在追求想要的目標或逃離不喜歡的事物時,產生更多的癡。愛與恨讓我們對不斷尋求的危險視而不見,遠離真正的利益,在愛與恨背後真正使人盲目的是癡,它引導我們誤入歧途。

一切癡的根本是永恆的自我思想—相信自我。由於這虛幻的自我,人們貪求、瞋恨,並在其上建築自己的想像與自傲。首先,必須清楚地領悟這種堅信自我的見解是虛幻不實的,只有藉由修觀與透徹的思惟所培養出來的正見,才能揭穿自我的幻相。

雖然善根與不善根是個人的心理狀態,但它們的顯現與影響卻極具社會意義。任何人為了免於受到他人貪、瞋、癡的傷害,都會立即起而保護自己、所愛的人、財產、安全與自由;但他自己的貪、瞋、癡也可能反過來引發別人的焦慮、關切與怨恨,雖然他可能未察覺或不在乎。以上種種導致錯綜複雜又相互連結的苦—造成他人痛苦的同時,自己也承受痛苦。因此,佛陀再三強調:不善根同時傷害自己與他人,而善根則為利己利人的根源(見頁 40-50)。

 

解脫道與善根、不善根有密切關係

在人類所關注的各層面上,善根與不善根是最重要的,它們是使我們肯定生命與造成結生意業生起的原因,是身、語、意的驅動力,不僅塑造我們的性格、命運,也因而決定了來生的特質。由於不善根在心靈結構中具有決定性的地位,因此,阿毗達磨藏將之作為不善念的分類依據,也作為性情的類型。解脫道的各階段也與善根、不善根密切相關,在最初的階段,最粗的貪、瞋與不負責任的無明必須由戒來去除;更進一步時,則藉助定與慧,更深層地去除不善根,並增長善根。即使是阿羅漢或涅槃—偉大追求的極致,也同樣以貪、瞋、癡諸根的寂滅來解釋。

佛陀針對廣義的諸根所作的開示中,將貪、瞋、癡置於佛法的核心,明確揭示出心靈完全覺悟時的標記。這是個既淺又深的教導,因此,不論處於何種層次的人都能趣入。事實上,極度的貪、瞋、癡是許多苦難與禍害的根源,對每個具有道德感的人來說,都應該有如切膚之痛。如此對諸不善根由初步的認識,漸漸變成常識,進而達到全盤的理解,或許能成為使人進入解脫道—貪、瞋、癡盡除的深刻領悟。

(編者按:本期專輯內容前五篇譯自向智尊者(Nyanaponika Thera)所著的《法見》(The Vision of Dhamma: Buddhist Writings of Nyanaponika Thera)一書,《法見》於一九九四年由錫蘭佛教出版社(BPS)出版,中譯本將由香光書鄉出版社出版。第六篇節譯自《布喻經與消減經》(The Simile of the Cloth & The Discourse on Effacement)一書(BPS, 1988)。專輯中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

【註釋】
(1) 見《生死之輪》(The Wheel of Birth and Death)Khantipalo 比丘著(《法輪》No. 147/ 149, p. 16)。

向智尊者簡介
◎一九○一年七月,生於德國法蘭克福漢諾鎮。
◎一九三六年六月,於錫蘭出家,受教於三界智尊者(Nyanatiloka Thera)。
◎一九五八年一月,創立錫蘭佛教出版社(BPS)。
◎一九九四年十月,入滅於錫蘭隱居林(Forest Hermitage)。
◎ 重要著作:《法見》(The Vision of Dhamma)、《佛教禪觀心要》(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阿毗達磨研究》(Abhidhamma Studies)、《舍利弗的一生》(The Life of SAriputta)。


[香光資訊網] [香光莊嚴][香刊67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