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六十二期/89年6月20日

熙攘市囂中的清涼地

伽耶山基金會/台中養慧學苑

姚仁喜


針對此基地特性,加上實際機能需求之考量,

寺方並希望這是一棟「現代」的建築物,經過多次互動討論,

大家同意在紛攘都市裡,構築一處清淨、安定、足以濾除塵囂的場所。



熙攘市囂中的清涼地

  四年前的初夏,香光尼僧團創辦人悟因法師委託大元建築事務所,為其僧團於台中地區規劃一處禮佛、傳道與聚會的場所-養慧學苑。基地位於台中市西區重劃區內,為一面寬十三.五米,進深三四.五米典型長條街屋型態;正面臨接十二米道路,其餘三面圍繞既有建物。整體而言,街道景觀紛沓雜亂。

  針對此基地特性,加上學苑實際機能需求之考量,經過與業主多次的互動後,大家都同意在此紛攘都市涵構裡,構築一處清淨、安定、足以濾除塵囂的場所。寺方並希望這是一棟「現代」的建築物,而由於養慧學苑的成立,能提供信眾一方熙攘市囂中的清涼地。

「向內看」的發展模式

  由於「佛教修行是一種向內尋求真理的修行」這個觀念的啟發,一種內省式的觀念逐漸醞釀成型,養慧學苑整體空間組織架構與造型語彙皆依循「向內看」之模式發展。整個建築物對外幾乎不開窗(不開向紛擾的外在世界),而全部朝向中庭。

  本於此態度,九米見方的內部中庭於建築核心部分逐漸形成,藉此虛空間串接學苑中不同屬性的行為模式。從晨曦微明中的誦禱共修;午后日影軌跡變化下的佛法闡述;至夜幕深邃中的沈潛止息;所有學苑中佛、法、僧三寶的現象與故事,皆圍繞於此內部中庭娓娓陳述。

步移景異的視覺經驗

  動線以置於庭心的「佛足」為起步,期踏入學苑者能以步佛足跡開始親近佛法。庭西設六道石泉,揭櫫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修行準則。庭東配置緩梯及坡道,圍繞著駱黃大牆盤旋而上可以直達三層大殿以及其他樓層。

  移動的經驗裡,每個轉折皆給予信眾偶遇的機緣,或頷首招呼,或駐足攀談,伴隨著高度的變化,提供人們不同視角觀賞中庭景觀的機會。不對稱的動線安排方式,打破了傳統佛寺建築軸線配置的觀念,但仍維持了行進過程中莊嚴且親切的感受;並以垂直向度替代了傳統水平進深的空間秩序。

純化、抽象的宗教建築語彙

  對於宗教建築的形式表現,業主給予了相當大的自由度,鼓勵建築師以現代建築中純化、抽象、暗喻甚至趣味性的手法,來詮釋宗教建築的嚴謹、樸拙、素雅與親切感。這樣的切入點反映在養慧學苑的建築語彙上,使其呈現出不同於當代的佛教建築風貌。

  首先,在面臨道路的主立面退讓出騎樓空間,營造正面量體的層次變化;其次,在三層至屋突的厚實洗石子牆面上,以隨機的方式開鑿以玻璃磚鑲嵌的內縮方洞與帶窗,封閉厚重的外貌隱喻內藏其後的中庭空間;主立面的底部則處理成二層樓高的不對稱開口,與上層的封閉厚重感形成對比。

  建築上部量體為一沈默、內斂而且抽象的形式表現,而在地面層卻以大開口,讓大眾可以一眼望進中庭及三層大殿的佛像,利用三度空間的穿透感來達成宗教建築的開放性。材料的運用上,主要以洗石子、白牆、櫻桃木、石灰岩等來表達素樸、自然的質感,另外二面大牆分別以借自敦煌石窟的駱黃色及石青色來作為重點顏色,希望啟發一些中國佛教傳承的感覺。

結構系統與室內設計的同體性

  承接「向內看」的概念,結構系統在設計的初步即考慮其與室內空間的同體性。結構樑柱在縱深方向上設計成樑柱同寬形式,之後基於此結構框架下接續室內設計的發展階段,所有室內樑柱表面延續外牆洗石子的材質,以凸顯其結構特色。

  構築於中庭南北側結構框架間為垂直向的木百葉隔屏,其推開窗形式提供了中庭南北側室內空間與中庭空間交融的機會,更為有限的基地進深製造了空間延展的彈性。所有垂直向木百葉,開口皆朝向西側大牆,提供了室內空間與主動線間的適切遮蔽。位於三層的大殿空間,則類比立面的抽象、純化手法,以遍植光纖的木釘牆面,重新詮釋出傳統光明燈的形式。

業主與建築師間的良性互動

  實現養慧學苑的過程中,業主在操作流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多次雙向的交流與對話中,體認了悟因法師的慈悲與智慧;自曜法師與見瓚法師二位師父從設計階段到施工完成的全程投入與對建築的關注,更讓我們汗顏及佩服。在業主與建築師間良性互動的因緣之下,使我們對當代佛教建築不同的看法與嘗試能逐步落實。

(編者按:姚仁喜為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本文轉載自《建築師》雜誌第二九六期,一九九九年八月出版。)



[回gaya首頁]   [香光莊嚴]   [香刊62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