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六十一期/89年3月20日
破布子
釋自陶
為什麼破布子破開後所產生的黏液竟能黏住其他堅固的食物,
調製出一道美好的佳餚?而當我這個個體走入團體中時,
我是否也能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坦誠地放下自我……
寺裡種的破布子成熟了。總喜歡接近那一棵棵的破布子樹,新嫩的綠葉,結實的樹幹,與懸掛在樹枝上數不清的、風一吹來彷彿會發出叮咚聲響的小破布子,映著遠處的青山、天上的白雲時,總讓人想起夏天的腳步近了。
聽到做破布子餅,我的心歡躍了起來。每年粽葉飄香的端午過後,佛學院會安排一次「破布子教學」活動,今年的因緣卻是在滂沱的大雨中進行。
把破布子的莖從樹幹上砍下,剪裁成小小的、短短的一截,再將破布子摘下洗淨,放入大鍋煮沸後,撈起盛裝於水桶內迅速攪拌,稍微冷卻時,再將它們盛在已裝了少許鹽水的碗或碟子內,上面再加些鹽水,待這碟內的破布子汁凝固後,就可以抹上鹽巴放入瓶內保存。
「你知道破布子是在那個階段產生變化的嗎?」洗破布子時一位年長的法師問我。
我搖搖頭,她接著說:「告訴你,就是在煮得稀稀爛爛時,它們就會一個個爆開……」
「哦!原來台語叫『破子』,是從這裡來的,真有意思!」我似懂非懂的。
另一位法師說:「奇妙的是它們破開後,會產生一種黏液,黏住其他東西,以前我們輪值當典座,常將『破子』和著豆腐、豆包、筍條一起煮,煮出來可是一整塊的,用湯盤裝起來,要吃時再拿刀切開,那滋味美極了!」
當下,心裡彷彿觸到什麼東西似的,想著為什麼破布子爆開後所產生的黏液,竟能黏住其他堅固的食物,調製出一道美好的佳餚?而當我這個個體走入團體中時,我是否也能像破布子一樣,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奉獻出來,毫無保護與掩飾,坦誠地放下自我、走出自我,又能付出自己,與其他人共同成就團體?
正思索間,身旁幾位年長的法師唱起了她們在日文課中所學的日文歌—「春天來了」與我們分享,我們也唱了前幾天新編的「香光洗衣組之歌」,霎時間,一顆顆破布子在歌聲、雨聲、笑聲的洗滌中益發顯得晶瑩剔透了。原來團體的和合、成就,真的在於每一個個體的坦誠與付出。
今年在大雨中砍破布子樹、做破布子餅,感受到一種特別的興味。叢林寺院的生活,有時有一種回歸自然、極鄉野、極質樸的情趣,而在其中,又有些智慧結晶如破布子般,懸掛在油亮的綠葉間及彎垂的枝枒上,等待我們採擷,在日後因緣成熟時,一個個爆破、綻現靈光。
[回gaya首頁]
[香光莊嚴]
[香刊61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