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祂有關的論述和發表的文章中, 瑪利亞•瑞絲哈比托( Maria Reis-Habito)比較了讚揚千手觀世音菩薩密教經典的不同中譯本,以解釋婆伽梵達摩的版本為何能獲得最後獨特的地位,並追溯大悲咒信仰在僧侶與平民之中擴展的原因,且將修習大悲懺儀的動機歸因於儒家孝道的美德。雖然她使用來證明上述觀點的主要是宋代以後的資料,而這些也許確實可以呈顯在懺儀與慎終追遠的祭典之間有重要的關連,但是這個論點卻無法加諸在宋代及之前的朝代。(1) 我以下將證明,知禮明顯地把這個儀式,架構於更廣泛的道德重整與提昇心靈的脈絡中。
巴特哈( Barend J. ter Haar )注意到洪邁( 1123-1202 )於宋寧宗慶元四年( 1198 )編成的《夷堅志》中,有關持誦經咒、佛號的故事是很普遍的,合計有四十九個有關持咒的故事與十二個關於念佛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持大悲咒的有十一個,念觀音名號的有七個。持咒的七個故事是用來驅逐惡鬼,其他持咒二個或念佛號的五個故事是為了治病。觀音兩次以僧人的身分出現,在其中一個故事中,祂持著錫杖與●瓶,另一個故事則對祂沒有任何描述(同上,卷三,頁 1441 );兩次是化現穿白衣的老婦(同上,卷一,頁 88,89 ),而其他的並沒有提供關於觀音性別的訊息。由
從事這些宗教活動的人來看,總計在六十一個事件中,三十四件發生在平民百姓身上,二十五件則是宗教專業人士,如僧侶、道士及巫師等,其餘二件仍不確定。
Dudbridge, Glen. 1995. Religious Experience and Lay Society in T'angChina: A Reading of Tai Fu's Kuang-i ch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ity Press.
小林太一郎,〈唐代ソ大悲觀音〉,《觀音信仰》,速水侑編,東京,一九八三,頁 39-139。
Reis-Habito, Maria Doorothea. 1993. Die Dharani des Groben Erbarmens des Bodhisattva Avalokitesvvara mit tausend Handen und Augen: Ubersetzung und Untersuchung ihrer textlichen Grundlage sowei Erforschung ihres Kultes in China. Nettetal: Steyler Ver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