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座部傳統裡,佛陀不是印度佛教徒或猶太教、基督教徒觀念中的那種神,他超越所有印度佛教徒觀念中的天神( deva )。印度教中的天神,雖然是一種擁有無比力量的神奇眾生,也享受很大的福報,但仍然受制於輪迴法則。因為佛陀已證得涅槃,而眾神卻和生死輪迴中的有情眾生一樣,除非遵循佛陀所開示的道路,否則無法達到解脫的目標。
但是,佛教四聖諦的第一聖諦──苦諦,徹底主張生命不僅伴隨著苦,其實,它本身就是苦。這種論調是和有情的另外兩種特性相關,而且也由它們所產生,因為如果諸法無常,苦即是所有生命經驗(無論是苦或是樂)不可避免的結果。因為不論欲望能不能得到滿足,同樣地都會導致痛苦。試想:萬般皆無常,我們汲汲追求所想要的東西,最後卻只為了要失去它,這勢必會導致痛苦,或我們因唯恐失去它而終日惶惶,這也同樣會導致苦。再者,若自我也和萬物一樣不能恆常,如果它也處在不斷的變化中,那麼沒有人會滿意他所擁有的。當所欲求的東西已經得到時,隨即又想要滿足其他的欲求,如此下來,不管所願達到與否,都將是滋生更大痛苦的原因。在著名的《轉法輪經》(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 )中,佛陀如是開示: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也是苦,簡而言之,五取蘊是苦。(譯自 Buddhist Suttas, p. 148 )。
輪迴或再生的領域( saM-sAra )包括了三十一個不同的界( loka )或存在的地域,其中有二十七個善趣地,這包括了二十六個天界( deva ) (10) 和人界。其餘四地就是我們所知的惡趣地。依受苦的輕重,此四界依序分為畜生、阿修羅、餓鬼和地獄。(佛教中八大地獄的酷刑,讓人聯想起基督教的煉獄。然而,從佛教無常的觀點來看,這些生命都只是短暫的呈現) (11)。
(1) 喬達摩佛陀拒絕回答圓寂後的佛存在與否的問題。佛陀認為,不管存在或不存在,或是既存在又不存在,這都與解脫無關。因此,這種問題的答案是「世尊不予開示。」(《清淨經》 PAsAdika Suttanta, 30-31, in Dialogues of the Buddha, Pt. III,pp. 128-129 )
對菩提道( the Way of Dhamma )有堅定的信心和信念, 堅信菩提道必能引導人得證涅槃。 Bhakti 這個字則十分罕見,而且在大乘佛教和非大乘佛教的經典中,都沒有說明它的含義和細微差別的用法。 然而,以攲 addhA 和 Bhakti 代表這二種宗教心理學中的趨向,甚至也同時出現在上座部佛教中。伴隨著「自發性自我努力」這種觀念的產生,也產生了「必須取悅救世主,並向他尋求皈依」的觀念。(同上書;181 )
(7) 無我教義的典型解釋見《彌蘭陀王所問經》(The Questions of KingMilinda, II, 1.1)一書,第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