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五十六期/87年12月20日

從佛經詞彙所屬的時空認識佛經詞彙

編輯組


  「文字」是人類偉大的發明,除了記錄歷史、創造文明之外,它更可以超越時空,傳之久遠, 流通十方,難怪有人將之稱為「溝通的終極工具」。 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曾讚嘆說:「是什麼樣卓越的心智,夢想著尋找方法,好將自己心底深處的想法,與他人交流,不管時空的差距有多遙遠?……以什麼方式溝通?一切全都藉由小小的二十個字母在一張紙上作不同的排列組合而已!」的確,透過文字的傳遞,我們體會到唐朝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鄉愁,也分享印度泰戈爾「生時麗似夏花,死時美如秋葉」的期待。

  然而,文字雖然能超越時空,但它同時也被時空所限制,時空的限制正是文字的最大限制,同樣的一個詞彙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意義,甚至某些詞彙只通行於某個朝代、某個地方,一跨越那個時空範圍就失去了被了解的可能。就好像現代人朗朗上口的詞彙,幾百年後,大概沒有人知道是什麼意思;台灣目前的流行用語,遠在太平洋群島上的土著,就算透過翻譯,也無法想像。文字被時空所限制是必然存在的事實,我們今天在閱讀佛經時,也同樣會碰到這個困擾。

  對於中國來說,佛教是外來文化,從印度到中國,在歷經與中國固有文化相斥、相融的過程,詞彙的創造與運用更形豐富,詞義的演變與擴充更是不可避免。既然文字受限於時空,如何讓佛經的文字有更強的穿透力,在閱讀時得到更正確的理解?那就是要讓佛經詞彙回到它當時所屬的時空,溯源那部佛經當時的時代背景,追溯那個字、詞原本的用法,以及釐清它在時代中的演變,有那些不同的用法等等,而不是以現代用法所得到的片面理解去解讀它。

  本期專輯「佛經中的詞彙──去來今•不請•善來」便是以「去來今」、「不請」、「善來」三個佛經中常見的詞彙為例,探討它的演變,及介紹各種不同的含義,讓讀者能全面地、正確認識這些詞彙,在閱讀佛經時無所障礙。

  著名的小說家卡爾維諾(Calvino)說:「文字連接可見的蛛絲馬跡與看不見的、不在場的事物……基於這個理由,適切地使用語言得以直接、專注而慎重地接近看得見和看不見之事物,並敬重那些不以文字作溝通的事物。」佛教也把語言文字當作「標月指」,是指引我們看到清淨明月(真理)的指頭(工具)。雖然,我們可以說語言文字所沒表達出來的,遠多於它所表達出來的,真正的真理是「不可說」的,不過在沒有看到「明月」之前,又如何能忽略那根指月的「指頭」,不把它看清楚呢?



[回gaya首頁]   [香光莊嚴]   [香刊56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