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五十五期/87年9月20日

是誰為教忍氣吞聲?

釋自鑰


迦葉與阿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挨者的委屈很容易體會,打者的心境則易被忽略,

「忍氣吞聲」的何只阿難一人!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十九記載:

  一、釋迦如來將取滅度,舍利弗、目犍連尊者各與大比丘八萬、七萬人同入涅槃;佛滅度時又有一萬八千比丘同般涅槃,長壽諸天因此譏誨佛弟子不結集三藏,將令正教成灰燼。大迦葉尊者於是勉勵比丘「志念堅固莫入涅槃」、「作眾生利益事」,於是有了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結集。

  二、阿難於「世尊在日親為侍者,於佛法藏普能受持」,但「果未圓備」,只有「作行水人」,才能與其他四百九十九位大阿羅漢同處結集場。

  三、迦葉思考五百比丘中,只有阿難獨居學地,具縛煩惱,所作未辦,而觀察到「彼(指阿難)乃是以呵責言方可調伏」,於是在大眾中治阿難八突尼羅罪:

  (一)請佛度女人出家;

  (二)為魔所障,不請佛住世;

  (三)「世尊在日為說譬喻,汝對佛前別說其事」;

  (四)以腳踏佛衣;

  (五)以濁水供佛;

  (六)不問佛何謂小小戒(可捨);

  (七)對女前現佛陰藏相;

  (八)開佛全身,示諸女人。

     阿難情懷悲嘆,仍認罪過,願為結集忍辱。

  四、迦葉以阿難未證果,將他驅逐出結集場。阿難於憂惱中,奮力淨除障法、鍊磨其心,果然證得阿羅漢,回到結集場,大眾皆讚歎,請他升座簡擇結集如來所說經法。

  在以上這些記載中,可以看見阿難為發揮「多聞第一」的功德,受盡迦葉尊者的嫌責、諷刺,甚至被驅逐,忍氣吞聲達到極點,然終因此背水一戰,速證聖果,暢宣經法,一舉兩得。

  相對地,迦葉的「嘴臉」,令讀者不禁要大聲抗議:佛陀才剛入滅,同門師學,「相煎何太急」!想起尊者一向被六群比丘尼怨罵、取笑,一般比丘尼對他是又敬又畏,不難想像尊者「人緣」如何了。

  然而,迦葉尊者真為苛責阿難而耀武揚威嗎?筆者的管見是:

  一、舍利弗、目犍連尊者及其他十五萬比丘聞佛將入涅槃,即不能忍而早佛取涅槃,一向好樂頭陀行、早離世染的迦葉,難道沒有這個想法嗎?但他為佛陀的一句話:「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咐囑摩訶迦葉」,忍不入滅,急呼比丘結集,作「眾生利益事」。

  二、比丘之中,阿難天生稟賦多聞,又是佛陀侍者,親近佛陀,聽聞教法無有遺漏,結集經藏不作第二人想。但他諸漏未盡(煩惱未斷),在這麼難得聚集且肩負重任的結集中,能對歷史做何交代?又能對僧團中各種層次的比丘、比丘尼證明自己所宣說的無誤,可為萬代僧伽的依循嗎?為了阿難個人的可信度,為了此次結集的「信用」,結集的發起人迦葉,能不設法讓唯一能完整述佛經藏的阿難有不容置疑的權威嗎?

  三、迦葉一向人緣不佳,其志性堅固,連佛也莫可奈何,佛滅度後而能大轉獨覺的習氣,集合五百比丘,雖說比丘們是為「法」而來,但尊者為結集而突破以往的形象,必經一番調整,應給予肯定。

  迦葉與阿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挨者的委屈很容易體會,打者的心境則易被忽略,「忍氣吞聲」的何只阿難一人!若非真有見地,誰願承擔「欺善」的惡名?誰願在數百人前現懦弱相?想必二位尊者,並不以為自己「忍氣吞聲」,只是受所當受,行所當行罷了!所以佛將大法咐囑迦葉,再傳阿難……,而二千五百多年後,異域中國的我們猶能得聞佛法,瞻仰佛陀聖教,也能一睹二位尊者風采!身處佛門,何謂「強者」,何謂「弱者」?其判斷標準,確實不同於世俗!

七不退法

  阿闍世王想討伐跋祇國,於是派禹舍大臣為大使,請示佛陀,佛陀藉機開示阿難跋祇國不能侵損的七個理由,禹舍聽後便放棄攻打跋祇國。這七個理由運用於僧團中,也可以「長幼和順,法不可壞」,故佛陀稱為「七不退法」:

  一、數相集會,講論正義;

  二、上下和同,敬順無違;

  三、奉法曉忌,不違制度;

  四、敬事力能護眾、多諸知識的比丘;

  五、念護心意、孝敬為首;

  六、淨修梵行、不隨欲態;

  七、先人後己;不貪名利。

  七條中,除第六條是較屬於個人性的原則之外,其餘六條無一不是踐行在人與人之間,而以敬眾、敬長、敬賢為原則,很明顯地這些「敬……」的前題就是「公心」,經過大家的討論,決定出「賢」的標準,大眾的想法、需求也呈顯出來,當大眾意見出現後,個人就放棄一己的好惡以大眾意見為依循。

  這七者之所以是「不退法」,最重要的是建立在團體之上,沒有各逞所能互相抵銷力量的情況。就因為靠著會議(第一條)及維繫會議結果的各種心態、作法(其他條),大家步伐一致,而產生推動共同目標的力量。對個人原本的意見而言,可說是一種犧牲;對團體使命言,卻增加踐履的力量。當個人面對團體的利益,而放棄了自己的意欲,「捨」心生起時,未嘗不是正從我執中解脫;以團體使命為自己身命時,慧命正因此而完成。



[回gaya首頁]   [香光莊嚴]   [香刊55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