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四十九期/86年3月20日
維持僧伽身分的要件(十)
四分比丘尼戒本講記(十三)
釋悟因
如果比丘尼自己沒有證得聖人的境界,
卻以此欺騙別人,來獲取名聞利養,
這行為的嚴重性在那裡,為何會被驅逐出僧團?
戒妄語類
以上說了淫、盜、殺等類的戒,現在要講戒妄語類。與戒妄語類有關的戒條,包括波羅夷第四條,僧殘第二、三、十三、十六、十七條,以及波逸提第一、二、三、八、十二、十三、六一、六四、八七、八八、八九條等。
〔大妄語戒(波羅夷第四)〕
說大妄語會結波羅夷罪,原因在於它惑亂真理、斷人信心的嚴重性,為了騙取利養,而謊稱自己有超乎常人的修行境界,會導致眾生對佛法產生不正確的知見,並動搖、混淆佛法的根本。
◎戒文
若比丘尼,實無所知,自歎譽言:「我得過人法,我已入聖智、勝法,我知是,我見是。」後於異時,若問、若不問,欲求清淨故,作是說:「諸大姊,我實不知不見,而言我知我見,虛誑妄語。」除增上慢,是比丘尼波羅夷,不共住。
◎戒文釋義
「若比丘尼」是指能犯的人。「實無所知」是根本沒有那麼一回事,所言是不實、虛誑、騙人的妄境。「自歎譽言」,是自己讚歎自己說:「我得過人法,我已入聖智、勝法,我知是,我見是。」稱讚、炫耀自己的境界已經超過一般常人。 「入聖智、勝法」是自已的境界同於聖人,這是犯過的根本。
「後於異時」是指過了一段時間。「若問若不問」是指有人問她或沒有人問她,她又不安,或者她想求得清淨,就說:「諸大姊,我實不知不見,而言我知我見,虛誑妄語。」承認自己並沒有證到那些境界,先前所說的都是虛假的謊言。「是比丘尼波羅夷,不共住」是結罪,若比丘尼說了這樣的謊話,則犯波羅夷罪,失去比丘尼的身分,要被逐出僧團,不得與其他比丘尼共住。
「除增上慢」是開緣的情況,因增上慢人並非「實無所知」,而是「有所知」的,他沒有騙人的心,只是他的所知有誤罷了。所以,「實無所知」而謊稱「有所知」才算大妄語。
◎制戒因緣
制定大妄語戒的因緣,是發生在佛陀成道後的第六年,於毘舍離結夏安居時,當時有五百位比丘跟隨著佛陀,遊化於毘舍離彌猴江邊的高閣講堂附近。那年剛好發生大饑荒,老百姓們飢餓難飽,相對地,比丘們乞食也非常困難。佛陀因此召集比丘們說:「乞食這麼困難,我們不可能聚集在一處結夏安居了,大家分散到各地安居,讓居士的負擔減少,各位也不致受饑。」
比丘們依教奉行,到各個鄉鎮結夏安居,三個月以後又回到毘舍離一起自恣。這時有些比丘餓得面黃肌瘦、衣衫襤褸,但有的卻容光潤澤、衣著光鮮亮麗。佛陀一一詢問弟子:「你們安居、托缽的情況如何?」面黃肌瘦的比丘說:「是去托缽了啊!但正值饑荒,居士自己都沒得吃了,怎麼可能有多餘的食物分給我們呢?」
容光潤澤的比丘就說:「嘿!我們想出一個好方法!」原來他們剛開始也托不到食物,後來就跟居士說:「某某比丘證果了,這位證初果,那位證三果,這位是聖人,那位是賢人……。」居士們一聽,心裡想:「好不容易這些比丘到我們村裡來,他們已得到聖智、勝法,是解脫的人,我這麼窮苦,如果能在聖僧身上種些福德,該有多好啊!」於是他們節衣縮食,以自己和妻兒的飲食供養這些比丘。日復一日,自稱證果的比丘得到充足的食物,自然容光潤澤、氣力充足。
佛陀聽了訶斥說:「愚痴比丘!你們竟然把佛法當作討生活、騙取衣食的工具!為了口腹、利養而謊稱自己修行境界如何高妙,這是盜人飲食的賊!是世上最可惡、最可厭的賊!」於是制定了這條戒。
◎具九緣成犯
構成波羅夷罪須具備九種因緣:
(一)對境是人:說話的對象是人;
(二)人想:知道對象是人;
(三)境虛:所說的內容是虛假不實的;
(四)自知境虛:知道所說的內容是虛假不實的;
(五)有誑他心:具有欺騙對方的心;
(六)說過人法:說超過一般常人能力的法,如已修得身念處,得初、二、三、四等禪定,有神通,證初、二、三、四等聖果;
(七)自言已證入:說自己已經證得過人法;
(八)言了了:說得清楚;
(九)前人解:對方了解自己所說的。
最主要的是他有騙人的動機,對象是人,也知道對象是人,所說的內容是過人法,講得明明了了,對方聽得懂他說的話。
◎罪相輕重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重要工具,因語言而產生的影響力是很大的,有善的,有惡的,所以它在十善業、十惡業裡各佔了四項,這四惡業就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一般把此四項說為妄語,而妄語又可依輕重分為三大類:(一)大妄語;(二)小妄語;(三)方便妄語。
三種妄語中最嚴重的是大妄語。並沒有真的證得聖智、勝法,卻向人說:「我得過人法,我已入聖智、勝法,我知是,我見是。」講說自己已達佛菩薩、聖賢的境界來騙取衣食,這便是大妄語。
我舉波逸提第八條來與此條戒比較一下。波逸提第八條:「若比丘尼,向未受大戒人說過人法,言:『我知是,我見是。』實者,波逸提。」其中「實者」,是指當比丘尼確確實實得到過人法,而對人說:「我知是、我見是」,但對象是尚未受具足戒的人。佛陀在世時,座下的大弟子得四禪八定,具有各種神通,或者證悟聖諦的人比比皆是,縱使他們有再深的證境,佛陀一律不准他們隨便說出來,也不准顯神通。
對人說尚且犯波逸提,更何況是自己既未證到聖果,又要對人說以騙取衣食,這是很嚴重的大妄語,要結波羅夷罪,不可在僧團共修、共住,應驅逐出僧團,至於未來受到惡果報,也是很重的。當然若不是基於欺騙,並不算犯大妄語。判斷犯大妄語最大的原因是在於他一開始就有騙人的動機,是為了名利而招搖撞騙。
第二類小妄語,就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這幾種語言。
第三類方便妄語,是為了救度眾生,而說一些施設的妄語。此二類容後再說。
◎制意
或許有人會質疑:「用妄語、神通,說得聖智、勝法、過人法,仍然可以度很多人呀!」可是這麼做對聽到這話的人有沒有幫助?對佛教以及社會有沒有幫助呢?我的答案是沒有任何幫助。
再則儘管目前的我們還沒有驗證,只是有信心能驗證,這信心來自於看到佛菩薩、高僧大德已驗證了這些真理,由於他們的驗證,我們深信佛陀所說的法是可以修證而得到的。每個人都非常嚮往,只是尚未證得,一旦有人告訴我們,他的境界和佛菩薩或高僧一樣,你想會發生什麼情況?大家修學佛法,往往三更燈火五更天,半夜起來用?,窮畢生、盡未來際地追求驗證真理,既然眼前已有人驗證了它,豈能不聽他的呢?奈何他是賣假的,根本沒有確實的驗證,很容易就扭曲了修行的標竿與方向,人們也就盲從,因此而紊亂佛法,這害人不知有多深啊!
稱自己是聖賢或有特殊境界的大妄語,它的危險是導致眾生對佛法錯誤的知見,尤其我們常說佛是無上醫王,經典、法門就如藥方,僧伽就如看病的醫生、護理人員。以這個譬喻來說,講了大妄語就像庸醫拿假執照不學無術,開錯藥而出人命一樣。
說大妄語會危害眾生,最主要是由於它紊亂佛法的根本,會斷人修法的信心,所以一觸犯就必須結重罪,這絕對不是如一般的惡口、兩舌、妄言、綺語等語言所可以比擬的。因為這四種語言較容易覺察,尤其如惡口,沒有人喜歡聽,而兩舌、妄語、綺語,更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終究也會被拆穿,對人修法信心的破壞也不是那麼嚴重。
◎受持方法
即使是真的已證聖果、具有過人法,尚且都不可說,更何況是根本沒有證到那個境界,更不可以亂說。必須要老老實實地淨化自己的身心,用經典來印證自己的行為,千萬不要說了超過實際情況的境界,而紊亂了他人的知見,所以持守這條戒要相當小心。
另外,大妄語不一定要自己說,例如某甲說某乙已經證果了,有人便問某乙:「你有沒有證果?」某乙則始終保持沉默,既無肯定也不否定,其實這樣就等於是默認了。因此,有時證果不一定要自己說,有些騙子是讓旁邊的人吹噓,而他自己默然承認,這也是犯了大妄語戒。
假如有人問你:「你證果開悟了嗎?」你要如何回答?我曾拿這問題問佛學院學僧,有一位說:「我就不答腔,然後微微一笑。」大家想想看,這樣做有沒有犯戒?不說話就是默認。另一位說:「我一定要先問他:你問這些做什麼?如果我沒有證果,你就不供僧了嗎?」答覆也有很多方法,同樣要小心。
此外,修學佛法要具足眼光,有正知正見來分判周遭佛教發生的問題。社會上常有自稱可知三世因果的人;有自稱已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人;有說是活佛再來的人;或說看到天神、鬼、菩薩;或說觀音菩薩昨天晚上跟他說了什麼等等,因為有很多人喜歡聽這些。其實能自稱自己是聖賢的人,還真要有兩三下子,才能騙得了人去相信他呢!現在宗教界的這些名堂非常多,而這些不外是為了想獲取名聞利養而已。
因此,自已一定要具足眼光去分判這些,佛陀不?弟子們說已得過人法,過去不可說,現在仍不可說,尤其以此作為騙取衣食的工具,切切不可。
◎開緣不犯
這條戒有九種開緣的情況,在此說明其中二種。第一種開緣是「增上慢」,是說增上慢的人,若說得過人法並不犯大妄語戒。「增上」是指超過,也就是說高估了自己的心境、見地。若比丘尼很用?,且真的有經驗到一些聖境,如有神通或是對真理有些驗證,誤以為自己確實證得了過人法而向別人說,這樣不是為了欺騙,以獲取利養,所以不犯此戒。
第二種開緣是「若是業報因緣,不言是修得」。六種神通中,只有漏盡通是煩惱斷盡,這種神通只有阿羅漢才有;而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等五通,有些眾生在業報中就有一些特殊能力,如鬼神、貓、狗等。他們有特殊的果報能力,擁有一些超能力或能知道一般人無法知道的事。如有人由於業報因緣而有看到鬼神的能力,其實他是會被干擾而感到非常苦惱的。
如果是自己修行得來的,那一定是身心沉靜後自然凝聚發出的能力。神通其實是身心凝聚的產物,有神通不見得就能斷煩惱,鬼神、狗畜也有果報通,修行求神通,炫耀神通,反而會產生障礙。
總之,人為什麼要說大妄語呢?是為求名聞利養。又為什麼大妄語騙得了人呢?最主要是因為:(一)我們都還沒有證果;(二)我們都嚮往證果境界;(三)我們有信仰。其實若對一個沒有信仰、不嚮往的人說自己得到神通也沒有用,因為他們根本不會相信。另外它還牽涉到人生的一些問題,人間到處充滿苦迫,那一個人不想解脫痛苦,到達佛菩薩的境界呢?所以大妄語能達到騙人目的的真正關鍵,就是因為它符合了人們內在心靈的需求。(下期待續)
[回gaya首頁]
[香光莊嚴]
[香刊49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