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四十六期/85年6月20日
質與量
山/小草
山:
下過雨後,山上草長了,百香果也攀爬上架,春天的腳步正在寺中徘徊。
最近看到一個公案:江州刺史李渤問歸宗智常禪師:「佛教裡常說納須彌於芥子,如果芥子可以包含整個須彌,這不是妄談嗎?」智常反問說:「大家都說你讀過萬卷書,是真的嗎?」「是的。」「你的頭只有椰子那麼大,萬卷書到底藏在那裡?」李渤啞口,無法回答。
這個公案給我們的是質與量的問題,還是形式與內容的思考?反省修學過程中自己往往只注重「量」:我有很多不足,我要學很多東西;或羨慕別人的能力、才華....。也往往侷限於形式,我現在的時間只有這麼多,我只能做這麼多的事;我的資歷、能力只有這麼一點點,我只能做這樣的事;或者我領的是某執事,我怎麼可能再去做其他事情呢?
在追逐「量」中,忘了掌握修行的「質」;拘泥形式,而狹隘了學習的內容及關懷的層面。
山!對於這個公案,不知你有什麼想法?
小草
小草:
量和質的探索,是個挺麻煩的問題。
在科學中,質和量都可以數據化,也有標準可以依循,所以,能夠準確評估,要求在今年度要提昇多少,甚至清楚地昭告世人。
然而,我想的是:修行生涯中,講求的是心地工夫,是否也能如此計算、評估?是要說我今年讀了多少經論?還是打坐了多少時間?或是習氣改進了幾點?還是煩惱減少了幾分?
想想我在佛學院時或每年結夏安居時,所填的解行功課檢核表,其實大多是「大概」、「或許」,甚至只是憑感覺落筆而已。是我沒用心檢討?還是我根本不知如何檢討?
打坐再久,內心雜念紛飛,並不表示功夫有進步;經論讀多了,也不見得能時時覺照自心;讀的經不多、打坐時間不長,也不表示沒修行,因為內心安然。而且你的「量」和我的「量」並不相同;我的「質」或許比你又差了一截。
所以,這些標準如何去看待呢?
我覺得修行要能將心安住,看透自心,了然自心。記得吵著要出家的那年,有一因緣去拜見智諭老和尚,向他請法,他老人家見到我,只說了兩句話:「你為什麼要出家?」「出家必須心無所求」。
如今,我仍然常思惟這兩句開示。
山
[回gaya首頁]
[香光莊嚴]
[香刊46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