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四十五期/85年3月20日

叢林生活的清淨規則

編緝組


  對於一個中國僧人而言,「清規」的具體意義大概勝過於戒律。的確,千百年來,清規深深影響著中國僧人的生活與思惟,也支配著中國佛教寺院的營運,持守清規與否甚至成為社會大眾衡量僧人的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因此,中國佛教與清規的關係可說是深遠而密切的。

  佛教在印度發源,流傳到世界各地,戒律的適應性引發了僧團內部大大小小的紛爭,「隨方毘尼」於焉產生,《五分律》記載:「雖非佛語所制,諸方為清淨者,不得不行也。」為隨方毘尼的產生與存在找到有力的依據。在中國,戒律從小乘戒演變到大乘菩薩戒,唐朝時出現了中國式的戒律──清規。

  清規就是清淨的規則,是指僧人要達到清淨,身口意所遵循的一種軌範。它的內容非常多元,舉凡僧人的受戒、遊行、修道,寺院的分工、組織、日常生活,以及與檀信、國家的往來應對等,無一不包含在其中。也就是說,清規照顧的層面除了安頓僧人身心、指引修道及管理僧團之外,還有立足社會、教化檀越的部分。

  中國佛教史上,清規歷經了演變的過程。首部清規是百丈懷海所制定的,後已散佚,三百年後宋代的宗賾到各叢林蒐集百丈清規內容編成《禪苑清規》,目前所存的《百丈清規》則是元代的《敕修百丈清規》。隨著時代的變遷,清規的內容也有所更改,從叢林的自給體制到檀信的依存體制,正說明清規必須因應時代調整,並非一成不變。清規的精神源於戒律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而其引導迴向眾僧,把勞動修行化,突顯住持代佛說法等,藉由叢林的運作型態,將佛教落實中國化的舉動,是我們探討清規時值得注意的地方。

  清規是一座橋樑,溝通了入世與出世,也銜接了印度與中國,透過清規,戒律成功地流傳下來,延續到今天。然而在目前遽變的社會裡,清規的時代性卻再一次面臨挑戰,什麼是這個時代中國僧人應遵守的清規?回溯清規在叢林生活中的展現,在即將跨入廿一世紀的今天,我們有必要為逐漸模糊的清規再勾勒出新的面貌。



[回gaya首頁]   [香光莊嚴]   [香刊45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