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四十三期/84年9月20日

維持僧伽身份的要件(四)

四分比丘尼戒本講記(七)

釋悟因



[受染心男子衣食戒(僧伽婆尸沙第八)]

  若比丘尼染污心,知染污心男子,從彼受可食者,及食,並餘物,是比丘尼犯初法應捨僧伽婆尸沙。
☉戒文釋義
  文中有兩次提到「染污心」,前者指比丘尼,後者指對方男子。「可食者」指非正食的東西,如根、莖、葉、華、果等五不正食,已及蜜、石蜜、水果、油、麻等.... ; 「食」指的是飯、麵、乾飯、魚、肉.... 等; 「餘物」如衣服、珍寶、金環、珊瑚、錢幣.... 等。
☉制戒因緣
  佛世時舍衛國鬧饑荒,飲食取得不易,大眾師托缽,往往空缽而回。一天,提舍難陀比丘尼到一戶做生意的人家托缽,主人看她長得很莊嚴,就對她生起不清淨的念頭,接著進屋裝了一碗美食放她缽裡。第二天,她又去這家托缽,那位先生早已準備好了,一天、兩天、三天,每天她都去那家托缽,也都順利得到供養。別人問她:「為什麼其他人餓得面黃肌瘦,你卻吃得容光煥發?」提舍難陀回答:「那位先生很好,天天都把食物準備好了,讓我端回來吃。」

  有一天,提舍難陀一如往常又站在那戶人家門口,那位先生已準備好食物,就在他把食物倒進缽中時,他突然抓住提舍難陀的手,說:「進去!你是我太太,我買個太太五百錢,我供養你到現在已經五百錢了。」提舍難陀大叫,鄰居來了,問那位先生說:「你怎麼可以抓她?」「她是我花五百錢買來的。」鄰居問提舍難陀:「你知道他供養你,是因為愛你嗎?」提舍難陀答:「我知道。」「你既然知道,為什麼叫呢?」其他慚愧精進、樂學戒法的比丘尼知道了,就責備提舍難陀,並輾轉告訴佛陀,佛陀因此制了這條戒。
☉具五緣成犯
  (一)是男子;

  (二)男子想;

  (三)染心施衣食;

  (四)知(比丘尼知);

  (五)受(接受並受用)。
☉犯與不犯的判斷
  若彼此有染污心,男子給而比丘尼不接受,並不犯僧殘;若比丘尼根本不知對方情況,而接受衣食,也不犯僧殘;若彼此沒有染污心,也不犯。若彼此有染污心,且彼此都知道,又接受供養衣食,就犯僧殘,所以犯不犯僧殘最根本的關鍵在於知不知道有無「染污心」。

[勸受染心男子衣食戒(僧伽婆尸沙第九)]

  若比丘尼,教比丘尼作如是語:「大姊,彼有染污心、無染污心,能奈汝何?汝自無染污心,於彼若得食,以時清淨受取。」此比丘尼犯初法應捨僧伽婆尸沙。
☉戒文釋義
  這條戒所制的對象是勸人受食的比丘尼,她勸人:「彼有染污心、無染污心,能奈汝何?」這話有兩種說法:(一)他有染污心或無染污心,又能把你怎麼樣?(二)他有染污心,是他的事,你無染污心,他能把你怎麼樣?以「時」清淨受取──明相出到正午前是合乎取食時間法則,這是「時」的清淨。

  這位比丘尼明知某位比丘尼與供給食物的人雙方都有染污心,偏又勸她繼續受食:「你不必管他有沒有染污心、你有沒有染污心?只要你的取食法符合時間清淨,你自己沒有染污心,那就是清淨了。」這叫做說相似法──講似是而非的佛法,以為不必管對方,也不必考慮目前自己的情況。

  這條戒是由前條「受染心男子衣食戒」衍生而來的,當機者(即勸人者)是六群比丘尼中的偷羅難陀比丘尼,被勸的人是提舍難陀比丘尼。就因提舍難陀犯了前事,發生後大家責備她,佛陀也制了戒,她就不再到那家托缽。但因當時鬧饑荒,比丘尼常托不到食物,六群比丘尼以及提舍難陀的媽媽,都勸她:「只要托到缽有得吃就好了,管他有沒有染污心!」
☉犯與不犯的判斷
  此條戒與前條戒最大的差別是:勸的人所說的語言是了了分明,而被勸的人能清楚聽懂,不論她是否接受,勸了即犯初法應捨僧殘。
☉制意與受持方法
  這條戒主要提醒的是:比丘尼只接受某位居士的供養,或居士只供養某位比丘尼,可能會出問題。所以接受供養時儘量是讓居士﹙男或女﹚供養僧團,不要供養個人,如果某居士和某比丘尼特別有緣,這位比丘尼要想辦法把這份緣擴大到僧團,不要一直繫在自己身上。佛陀在世時,也有許多示範:頻婆娑羅王供養佛陀迦蘭陀竹園,佛陀說:「你供養僧,即供養我,佛在僧中。」

  能得到什麼食物就吃什麼食物,一切隨大眾師,佛陀當初制戒是以凡夫僧的需求為基礎的,我們從下面的典故,可以明白這兩條戒所以成立的立場。

  佛世時,比丘、比丘尼們乞食常常很困難。《四分律藏》卷一記載:有一年結夏安居,佛陀帶著五百位比丘到毘蘭若結夏,毘蘭若有一婆羅門心想佛陀是難得一遇的聖人,應該趕快迎接、供養,所以他就去頂禮佛陀,並懇請結夏安居三個月要接受他的供養,佛陀回答:「應該讓更多人來供養。」毘蘭若婆羅門則一直說:「佛陀哀愍我故,接受我的供養,包括所有的比丘僧。」他不斷殷切地祈請,後來佛陀默然接受,結果這位婆羅門回家就忘記了。﹙據廣律記載是魔王波旬把婆羅門弄昏了頭,讓他忘記要供養佛陀。﹚

  大眾因此挨餓,這時剛好有個馬販來到毘蘭若,比丘就去向他化緣,馬販說:「我沒什麼飲食好供養,我只有養馬的飼料──馬麥,就供養你們馬麥好了。」於是他就供養比丘們馬麥,佛一斗,比丘五升。阿難把馬麥研成粉末,天天泡給佛陀吃。日子一久,比丘們實在看不下去了,一天,目犍連尊者就向佛陀說:「佛陀,我想到其他地方找些粗糙的米回來吃。」「你怎麼去?」「我顯神足通。」「你有神足通可以去,那些沒有神足通的比丘怎麼辦呢?」「我一個個接他們去,讓他們可以依次得到飲食。」「不行,如果未來世的比丘、比丘尼沒有神足通,也沒有神足通的人來接,怎麼辦?」

  由此可知,所有戒律的基礎,不是建立在特殊的聖僧身上,也不是在有神足通的比丘、比丘尼身上,而是在人間的凡夫僧。凡夫僧以凡夫的情況活在世間,在世間修道、持戒。所以,饑荒時所有的比丘尼都可以如此度過,而這位比丘尼卻要用染污心來接受染污心者的飲食!為什麼人家可以粗茶淡飯,她卻不行?若不持戒而去取得衣食,則不是比丘尼所應為的。

  身為一位比丘尼,佛桌上有供飯,我們就有的吃,大眾師喝粥,我喝粥,大眾師吃得下,我就吃得下,大家打赤腳,我也打赤腳,不要在犯戒的情況下取得衣食。所以要看到當初制戒的本意,佛陀所照顧的不只是當世的出家眾,還遠及後世所有的出家眾,戒律的精神就在這裡。

[四獨戒(僧伽婆尸沙第七)]

  若比丘尼,獨渡水、獨入村、獨宿、獨在後行,犯初法應捨僧伽婆尸沙。

一、獨渡水

☉戒文釋義與制戒因緣
  這條戒重點在戒一「獨」字,你想獨渡水會發生什麼事?一是危險;二是衣服濕了,失威儀。如果比丘尼獨渡水弄得全身濕淋淋的,還要犯戒接受懲治。

  這條戒制戒因緣是因印度雨季,河水泛濫,比丘尼必須涉水以致全身濕透,河岸上就有無聊的人去抓她,全身已濕得一蹋糊塗了,還要被干擾,用現在的語辭就叫「性騷擾」。

  最近報紙提醒單身婦女不要單獨去看病。兩千多年前,佛陀就規定比丘尼出門須兩人以上,從前地方空曠,人又少,女眾報體弱,防衛能力差,若在外面遊行,碰到雨季,弄得全身濕淋淋的,不僅危險,也失威儀。所以女眾必須定居,一開始建立比丘尼僧團就定居, 不單獨住、單獨遊行.... ,若不如此,很多種情況下,還是很容易被欺凌,至今猶然,所以四獨戒確實有制定的必要。若有三寶事,非不得已必須渡水怎麼辦呢?一定要有兩個人相伴,在彼此手相及處渡水,以手牽著手過水,過橋則不必攜手。
☉犯與不犯的判斷
  若兩位比丘尼要渡水,一位在東岸,一位在西岸,或一位急急過水就走了,讓另一位趕不上,還是犯獨渡水僧殘。若兩人牽手過水,其中一位被水沖走了,另一位搶救不來,只好單獨過水,或其中一位被人抓走,另一人單獨過水,皆不犯僧殘。持戒與否,不只要看外相,更要看有否持戒的誠意,若比丘尼的動機是在持戒,雖遇一些不可抗拒的命運,還是能不犯戒的。

  顯神通從水面走過去,犯僧殘否?佛陀不准顯神通,這樣她犯的是顯神通那一條,不是獨渡水這一條,所以不犯僧殘。身體濕、單獨危險才是這條戒正制的情況。

  台灣許多佛寺蓋在山區,山洪爆發時就有危險,以前美濃朝元寺老和尚下山渡水時被大水沖走,早期也少有橋,大半是「溪底橋」,其實就是從溪底渡水,女眾渡水更容易出問題,所以如果沒什麼事,下大雨洪水暴漲時,千萬不要出門,尤其結夏安居儘可能不要出門,不只為了不踏殺生草、小動物,個人安全也是要考慮的。
☉具四緣成犯:
  (一)水量比較多、比較寬闊的水──河水、泉水、流水;

  (二)獨渡;

  (三)無因緣──無非渡不可之因緣;

  (四)獨渡竟(若只站在河邊看水,則不犯僧殘)。

二、獨入村

☉制戒緣起與受持
  這條戒緣起於差摩比丘尼,她有很多弟子,卻在無人陪伴的情況下單獨到聚落去,村裡的人就譏嫌:「她為什麼單獨來村莊裡呢?一定是為了找異性!」佛陀因此制定比丘尼不可單獨入村,要入村落必須要兩個人同行,並必須維持在可以相互為伴的距離──大約是一鼓聲,就是敲鼓可聞的距離,如轉彎時可能一前一後,但至少要維持一鼓聲──要叫人叫得到的距離。

三、獨宿

☉制意與受持
  「獨宿」就是單獨睡,佛世時比丘尼因獨宿產生梵行難或遭譏嫌,佛陀於是制比丘尼不許獨宿。

  佛陀制尼眾睡覺時距離要伸手可相及,彼此能照應,但不是同一張床、同一條被、同一個枕,才可相及,而是右脅臥,兩人手伸出可以相及的距離,也就是說女眾睡覺要有同參為伴,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持距離。若從獨宿說起,比丘尼不能單獨住一間公寓、住山、住茅蓬,而且睡覺時寮房門一定要上鎖。

  有人出家後,父母親「愛女心切」,以為應好好照顧出家的女兒,就把她的寮房裝潢成一應俱全的套房,像是要給她當嫁妝似的,所有家當都放到那房裡,於是吃喝拉睡都在裡面,若再裝支電話,連房門都不用出了!這樣一來,就與同道場的人不相往來,這不是個好現象。所以出家人建立道場時,要將各種功能的空間區隔,例如寮房是休息的地方,就不是會客、吃飯、上廁所的地方。除了年紀大又病得嚴重,必須在近距離內解決大小便問題,否則洗澡、上廁所都要到房外來,我覺得這是要先建立的觀念。因為所有生理的需求在同一空間就完全解決了,根本不需和人交往,眾生我執重,到僧團來,就應與同修相互提攜,這往往可在生活細節中完成,雖然看起來只是微不足道的事,卻與修行息息相關。

  我曾見一位比丘尼就是因為寮房方便,整天窩在裡面,若常住執事不是很需要,就根本叫不動她,這是自己的固執性、我執性,所以修行的生活要刻意營造,要與大眾吃大鍋飯,常住有電話,就使用常住的電話。

  有許多寺院一人一間寮房,親朋好友、信眾來了就帶到自己的寮房招待,房裡有冰箱、炊具,就在房裡煮食,剛開始是三兩位來客,後來就一桌、兩桌,廚房就要加大,所以在每間寮房前都有廚房、瓦斯爐、灶台、洗滌槽.... 等用具,愈來愈擴大, 以致道場根本不像道場,不要看這些很微細,它關係到寺院僧人的管理、精神和風格。因此這條獨宿戒應是睡覺安全的問題,我還把它說到怎麼運用睡覺的空間。

四、獨在後行

☉制戒緣起與犯不犯的判斷
  「獨在後行」就是獨在後面而行,這也是發生在六群比丘尼身上。有天某位比丘尼和大家一起出門,但她卻落後很遠,在後面慢條斯理地走,人家問她為什麼?她就說:「我在這兒等人,看有沒有什麼樣的機會?」居士聽了就譏嫌,佛陀因此制戒。

  這條戒規定的安全距離,就是一鼓聲,若後人與前人的距離,是看得到而聽不到或聽得到而看不到,都犯偷蘭遮,若二人同行出門,其中一人逢命難或休道的話,另一人並不犯。

  四獨戒每條戒都是獨立的,只要隨犯其一,就犯初法應捨僧殘戒。(下期待續)



[回gaya首頁]   [香光莊嚴]   [香刊43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