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三十九期/83年9月20日

戒學概說/比丘尼戒概說(下)

四分比丘尼戒本講記(三)

悟因法師 主講

學戒和持戒的態度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大家來戒場就是要受戒,受戒後就要持戒,持戒要先學戒。學戒首先要感激佛陀幫我們制定了規矩,大大小小的事情才能有所遵循,所以大家不要「以惡小而為之」,也不要「以善小而不為」。戒律不是在找大家的碴,它是來幫助、增益我們的修道生活。修學戒定慧,定要先從戒律下手,改變我們不好的習慣、行為和氣質,才能養成出世的人格,這是學戒應建立的基本心態。

[持戒是律己,非苛責他人]

  戒是很容易違犯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要問大家,誰是聖人來出家的?既然我們都是凡夫,請大家真誠地用慈悲心相互提攜,雖然犯戒果報絕對是自己承擔,但個人的行為卻會影響佛教及周遭的每一個人。如果大家都精進,懈怠的人自然會振作,持戒的用意是創造善業、淨業,是淨善團體、莊嚴國土的開始。持戒一定是從自己開始做起,而不是苛責他人。

  既然如此,對於不如法的同修,不要看輕他們,像佛世的六群比丘,因他們的錯誤行為成為制戒因緣,才有今日行為的準則。很多事情,不只是佛在世時會發生,到現時代仍繼續發生。凡是人性的問題永遠存在的,如果想要它消失,我們就要想辦法解決,而不是發生了問題,向這裡說、向那裡說,或去向未受戒的人說,這叫傳播是非,愈說愈多,就愈容易造成「人人受戒,人人破戒」的錯誤印象,這樣並不是在解決問題。

  那麼,什麼時候可以對誰說呢?為解決問題,可以對長老大德說,他們知道如何解決。總之,我們不要企盼僧團不發生問題,而是要勉勵自己,當問題發生時,能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它,這時問題反而會增長我們處理事情的智慧。什麼叫有智慧、有慈悲呢?就是能看得清楚,又能以寬容深厚的心來對待所有的一切,然後設法來解決它。這是修學的基礎心地──認真,所以請真誠地去協助我們同道的比丘尼,解決可能的問題。

[戒如海無涯 如寶求無厭]

  在戒序中有一個偈頌:「戒如海無涯,如寶求無厭。」上一句是譬喻戒律如大海一樣沒有邊際,因為戒律所記錄的都是事相,而修道生活的事相非常多,有的根本就沒有記錄。譬如戒本中並沒有說明現代人如何打電話,雖然你現在在戒場用不著打電話,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不打,所以與打電話相關的行為舉止、談吐就要學,不要以為這種事不重要、不必學,其實重戒當然要持守,而有關穿衣、吃飯等一切威儀更是不可輕忽,還要熟習如何出家、受戒,如何布薩、安居等,一切都須中規中矩,如法如律。

  所以只有認真過比丘尼持戒生活的人,才知道比丘尼修道生活有什麼實際的問題,如果不知道比丘尼的僧事有些什麼,也不知道懺悔法、滅諍法、羯摩法等,而在比丘尼僧團中漫談持戒,這樣根本不貼切。而認真過比丘尼修道生活的唯一方法,是以「戒如海無涯,如寶求無厭」的求寶心情,虛心勤學,熟習僧事。

  要如何學呢?律藏裡記載的事儘管是發生在佛陀時代,但相同的情況仍不斷地出現在現代,我們就要找出當初制戒的因緣,以便掌握它的精神和原則,以衡量目前發生的事件。舉例來說,波逸提第六十五條:「若比丘尼,剎利水澆頭王,王未出,未藏寶,若入、過宮門閾者,波逸提。」制戒因緣是有位比丘到波斯匿王的宮庭去,不打聲招呼就直接撞入後宮的門檻,正好看到茉莉夫人衣服未穿好而掉落,這不是很糗的事嗎?

  由這個的制戒因緣,我們可以學習的是──拜訪人家應事先連絡,若莽莽撞撞跑去,結果人家沒準備,衣衫不整,不太雅觀,你要進去也不是,不進去也不是,彼此很尷尬。用過去的記載來衡量現在的生活情況:雖沒有國王、王后,也沒有宮庭,但我們拜訪信徒應先打電話約定時間,如果沒有事先通知,便會防礙人家的家庭生活。戒律「因緣所顯」的微妙處和細膩處,唯有以「戒如海無涯,如寶求無厭」的好學心態,才能真正瞭解與掌握。

[在僧團中安安份份地持戒修道]

  持戒是以僧團生活為背景,三學增上的清淨僧團生活是達致正法久住的基石,任何群體如果要能永續,一定是透過群策群力的團體帶動。許多出類拔萃不世出的高僧,仍在集體修學中完成理想,絕不是單槍匹馬撞天下,有句俗語說:「大石仍需小石撐」。為什麼呢?

  第一是離群索居無法驗證持戒情況,其次由推廣佛法久住世間,取得世人信心的功能來說,僧伽和合共住的力量遠較佛寶、法寶更具優勢。僧團猶如洪爐錘鍊,透過大眾薰修,相互策勵增上,完成道業。古人說:「叢林之下無曲木」,所以持戒最理想的環境還是在僧團。不可諱言的,在僧團的共修生活中,個人要多一點犧牲,以團體和樂清淨為理想,這是持戒的重要精神,也正切合出家要破除我執、我愛、我慢的陋習,養成深厚、豁達的器宇的目的。

  學戒、學律安安份份地作個比丘尼,真正關心比丘尼的修道生活,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此作為自己的本分和願望,這樣踐行當下即完成比丘尼的修道生活。以上是第一單元中戒學概說的部分,以下要概介「四分比丘尼戒本」。

四分比丘尼戒本

[四分律]

  請翻開戒本第一頁,第一行:「四分比丘尼戒本,出曇無德部,姚秦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寶華山傳戒比丘讀體依藏重刻。」

  「四分比丘尼戒本」出自曇無德部,曇無德部即是部派佛教時期的法藏部,它的律由於分四次誦出,故名四分律。中國專弘四分律,其中弘揚最力的當推唐初的道宣律師,他被尊崇為中國律宗的初祖。因為道宣律師長年住在終南山,所以律宗又名南山宗,是中國八大宗之一。雖然律宗似乎專成一宗,實際上,戒律是每個出家人都要受持的,是不分禪、淨、密,或天台、華嚴、唯識等宗派的。關於四分律可以簡表如下:

四┌形成時間:佛陀入滅後百年頃。
分│產生:由法正尊者(梵名:曇無德),依上座部律藏中之契同己見者,採集成
律│   文。
藏├名稱之由:四分律乃因四度結集,隨說所止,分為四篋,故稱四分律。
︵│     (因曇無德集出故又名曇無德部,以別於其他部律。)
四│
分│四┌初分:比丘戒。
律│個├二分:比丘尼戒至第二犍度。
︶└分├三分:第三犍度至第十八犍度
  段└四分:餘二犍度、集法、毘尼等。

[戒本]

☉名義

  戒本又名戒經,在戒本中第二頁第七行:「諸大姊,我已說戒經序,今問諸大姊,是中清淨否?」戒本就是「波羅提木叉經」,簡稱「戒經」。,是律藏中唯一被稱為「經」的部份。

  在遺教經中佛陀一開始便說:「於我滅後,應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是梵語,意思是別解脫或別別解脫、保解脫。「保解脫」是說持戒能保證我們可得解脫;「別解脫」或「別別解脫」的「別」,是分別,指持某一條戒,於那一條戒所規定的事項當下就得到解脫。如果要懺悔,也是犯了那一條,就懺悔那一條。

☉產生

  戒經是「隨犯隨制」的。佛陀成道後最初十二年中,所教誨的對象是「無事比丘」,只用略教誡:「善護於口言,自淨其志意,身莫作諸惡,此三業道淨,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

  這是原則性的教誡,當時的弟子們道心勇猛,自我警惕,不生過惡,根本不需要制戒。但到十二年後,由於入僧團的份子根器較廣,身分複雜起來,如六群比丘的出現,才產生對治煩惱的需要。

  隨犯隨制的精神表現出佛陀對比丘的尊重。我們從律藏不難瞭解:當舍利弗知道過去六佛,由於依法攝受或不依法攝受弟子,而有佛法住世久暫的差別時,他請求佛陀「與諸比丘結戒,使梵行法得久住」,佛陀並未答應,原因是「比丘中未有犯有漏法」後來之所以有戒經產生,是因佛陀見弟子犯有漏法才隨犯隨制的,可以想見戒經是長時期累積的。原本是口口相傳,到佛滅後的第一次結集重新審訂時,也還未形諸文字,直到後來,才把制戒因緣、開遮持犯記載下來,成為廣律,而此戒本是從廣律中,把戒條彙集,依輕重類別共歸成五篇七聚,即是戒本,又叫戒經。

☉內容、作用

  比丘尼戒本的內容是比丘尼所受持學處(禁戒)的條目,四分律比丘尼戒共有三百四十八條,內容較偏向止持、自律的禁戒。「一向結集別行」,它一向被另外彙集成一個單行本,為什麼要別行呢?因為它是在僧團布薩時用的典籍。

  什麼是布薩?布薩就是說戒,原意是清淨,也是僧人聚集作宗教生活省思的時間。在印度的宗教信仰中,都有半月半月作宗教生活的布薩、祈禱、祭祀等等。隨著比丘的出家,僧團人員慢慢增多以後,這種好習慣被引用到佛教中來,再經過改善,僧人就半月半月一起誦戒,檢視自己的身口意是否有犯戒,有犯就懺悔,懺悔即清淨。為了誦戒和記憶的方便,於是就搜集戒條,加以歸類成戒本,純粹是便於僧眾作為誦戒懺悔的準則。

  現在大家手中的戒本,除了每一篇聚前有標明「是……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和後面「我已說……法」的交待外,還有「諸大姊,我已說……,今問諸大姊,是中清淨否?」在每一類戒條結束時,都有這一段文,這叫「問清淨」,問大家有沒有清淨?這是布薩用的,所以戒經是半月半月布薩的要典。

  佛陀制定比丘、比丘尼要半月半月誦戒,沒有人可以例外,像大迦葉尊者喜歡獨修,佛陀仍然要他半月半月回到僧團參與布薩。因此,僧伽的言行舉止、生活是由僧人在眾中彼此檢核、勸諫、教誡,相互懺悔而共成的,這是布薩的功能。

☉譯者與重刻者

  「姚秦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翻譯這戒本的人是佛陀耶舍和竺佛念。

  佛陀耶舍在姚秦時代(公元四一○年至四一二年)來到中國從事翻譯,他是鳩摩羅什學小乘法的老師。竺佛念則擔任筆受,竺佛念是甘肅人,甘肅在當時屬西域,兩位都精通三藏,所以稱為三藏法師。

  「寶華山傳戒比丘讀體依藏重刻」,重刻者是傳戒比丘讀體大師,讀體即見月老人。老人是明末清初弘揚戒律的大德,著有自傳「一夢漫言」,書中有段記載他初出家時求戒的艱辛歷程,由此書也可以看到當時的佛教界、時代和社會狀況,及僧人的生活。

  讀體大師看到當時戒律不傳,連戒壇都遭受破壞,於是發願重建戒壇,並依藏經將戒本重校雕刻。

  寶華山,在南京附近,是大陸傳戒相當有名的道場,去年我特地去巡禮,寶華山正在重建。讀體大師在寶華山專事弘傳戒律,現在的版本即大師重刻後的版本。

[戒本架構]

☉戒經序

  接下來,向大家介紹戒本的架構。戒本包括三大部份,即:

戒┌戒序…………………頁一∼二
本│  ┌總標
 ┼正說┼別列  ……頁二∼三三
架│  └結問清淨
構└結勸迴向……………頁三三∼三五


◎讚誦
  先說戒序,請看第一頁「稽首禮諸佛……半月半月說」五字一句,四句一偈,共有十二頌,這部分是戒經序。戒經序第一頌是歸敬三寶,後面是勸我們要持戒。

◎前方便
  第一頁的後面第六行至第十行:「僧集否?和合否?未受大戒者出否?不來諸比丘尼說欲及清淨?僧今和合何所作為?大姊僧聽,今□月十五日,眾僧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和合說戒白如是。」這是前方便,所以,戒本除了戒文以外,還結合了誦戒的程序。

  比丘尼在誦戒、說清淨或懺悔時,不僅不可以讓非比丘尼參加,在場旁觀當然也不可以。這裡附帶說明一點,有人曾問:不是比丘尼,可不可以看比丘尼的戒律?有的大德主張在未受大戒前最好不要看,理由是在真正受戒時會問遮難,遮難中有這一項,若先看了會障礙將來的受戒。有的說應該可以先看,理由是若不先學習,將來要受戒如何持守?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

  個人是贊成可以先看的,例如泰國佛教有短期出家的制度,幾乎每位成年男子都有出家經驗,對戒律的瞭解有助於對宗教生活的體驗認識,也會生出護持心,這未嘗不好。再說戒本收錄在大藏經裡,會看藏經的人,不論什麼身份都可能看到,而且大藏經放在中央圖書館,我們如何避免人家看呢?因此我個人主張可以看,唯一不可的是作羯摩、行布薩時,不准非比丘尼在場。

  這可從誦戒的前方便看出,前方便是誦戒前需先明確處理五項,第一項問:「僧集否?」──大眾僧到齊了嗎?如果大眾到齊,有人回答:「僧已集」;第二項問:「和合否?」──大眾和合誦戒嗎?和合的表達方式是:一、應該來的,必定出席,二、在誦戒場中每個人都有資格可表達自己的看法,但一切決定我也願意服從,三、若有三寶要事或個人生重病,或照顧病比丘尼,因此不能參加誦戒,可以請假(說欲)。

  第三項:「未受大戒者出否?」,底下一行小字「有者遣出,無者答『是中無有未受具戒者。』」有未受大戒者在場,就要把他請出去,未受大戒者,是除比丘尼以外的人,包括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式叉摩那等,因為這時要辦比丘尼僧伽內部的事,凡不是比丘尼,都要請出去。

  第四項:「不來諸比丘尼說欲及清淨?」應該來的是不是有人沒來?若不能來要「說欲」。說欲就是說明原因請假,並聲明大眾誦戒時所作的決定我願意完全服從遵守。另外「及清淨」,說欲同時表明自己是清淨的,因為共住、共學在同一僧團,若有人不清淨、不懺悔的話,就不可以布薩,所以說欲同時也要說清淨。誦戒以前要先懺悔清淨,然後才可開始誦戒。

  第五項:「僧今和合何所作為?」這是問:現在大眾和合在一塊兒要作什麼呢?答:「說戒羯磨」。誦戒前,要先問這五個問題:大家到齊了嗎?和合嗎?有沒有不應在場的人還沒有出去的?不來的人有說欲及說清淨嗎?現在大眾和合要做什麼?先問這些就叫前方便。以上都是一問一答,而且必須在大界內,四人以上,才有「僧集」三問。

◎稟白羯摩
  「大姊僧聽,今□月十五日,眾僧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和合說戒白如是。」這段文是誦戒比丘尼對大眾僧的稟白。

  佛世時就制定一個月要誦戒二次,「前半月云白月十五日,後半月云黑月十五日,月小云黑月十四日」,將一個月分成上半個月、下半個月,上半月月亮愈來愈圓、愈亮,稱白月,下半月月亮愈來愈暗,稱黑月。白月一定十五日,黑月十五日或十四日,若月小即稱黑月十四日。

  「大姊僧聽」,誦戒比丘尼稱呼大眾僧曰大姊僧。「忍聽」是認可、認同而聽。

◎問清淨
  誦戒除了誦讀戒文以外,還要問清淨,如果有人犯了戒不發露的話,就犯「覆藏罪」。覆藏是故意妄語,是障蔽修道的因緣。有罪就要懺悔,懺悔的種類有「取相懺」和「作法懺」。取相懺是依大悲懺、梁皇懺儀,懺悔無始罪業。作法懺是在聲聞戒律中的懺悔法,依所犯罪相的輕重有相應的懺悔法。

  有人說「大戒不犯,小戒不斷」,人是不可能完全不犯戒律的,像殺人、大妄語等重戒,我們不太可能犯,但像飲食、穿衣等眾學法中的威儀,卻非常容易犯。比丘尼戒非常具體,而且都是日常生活的事相,與比丘尼的宗教生活相關。如果違犯的話,要作法懺悔,如法懺悔後即得安樂。

  現在我們手上的戒本,是將戒文、布薩完全結合在一起。從第二頁第一行至第二頁第九行:「諸大姊,我今欲說波羅提木叉戒,諸比丘尼共集在一處,當諦聽,善思念之,若有犯者應懺悔,無犯者默然,默然故,知諸大姊清淨,若有他問者,即應如實答,如是諸比丘尼在於眾中乃至三問,憶念有罪不發露者,得故妄語罪,佛說故妄語是障道法,若彼比丘尼自憶知有罪,欲求清淨者當懺悔,懺悔則安樂。諸大姊,我已說戒經序,今問諸大姊,是中清淨否?諸大姊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這是誦戒前的問清淨。

  問清淨中有問「是中清淨否?」──大眾清淨嗎?問三次是讓人恢復記憶、「善思念之」,若清淨無犯,就以默然表示無犯,若有不清淨的話就要出來發露,如果誦戒正在進行,有人出來說罪,這就打岔擾眾,所以憶念知道自己犯戒,最好在誦戒前就先找人發露了。如果是一面聽某一篇才發現自己犯了某幾條戒的話,低聲跟你身旁的人說:「我犯……條」,等到誦完戒再作懺悔,這樣做就不算覆藏。其中二句「若有他問者,即應如實答」是不管自己有犯或無犯,假若他人提出見、聞、疑罪來問你,你要如實回答。

正說戒相

  以下先介紹波羅夷。比丘尼有八條波羅夷戒,犯了這八條中的任何一條,都叫斷頭罪、棄無餘或棄罪,就失去作比丘尼的資格了。換句話說要維持比丘尼身份、資格,最基本的條件是不能觸犯這八條中任何一戒。

  斷頭罪,也就是一般法律所說的死刑,頭斷了不可能再生,比喻永遠不能再作比丘尼。波羅夷是罪相判類,「不共住」是處理方法,就是不共說戒、不共羯摩,如大海不宿死尸,將犯戒比丘尼驅擯、趕離僧團。

  僧伽婆尸沙,翻譯為「僧殘」,比丘尼戒的僧殘共有十七條,犯了當中的任何一條,儘管他還是比丘尼,但已殘缺不全。這時候要如何挽救呢?由「眾決斷」。就是由大眾僧來判斷他能不能再復原成為比丘尼。所以這時候大眾僧要依法為他懺悔,或幫他作法,讓他再成為完整的比丘尼。

  尼薩耆波逸提,翻譯為「捨墮」,共有三十條,都是有關衣缽、臥具、財物的事情。有的人貪心較重,喜歡多收藏一些用不到的缽、穿不著的衣服和珍寶,因為這些會玩物喪志、妨廢道業。如果不捨、不懺悔的話,大眾僧透過一些方法來減輕他的墮落,這是尼薩耆波逸提。

  波逸提,是有關穿衣、乞食、居住、出外、度眾,及到信眾家等生活上的事情,如果不加以檢束、調適,會衍生犯重戒,或者引起社會大眾的譏嫌,一共有一百七十八條。

  波羅提提舍尼,共有八條,都是有關食物的問題,如果沒有生病,而特地去乞求酪、乳、蜜、黑石蜜、魚、肉等好一點的食物,要對一個人表明悔過,就叫悔過法。

  眾學法,共有一百條,多屬行住坐臥、舉手投足的威儀,例如到人家家裡是跳著走的,有時一面走路一面穿衣服,或把奇奇怪怪的東西覆在頭上,還有一頓飯不好好吃,拿著缽走來走去。眾學法很細微,最容易犯,而且它會衍生其他的問題影響修定,儘管它是輕戒,卻是應當學的。

  這一百條眾學法是佛陀最早制的戒,我們常說制戒是從淫戒開始,但是在還沒制淫戒之前,這些舉止威儀,佛陀早已叮嚀教誡了,後來在結集時,就把它放在戒本裡,希望比丘尼透過誦戒不斷提醒自己。這些威儀法看起來很細微,但是如果不受持的話,這個出家人就會不成樣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飲食、服裝、說法、禮儀,這叫眾學法。

  滅諍法,共有七條,是處理諍事的七個原則,它是當僧團有諍事,大眾意見不一致時,要用這七種方法來處理,叫七滅諍法。

☉結勸回向

  在第三十三頁第六行起至第十行,是總結五篇七聚廣教誡的戒文,從第三十三頁後面的文是結勸回向,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七佛教誡」,七佛是指過去莊嚴劫千佛中的最後三佛: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葉羅佛,和現在賢劫千佛中,最初四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七佛各有其教誡弟子的法語。第二部分是「結勸」,從「明人能護戒」到「皆共成佛道」,闡述比丘尼應始終精進受持戒律。

  比丘尼戒概說就略說到這裡,下一單元要講解「維持僧伽身份的要件」。



[回gaya首頁]   [香光莊嚴]   [香刊39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