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語花香的日子在印度
迦毘羅衛國藍毘尼園
誕生了一位太子
他──就是偉大的佛陀
佛陀的誕生為普天之人
帶來了光明
佛陀,我們的世尊,憂慮到人類的苦楚,看透了世俗快樂的虛幻,找到了拯救苦悶的人類,開拓心靈暑光的唯一途徑;要追求真實的快樂,就要有正義的生活,要想有財富就要找永久的財富,而真理是永久的財富,合乎真理的生活才會有真實的快樂。
自從夫人夜夢以來,整整十個月了,依照印度當時的風俗,夫人是要回到娘家天臂城待產的。
四月八日,世界呈現一片歡樂景象,百鳥爭鳴,萬物復甦,各種花朵放出陣陣的芳香,好像在迎接一件大喜事般,藍毘尼園的無憂樹花更是鮮麗引人,夫人捨下金輦,走到樹下,正想攀折一支花朵,就在那一剎那,太子誕生了。國王獲報喜出望外賜名悉達多,意思是一切願皆得成就。當時的阿私陀仙人見了太子後即預言: 「此子將來必為轉輪聖王」,不幸地是七天後,聖母即與世長辭,太子即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撫育成人……。
從佛陀的未降生及降生時的種種瑞相,我們知道一位偉人的降世必有其偉大的來歷,但從佛教的立場來看,這樣的傳說並不重要,但是可以信以為真,因為綜觀其一生事蹟確實為人類帶來無量的福址。
這時,阿難尊者代表眾弟子向佛說:「世尊,我們不要在這街上住下去了,我們移到別的街上去吧!」「阿難!如果另外一條街也是這種情形,該怎麼辦呢?」佛反問他。
佛又開示說:「 阿難!就這樣移居下去,還有得完嗎? 我在接受毀謗時,一聲不響地忍耐,等他們毀謗完了,自會離我他去。阿難!佛是不被世間的利益、損害、中傷、榮譽、讚揚、毀謗、苦惱、快樂等八種事所動搖的,剛才說的那些壞話,轉瞬即如過眼雲煙。」
●
從前有位信仰很深的青年,父親早逝,母子相依為命過日子,後來兒子娶媳婦,就成了三個人的小家庭。
剛開始還過著和睦相處的美滿生活,不久由於一點偶發的小事,婆媳之間便發生齟齬,家庭起了風波,而不得收場,於是母親就離開了小兩口,自己獨居。
不久,媳婦生下一名男孩。「跟婆婆在一起時,她總是喋喋不休,也沒有什麼吉慶事,如今分居了,所以吉慶事也發生了。」媳婦的這番閒言,很快便傳到婆婆的耳裡。
婆婆登時大怒叫屈:「世界上沒有真裡了!把母親趕出門,還說是吉慶事,莫非世界顛倒了!」憤怒中的婆婆, 瘋狂似地奔向墓場,打算自縊。
有位天神曉得這件事,就現身在婆婆面前,多方勸解,但始終無法平息她的怨憤。
最後天神決然說:「那這樣好了,既然你沒辦法釋懷,我就把那可恨的媳婦及孫子一起燒死算了!」
天神的話使她嚇了一跳,愧疚於自心的過失而不禁萌起歉意,轉而乞求天神饒赦孫兒及媳婦的性命。兒子和媳婦亦於此時,為以往的誤會而深具悔省,要前去探望母親,就在走向墓場的中途相遇了。於是天神為他們婆媳和解,一家團圓恢復了家庭和諧。
佛說: 「自身不失於正,教法就永久不滅。教法的毀滅並不是教法消失,而是人心失之於正的關係。
心與心不能溝通,確實會帶來可怕的不幸。即使是一點小誤會,也會導致大的災禍,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上更須注意。
●
有一天,優陀延那王的妃子娑婆摩帝供養阿難尊者五百套衣服,阿難馬上接受了。
當國王聽到這件事,懷疑阿難尊是出於貪心才接受了這份大供養,於是去探詢阿難。
「尊者,您一次接受這麼多衣服,怎麼穿呢? 」
「大王,有很多比丘的衣服都破了,可以把這些衣服分給他們換舊。」
「那麼,他們那些破衣服怎麼辦呢? 」
「破衣服做床單啊!」「那舊床單呢?」
「做枕頭套子啊!」「那麼舊枕頭套子呢?」
「做褥墊啊!」「那舊褥墊呢? 」「做擦腳布啊!」
「那舊擦腳布呢?」「做拖把啊!」
「那舊拖把呢? 」
「大王!我們大家共同把拖把得細碎,和進泥土,蓋房子時,把他抹進牆壁裡。」
「佛陀告訴我們,一切物品,必須珍視它,以物盡其用,而且要注意靈活地運用。這不是屬於我有之物,而是寄存之物的用法。」
●
給孤獨長者的兒子娶了玉耶女為妻,但玉耶女生性驕慢,不知尊敬長上,也不聽丈夫的話,結果成了家中勃豁的根源。
一天,佛陀來到長者家,看了這種情形,就把年青的玉耶女叫到跟前教誨她說:
「玉耶女,世上有七種類型的妻子:第一種,像殺人的妻子,以污穢心對待丈夫,從來不知敬愛,結果移心其他的男子。」
第二種,像盜賊般的妻子,對丈夫的事業完全不理解,一心祇想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浪費丈夫的金錢,等於偷竊丈夫。
第三種,像主人般的妻子,不料理家務,本身懶惰,奔走於口腹之慾,經常出口粗暴,申斥丈夫。
第四種,像母親般的妻子,對待丈夫,體貼恩愛,像母親對兒子一樣地守護珍惜丈夫的金錢入息。
第五種,像姊妹般的妻子,侍候丈夫盡心誠意,以姊妹般的情愛對待,心懷感激對待丈夫。
第六種,像朋友般的妻子,通常見到丈夫,心懷歡喜,好像遇見久別重逢的朋友,並且舉止端莊,敬重丈夫。
第七種,像女庸般的妻子,殷勤地侍候丈夫,敬重丈夫,丈夫的任何行為都能逆來順受,經常關心丈夫的生活。
玉耶女啊!你想做那一類的妻子呢?」
聽完佛陀的教誨,玉耶女深為自身的行為感到慚愧,從此以後,她轉變得像女傭般的妻子,協助丈夫,並且發誓共修佛道。
●
一次佛陀在舍衛城附近弘法時,有位富翁, 來見佛陀, 「世尊,原諒我不能頂禮參拜,因為我飽受肥胖臃腫的苦楚,行動遲鈍,昏睡終日,身體還有很多小毛病,因此只要稍為動一下,就全身痛苦不堪。」
佛陀知道這人生活太奢侈了,於是問他:「有五件事,造成你的病苦;豐盛的飲食,貪睡,渴望享受,終日無所思,還有就是沒有事業,如果今後你節制飲食,負起應負的責任,鍛鍊你的才能,使自己成為一有用的人,保證你可以卻病延壽。」
富翁遵照佛陀的開示去做,果然,體重減輕,精神也活潑起來,於是他很歡喜又來見佛陀。
「世尊,您治好了我的百病,現在我來請求您教我開悟心靈的妙法。」
佛陀很慈悲地告訴他:「庸人滋養肉體,而智者滋養心靈。耽於滿足胃口的,那是自掘墳墓,如果走上正道,不僅可以益壽延年,而且能求得解脫。」
佛陀不是一位全能的上帝,他只是一個人,一個楷範,一個人人都可以達到的楷範。
二千五百二十九年前,他誕生到人間,他是一位太子,但為了尋求真理,他放棄王位,在二十九歲那一年離開王宮,獨自到雪山經歷六年日食一麻一麥的苦行生活,又至菩提樹下冥坐思惟四十九日,於三十五歲那年完全開悟了。以後四十九年,與其弟子們到處遊行教化,直到生命最後一分鐘,向各式各樣的人宣揚佛法,從國王到乞丐,從幼童到老人,不存絲毫的分別心。由以上的小故事中,我們知道佛陀指導人的方法,不是靠善辯,口若懸河使人出神, 也不是以一個信仰來強迫人, 更沒有對異端發過憤怒和怨恨,只是以慈悲平靜的心境應機說教, 以寬大穩重的態度去包容異己。
佛陀以人間的肉身,完成無上的佛果,正是以身示範,鼓勵有志學佛的人們,要及時以人間的肉身追求無上佛果。也許有人認為佛陀的人格太崇高了,精神太偉大了,我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不可能學得來的,近代高僧太虛大師曾說過:「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不就是很明白地告訴我們學佛先從做人開始,就讓我們立志向偉大的佛陀學習吧!
參考書目:
《佛陀示現人間》 聖教法師著
《瞿曇佛陀傳》 中村元著
《佛陀的綸音》 高樂斯博士著
《佛陀的故事》 莫佩嫻譯
《佛陀的聖行》 曉雲法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