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利用指引
攝大乘論解題

論名攝大乘論
著譯者無著菩薩造
資料出處佛書解題(香光版)
解題
《攝大乘論》,梵文Mahāyānasajgrahaśāstra,藏文Theg-pachen-pobsdus-pa,又名《攝論》、《廣包大義論》,無著菩薩造,現存三種版本.均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冊。本論以唯識為基礎,將大乘佛教的重要教義分十品論述,為印度大乘佛教之重要著作,瑜伽行派根本論典之一。
本論的地位及特色:
一、本論是以唯識為基礎,從實踐的立場,統攝大乘的一切,介紹大乘佛教思想概論之論書。
二、本論架構唯識、三性、阿賴耶識識三大理論的結合,建立了較系統的唯識知識體系。
三、在本論之前,瑜伽唯識學尚未具有理論體系,在佛教界也沒有取得相應的地位,被歸為非佛說,不承認六識以外有阿賴耶識。本論對於這些問題,建立起較系統的唯識思想體系,顯示了大乘真是佛說。
四、瑜伽唯識學組織時期的成熟作品,代表無著的唯識思想。
五、以境行果的修行次第,由修習唯識無義的觀行,進而悟入境空心寂的平等法界,得根本無分別智。
六、「三自性」學說包含了瑜伽行實踐的理論基礎,以轉依的功能,提供了從生死流轉至涅槃的修行道次第。
七、本論論述種子是新的,和《瑜伽師地論》、《辯中邊論》、《大乘莊嚴經論》中所說的完全不同。心王與心所有不同和《瑜伽師地論》同,但和《辯中邊論》、《大乘莊嚴經論》不同。識與識之間是一心論的;這也同於《大乘莊嚴經論》,但已有轉向多心論的趨勢。
八、本論的唯識思想,雖是繼承《大乘莊嚴經論》,但又接受了經部種子新熏的學說。
九、我國十三宗之一的攝論宗即依本論,主張無塵唯識之義,兼立九識義,倡對治阿梨耶識,證入阿摩羅無垢識。
十、為瑜伽十支論之一,法相宗十一論之一。
本論的大意:
  今以唐.三藏法師玄奘所譯的《攝大乘論本》為主,共十一分,大意如下:
一、總標綱要分:開宗明義本論綱及大乘是佛說和殊勝
(一)總標本論:1. 所知依 2. 所知相 3. 入所知相 4. 彼入因果 5. 彼因果修差別 6. 增上戒 7. 增上心 8. 增上慧 9. 彼果斷 10. 彼果智等十種殊勝相。
(二)由十處顯示大乘的殊勝:1. 阿賴耶識所知依體三種自性(依他起自性、遍計所執自性、圓成實自性) 2. 三自性 3. 唯識性 4. 六波羅蜜 5. 菩薩十地 6. 律儀 7. 三摩地 8. 無別別智 9. 無住涅槃 10. 佛身。此十處是最能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隨處無違、並有十處次第,如是修行能證得一切智智,故顯示大乘異於聲聞乘,又顯最勝世尊是為所菩薩宣說。
二、所知依分:一切法所依止的阿賴耶識,謂其由攝藏諸法,是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
(一)引諸經典建立本識的異名:1. 阿陀那識 2. 心 3. 根本識 4. 窮生死蘊。
(二)安立阿賴耶相:
1. 自相:依一切雜染品法,所有熏習為彼生因,由能攝持種子相應。
2. 因相: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於一切時與彼雜染品類諸法現前為因。
3. 果相:依彼雜染品法無始時來所有熏習,阿賴耶識相續而生。並闡述習氣熏習及種子的六義。
(三)確立阿賴耶識:1. 煩惱雜染 2. 業雜染 3. 生雜染 4. 世間清淨 5. 出世清淨非賴耶不成。由此顯出雜染清淨諸法安立在阿賴耶識中的必要,更確立了阿賴耶識的確實性。
(四)成立賴耶差別:1. 名言、我見、有支三種熏習差別。2. 引發、異熟、緣相、相貌四種差別。
(五)辨異熟識決定是無覆無記。
三、所知相分:說明依他起相、遍計所執相、圓成實相。
(一)依他起相
 1. 因緣:阿賴耶識為種子。
 2. 自性:虛妄分別所攝。
 3. 別相:由阿賴耶識功能所現起,以妄識為自性的諸識。
(二)分別解釋十一種識:1. 身識 2. 身者識 3. 受者識 4. 彼所受識 5. 彼能受識 6. 世識 7. 數識 8. 處識 9. 言說識 10. 自他差別識 11. 善趣惡趣生死識。
(三)識與三自性之關係
1. 遍計所執相,謂於無義唯有識中,似義顯現。
2. 圓成實相,謂即於彼依他起相,由似義相永無有性。
3. 依他起是虛妄分別的心。
4. 遍計執是似義顯現的境。
5. 圓成實是因空卻遍計所執性而顯現的諸法空相。
(四)萬法唯識:以夢等譬喻顯示,以教理比知,並討論有色非識、色相堅住、自性和合、善別影現的問題。其次由三相,也就是三種方法,安立諸識成唯識性,即:1. 由唯識,無有義故。這是唯識的根本義。2. 由二性,有相有見二識別故。3. 由種種,種種行相而生起故。
(五)成就四法:成就相違識相智、無所緣識現可得智、應離功用無顛倒智、三種勝智隨轉妙智等四法,能隨之悟入一切唯識,了知其都無有義。
(六)補充說明:解釋三性的名義及分辨此三性的一異和三性的品類等。
四、入所知相分:說明多聞熏習所生的如理作意,能證入的唯識觀體。
(一)四種力:具有1. 因力 2. 善友力 3. 作意力 4. 任持力,四種力的人,才能引發觀慧,悟入唯識相。
(二)悟入次第:1. 勝解行地:修習現觀,隨於所聞的一切有為無為、有漏無漏等教法,以及一切法唯識性的道理,思惟觀察,引生明確的勝解,隨解起觀。2. 見道位:修習現觀,能如理通達意言的非法非義,非能取非所取,現證一切法唯有識性。3. 修道位:修習對治一切障的勝道。4. 究竟道位:遠離一切障礙,證得無上佛果。
(三)二種方便:三種相練磨心、斷四處
1. 三種相練磨心:A. 無量諸世界,無量人有情,剎那剎那證覺無上正等菩提。B. 由此意樂,能行施等波羅蜜多;我已獲得如是意樂,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習施等波羅蜜,當得圓滿。C. 若有成就諸有障善,於命終時即便可愛一切自體圓滿而生。
2. 斷四處:A. 斷作意:離小乘心。B. 永斷異慧疑:決擇諸法性相,獲得正見,斷除疑惑與錯亂的見解。C. 斷法執:修正行,離卻所聞所思法中所起的我我所執。D. 斷分別:泯滅一切的分別,遠離一切戲論法執。
(四)如理作意悟入:1. 由聞熏習種類如理作意所攝似法似義有見意言,可悟入唯識理。2. 由四尋思,及由四種如實遍智,便能悟入唯識性。3. 於此悟入唯識性中,所悟入的境界是前述所安立唯識的三相:入唯識性無有實義、相見二性的差別、及種種的行相生起。4. 以繩蛇的譬喻說明此悟入的次第和境界。
(五)入菩薩地:由於悟入唯識性,也就是悟入所知相,因此就進入「極喜地」,善達法界,生如來家,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薩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這就是所謂「菩薩道」。
(六)悟入唯識性之由:1. 為斷及相阿賴耶識諸相種子。2. 為長能觸法身種子。3. 為轉所依。4. 為欲證得一切佛法。5. 為欲證得一切智智。
(七)四種三摩地:1. 暖順抉擇分依止。2. 頂順抉擇分依止。3. 諦順忍抉擇分依止。4. 世第一法依止。
(七)聲聞現觀與菩薩現觀的十一種差別:1. 所緣差別 2. 資持差別 3. 通達差別 4. 涅槃差別 5. 地差別 6.  7. 清淨差別 8. 自他得平等心差別 9. 生差別 10. 受生差別 11. 果差別。
五、彼入因果分:由修行六波羅蜜多得入唯識,證六種清淨增上意樂。
(一)清淨增上意樂的七相:1. 資糧 2. 堪忍 3. 所緣 4. 作意 5. 自體 6. 瑞相 7. 勝利。
(二)以十門分別六波羅蜜多
1. 數:為成立對治所治障,證諸佛法所依處,隨順成熟諸有情,將波羅蜜多定為「六」數。
2. 相:從所依最勝、事最勝、處最勝、方便善巧最勝、迴向最勝、清淨最勝等六種最勝,顯示六波羅蜜多的體相。
3. 次第:謂六度依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次第,是依前生後,由淺入深,從易入難。
4. 訓釋名言:敘說波羅蜜多及六波羅蜜多的意義。
5. 修習:論述修習六波羅蜜多有現起加行修、勝解修、作意修、方便善巧修、成所作事修等五種法門。
6. 差別:陳說六波羅蜜多一一各有三品的差別。
7. 相攝:論說六波羅蜜多與一切善法相攝。
8. 所治:即六度所治可以從相、因、果來統攝。
9. 勝利:說明修習六度的功德。
10. 抉擇:說明修習任何一種加行時,都有一切波羅蜜多互相助成。
六、彼修差別分:說明彼果修習的淺深差別。
(一)離障建十地:1. 此十地是約離染方面而安立,是為對治十種無明,所以建立菩薩在修行的過程。2. 漸離十種無明所治障的隱覆,因此也就自然次第深入十相所知法界。3. 以法界相有十無明所治障住,所以在離障證真上建立十地。
(二)四不同:1. 得勝解 2. 得正行 3. 得通達 4. 得成滿。
(三)十地與十相所知法界
1. 極喜地:初地極喜地,所得的遍行法界。
2. 離垢地:二地離垢地,所得的最勝法界相。
3. 發光地:三地發光地,所得的勝流法界相。
4. 焰慧地:四地焰慧地,所得的無攝受法界相。
5. 極難勝地:五地極難勝地,所得的相續無差別法界相。
6. 現前地:六地現前地,所得的無雜染清淨法界相。
7. 遠行地:七地遠行地,所得的種法無差別法界相。
8. 不動地:八地不動地,所得的不增不減,相自在依止,土自在依止法界相。
9. 善慧地:九地善慧地,所得的智自在依止法界相。
10. 法雲地:十地法雲地,所得的業自在依止、陀羅尼門三摩地自在依止。
(四)以止觀由五相修
1. 因:A. 集總修B. 無相修C. 無功用修D. 熾盛修E. 無喜足修。
2. 果:由上述五修的因,菩薩能成辦A. 念念中銷融一切麤重依止。B. 離種種相得法苑樂。C. 能正了知周遍無量無分限相大法光明。D. 順清淨分無所分別無相現行。E為令法身圓滿成辦,能正攝受後後勝因等五種的果。
(五)十地與六度:十地菩薩所修的波羅蜜多,由增勝故,說初地修布施,二地修持戒,到十地修智度,十地中別修十種波羅蜜多。於前六地所修六種波羅蜜多,如前所述,後四地中所修四種波羅蜜多為方便善巧波羅蜜多、願波羅蜜多、力波羅蜜多、智波羅蜜多。
(六)修行時間:菩薩修行的時間,須經三無數大劫,而此三無數大劫中又分為五個階段。又修行者須具足清淨、增上力、堅固心、昇進等四力,才名為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
七、增上戒學分:由大乘戒的四種殊勝說明菩薩增上戒的殊勝。
(一)四種殊勝:1. 差別 2. 共不共學處 3. 廣大 4. 甚深。
八、增上心學分:由六種差別論述菩薩增上定學的殊勝。
(一)六種差別
1. 所緣:大乘教法為菩薩定心的所緣境。
2. 種種:菩薩有種種無量的深定,如大乘光明定、集福定王、賢守、健行等一切定。
3. 對治:一切法總相緣智,如以楔出楔道理,能遣阿賴耶識中的一切粗重障。
4. 堪能:菩薩安住靜慮中,能自在受生,不受定力之拘限。
5. 引發:能引發一切世界無礙神通。
6. 作業:菩薩因通力能引發種種的神通業;又能引發總攝諸難行的十難行;又能引發修到彼岸、成熟有情、淨佛國土、修諸佛法等業。
九、增上慧學分:以「自性、所依」等十六相而成立無分別智。
(一)十六相:1. 自性 2. 所依 3. 因緣 4. 所緣 5. 行相 6. 任持 7. 助伴 8. 異熟 9. 等流 10. 出離 11. 至究竟12加行無分別後得勝利 13. 差別 14. 無分別後得譬喻 15. 無功用作事 16. 甚深
(二)根本無分別智:喜足、顛倒、無戲論無分別。
(三)得無分別智:通達、隨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擇等。
(四)簡別聲聞智與菩薩智:無分別差別、非少分差別、無住差別、畢竟差別、無上差別。
十、果斷分:說明唯識的證果。
(一)說明果斷
1. 果斷:菩薩無住涅槃,以捨雜染不捨生死,二所依止轉依為相。
2. 此中生死謂依他起性雜染分,涅槃謂依他起性清淨分。
3. 二所依止謂通二分依他起性,轉依謂即依他起性對治起時,轉捨雜染分,轉得清淨分。
(二)六轉依:1. 損力益能轉 2. 通達轉 3. 修習轉 4. 果圓滿轉 5. 下劣轉 6. 廣大轉等六種轉依,顯示離染還淨的層次,說明大小二乘的差別。
(三)下劣轉過失:1. 不顧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2. 違越一切菩薩法。3. 與下劣乘同解脫。
(四)廣大轉功德:1. 生死法中以自轉依為所依止得自在。2. 於一切趣示現一切有情之身。3. 於最勝生及二乘中種種調伏方便善巧安立所化諸有情。
十一、彼果智分:從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等三身說明果智的殊勝。
(一)十義:以 1. 五相 2. 證得 3. 五種自在 4. 三處依止 5. 六種攝持 6. 差別 7. 功德 8. 十二甚深 9. 七念10五業等十義說明諸佛法身
(二)補充說明:1. 一乘的目的及意趣 2. 同時有多佛 3. 佛陀畢竟不涅槃 4. 受用身非自性身 5. 變化身非自性身 6. 二身常 7. 化身非畢竟相 8. 成佛應更作功用
(三)結說:論題及作者的名字:阿毘達磨大乘經中攝大乘品,我阿僧伽(阿僧伽即無著菩薩)略釋究竟。
  本論的傳譯如下:
一、阿僧伽作,後魏.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分上下二卷而不分品目。為最早的譯本,文筆簡潔,有些只用數字即表現其義。
二、無著菩薩造,陳.真諦譯,《攝大乘論》,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又名梁譯《攝大乘論》分上中下三卷,分為十品,即依十種殊勝的次第,但第一品的初二章,實際是全論的序說與綱要。譯得較詳細,論文和其他版本有先後次序不同,攝論學派以此典為宗。
三、無著菩薩造,唐.玄奘譯,《攝大乘論本》,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又名《攝大乘本論》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一品,序說與綱要別立一品。譯文最優,為當今所通用。
  另世親菩薩造,隋.達磨笈多共行矩等,《攝大乘論釋論》,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十卷(內含本論)全論釋共十品,亦依十種殊勝的次第,但第一品的初二章,實際是全論的序說與綱要,又稱《隋譯世親攝論》。論文大致和陳.真諦譯是相同的。
  本論的註疏甚多,印度有世親、無性二論師所作的註釋。世親的《攝大乘論釋》有三種漢譯本:
一、世親菩薩釋,陳.真諦譯,《攝大乘論釋》,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又名《梁譯攝大乘論釋》、《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論》,略作《攝論釋》、《梁釋論》,共十五卷。闡示八識體一、種現一體及阿陀那七識異名說等,為隋唐二譯所無,餘相異處亦頗多。主要為攝論宗所用,華嚴宗法藏等則依真諦之舊本,而配於五教中始終二教之說。
二、世親菩薩造,隋.達磨笈多共行矩等,《攝大乘論釋論》,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又稱《隋譯世親攝論》,十卷(內含本論)全論釋共十品。
三、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攝大乘論釋》,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又名《攝大乘論世親釋》、《世親釋論》,世稱《唐譯世親攝論》,共十卷。
  無性的《攝大乘論釋》有一種漢譯本:
一、無性菩薩造,唐.玄奘譯,《攝大乘論釋》,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又名《攝大乘論無性釋》,世稱《無性攝論》,共十卷。約與世親攝大乘論釋同時譯出,對一些唯識名相解釋詳盡,成唯識論依本書處甚夥,窺基之述記亦多援引本書釋義。
  另在藏經目錄及高僧傳中記載四十一個論釋,均是唐朝以前的註釋,可見當時《攝大乘論》的流傳多麼盛行,可惜迄今這些論釋都已佚失了。
  現代註解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種
一、太虛大師著,《攝大乘論初分講義》,收於太虛大師全集第十五冊,為解釋唐譯本之上卷(總標綱要分、所依知分)。
二、印順法師講;演培法師等記,《攝大乘論講記》,收在《妙雲集》上編之六。共分科文、懸論、正釋三部份。科文是對《攝大乘論》的分段科判。懸論是對本論外延續問題所作的敍述,包括釋題、論與釋論及的翻譯、組織、地位等問題的說明。正釋是本書的主要部分,逐句解說論文,對於某些重要問題,還專設附論說明,其依世親釋,通無著論並取經如《華嚴經》等、及論如《中邊論》及《莊嚴論》等為證。
三、王恩洋居士撰,《攝大乘論疏》,大乘精舍印經會印行,王恩洋居士根據多年研究所作註釋,站在正統的唯識宗立場,對《攝大乘論》逐句解釋,疏中也常引用世親、無性的釋文。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top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