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利用指引
中阿含經解題

經名中阿含經
著譯者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
資料出處佛書解題(香光版)
解題
60卷,收錄於《大正藏》第一冊,經號26。
梵名Madhyamagama。此經是北方佛教所傳四阿含經中之一。據《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記載,《中阿含》是佛陀為利根眾生說示諸種深義,為學問者所修習。另外根據《分別功德論》卷一記載:「中者,不小不長不短,事處中適,故曰中也。」因此所謂《中阿含》就是篇幅中等的聖教集,而其主要的特色在於以僧伽比丘為重,偏重法義的闡明,是修多羅勝義的延續。
本經漢譯本最初是由苻秦曇摩難提譯出,共五十九卷,現今只存一些零本。目前流通本是僧伽提婆等因曇摩難提譯文未能盡符原意,所以加以改譯的。
在聲聞乘各部派中所傳的阿含經典各各不同,漢譯《中阿含》屬於何部所傳並沒有一致的看法。但此經初次譯本與《增一阿含》同出於有部譯師曇摩難提,今本翻譯時,由僧伽羅叉講梵本,僧伽提婆漢譯,這二人都是有部根據地的罽賓人,而提婆別譯的《阿毗曇八犍度論》(即《發智論》),羅叉續成羅什所譯的《十誦律》,也都是有部的重要典籍;且此經的結構和西藏譯本止天所著的《俱舍論疏要用論》所引用的有部《中阿含》極其相似,從這幾方面來看,此經可能是有部的傳本。
此經全部梵本似已散佚,早年在新疆地方發現的梵本斷簡中,僅有三經與本經中的零本相同,即(1)同於本經之第三誦《大品‧請請經》;(2)同於本經之第三誦《大品‧優婆離經》;(3)同於本經之第四誦《根本分別品‧鸚鵡經》。
在本經全部譯出的前後,零本翻譯很多,現存的計有七十三種。西藏大部經中,僅有相當於本經的零本五種,與南傳巴利文本《中部》對勘,222經中僅有九十六經相同,而且本經所收者,篇幅或長或短,不全是適中的,所以在南傳巴利文本,也有九十餘經編入他部中(據赤沼氏《對照目錄》)。此外,本經中各經見於巴利文《長部》者則有9經,見於《增一部》者有七76經,見於《相應部》者有76經。
本經共有五誦,十八品,222經。即:第一誦,有五品半,64經;第二誦,有四品半,52經;第三誦,有二品半,35經;第四誦,有二品及二個半品,35經;第五誦,有三品半,36經。全經內容以敘述佛陀及諸弟子所說的教法為主,其間亦含有佛陀對弟子、異學、王者、居士等的教誡。以下則略述各品各經的大意:
初一日誦,有五品半,64經。
(一)七法品︰收錄與「七」的法數有關之經典,收有10經。
(1)善法經
敘說世尊為比丘說成就知法、知義、知時、知節、知己、知眾、知人勝如等七法,便於賢聖得歡樂處,正趣漏盡。
經意同《增一阿含‧等法品》第1經,但七知的名稱略異;而別譯本有支謙《七知經》,並與失譯《般泥洹經》部分經意同。
(2)晝度樹經
敘說世尊以三十三天晝度樹自葉黃、葉落、葉還生、樹生網、樹如鳥喙、樹開如缽,乃至樹盡敷開的七段生長變化,比喻佛弟子自思念出家、出家、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證阿羅漢的七段修行過程。
經意同《增一阿含‧等法品》第2經,別譯本有施護《園生樹經》。
(3)城喻經
敘說世尊以王城七事具足、四食豐饒,譬喻比丘得七善法:堅信、慚恥、羞愧、精進、多聞、正念、智慧、成就四禪。
經意同《增一阿含‧等法品》第4經。
(4)水喻經
世尊以常臥水中乃至住岸等七種人,譬喻世間行惡不善法乃至成就四果的七種不同層次之人。
經意同《增一阿含‧等法品》第3經,別譯本有失譯《鹹水喻經》。
(5)木積喻經
敘說佛於遊行時,見大木積洞然俱熾,而教誡諸比丘出家學道當力求精進,如此受人信施,可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大果報、大光明。
經意同《增一阿含‧五王品》第10經。
(6)善人往經
說七種阿那含為「七種善人所往到處及無餘涅槃」。
(7)世間福經
敘說摩訶周那請問世尊世間及出世間福,世尊為說施房舍、床座、衣、食等為七世間福;聞如來及如來弟子出遊歡喜,乃至皈依、受戒,為七出世間福。得七世間及七出世間福者,其福不可限量。
經意同《增一阿含‧七日品》第7經。
(8)七日經
佛為諸比丘說一日乃至七日出時世間崩壞情況,故當觀一切行無常,厭離求解脫。並說昔曾為外道所師宗之善眼大師,然所說法為不究竟,今說法方為究竟,饒益眾生。
別譯本有宋法賢《薩缽多酥哩踰捺野經》,亦可參閱《增一阿含‧七日品》第1經。
(9)七車經
敘說舍梨子以七事問滿慈子何故從佛修行,為戒淨?為心淨為見淨?為疑蓋淨?為道非道知見淨?為道跡知見淨?為道跡斷智淨?滿慈子答以乃為無餘涅槃故。又問無餘涅槃是為戒淨乃至道跡斷智淨其中之一而施設否?答以否,然離此等則無『無餘涅槃』。滿慈子並舉波斯匿王七車速行之喻,以七車來比喻所問七事,而以一日換乘七車速達目的地,比喻修行須七事俱淨,方達最終目的之無餘涅槃,而非僅具足一事即可到達。
經意同《增一阿含‧等法品》第10經。
(10)漏盡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七種斷除有漏之法:(一)依見(得如實知見)而斷。(二)依護(護諸根)而斷。(三)依離(遠惡友惡外道)而斷。(四)依用(當受用衣服臥具等布施時之反省)而斷。(五)依忍(血肉乾竭亦決心不捨精進)而斷。(六)依除(除欲恚害三念)而斷。(七)依思惟(七覺支之思惟)而斷。並謂斷有漏者,諸結已解,能以正智得究竟苦邊。
經意同《增一阿含‧七日品》第6經,但《增一阿含‧七日品》說此經名為「淨諸漏法」;別譯本有後漢安世高《佛說一切流攝守因經》。
(二)業相應品:說明有關十善業與十不善業等善、惡業之果報,並指出外道對業報的種種邪見;收有10經。
(1)鹽喻經
世尊以鹽水、奪羊、負債三譬喻為諸比丘說隨人所作業而受其報。若作不善業,且不修身、戒、心、慧,則受苦果地獄之報;作不善業,但修身、戒、心、慧,則受輕微苦果現法之報。
(2)和破經
佛聞目揵連與尼乾弟子釋和破共論護身口意之比丘,是否生不善漏令至後世之事。佛為和破說比丘有不善身口意行、漏、煩熱、憂慼者,後時不善身行滅,不更造新業,棄捨故業,即於現世便得究竟。佛又說:如是正心解脫,比丘便得『六善住處』。六善住處,即六根六境相對時不喜不憂,捨求無為,得正念正智。是後,和破離棄尼乾子,歸依佛法僧。
(3)度經
敘說沙門梵志中有人提出一切皆因(一)宿命造(二)尊祐造(三)無因無緣等三種主張。佛斥為邪說妄見並開示自知自覺之緣起法:即因六界便有六處,因六處便有更樂,因更樂便有覺,有覺者便知苦集滅道四相,當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能以正智而得苦際。
(4)羅云經
佛取水器瀉出而留少水以喻道少者,將少水盡瀉以喻盡棄道者,將水器覆著地上用喻道覆者,水器由覆朝上仰放則喻道仰(空)者,以此種種喻,教誡羅云。若知已妄言,不羞不悔,不慚不愧,則道性漸少至空,並以王象入陣鬥譬喻之。又以人用鏡觀其面之淨或不淨,比喻人亦當如是反省,觀過去、現在、未來三時所作三業之淨不淨、為自或為他,而後當行則行,當捨則捨。
(5)思經
佛為諸比丘說故意作業則必受其果報,非故意作業則不一定受其果報。又業有身三、口四、意三等十種。聖弟子當捨身、口、意之十不善業,成就十善業,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則必得阿那含以上之果位。
(6)伽藍經
佛遊行羇舍子伽藍,伽藍人聞佛盛名,多來見佛。佛為說凡夫由貪、瞋、癡三毒,因習本有,心無厭足,故作十惡業;聖弟子當離十惡,行十善,修四無量心,得四安隱住處。伽藍人等聞佛所說,盡自歸依佛法僧。
(7)伽彌尼經
佛以石、油一沈一浮之譬喻為伽彌尼天子解說行不善業者,黑有黑報,身壞命終,自然趣下,必至惡處;行十善業者,白有白報,命終之後,自然昇上,必至善處;又說八支聖道為園觀、昇進、善處之道。
(8)師子經
佛為尼乾子弟子師子大臣說自己所主張的八種法:(一)不可作(身口意之惡行),(二)可作(身口意妙行),(三)斷滅(惡行),(四)可憎惡(惡行),(五)法律(為斷三毒故),(六)苦行(能斷生死根本者),(七)不入於胎(因當
來有滅盡),(八)安隱(脫生老病死、憂慼染汙故)。師子大臣遂棄尼乾子,而成為優婆塞。
可參閱劉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五分律》卷二十二、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卷四十二。
(9)尼犍經
佛為尼乾外道說明以苦行滅前世之業非解脫正道,並舉出三點理由說明:(一)尼乾不知前世為有我為無我,不知前世有作惡或未作惡,現世苦盡或未盡。(二)尼乾依苦行即於現世作苦而已。因為業不可因勤、因苦行轉作樂報。(三)尼乾等亦知以苦行轉苦報業為樂報業,乃至轉熟報業為不熟報業,是不可能的。又說尼乾有五可憎惡,如來得五稱譽。
(10)波羅牢經
波羅牢伽彌尼訪佛,問佛:汝知幻,豈非幻術者?佛以善巧譬喻駁斥之,復以譬喻為伽彌尼解答『現世行十惡,是否即於現世受報?』以及『六師外道中,有四論師說法不一,究竟何者為真實?』等問題。最後佛為其開示遠離之法,依此可得正念,可得一心,便於現世斷疑。並說雖四論師之異說,亦能明辨其是非,且進入解脫之道。
(三)舍梨子相應品:記敘智慧第一的舍梨子說法教化的事蹟;收11經。
(1)等心經
舍梨子為諸比丘分別內結、外結,等心天以此告訴佛,佛於眾中讚之。
(2)成就戒經
尊者舍梨子為諸比丘說若有比丘成就戒、定、慧者,則可於現世出入想知滅定。若於現世不得究竟智,則身壞命終,亦可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佛於眾中說舍梨子已成就五法,眾人應共愛敬尊重。
(3)智經
舍梨子答黑齒比丘之問,黑齒白佛,佛設種種問。舍梨子一一善答,得智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後有等義,佛讚許之。
(4)師子吼經
尊者舍梨子因一比丘誣以輕慢他而後欲出外遊行,乃以截角牛、截兩手之旃陀羅子、地、水、火、風、掃帚、哺旃尼、處處裂破之膏瓶、自喜年少頸繫死屍等十喻,解說自己對自身有反省云何輕慢一梵行比丘而欲遊化人間。
經意同《增一阿含‧六重品》第6經。
(5)水喻經
舍梨子告諸比丘五除惱法,謂於他人身口意之淨與不淨,慧者見之皆莫生惱。並以糞掃衣、草覆之深水池、牛跡水、曠野病人及好池水五譬喻之。
(6)瞿尼師經
瞿尼師比丘在無事室調笑憍擾,心如獼猴,尊者舍梨子為諸比丘說無事比丘當學:(一)敬重而隨順觀,(二)不調笑及不躁擾,(三)不談卑劣的言論,(四)不憍傲而少言說,(五)護持諸根,(六)食知止足而不貪,(七)精進而不懈怠,(八)學正念及正智,(九)知時而行乞食,(十)善擇坐位,(一一)共論律阿毘曇,(一二)共論寂靜解脫,離色至無色定,(一三)共論漏盡智通。此不獨無事比丘行於無事,應學如是法,人間比丘更應如此。
(7)梵志陀然經
尊者舍梨子在舍衛國時,聞舊友梵志陀然在王舍城怠於道業,耽於邪惡,乃往詰問,並告以為父母或為他人而行作惡,不能脫離墮地獄之苦,應當如法、如業、如功德錢財,行福業,不作惡業。陀然遂自歸三寶成為優婆塞,其後,陀然病篤,尊者聞之,馳赴慰問。尊者察覺陀然憧憬梵天之心,乃為說『四梵室』至梵天共住之道。陀然修習後,命終得生梵天。
(8)教化病經
舍衛國給孤獨長者於病危篤時,請尊者舍梨子說法。舍梨子乃前往慰問,並言長者既因上信、善戒乃至正智十法得須陀洹果,應更進一步求證斯陀含果、阿那含果。於是長者病得痊癒,十分歡喜,自說歸依佛之由來,與建造祇園精舍之經過,並供養尊者舍梨子。
經意同《增一阿含‧非常品》第8經。
(9)大拘絺那經
尊者舍梨子問尊者大拘絺羅得正見、入正法的方法。大拘絺羅以知不善、不善根、善、善根,以及知食、漏、苦、老死、生、有、受(取)、愛、覺、更樂(觸)、六處、名色、識、行等四諦之比丘,得成就正見,得入正法回答。
經意同《雜阿含》第344經。
(10)象跡喻經
尊者舍梨子為諸比丘說一切無量善法,均攝於四聚諦中,以四聖諦為一切法中最為第一,猶如諸獸之跡,象跡為最第一。其中又說苦聖諦有四苦八苦,並廣說五盛陰苦之所以,即一切法為四大假和合,四大各含內外二種。一切法即由此內外四大隨因緣和合而成就者。如是觀之,則能堪耐諸困苦。後復言當住四無量心,離一切有、受欲,見一切因緣所生法,厭離五盛陰,以至得解脫。
(11)分別聖諦經
佛稱讚舍梨子、目揵連二尊者,言舍梨子生諸梵行,猶如生母;目揵連長養諸梵行,猶如養母。又尊者舍梨子循佛言教,對比丘廣說四聖諦之義。就苦聖諦而說八苦;就苦集諦而說愛染執著為苦之因;又言斷愛染執著,離欲可滅苦,明示苦滅諦;並說正見乃至正定之八支聖道以詮示道諦。比丘聞之,皆歡喜奉行。
經意同《增一阿含‧四意斷品》第1經,亦可參閱安世高《佛說四諦經》、弗若多羅共羅什譯《十誦律》卷六。
(四)未曾有法品︰讚歎佛、法、僧三寶之希有殊勝功德,使聞者得淨信。收10經。
(1)未曾有法經
尊者阿難讚歎佛自初發心(在迦葉佛時)、托胎、誕生、出家、成道,直至教化,一生中所出現的二十三種未曾有而不可思議之事;佛更教阿難要受持『如來知生住滅智』之未曾有法。
(2)侍者經
敘說阿難為世尊侍者之事。依據印順長老之研究,乃集數部份而成:(一)經首至『……是謂阿難比丘未曾有法』止,是初立阿難為侍者。(二)自『尊者阿難作是說……』至『……阿難未曾有法』止,為阿難自說。(三)自『復次,一時,尊者舍梨子……』至『……阿難未曾有法』止,為舍梨子問阿難。(四)自『復次,一時,世尊遊王舍城……』至『……阿難未曾有法』止,為師子臥法說。(五)自『復次,一時,世尊遊拘尸那竭……』至『……阿難比丘自默然住』止,為佛般涅槃時說。(六)自『復次,一時,佛般涅槃後不久……』至經末,為佛般涅槃以後之事。
(3)薄拘羅經
敘說一異學問尊者薄拘羅八十年來是否行欲事,薄拘羅遂為說出家學道八十年間的淨行。
(4)阿脩羅經
敘說婆羅邏阿修羅王向佛說大海的八未曾有法,佛亦為說正法、律中的八未曾有法。比較如下:(一)大海漸廣漸深;正法、律漸修漸學。(二)大海不失潮時;正法、律中四眾弟子不犯戒。(三)大海甚深極廣;正法、律亦然。(四)大海水鹹同一味;正法、律中無欲為味,覺、息、道味等同一味。(五)大海有無量珍寶;正法、律有四念處乃至八支聖道之珍寶。(六)大海為大神所居;正法、律為四向四果聖者所居。(七)大海不受死屍;正法律中聖眾清淨,不容不精進,非沙門、梵行者。(八)大海受五河之水而無差別;四姓入正法中亦無差別,同為沙門釋子。之後,婆羅邏阿修羅王讚歎如來八法,並自歸依佛法僧。
經意同《增一阿含‧八難品》第4經。
(5)地動經
佛因居金剛國時有大地震,而為說大地震動之三種因緣:(一)空中大風起,風起則水擾,水擾則地動。(二)有如意足神通比丘與護比丘天於地作小想,於水作無量想,則地隨其所欲之意而擾動。(三)如來於三月後入般涅槃,故地動。又記敘如來化身為諸天說法之不可思議事。
經意同《增一阿含‧八難品》第5經。
(6)瞻波經
敘說在十五日布薩之時,佛於會中知有不淨比丘在座,故雖三請而不說波羅提木叉。尊者大目揵連乃逐出該比丘,然後請佛說戒。佛以大海八德為喻而說法。
經意同《增一阿含‧十不善品》第2經,別譯本有西晉法炬《佛說恒水經》、《法海經》、後秦鳩摩羅什《佛說海八德經》,亦可參閱《五分律》卷二十八。
(7)郁伽長者經上
敘說耽酒娛樂的郁伽長者見佛威容而醉醒,遂往聞法而得法眼,成為優婆塞。返家後,令諸夫人各隨己意,任其去留。長者歸佛後,堅守五戒,積諸福業,成就八種未曾有法。
(8)郁伽長者經下
敘說佛般涅槃後不久,郁伽長者常設大布施,後於海中沒失載滿貨物的船舶,阿難乃從長老上尊比丘之意,往勸郁伽長者勿復布施,長者則告以不厭財盡,只望願滿如轉輪王願。其後,並敘自己所得之奇特之法。
(9)手長者經上
敘說手長者以惠施、愛言、利行、同事四事攝受大眾。一日,聞佛說法,還家靜坐,成就四無量心。三十三天稱歎長者,毘沙門天王因此往告長者,手長者則默然守定。佛在比丘眾中稱歎其七未曾有法,後有一比丘往詣長者,告知佛對他的稱歎且為說法。比丘歸返告知佛,佛又稱手長者『無求無欲』之第八未曾有法。
(10)手長者經下
佛讚歎手長者具足少欲、信、慚、愧、精進、念、定、慧之八未曾有法。
(五)習相應品︰敘述以持戒令人不悔為始,乃至具正念、正智、慚愧等善清淨法而展轉得從貪、瞋、癡解脫,趨向涅槃等諸法的因緣;收16經。
(1)何義經
佛為阿難說持戒者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乃至得解脫,如是此戒趣至彼岸。
(2)不思經
敘說人不可但求無悔而不持戒,當持戒便得無悔乃至得解脫。
(3)念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護諸根、護戒、不悔乃至解脫涅槃,是基於正念正智。若無正念正智,則不得成就。
(4)慚愧經上
世尊為諸比丘說正念正智是依正思惟,正思惟依信,信依愛敬,愛敬依慚愧。無慚愧者,即害愛敬、信乃至害解脫、涅槃。
(5)慚愧經下
尊者舍梨子以樹作譬喻,廣說具慚愧心乃至涅槃之理。
(6)戒經上
世尊為諸比丘說犯戒之害處與持戒之利益。
(7)戒經下
舍梨子以樹作譬喻,為諸比丘說犯戒之害處與持戒之利益。
經意同《雜阿含經》第495經。
(8)恭敬經上
世尊為諸比丘說恭敬及善觀能具威儀、具學法、具戒定慧乃至涅槃。
(9)恭敬經下
世尊為諸比丘說恭敬及善觀能具威儀、具學法、具護諸根乃至具涅槃。
(10)本際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迷惑之本是以『有愛』為因,以無明為緣。無明則由五蓋乃至親近惡知識,以惡人為緣而來。又言聖者之所以明、解脫,即緣於七覺支;七覺支則由四念處乃至親近善知識,以善人為緣而來。
別譯本有後漢安世高《佛說本相猗致經》、失譯《佛說緣本致經》。
(11)食經上
大意同《本際經》,並言大海以大河為食乃至雨為食之喻。
(12)食經下
同上經,而譬喻稍略。
(13)盡智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如實知見四聖諦如真,便得漏盡。而盡智以解脫為習乃至不悔;以護戒為習,護戒又以護根為習;如是正念正智、正思惟、信、觀法忍、翫誦法、受持法、觀法義、耳界、聞善法、往詣、奉事善知識,展轉為習。
可參閱東晉瞿曇僧伽提婆《何義經》、《不思經》、《念經》。
(14)涅槃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涅槃以解脫為習,乃至正信以苦為習,行以無明為習;遍觀十二因緣而得涅槃。
(15)彌醯經
尊者彌醯侍佛,後辭佛往[木*柰]林靜處修行,反起三惡念。佛知其心解脫未熟故,因此為說五習法:(一)善知識與善知識相交,(二)受持學戒,(三)談論戒定慧等法義,(四)常行精進,(五)修智慧善觀。其間,皆當與善知識俱,而修惡露、慈、息出息入、無常想等四法。
(16)即為比丘說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法,大意同前經。
(六)王相應品︰敘說佛陀的本生及佛世時佛陀為大國王說法等事;收14經(品上七經)。
(1)七寶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轉輪王出世,則有七寶出於世間;如是如來出世,亦有七覺支寶出於世間。
同《增一阿含‧等法品》第7經,別譯本有宋施護《佛說輪王七寶經》,亦可參考《雜阿含經》第721經。
(2)三十二相經
敘說具足三十二相者,在家可為轉輪王,出家則為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並詳述三十二相。
(3)四洲經
佛為阿難說前生為頂生王作轉輪王時,統領四洲,更隨其意念而入三十三天法堂,與天帝釋各坐半座,然意猶不足,欲驅帝釋而奪其半座,作天人王,此念適發即墮下界,失如意足神通而命終。此因欲望無窮,不能知足所致。
經意同《增一阿含‧安般品》第6經,別譯本有西晉法炬《佛說頂生王故事經》、北涼曇無讖《佛說文陀竭王經》。
(4)牛糞喻經
佛為一比丘說五蘊是無常、苦、變易之法,並以前生為剎利頂生王時所擁有之七寶,今無一存之,乃色無常、苦、變易之法所致譬喻之。
經意同《雜阿含》第164經。
(5)頻鞞娑羅王迎佛經
摩竭國頻鞞娑邏王聞佛聲名,往詣佛所。見佛身旁有極受人崇敬之鬱毘邏迦葉在座,而懷疑二人何者為師。佛知王意,於是請迦葉說明歸佛因緣,王及隨行眾人始知佛之威德如此,佛並為王說五蘊之生滅無常法。王聞法後,即生法眼淨,歸依佛而成為優婆塞。
經意同《雜阿含經》第1074經、《別譯雜阿含》第13經,別譯本有劉宋法賢《佛說頻婆娑羅王經》,亦可參考《十誦律》卷二十四、吳支謙《撰集百緣經‧頻婆娑羅王請佛緣》。
(6)鞞婆麗陵耆經
佛為阿難談及昔日為大長者之子,名優多羅摩納,有一善友名難提波羅陶師,在家修梵行,行十善業而不懈怠。優多羅摩納從其友之勸往見迦葉如來,且自求於如來座下出家。其後,迦葉如來教化迦私國王頰鞞時,王欲設大供養,如來再三不允並稱歎難提波羅陶師之梵行,王始知國土內有比自己更具供養心之殊勝善人。
(7)天使經
佛以淨天眼出過於人,能隨眾生所作善、惡業,而知此眾生之生、死時乃至上天、墮地獄。若有眾生生於人間,多造惡業,不畏後世罪,身壞命終生閻王境界受苦,閻王則以生、老、病、死、治罪五事名五天使來詰責罪人。其後,並敘述受苦眾生入東西南北四門大地獄,往來峰巖、糞屎、鐵鍱林、鐵劍樹林、灰河等處,無量百千歲受極重苦。
與東晉竺曇無蘭《鐵城泥犁經》、劉宋慧簡《閻羅王五天使者經》同本,亦可參考《增一阿含‧善聚品》第4經、東晉竺曇無蘭《泥犁經》、東晉竺曇無蘭《五苦章句經》。
第二一日誦,名小土城,有四品半,52經。
(六)王相應品:佛陀為弟子說往昔本事及為彌勒授記當來成佛等事;品下七經。
(8)烏鳥喻經
佛以一梵志與獺獸、烏鳥等問答為喻,勸比丘當護身口意之清淨,住無事中,少欲知足,樂住遠離而習精勤。
(9)說本經
尊者阿那律陀往昔於波羅奈國饑饉之時,曾布施辟支佛一缽食,因而受大福報。佛陀則為說往昔有阿夷哆尊者謂自己可得成為轉輪王,佛訶責之;未來有彌勒如來之出世,彌勒尊者即謂自己可得成佛名彌勒如來,佛嘉許之,並令阿難取金縷織成之衣予之;其時,魔王欲嬈亂佛及諸弟子,未能得逞。
別譯本有失譯《佛說古來世時經》。
(10)大天奈林經
佛在彌薩羅之大天奈林中,為尊者阿難說佛昔日由子至孫,從孫至孫,乃至展轉八萬四千代為轉輪王,皆因見頭生白髮而出家,學仙人王修行梵行,居於大天奈林中。其最後王名尼彌,廣行戒善,為三十三天所讚歎,且被帝釋請至天上。佛最後並囑阿難轉相繼法,莫令佛種斷絕。
經意同《增一阿含‧禮三寶品》第4經,亦可參考吳康僧會《六度集經‧摩調王經》、 西晉法炬共法立譯《法句譬喻經‧道利品》。
(11)大善見王經
佛欲在拘尸城之娑羅雙樹間入涅槃,尊者阿難不解佛陀選此偏僻小城作為涅槃地的緣由,佛乃為說過去世為城主大善見王,依法治國,慈愍及於昆蟲,修淨妙之行,離斷一切欲,得四禪,住四無量心,命終後生於梵天。以拘尸城為如來因緣之地,於其中間六反為轉輪王捨身,今第七如來,擇此地為捨最後身、最後形之地。
可參閱)《長阿含‧遊行經》、西晉白法祖《佛般泥洹經》卷下、失譯《般泥洹經》、東晉法顯《大般涅槃經》、唐義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七。
(12)三十喻經
敘說佛於布薩之日,見比丘眾靜坐寂默無聲,頗感歡喜,因說王及大臣具有之三十事,以譬喻比丘、比丘尼捨惡行善之三十德。
(13)轉輪王經
佛為諸比丘說以轉輪王相繼之法統領天下者,人民富盛,謳歌泰平。但一朝誤法,則殺生、妄語、邪淫相踵而至,人壽轉減,形色轉惡。所謂相繼之法,即設法齋、行布施、聽聞上尊名德沙門梵志之法以作為治國法則,此乃轉輪王之自境界。佛又為諸比丘說應以四念處為自境界,如意足為壽,戒為色,禪為樂,自作證成就遊為力。
可參閱《長阿含‧轉輪聖王修行經》。
(14)蜱肆經
敘說鳩摩羅迦葉答蜱肆王問不可否認『有後世有眾生』之說。王一一舉出反證,意欲指摘其為妄說,但迦葉皆以巧妙之喻駁服之。王又怕他人聞後,對己生輕侮心,因此仍固執己見。迦葉復以種種譬喻勸王捨去邪見,捨欲、恚、怖、癡,以免自受無量之惡。其後王信服,自皈三寶,並遵從迦葉勸告而行布施,但以不能至心布施故,命終後僅生於四天王的榵樹林空宮殿中。
別譯本有宋法賢《大正句王經》,亦可參閱《長阿含‧弊宿經》。
(七)長壽王品︰以第一經長壽王本起為品名,輯錄有關忍、戒、定、慧、解脫、滅睡眠等修學法門,說修行不殺、行慈、八大人念等法而得生天種種光明殊勝,;收15經。
(1)長壽王本起經
佛見拘舍彌比丘等鬥諍事而勸戒比丘唯忍能止諍,並說長壽王與長生童子行徹底忍辱行之事。又記敘佛至護寺林,轉往般那蔓闍寺林中,為阿那律陀等三尊者述說疑患乃至不觀色患等十一患即是失定、光明之因,必修三定乃至廣無量定,精勤修道品,始能得阿羅漢。
可參閱《增一阿含‧高幢品》第8經、吳康僧會《六度集經》第10經、失譯《長壽王經》、《四分律》卷四十三、《五分律》卷二十四。
(2)天經
佛為諸比丘說在其未成就正覺之前,曾依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故得生光明而見形色,及與彼天共集會相慰勞,乃至知曾否生此天等八事。
(3)八念經
尊者阿那律陀於坐中作是七念:道從無欲、知足、遠離、精勤、正念、定意及智慧得。世尊獲知後,入如其像定而往讚之,並為說道從不戲、樂不戲、行不戲、非戲、非樂戲、非行戲得之第八大人之念:後並集合比丘詳說此大人八念。
別譯本有後漢支曜《佛說阿那律八念經》,亦可參閱《增一阿含‧八難品》第6經。
(4)淨不動道經
佛毀呰一切欲、色、欲想、色想。以欲為無常、虛偽、妄言,為魔餌,為生無量惡不善法之本。若能善觀,則能淨不動、淨無所有處想、淨無想處而次第升進,以至於『捨』我、我所之本有。若又執著此『捨』者,則不得般涅槃(因法執);如果不樂、不住、不著此捨,則必得般涅槃。
(5)郁伽支羅經
佛遊郁伽支羅,在恒水池岸,為一比丘說四念處應與三定、四共俱定並修,亦當善修習四無量心,則必可得果證。
可參閱《雜阿含》第610經。
(6)娑雞帝三族姓子經
佛為阿那律陀、難提、金毘羅三位年少新學比丘說離欲法。又言如來住於無事處山林樹下,乃為自現法樂居及為慈愍後生人得以效法之緣故。又如來記說弟子命終時生於何處,亦為清信男女得生信愛喜悅而效法,並舉四眾弟子為例。
(7)梵天請佛經
敘說一梵天起邪見,執著於梵天界之有、常、不變。佛雖為說無常、變易之理,梵天仍不捨邪見,視佛應隨其所使,佛又破其邪見。梵天以神通與佛較量,梵天不敵。時魔波旬恐懼減少魔眷屬而請佛勿教化弟子,佛斥退之。
(8)有勝天經
仙餘財主問尊者阿那律陀有關大心解脫與無量心解脫的差別。尊者答以在一樹一林乃至在二、三國修行而得意解大心解脫遍滿成就遊者,為大心解脫;在無事處成就四無量心所得者,為無量心解脫。並說光天、淨光天、遍淨光天三種天,隨沙門、梵志心的差別,其修行程度不同,果報亦隨之有別。
(9)迦絺那經
佛因知尊者阿那律陀的道業殊勝,而自動與八百比丘共為阿那律陀作三衣,並命尊者說迦絺那法;阿那律陀依次說明自己發心出家、離十惡、修十善乃至解脫,得六神通的經過,佛頗稱讚之。
(10)念身經
佛為諸比丘說十八念身法,說明有念身者,善法盡在其中,不為魔波旬伺機所乘;反之,則為魔波旬所乘。又讚說念身的十八功德。
(11)支離彌梨經
質多羅象子比丘不待其他比丘說法完,就競說己見,又不以恭敬、善觀問諸上尊長老比丘,故尊者大拘絺羅詰責之。然其諸親朋友則為象子比丘多所迴護,大拘絺羅尊者乃為其親友說種種退失法喻。其後,象子比丘果真捨戒罷道。
(12)長老上尊睡眠經
佛以目揵連曾於獨處時睡眠,故為 說滅除睡眠之法,並教以莫計床樂眠臥安快等事。其次,說比丘之修行事,當觀無常、興衰等而得至究竟。
別譯本有西晉竺法護《佛說離睡經》。
(13)無剌經
佛遊鞞舍離時,鞞舍離之人高聲唱傳,往詣佛所,供養禮事。時有居於附近之諸名德長老比丘知禪以聲為障礙,故避至牛角娑羅林。佛讚歎之,遂說持戒、護諸根乃至四禪、四無色定的障礙,並言漏盡阿羅漢對欲、恚、愚癡三障礙,已斷已離滅不復生。
(14)真人經
敘說有真人法與不真人法。不真人法者,即自誇豪貴、端正、才辯、誦經、持律、學論、服法衣、乞食、遠離乃至得四禪、四無色定而賤他者。真人之法,雖然同樣修學,得無量功德,得恭敬供養,而不自貴賤他。
別譯本有後漢安世高《佛說是法非法經》,亦可參閱《增一阿含‧安般品》第8經。
(15)說處經
佛為阿難說明教誨年少比丘的方便法門,即五陰、六內處、六外處,乃至七覺支、八支聖道等的修行法,其後更為說頂法及頂法退。
可參閱《雜阿含》第326-334經。
(八)穢品︰以第一經穢品經為名,說種種障礙涅槃清淨的污穢法及轉淨法;收有10經。
(1)穢品經
尊者舍梨子為諸比丘分別四種人:(一)內有穢而不自知,(二)內有穢而自知,(三)內無穢而不自知,(四)內無穢而自知。其中(一)(三)二種為下賤之人,(二)(四)為最勝之人。因前者無自覺之心,不起『捨不善』以修善之心;後者有自覺,增修善,斷盡惡意;並為說穢之種種喻。
經意同《增一阿含‧四諦品》第6經,別譯本有法炬《佛說求欲經》。
(2)求法經
佛為諸比丘說當行求法,莫行求飲食。又說上中下弟子隨師不隨師之功過,舍梨子因此廣說三可毀三可稱法,並說可得涅槃之中道。
可參閱《增一阿含‧慚愧品》第3經。
(3)比丘請經
大目揵連為諸比丘說應請諸尊教我、訶我,莫難於我。並說成就戾語法與成就善語法者之過失、功德,且以照鏡為喻。
別譯本有竺法護《佛說受歲經》。
(4)知法經
周那為諸比丘說知法與不知法者,並以富人稱貧及貧人稱富譬喻之。
(5)周那問見經
佛為周那說漸損法、發心法、對法、昇上法、涅槃法。
(6)青白蓮華喻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有法從身滅,有法從口滅,有法但從慧見滅,能修身、戒、心、慧,猶如蓮華水生水長,出水上而不著水。
(7)水淨梵志經
世尊因水淨梵志而為諸比丘說有二十一穢汙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若不穢汙於心,則必至善處,生於天上。並為梵志說以善法淨洗之偈,梵志聞後,有所解而心大歡喜,並終身自歸。
別譯本有失譯《佛說梵志計水淨經》,亦可參閱《增一阿含利養品》第5經、《別譯雜阿含》第90經、《雜阿含》第1185經。
(8)黑比丘經
世尊因黑比丘喜鬥諍而為說不可愛及可愛法,並說惡馬、良馬喻。
(9)住法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於善法有退、有住、有增,須自觀知善、不善法,而求斷、求增,如救頭燃。
(10)無經
舍梨子為諸比丘說淨法衰退及轉增之由,並述斷惡修善如救頭燃之喻。
(九)因品︰以大因經為首,闡發甚深緣起義,餘經分別說四念處、欲貪之過患及出離,又分別種種果報的因緣;收有10經。
(1)大因經
佛為阿難廣明緣起甚深,又明七識住及二處。於此知如真者,名慧解脫;兼修八解脫者,名俱解脫。
經意同《長阿含經‧大緣方便經》,別譯本有施護《佛說大生義經》,亦可參閱安世高《人本欲生經》。
(2)念處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三世諸佛皆斷五蓋,住四念處,修七覺支而得無上正盡覺,並廣明四念處。
經意同《增一阿含‧壹入道品》第1經。
(3)苦陰經上
因異學亦言知斷欲、斷色、斷覺,比丘以此白佛。佛乃為諸比丘分別欲色覺之味、患、出要。
經意同《增一阿含‧三寶品》第9經,別譯本有失譯《佛說苦陰經》。
(4)苦陰經下
釋摩訶男生染、恚、癡法。佛為說欲味、欲患。若知如真,不為所覆,便得無上息。
經意同《增一阿含‧莫畏品》第1經,別譯本有法炬《佛說苦陰因事經》、支謙《釋摩男本四子經》。
(5)增上心經
佛為比丘說欲得增上心者,常數數念於五相:一念相善相應,二觀念惡患,三不念念,四以思行漸減念,五以心修心,受持降伏。
(6)念經
世尊為諸比丘分別諸念作二分:欲、恚、害念作一分;無欲、無恚、無害念作一分。若生欲、恚、害念,須不受斷除吐;若生無欲、無恚、無害念,須速修習廣布。次應治內心,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向法次法,乃至證四禪,斷諸漏。
(7)師子吼經
敘述因有信尊師、信法、信戒德具足、愛敬同道等四法,故有四種沙門果。又教欲達究竟者,應離欲、恚、癡、愛、受、無慧、憎、諍、二見而得慧。斷四受(四取)者,當先除去無明。明已生者。不復更受(取),不恐怖,斷因緣,必般涅槃。
(8)優曇婆邏經
實意居士詣異學園,異學欲以一論滅瞿曇。佛乃至其園,為說苦行穢不穢法及正解脫法。異學屈服,但以魔力所持,無人發心隨佛修行梵行。
可參考《長阿含‧散陀那經》、施護《佛說尼拘陀梵志經》。
(9)願經
因一比丘心願佛與慰勞、共語、說法,得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於空靜處,佛乃為諸比丘廣說比丘所應願之事。
(10)想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若於地、水、火、風、神、天、生主、梵天、無煩、無熱、無量空處、無量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一、別、若干、見、聞、識、知等,一切悉知:一切非是神、一切非神所、神非一切所。彼不計一切即是神已,彼便知一切。
與竺法護《佛說樂想經》同本。
(十)林品︰敘說佛陀於各林間為第子所說法。第一、二經皆名林經,佛為弟子說依一林住,所為出家學道,欲得沙門義,由得正念以至定心、解脫、漏盡,應善自觀心,增長善法等教誡,以至第十經為瞿曇彌經,佛為尼眾說八敬法;收有10經。
(1)林經上
佛為比丘分別四種所住林:一若不得正念,雖不缺四事供養,則不應住。二或可得正念,然乏四事供養,亦不應去。三若正念、四事俱不可得,應捨此林。四若正念、四事俱可得,應盡命住。
(2)林經下
與上經大意相同,為強調沙門之義。
(3)自觀心經上
敘說比丘當善自觀心,觀己是否得內止,得最上慧觀法,當更求漏盡智通作證。若畜衣等四資具或狎習一切人而增長善法者,得畜衣等或狎習一切人;不然則不得畜積、狎習。又當分辨可習法與不可習法,以增長善法,衰退惡不善法。
(4)自觀心經下
敘說比丘當善自觀心,若多行增伺、瞋恚心、睡眠纏、行掉貢高、疑惑、身諍、穢污心、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則宜速求方便,學極精進,滅此惡不善法。若無此惡不善法,則可更求漏盡智通作證。
(5)梵行經
知漏、知漏因、知報、知勝如、知盡、知滅道,如是覺、想、欲、業、苦,一一知因乃至知道,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苦。
別譯本有安世高《佛說漏分布經》。
(6)阿奴波經
佛告訴阿難他以他心智見提和達哆入地獄,又為說大人根智及善知六種人,並勸人勤加精進。
別譯本有竺曇無蘭《佛說阿耨風經》。
(7)諸法本經
敘述世尊教導諸比丘,,對於異學所問一切諸法「本、和、來、有、上主、前、上、真、訖」的問題,應答以「欲、更樂、覺、思想、念、定、慧、解脫、涅槃」。又教示出家學道欲得苦邊者,當習「學道心、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淨想、惡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等,如此可得知世間之習、滅、味、患、出要如真。
別譯本有支謙《諸法本經》。
(8)優陀羅經
以優陀羅不知癰本,雖生非非想處,還墮狸中為例,勸比丘應知身為癰,愛為癰本,六更觸處為一切漏。
(9)蜜丸喻經
先為執杖釋說宗本法,執杖不是不非而去。次為比丘略說,即入室坐。諸比丘轉問大迦旃延,迦旃延為其廣說,然後諸比丘白佛,佛為印可。最後阿難問名,佛說此法為蜜丸喻。
經意同《增一阿含‧七日品》第10經。
(10)瞿曇彌經
敘述世尊姨母大愛三度請求出家,世尊三止之,後因阿難代為請求,世尊乃為說「八尊師法」。又言因女人出家,遂令當住千年之正法減五百年,又言女人不得行五事。
別譯本有慧簡《瞿曇彌記果經》,亦可參閱《四分律》卷四十八、《五分律》卷二十九。
第三一日誦,名念,有二品,35經。
(十一)大品︰此品特色為每經皆附說偈頌,乃集眾多佛陀教法。柔軟經是說佛陀未出家前宮中生活,龍象經則喻佛陀為龍中龍,以至最後「喻經」是佛陀告訴諸弟子無量善法可得,皆以不放逸為本;收有25經。
(1)柔軟經
世尊自述出家以前,在其父王處過著柔軟的生活,後為求離欲離惡之法,遂成就初禪,覺悟生老病死之實相,又覺悟無怖於欲,得無有想,行淨梵行。
(2)龍象經
敘述眾人以波斯匿王有名為「念」之龍象,為大龍王,世尊為烏陀夷說不以身口意害者為龍,烏陀夷遂於世尊前作龍相應頌讚嘆世尊。
(3)說處經
先述說有過去、現在、未來世之三說處,若一心聞法而聞一法、斷一法、修一法、一法作證,便得正定,達心解脫。其次說相應於一向論、分別論、詰論、止論等四處而答者,可以共說及共論。又若住於處非處、所知、說喻、道跡者,則可得共論;否則,則不可共論。最後又舉說義、說事必要的種種條件。
長壽王品亦有說處經,但經意不同。
(4)說無常經
說觀五蘊無常、苦、非神,修習七道品、正思正念,可得漏心解脫;又說此世中阿羅和為最勝最尊。
(5)請請經
敘說舍梨子因聞世尊於十五日(自恣日)告訴諸比丘:「我是梵志,得滅訖後,無上醫王。我今受身,最是後邊,汝等輩是我真子。」而問世尊是否嫌他及五百比丘身口意行?世尊答以不嫌,舍梨子又問比丘中得解脫者之數,世尊答以五百比丘中,九十為三明達,九十為俱解脫,餘者為慧解脫。
經意同《雜阿含經》第1212經、法賢《佛說解夏經》,亦可參閱《別譯雜阿含經》第228經、《增一阿含‧善聚品》第5經、竺曇無蘭《新歲經》、竺法護《受新歲經》。
(6)瞻波經
世尊遊瞻波時,於十五日欲說從解脫,以眾中有不淨者在,而默然坐至初夜、中夜、天明。目犍連乃入如其像定,以他心智看出不淨比丘,而擯棄於會外。世尊於是以喻說非沙門行者當擯棄之,並以頌言清淨共清淨,常當共和合。
別譯本有法炬《瞻婆比丘經》。
(7)沙門二十億經
二十億比丘宴坐思惟,觀自心不得解脫,欲捨戒罷道歸家,以行佈施求福業。佛為說彈琴喻,教示學道不可過急與過緩,當分別此時,觀察此相,莫得放逸。二十億聞佛所說,善受善持,遂成就阿羅漢果,而至佛前善說所證之義。
經意同《雜阿含經》第254經、《增一阿含‧地主品》第3經。亦可參閱《四分律》卷三十九、《五分律》卷二十一。
(8)八難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人行梵行時,有八難八非時,並說一不難與一是時。
經意同《增一阿含‧八難品》第1經。
(9)貧窮經
敘說有欲而貧窮者為大苦,因為貧窮而舉貸,就會被增長利息,財主屢次前往求索所惱,,故最大苦。若人無有信、戒、聞、施、慧,縱然多金銀財寶,因無有力勢法財,故亦貧窮,於聖法中稱為不善貧窮。若於身、口、意造三惡業,則猶如貧而舉債,必墮三塗苦。
(10)行欲經
舉十例說明世間行欲人有非法、如法、法與非法並用以求財等三種人,對所得財物的處理方式,並指出最下、最上、最妙的行欲人。
別譯本有西晉法炬《佛說伏婬經》。
(11)福田經
世尊為給孤獨居士說世間有二種福田人,即學人與無學人。學人有十八,無學人有九。
可參閱《雜阿含經》第992經。
(12)優婆塞經
敘說優婆塞善護五戒及念佛、法、僧、戒,必得證果。
(13)怨家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有七怨家法而作怨家,乃由男女輩瞋恚時來。即不欲怨家有好色、安眠、大利、朋友、稱譽、大富、生天等七事。世尊並以偈頌道出瞋之為害及無恚之功德。
(14)教曇彌經
曇彌尊者因凶暴急弊,極為粗惡,故被生地的優婆塞所逐。於是曇彌乃問佛陀生地諸優婆塞無所汙、無所說、無所犯,何以被逐?世尊為他說樹神喻,教示沙門當住沙門法。
(15)降魔經
魔王化作細形進入大目揵連腹中,大目揵連於入定中觀知,魔懼而自出,尊者因此以本生譚告訴魔王,魔波旬聞後心悸恐怖,即於彼處沒。
別譯本有失譯《佛說魔嬈亂經》、支謙《弊魔試目連經》。
(16)賴吒和羅經
賴吒和羅居士之子受佛法感動,請父母允許其出家,父母不允,就絕飲食伏地不起,於是父母許其出家。賴吒和羅出家後精進努力,成為阿羅漢。後還家乞食,父母欲以金錢、妻子使其破戒,反被賴吒和羅說服,並對拘牢婆王敘說此世無護無可依恃、此世一切趣向老法、此世無常要當捨去、此世無滿無有厭足為愛走使四事。
別譯本有支謙《佛說賴吒和羅經》、法賢《佛說護國經》。
(17)優婆離經
長苦行尼揵因佛問:「施設幾行,令不行惡業,不作惡業?」,而答以身口意三罰中身罰最重,世尊則立意業為最重。優婆離居士從尼揵處聞此說後,欲來難佛,反為世尊所教化,後拒不讓諸尼揵入門。
(18)釋問經
天王釋先遣五結樂子以琴歌見佛,次來問法,佛為說:因思有念,因念有欲,因欲有愛、不愛,因愛、不愛有慳、嫉二結,致生大苦陰。並為說八正道、斷三法、修三法、護六根等。天王釋聞佛開示,見法得法,並證初果。
經意同《長阿含‧釋提桓因問經》,別譯本有法賢《佛說帝釋所問經》,亦可參閱吉迦夜共曇曜譯《雜寶藏經》卷六。
(19)善生經
善生遵守其父遺言,恭敬、供養、禮事東南西北上下六方。世尊見之,為說殺生、不與取、邪淫、妄言四業及其原因,與欲、恚、怖、癡四事,並示以六非道、六災患、四不親而似親、四種善親等法,最後並為說以聖法、律中禮拜六方之意義。
經意同支法度《佛說善生子經》,亦可參閱《長阿含‧善生經》、安世高《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20)商人求財經
敘說若有人不信佛所說正法、律,彼人必被害,猶如商人為羅剎所食。若有人信佛所說正法、律,則彼人必得安度,猶如商人乘馲馬王安穩得度。世尊所謂正法、律者,即指觀六根、六境、五陰、六大等為非我。
可參閱《增一阿含‧馬王品》第1經。
(21)世間經
敘說世尊自斷世間集,證世間滅,修世間道。若有一切盡普正者,由世尊知見所覺得。因為世尊一切言說應對,是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故世尊在眾有所講說,謂師子吼。
(22)福經
佛為諸比丘說褔報妙善多所饒益,並自述其往昔長夜作褔、長夜受報之本生譚。最後以布施、調御、守護三業得三業果報。
可參閱《雜阿含》第264經。
(23)息止道經
敘說年少比丘開始習戒,應常觀想骨相、青相、腐相、食相、骨鎖相,以除欲恚之病。
(24)至邊經
敘說欲盡苦邊而甘行乞食,然復不修沙門法行,則彼愚癡人失欲樂,復失沙門義,俱忘失二邊。
可參閱《雜阿含》第272經、玄奘《本事經》卷四。
(25)喻經
敘說無量善法以不放逸為根本,又說諸善法中,不放逸最為第一,如沈香、如須彌山王、如轉輪王乃至如如來。行者若能雄猛觀諸不放逸法,慧者必能得解脫。
可參閱《雜阿含》第1239經、《別譯雜阿含》第66經、玄奘《本事經》卷一。
(十二)梵志品︰佛陀為外道、異學梵志、婆羅門等說四姓平等及人人皆可行慈、無結、無怨、無恚、無諍等行,乃至斷除五蓋、得至四禪而趨漏盡智通作證;收20經(品上10經)。
(1)雨勢經
摩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欲攻打跋耆國,派遣大臣雨勢請教世尊。世尊說明跋耆國有七不衰法,令其知難而退,並集合諸比丘說七種不衰法與六種慰勞法。
可參閱《長阿含‧遊行經》、《增一阿含‧七日品》第2經、白法祖《佛般泥洹經》、失譯《般泥洹經》、義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五。
(2)傷歌邏經
世尊向傷歌邏解說如意足示現、占念示現、教訓示現三示現,並說明其中尤以教訓示現為最上、最妙、最勝。
(3)算數目犍連經
算數目揵連梵志以鹿子母堂及算數為喻,請教世尊佛法中次第,佛為分別說之。復問何因緣有得究竟、不得就竟者,佛為說問路之喻。
別譯本有法炬《佛說數經》。
(4)瞿默目犍連經
阿難答瞿默目揵連及大臣雨勢所問,言佛滅後無一人可與佛相等。次說有法可依,及有行持戒、多聞、作善知識、樂住遠離、樂宴坐、知足、正念、精進、修慧、漏盡十法者可敬。又訶貪欲、瞋恚、睡眠、疑惑四伺,並讚四禪四伺。雨勢去後,復答覆瞿默目揵連三種解脫無有勝如。
(5)象跡喻經
卑盧異學為生聞梵志說象跡喻以讚歎佛,生聞見佛後,佛為具足說此法喻,謂出家、持戒、護根、除蓋,成四禪,證無漏,方為極大象跡。
(6)聞德經
世尊為生聞梵志說博聞誦習之差別及功德,即自不憂慼懊惱癡狂所作業敗壞不成、出家、堪忍飢渴諸疾乃至證滅。
(7)何苦經
世尊答生聞梵志所問在家、出家苦樂事,及答饒益天人法,並說觀善知識如月初生,日日增長;惡知識如向盡月,日日稍減。
觀善惡知識部分如《增一阿含‧安般品》第8經。
(8)何欲經
生聞梵志問剎利、居士、婦人、偷劫、梵志、沙門,各何欲、何行、何立、何依、何訖,佛一一答之。
經意同《增一阿含‧六重品》第8經。
(9)鬱瘦歌羅經
鬱瘦歌邏梵志向佛說四種奉事及四種自有財物。佛展轉破之,謂如強與他肉而取其代價。次作虛空、慈心、洗浴、取火等喻,以明四姓平等。
(10)阿攝和經
阿攝惒邏延多那強調梵志係梵天之子,而由其口所生,餘則不然,世尊為其分別之。並說不問種族如何,若教以正趣,則可得善解,自知如法並藉洗浴、父母合會、出生等譬喻,使其易於瞭解四種姓不能施設差別。
別譯本有竺曇無蘭《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
第四一日誦,名分別,有三品半,35經。
(十二)梵志品︰佛陀為婆羅門說明世間有婆羅門、剎利、居士三姓由來,及第四沙門種姓,而四姓所得善惡業果報皆平等。(品下十經)。
(11)鸚鵡經
世尊告訴鸚鵡摩納都題子不論在家出家,行正行者能解自知如法,並舉正邪二行之各種例子加以說明。而鸚鵡摩納言梵志施設真諦、熱行、誦習、苦行、梵行五法,有大果報、大功德等,為世尊所破。又以其心懷瞋恚,世尊為他說欲、恚、身見、戒取、疑五法皆因心而起,遂說破關於梵天、梵道跡等摩納之見。
(12)鬚閒提經
世尊為鬚閑提說無病為第一利,涅槃為第一樂,八正道為往安隱甘露之第一道。若得聖慧眼淨,則可自知無病、涅槃;欲得聖慧眼淨,則須由親近善知識恭敬承事、聞善法、善思惟、趣向法次法四種法而來。依此四法,則可如真地知苦、集、滅、道而自生法眼,乃至知無病、涅槃。
(13)婆羅婆堂經
婆私吒及婆羅婆二人皆梵志種姓出家,被諸梵志極訶責,佛於是說身之清淨垢穢不依種姓,並為詳說劫初時漸立三種姓及沙門之事,最後又說善惡業報無種姓之差別。
經意同《長阿含‧小緣經》,亦可參閱施護等譯《佛說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 。
(14)須達哆經
世尊為須達哆長者說施心差別,非關粗妙之物。又為比較福田,並以昔為梵志大長者隨藍作喻,說明布施凡夫、四果、辟支佛,乃至如來,不若布施四方僧舍;又不若受皈依,行慈心,更不若修無常觀。
經意同《增一阿含‧等趣四諦品》第3經,別譯本有求那毗地《佛說須達經》、法天《佛說長者施報經》、失譯《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15)梵波羅延經
世尊為梵志說今無梵志學「故梵志法」,梵志久已越「故梵志法」,並以偈誦述其如是說的理由。
(16)黃蘆園經
世尊為鞞蘭若梵志說四禪、憶宿命智通、生死智通、漏盡智通及不癡法等。
別譯本有失譯《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
(17)頭那經
世尊為頭那梵志說五種梵志法:一如梵,二如天,三不越界,四越界,五旃荼羅。頭那梵志聞法後,自皈依佛法僧。
(18)阿伽羅訶經
阿伽羅訶那梵志請問世尊:梵志經典何所依住?世尊為他說依人而住。展轉續問,世尊又說人、稻麥、地、水、風、空、日月、四王天乃至大梵依於忍辱溫良住,忍辱溫良依涅槃住,涅槃則無所依住。梵志後終身自歸。
(19)阿蘭那經
諸比丘集坐講堂,共論人命極少,宜力行善。世尊以淨天耳聞後,往讚許之,並述說過去世為阿蘭那梵志時,出家學道,為弟子說人命甚速無常法、梵世法,然不至究竟;今出世為如來,饒益多人,說法究竟,已得脫一切苦。
(20)梵摩經
敘說彌薩羅國有梵志梵摩,年老壽高,極大富樂,頗受人尊敬。遣弟子優多羅觀佛三十二相。優多羅初僅見三十相而心起疑惑,世尊乃以神力示其陰馬藏及廣長舌二相。優多羅見後回去一一具報,並請求就世尊學道,梵摩許之。其後,梵摩亦自歸依世尊,命終後世尊記說其證阿那含果。
別譯本有支謙《梵摩渝經》。
(十三)根本分別品︰本品對佛法要義廣為分別,如分別說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分別說業報;分別說根、境、識等,對此等要義皆有詳細的分析;收有10經。
(1)分別六界經
弗迦邏娑利未曾見佛而自稱是佛弟子,佛乃為說六界聚、六觸處、十八意行,及成就第一真諦、慧、施、息四住處。並教示他不放逸慧,守護真諦,長養惠施,學至寂(息)等。弗迦邏娑利聞法後,得住果證,遂向世尊悔其因不識如來而稱如來為「君」之過。
(2)分別六處經
敘說六內處、六更樂(即六觸)一一配合六塵而分別有喜住、憂住、捨住等十八意行。依此六喜、六憂、六捨又有執著與無欲之別,遂成三十六刀(有情的足跡);斷之,則成就無量說法。又說三意止(三念住)為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最後,說無上調御士者,調御士趣一切方。
(3)分別觀法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初中後善、文義具足、梵行顯現之分別觀法經。謂心出外灑散,心不住內,不受而恐怖,則生起生、老、病、死。反之,心不出外灑散,心住內,不受不恐怖,則不復生、老、病、死。因為佛僅略說,未廣分別,諸比丘不能了解,故請尊者大迦旃延廣分別此義。
(4)溫泉林天經
尊者三彌提遊王舍城,住溫泉林。有一天神來勸尊者受持跋地羅帝偈,尊者遂往問佛,佛為說偈後,即入室宴坐。諸比丘乃請大迦旃延廣予解釋,大迦旃延就根境識之相對而詳加說明。
(5)釋中禪室尊經
敘說有一天神來問盧夷強耆尊者是否有受持跋地羅帝偈及其意義,尊者乃往問佛,佛為說偈,並就五蘊廣說其義。
別譯本有竺法護《佛說尊上經》。
(6)阿難說經
阿難就五蘊而對諸比丘具說跋地羅帝偈之義,有一比丘告佛,佛請阿難敘說後,讚其所說正確無誤。
(7)意行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於此世修四禪八定者,以嚮往其處故,命終得生色界無色界,其於修定中所受喜樂與生天後所受者無有差別。並謂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身觸成就遊,慧見諸漏盡斷智,於諸定中最為第一。
(8)拘樓瘦無諍經
佛遊婆奇瘦劍磨瑟曇拘樓都邑,為諸比丘分別諍、無諍法。
可參閱《雜阿含》第912經。
(9)鸚鵡經
佛為鸚鵡摩納都提子舉證說明其家中白狗,前生即是其父都提,並言其父係因增上慢,故生於下賤狗中。鸚鵡摩納都提子聞知,放下瞋恚心而生善心,並問何故人身有高下、妙不妙之別。佛又為說人之所以有壽命長短、健康多病、美醜、威德、財產、智慧多寡與家庭貴賤之別等之因緣。與梵志品的鸚鵡經經名相同,內容有別。
經意同求那跋陀羅《佛說鸚鵡經》,與天息災《分別善惡報應經》、瞿曇法智《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可參閱失譯《佛說兜調經》、施護《佛說淨意優婆塞所問經》
(10)分別大業經
有一比丘問世尊:誰將世間去?誰為染著?誰起自在?佛謂一切唯心,多聞聖弟子不隨心自在,而心隨多聞聖弟子。次又問多聞義、智慧義、黠慧廣慧義。佛謂順梵行為多聞,知四諦為智慧,能饒益人為黠慧廣慧。
(十四)心品︰輯錄不同內容的經典,而以第一經為名;收有10經。
(1)心經
有一比丘問,誰將世間去,誰為染著,誰起自在。佛言:一切唯心,多聞聖弟子不隨心,而心隨多聞。次又問多聞義,智慧義,點慧廣慧義。佛言:順梵行為多聞,知四諦為智慧,能利人為廣慧。
與竺法護《佛說意經》同本。
(2)浮彌經
尊者浮彌為王子耆婆先那童子說世尊如是說:或有人作願、或無願、或願無願、或非有願非無願,修行正梵行,彼必得果。之後世尊更為尊者說四種譬喻:[(殼-一)/牛]牛角及牛乳、抨水及抨酥、壓沙及壓麻子、鑽濕木及鑽燥木,以喻邪、正梵行,得、不得果。
(3)受法經上
敘說世間真實有四種受法:(一)現樂當來受苦報,(二)現苦當來受樂報,(三)現苦當來受苦報,(四)現樂當來受樂報。若行淫欲,則現樂後苦;強制煩惱,則現苦後樂;外道苦行,則現苦後苦;歡喜修行梵行,五下分結盡,化生於彼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則現樂後樂。
(4)受法經下
佛為諸比丘說世間癡法雖祈求喜、愛、可之法,卻生不喜、不愛、不可之法;佛陀之不癡法雖難見難覺,但能生喜、愛、可法。並謂世間真實有四種受法:(一)感喜樂而犯十惡者,現在樂未來苦。(二)感苦憂而行十善者,現在苦未來樂。(三)感苦憂而犯十惡者,現在未來俱苦。(四)感喜樂而行十善者,現在未來俱樂。
經意同竺法護《佛說應法經》。
(5)行禪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有四種行禪者:(一)熾盛而謂衰退,(二)衰退而謂熾盛,(三)衰退而知衰退,(四)熾盛則知熾盛。
(6)說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四禪八定中皆有退墮、久住、昇進及漏盡義,修者當知。
(7)獵師經
敍說獵師藏餌捕鹿等事。第一群鹿食後被捕,第二、三群鹿雖知所警戒,但不堪飢餓,亦食而被捕。第四群鹿則終於逃離被捕的厄運。世尊以獵師之餌比喻人之五欲,獵師喻魔王,鹿則喻沙門、梵志。第一乃至第三沙門、梵志受用信施,但以放逸而為魔王所俘虜。第四沙門、梵志則已達脫離魔王之境,故不被俘虜。魔王不至之處為: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滅盡定。
(8)五支物主經
敍說外道沙門文祁子語佛弟子五支物主能成就:(一)身不作惡業,(二)口不惡言,(三)不行邪命,(四)不念惡念四事者,為第一善、無上士,得第一義、質直沙門。佛聞之,以此為嬰兒亦能成就之,更為五支物主言何者為不善戒、善戒、不善念、善念及其從何而生、何處滅、何處敗壞,乃至如何行滅等說。
(9)瞿曇彌經
佛陀姨母瞿曇彌夫人以金縷衣供佛,佛令施比丘眾,但三勸而不從。時,阿難立於佛後,佛為阿難說七施眾及十四私施,並謂四種布施之淨與不淨。
與施護《佛說分別布施經》同本。
(10)多界經
敍說阿難作是思惟:一切恐怖、遭事、災患及憂慼,皆從愚癡生,不從智慧生。佛為廣說明之。阿難請問愚癡與智慧之別,佛謂知六十二界、十二處、十二緣起、是處、非處者為智者,反之則為癡者。
經意同法賢《佛說四品法門經》。
(十五)雙品︰本品以兩篇「馬邑經」、兩篇「牛角娑羅林經」、兩篇大、小「空經」等兩兩相同之經,故以雙品立名。是佛陀教誡弟子,自稱沙門者應學如沙門法及如梵志法。收有10經(品上五經)。
(1)馬邑經上
佛說沙門既自稱沙門,自當學如沙門法、如梵志法,故為說沙門梵志法。謂可自身行清淨,依次上學以求口行清淨、意行清淨、命行清淨。成就之後,更進而守護諸根,正知出入,獨住遠離,除去五蓋,成就四禪,乃至解脫。
經意同《增一阿含‧牧牛品》第8經。
(2)馬邑經下
佛說沙門當學沙門道跡,就是說若不止息貪、恚、瞋、不語、結、慳、嫉、諛諂、無慚、無愧、惡欲、邪見等,縱使如法持僧伽梨衣,或無衣乃至持水苦行者,皆不稱為沙門。反之,若息滅貪乃至邪見者為沙門道跡,斷五蓋,修四無量心以至解脫,雖以四姓之族姓子出家,只要修行沙門道跡,皆是沙門。
(3)牛角娑羅林經上
佛遊跋耆瘦,在牛角娑羅林,舍梨子與阿難等,各說起發此林之法。佛皆讚之,並說不解結跏趺坐乃至漏盡,是為起發此林。
經意同《增一阿含‧六重品》第3經、竺法護譯《生經‧比丘各言志經》。
(4)牛角娑羅林經下
敍說阿那律、難提、金毘羅三人住於牛角娑羅林中,佛往問之,各言安隱,並說人上之法,佛讚許之。長鬼天等展轉讚歎,聲徹梵天。
(5)求解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當以眼知色、耳聞聲二事求解於如來,正知如來法。
第五一日誦,名後誦,有三品半,35經。
(十五)雙品︰佛為弟子說若如法修習則得滅憂苦懊惱,而一切行中正見最在其前,能解於內空、外空則正知成就。(品下五經)。
(6)說智經
佛為諸比丘說與梵行已立者之問答法。若有自稱已得漏盡者,當受說奉行,並如是問:如來說(一)五盛陰、(二)四食(摶食、更樂、意念、識)、(三)四說(見見、聞聞、識識、知知)、(四)內六處、(五)六界、(六)內識外相諸一切我、我所、慢使斷知之法,云何知、云何見?若是梵行已立之漏盡比丘,應如是答:(一)五盛陰是無常變易之法,若離而不可染著,則得知無所取、漏盡心解脫。一一回答至(六)故發心出家,修禁戒,斷十惡業,乃至斷五蓋、心穢、穢羸,得漏盡,並詳述之。
(7)阿夷那經
世尊因異學阿夷那而為諸比丘略說知法、非法、義、非義,令後學如法如義。諸比丘往請阿難廣釋,阿難謂邪見乃至邪智為非法,因此生不善惡法為非義;正見等為法,所生善法為義。
(8)聖道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有一道令眾生得清淨,滅憂苦懊惱,便得如法者,謂聖正定。因正定乃由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等七支助法習成,並舉出各支一一解說,明所以以正見先行之因。若學正見至學正定,則為學者成就八支。若無學正見至無學正定、正智、正解脫,是謂漏盡阿羅漢成就十支。又說依十邪支及因此而來之不善之法,共有二十不善品。依十正支及因此而來之善法,共二十善法。總計為說四十大法品轉於梵輪,若不正知而邪解,則受十詰責。
(9)小空經
佛為阿難說比丘若欲多行空者,(一)莫念村想、莫念人想,當數念一無事想。(二)莫念人想,莫念無事想,當數念一地想(不念地之高下,但見地平正如掌)。(三)當數念一無量空處想。(四)當數念一無量識處想。(五)當數念一無所有處想。(六)當數念一無想心定。依次莫念而空,至捨無想心定,以現法解脫儘存肉身。所謂行真實、空、不顛倒,漏盡得無為心解脫者,為三世諸佛如來勝跡。
(10)大空經
因眾比丘集於加羅差摩精舍,佛為阿難等說遠離法,並說修內空、外空、內外空、不移動法。又說正知法,讚不放逸法,且分別煩師、煩弟子、煩梵行法。後復誡弟子不恭敬順行者,為於師行怨事;能恭敬順行者,為於師行慈事。
(十六)大品︰稱為「後大品」,有別於第三誦之大品,本品各經著重於僧伽之和合滅諍,讚歎一坐食法,及佛為弟子說修習慈悲喜捨等行不放逸,明十二因緣生滅法;收有10經。
(1)迦樓烏陀夷經
敍說烏陀夷感念世尊恩深,讚斷過中食,佛為印可,並深訶以為小事而不順此戒者,猶如癡蠅。
(2)牟梨破群那經
世尊教誡牟犁破群那比丘事。牟犁破群那比丘常與比丘尼共集會,若有人向牟犁破群那比丘道說比丘尼者,即起瞋恚憎嫉乃至鬥諍;若有人向比丘尼提起也是如此。佛聞知乃訶破群那,教說出家當學事:(一)學一坐食,(二)學善語恭順,(三)學五言道,成就四無量心。(五)受捶打、石擲、刀害,亦得學忍辱堪耐,不惡語言。
經意同《增一阿含經‧禮三寶品》第8經。
(3)跋陀和利經
陀和利比丘自言不堪任一坐食,而不奉行佛說一坐食之教,單獨離眾,藏一夏不見世尊。夏坐訖,過三月後乃詣佛悔過。佛曾面責之,終接受其悔,並為解說具戒則得四增上心、三明達。跋陀和利又問:何因何緣諸比丘等同犯於界,或有苦治,或不苦治?佛為說四種比丘,並說往昔設少戒而比丘遵奉之,今設多戒而比丘多不奉行的原因。
經意同《增一阿含‧牧牛品》第7經。
(4)阿濕具經
佛設日一食戒,阿濕具與弗那婆修二比丘不遵佛戒,過中亦食,耽於安隱快樂。佛知後,呼而責之,為說樂覺、苦覺、修不修義,及說修行不放逸義。
(5)周那經
周那告訴阿難尼揵諍事,阿難告訴佛,佛為說六諍本、七滅法及六慰勞法。
別譯本有施護《佛說息諍因緣經》。
(6)優婆離經
佛與優婆離問答七滅諍法等如法不如法事。第三頌大品亦有與此經同名,內容不同。
可參閱《四分律》卷四十四。
(7)調御地經
沙彌阿夷那和提應王子耆婆先那之請而說比丘於正法、律中,行不放逸精勤,實可得一心。王子以為說無是處,不辭而去。沙彌告佛此事,佛謂其為欲所縛,不見其義,而以山下不見園林喻譬喻之。並以調野象喻來比喻如來之以四念處調御眾生,乃至得四禪,堪忍一切苦痛。
(8)癡慧地經
敍說愚癡法與智慧法。愚癡法有惡思、惡說、惡作三種,在現世受惡名、治罰、惡死三種憂苦,後世則有地獄、畜生之惡報;並以盲龜浮木比喻受生為人之難。智慧法有善思、善說、善作三種,在現世受善名、無罪、善死三樂,後世則生於天上善處受樂,猶如轉輪王成就七寶、四如意足,受極喜樂。
別譯本有竺曇無蘭《佛說泥犁經》。
(9)阿梨吒經
阿梨吒比丘起「行欲者無障礙」的邪見,而自稱是世尊所說,諸比丘訶之,並說世尊言:欲如骨鏁、肉臠、把炬、火坑、毒蛇、夢、假借、樹果等,謂欲有障礙也。世尊又以蛇喻法、筏喻法,諭其當捨顛倒之見,更依次解說(一)六見處,(二)因內有恐怖、因外有恐怖、因內無恐怖、因外無恐怖,(三)於六見處斷神見。
部分經意同《增一阿含‧馬血天子品》第5經。
(10)嗏帝經
嗏帝比丘起「識」輪迴往生不更異之邪見,世尊教以:(一)緣六根六境生識之緣起法。(二)以栰為喻,諭其雖是如來真說,若是執著則非。(三)四食之緣起及滅,以明所謂十二因緣法,以此為正見。
(十七)晡利多品︰本品以「晡利多經」為品名,輯錄佛陀為弟子、外道等說法的經等。晡利多經佛為晡利多居士說離殺、盜、邪淫等八支斷俗事,「持齋經」為居士婦說應持八支齋,餘經並與異學論究最上、最妙、最勝之法,以及「法樂比丘尼經」「大拘絺羅經」等佛弟子之間對法義之討論與論究;收有10經。
(1)持齋經
佛為毘舍佉說放牛兒齋、尼揵齋、聖八支齋三種齋法,而以八支齋為最勝解脫之道。並謂當更修五念:(一)念佛,如沐首。(二)念法,如沐身。(三)念僧,如浣衣。(四)念戒,如磨鏡。(五)念天,如煉金。
別譯本有支謙《佛說齋經》、沮渠京聲《佛說八關齋經》,與失譯《優陂夷墮舍佉經》同本,但五念法稍異。
(2)脯利多經
世尊為晡利多居士說八支斷俗事,謂離斷殺、不與取、邪淫、妄言、貪著、害恚、憎嫉惱、增上慢。並說欲如骨鎖、肉臠、火炬、火坑、毒蛇、夢、假借、樹果,若作此觀則得解脫。晡利多居士聞此諸法,得住果證,並自歸依成優婆塞。
(3)羅摩經
佛為比丘說聖求、非聖求之法,並自述自二十九歲出家至成道後度五比丘事。
可參閱玄奘《本事經》卷四。
(4)五下分結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五下分結(欲、恚、身見、戒禁取見、疑)纏心,如不知捨如真則五結轉盛。故舉果實乃至等譬喻示人當依此道此跡斷絕五下分結。又說得四禪,住四無色定,更昇進而終至得解脫。
(5)心穢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須拔除心中疑佛、疑法、疑戒、疑教、疑梵行等五穢,並須解心中身縛、欲縛、說縛、聚會縛、昇進縛等五縛。次說應修四如意足及堪任等五法。
經意同《增一阿含‧非常品》第4經。
(6)箭毛經上
箭毛異學說瞿曇有五法,令諸弟子恭敬不離,謂粗衣、粗食、少食、粗臥具、燕坐。佛則為說不因此五法,而是以無上戒、無上慈、無上知見、說四諦、宿命智通作證或漏盡智通作證五法令諸弟子恭敬不離。
(7)箭毛經下
世尊為箭毛異學說天眼、宿命通事,箭毛則述邪師所說上色,佛輾 轉以螢火、星、月、日、天光等駁破之,並為說四禪道跡。
(8)鞞摩那修經
佛訶責異學鞞摩那修,言其不自知最勝色而自樂於五欲功德,不發最上最勝之願求,故佛誡其非。異學則憎佛、謗佛不知世之前際後際,而記說得究竟智,佛言已知,置世前際,置世後際,設不憶一生,若有弟子質直老實從佛教化如是行者,必可得知正法。說此法時,異學遂生法眼,從佛出家學道。
別譯本有求那跋陀羅《佛說鞞摩肅經》。
(9)法樂比丘尼經
毘舍佉優婆夷往請教法樂比丘尼,比丘尼一一答覆。之後比丘尼以此告訴佛,佛印可之。
(10)大拘絺羅經
舍黎子往問大拘絺羅,尊者大拘絺羅一一為作答覆。與第一誦舍梨子相應品大拘絺羅經相同。
亦可參閱《雜阿含》第251、344經。
(十八)例品︰本品以《中阿含經》最後一經「例經」為品名,輯錄波斯匿王讚嘆佛陀的因緣,佛第子說種種法等不同內容的經典。例經是佛陀告諸比丘,若欲斷無明者當修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等菩提分法。餘經有波斯匿王詣佛問法並讚歎佛法事;阿難及阿那律陀為居士及餘比丘說法等;以至「箭喻經」中佛為鬘童子說佛法於不著邊際、無助於解脫的論題不加深究等;收11經。
(1)一切智經
波斯匿王及鞞留羅大將聞佛來遊,整駕往詣佛所,問佛下列問題:(一)一切智,(二)四種姓之勝如,(三)四種姓後世之差別,(四)斷行之勝如,(五)四種姓之勝如,(六)天之存否?(七)三十三天之有無?(八)梵之有無?佛陀及阿難均以方便答之。其中,尚有波斯匿王太子鞞留羅大將與尊者阿難之問答,阿難且受波斯匿王的稱讚。
(2)法莊嚴經
波斯匿王詣城外園觀,見諸樹下寂無音聲,遂憶念佛陀,乃命駕往彌婁離訪佛陀。見佛陀後,說十一法靜以讚嘆佛陀。王辭去之後,佛集眾比丘說波斯匿王所說之法,並名之為「法莊嚴經」,令諸弟子受持誦習。
可參閱《增一阿含‧力品》第10經。
(3)鞞訶提經
尊者阿難為波斯匿王說:(一)如來不做梵行者乃至世間所憎惡之身行。(二)不善身行,並舉身行之患。(三)詳述如來行善身行之所以。王聞後歡喜,並布施尊者鞞訶提衣。尊者後以此告佛,得佛印可。
(4)第一得經
世尊為諸比丘說一切均是變易有異法,從人王乃至十「一切處」,多聞聖弟子均不欲之,況下賤法;唯應廣布八正道。
(5)愛生經
佛為失卻愛兒而愁憂失正心之一梵志說愛生時便生憂慼,該梵志則言愛生時生喜心樂,不生憂慼,故離開佛所,而市郭兒則同意其言。此事輾轉廣布傳入波斯匿王之耳,王不解其故,因聽從末利皇后之說,遣那利鴦伽梵志往問其詳。佛乃援引母失愛兒以致瘋狂之例,加以證明,強調愛生則憂生。王聞而知之,加以受末利夫人之教,遂誓為優婆塞。
別譯本有安世高《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亦可參閱《增一阿含‧利養品》第3經、竺法護《生經‧子命過經》。
(6)八城經
尊者阿難為八城居士說成就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之十二甘露門,居士乃歡喜供養阿難美食及居屋。
別譯本有安世高《佛說十支居士八城人經》。
(7)阿那律陀經上
尊者阿那律陀為諸比丘說四禪及漏盡為賢死賢命終。
(8)阿那律陀經下
阿那律陀尊者為諸比丘說見質直、得聖戒,修四念處、四無量心、四空定,得漏盡,為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
(9)見經
尊者阿難為一異學梵志說如來不一向說世有常無常、如來終不終等問題。
別譯本有失譯《佛說邪見經》。
(10)箭喻經
鬘童子不滿佛不說世之有常無常、有底無底乃至如來終不終等問題,佛為他說出家學道之目的非為此知見而來,若求此見者,與義不相應,則無益而徒受煩苦而已。猶如有人身被毒箭,卻言未可拔箭,應先知其由來,於是在一一追問之間而命終。後告其當學四聖諦之趣涅槃法。
別譯本有失譯《佛說箭喻經》。
(11)例經
佛告諸比丘,欲斷無明,別知無明乃至老死者,應修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四禪、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十一切處、十無學法,並詳述各項。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top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