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發智論》,梵文Abhidharma,jñāna,prasthāna,印度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譯。又名《說一切有部發智論》、《發智身論》,略名《發智論》,在《大智度論》中稱《發智經》,在《婆藪槃豆傳》中稱《發慧論》,亦有一譯名為《八犍度》,本論因是「說一切有部」的根本論書,故亦稱《說一切有部發智論》。共二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本論為「說一切有部」教義的代表作,和《集異門足論》等六論合稱為七論,在「說一切有部」中其他六論為足,《發智論》為身,足是身的所依,是「說一切有部」重要論典。 |
本論的地位及特色: |
一、本論和《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施設足論》、《識身足論》、《品類足論》、《界身足論》合為七論,為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之根本論。 |
二、本論為「說一切有部」的教義代表作。 |
三、在「說一切有部」中,本論因論題眾多,幾乎網羅了當時阿毘達磨的一切論題,被推尊為佛說的。 |
二、當時北印度思想界占主要地位的「說一切有部」,對於本論曾競相鑽研,各宣勝義,廣事解說,其中以《大毘婆沙論》對本論八篇四十三品的逐一廣釋,並備列眾說,顯示宗義而形成「說一切有部」的教理淵海。 |
三、本論係將經中所有要義用各種阿毘達磨形式加以解釋的論典。 |
四、本論之核心思想即「說一切有部」所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恒有,人空法有」,在印度部派佛教時期有一定的影響。 |
五、本論探討當時部派佛教間爭論之各類問題。 |
本論的大意: |
本論共二十卷,內容分為分雜蘊、結蘊、智蘊、業蘊、大種蘊、根蘊、定蘊、見蘊等八個項度共四十四納息(品)論說。 |
壹、雜蘊:先從世第一法起,而示頂位、煖位,並說十一見、六因、十二支,及其他諸種之教義。分為世第一法、智、補特伽羅、愛、慚愧、相、無義、思等八個項度探討。 |
一、世第一法 |
1. 世第一法(1) 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2) 心心所法於餘世間法,為最、為勝,為長、為尊,為上、為妙,故名世第一法。(3) 世第一法為色界繫,並說明不為欲界及無色界所繫。(4) 世第一法有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或無尋無伺三種。(5) 與樂根相應,或喜根相應,或捨根相應。(6) 世第一法當言一心,從此心心所法,無間不起餘世間心,唯起出世心。(7) 世第一法不退並以譬喻等說明世第一法不退。 |
2. 說明頂、頂墮、暖並以經為證。 |
3. 說明十一見攝斷:(1) 非常,常見:邊執見、常見攝,見苦所斷。(2) 常,非常見:邪見攝,見滅所斷。(3) 苦,樂見:取劣法為勝,見取攝,見苦所斷。(4) 樂,苦見:邪見攝,見滅所斷。(5) 不淨,淨見:取劣法為勝,見取攝,見苦所斷。(6) 淨,不淨見:邪見攝。(a) 滅為不淨,見滅所斷。(b) 道為不淨,見道所斷。(7) 非我,我見:有身見攝,見苦所斷。(8) 非因,因見:非因謂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9) 因,非因見:邪見攝,見集所斷。(10) 有,無見:邪見攝。(a) 無苦,見苦所斷。(b) 無集,見集所斷。(c) 無滅,見滅所斷。(d) 無道,見道所斷。(11) 無,有見:此非見,是邪智。 |
二、智 |
1. 智及識不能知一切法、不知自性,及此相應俱有諸法。 |
2. 無有二心展轉相因、有二心展轉相緣。 |
3. 聖凡不同的作意、各種心及心所。 |
4. 何緣能憶本所作事。 |
5. 欲分別契經義故說明名句文身 |
6. 說明六因:(1) 相應因。(2) 俱有因。(3) 同類因。(4) 遍行因。(5) 異熟因。(6) 能作因。 |
7. 說明隨眠心及斷。 |
8. 因境斷識: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若心,見集所斷、見苦所斷緣,是謂因境斷識 (1) 未離欲染;苦法智已生,集法智未生。(2) 已離欲染,未離色染;苦類智已生,集類智未生。(3) 已離色染;苦類智已生,集類智未生。並於此識,十九眠隨增。 |
三、補特伽羅 |
1. 補特伽羅於此生十二支緣起有無明、行二過去;生、老死二未來;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八現在。 |
2. 說明十二因緣之間的種種關係。 |
3. 入息、出息,依身及心轉等定力的修持。 |
4. 依命根、眾同分,及餘如是類心不相應行,即如有色有情心相續,依身轉;無色有情心相續依心轉。 |
5. 有愛為修所斷。 |
6. 說明三界無常,離貪、瞋、癡心得解脫、未來無學心生時為心解脫、無間道金剛喻定將滅,解脫道盡智將生。 |
7. 說明欲、厭、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依解脫涅槃,除愛結等滅界滅想。 |
四、愛 |
1. 說明愛、敬、愛敬、財法二供養、恭敬、供養恭敬、觸處身識及意識攝身力身劣、擇滅、非擇滅、無常滅、非擇滅無常滅的差別。 |
2. 有餘依涅槃界、無餘依涅槃界、涅槃非學非無學。 |
3. 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成就無學。 |
4. 唯一究竟,無別究竟。 |
5. 有諸外道,雖同施設斷知諸取,而彼不能具足施設。 |
6. 說明智遍知及斷遍知。 |
7. 五取蘊為所遍知法;謂貪永斷,瞋、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為遍知自性;謂阿羅漢諸漏永盡為能遍知者。 |
8. 說明歸依佛、法、僧。 |
五、慚愧 |
1. 說明無慚無愧及其差別、慚愧及其差別、增上不善根、微俱行不善根、欲界增上善根、微俱行善根。 |
2. 黑白二根心之造作。 |
3. 說明掉舉惡作及其相應性、惛沈睡眠及其相應性。 |
4. 說明睡眠的善不善無記及夢中福非福非福非非福增長。 |
5. 說明五蓋。 |
6. 說明無明蓋所覆,愛結所繫縛,愚智俱感得如是有識身。 |
六、相 |
1. 說明色法非色法、有見無見法、有對無對法、有漏無漏法、有為無為法、過去未來現在法、善不善法、無記法、欲界色界無色界所繫、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見修所斷法。 |
2. 說明老、死、無常及三者的差別,業能滅三世行,無常唯滅現在行。 |
七、無義 |
1. 修諸餘苦行,彼行趣死、近死、至死,非如是苦行能超越死。 |
2. 說明住對面念、第六無相住者、化法調伏、法隨法行。 |
3. 說明多欲不喜足及其差別;少欲喜足及其差別;難滿難養及其差別;易滿易養及其差別。 |
八、思 |
1. 說明思慮及其差別;尋伺及其差別;掉舉心亂及其差別;無明、不正知、憍慢及其差別;別說明增上慢、自謂卑而起慢。 |
2. 說明欲尋自害、欲尋害他、欲尋俱害、恚尋自害、恚尋害他、恚尋俱害、害尋自害、害尋害他、害尋俱害。 |
3. 說明諸智皆識相應,非諸識皆智相應,忍相應識,非智相應、有漏行多,非無漏行。 |
4. 說明行圓滿、護圓滿。 |
5. 說明異生性之善不善無記或欲界、色界、無色界繫及修所斷和三界不染污心不相應行。 |
貳、結蘊:雜蘊之覺要由明浄諸結,故說明身見、戒禁取、疑等三結及九十八隨眠。分為不善納息、一行、有情、十門等四個角度探討。 |
一、不善納息 |
1. 說明三結、三不善根、三漏、四瀑流、四軛、四取、四身繫、五蓋、五結、五順下分結、五順上分結、五見、六愛身、七隨眠、九結、九十八隨眠。 |
2. 說明前所述現況中的不善無記、異不異熟、見所斷修所斷、見非見、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苦喜憂捨根相應、欲界色界無色界所繫、隨信行隨法行信勝解見至身證等成就。 |
二、一行 |
1. (1) 愛結 (2) 恚結 (3) 慢結 (4) 無明結 (5) 見結 (6) 取結 (7) 疑結 (8) 嫉結 (9) 慳結等九結之依繫及所斷。 |
2.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所攝隨眠及其前後攝、欲有色有無色有相續、依何定滅、諸結未來現在之當繫。 |
3. 欲界見苦集所斷結盡、色、無色界見苦集所斷結盡、欲界見滅所斷結盡、色無色界見滅所斷結盡、欲界見道所斷結盡、色、無色界見道所斷結盡、五順下分結盡、色愛結盡、一切結盡等第九遍知其一切遍知攝九遍知。 |
4. (1) 預流向 (2) 預流果 (3) 一來向 (4) 一來果 (5) 不還向 (6) 不還果 (7) 阿羅漢向 (8) 阿羅漢果等於九遍知的成就。 |
三、有情 |
1. 三界中的見、修所斷之離繫及果攝。 |
2. 諸結中的見、修所斷之離繫及果攝。 |
3. 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之生死受生。 |
4. 欲界色界無色界之異生聖者的幾隨眠隨增和結繫。 |
四、十門 |
說明 (1) 二十二根 (2) 十八界 (3) 十二處 (4) 五蘊 (5) 五取蘊 (6) 六界 (7) 有色) 無色法 (8) 有見) 無見法 (9) 有對無對法 (10) 有漏無漏法 (11) 有為無為法 (12) 過去未來現在法 (13) 善不善無記法 (14) 欲界) 色界無色界繫法 (15) 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 (16) 見所斷修所斷無斷法 (17) 四諦 (18) 四靜慮 (19) 四無量 (20) 四無色 (21) 八解脫 (22) 八勝處 (23) 十遍處 (24) 八智 (25) 三三摩地 (26) 三重三摩地 (27) 三結 (28) 三不善根 (29) 三漏 (30) 四瀑流 (31) 四軛 (32) 四取 (33) 四身繫 (34) 五蓋 (35) 五結 (36) 五順下分結 (37) 五順上分結 (38) 五見 (39) 六愛身 (40) 七隨眠 (41) 九結 (42) 九十八隨眠等四十二種的隨眠隨增、所緣、遍行、修所斷、於三界十五部心中一一等無間生幾心、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樂苦喜憂捨根相應、成就、得遍知時結盡、滅作證時結盡。 |
參、智蘊:斷結由諸智證,分為覺支、五種、他心智、修智、七聖等五個角度探討。 |
一、覺支 |
1. 八學依有尋有伺、無尋無伺定、無色定、入滅定於過去現在未來的成就。 |
2. 十無學支依有尋有伺、無尋無伺定、無色定、入滅定於過去現在未來的成就。 |
3. 說明見、智、慧及相互的關係及成就、已斷、遍知。 |
4. 八道支一一現在前時,幾覺支、幾道支現前及其相應。 |
5. 說明世俗正見、世俗正智之相應所攝、已斷、已遍知、有無漏見、有無漏智、有無漏慧。 |
二、五種 |
1. 說明邪見邪智之相應染污慧、所攝、成就、已斷、已遍知。 |
2. 說明正見正智之相應善慧、攝不攝、成就、已斷、已遍知。 |
3. 說明學見學智學慧之相應慧、攝不攝、成就、已斷、已遍知。 |
4. 說明無學見、無學智、無學慧之相應慧、攝不攝、成就、已斷、已遍知。 |
5. 說明非學非無學見、非學非無學智、非學非無學慧之相應慧、攝不攝、成就、已斷、已遍知。 |
6. 說明梵眾天、阿羅漢、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 |
三、他心智 |
1. 說明他心智、宿住隨念智的現知他心心所法、現憶知諸宿住事、知他過去蘊處界心相續。 |
2. 說明愛心解脫、不動心解脫的盡智無生智相應、何緣時心解脫名愛。 |
3. 說明學明、學智、無學明、無學智。 |
4. 說明四諦現觀時,於佛法僧三者中最初得證淨。 |
5. 說明諸預流者於四顛倒中幾已斷未斷、於空、無願、無相三三摩地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成就,諸道過去現在未的正修已修已息。 |
四、修智 |
1. 說明法智、類智、他心智、世俗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等八智之所攝智、成就、相互有修無修而所得之智、八智中一一緣幾智、諸結在欲界色界無色界繫,彼結之智斷智作證。 |
2.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於十智中,有幾智知。 |
3. 無常想,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除一切欲貪、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與幾智相應、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幾根相應、空無願無相俱、所緣之界。 |
4. 七處善三義觀: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趣色滅行,色味、色患、色出。如實知受、想、行、識等和法智乃至道智的關係。 |
5. 色乃至識滅,色乃至識出之差別。 |
五、七聖 |
1. 隨信行、隨法行、信勝解、見至、身證、慧解脫、俱解脫、空、無願、無相、俱解脫,於八智的成就、過去未來現在、應現在、三無漏根、七覺支、八道支隨應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相應。 |
2. 說明四十四智事、七十七智事事中的八智成就、過去未來現在、應現在。 |
肆、業蘊,說明行及業的種種關係。分為惡行、邪語、害生、表無表、自業等五個角度探討。 |
一、惡行 |
1. 說明三惡行,三不善根,三妙行,三善根等諸業,相互所攝,三世、善不善無記、所繫界、所修斷、報業。 |
2. 說明煩惱障、業障、異熟障等障。 |
3. 說明三惡行中,何者最大罪,三妙行中,何者最大果。 |
二、邪語 |
1. 說明三業的關係和其所起之行 |
2. 說明三惡行及三妙行、相互所攝,三世、善不善無記、所繫界、所修斷、報業。 |
三、害生 |
1. 說明四種害生的異熟果、異熟和造作增長二業、於一切有情防護、成就、雜染和異熟果的關係,不善業的顛倒不顛倒、三界繫不繫等。 |
四、表無表 |
1. 說明表業及無表業等業,三世身語表無表業等、成就業果、三界所繫、有漏無漏業。 |
2. 說明修不修身戒心慧等,身戒心慧的修和不修,過去現在未來戒類。 |
五、自業 |
1. 說明自業的業異熟分別成就、預流者不墮惡趣、諸學的謀害、留多壽行和捨壽行。 |
2. 說明心狂亂、無慚無愧相應法皆不善。 |
3. 說明佛教的法體善無記、世間種種工巧業處、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戒的成就等。 |
伍、大種蘊:諸業依四大種而生故明四大種,分為大種、緣、具見、執受等五個角度探討。 |
一、大種 |
1. 說明大種所造色;大種所造處的有見無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三世、三性、三界繫、三學。 |
2. 說明大種和所造色及善等造色、善不善無記、界等相互關係,四大種之定滅,住於何果等。 |
二、緣 |
1. 說明大種與大種各自相緣,和所造色、心心所法、十二處、二十二根的相緣以及它的不相應。 |
2. 說明三世大種和所造色、欲色界繫大種和所造色之相緣、四大種特性和攝處、地水火風四界的攝處。 |
三、具見 |
1. 說明已具見諦的聖者所成身語業色的大種所造界繫,上界下生者初得諸根的大種為因,化身、中有有無大種,世、劫、分之緣相應、內無色想觀外色法,諸有除色想、四識住七識住、九有情居等。 |
四、執受 |
1. 說明有執受無執受和大種及所造色的相互相緣,因相應不相應、有無 (1) 所緣 (2) 色 (3) 有 (4) 見 (5) 對 (6) 漏 (7) 為等法的相緣。 |
2. 說明三界色有諸根、大種和彼心心所法相緣、有執受無執受、順求順取、順結非順結、見處非見處等,法內外和內外處攝分別。 |
3. 說明身心受至百八諸受相互相攝、諸聖者過去現在未來修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四靜慮、四無色、四無量、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八智、三等持,證四沙門果、五通等。 |
陸、根蘊:根為大種所造。分為根、有、觸、等心、一心、魚、因緣等七個角度探討。 |
一、根 |
1. 說明二十二根的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相應、善不善無記、有無異熟、見修所斷、不斷、見非見、有無尋伺、三界繫不繫、因相應、緣有緣 |
2. 蘊、處、界所攝的根,根非根相緣相生、二十二根的相互因緣等。 |
二、有 |
1. 說明三界最初所生根數、三界繫法思惟及遍知關係,得四沙門果的根數及遍知根數、成就不成就、斷何界結何果所攝。 |
2. 說明諸根法智、類智之尋伺喜樂空無願相應、三界所繫 |
3. 說明時心解脫和不動心解脫的學無學根分別。 |
4. 說明以無間道證四沙門果時相應等尋伺喜樂空無願相應、三界所繫,證四沙門果時所永斷滅起的根數等。 |
三、觸 |
1. 說明十六觸,和根的相應,眼等五根和身根成就,地獄乃至俱解脫者成就的根數,眼等乃至慧根得遍知時,滅作證時的根數。 |
四、等心 |
1. 說明一切有情心的等起、等住、等滅、壽。無想定、滅盡定入出時滅起的根數和滅起心心所的界繫分別,生無想天時以及無想有情的想和食等。 |
2. 說明二十二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八智、空無願無相三昧所攝的根數和相應的根數,三界死生時滅起的根數和滅起的心心所界繫分別、阿羅漢涅槃時最後滅的根數等。 |
五、一心 |
1. 說明諸法與心一起一住一滅和心的相應,六根的修不修,不成就學根得學根。捨無漏根得無漏根從果至果,諸未知當知根能否現觀四諦,以及盡智、無生智、無學正見等所緣相應等。 |
六、魚 |
1. 說明二十二根成就不成就,諸根於三世成就不成就、善不善諸根各以善不善無記根為因。 |
七、因緣 |
1. 說明因緣和所緣緣的三世、善不善無記、三界所繫、學無學、四諦斷、八智斷。 |
柒、定蘊:諸根清淨由定,分為得、緣、攝、不還、一行等五個角度探討。 |
一、得 |
1. 說明得、非得的三世、善不善無記、三界所繫、學非學、所斷等。 |
2. 說明見、修、無學道所起的得和四諦的得以及離繫得等,與善不善無記心、三界心、學非學心、所斷心俱起的善不善無記、界繫、學非學、所斷,靜慮支、味相應靜慮入出等,入靜慮次第乃至不入彼靜慮而生其處、得下靜慮未得上靜慮生處。 |
3說明四無量、八智、空無願無相之斷何繫結、異熟處所。 |
二、緣 |
1. 說明八定和三定成就無漏相應、三定的得、捨、退、淨。初靜慮四順分、諸種修法,淨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的修無漏,味相應、淨、無漏、相緣。 |
三、攝 |
1. 說明十想和四靜慮、四無量乃至八智、三三摩地的相攝、相應,成就。 |
2. 說明初二三四靜慮者對於四靜慮乃至三三摩地等的成就數限分別。 |
3. 說明於隨信行、隨法行、信勝解、見至、身證、慧解脫、俱解脫和四靜慮的味相應、淨、無漏。 |
4. 說明四靜慮四無色成就不成就,得、捨、退。 |
5. 說明身語表、無表、三惡行、三妙行、三善不善根、四聖非聖語、四生、四入胎、四識住五蘊、五取蘊、五趣、五妙欲、五學處、六內處、七識住、八世法、九有情居、十業道、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他心智、世俗智等滅所依的定等。 |
四、不還 |
1. 說明五種不還及其所攝所及勝。 |
2. 說明順流、逆流和自住義,得極禁和得極跡者的關係 |
3. 說明菩薩相異熟業,並以慈氏菩薩為例。 |
4. 說明苾芻於現法當辦聖旨的智與智用,願智、無諍,舉釋迦佛諸弟子之修行、四聖種、法隨法行、轉法輪、正法的住滅等。 |
五、一行 |
1. 說明空無願無相成就、修和斷結。 |
2. 說明思惟何繫行入正性離生,盡智、無生智的念住。 |
3. 說明無漏初靜慮的樂和輕安等覺支的樂的差別、從等持出,彼所緣,彼等持。 |
4. 說明有頂聖者依無所有處定得羅漢果,入定者不應聞聲,性定和不定、邪正性定不定三聚。 |
5. 說明覺支和正漏法的成就、得、捨、退、未斷已斷和未遍知已遍知 |
6. 說明生盲聾引發天眼天耳,異生聖者的退不退,上界下生時所得法的曾未曾之得分別,五通的能限,思惟四諦行滅。 |
捌、見蘊:雖有得定但邪見引生諸惡見趣,為令諸識相速斷。分為念住、三有、想、智、見、伽他等六個角度探討。 |
一、念住 |
1. 說明四念住及其相互的關係、 (1) 法類 (2) 世俗 (3) 苦 (4) 集 (5) 道智、尋伺、樂喜捨根相應、空、無願俱、界繫。 |
2. 如實知三受以及它的身心受、有無昧受、受耽嗜依、出離依受、有貪心乃至解脫心、五蓋、六結、七覺支等智,貪瞋癡增減的等隨觀、死邊際受。 |
3. 舉佛聖弟子阿羅漢般涅槃及佛般涅槃為例,四有、五行等。 |
二、三有 |
1. 說明諸有相續與三界捨而相續、滅而法現前 |
2. 說明隨眠不於他界法隨增,三界各別。 |
3. 說明修無常想乃至滅想等十想起欲尋,彼思惟欲尋。 |
4. 說明諸法因、緣無明。 |
三、想 |
1. 說明十想生法、相應及所緣,由心引起的身語業差別,所通達、所遍知、所斷、所修、所作證法。 |
2. 說明法及意識身的無緣因緣,無緣法緣,無緣法俱生,是有,是有性,非無,非無性,異色,異受、想、識,異相應行、善不善無記等。 |
3. 說明相應受的隨眠隨增。 |
4. 說明因、道、緣起等的界、處、蘊、所攝等。 |
四、智 |
1. 說明通達彼事能遍知、能厭、能離、修厭等,法與法作四緣或時不作、意觸和三和合觸,慢和自執與不寂靜,業和不律儀與律儀,事的得及成就,苦聖諦法處,蘊處界和色心心所法不相應行無為等一切法的關係。 |
五、見 |
1. 說明無施與、無愛樂等各種邪見、常見、斷見、戒禁取見、見取見等及其對治道。 |
2. 九慢和七慢,我作、他作二種外道見,外道的戒禁取等見。佛及佛弟子如實知見能異於外道於彼無塵、無慢,斷煩惱、業、苦,至涅槃。 |
六、伽他 |
最後以偈頌的方式為結語。 |
1. 梵志永斷貪、瞋、癡的清淨。 |
2. 佛的諸煩惱及愛已斷遍知、故無所隨、所行無邊、無由往。 |
3. 於諸世間,我慢、愛、一切煩惱之彼相應尋伺、無明已斷遍知、已斷遍知,唯佛得稱真實梵志;無上覺者,方能永滅諸惡法。 |
4. 無名無明為生死根本,名色有情於中難可出,因貪、瞋、癡等煩惱流轉五趣,學於彼正度,無學於彼已度六內處及六外處等諸煩惱。 |
5. 阿羅漢,彼於三寶、四諦,皆自證知,非信他語有勝智見,離三界於三界中無容生處,棄捨恒常希望是丈夫中名為第一最勝最上。 |
6. 諸外道依著三十六愛行惡見分別著所依,而往苦處。 |
7. 鼓勵棄身惡行,及語惡行,棄意惡行,及餘過失。由所見聞覺知中棄捨一切所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 |
9. 顯四聖諦,勸彼勿希求欲界,色、無色界,應喜諸善法,起貪瞋癡時,應寂等寂最極寂靜,勸勵彼心應離欲界,色、無色界,便得至苦邊際。 |
10. 如實知身如聚沫,如實覺身同陽焰,見修所斷了知無常能滅。 |
11. 對空無願無相於內外境,應正生起。應喜諸善法,隨觀有漏五蘊有起、盡義。成就決擇心、善巧心、調柔心於諸趣、諸有、諸生,已解脫、遍解脫、極解脫。 |
12. 諸外道雖脫欲界,然彼而墜色、無色界生,及墮彼受生貪,雖彼於順五下分結雖少分斷,而餘多故,後必起貪,還生欲界。而諸阿羅漢已證無餘依涅槃界乘道樂,至涅槃樂。 |
13. 諸阿羅漢於四識住中,無牽後有-有取之識,無慢、無愛,對貪瞋癡之縛,已解脫、遍解脫、極解脫。對於彼唯應稱譽,不應譏毀,若致譏毀,因損壞世間真福田獲罪無邊。 |
本論的傳譯 |
本論的形成有二說,在《婆藪槃豆傳》中說為佛滅後五百年在罽賓國所撰集,在《大唐西域記》卷四則說係佛滅後三百年在北印度至那仆底國秣蘇伐那寺所著述。 |
另有一異譯 |
《阿毗達磨八犍度論》,前秦.僧伽提婆與竺佛念共譯,三十卷,二十萬五千餘字,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分八犍度,四十四跋渠。但現代日本學術界有人認為,二者是各具獨特意義的異本異譯。 |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