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如來藏經》,又名《如來藏經》,全一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本經為如來藏系經論中最早的經典,內容約四千多字,闡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藏,譬喻說明佔本經大部分。首先敍述佛以神變而現出無數的蓮華,佛坐於其上,依此情景,一連用九種譬喻,使人人覺得身相莊嚴的如來,就在自己身中不離自身,激發願求修持。這九種譬喻在《寶性論》解說為如來藏為九類煩惱所染,然在眾生煩惱身中,有清淨如來,即眾生在諸種煩惱之中,如來藏亦不會被染污。 |
本經的地位及特色: |
一、本經係闡釋如來藏之諸經論中的最早作品。 |
二、本經所主張「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之經旨,由《涅槃經》繼承,而成「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說。 |
三、本經的九種譬喻對以後的大乘佛教,有極深遠影響的譬喻集。 |
四、本經繼承《華嚴》的〈如來性起品〉,以如來藏為主題而出現於大乘佛教界。 |
本經本經之形式,均為長行之後即有偈頌,乃重頌之形式。一開始即用「萎華有佛」譬喻含如來藏重要思想接著八個譬喻只是譬喻的材料不同,均闡釋一切眾生皆具如來藏,佛為令眾生滅除煩惱,顯現佛性,故出現於世,宣說此經。內容可分為序說、正說、結說。 |
壹、序說: |
佛已成佛十年,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寶月講堂栴檀重閣。與大比丘眾百千人,菩薩摩訶薩六十恒河沙,及天龍八部等。佛以神通,現無量千葉蓮華色香具足而未開敷,華內皆有化佛。上昇虛空彌覆世界猶如寶,須臾萎變。金剛慧菩薩啟問,佛答有大方等經名如來藏,將欲演說。 |
貳、正說:佛以九種譬喻為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性。 |
一、萎華有佛 |
無數蓮花忽然萎變,無量化佛在蓮花內。如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與佛無異。 |
二、蜂群繞蜜 |
如淳蜜在巖樹中,無數群蜂圍繞守護,時有一人巧智方便,先除蜂乃取其蜜。一切眾生為諸煩惱之所覆亦如彼蜜群蜂守護。佛以善方便隨應說法,滅除煩惱開佛知見。 |
三、粳糧離皮 |
如粳糧未離皮,貧愚輕賤謂為可棄,但除皮後精為御用。諸眾生煩惱糠覆蔽如來無量知見,故佛以方便說法,令除煩惱淨一切智。 |
四、不淨處金 |
如真金墮不淨處,隱沒多年,真金不壞而莫能知。不淨處即無量煩惱,真金寶者如來藏。是故如來廣為說法,令諸眾生除滅煩惱。 |
五、貧家寶藏 |
如貧家有珍寶藏,寶不能言我在於此。一切眾生大法寶藏在其身內,不聞不知耽惑五欲,輪轉生死受苦無量。是故諸佛出現於世,為開身內如來法藏。 |
六、菴羅果種 |
如菴羅果內實不壞,種之於地成大樹王。諸眾生如來寶藏在無明殼,猶如果種在於核內,佛為菩薩摩訶薩淨佛智故顯現此義。 |
七、弊物裹金像 |
如有人持真金像,行詣他國經由險路懼遭劫奪,裹以弊物令無識者。此人於道忽便命終,於是金像棄捐曠野,行人踐蹈咸謂不淨。諸眾生種種煩惱,長夜流轉生死無量,如來妙藏在其身內,儼然清淨與佛無異,是故佛為眾生說法,斷除煩惱淨如來智。 |
八、貧女貴胎 |
譬如女人貧賤醜陋,眾人所惡而懷貴子,當為聖王王四天下。此人不知經歷時節,常作下劣生賤子想。一切眾生輪轉生死受諸苦毒,其身皆有如來寶藏。故如來普為說法,令諸眾生莫自輕鄙,若勤精進,滅眾過惡,則受菩薩及世尊號,化導濟度無量眾生。 |
九、模中金像 |
如鑄師鑄真金像,既鑄成已倒置于地,外雖焦黑內像不變,開摸出像金色晃曜。一切眾生佛藏在身,佛為說法令彼諸眾生得息清涼,以金剛慧搥破煩惱,開淨佛身如出金像。 |
參:結說:說明流通功德及以已為例證說。 |
說明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本經的殊勝功德。佛並說其過去世為無邊光菩薩時,有常放光明如來為諸菩薩無數因緣百千譬喻說如來藏大乘經典,諸菩薩等聞說此經受持讀誦如說修行。除文殊師利、觀世音、大勢至、金剛慧菩薩餘皆已成佛,即聞本經者皆能成就佛道。與會者金剛慧菩薩眾等信受奉行。 |
本經的譯本如下: |
一、西晉.法炬譯《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早已佚失。 |
二、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方等如來藏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
三、唐.不空譯《大方廣如來藏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
四、現存尚有西藏譯本,收錄於西藏大藏經第三十六卷。 |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