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收錄中文、日文、西文中論之圖書資料、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期刊論文、研究報告、視聽資料。 |
2. | 著錄欄位依序為:題名、著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七項。 |
3. | 排列順序:依筆劃順序排列。 |
4. | 資料項度不詳者,略而不寫。 |
5. | 本書目之日文字採用Unicode碼輸入顯示。 |
□圖書資料 |
| Acharya Chandrakirtiby; Upadhya Tilak Kusum,Lotsawa Pa Tshab Nyitrans. by。《Dbu ma la hjug pa ran hgrel = Madhyamakapathara bhasuyamnama》。Dharmsala, India : The Council of Cultural & Religious Affairs of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1968。 |
| Akira Saito。《Study of the Buddhapalita-Mulamadhyamaka-Vrtti :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the...》。Canberra, ACT AU :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 1984。 |
| Alex Wayman。《The tathagata chapter of Nagarjuna’s Mula-madhyamaka-karika》。University of Hawaii, 1988。 |
| Andrew P. Tuck。《Madhyamakaśāstra of Nāgārjuna with the commentary : Prasannapadā by Candrakīrti》。Darbhanga : Mithila Institute of Post-Graduate Stidies and Research in Sanskrit Learning, 1960。 |
| Bernhard Weber-Brosamer, Dieter M. Back。《Die Philosophie der Leere : Nāgārjunas Mūlamadhyamaka-Kārikās Übersetzung des buddhistischen Basistextes mit kommentierenden Einführungen》。Wiesbaden : Harrassowitz, 1997。 |
| Brad Warner, Gudo Nishijima By。《Fundamental Wisdom of the Middle Way》。Monkfish Book Publishing, 2011。 |
| Brian Bocking。《Nagarjuna in China : a translation of the middle treatise》。New York, U.S.A. : The Edwin Mellen Press, c1995。 |
| 《bstan bcos dbu ma la 'jug pa'i rnam bshad dgongs pa rab gsal gyi dka' gnad gsal bar byed pa'i spyi don legs bshad skal bzang mgul rgyan》。India : s.n., 19--。 |
| C. W. Huntington, Jr. & Geshé Namgyal Wangchen。《Mūlamadhyamakakārikā of Nāgārjuna :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Introduction, Sanskrit Text,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Annotation)》。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6。 |
| David J. Kalupahana。《Mūlamadhyamakakārikā of Nāgārjuna :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1st Indian ed.。Delhi, India : Motilal Banarsidass, 1991。 |
| David J. Kalupahana。《Nāgārjuna :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 : Mūlamadhyamakakārikā》。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1986。 |
| 《dbu ma la 'jug pa》。India : s.n., 19--?。 |
| Go bo Rab 'Byams pa Bsod nams Seng geby。《Removal of wrong views : a general synopsis of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middle" and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 points of each of its subjects》。Kathmandu, Nepal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Academy, 2005。 |
| Heramba Chatterjee Sastryed. & trans. by。《Mula-Madhyamaka-Karika of Nagarjuna, Chapters VI & VII. Part II》。1st ed.。Calcutta, India : Firma K. L. Mukhopadhyay, 1962。 |
| J. Kalupahana tr.& annot.。《Nagarjuna :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Mulamadhyamakakarika.》。Albany : State Univ.of N.Y.Pr., 1986。 |
| J. W. De Jong ed.。《Nāgārjuna:Mūla[-]Madhyamaka[-]Kārikā.》。Adyar : Adyar Library & Research Centre, 1977。 |
| Jay L. Garfield trans. by。《The fundamental wisdom of the middle way : Nagarjuna's Mulamadhyamakakarika》。New York, U.S.A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
| K Inada。《Mulamadhyamakakarika》。Hokuseido, 1970。 |
| Kenneth K. Inada by。《Nāgārjuna : a translation of his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with an introductory essay》。Tokyo : Hokuseido Press, 1970。 |
| Kenneth K. Inada。《Nāgārjuna: A Translation of his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with an Introductory》。Delhi, India :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93。 |
| Kenneth K. Inada。《Nagarjuna:Mulamadhyamakakarika》。New Delhi, India :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93。 |
| Khenpo Tsultrim Gyamtso。《The Sun of Wisdom: Teachings on the Noble Nagarjuna’s Fundamental》。Boston : Shambhala Publications, 2003。 |
| L. D. L. V. Poussin。《Mulamadhyamakakarikas de Nagarjuna》。Royal Asiatic Society, 。 |
| Louis de La Vallee Poussin Pub. par。《Mulamadhyamakakarikas (Madhyamikasutras) de Nagarjuna, avec la Prasannapada commentaire de Candrakirti.》。Tokyo : Sankibo Shoten, 1958。 |
| Louis de la Vallée Poussin pub. par。《Mulamadhyamakakarikas (Madhyamikasutras) de Nagarjuna, avec la Prasannapada commentaire de Candrakirti》。St.-Pétersbourg : Impr. de l’ Académie impériale des sciences, 1913。 |
| Max Walleser。《Madhyamakakārikā's 1.1-2.25 (with Bhāvaviveka's `Prajñāpradīpa')》。Calcutta : , 1914。 |
| Nagarjuna; J. W. de Jong ed. by。《Mulamadhyamakakarikah》。Madras, India : The Adyar Library and Research Centre, c1977。 |
| Nagarjuna; Lutz Geldsetzer aus dem chinesischen Text des Kumarajiva übersetzt und mit einem Kommentar herausgegeben von。《Die Lehre von der Mitte (Mula-madhyamaka-karika) : Chinesisch-Deutsch = Zhong lun》。Hamburg : Felix Meiner, c2010。 |
| P. L. Vaidya first edition edited by; Shridhar Tripathi second edition edited by。《Madhyamakasāstra of Nāgārjuna : with the commentary : Prasannapadā by Candrakīrti》。Darbhanga : Mithila Institute of Post-Graduate Studies and Research in Sanskrit Learning, 1987。 |
| Pandeya Raghunath ed. by。《The Madhyamakasastram of Nagarjuna. Volume One》。1st ed.。Delhi, India : Motilal Banarsidass, 1988-1989。 |
| Pandeya Raghunath ed. by。《The Madhyamakasastram of Nagarjuna. Volume Two》。1st ed.。Delhi, India:Motilal Banarsidass, 1988-1989。 |
| Ram Chandra Pandeya and Manju translated by。《Nagarjuna's philosophy of no-identity : with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s of the Madhyamaka-karika, Sunyata-saptai and Vigrahavyavartani》。Delhi, India : Eastern Book Linkers, 2010。 |
| Stephen Batchelor。《Verses from the Center: A Buddhist Vision of the Sublime》。Riverhead Trade, 2001。 |
| Swami Dwarika Das Shastri ed. by。《Madhyamakasastra of Nagarjuna : with the commentary Prasannapada by Chandrakirtti & with Hindi summary by Acharya Narendradeva》。1st ed.。Varanasi, India : Bauddha Bharati, 1983。 |
| Th. Stcherbatsky; Jaideva Sin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introd. by。《The conception of Buddhist nirvāṇa : with Sanskrit text of Madhyamaka-kārikā》。Delhi, India : Motilal Banarsidass Pvt. Ltd., 2003。 |
| Tsong Khapa; Geshe Ngawang Samten and Jay L. Garfield Trans. by。《Ocean of Reasoning : A Great Commentary on Nāgārjunian’s Mūlamadhyamakakārikā》。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
| ダライ.ラマ14世テンジン.ギャツォ著;マリア.リンチェン譯。《ダライ.ラマの「中論」講義第18.24.26章》。東京:大藏出版,2010。 |
| ナーガールジュナ著;西嶋和夫譯。《中論》。改訂版。東京:金澤文庫,2006。 |
| ナーガールジュナ著;西嶋和夫譯。《根本的な中論の歌:釋尊の教えは實在論である》。東京:金澤文庫,2009。 |
| 三井晶史編纂。《昭和新纂國譯大藏經. 論律部 第8卷:大智度論 第6.中觀論.百論.十二門論》。東京:名著普及會,1991。 |
| 三枝充悳。《中論》。修訂版。東京:第三文明社,1991。 |
| 三枝充悳;久我順。《中論、梵漢藏對照語彙》。東京:三省堂,1954。 |
| 三枝充悳譯注。《中論:緣起.空.中の思想. 上》。修訂版。東京:第三文明社,1995。 |
| 三枝充悳譯注。《中論:緣起.空.中の思想. 中》。修訂版。東京:第三文明社,1998。 |
| 三枝充悳譯注。《中論:緣起.空.中の思想. 下》。修訂版。東京:第三文明社,1998。 |
| 三枝充惪著。《中論偈頌總覽》。初版。東京:第三文明社,1985。 |
| 上野順瑛著。《中論.因果の論理的構造》。京都:平樂寺書店,1974。 |
| 小川一乘著;安居事務所編。《五如理論:中論の要諦》。京都:真宗大谷派宗務所出版部,1989。 |
| 巴雄.仁青才讓。《中觀論總義》。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6。 |
| 王明倫編著。《空的哲學》。臺北新店:常春樹,民78。 |
| 立川武藏。《中論 サンスクリット索引》。京都:法藏館,2007。 |
| 立川武藏著。《中論の思想》。初版。京都:法藏館,1994。 |
| 立川武藏著。《空の構造:『中論』の論理》。初版。東京:第三文明社,1986。 |
| 立川武藏編。《中論サンスクリット索引 = A KWIC index to the Mūlamadhyamakakārikā》。京都:法藏館,2007。 |
| 宇井伯壽著。《宇井伯壽著作選集. 第4卷:三論解題.國譯中論.中之頌:梵文邦譯》。再版。東京:大東出版社,1971。 |
| 寺本婉雅編纂。《西藏文龍樹造中論無畏疏:北京, ナルタン兩版對校》。丁字屋書店,1936。 |
| 池田澄達著。《根本中論疏無畏論譯註》。東京:東洋文庫,昭和7。 |
| 西嶋和夫著。《中論提唱. 第1卷》。東京:金澤文庫,1998。 |
| 西嶋和夫著。《中論提唱. 第2卷》。東京:金澤文庫,1998。 |
| 西嶋和夫著。《中論提唱. 第3卷》。東京:金澤文庫,1998。 |
| 西嶋和夫著。《中論提唱. 第4卷》。東京:金澤文庫,1998。 |
|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主編。《般若藏. 宗論部:中論外六部》。初版。高雄:佛光,1997。 |
|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主編。《般若藏. 著述部:中觀論頌講記》。初版。高雄:佛光,1997。 |
|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總編輯。《中國佛教學術論典. 21:三論宗佛學思想研究. 吉藏二諦思想研究. 金剛經般若思想初探. 龍樹空觀與商羯羅不二論. 宗喀巴及其《中論》廣釋. 否定性的直覺思維-《中論》思維方法述評》。初版。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 |
| 佐佐木月樵著。《龍樹の中論及其哲學》。東京:甲子社書房,1926。 |
| 佐佐木月樵編。《中論偈頌:附.十二門論偈頌、讃法界頌》。京都:法文館,大正5。 |
| 吳汝鈞著。《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初版。臺北:臺灣商務,1997。 |
| 李潤生。《中論(上、下)》。香港:博益,1996。 |
| 李潤生著。《中論析義(上冊)》。初版。香港九龍:佛教志蓮圖書館,1999。 |
| 李潤生著。《中論析義(下冊)》。初版。香港九龍:佛教志蓮圖書館,1999。 |
| 李潤生導讀。《中論》。香港:密乘佛學會,1996。 |
| 李潤生導讀。《中論》。第1版。北京:中國書店,2009。 |
| 李潤生導讀。《中論導讀. 上》。初版。臺北:全佛文化,1999。 |
| 李潤生導讀。《中論導讀. 下》。初版。臺北:全佛文化,1999。 |
| 李潤生導讀。《中論導讀》。北京:中國書店,2007。 |
| 나가르주나 지음;황산덕 역해。《중론송》。개정판[改訂版]。서울시:서문당,1996。 |
| 金仁德지음。《中論頌研究》。서울:불광출판부,1995。 |
| 青目釋本輯出;鳩摩羅什序。《中論頌、十二門論》。臺北:新文豐,1993。 |
| 《昭和新纂國譯大藏經(論律部 第8卷)OD版:大智度論第六.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東京:大法輪閣,2009。 |
| 昭和新纂國譯大藏經編輯部。《大智度論第六 -- 中觀論 -- 百論 -- 十二門論》。東京:名著普及會,1977。 |
| 昭和新纂國譯大藏經編輯部編。《昭和新纂國譯大藏經. 論律部 第8卷:大智度論第六.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東京:大法輪閣,2009。 |
| 宮本正尊。《大乘佛教の成立史的研究 付中論梵漢藏對照語彙》。東京:三省堂,1955。 |
| 常本憲雄著。《空觀哲學:「中論」の日本的研究》。東京:第一書房,1942。 |
| 第十四世達賴喇著。《從懷疑中覺醒:從《中觀根本論》談起》。臺北:橡實,2011。 |
|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講授;蔣揚仁欽口譯;林耿如整理。《中觀正見》。美國加州:悲智學佛會,1998。 |
| 陳學仁著。《龍樹菩薩中論八不思想探究》。初版。臺北三重:佛光文化,2000。 |
| 黃家樹著。《中觀要義淺說》。初版。臺北:全佛文化,2002。 |
| 黑崎宏著。《ウィトゲンシュタインから龍樹へ:私說「中論」》。初版。東京:哲學書房,2004。 |
| 鳩摩羅什譯。《中論 六卷》。揚州藏經院刊本。清光緒33年(1907)。 |
| 鳩摩羅什譯。《中論頌(佛教原書 184)》。金陵刻經處,1995。 |
| 福嚴佛學院。《《中論》選讀講義》。新竹:福嚴佛學院,2003。 |
| 稻津紀三,曾我部正幸。《龍樹空觀.中觀の研究.付卷:梵漢和對照.中論本頌原典》。東京:三寶,1988。 |
| 稻津紀三,曾我部正幸編譯。《中論本頌:梵文原典.和譯.漢譯.訓讀》。 |
| 稻津紀三著。《中論と他力信仰》。再版。東京:大東,昭和53[1978]。 |
| 龍樹。《中論-享和2刊-》。1802。 |
| 龍樹原著;鳩摩羅什原譯;蕭振士今譯。《中論》。臺北:恩楷,2007。 |
| 龍樹造;青目釋;釋吉藏疏。《中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
| 龍樹尊者。《中論》。神奈川:金澤文庫,1995。 |
| 龍樹菩薩;鳩摩羅什譯。《中觀論頌(新版)》。臺北:方廣,2008。 |
| 龍樹菩薩;寶幢。《中觀論頌記要》。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2009。 |
| 龍樹菩薩造頌;印順導師科判。《中觀論頌科判》。新竹:印順文教基金會,2009。 |
| 龍樹菩薩著;鳩摩羅什譯。《中論》。臺北:圓覺學舍,1984。 |
| 龍樹著;鳩摩羅什譯;佐佐木月樵編。《中論偈頌:附十二門論偈頌、讃法界頌》。京都:法文館,1916。 |
| 韓廷傑釋譯。《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 10:中論》。初版。臺北:佛光文化,1997。 |
| 釋大勢講述。《中論》。南投:釋大勢,2009。 |
| 釋印順著。《藥師經講記 ; 中觀論頌講記》。北京:中華書局,2009。 |
| 釋印順講;演培記錄。《中觀論講記》。香港:正聞學社,民411952。 |
| 釋印順講;釋演培記。《妙雲集. 五:中觀論頌講記》。新版。新竹竹北:正聞,民89。 |
| 釋印順講;釋慧瑩筆錄。《中觀論選頌講記》。初版。新竹竹北:正聞,2009。 |
| 釋吉藏疏。《中論 ; 百論 ; 十二門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
| 釋見安著。《般若中論明義(上)》。第一版。臺北三重:大如國際,2008。 |
| 釋見安著。《般若中論明義(下)》。第一版。臺北三重:大如國際,2008。 |
| 釋明慧宣講;劉錦華筆錄;黃家樹參訂。《中觀論頌選釋》。香港初版。香港九龍:明珠佛學社,1996。 |
| 釋果煜著。《中觀論頌直了:佛法的心要》。初版。臺北:法鼓文化,1997。 |
| 釋法尊等譯述。《七十空性論科攝 ; 中論略義 ; 中論文句釋》。台一版。臺北:新文豐,民76。 |
| 釋厚觀。《《中論》選讀》。新竹:福嚴佛學院。 |
| 釋智諭。《中論要解》。再版。臺北三峽:西蓮淨苑,2008。 |
【順中論】 |
| 般若流支譯。《順中論(佛教原書 198)》。金陵刻經處,1995。 |
【般若燈論】 |
|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主編。《般若藏. 宗論部:般若燈論釋外二部》。初版。高雄:佛光,1997。 |
| 波羅頗蜜多羅譯。《般若燈論》。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
| 野澤靜證譯。《軌範師清辨造根本中の註.般若燈の中の如來の觀察と名くる第二十二品》。不明:不明,19--。 |
| 徹聖上師引禮。《般若燈論引禮》。臺北:新文豐。 |
| 龍樹菩薩造;分別明菩薩釋;波羅頗蜜多羅譯。《般若燈論釋 十五卷》。北京:九洲圖書,1998。 |
【大乘中觀釋論】 |
| 安慧菩薩造;釋惟淨等奉詔譯。《大乘中觀釋論》。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98。 |
| 釋惟淨等譯。《大乘中觀釋論外20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2。 |
【中觀論疏】 |
| 吉藏。《中論疏 10卷20冊 -江戶期版-》。 |
| 吉藏。《中論疏 1〜5》。 |
| 鳩摩羅什譯;吉藏。《中觀論疏 全26卷13冊(佛教原書 194)》。金陵刻經處,1995。 |
| 釋吉藏疏。《中觀論疏(上)》。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81。 |
| 釋吉藏疏。《中觀論疏(下)》。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81。 |
| 釋吉藏撰。《中觀論疏 ; 中論科判》。臺北:慧日星期學院,民76。 |
| 釋吉藏撰。《中觀論疏 二十六卷》。合肥:黃山書社,2008?。 |
| 釋吉藏撰。《中觀論疏.中論科判》。臺北:新文豐,1994。 |
| 釋龍樹造;釋青目釋論;釋吉藏疏。《中觀論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7。 |
【入中論】 |
| Candrakirti By。《Madhyamakavatara》。BiblioLife, LLC, 2009。 |
| Candrakirti By; Nagarjuna By; Louis De La Vallee Poussin By。《Madhyamakavatara》。Nabu Press, 2010。 |
| Candrakirti par ; Louis de la Vallee Poussin traduction tibétaine publiée par。《Madhyamakāvatāra》。St. Pétersbourg : Imprimerie de l’ Académie impériale des sciences, 1912。 |
| Candrakirti par; Louis de la Vallee Poussin traduction Tibetaine par。《Bibliotheca Buddhica. Ⅸ : Madhyamakavatara》。1st Indian ed.。Delhi, India :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Private Limited, 1992。 |
| Candrakīrti par; traduction Louis de la Vallée Poussin Tibétaine,publiée par。《Madhyamakāvatāra》。Osnabrück : Biblio, 1970。 |
| Candrakirti; Helmut Tausc herubersetzt & Kommentiert von。《Madhyamakavatarah und Madhyamakavatarabhasyam. Kapitel VI, Vers 166-226》。Wien, Austria : Arbeitskreis fur Tibetische und Buddhistische Studien Universitat Wien, 1981。 |
| Candrakirti; Louis de la Vallée Poussin Edited by。《Madhyamakavatara-traduction tibetaine》。St.Pétersbourg, 1907。 |
| Candrakirtipar;Louis de la Vallee Poussintrans. par。《Madhyamakavatara》。Osnabruck, Germany : Biblio Verlag, 1970。 |
| Candrakirti著;山口益譯註。《月稱造中論釋. 第1-2卷》。東京:清水弘文堂書房,1968。 |
| Helmut Tauscher。《Verse-index of Candrakirti's Madhyamakavatara. Tibetan versions》。Wien, Austria : Arbeitskreis fur Tibetische und Buddhistische Studien Universitat Wien, 1989。 |
| 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 translated by。《Introduction to the Middle Way: Candrakirti's》。Boston : Shambhala, 2002。 |
| Peter Fennerby。《The ontology of the middle way》。Dordrecht, Netherlands :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c1990。 |
| Tashi Tsering restored into Sanskrit, translated into Hindi, and critically edited Tibetan text by。《Madhyamakāvatāra of ācarya Candrakīrti : root text along with the autocommentary》。Sarnath, Varanasi : Central institute of higher Tibetan studies, 2005。 |
| ジェトゥン.シェーラプワンポ著;大谷大學編。《入中論講釋:意趣再明》。京都:臨川書店,1992。 |
| ダライ.ラマ一世ゲンドゥンドゥプ著;ツルティム.ケサン,藤仲孝司共譯。《『入中論の意趣善明の鏡』(追贈):和譯と研究》。京都:文榮堂,2002。 |
| チャンドラキールティ註;本多惠譯。《中論註和譯》。東京:國書刊行會,1988。 |
| 小川一乘著。《入中論の解讀》。京都:文榮堂書店,1976。 |
| 小川一乘著。《空性思想の研究:入中論の解讀》。京都:文榮堂,昭和51。 |
| 月稱; Karmapa Mikyo Dorje; Ari Goldfield (tr.); Jules Levinson (tr.); Jim Scott (tr.); Birgit Scott (tr.)。《The Moon of Wisdom: Chapter Six of Chandrakirti's Entering the Middle Way with Commentary from the Eighth Karmapa Mikyo Dorje's Kagyu Siddhas》。Ithaca, NY US:Snow Lion Publications,2005。 |
| 月稱法師著。《入中論頌(小摺本)》。臺北:方廣,2006。 |
| 月稱原著;班禪.夏嘉曲登注解。《《入中論》詳解》。第一版。成都:四川民族,1991。 |
| 月稱造論;宗喀巴疏;釋法尊譯。《入中論釋》。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89。 |
| 月稱菩薩造論;釋法尊譯講。《入中論講記》。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2。 |
| 月稱論師造;釋法尊譯。《入中論》。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85。 |
| 月稱論師造論;宗喀巴造疏;釋妙因錄疏釋頌。《入中論釋》。2版。臺北:方廣文化,2006。 |
| 北畠利親著。《月稱釋中論:觀法品.觀四諦品譯註》。京都:永田文昌堂,1991。 |
| 本多惠譯。《チャンドラキ―ルテ中論註和譯》。東京:國書刊行會,1988。 |
| 林崇安編著。《西藏中觀學:入中論的甚深見》。初版。臺北汐止:大千,民96。 |
| 林崇安編著。《西藏中觀學:入中論的廣大行》。初版。臺北中和:大千,民96。 |
| 林崇安編。《入中論的要義和探究》。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2010。 |
| 臨川書店刊編。《入中論講譯再明》。京都:臨川書店。 |
| 釋明賢著。《入中論導讀》。第一版。北京:線裝書局,2005。 |
| 釋法尊講;王恩洋講;釋隆蓮記錄。《入中論講記. 攝大乘論疏略述》。成都:成都市愛道堂流通,1995。 |
| 釋法尊講述;釋弘悲記;釋隆蓮筆記。《四宗要義講記 ; 入中論講記合刊》。杭州:浙江省佛教協會倡印,1995。 |
| 釋演培著。《入中論頌講記》。臺北:天華出版公司,1997。 |
| 釋演培著。《演培法師全集. 15:論釋. 二--入中論頌講記》。新版。高雄:演培法師全集出版委員會,2006。 |
| 釋演培釋註;聖流記。《諦觀全集. 16:入中論頌講記》。初版。臺北:天華,民78-80。 |
| 釋寶憧講。《入中論頌講義》。臺北:吉祥文物中心。 |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 |
| Anne Carolyn Klein Collected, translated, edited, annotated, and introduced by; Jeffrey Hopkins and Anne Klein translation of Tsong-kha-pa's text by; Jeffrey Hopkins annotations by。《Path to the middle : oral Mādhyamika philosophy in Tibet : the spoken scholarship of Kensur Yeshey Tupden : commenting on Tsong-kha-pa's Illumination of the thought, extensive explanation of (Candrakīrti's) "Entrance to (Nāgārjuna's) 'Treatise on the middle way'" : (dbu ma dgongs pa rab gsal), the sixth chapter, "Perfection of wisdom" verses 1-7》。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1994。 |
| Helmut Tauscher。《Die Lehre von den zwei Wirklichkeiten in Tso Kha Pas Madhyamaka‐Werken.》。Wien, Vienna : Arbeitskreis fur Tibetische und Buddhistische Stud.,Univ.Wien, 1995。 |
| 一世達賴喇嘛著。《入中論甚深密意明鏡》。[初版]。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1。 |
| 米滂仁波切著;堪布索達吉譯。《中論釋:善解龍樹密意莊嚴論》。初版。臺北:寧瑪巴喇榮三乘法林佛學會,2008。 |
| 宗喀巴大師;法尊法師譯;陳玉蛟校訂。《入中論善顯密義疏》。臺北:法爾,1991。 |
| 宗喀巴著;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主編;法尊法師譯。《宗喀巴大師集. 第三卷, 菩提道次第略論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
| 宗喀巴著;釋法尊譯。《入中論善顯密義疏》。第一版。臺北:法爾,民80。 |
【淨明句論】 |
| Candrakirti。《Prasannapada madhyamakavrtti : douze chapitres traduits du sanscrit et du tibetain》。Paris, France : Adrien-Maisonneuve, 1959。 |
| Candrakirti; Louis de la Vallée Poussin Edited by。《Mulamadhyamakavrtti : Prasannapada》。Pétersbourg : Bibliotheca Buddhica ISt, 1903。 |
| Claus Oetke。《Logic Matters in the Prasannapadā: A Study on Reasoning and Proof in Metaphysics》。Stockholm : Stockholm University, 2006。 |
| David Seyfort Ruegg。《Two prolegomena to madhyamaka philosophy : Candrakīrti's Prasannapadā Madhyamakavṛttiḥ on Madhyamakakārikā I.1, and Tsoṅ kha pa Blo bzaṅ grags pa/Rgyal tshab Dar ma rin chen's Dka gnad/gnas brgyad kyi zin bris : annotated translations》。Wien, Vienna : Arbeitskreis für Tibetische und Buddhistische Studien, Universität Wien, 2002。 |
| G. C. Nayak。《Nirvāṇa In Candrakīrti's Prasannapadā : a study in the Mādhyamika concept of Nirvāṇa in the context of Indian thought》。Shimla : Indian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y, 2006。 |
| J. W. de Jong par。《Cinq chapitres de la Prasannapada》。Paris, France : Librairie Orientaliste Paul Geuthner, 1949。 |
| Jacques May par。《Candrakirti Prasannapada Madhyamakavrtti : douze chapitres traduits du Sanscrit et du Tibetain, accoumpagnes d'une introduction, de notes et d'une edition critique de la version Tibetaine》。Paris, France : Adrien-Maisonneuve, 1959。 |
| Kanakura Ensho ...et al.。《プラサンナパダ-和譯:チャンドラキールティ》。Seoul : Institute of Korea Traditional Buddhism, 1988。 |
| Louis de la Vallée Poussin publiée par。《Madhyamakavr̥ttiḥ : Mūlamadhyamakakārikās (Mādhyamikasūtras) de Nāgārjuna avec la Prasannāpadā commentaire de Candrakīrti》。St. Pétersbourg : Académie impériale des sciences, 1913。 |
| Louis de la Vallée Poussin publiée par。《Madhyamakavr̥ttiḥ : Mūlamadhyamakakārikās (Mādhyamikasūtras) de Nāgārjuna avec la Prasannāpadā commentaire de Candrakīrti》。Tokyo : Meicho-Fukyū-Kai, 1977。 |
| Louis de la Vallée Poussin publiée par。《Mūlamadhyamakakārikās (Mādhyamikasūtras) de Nāgārjuna avec la Prasannapadā commentaire de Candrakīrti》。Osnabrück : Biblio Verlag, 1970。 |
| Louis de la Vallée Poussin, J.W. de Jong par。《Prasannapadā de Candrakīrti : Sanskrit text》。Seoul : Institute of Korea Traditional Buddhism, 1988。 |
| Mervyn Sprung trans. by。《Lucid exposition of the middle way : the essential chapters from the Prasannapada of Candrakirti》。Colorado, U.S.A. : Prajna Press, c1979。 |
| Mervyn Sprung translated from the Sanskrit by, in collaboration with T.R.V. Murti and U.S. Vyas。《Lucid exposition of the middle way : the essential chapters from the Prasannapada of Candrakirti》。London : Routledge & K. Paul, 1979。 |
| Ngrjuna By; Louis de La Valle Poussin Pub. Par。《Madhyamakavrttih. Mlamadhyamakakriks (Mdhyamikasutrs) de Ngrjuna, Avec La Prasannapad Commentaire de Candrakirti》。Nabu Press, 2010。 |
| Stanisław Schayer。《Ausgewählte Kapitel aus der Prasannapadā (V, XII, XIII, XIV, XV, XVI) : Einleitung, Übersetzung und Anmerkungen = Wybrane rozdziały z Prasannapady : wstęp, tłumaczenie i uwagi》。Nakładem Polskiej akademji umiejętności, 1931。 |
| Stanisław Schayer。《Ausgewählte Kapitel aus der Prasannapadā (v, xii, xiii, xiv, xv, xvi) : Einleitung, Übersetzung, und Anmerkungen》。Warszawa : W Krakowie, 1931。 |
| Susumu Yamaguchi(山口益) by。《Index to the Prasannapada Madhyamaka-vrtti. Part One : Sanskrit-Tibetan》。Kyoto, Japan : Heirakuji-Shoten, 1974。 |
| Susumu Yamaguchi(山口益) by。《Index to the Prasannapada Madhyamaka-vrtti. Part Two : Tibetan-Sanskrit》。Kyoto, Japan : Heirakuji-Shoten, 1974。 |
| Th. Stcherbatsky ...et al. by。《Candrakīrti Prasannapadā (歐語譯集成)》。Seoul : Institute of Korea Traditional Buddhism, 1988。 |
| Ulrich Timme Kragh。《Early Buddhist theories of action and result: a study of Karmaphalasambandha Candrakirti's Prasannapada, verses 17.1-20》。Wien, Vienna : Arbeitskreis fur tibetische und buddhistische Studien, Universitat Wien, 2006。 |
| チャンドラキールティ原著;奧住毅著。《中論註釋書の研究:チャンドラキールティ『プラサンナパダー』和譯》。新裝。東京:大藏出版,2005。 |
| チャンドラキールティ著;丹治昭義譯注。《中論釋:明らかなことば. 1》。吹田: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1988。 |
| チャンドラキールティ著;丹治昭義譯注。《中論釋:明らかなことば. 2》。吹田: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2006。 |
| 山口益。《中論釋》。京都:弘文堂,1947。 |
| 山口益。《月稱造中論釋索引 藏梵對照 1,2》。京都:平樂寺書店,1974。 |
| 月稱造;山口益譯。《『淨明句論』こ名づくる:中論釋. 一》。初版。東京:弘文堂,昭和22-24。 |
| 月稱造;山口益譯。《『淨明句論』こ名づくる:中論釋. 二》。東京:弘文堂,昭和22-24。 |
| 月稱造;山口益譯註。《中論釋. 第一卷》。東京:清水弘文堂,昭和43。 |
| 月稱著;山口益 譯。《「淨明句論」と名づくる月稱造中論釋. 第2》。東京:弘文堂書房,1949。 |
| 月稱著;山口益 譯。《「淨明句論」と名づくる月稱造中論釋》。東京:弘文堂書房,1947。 |
| 月稱論師原著;貢噶學珠仁波切(釋明性)譯著。《中觀論根本頌之詮釋《顯句論》》。第一版。苗栗南庄:薩迦貢噶佛學會,民97。 |
| 東方學院關西地區教室編。《チャンドラキールティのディグナーガ認識論批判:チベット譯『プラサンナパダー』和譯.索引》。京都:法藏館,2001。 |
| 釋惠敏,釋果徹合著。《生命緣起觀:梵本《淨明句論.第二十六品觀十二支分》初探》。初版。臺北:東初,民84。 |
| 釋惠敏。《梵本《中論頌 月稱註》(淨明句論)研究序論》。臺北:東初出版社,1986。 |
【其他中論註】 |
| Buddhapālita ; Max Walleser herausgegeben von。《Mūlamadhyamakavrtti : Tibetische Übersetzung》。Osnabrück : Biblio Verlag, 1970。 |
| Buddhapalita; Max Walleser herausg. von。《Bibliotheca Buddhica. ⅩⅥ : Mulamadhyamakavrtti--Tibetische ubersetzung》。1st Indian ed.。Delhi, India :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Private Limited, 1992。 |
| Buddhapālita; Max Walleser herausgegeben von。《Mūlamadhyamakavṛtti : Tibetische Übersetzung》。Tokyo : Meicho-Fukyū-Kai, 1977。 |
| |
| 龍樹造;寺本婉雅譯。《梵漢獨對校西藏文和譯中論無畏疏》。東京:國書刊行會,1974。 |
| |
| 巨.牟潘。《中論本注》。西寧:青海民族出版社,2005。 |
|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主編。《般若藏. 宗論部:中論疏》。初版。高雄:佛光,1997。 |
| |
| 宗喀巴。《般若中觀根本頌的注釋─正理海》。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2。 |
| 許得存。《宗喀巴及其《中論廣釋》》。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 |
□圖書論文 |
| Akira Saito。「Problems in translating the Mulamadhyamakakarikas as cited in its commentaries」。《Buddhist Translation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Delhi, India : Manohar Publications, 1995) : pp. 87-96。 |
| Alex Wayman。「Going and not going the scripture and MK, Chap. 2」。《Untying the Knots in Buddhism. Selected Essays》。(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1997) : pp. 293-310。 |
| Alex Wayman。「The Tathāgata chapter of Nāgārjuna's Mūla-madhyamaka-kārikā」。《Untying the Knots in Buddhism. Selected Essays》。(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1997) : pp. 175-190。 |
| Claus Oetke。「Materialien zur Übersetzung und Interpretation der Mūla-madhyamakakārikās」。《vol. 5 of Philosophia Indica》。(Reinbek : Verl. für Orientalische Fachpublikationen, 2001)。 |
| Elizabeth Napper原著;劉宇光譯。「中論的目的」。《緣起與空性:強調空性與世俗法之間相融性的藏傳佛教中觀哲學》。(第一版。香港九龍:志蓮淨苑文化部,2003)。 |
| Gadjin M. Nagao。「From Madhyamika to Yogacara : An Analysis of MMK, XXIV. 18 and ME I.1-2」。《Madhyamika and Yogacara : A Study of Mahayana Philosophies》。( : SUNY Press, 1991)。 |
| Jaidev Singh著;賴顯邦譯。「《中論》。龍樹和提婆(聖天)的生平」。《英漢對照中觀哲學概說》。(台一版。臺北:新文豐,民79)。 |
| K. Venkataramanan。「Zum Problem der Person in Nāgārjunas Mūla-madhyamaka-kārikās」。《Offenbarung als Heilserfahrung in Christentum, Hinuismus und Buddhismus》。(Freiburg - Basel – Wien, 1982) : pp. 167-185。 |
| Musashi Tachikawa (立川武藏)。「A logical analysis of the Mulamadhyamakakarika」。《Sanskrit and Indian studies: essays in honour of Daniel H. H. Ingalls》。(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80) : pp. 159-182。 |
| Musashi Tachikawa。「A note on the Mulamadhyaakakarika」。《Buddhism in Global Perspective. Volume 2》。(New Delhi, India : Somaiya, 2003) : pp. 34-42。 |
| Musashi Tachikawa。「The tetralemma in Chinese Hua-yen school: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the Madhyamakakarika」。《Kalyana-mitta : Professor H. Nakamura Felicitation Volume》。(Delhi :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91) : pp. 87-100。 |
| Ole Holtern Pind。「Nagarjunien divertimente–a close reading of Mulamadhyamakakarika VII.30cd and VIII.7cd」。《Pramanakirti. Papers Dedicated to Ernst Steinkellner》。(Wien : Arbeitskreis fuer Tibetische und Buddhistische Studien Universitaet Wien, 2007) : pp. 621-628。 |
| Peter Ebbatson。「The structural significance of Chapter 24 of the Madhyamakasastra」。《Buddhist Studies Present and Future》。(Paris, 1992) : pp. 19-22。 |
| Th. Stcherbatsky(舍爾巴茨基)著;宋立道譯。「《中論》第一、第十五、第十八及第二十五品」。《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第一版。臺北新店:圓明,民87)。 |
| Th. Stcherbatsky(舍爾巴茨基)著;宋立道譯。「關於《中論》與中觀派」。《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第一版。臺北新店:圓明,民87)。 |
| Tilmann Vetter。「Die Lehre Nāgārjunas in den Mūla-Madhyamaka-Kārikā」。《Epiphanie des Heils: Zur Heilsgegenwart in indischer und christlicher Religion》。(Wien : Institut fÜr Indologie der Universität Wien, 1982) : pp. 87-108。 |
| Tilmann Vetter。「Zum Problem der Person in Nagarjuna's Mula-Madhyamaka-karikas」。《Offenbarung als Heilserfahrung in Christentum, Hinuismus und Buddhismus》。(Freiburg im Breslau, 1982) : pp. 167-185。 |
| William L. Ames。「The spiritual significance of emptiness in Nagarjuna's Mulamadhyamakakarikas」。《Buddhist Thought and Applied Psychological Research》。(London, 2006) : pp. 20-35。 |
| たびんちゅてらだ。「空(中論の章)」。《インドの哲人の言葉たち:インド思想古典文學を辿る》。(名古屋:ブイツーソリューション,2008)。 |
| フォルカー.ベー。「『中論』と言語理論」。《ドイツ語學の諸相:西本美彥先生退官記念論文集》。(東京:郁文堂,2004)。 |
| 三井晶史編。「中論 卷第1〜4」。《昭和新纂國譯大藏經 論律部 第8卷》。 |
| 三友健容。「『中論』における『諸法實相』」。《日蓮教學教團史論集:冠賢一先生古稀記念論文集》。(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10)。 |
| 三枝充悳。「『中論』におけるブッダ觀」。《龍樹.親鸞ノート》。(增補新版。京都:法藏館,1997)。 |
| 三枝充悳。「『中論』における法(下)」。《玉城康四郎博士還曆記念論集:佛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77):頁227-250。 |
| 三枝充悳。「『中論』における法(上)」。《平川彰博士還曆記念論集:佛教における法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75):頁167-200。 |
| 三枝充悳。「大智度論所收偈頌と中論頌」。《龍樹.親鸞ノート》。(京都:法藏館,1983)。 |
| 三枝充悳。「中論』における法」。《三枝充悳著作集(第5卷):龍樹》。(初版。京都:法藏館,2004)。 |
| 三枝充悳。「中論研究序論(抄)」。《龍樹.親鸞ノート》。(京都:法藏館,1983)。 |
| 三枝充悳。「龍樹における空の思想−『中論』を中心として」。《龍樹.親鸞ノート》。(京都:法藏館,1983)。 |
| 三枝充惪,久我順共編。「中論梵藏漢對照語彙」。《大乘佛教の成立史的研究》。(東京:三省堂,1954)。 |
| 上田義文著。「中論における相關性の論理について:第十章『火と燃料との考察』の研究」。《大乘佛教思想の根本構造》。(京都:百華苑,1957)。 |
| 大寶著。「中論四句四處異釋」。《法華玄義釋籖講述》。(:貝葉書院,明29)。 |
| 山口益。「中論の歸敬偈」。《大乘としての淨土:空.唯識から念佛へ》。(東京:大法輪閣,2007)。 |
| 山口益。「龍樹とその根本中論」。《大乘としての淨土:空.唯識から念佛へ》。(東京:大法輪閣,2007)。 |
| 山口益著。「根本中論──八不──戲論寂滅──空性.勝義諦──空用」。《般若思想史》。(京都:法藏館,1999)。 |
| 山口益著;肖平,楊金萍譯。「根本中論──八不──戲論寂滅──空性.勝義諦──空用」。《般若思想史》。(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2006)。 |
| 山田龍城著。「中觀論書」。《梵語佛典の諸文獻:大乘佛教成立論序說. 資料篇》。(京都:平樂寺,1959)。 |
| 中村元。「『中論』」。《龍樹》。(東京:講談社,2002)。 |
| 中村元。「『中論』における『緣起』の意義」。《大山公淳教授頌壽記念論文集(下)》。(和歌山:高野山出版社,1965)。 |
| 中村元。「『中論』における『緣起』の意義」。《龍樹》。(東京:講談社,2002)。 |
| 中村元。「『中論』における否定の論理の歷史的脈絡」。《龍樹》。(東京:講談社,2002)。 |
| 中村元。「『中論』の中心思想としての緣起」。《龍樹》。(東京:講談社,2002)。 |
| 中村元。「『中論』諸註釋における解釋の相違」。《橋本博士退官記念:佛教研究論集》。(大阪:清文堂出版,1975):頁65-80。 |
| 中村元。「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の思想-『中論』を中心として」。《龍樹》。(東京:講談社,2002)。 |
| 中村元。「中論」。《佛陀.大乘佛教集》。(町田:玉川大學出版部,1983)。 |
| 中村元。「空の思想―『中論』」。《現代語譯大乘佛典(7):論書》。(東京:東京書籍,2004)。 |
| 中村元校注。「大乘佛教の哲學 中論.唯識三十頌」。《佛陀.大乘佛教集》。(町田:玉川大學出版部,1983)。 |
| 中村元著。「『中論』における〈緣起〉の意義」。《中村元選集[決定版]. 第22卷:空の論理》。(東京:春秋社,1988-1997)。 |
| 中村元著。「『中論』における生と死」。《中村元選集[決定版]. 第22卷:空の論理》。(東京:春秋社,1994)。 |
| 中村元著。「『中論』における否定の論理の歷史的脈絡」。《中村元選集[決定版]. 第22卷:空の論理》。(東京:春秋社,1994)。 |
| 中村元著。「『中論』における無我說」。《中村元選集[決定版]. 第22卷:空の論理》。(東京:春秋社,1988-1997)。 |
| 中村元著。「『中論』の中心思想としての緣起」。《中村元選集[決定版]. 第22卷:空の論理》。(東京:春秋社,1988-1997)。 |
| 中村元著。「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の思想-『中論』を中心として」。《龍樹》。(東京:講談社,2002)。 |
| 中村元著。「空の思想-『中論』」。《完成期の大乘佛典》。(:東京書籍,1988)。 |
| 中村元著。「空の思想-『中論』」。《論書.他》。(東京:東京書籍,2004)。 |
| 「中論(八卷本)卷8 (北敦03622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50》。(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
| 「中論. 卷1〜4」。《大日本校訂藏經(卍藏經) 第21套 <大乘論>》。 |
| 「中論」。《佛藏輯要. 第二十一冊》。(初版。臺北:古亭出版事業,1993)。 |
| 「中論」。《論書.他》。(東京:東京書籍,2004)。 |
| 「中論序疏」。《佛藏輯要. 第一十一冊》。(初版。臺北:古亭出版事業,1993)。 |
| 「中論科判」。《佛藏輯要. 第一十一冊》。(初版。臺北:古亭出版事業,1993)。 |
| 丹治昭義。「中觀派の菩薩觀 ─ 中論から入中論へ」。《菩薩觀》。(京都:平樂寺書店,1986)。 |
| 丹治昭義。「生死即涅槃──中論、特にプラサンナパダーを中心にして」。《佛教思想. 10:死》。(京都:平樂寺,1988):頁135-250。 |
| 今西順吉。「『中論』の原典について」。《佛教思想史論集. Ⅱ》。(千葉:成田山新勝寺成田山佛教研究所,昭和63):頁91-104。 |
| 內川哲立,松本昌慶共編。「中論四句の文を示せ」。《天台四教儀摘要問答一百題》。(東京:森江書店,1897)。 |
| 方立天著。「般若中觀論」。《佛教哲學》。(初版。臺北:洪葉文化,1994)。 |
| 方廣錩著。「《中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佛教典籍百問》。(初版。高雄:佛光,民80)。 |
| 方廣錩著。「《中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佛教典籍百問》。(第二版。北京:今日中國,1992)。 |
| 止湖著。「八不中道──《中論》」。《法海慈航:佛教典籍.法系宗派》。(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2003)。 |
| 水野弘元等編。「中論」。《佛典解題事典》。(臺初版。臺北:地平線,民66)。 |
| 王敬淑撰。「《中論》對說一切有部六因四緣的評破」。《說一切有部的六因四緣》。(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98):頁107。 |
| 王雷泉。「『空』之三題--讀龍樹的《中論》」。《宗教問題探索85年文集》。(上海:上海宗教協會,1985)。 |
| 四津谷孝道。「鳩摩羅什譯《中論》〈觀法品第十八〉覺え書き」。《三論教學と佛教諸思想:平井俊榮博士古稀記念論集》。(東京:春秋社,2000):頁17-45。 |
| 平川彰,梶山雄一,高崎直道編集。「『中論頌』の評價と位置づけ」。《講座大乘佛教. 7:中觀思想》。(東京:春秋社,昭和56-60)。 |
| 平川彰。「中論における法の意味」。《橋本博士退官記念:佛教研究論集》。(大阪:清文堂出版,1975):頁81-94。 |
| 平川彰。「中論の頌」。《大乘佛典》。(東京:筑摩書房,1974)。 |
| 平川彰。「中論の頌」。《佛典. 2》。(東京:筑摩書房,1965)。 |
| 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基本思想《中論》」。《佛學研究入門》。(第一版。臺北:法爾,民79)。 |
| 平川彰著。「中論における法の意味」。《平川彰著作集. 第5卷:大乘佛教の教理と教團》。(初版。東京:春秋社,1989)。 |
| 平川彰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八千頌よりなる般若波羅蜜經.中論の頌」。《世界古典文學全集. 第7卷》。(東京:筑摩書房,1981)。 |
| 《弘一大師歐陽竟無藏要合編》編委會編。「中論」。《弘一大師歐陽竟無藏要合編. 9》。(北京:中國書店,2008)。 |
| 玉城康四郎。「經典思想上の『中論』」。《龍樹教學の研究》。(初版。東京:大藏,1983):頁21-116。 |
| 瓜生津隆真著。「『中論』の思想と論理」。《龍樹:空の論理と菩薩の道》。(東京:大法輪閣,2004)。 |
| 生井智紹著。「prajñāpradipa ad Madhyamakakārikā XVI.1」。《輪迴の論證:佛教論理學派による唯物論批判》。(初版。大阪:東方,1996)。 |
| 石飛道子。「龍樹の主著『中論頌』」。《龍樹:あるように見えても「空」という》。(東京:佼成出版社,2010)。 |
| 石峻等編。「中論序」。《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 第一卷》。(第一版。北京:中華,1981- )。 |
| 石峻等編。「中論略義」。《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 第三卷第二冊》。(第一版。北京:中華,1981- )。 |
| 立川武藏。「『中論』における『自性』(svabhāva)について:『中論』の論理學的考察(五)」。《壬生台舜博士頌壽記念:佛教の歷史と思想》。(東京:大藏出版,1985):頁123-140。 |
| 立川武藏。「『中論』における二種の否定:『中論』の論理學的考察」。《那須政隆博士米壽記念:佛教思想論集》。(成田:成田山新勝寺,1984):頁632-656。 |
| 立川武藏。「『中論』における四句分別の論理構造」。《足利惇氏博士喜壽記念:オリエント學インド學論集》。(東京:國書刊行會,昭和53)。 |
| 立川武藏。「『中論』における四句分別の論理構造」。《足利惇氏博士喜壽記念オリエント學インド學論集》。(東京:國書刊行會,1978):頁483-。 |
| 立川武藏。「『中論』にみられる大乘佛教の理論構造(一)」。《昭和58年度特定研究成果報告書》。(1984):頁3-96。 |
| 立川武藏。「『華嚴五教章』における四句分別──『中論』における四句分別との比較」。《雲井昭善博士古稀記念:佛教と異宗教》。(京都:平樂寺書店,1985):頁249-265。 |
| 立川武藏。「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Tetralemma in the Mulamadhyamakakarika」。《インド學.密教學研究:宮坂宥勝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 下卷》。(京都:法藏館,1993):頁401-421。 |
| 立川武藏。「中論における二種の否定──『中論』の論理學的考察(3)」。《那須政隆博士米壽記念論文集》。(東京:那須博士米壽祝賀會,1985):頁632-656。 |
| 立川武藏。「月稱註『明らかな言葉』二章和譯.解說(二)」。《藤田宏達博士還曆記念論集:インド哲學と佛教》。(京都:平樂寺書店,1989):頁433-456。 |
| 立川武藏。「緣起を構成する『二つの項』について-『中論』の論理學的考察(一)」。《神秘思想論集.インド古典研究特別號》。(千葉:成田山佛教研究所,1984):頁281-295。 |
| 全佛編輯部主編。「中論」。《佛教的重要經典》。(初版。臺北:全佛文化,2004)。 |
| 印順。「中觀論頌講記懸論」。《般若三論義旨要集:附三論宗史略》。(基隆:靈泉禪寺華文佛教學院,民78)。 |
| 宇井伯壽。「國譯中論」。《國譯大藏經 論部 5》。 |
| 宇井伯壽譯。「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國譯大藏經. 論部 第1-15卷》。(東京:國民文庫刊行會,大正8-10)。 |
| 安井廣濟。「中觀學說における業の理解:『中論』第一七章『業と果の考察』の研究」。《業思想の研究》。(京都:文榮堂書店,1975)。 |
| 安藤俊雄著;釋演培譯。「中論相關性的論理」。《諦觀全集. 26:天臺性具思想論》。(天華一版。臺北:天華,民75-80)。 |
| 早島理,木村宣彰,太田清史著。「二諦の構造に依る『中論』」。《佛教思想の奔流:インドから中國.東南アジアへ》。(京都:自照社出版,2007)。 |
| 早島鏡正。「『中論』における真俗二諦」。《親鸞聖人の己證に聞く:真俗二諦論の克服》。(東京:教育新潮社,1998)。 |
| 朱世龍著。「中論」。《佛教哲理與中西文化》。(初版。臺北:獅子吼,民65)。 |
| 朱哲主編。「《中論》探玄記」。《巨贊法師文集. 上編:經論》。(第一版。北京:團結,2001)。 |
| 朱哲主編。「中論之部」。《巨贊法師文集. 上編:經論》。(第一版。北京:團結,2001)。 |
| 朱哲主編。「中論之部」。《巨贊法師文集. 中編:讀經筆記》。(第一版。北京:團結,2001)。 |
| 朱哲主編。「中論探玄記」。《巨贊法師文集. 上編:經論》。(第一版。北京:團結,2001)。 |
| 江島惠教。「『中論』注釋書における『緣起』の語義解釋」。《平川彰博士古稀記念論集:佛教思想の諸問題》。(東京:春秋社,1985):頁139-158。 |
| 江島惠教。「『中論』注釋書における『緣起』の語義解釋」。《空と中觀》。(東京:春秋社,2003)。 |
| 池田宗讓著。「『小止觀』における中論偈依用と陳都佛教」。《鹽入良道先生追悼論文集:天台思想と東アジア文化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頁489-520。 |
| 池煥旗。「《中論》所闡揚的中觀二諦說」。《瑜伽行派二諦說的研究》。(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99):頁55-64。 |
| 牟宗三。「《中論》之觀法與八不」。《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6):中觀思想論集--龍樹與中觀》。(初版。臺北:大乘文化,1980):頁245-280。 |
| 牟宗三。「中論之觀法與八不」。《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46:中觀思想論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
| 牟宗三著。「中論之觀法與八不」。《佛性與般若. 上冊》。(修訂版。臺北:臺灣學生,民82)。 |
| 竹村牧男著;蔡伯郎譯。「龍樹與《中論》」。《覺與空:印度佛教的展開》。(初版。臺北:東大圖書,2003)。 |
| 羽溪了諦。「中論」。《國譯一切經:印度撰述部. 中觀部》。(改訂。東京:大東出版社,1976)。 |
| 羽溪了諦編。「中論本頌三種漢譯對照表」。《國譯一切經.中觀部.一》。(改訂版。東京:大東出版社,1976):頁381-434。 |
| 佐佐木月樵。「中論偈頌に就て」。《佐佐木月樵全集. 4:經論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73)。 |
| 佐佐木月樵著。「中論偈頌に就て」。《經論研究》。(東京:原子廣輾,1928)。 |
| 佐佐木月樵著;關凱圖譯。「龍樹之中論及其哲學」。《現代佛教文選》。(再版。臺北:大乘文化,民71)。 |
| 佐藤成順。「吉藏における中論解釋の特質:三段分科について」。《龍樹教學の研究》。(初版。東京:大藏出版,1983):頁341-358。 |
| 佐藤成順著。「『中論』三段分科について」。《中國佛教思想史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昭和60)。 |
| 佐藤哲英著。「中論における諸法實相」。《續.天台大師の研究:天台智顗をめぐる諸問題》。(京都:百華苑,昭和56)。 |
| 吳汝鈞。「龍樹的破因果關係:《中論》第一品的邏輯解析」。《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初版。臺北:東大圖書,民84):頁55-86。 |
| 吳志雲主編。「《中論》探玄記」。《巨贊文集. 上卷》。(第一版。南京:江蘇古籍,2000)。 |
| 呂勝強著。「略談龍樹中論的復古精神及中觀思想在現代生活的省思」。《人間佛教的聞思之路》。(二版。高雄: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會,2003)。 |
| 快憲。「中觀論二十七品別釋 1卷」。《增補改訂 日本大藏經 第51卷 論藏部 三論章疏 1》。 |
| 快憲。「中觀論品釋, 1卷:內題 中觀論二十七品別釋 ; 前附 新撰三論源流系譜」。《日本大藏經 26 論藏部:三論章疏 1》。(東京:日本大藏經編纂會,1917)。 |
| 快憲撰。「中觀論品釋1卷」。《日本大藏經. 第51卷:論藏部. 三論章疏 1》。(增補改訂。東京:鈴木學術財團,1975)。 |
| 李安。「中論」。《中國佛教. 第三輯》。(第一版。上海:知識,1980-1989)。 |
| 李伯元。「《中論》各品思想扼要」。《杜順圓教思想研究》。(博士論文。東海大學哲學系,2001)。 |
| 李伯元。「《中論》的蕩相遣執」。《杜順圓教思想研究》。(博士論文。東海大學哲學系,2001)。 |
| 李伯元。「《中論》單四句法與八不實相」。《杜順圓教思想研究》。(博士論文。東海大學哲學系,2001)。 |
| 李桓。「《中論.四諦品》的第十八偈之文本問題」。《智顗三諦說之理論基礎及其開展》。(碩士論文。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2008):頁8-50。 |
| 李淳玲撰。「龍樹在中論『邪見品』中之『破我論證』」。《論「佛說無我」後一切法存在的問題》。(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民69)。 |
| 李順吉編著。「中論」。《佛教經典解說》。(臺北新店:常春樹,民75)。 |
| 李傳玲撰。「《中論》:實相般若之遣盪」。《智顗止觀著作的教學研究:以佐藤哲英之判釋為主的評述》。(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哲學系,民92):頁84。 |
| 李麗芬。「中論二諦義之研究-月稱、清辨與吉藏三家註解之對照」。《如學禪師紀念論文集》。(臺北:法光文教基金會,民82):頁157-166。 |
| 里見泰穩。「中論に於ける論理の性格」。《望月歡厚先生古稀記念論文集》。(東京:望月歡厚先生古稀記念會,1951):頁122-133。 |
| 宗喀巴。「《中論》略義」。《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8):西藏佛教教義論集(二)》。(初版。臺北:大乘文化,1980):頁1-16。 |
| 宗喀巴著;潭影譯。「中論略義(現代鉛印本)」。《藏外佛經. 第一冊》。(合肥:黃山書社,2005)。 |
| 定方晟。「ナーガルジュナの『中論』」。《空と無我:佛教の言語觀》。(東京:講談社,1990)。 |
| 定方晟著;劉欣如譯。「『中論』的正確性」。《大乘佛經》。(初版。臺北:大展,1996)。 |
| 服部正明。「肇論における中論の引用をめぐって」。《肇論研究》。(京都:法藏館,1955):頁220-237。 |
| 林士琛。「闡述《大般若經》與《中論》之旨義」。《佛家之存有論》。(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1984)。 |
| 林崇安著。「中論實例」。《佛教教理的探討》。(二版。臺北:慧炬,民81)。 |
| 松本照敬。「中論頌」。《智山教化資料. 14:諸經論に學ぶ--その現代的意義》。(京都:真言宗智山派宗務廳)。 |
| 舍爾巴茨基(Th. Stcherbatsky)著;立人譯。「《中論》第一、第十五、第十八及第二十五品」。《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4)。 |
| 舍爾巴茨基(Th. Stcherbatsky)著;立人譯。「關於中論與中觀派」。《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4)。 |
| 邱敏捷著。「《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印順導師的佛教思想》。(初版。臺北:法界,民89)。 |
| 邱敏捷撰。「《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印順佛教思想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民87)。 |
| 長尾雅人。「『大乘莊嚴經論』の用語例──特に中論との比較に於いて」。《中觀と唯識》。(東京:岩波書店,1978)。 |
| 長尾雅人。「中論の構造──宗喀巴『中論釋』を中心として」。《中觀と唯識》。(東京:岩波書店,1978)。 |
| 春日政治。「聖語藏御本中觀論の古點について」。《京都帝國大學國文學會二十五周年記念論文集》。(京都:星野書店,昭和9)。 |
| 昭和新纂國譯大藏經編輯部編。「中論」。《昭和新纂國譯大藏經. 〔第1-2〕》。(東京:東方書院,1928-1932)。 |
| 架神恭介。「『中論』戲論寂滅」。《もしリアルパンクロッカーが佛門に入ったら》。(東京:イカロス出版,2010)。 |
| 洪修平主編。「《中論》(節選)」。《儒佛道哲學名著選編》。(第一版。南京:南京大學,2006)。 |
| 洪啟嵩,黃啟霖主編。「中論疏敘」。《當代中國佛教大師文集(一):楊仁山文集》。(臺北:文殊,民76-77)。 |
| 洪啟嵩講授。「中論卷第四.觀四諦品第二十四」。《四諦十六行禪觀:現觀四諦修證十六正行的禪法》。(初版。臺北:全佛文化,1997)。 |
| 洪啟嵩講授。「以《中論》的正思惟修持四諦」。《四諦十六行禪觀:現觀四諦修證十六正行的禪法》。(初版。臺北:全佛文化,1997)。 |
| 洪櫻芬。「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與<中論>看緣起性空之理」。《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五)》。(初版。臺北:華嚴蓮社,1995):頁46-69。 |
| 胡梅子。「從中論中有關二諦的論證,以明第一義諦」。《佛教般若思想與兒童美育》。(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1987)。 |
| 范古農集。「中論偈抄」。《大乘空義集要》。(初版。臺北:佛教,民67)。 |
| 唐秀蓮。「《中論》的根本立場」。《僧肇的佛學理解與格義佛教》。(博士論文。中山大學,2007)。 |
| 唐秀蓮。「《中論》論法的特徵」。《僧肇的佛學理解與格義佛教》。(博士論文。中山大學,2007)。 |
| 唐秀蓮。「《肇論》及《注維摩經》對《中論》之引用」。《僧肇的佛學理解與格義佛教》。(博士論文。中山大學,2007)。 |
| 唐秀蓮。「僧肇的敘述方式及其與《中論》的主要差別」。《僧肇的佛學理解與格義佛教》。(博士論文。中山大學,2007)。 |
| 宮元啟一著;楊鴻儒譯。「中論」。《佛學經典指南》。(臺北:大展,民80)。 |
| 宮元啓一。「中論」。《經典ガイドブック》。(:春秋社,1990)。 |
| 宮本正尊著。「中論は諸經通申か、般若別申か」。《根本中と空(一)》。(東京:第一書房)。 |
| 宮本正尊著。「根本中論と根本智論」。《根本中と空(一)》。(東京:第一書房)。 |
| 宮本正尊著。「最初說法の原型と根本中頌」。《根本中と空(一)》。(東京:第一書房)。 |
| 宮本正尊編。「大乘經典の成立時代, 中論.梵漢藏對照語彙」。《大乘佛教の成立史的研究》。(3版。東京:三省堂,1972)。 |
| 宮本正尊編。「中論、梵漢藏對照語彙」。《大乘佛教の成立史的研究》。(再版。東京都:三省堂出版,昭和30[1955])。 |
| 真田康道。「『中論』に於ける〈業滅〉と〈戲論滅〉について」。《香川孝雄博士古稀記念論集:佛教學淨土學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2001):頁51-64。 |
| 真田康道。「『中論』に於ける龍樹の言語的世界批判と空」。《高橋弘次先生古稀記念論集:淨土學佛教學論叢(第二卷)》。(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4):頁133-160(L)。 |
| 翁正石撰。「龍樹《中論》之運動觀」。《僧肇之物性論:空及運動之討論》。(碩士論文。香港新亞研究所,民75)。 |
| 耿晴。「《中論》第十三品再探:對第三頌到第六頌以及第七頌之論證的再思考」。《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十一)》。(初版。臺北:華嚴蓮社,民82-)。 |
| 高柏園著。「《中論.觀去來品》之疏解與發展」。《禪學與中國佛學》。(初版。臺北:里仁,民90):頁313-334。 |
| 高崎直道。「UPADANA(取)について―『中論』の用例をめぐって」。《高崎直道著作集(第3卷):大乘佛教思想論. 2》。(東京:春秋社,2009)。 |
| 高崎直道。「UPāDāNA(取)について──『中論』の用例をめぐって」。《田村芳朗博士還曆記念論集:佛教教理の研究》。(東京:春秋社,昭和57):頁39-52。 |
| 高觀如編輯。「中論」。《大乘佛教概述》。(初版。臺北:佛教,民67)。 |
| 國民文庫刊行會編。「國譯中論」。《國譯大藏經. 經部 第1至14卷,論部 第1至14卷,附錄》。(3,4版。東京:國民文庫刊行會,昭10-11)。 |
| 「國譯中論」。《國譯大藏經. 經部,論部,附錄》。(東京:國民文庫刊行會,昭和2-3)。 |
| 常浩。「中論文句釋」。《大藏經補編. 9》。(臺北:華宇出版社,1984-1986)。 |
| 張化蒙。「龍樹中觀學中幾個核心問題之探究──以《中觀論頌》之"三是偈"為線索」。《吳越佛教. 第二卷》。(第一版。北京:宗教文化,2006-)。 |
| 張廷榮編。「說中論三釋,說提婆光大空宗」。《歐陽大師治學選述. 第一冊》。(初版。臺北:易學研究,民68)。 |
| 張廷榮編。「龍樹學四種之一──中論及釋」。《歐陽大師治學選述. 第一冊》。(初版。臺北:易學研究,民68)。 |
|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中論》」。《佛教文化(上)》。(初版。高雄:麗文文化,1995)。 |
|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中論文釋》」。《佛教文化(上)》。(初版。高雄:麗文文化,1995)。 |
| 張億平。「試析《說無垢稱經.不二法門品》的中道進路示範:以《中論》相關偈頌為輔證」。《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臺北:華嚴蓮社,2009):頁73-96。 |
| 理查 H..羅賓遜(Richard H. Robinson)著;郭忠生譯。「〈中論序〉譯述」。《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南投名間鄉:正觀,民85)。 |
| 理查 H..羅賓遜(Richard H. Robinson)著;郭忠生譯。「《中論》」。《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南投名間鄉:正觀,民85)。 |
| 理查 H..羅賓遜(Richard H. Robinson)著;郭忠生譯。「梵本〈八千頌般若經〉與〈中觀論頌〉對等的文句」。《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南投名間鄉:正觀,民85)。 |
| 理查 H..羅賓遜(Richard H. Robinson)著;郭忠生譯。「釋僧叡〈中論序〉」。《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南投名間鄉:正觀,民85)。 |
| 郭忠生。「從文殊法門看《中觀論頌24.1-6》」。《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初版。新竹竹北:正聞,2000):頁145-180。 |
| 郭敏俊。「龍樹的空觀與實踐觀-以《中論》廿四品『觀四諦品』為中心」。《如學禪師紀念論文集》。(臺北:法光文教基金會,民82):頁115-124。 |
| 陳天文。「從《中論》看龍樹的形而上學」。《如學禪師紀念論文集》。(臺北:法光文教基金會,民82):頁125-137。 |
| 陳文光(釋如戒)。「《中論.24.8-10》的二諦說」。《吉藏的二諦與三諦思想探討~兼論智顗的二.三諦思想》。(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96):頁84-93。 |
| 陳文光(釋如戒)。「《中論》<四諦品>第十八偈之解釋」。《吉藏的二諦與三諦思想探討~兼論智顗的二.三諦思想》。(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96):頁133-144。 |
| 陳文光(釋如戒)。「《中論》的『四句』內容」。《吉藏的二諦與三諦思想探討~兼論智顗的二.三諦思想》。(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96):頁33-55。 |
| 陳文光(釋如戒)。「智顗對《中論24. 18》偈頌的用例及其用法」。《吉藏的二諦與三諦思想探討~兼論智顗的二.三諦思想》。(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民96):頁176-188。 |
| 陳耳東,陳笑吶,陳英吶編著。「《中論》」。《佛教文化的關鍵詞:漢傳佛教常用詞語解析》。(第一版。天津:天津古籍,2005)。 |
| 陳英善著。「《中論》『空假中』偈之分析」。《天台緣起中道實相論》。(初版。臺北:東初,民84)。 |
| 陳英善著。「《中論》之『空假中』偈」。《天台緣起中道實相論》。(初版。臺北:東初,民84)。 |
| 陳英善著。「《中論》之『無生』法門」。《天台緣起中道實相論》。(初版。臺北:東初,民84)。 |
| 陳渝菁。「龍樹《中論》所蘊涵之中道學說」。《文殊類經典所蘊涵不二中道之義理及其實踐》。(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頁82-84。 |
| 陳燕珠著。「中論四卷」。《新編補正房山石經題記彙編》。(初版。臺北永和:覺苑,1995)。 |
| 森山清徹。「後期中論派の勝義」。《佛法と教育の森:久下陞先生頌壽記念》。(:久下陞先生頌壽記念會,平成3)。 |
| 游祥洲撰。「中論中與無始空相應的論證」。《漢譯龍樹論典大智度論「十八空」之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民74)。 |
| 游祥洲撰。「中論對『有』『無』問題的特別論證」。《漢譯龍樹論典大智度論「十八空」之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民74)。 |
| 游祥洲撰。「中論觀六種品的論證」。《漢譯龍樹論典大智度論「十八空」之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民74)。 |
| 渡邊照宏著。「中論」。《佛教聖典. 4》。(東京:筑摩書房,1982-1982)。 |
| 渡邊照宏著;李君奭譯。「龍樹的『中論』」。《佛教的流傳與道教》。(初版。彰化:專心企業有限公司出版社,民67)。 |
| 程剛編著。「《中論》」。《佛教入門》。(第一版。北京:宗教文化,1999)。 |
| 華方田著。「試論《中論》的思維方法」。《中國佛教與般若中觀學說》。(第一版。北京:宗教文化,2005)。 |
| 馮耀明。「龍樹《中論》的邏輯與辯證問題」。《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臺北:允晨文化,1989):頁327-347。 |
| 黃公偉著。「道融與『般若中論』」。《中國佛教思想傳統史》。(初版。臺北:獅子吼,民61)。 |
| 黃卓越主編。「中論」。《中國佛教大觀. 上》。(第二版。哈爾濱:哈爾濱,2002)。 |
| 黃頌一主編;華方田等編寫。「《中論》要人達到什麼認識?」。《佛教200題》。(第一版。成都:四川人民,2005)。 |
| 黃懺華。「《中論》的八不」。《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6):中觀思想論集--龍樹與中觀》。(初版。臺北:大乘文化,1980):頁237-244。 |
| 黃懺華。「中論的八不」。《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46:中觀思想論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
| 黃懺華等著。「中論的八不」。《中觀的勝義》。(一版。臺北新店:世界佛教,民83)。 |
| 黃懺華著。「中論大綱」。《現代佛學大系. 35:佛教各宗大意 ; 香光閣隨筆》。(初版。臺北新店:彌勒,民71-73)。 |
| 黑崎宏。「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の『中論』」。《純粹佛教:セクストスと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とウィトゲンシュタイン》。(東京:春秋社,2005)。 |
| 圓香等著。「中論序」。《經論指南:藏經序文選譯》。(初版。臺北:佛光,1996)。 |
| 奧住毅。「中論の論述形式としてのプラサンガ.アーパッティ(I)」。《中村元博士還曆記念論集:インド思想と佛教》。(東京:春秋社,1973):頁365-378。 |
| 楠龍造著。「中論の大小乘區別」。《龍樹の佛教觀》。(:為法館,1900)。 |
| 楊惠南著。「《中論》裏的『四句』之研究」。《龍樹與中觀哲學》。(初版。臺北:東大圖書,民77)。 |
| 楊惠南著。「龍樹的《中論》用了辯證法嗎?」。《龍樹與中觀哲學》。(初版。臺北:東大圖書,民77)。 |
| 溫宗堃撰。「曇鸞與《中論》、《大智度論》及僧肇的交涉」。《世親《淨土論》與曇鸞《淨土論註》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89):頁114-119。 |
| 萬金川著。「中論.皈敬偈》的義理」。《中觀思想講錄》。(初版。嘉義:香光書鄉,民87)。 |
| 萬金川著。「由《中論》第十八章第五詩頌的解證」。《龍樹的語言概念》。(初版。南投:正觀,民84)。 |
| 萬金川著。「由《中論》第十八章第五詩頌的解讀談`Prapanca'之三義」。《龍樹的語言概念》。(初版。南投:正觀,民84)。 |
| 萬金川撰。「《中觀論頌.24.7》在解讀上的幾個問題」。《詞義之爭與義理之辨:佛教思想研究論文集》。(初版。南投:正觀,民87):頁93-157。 |
| 萬金川撰。「由《中觀論頌.18.5》的解讀談"prapanca"的三義」。《詞義之爭與義理之辨:佛教思想研究論文集》。(初版。南投:正觀,民87):頁25-52。 |
| 葉宣模撰。「《智論》與《中論》相同引文的譯義忠實度比較」。《舊譯漢傳佛教論典翻譯品質諍論之研究:以《大智度論》與《中邊分別論》為主》。(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民98):頁68-78。 |
| 達賴那他著。「提婆濕摩羅與寶稱之註釋中論」。《印度佛教史》。(初版。臺北:佛教,民67)。 |
| 鳩摩羅什譯。「中論 4卷」。《大日本校訂大藏經 暑帙1冊(印度大乘宗經論)》。 |
| 鳩摩羅什譯。「中論 4卷」。《國譯一切經 印度撰述部 中觀論部 1》。 |
| 鳩摩羅什譯。「中論 4卷」。《藏要 第1輯丙-16》。 |
| 鳩摩羅什譯。「中論:四卷」。《藏要:二十六種(2)》。(鉛印本。南京:支那內學院,民18-19年[1929-1930])。 |
| 鳩摩羅什譯;龍樹菩薩造。「中論 四卷」。《房山石經(遼金刻經)第6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
| 椿原春雄著。「中論における時間」。《時を考える:華嚴思想の時間論》。(東京:北澤圖書,1989)。 |
| 僧成。「《中論》文句釋」。《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8):西藏佛教教義論集(二)》。(初版。臺北:大乘文化,1980):頁17-86。 |
| 僧成釋;常浩譯。「中論文句釋(現代鉛印本)」。《藏外佛經. 第一冊》。(合肥:黃山書社,2005)。 |
| 僧叡。「中論序」。《三論玄義校釋》。(第一版。北京:中華書局,1987)。 |
| 僧叡。「中論序」。《現代佛學大系. 4: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 ; 佛經文學故事選》。(初版。臺北新店:彌勒,民71-73)。 |
| 僧叡。「中論序」。《圓明文集闡教篇》。(第一版。臺北新店:圓明,民83)。 |
| 廖本聖撰。「中論.觀自性〈梵svabhava-pariksa;藏ran-bzin brtag-pa;漢譯作」。《古典西藏語文法教材的基礎研究(初稿)》。(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民85)。 |
| 廖明活著。「《中論》和《成實論》的二諦觀念」。《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初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 |
| 演培。「《中論》相關性的論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6):中觀思想論集--龍樹與中觀》。(初版。臺北:大乘文化,1980):頁213-236。 |
| 演培。「中論相關性的理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46:中觀思想論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
| 演培。「中論相關性的論理」。《中觀的勝義》。(一版。臺北新店:世界佛教,民83)。 |
| 福原亮嚴著。「中論觀業品業說」。《業論》。(京都:永田文昌堂,1982)。 |
| 福嚴佛學院。「中論大乘-『性空唯名論』」。《《印度佛教思想史》講義》。(新竹:福嚴佛學院,2001-2002)。 |
| 福嚴佛學院。「瑜伽.中論之對抗與合流」。《《印度佛教思想史》講義》。(新竹:福嚴佛學院,2001-2002)。 |
| 福嚴推廣教育班;釋厚觀授課。「《中論》為《阿含》通論考」。《《中觀今論》講義》。(新竹:福嚴佛學院,2005-2006)。 |
| 福嚴推廣教育班;釋厚觀授課。「中觀與中論」。《《中觀今論》講義》。(新竹:福嚴佛學院,2005-2006)。 |
| 褚柏思著。「龍樹的中觀論」。《玄奘學概論》。(臺北:新文豐,民70)。 |
| 趙建軍。「《心經》與《中論》的般若美學意涵」。《魏晉般若與美學》。(博碩士論文。復旦大學,2004)。 |
| 趙錠華。「《中論》與《老子》思想比較探微」。《禪學研究. 第六輯》。(南京:江蘇人民,1992-)。 |
| 劉嘉誠。「《中論》如何以智導情」。《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十一)》。(初版。臺北:華嚴蓮社,民82-)。 |
| 潭影。「中論略義」。《大藏經補編. 9》。(臺北:華宇出版社,1984-1986)。 |
| 潘桂明,吳忠偉著。「以《中論》為核心的大乘中觀學說」。《中國天台宗通史》。(第一版。南京:江蘇古籍,2001)。 |
| 稻津紀三,曾我部正幸共著。「梵漢和對照中論本頌原典」。《龍樹空觀.中觀の研究》。(增補新版。東京:三寶,1988)。 |
| 蓮因寺大專學生齋戒學會編輯。「中論八不表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五版。臺中:宜李承印,民71)。 |
| 蔣夢麟。「佛教哲學的中心思想──中觀論」。《名人說佛》。(臺北新店:常春樹書坊,民76)。 |
| 蔣夢麟。「佛教哲學的中心思想──中觀論」。《名家佛學小論》。(初版。臺北:大乘文化,民68)。 |
| 蔣維喬著。「中論瑜伽二宗之爭」。《中國佛教史》。(臺景印一版。臺北:國史研究室,民61)。 |
| 蔣維喬著。「百論中論十二門論」。《佛教概論》。(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69)。 |
| 蔣維喬著。「慧文禪師與大智度論中論」。《中國佛教史》。(臺景印一版。臺北:國史研究室,民61)。 |
| 蔣維喬撰。「中論瑜伽二宗之爭」。《現代佛學大系. 28:中國佛教史 ; 明季滇黔佛教考》。(初版。臺北新店:彌勒,民71-73)。 |
| 蔣維喬撰。「慧文禪師與大智度論中論」。《現代佛學大系. 28:中國佛教史 ; 明季滇黔佛教考》。(初版。臺北新店:彌勒,民71-73)。 |
| 談錫永著。「中論」。《佛家經論:見修法鬘》。(初版。臺北:全佛文化,1998)。 |
| 談錫永著。「習《中論》須知」。《佛家宗派》。(初版。臺北:全佛文化,1998)。 |
| 鄭郁卿著。「弘始十一年譯〈中論〉、〈十二門論〉」。《鳩摩羅什研究》。(臺北:文津,民77)。 |
| 鄧克銘。「《中論》與般若經之空在體認上的差異」。《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一)》。(臺北:東初,民78):頁237-262。 |
| 曇影。「中論序」。《三論玄義校釋》。(第一版。北京:中華書局,1987)。 |
| 曇影。「中論序」。《現代佛學大系. 8:釋文紀》。(初版。臺北新店:彌勒,民71-73)。 |
| 曇影法師。「中論序第二」。《出三藏記集》。(第一版。北京:中華書局,1995)。 |
| 蕭振士編譯。「連貫《中論》與禪語,探討肇論」。《用智慧尋找佛道:白話肇論與禪語》。(初版。臺北汐止:大千,民95)。 |
| 賴永海主編。「非有非無,亦空亦假--《中論》」。《佛典輯要》。(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 |
| 賴永海編著。「『非有非無,即空即假』──《中論》」。《佛典輯要》。(第一版。臺北新店:圓明,民83)。 |
| 賴鵬舉著。「〈法界觀門〉的『般若』淵源及其對《中論》『不一不異』論法的採用」。《北傳佛教的般若學 ; 論大乘佛教的起源--紀念臺灣般若學大家釋智諭法師圓寂七週年》。(初版。臺北三峽鎮:台灣「佛教圖像學」研究中心,民96)。 |
| 賴鵬舉著。「龍樹《中論》的『八不』及羅什以『實相』解『八不』」。《北傳佛教的般若學 ; 論大乘佛教的起源--紀念臺灣般若學大家釋智諭法師圓寂七週年》。(初版。臺北三峽鎮:台灣「佛教圖像學」研究中心,民96)。 |
| 龍樹。「中論」。《渡邊照宏著作集. 第8卷》。(東京:筑摩書房,1982)。 |
| 龍樹。「國譯 中論」。《國譯大藏經 論部第5卷》。 |
| 龍樹造論;鳩摩羅什譯。「中論觀有無品」。《佛學(上冊)》。(第一版。香港:中文大學,1982-1983)。 |
| 龍樹造論;鳩摩羅什譯。「中論觀有無品」。《佛學》。(合訂本第一版。香港新界:中文大學,1998)。 |
| 龍樹菩薩造頌。「中觀論頌」。《龍樹菩薩論頌集》。(初版。臺中:方廣文化,2003)。 |
| 龍樹菩薩著;青目釋;鳩摩羅什譯。「中論 四卷」。《大藏經入門 -- 印度撰述部》。(香港:倡印社,1995):頁110。 |
| 篠原令著。「龍猛菩薩と『中論』、空觀の原點」。《「般若心經」の真實:誤解された「空」の意味》。(東京:阿部出版,2005)。 |
| 謝裕琳。「《中論》〈觀因緣品〉青目註釋初探」。《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十一)》。(初版。臺北:華嚴蓮社,民82-)。 |
| 韓廷傑著。「《中論》與因明」。《三論宗通論》。(初版。臺北:文津,民86)。 |
| 韓廷傑著。「中論解題」。《三論宗通論》。(初版。臺北:文津,民86)。 |
| 韓廷傑著。「中論對中國佛教的影響」。《三論宗通論》。(初版。臺北:文津,民86)。 |
| 齋藤明。「『根本中論』チベット譯批判」。《佛教研究の諸問題:佛教學創刊十周年記念特輯》。(東京:山喜房佛書林,昭和62[1987]):頁221-246。 |
| 齋藤明著。「『根本中論』テクスト考」。《インド學佛教學論集:高崎直道博士還曆記念論集》。(東京:春秋社,1987):頁764-777。 |
| 簡秀娥撰。「《中觀論頌》的中觀立論」。《《維摩詰經》禪觀之研究》。(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86)。 |
| 藍吉覺。「漢譯本《中論》初探」。《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8):三論典籍研究》。(初版。臺北:大乘文化,1980):頁1-72。 |
| 藍吉覺。「漢譯本《中論》初探」。《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48:三論典籍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
| 藍吉覺主編。「中觀論之解題」。《現代佛學大系. 32:三論宗綱要 ; 唯識方隅 ; 禪學講話 ; 天台山家山外論爭之研究》。(初版。臺北新店:彌勒,民71-73)。 |
| 藍吉覺主編;山田龍城著;許洋主譯。「中觀論書」。《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79:梵語佛典導論》。(初版。臺北中和:華宇,民73-78)。 |
| 藍吉覺主編;吳汝鈞譯;江紹原譯。「中論的註釋家」。《現代佛學大系. 33:空之哲學 ; 佛家哲學通論合刊》。(初版。臺北新店:彌勒,民71-73)。 |
| 藍吉覺主編;梶山雄一等著;李世傑譯。「『中論頌』的評價與位置」。《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63:中觀思想》。(初版。臺北中和:華宇,民73-78)。 |
| 藍吉覺著。「漢譯本《中論》初探」。《中國佛教泛論》。(台一版。臺北:新文豐,民82)。 |
| 羅光作。「中論」。《簡說佛教哲學》。(初版。臺北新莊:輔仁大學,2000)。 |
| 羅因。「《中論.觀有無品》中無自性的『空』義」。《「空」、「有」與「有」、「無」:玄學與般若學交會問題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2)。 |
| 羅因著。「《中論.觀有無品》中無自性的『空』義」。《「空」、「有」與「有」、「無」:玄學與般若學交會問題之研究》。(初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民92)。 |
| 羅時憲導讀。「引龍猛(中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香港:密乘佛學會 ; 博益,1993)。 |
| 藤井佐兵衛。「中論八不偈」。《昭和新版 真言諸經陀羅尼常用集 上卷》。 |
| 譚明光編著。「中論」。《大藏經入門》。(臺北新店:常春樹,民77)。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韋志林編著。「為什麼說《中論》是印度佛教大乘中觀理論的奠基性著作?」。《佛學文物館. 10:典籍篇》。(初版。臺北板橋:長圓圖書,民83-84)。 |
|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韋志林編著。「為什麼說《中論》對中國佛教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進作用?」。《佛學文物館. 10:典籍篇》。(初版。臺北板橋:長圓圖書,民83-84)。 |
| 釋心定著。「《中論》的四句偈」。《禪定與智慧》。(初版。臺北:香海文化,2005)。 |
| 釋日慧著。「中論三是偈辨正」。《伏心寮聞思集. 下冊》。(初版。臺北:慧炬,民95)。 |
| 釋日慧著。「中論觀十二因緣品讀後記」。《伏心寮聞思集. 下冊》。(初版。臺北:慧炬,民95)。 |
| 釋日慧著。「智度論援引中論偈拾殘」。《伏心寮聞思集. 下冊》。(初版。臺北:慧炬,民95)。 |
| 釋日慧著。「讀中論專論」。《伏心寮聞思集. 下冊》。(初版。臺北:慧炬,民95)。 |
| 釋印順著。「『中論』之中心思想」。《空之探究:「阿含」.部派.「般若經」.龍樹》。(二版。臺北:正聞,民75)。 |
| 釋印順著。「『中論』與『阿含經』」。《空之探究:「阿含」.部派.「般若經」.龍樹》。(二版。臺北:正聞,民75)。 |
| 釋印順著。「中道──中論與中觀」。《空之探究:「阿含」.部派.「般若經」.龍樹》。(二版。臺北:正聞,民75)。 |
| 釋印順講;釋續明記。「中論為阿含通論考」。《妙雲集. 九:中觀今論》。(新版。新竹竹北:正聞,民89)。 |
| 釋印順講;釋續明記。「中觀與中論」。《妙雲集. 九:中觀今論》。(新版。新竹竹北:正聞,民89)。 |
| 釋吉藏著;韓廷傑校釋。「中論序」。《三論玄義校釋》。(臺北:文津,民77)。 |
| 釋如永。「印順法師的『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之探討」。《2001年佛學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集》。(臺中:台灣省台中市正覺堂,2002)。 |
| 釋如戒。「《中論.18.6-8》的四句內容探討」。《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十二)》。(初版。臺北:華嚴蓮社,民82-)。 |
| 釋如戒。「龍樹對<空>之詮釋以<中論>為主」。《福嚴佛學院高級部學生論文集. 第八屆》。(新竹:福嚴佛學院,民88):頁187-208。 |
| 釋如源。「<中論>之緣起論」。《福嚴佛學院高級部學生論文集. 第八屆》。(新竹:福嚴佛學院,民88):頁145-186。 |
| 釋宏印主編;呂勝強,莊春江責任編輯。「《中論》之中心思想」。《印順導師著作聞思篇》。(初版。新竹竹北:印順文教基金會,2007)。 |
| 釋宏印主編;呂勝強,莊春江責任編輯。「《中論》為《阿含經》之通論」。《印順導師著作聞思篇》。(初版。新竹竹北:印順文教基金會,2007)。 |
| 釋宏印主編;呂勝強,莊春江責任編輯。「中道──中論與中觀」。《印順導師著作聞思篇》。(初版。新竹竹北:印順文教基金會,2007)。 |
| 釋見愷撰。「提婆《四百論》與龍樹《中論》」。《《菩薩瑜伽行四百論注. 第七品斷貪愛的方法》初探》。(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民85)。 |
| 釋宗平。「《中論》我法二空觀的關涉」。《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十六)》。(初版。臺北:臺北華嚴蓮社,民82-)。 |
| 釋宗證。「吉藏大師與印順導師對《中論》判讀之一隅」。《印順導師百歲嵩壽祝壽文集. 論文篇》。(新竹:福嚴佛學院,2004)。 |
| 釋忠定,林碧玉編輯。「略析《中論》的兩難論證」。《佛教學生論文. 第一集》。(初版。高雄:妙林雜誌社,民90)。 |
| 釋厚觀(葉德生)著。「龍樹作《中論》,貫通《阿含》的中道緣起與《般若經》的性空假名」。《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初版。臺北:慧日講堂,2006)。 |
| 釋厚觀。「《中論》之中心思想」。《空之探究》。(新竹:福嚴推廣教育班,2005):頁216-218。 |
| 釋厚觀。「《中論》之中心思想」。《空之探究講義》。(新竹:印順文教基金會,2010)。 |
| 釋厚觀。「《中論》與《阿含經》」。《空之探究》。(新竹:福嚴推廣教育班,2005):頁209-216。 |
| 釋厚觀。「《中論》與《阿含經》」。《空之探究講義》。(新竹:印順文教基金會,2010)。 |
| 釋厚觀。「中道:中論與中觀」。《空之探究》。(新竹:福嚴推廣教育班,2005):頁255-261。 |
| 釋厚觀。「中道——中論與中觀」。《空之探究講義》。(新竹:印順文教基金會,2010)。 |
| 釋厚觀。「從《中論》之論法看龍樹的無我觀」。《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一)》。(臺北:東初,民78)。 |
| 釋星雲。「中論」。《佛教叢書之二:經典》。(高雄:佛光,1995)。 |
| 釋祖蓮。「<中論><觀時品>初探」。《福嚴佛學院高級部學生論文集. 第八屆》。(新竹:福嚴佛學院,民88):頁127-144。 |
| 釋惠敏著。「《中論偈》於諸註本中傳承與翻譯差異之研究」。《中觀與瑜伽》。(臺北:東初,民75)。 |
| 釋惠敏著。「清辨與月稱對於『人法二無我』之見解──以《中論》第十八章為中心」。《中觀與瑜伽》。(臺北:東初,民75)。 |
| 釋智諭撰。「與中論的關係」。《性緣問題之申論》。(初版。臺北三峽鎮:西蓮淨苑,民77):頁19-27。 |
| 釋圓智。「法空觀初探 -- 以《中論》『觀因緣品』為主」。《福嚴佛學院第八屆初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1999):頁837-849。 |
| 釋僧叡。「中論序」。《現代佛學大系. 8:釋文紀》。(初版。臺北新店:彌勒,民71-73)。 |
| 釋僧叡。「中論序第一」。《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 98:出三藏記集》。(初版。臺北:佛光文化,1996-1998)。 |
| 釋僧叡。「中論序第一」。《出三藏記集》。(初版。高雄:佛光,1996)。 |
| 釋僧叡。「中論序第一」。《出三藏記集》。(第一版。北京:中華書局,1995)。 |
| 釋德藏。「略探中觀世俗與勝義二諦義及其關聯性──以《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為主」。《2003年佛學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集》。(臺中:台灣省台中市正覺堂,2003):頁255-278。 |
| 釋慧廣著。「中論不生亦不滅的理解」。《生命的真相》。(高雄:旗津佛教居士林,民77)。 |
| 釋曇影。「中論序第二」。《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 98:出三藏記集》。(初版。臺北:佛光文化,1996-1998)。 |
| 釋曇影。「中論序第二」。《出三藏記集》。(初版。高雄:佛光,1996)。 |
| 梶山雄一,上山春平著。「『中論』と課題」。《佛教の思想(3):空の論理〈中觀〉》。(東京:角川書店,1997)。 |
| 梶山雄一。「中論における無我の論理:第十八章の研究」。《自我と無我:インド思想と佛教の根本問題》。(京都:平樂寺書店,1976):頁479-514。 |
| 梶山雄一。「中論における無我の論理─第十八章の研究」。《梶山雄一著作集(第5卷):中觀と空. 2》。(東京:春秋社,2010)。 |
| 梶山雄一著;吳汝鈞譯。「《中論》的註釋家」。《印度中觀哲學》。(第一版。臺北新店:圓明,民82)。 |
| 梶山雄一著;吳汝鈞譯。「『中論』的注釋家」。《佛教中觀哲學》。(三版。高雄:佛光,民79)。 |
| 梶山雄一著;吳汝鈞譯。「中論的註釋家」。《龍樹與中後期中觀學》。(初版。臺北:文津,2000)。 |
【佛護中論註】 |
| Judit Feher。「Buddhapalita's Mulamadhyamakavrtti--Arrival and Spread of Prasangika-Madhyamika Literature in Tibet」。《Tibetan and Buddhist Studies: Commemorating the 20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Alexander Csoma De Koros. Volume 1》。(Budapest : Akademiai Kiado, 1984) : pp. 191-198。 |
| 奧住毅譯。「『ブッダパーリタ中論註釋書』第十八章(『我と法との考察』)和譯」。《アビダルマ佛教とインド思想:加藤純章博士還曆記念論集》。(東京:春秋社,2000):頁251-266。 |
| 巖城孝憲。「中論ブッダパーリタ釋第18章和譯」。《藤田宏達博士還曆記念論集:インド哲學と佛教》。(京都:平樂寺書店,平成元):頁457-472。 |
【順中論】 |
| 中田直道著。「『順中論』にあらわれる因の三相」。《玉城康四郎博士還曆記念論集:佛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77):頁251-258。 |
| 般若流支譯。「順中論 2卷」。《大日本校訂大藏經 暑帙2冊(印度大乘宗經論)》。 |
| 「順中論 2卷」。《大日本校訂藏經(卍藏經) 第22套 <大乘論 小乘論>》。 |
| 藍吉覺主編;梅鼎祚輯。「順中論翻譯記」。《現代佛學大系. 8:釋文紀》。(初版。臺北新店:彌勒,民71-73)。 |
【般若燈論】 |
| C. Lindtner。「Bhavya's Critique of Yogācāra in Madhyamakaratnapradīpa, IV」。《Buddhist Logic and Epistemology》。(Dordrecht, 1986) : pp. 239-263。 |
| Christian Lindtner。「Bhavya's Controversy with Yogacara in the Appendix to Prajnapradipa, Chapter XXV」。《Tibetan and Buddhist Studies: Commemorating the 20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Alexander Csoma De Koros. Volume 2》。(Budapest : Akademiai Kiado, 1984 ) : pp. 241-250。 |
| M. David Eckel。「Bhavaviveka's Critique of Yogacara Philosophy in Chapter XXV of the Prajnapradipa」。《Miscellanea Buddhica》。(Copenhagen, Denmark : Akademisk Forlag, 1985) : pp. 7-24。 |
| Y. Kajiyama by; Katsumi Mimaki et al. edited on the occasion of his retirement from Kyoto University by。「Bhavaviveka's prajnapradipah」。《Studies in Buddhist philosophy : selected papers》。(Kyoto : Rinsen book, 2005) : pp. 401-416。 |
| 三友健容。「『般若燈論』における說一切有部說」。《平川彰博士古稀記念論集:佛教思想の諸問題》。(東京:春秋社,1985):頁511-530。 |
| 山口益著。「唯識派の中論釋と觀誓の般若燈論復釋」。《般若思想史》。(京都:法藏館,1999)。 |
| 山口益著;肖平,楊金萍譯。「唯識派的《中論釋》和觀誓的《般若燈論釋疏》」。《般若思想史》。(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2006)。 |
| 月輪賢隆著。「漢譯般若燈論の一考察」。《佛典の批判的研究》。(京都:百華苑,昭和46)。 |
| 水野弘元等編。「般若燈論」。《佛典解題事典》。(臺初版。臺北:地平線,民66)。 |
| 安井廣濟著。「チベット譯般若燈論釋第二十五章『涅槃品』における二諦說と三性說との論爭」。《中觀思想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61)。 |
| 江島惠教。「『般若燈論』における推論式の一斷面」。《空と中觀》。(東京:春秋社,2003)。 |
| 波羅頗蜜多羅譯。「般若燈論釋 15卷」。《國譯一切經 印度撰述部 中觀論部 2》。 |
| 波羅頗蜜多羅譯;龍樹菩薩造。「般若燈論釋 十五卷」。《房山石經(遼金刻經)第6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
| 宮本正尊著。「『中論註』『般若燈論釋』對照表」。《根本中と空(二)》。(東京:第一書房)。 |
| 宮本正尊著。「梵文『中論註』と『般若燈論釋』との對讀」。《根本中と空(二)》。(東京:第一書房)。 |
|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般若燈論」。《佛教文化(上)》。(初版。高雄:麗文文化,1995)。 |
| 曹志成撰。「清辨《般若燈論》二十五章對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的探討」。《空有之諍的研究:以清辨對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為解釋線索》。(碩士論文。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民83)。 |
| 陳燕珠著。「般若燈論釋十五卷」。《新編補正房山石經題記彙編》。(初版。臺北永和:覺苑,1995)。 |
| 雷殷父。「般若燈《論釋》述記」。《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48:三論典籍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
| 雷殷父。「般若燈『論釋』述記」。《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第48冊》。(臺北:大乘文化,1980):頁195-208。 |
| 梶山雄一。「『知惠のともしび』第二十五章(前段の試譯)」。《松尾義海博士古希記念論集:密教と印度思想》。(京都:種智院大學密教學會,1980):頁40-68。 |
| 梶山雄一。「『知惠のともしび』第十五章(試譯)」。《佛教學論文集:伊藤真城.田中順照兩教授頌德記念》。(大阪:東方出版,1979)。 |
| 梶山雄一。「バーヴァヴィヴェーカの業思想:『般若燈論』第十七章の和譯」。《業思想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79):頁305-358。 |
| 梶山雄一。「バーヴァヴィヴェーカの業思想─『般若燈論』第一七章の和譯」。《梶山雄一著作集(第5卷):中觀と空. 2》。(東京:春秋社,2010)。 |
| 梶山雄一。「知惠のともしび(中論清辯釋)」。《大乘佛典》。(東京:中央公論社,1978)。 |
| 梶山雄一譯。「知惠のともしび(中論清辯釋)」。《世界の名著. 2》。(東京:中央公論社,1978)。 |
【大乘中觀釋論】 |
| 月輪賢隆著。「安慧菩薩の大乘中觀釋論に就て」。《佛典の批判的研究》。(京都:百華苑,昭和46)。 |
| 楊仁山。「大乘中觀釋論敘」。《當代中國佛教大師文集(一):楊仁山文集》。(臺北:文殊,民76-77)。 |
| 楊仁山著;劉靜嫻,余晉點校。「《大乘中觀釋論》敘」。《楊仁山居士文集》。(第一版。合肥:黃山書社,2006)。 |
| 楊文會撰;周繼旨校點。「大乘中觀釋論敘」。《楊仁山全集》。(第一版。合肥:黃山書社,2000)。 |
【中觀論疏】 |
| 「中論疏 20卷 附目錄」。《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46 中國撰述 大小乘釋論部 2》。(東京:國書刊行會,1984)。 |
| 「中觀論疏」。《佛藏輯要. 第一十一冊》。(初版。臺北:古亭出版事業,1993)。 |
| 水野弘元等編。「中觀論疏」。《佛典解題事典》。(臺初版。臺北:地平線,民66)。 |
| 吉藏。「中論疏 20卷」。《大日本續藏經 1-73-3,4》。 |
| 吉藏撰。「中論疏 1-8卷」。《大日本續藏經:靖國紀念. 〔352-364〕》。(京都:藏經書院,明38-大1)。 |
| 吉藏撰。「中論疏 9-20卷」。《大日本續藏經:靖國紀念. 〔352-364〕》。(京都:藏經書院,明38-大1)。 |
| 岩野真雄編輯。「中觀論疏. 上」。《國譯一切經和漢撰述部. 79:論疏部. 六》。(初版。東京:大東,1937-1987)。 |
| 岩野真雄編輯。「中觀論疏. 下」。《國譯一切經和漢撰述部. 80:論疏部. 七》。(初版。東京:大東,1937-1987)。 |
| 宮本正尊,梶芳光運,泰本融譯。「中觀論疏 上」。《國譯一切經. 和漢撰述 第26:論疏部. 第6》。(東京:大東出版社,1967)。 |
| 泰本融著。「法の批判的分析と菩薩の觀法:吉藏『中觀論疏』(法品)を中心として」。《平川彰博士還曆記念論集:佛教における法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75):頁313-332。 |
|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中觀論疏》」。《佛教文化(上)》。(初版。高雄:麗文文化,1995)。 |
| 陳文光(釋如戒)。「吉藏《中觀論疏》對第十八偈之解釋」。《吉藏的二諦與三諦思想探討~兼論智顗的二.三諦思想》。(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民96):頁145-156。 |
| 曾俞翔。「吉藏《中觀論疏》的評判」。《支遁即色義之考察》。(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哲學系):頁83-87。 |
| 楊仁山著;劉靜嫻,余晉點校。「《中論疏》敘」。《楊仁山居士文集》。(第一版。合肥:黃山書社,2006)。 |
| 楊文會撰;周繼旨校點。「中論疏敘」。《楊仁山全集》。(第一版。合肥:黃山書社,2000)。 |
| 鈴木學術財團編。「中觀論疏記(會本)20卷之內自卷4至卷8本」。《日本大藏經. 第52卷:論藏部. 三論章疏 2》。(增補改訂。東京:鈴木學術財團,1975)。 |
| 韓廷傑著。「《中論疏》」。《三論宗通論》。(初版。臺北:文津,民86)。 |
| 簡英如。「吉藏《中論疏》」。《風流遊內外,即色至逍遙——支遁其人與其思想之考察》。(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2008):頁75-76。 |
| 釋吉藏撰。「《中觀論疏》二十六卷 金陵刻經處本」。《釋家藝文提要》。(第一版。北京:北京古籍,2004)。 |
| 釋吉藏撰。「中觀論疏二十六卷」。《周叔迦佛學論著集. 下冊》。(第一版。北京:中華,1991)。 |
【中觀論疏記】 |
| 白藤禮幸。「安澄撰『中論疏記』について」。《國語學論集:築島裕博士傘壽記念》。(東京:汲古書院,2005):頁123-136。 |
| 安澄。「中觀論疏記 20卷之內1〜6本末 前附曇影法師撰中論序」。《日本大藏經 26 論藏部:三論章疏 1》。(東京:日本大藏經編纂會,1917)。 |
| 安澄。「中觀論疏記 20卷之內7〜10本末」。《日本大藏經 27 論藏部:三論章疏之餘》。(東京:日本大藏經編纂會,1917)。 |
| 安澄撰。「中觀論疏記(會本)20卷之內自卷8末至卷10末」。《日本大藏經. 第53卷:論藏部. 三論章疏 3》。(增補改訂。東京:鈴木學術財團,1975)。 |
| 安澄撰。「中觀論疏記(會本)自卷1至卷3末」。《日本大藏經. 第51卷:論藏部. 三論章疏 1》。(增補改訂。東京:鈴木學術財團,1975)。 |
| 簡英如。「安澄《中論疏記》」。《風流遊內外,即色至逍遙——支遁其人與其思想之考察》。(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2008):頁77。 |
【入中論】 |
| H. Tauscher。「Some problems of textual history in connection with the Tibetan translations of the madhyamakavatarah and its commentary」。《Contributions on Tibetan and Buddhist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v.2, Ernst Steinkellner and Helmut Tauscher, eds.》。(Delhi, India :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95) : pp. 285-292。 |
| Paul Jeffrey Hopkins。「Entrance to(Nargajuna's)'Treatise on the Middle'」。《Path to the Middle: Madhyamaka Philosophy in Tibet: The Oral Scholarship of Kensur Yeshay Tupden, Anne C. Klein, ed.》。(Albany, NY [US]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UNY Press), 1994)。 |
| Yoshiyasu Yonezawa。「*Lakṣaṇaṭika Sanskrit notes on the Madhyamakāvatārabhāṣya chapter 1 revised」。《梵文學研究論集:松濤誠達先生古稀記念》。(東京:ラトナ.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會社大祥書籍,2007)。 |
| 「入中論」。《佛藏輯要. 第一十二冊》。(初版。臺北:古亭出版事業,1993)。 |
| 小川一乘。「『大乘』における佛教の全的把握のために―『入中論』第一章第一偈~第四偈」。《小川一乘佛教思想論集(第3卷):中觀思想論》。(京都:法藏館,2004)。 |
| 小川一乘。「ツォンカパ造『意趣善明』第六章のテキストの和譯」。《空性思想の研究(Ⅱ):チャンドラキールティの中觀說》。(京都:文榮堂書店,1988)。 |
| 小川一乘。「大乘菩薩道における『唯』の思想―『入中論』第六章の思想解明」。《小川一乘佛教思想論集(第3卷):中觀思想論》。(京都:法藏館,2004)。 |
| 小川一乘。「中觀說における『所知障』管見──ツォンカパの入中論釋を中心に」。《奧田慈應先生喜壽記念佛教思想論集》。(京都:平樂寺書店,昭和51):頁949-958。 |
| 小川一乘。「中觀說における戒律-月稱造『入中論釋』第二章『戒波羅蜜多』の解讀研究」。《戒律思想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昭和56):頁127-156。 |
| 太虛。「閱入中論記」。《太虛大師全書. 25:書評》。(三版。臺北: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民69)。 |
| 月稱造頌;法尊譯講;隆蓮筆記。「入中論講記(現代鉛印本)」。《藏外佛經. 第一冊》。(合肥:黃山書社,2005)。 |
| 水野弘元等編。「入中論」。《佛典解題事典》。(臺初版。臺北:地平線,民66)。 |
| 光川豐藝。「清辯月稱の中論釋における理趣と聖教」。《佛教文獻の研究:佐藤教授停年記念》。(京都:百華苑,1968)。 |
| 全佛編輯部主編。「入中論」。《佛教的重要經典》。(初版。臺北:全佛文化,2004)。 |
| 吉水千鶴子。「ツォンカパの『入中論』註釋における二諦をめぐる議論. Ⅱ:勝義諦をめぐる議論」。《伊原照蓮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福岡:伊原照蓮博士古稀記念會,平成3[1991]):頁135-152。 |
| 岸根敏幸。「入中論における中觀學說の提示:十地經の引用を巡って」。《インド哲學佛教學研究》。(東京:東京大學文學部印度哲學研究室,1993)。 |
| 岸根敏幸著。「『入中論』における唯識思想批判の位置づけ ほか」。《チャンドラキールティの中觀思想》。(東京:大東出版社,2001)。 |
| 林維明。「《入中論》的七相無我觀探源」。《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臺北:華嚴蓮社,2009):頁211-230。 |
| 法尊。「入中論講記」。《大藏經補編. 9》。(臺北:華宇出版社,1984-1986)。 |
| 宮本正尊著。「月稱『中論註』に於ける必過論法の資料」。《根本中と空(二)》。(東京:第一書房)。 |
|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入中論》」。《佛教文化(上)》。(初版。高雄:麗文文化,1995)。 |
| 笠松單傳。「月稱著『入中觀論』第一章譯注」。《宇井伯壽博士還曆記念論文集:印度哲學と佛教の諸問題》。(東京:岩波書店,1951):頁111-142。 |
| 裘山山著。「鑽研《入中論》」。《當代第一比丘尼:隆蓮法師傳》。(第一版。上海:上海辭書,2007)。 |
| 釋日慧著。「入中論末一頌義說」。《伏心寮聞思集. 下冊》。(初版。臺北:慧炬,民95)。 |
| 釋日慧著。「入中論第六地末頌及釋疏解」。《伏心寮聞思集. 下冊》。(初版。臺北:慧炬,民95)。 |
| 釋如石著。「《入中論釋》『初品』譯注」。《入菩薩行衍義》。(初版。高雄:諦聽文化,1997[民86])。 |
| 釋見弘著。「《入中論釋疏》第6章vers. 22-28譯注」。《月稱思想論集》。(初版。嘉義:香光書鄉,民99)。 |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 |
|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佛藏輯要. 第一十二冊》。(初版。臺北:古亭出版事業,1993)。 |
| 宗喀巴大師著;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主編;法尊法師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宗喀巴大師集. 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
| 宗喀巴著;法尊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十四卷」。《藏外佛經. 第四冊》。(合肥:黃山書社,2005)。 |
| 宗喀巴著;釋法尊譯;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主編。「入中論善顥密意疏」。《宗喀巴大師集. 第三卷》。(第一版。北京:民族,2001[民90])。 |
| 法尊。「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大藏經補編. 9》。(臺北:華宇出版社,1984-1986)。 |
| 洪德美撰。「《入中論善顯密義疏》中的『佛性』概念」。《宗喀巴佛性思想之論述》。(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96):頁59-104。 |
| 釋修慧編述。「著述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修正版。臺北:佛教,民77)。 |
【淨明句論】 |
| 月稱。「明句中論疏歸敬偈疏」。《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8):西藏佛教教義論集(二)》。(初版。臺北:大乘文化,1980):頁87-98。 |
| 月稱著;易陶天譯。「明句中論疏歸敬偈疏(現代鉛印本)」。《藏外佛經. 第一冊》。(合肥:黃山書社,2005)。 |
| 平川彰著。「プラサンナパダーの緣起の語義」。《平川彰著作集. 第1卷:法と緣起》。(初版。東京:春秋社,1988-2000)。 |
| 易陶天。「明句中論疏歸敬偈疏」。《大藏經補編. 9》。(臺北:華宇出版社,1984-1986)。 |
| 長尾雅人。「明らかなことば(中論月稱釋)」。《大乘佛典》。(東京:中央公論社,1978)。 |
| 長尾雅人。「明らかなことば(中論月稱釋)」。《大乘佛教》。(4版。東京:中央公論社,1968)。 |
| 長尾雅人譯。「明らかなことば(中論月稱釋)」。《世界の名著. 2》。(東京:中央公論社,1978)。 |
| 荻原雲來。「プラサンナパダー(月稱作明解中論釋)和譯」。《荻原雲來文集》。(東京:山喜房仏書林,1972)。 |
| 釋惠敏著。「梵本《中論頌.月稱註》(淨明句論)研究序論」。《中觀與瑜伽》。(臺北:東初,民75):頁1-28。 |
【宗喀巴中論註】 |
| 李冀誠,許得存編著。「宗喀巴《中論廣釋.因緣品》」。《西藏佛教諸派宗義》。(第一版。北京:今日中國,1995)。 |
| 李冀誠,許得存編著。「宗喀巴的《中論廣釋》」。《西藏佛教諸派宗義》。(第一版。北京:今日中國,1995)。 |
| 釋修慧編述。「造中觀論廣釋」。《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修正版。臺北:佛教,民77)。 |
【其他中論註】 |
| 山口瑞鳳責任編集。「根本中論註無畏論」。《敦煌胡語文獻》。(初版。東京:大東,昭和60)。 |
| 伊藤隆壽。「鳩摩羅什の中觀思想―『青目釋中論』を中心に」。《三論教學と佛教諸思想:平井俊榮博士古稀記念論集》。(東京:春秋社,2000):頁3-16。 |
□學位論文 |
| Akira Saito。「A Study of the Buddhapālita-mūlamadhyamaka-vṛtti」。Ph.D. thesis。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84。 |
| Chien-Yuan Hsu。「The Eight-negations of Pratityasamutpada in "Mulamadhyamakakarika"」。M.A. Thesis。University of Calgary,2007。 |
| Robert Fisher Olson。「Aspects of the Middle Way : A Study of the Madhyamika Karikas of Nagarjuna in the Light of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Ph.D. thesis。Columbia University,1967。 |
| Sung-Ki Hong。「Pratityasamutpāda bei Nāgārjuna: eine logische Analyse der Argumentationsstruktur in Nāgārjunas Madhyamakakārikā」。Ph.D. thesis。Saarbrücken, Univ.,1993。 |
| William L. Ames。「Bondage and Lib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Madhyamika School of Buddhism. A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Chapter 16 of the Mulamadhyamikakarikas and Five of Its Commentaries」。M.A.Thesis。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82。 |
| William Longstreet Ames。「Bhavaviveka's Prajnapradipa: Six Chapters (Buddhism, Madhyamika, India, Tibet)」。Ph.D. thesis。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86。 |
| 小澤千晶。「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における見と緣起:『中論』第27章を中心として」。博士論文。大谷大學,平成21[2009]。 |
| 王逸舟著。「吉藏、印順法師《中論》科判思想的比較研究」。碩士論文。中山大學宗教學,2005。 |
| 立川武藏。「中論の思想」。博士論文。名古屋大學,昭和60[1985]。 |
| 朴龍祚。「龍樹《中論》之空思想探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民84。 |
| 李葛夫撰。「月稱《入中論》辯破唯識無境之研究」。碩士論文。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組,1997。 |
| 林建德。「《老子》與《中論》之哲學比較:以語言策略、對反思維與有無觀為線索」。博士論文。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民96。 |
| 林恕安。「初探宗喀巴大師對"他生"的看法:《入中論自釋》與《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對"破他生"的比較」。碩士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2007。 |
| 林錫全。「吉藏《中觀論疏》實相思想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民99。 |
| 袁尚華。「雙遣與相即:中、印佛教的思維方法研究,以《中論》及《肇論》為中心」。碩士論文。中山大學中國哲學,2000。 |
| 梁子郁。「龍樹「菩薩道」思想探究:以《中論》為主」。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哲學系,2006。 |
| 梁萬如。「龍樹在《中論》裡所闡發的方法論及真理觀」。碩士論文。香港浸會大學,1996。 |
| 莊國彬撰。「《中觀密意莊嚴》譯注」。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民84。 |
| 許得存。「宗喀巴及其《中論廣釋》」。碩士論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宗教學系中國佛教史,1988。 |
| 陳金輝。「《中論》無我思想之研究」。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民86。 |
| 陳學仁撰。「龍樹菩薩《中論》八不思想探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87。 |
| 富岡久美著。「空の自覺と脱構築:『中論』を中心としたナーガールジュナ哲學の比較思想的考察」。博士論文。大阪府立大學,平成13[2000]。 |
| 曾蘭惠撰。「《中論》時間觀之研究」。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95。 |
| 游芬芳撰。「《淨明句論.第十三品》「行之考察」譯注與研究」。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91。 |
| 童瓊慧撰。「龍樹對說一切有部業思想的評破:以中論第十七「觀業品」為論述重點」。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89。 |
| 華方田。「否定性的直覺思維:《中論》思維方法述評」。碩士論文。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1989。 |
| 華軍。「論《中論》中的大乘中道空觀」。碩士論文。吉林大學宗教學,2002。 |
| 楊滿堂。「中論論證方法之研究」。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民77。 |
| 葉少勇。「<中論頌>與<佛護釋>:基于新發現梵文寫本的文獻學研究」。博士論文。北京大學東語系,2009。 |
| 劉啟霖撰。「月稱對陳那量論的批判 : 《明句論.觀緣生品》藏譯本之譯注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民99。 |
| 劉嘉誠撰。「《中論》解脫思想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民86。 |
| 劉嘉誠撰。「從《入中論》對唯識學派的批判論月稱的緣起思想」。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民94。 |
| 鄭進興撰。「西方龍樹學三個詮釋典範之研究:以《中論》二十五品十九及二十頌為探討線索」。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民90。 |
| 鄭寶蓮。「《中論》皈敬偈印藏注釋書之研究」。畢業論文。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民93。 |
| 賴惠芬撰。「佛所教空:龍樹《中論》第十八品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民86。 |
| 簡淑雯撰。「無我與解脫:清辨、月稱關於《中論.十八品》「人法二無我」詮釋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民89。 |
| 羅沛霖撰。「從中觀論看龍樹對法有自性之主張的批評」。碩士論文。香港新亞研究所,民75。 |
| 釋自拙撰。「梵本《淨明句論. 第三品觀眼根等》初探」。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民84。 |
| 釋宏法。「《中論.觀四諦品》空性思想之研究:兼論清辯與月稱對空性的詮釋」。畢業論文。圓光佛學研究所,2003。 |
| 釋見弘(劉思妙)撰。「中觀派における世俗諦について:特に入中論を中心として」。修士課程論文。九州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平成4。 |
| 釋果徹。「梵本《明句論.第二十六品觀十二支分》譯注」。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1994。 |
| 釋真觀。「梵藏《淨明句論─第十九品觀時》譯註」。畢業論文。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1995。 |
| 釋證融撰。「《淨明句論.第十五品觀自性》譯注」。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民83。 |
□會議論文 |
| Claus Oetke。「On the non-formal aspects of the proofs of the Madhyamakarikas」。《Earliest Buddhism and Madhyamaka. Vol. 2》。(Leiden,1990):pp. 91-109。Panels of the 7th World Sanskrit Conference, Leiden, Aug. 23-29, 1987。 |
| 方怡蓉。「《明句論.第二十三品》第一頌中『分別』、『顛倒』、『癡』之探究」。《第十五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會前論文集》。(新竹市:福嚴佛學院,民93)。第十五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福嚴佛學院主辦,2004年9月11日至12日。 |
| 立川武藏。「Two Kinds of Negations in the Mulamadhyamakakarika」。Proceedings of the Thirty-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uman Sciences in Asia and North Africa Toho Gakkai, 1984。 |
| 巫白慧。「龍樹的中觀論及其幾個主要發展階段」。大乘與東亞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陝西省社會科學院長安佛教中心與日本學術界主辦,1996年8月30日至9月4日。 |
| 李學竹。「月稱關於二乘通達"法無我"的論證:以梵文本《入中論》第一章為考察中心」。2008北京藏學討論會,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主辦,2008年10月14日至16日。 |
| 施乃瑜。「關於《中觀論頌》各品結頌的性質---以第十八品為中心的一個探究」。《第十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一場--第十四場)》。頁[17]2-17。第十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圓光佛學研究所主辦,1999年8月20日至22日。 |
| 郭忠生。「從文殊法門看『中觀論頌24.bcdot.1-6』」。《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頁145-180。印順思想:邁向2000年佛學研討會,現代佛學教會主辦,2000年1月22日至23日。 |
| 陳由斌。「試論《中觀》的「四生」哲學思辨──以《中觀》因果品為例」。《天臺學會第二屆研討會專輯》。頁73-90。天臺學會第二屆研討會,1996年4月9日。 |
| 黃俊威。「梵漢『中論』『觀因緣品』與『大毘婆沙論』『見蘊.智納息』之對比研究---以說一切有部之『六因四緣說』為中心」。《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石碇:華梵大學哲學系,民89):頁91-128。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華梵大學哲學系主辦,2000年5月27日至28日。 |
| 黃國清。「鳩摩羅什《中論頌》譯文風格之研究-以<觀四諦品>為中心」。第一屆宗教與佛學論文研討會,南華管理學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辦,1997年6月21日至22日。 |
| 萬金川。「互文性、詮釋的張力與衝突---品類書(karika)的文本詮釋學---以《中觀論頌.第十三章觀行品》為中心」。《第一屆印度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第一屆印度學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台灣宗教學會、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現代禪文教基金會主辦,2003年10月4日至5日。 |
| 葉少勇。「A Re-examination of the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on the Basis of the ewly Identified Sanskrit Manuscripts from Tibet(基於西藏新發現梵本的《中論頌》再檢視)」。第15屆國際佛教學大會(XV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2008。 |
| 葉少勇。「A Sanskrit Manuscript of the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and Buddhapālita’s Commentary from Tibet(西藏發現的梵文寫本《中論頌》與《佛護釋》)」。第14屆國際佛教學大會(XIV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2005。 |
| 劉啟霖。「月稱之陳那量論的批判:《淨明句論*第一品》藏譯本譯注與研究」。佛教知識論工作坊,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主辦,民98年12月19日。 |
| 劉嘉誠。「《中論》解脫思想之論證邏輯」。第八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1997。 |
| 劉嘉誠。「對智者大師以三諦詮釋《中論.觀四諦品》第十八頌之探討」。頁167-175。第一屆宗教與佛學論文研討會,南華管理學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辦,1997年6月21日至22日。 |
| 釋如戒。「天台智顗對《中論24.18》的詮釋探討」。第五屆宗教學研究所論文發表會,玄奘大學宗教學系主辦,2007年5月21日。 |
| 釋如戒。「吉藏三諦說初探:以《中觀論疏》對〈四諦品〉第十八偈解釋為主」。《第十一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27日)》。頁1-38。第十一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中華佛學研究所主辦,2000年8月27日。 |
| 釋妙書。「<涅槃無名論>與《中論》之涅槃觀」。《第十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一場--第十四場)》。頁[26]1-21。第十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圓光佛學研究所主辦,1999年8月20日至22日。 |
| 釋妙常。「月稱的悲心論──以《入中論.序分》為中心」。第一屆宗教與佛學論文研討會,南華管理學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辦,1997年6月21日至22日。 |
| 釋妙常。「月稱論布施般若蜜──以《入中論.極喜地》為中心」。第二屆宗教學與佛學論文研討會,1998年5月1日。 |
| 釋圓悟。「試論《中論》之無我觀」。2009年南山佛教文化研討會,南山放生寺主辦,2009年10月25日。 |
| 釋滿庭。「『心經』的六不與『中論』的八不之比較」。比較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佛教研究中心、生命學所與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2004年11月27日至28日。 |
□期刊論文 |
| Akira Saito (齋藤明)。「A Note on the Prajñā-nāma-mūlamadhyamakakārikā of Nāgārjun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5卷1號=總69號(1986年12月25日):頁484-487。 |
| Akira Saito (齋藤明)。「Nagarjuna's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ly Yogacara thoughts: from the Mulamadhyamakakarika to the Bodhisattvabhum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8卷3號=通號121號(2010年3月25日):頁1212-1218。 |
| Akira Saito (齋藤明)。「Textcritical Remarks on the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as Cited in the Prasannapadā」。《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3卷2號=總66號(1985年3月25日):頁842-846。 |
| Alex Wayman。「The Tathāgata Chapter of Nāgārjuna's "Mūla-Madhyamaka-Kārikā"」。《Philosophy East and West》Vol.38 No.1 (1988) : pp. 47-57。 |
| Anne MacDonald。「Revisiting the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 Text-Critical Proposals and Problems」。《インド哲學佛教學研究》14號(2007年3月31日):頁25-55。 |
| Annette Heitmann。「Momentane(*ekakaa)gnosis(jñāna)im Sinne der Madhyamakahdayakārikā und der intibetischer Übersetzung vorliegenden Tarkajvālā Ⅰ‐Ⅳ.」。《Asiatische Studien》Bd.49 Heft 2 (1995) : pp. 391-427。 |
| Arthur L. P Herman。「J. Kalupahana tr.& annot., Nagarjuna: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Mulamadhyamakakarika」。《JCP》14-1 (Mar 1987) : pp. 111-122。 |
| Bhupendra Nath Singh。「Early Buddhism and the Mūlamadhyamakakārikās of Nāgārjuna」。《Journal of the Bihar & Orissa Research Society of India》vol. 69-70 (1983-1984) : pp. 308-318。 |
| Bimal K. Matilal。「J. Kalupahana tr.& annot., Nagarjuna: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Mulamadhyamakakarika」。《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51-1 (1988) : pp. 151-153。 |
| Biswanath P Bhattacharya。「J. W. De Jong ed., Nāgārjuna:Mūla[-]Madhyamaka[-]Kārikā」。《JOI》31-2 (1981) : pp. 217-218。 |
| C. Lindtner。「On bhavya's Madhyamakaratnapradīpa」。《Indologica Taurinensia》vol. 12 (1986) : pp. 163-184。 |
| Charles Hallisey。「J. Kalupahana tr.& annot., Nagarjuna: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 Mulamadhyamakakarika」。《JAS》47-2 (May 1988) : pp. 402-403。 |
| Chr. Lindtner。「J. Kalupahana tr.& annot., Nagarjuna: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Mulamadhyamakakarika」。《JAOS》108-1(1988(1-3)):頁176-178。 |
| Christian Lindtner。「Bernhard Weber‐Brosamer, Dieter Michael Back, Die Philosophie der Leere:Nāgārjunas Mūlamadhyamaka‐Kārikās:Übersetzung des buddhistischen Basistextes mit kommentierenden Einfuhrungen」。《Asiat.Stud》52-4 (1998) : pp. 1232-1235。 |
| Christian Lindtner。「三枝充悳『中論偈頌總覽』」。《PCEA》n.4 (1988) : pp. 244-247。 |
| Claus Oetke。「On MMK 24.18」。《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Volume 35, Number 1 (2007) : pp. 1-32。 |
| Claus Oetke。「Pragmatic implicatures and text-interpretation (the alleged logical error of the negation of the antecedent) in the Mula-madhyamakakarikas」。《Studien zur Indologie und Iranistik》16-17 (1992) : pp. 185-234。 |
| Dan Arnold。「Book Review : "The Fundamental Wisdom of the Middle Way : Nagajuna's Mulamadhyamakakarika",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by Jay L. Garfield」。《Philosophy East and West》v.49 n.1 (1th Jan 1999) : pp. 88-92。 |
| Eli Franco。「J. Kalupahana tr.& annot., Nagarjuna: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 Mulamadhyamakakarika」。《AAS》23-1 (Mar 1989) : pp. 110-115。 |
| Ernst P. Steinkellner。「J. W. De Jong ed., Nāgārjuna:Mūla[-]Madhyamaka[-]Kārikā」。《WZKS》27 (1983) : pp. 216。 |
| G. Bugault。「Logic & dialectics in the Madhyamakakārikās」。《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vol. 11 (1983) : pp. 7-76。 |
| Gadjin M. Nagao。「From Madhyamika to Yogacara, an analysis of MMK 24.18 and MV 1.1-2」。《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vol. 2(1) (1979) : pp. 29-43。 |
| Guy Bougault。「The immunity of sunyata: is it possible to understand Madhyamakakarika 4.8-9」。《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vol. 28(2000):頁385-397。 |
| Hideyo Ogawa。「Gamyate, Gamyamana, Gata, Agata: the Mulamadhyamakakarika2, kk. 1-6 Re-examined」。《比較論理學研究》2004年度(2),(2004年):頁63-75。 |
| Hiroshi Hosokawa (細川寬)。「A Study of the Madhyamakakarika Chapter X X VII」。《研究紀要》8號(1985年1月31日):頁1-35。 |
| I T'ao-t'ien。「An attempt to examine the inner logical connections of the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from the Buddhist traditional doctrine of the satya-in-duplication being transmitted and maintained by Nagarjuna to the T'ien-t'ai Buddhist doctrine of the satya-in-triplication being created and advocated by Chih-I on the inquiring about the 18th verse in Ch. 24, entitled Viewing the Four Noble Truths, of Nagarjuna's Madhyamaka-Sastra」。《Transac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Orientalists in Japan》11 (1956) : pp. 49-50。 |
| J. A. Taber。「'Pratītyasamutpāda' in the dedication of the 'Mūlamadhyamakakārikā'」。《Adyar Library Bulletin》vol. 44-45 (1980-1981) : pp. 639-653。 |
| J. W. De Jong。「Bernhard Weber‐Brosamer, Dieter Michael Back, Die Philosophie der Leere:Nāgārjunas Mūlamadhyamaka‐Kārikās:Übersetzung des buddhistischen Basistextes mit kommentierenden Einfuhrungen」。《Indo-Iranian Journal》42-2 (Apr 1999) : pp. 169-171。 |
| J. W. De Jong。「Raghunath Pandeya ed.and tr., The Madhyamakaśāstram of Nāgārjuna」。《IIJ》36-2 (Apr 1993) : pp. 144-146。 |
| J. W. De Jong。「Textcritical Notes on the Prasannapadā」。《Indo-Iranian Journal》no.20 (1978) : pp. 217-252。 |
| 「K. K. Inada, Nāgārjuna : A Translation of His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with an Introductory Essay」。《鈴木學術財團年報》8號(1972年3月):頁111-112。 |
| K. V. Apte。「Going? You cannot go! - an exposition of Nāgārjuna's Madhyamakakārikā, chap. II」。《Journal of Shivaji University》vol. 4 (1971) : pp. 43-60。 |
| K. V. Apte。「Perception is impossible: an exposition of Nāgārjuna's Madhyamakakārikā, Ch. III」。《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 Ireland, Bombay Branch》vol. 49-50 (1974-1976) : pp. 1-14。 |
| K. V. Apte。「Where is the time: an exposition of Madhyamakakārikā XIX」。《Journal of Shivaji University》vol. 7 (1974) : pp. 49-54。 |
| Kenneth K. P. Inada。「J. Kalupahana tr.& annot., Nagarjuna: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 Mulamadhyamakakarika」。《JCP》14-3 (Sep 1987) : pp. 371-377。 |
| Kevin Schilbrack。「Book Review : "The Fundamental Wisdom of the Middle Way : Nagarjuna's Mulamadhyamakakarika", by Jay L. Garfield」。《The Tibet Journal》v.22 n.2 (1th Jan 1997) : pp. 107-109。 |
| Kishine Toshiyuki。「Candrakirt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Madhyamaka-sastra and the Theory of Bodhisattva-carya」。《宗教研究》305號(1995年):頁73-91,iv。 |
| Mark Siderits, 桂紹隆。「Mulamadhyamakakarika 1-10」。《インド學チベット學研究》9.10號(2005-2006年):頁129-185。 |
| Mark Siderits, 桂紹隆。「Mulamadhyamakakarika 22-27」。《インド學チベット學研究》14號(2010年):頁216-258。 |
| Mark Siderits。「The Fundamental Wisdom of the Middle Way: Naagaarjuna's Muulamadhyamakakaarikaa. Trans. And Commentary by Jay L. Garfield.」。《Journal of Buddhist Ethics》n.4 (1th Jan 1997)。 |
| Musashi Tachikawa。「Pratityasamutpada in the dedication of the Mulamadhyamakakarika」。《Adyar Library Bulletin》44-45 (1980-81) : pp. 639-653。 |
| Paul Kocot Nietupski。「The examination of conditioned entities and the examination of reality: Nāgārjuna's Prajñānāma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XIII, Bhāvaviveka's Prajñāpradīpa XIII, & Candrakīrti's Prasannapadā XIII」。《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vol. 24 (1996) : pp. 103-143。 |
| Paul Williams。「J. Kalupahana tr.& annot., Nagarjuna: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 Mulamadhyamakakarika」。《JRAS》1987-2 (1987) : pp. 362-366。 |
| Pual Williams。「Nagarjuna : Selections from the Madhyamakakarika Together with Extracts from the Commentaries」。《The Middle Way》v.52 n.1-3 (1th Jan 1977) : pp. 18-23。 |
| R. H. Robinson著;大容譯。「釋僧肇〔中論序〕註」。《諦觀》20期(1984年12月25日):頁27-33。 |
| Richard A. Gard。「On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Chung-lun中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卷1號=總5號(1954年9月25日):頁370-376。 |
| Sadao Sawatari。「A consideration of the Mūlamadhyamakakārikā-on the ethical value of the "aṣṭaviśeṣaṇapratiṣedha"」。《Shotoku Gakuen Joshi Tanko Daigaku Kiyo》vol. 7 (1981) : pp. 7-20。 |
| Samuel Beal。「The Chong-lun sutra or Prajnamulasastratika of Nagarjuna」。《IA》10 (1881) : pp. 87-89。 |
| Siderits Mark, Katsura Shoryu (桂紹隆)。「Mulamadhyamakakarika 11-21」。《インド學チベット學研究》12號(2008年):頁170-221。 |
| Tilmann E. Vetter。「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ysticism of the Older Prajñā-pāramitā Literature and the Mysticism of the Mūla-Madhyamaka-Kārikās of Nāgārjuna」。《インド古典研究》6號(1984年5月15日):頁495-512(L)。 |
| Uma Shankar Vyas。「Early Buddhism and the Mulamadhyamikakarika of Nagarjuna」。《Prajna-Bharati》vol. 3(2) (1983) : pp. 53-62。 |
| Vall'ee Poussin著;萬金川譯述。「中觀與中觀論著」。《中國文化月刊》58期(民73年8月):頁89-124。 |
| William L. Ames。「The soteriological purpose of Nāgārjuna's philosophy: a study of Chap.23 of the Mūla-madhyamaka-kārikās」。《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vol. 11(2) (1988) : pp. 7-20。 |
| Ye Shaoyong (葉少勇)。「A Paleographical Study of the Manuscripts of the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and Buddhapālita’s Commentary(《中論頌》與《佛護釋》梵本的字體研究)」。《創價大學國際佛教學高等研究所年報》11號(2008年3月31日):頁153-175。 |
| Ye Shaoyong (葉少勇)。「A Re-examination of the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on the Basis of the Newly Identified Sanskrit Manuscripts from Tibet(基於西藏新發現梵本的《中論頌》再檢視)」。《創價大學國際佛教學高等研究所年報》10號(2007年3月31日):頁149-170。 |
| Ye Shaoyong (葉少勇)。「The Mulamadhyamakakarika and Buddhapalita's commentary (1) Romanized text based on the newly identified Sanskrit manuscripts from Tibet」。《創價大學國際佛教學高等研究所年報》10號(2007年3月31日):頁117-147。 |
| Ye Shaoyong (葉少勇)。「The Mulamadhyamakakarika and Buddhapalita's commentary (2) Romanized texts based on the newly identified Sanskrit manuscripts from Tibet」。《創價大學國際佛教學高等研究所年報》11號(2008年3月31日):頁105-151。 |
| 八力廣喜。「『中論』と中觀派」。《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9卷2號=總58號(1981年3月31日):頁556-559。 |
| 八力廣喜。「『中論』に言及された部派の思想」。《北海道武藏女子短期大學紀要》5號(1972年12月1日):頁79-91。 |
| 八力廣喜。「中論における無自性と無:青目釋『空亦復空』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7卷2號=總34號(1969年3月31日):頁718-723。 |
| 八力廣喜。「中論の涅槃について:涅槃品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3卷2號=總26號(1965年3月31日):頁571-572。 |
| 八力廣喜。「立川武藏著『中論の思想』」。《印度哲學佛教學》10號(1995年10月30日):頁397-398。 |
| 八力廣喜。「龍樹の緣起觀:『中論』に說かれる十二支緣起」。《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卷2號=總38號(1971年3月31日):頁843-847。 |
| 八力廣喜。「羅什譯『中論』における『法』について」。《北海道武藏女子短期大學紀要》4號(1971年10月1日):頁92-114。 |
| 三谷真澄。「『中論』第二二章の研究」。《龍谷大學大學院紀要(文學研究科)》7號(1986年3月22日):頁95-98。 |
| 三枝充悳。「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の『中論』--『大智度論』をそえて(一冊の本)」。《理想》533號(1977年10月):頁2-8。 |
| 三枝充悳。「大智度論所收偈頌と中論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5卷1號=總29號(1966年12月25日):頁85-97。 |
| 三枝充悳。「『中論』と『空』」。《佛教の思想月報》8號。 |
| 三枝充悳。「『中論』における『法』(上)」。《佛教學》40號(1999年3月20日):頁11-48。 |
| 三枝充悳。「『中論』における『法』(下)」。《佛教學》41號(1999年12月20日):頁11-32。 |
| 三枝充悳。「『中論』におけるブッダ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6卷1號=總31號(1967年12月25日):頁24-29。 |
| 三枝充悳。「中論研究序論」。《理想》388號(1965年9月)。 |
| 三枝充悳。「法 und dharma in Kumārajīvas Mādhyamikakārikā」。《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3卷1號=總25號(1965年1月31日):頁25-32(L)。 |
| 三枝充悳。「素修會 『中論』から『唯識』へ」。《日本工業俱樂部會報》202號(2002年10月):頁69-79。 |
| 三枝充悳。「龍樹における空の思想-『中論』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學術研究》11卷4號。 |
| 三枝充悳。「龍樹空觀の一考察--中論を中心として」。《宗教研究》131號(1952年8月1日):頁41-42。 |
| 上田義文。「中論における相關性の論理について:第十章『火と燃料との考察』の研究」。《哲學雜誌》66卷1號=總709號(1951年3月30日):頁58-80。 |
| 上野順瑛。「原始佛教の人無我と中論の法無我との關係」。《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5卷1號=總29號(1966年12月25日):頁105-108。 |
| 大西薫。「勝義の一考察:『中論頌』第24章第10偈のanāgamyaについて」。《哲學》45號(1993年10月25日):頁95-106。 |
| 小川一乘。「『大乘』における佛教の全的把握のために:入中論第一章第一~四偈」。《佛教學セミナー》16號(1972年10月30日):頁43-58。 |
| 小川英世。「Gamyate, Gamyamāna, Gata, Agata ― 『中論』ii,kk.1-6 の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9卷2號=總78號(1991年3月20日):頁838-887。 |
| 小池一郎。「龍樹『中論』における言語の位置」。《同志社外國文學研究》79號(1998年2月):頁102-129。 |
| 小澤千晶。「『中論』における無自性への道:五種の探求と不一不異の緣起をめぐって」。《大谷大學大學院研究紀要》22號(2005年12月1日):頁23-45。 |
| 小澤千晶。「『中論』における無自性をめぐる五種の探求(pancadha mrgyaman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4卷2號=通號108號(2006年3月20日):頁988-985。 |
| 小澤千晶。「『中論』註釋書におけるidampratyayata解釋について」。《佛教學セミナー》88號(2008年12月):頁152-129。 |
| 小澤千晶。「『中論』註釋書における十二支緣起理解--中有をめぐる議論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哲學佛教學》19號(2004年10月):頁106-116。 |
| 山口等。「禪の論理的象徴的形態:中論論理特に根本五位說を中心として」。《哲學雜誌》606號(1937年8月1日):頁1-51。 |
| 山口等。「禪の論理的象徴的形態(完):中論論理特に根本五位說を中心として」。《哲學雜誌》607號(1937年9月1日):頁21-47。 |
| 山本伸裕。「『中論』における『信』の位相」。《東洋大學大學院紀要》37號(2001年2月28日):頁236-223(L)。 |
| 山本伸裕。「何故涅槃は不生不滅なのか:中論に於けるbhāvaと涅槃の關係」。《宗教研究》72卷4輯=319號(1999年6月):頁258-259。 |
| 山本和彥。「立川武藏著:『中論の思想』」。《佛教學セミナー》62號(1995年10月30日):頁47-54。 |
| 山本和彥。「書評:立川武藏著:《中論の思想》」。《佛教學セミナ》62號(1995年10月1日):頁47-54。 |
| 中大佛學教材編寫組。「中論觀有無品」。《內明》125期(1982年8月1日):頁12-15。 |
| 中尾文雄。「戲論(PRAPANCA)の本質-特に中論を資料として-」。《海外佛教事情》3卷3,4號。 |
| 中村元。「『中論』における『緣起』の意義」。《密教文化》71/72號(1965年4月1日):頁122-138。 |
| 中野素。「如來考:『中論』第二十二章『如來の考察』の研究」。《大谷大學大學院研究紀要》2號(1985年12月1日):頁63-82。 |
| 「中論作者釋者與譯者」。《正覺之音》11期(1997年12月)。 |
| 丹治昭義。「中論の構成」。《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紀要》16號(1983年1月):頁1-16。 |
| 丹治昭義。「中觀派の菩薩觀:中論から入中論へ」。《日本佛教學會年報》51號(1986年3月):頁125-141。 |
| 丹治昭義。「無我と實在:中論第十八章の注釋史的考察(一)」。《南都佛教》46號(1981年8月25日):頁1-37。 |
| 丹治昭義。「無我と實在:中論第十八章の注釋史的考察(二)」。《南都佛教》47號(1981年12月30日):頁19-43。 |
| 丹治昭義。「鳩摩羅什の中論解釋──ミるクロ-ドの佛教」。《關西大學哲學》12號(1989年10月):頁32-79。 |
| 仁青卓瑪。「中觀"八不"新談」。《大眾文藝》24期(2009年)。 |
| 今西順吉。「三枝充悳著『中論偈頌總覽』」。《印度哲學佛教學》3號(1988年10月30日):頁374-375。 |
| 今西順吉。「『中論』の原典について」。《成田山佛教研究所紀要》11號(1988年3月28日):頁91-105。 |
| 今西順吉。「言語世界の構造とその破壞:『中論』の言語哲學について」。《印度哲學佛教學》2號(1987年10月30日):頁57-87。 |
| 內藤昭文。「中觀論書におけるアートマン批判:サーンキャ學派の構想するアートマン說をめぐって」。《龍谷大學大學院紀要(文學研究科)》4號(1982年3月23日):頁60-63。 |
| 壬生台舜。「中論觀四諦品第廿四の研究」。《宗教文化》2號(1950年3月5日):頁1-50。 |
| 壬生台舜。「中觀派の展開に就いて:特に中論觀因緣品を中心とす」。《新山家學報》新13號(1940年3月25日):頁1-40。 |
| 太田彰一。「中論における有部批判の論理」。《哲學》3號(1952年12月):頁32-54。 |
| 戈國龍。「《中論》思想略析」。《香港佛教》489期(2001年2月1日):頁8-10。 |
| 木村周誠。「中論三諦偈と十界互具」。《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6卷1號=通號113號(2007年12月):頁184-190。 |
| 木村俊彥。「『中論』の空性理論における矢島羊吉博士の理解について」。《宗教研究》83卷4輯(2010年3月30日):頁1469-1470。 |
| 木村誠司。「《中論》におけるsvabhavaについて」。《駒澤短期大學佛教論集》9號(2003年10月1日):頁389-426。 |
| 木村誠司。「『中論』におけるsvabhāvaについて」。《駒澤短期大學佛教論集》9號(2003年10月):頁390-426。 |
| 牛凱音。「以《中論》"三是偈"為契入比較龍樹與智顗思想」。《法源:中國佛學院研究紀要》22期(2004年):頁338-347。 |
| 王雷泉。「"空"之三題——讀龍樹的《中論》」。《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2期(1986年):頁71-75。 |
| 王麗潔。「論龍樹《中論》的思辨性與文學性」。《古籍研究》2004年期(2004年):頁185-195。 |
| 王麗潔。「論龍樹《中論》的思辯性與文學性」。《法音》2004年3期(2004年):頁7-14。 |
| 北川清仁。「『中論』における心の問題:第十八章第七偈について」。《密教學研究》12號(1980年3月):頁124-136。 |
| 古賀英彥。「中論に於ける自性の問題」。《花園大學文學部研究紀要》36號(2004年3月10日):頁127-144。 |
| 古賀英彥。「中論の緣起說と自性の概念」。《花園大學文學部研究紀要》37號(2005年3月10日):頁1-16。 |
| 古藏。「中觀論初牒八不偈疏(續)」。《北平佛教會月刊》10期:頁1-4。 |
| 古坂龍宏。「漢譯『中論』の註釋書の研究」。《駒澤大學大學院佛教學研究會年報》4號(1970年3月):頁88-97。 |
| 瓜生津隆真。「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を讀む(6)著作のあらまし(2)『中論』、『大智度論』を中心として」。《大法輪》69卷8號(2002年8月):頁148-155。 |
| 瓜生津隆真。「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を讀む(15)中論の思想と論理(1)本書の概要」。《大法輪》70卷5號(2003年5月):頁156-163。 |
| 瓜生津隆真。「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を讀む(16)『中論(ちゅうろん)』の思想と論理(2)緣起(えんぎ)ということ」。《大法輪》70卷6號(2003年6月):頁145-151。 |
| 瓜生津隆真。「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を讀む(17)『中論』の思想と論理(3)否定論證とは何か」。《大法輪》70卷7號(2003年7月):頁162-170。 |
| 瓜生津隆真。「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を讀む(18)中論の思想と論理(4)否定と肯定」。《大法輪》70卷8號(2003年8月):頁128-136。 |
| 瓜生津隆真。「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を讀む(19)中論の思想と論理(5)我(が)(アートマン)の考察」。《大法輪》70卷9號(2003年9月):頁156-163。 |
| 瓜生津隆真。「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を讀む(20)『中論』の思想と論理(6)我(アートマン)の考察(續)」。《大法輪》70卷10號(2003年10月):頁156-163。 |
| 瓜生津隆真。「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を讀む(21)『中論』(ちゅうろん)の思想と論理(7)空(くう)の否定と肯定(『四諦(したい)の考察』を中心に)」。《大法輪》70卷11號(2003年11月):頁152-159。 |
| 瓜生津隆真。「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を讀む(22)『中論』の思想と論理(8)二種類の真理(世俗と勝義(しょうぎ))」。《大法輪》70卷12號(2003年12月):頁148-155。 |
| 田中正德。「中論二諦について:二諦即中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1卷2號=總42號(1973年3月31日):頁669-670。 |
| 田中順照。「中論に於ける起と」。《南都佛教》18號。 |
| 田中順照。「中論に於ける緣起と因待」。《南都佛教》18號(1966年6月30日):頁1-12。 |
| 田中順照。「『私の中論』」。《佛教學會報》9號(1983年12月):頁1-7。 |
| 田原謙三。「『中論』觀去來品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0卷2號(1982年3月):頁663-664。 |
| 田原謙三。「『中論』觀去來品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0卷2號=總60號(1982年3月31日):頁663-664。 |
| 田原謙三。「『中論』觀法品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1卷2號=總62號(1983年3月25日):頁631-632。 |
| 矢本利則。「『中論』について」。《哲學會誌》13號(1978年):頁10-14。 |
| 矢島羊吉,三枝充悳。「空の哲學『中論』根本思想をめぐって」。《理想》610號(1984年3月):頁20-49。 |
| 石谷隆光。「中論に於ける与へられたる問題」。《我》1卷6號。 |
| 石谷隆光。「中論之概要」。《我》2卷11號。 |
| 立川武藏。「Pratiyasamutpada in the Dedication of the Mulamadhyamakakarika」。《The Adyar Library Bulletin, Dr. K. Kunjunni Raja Felicicitation Volume》Vols. 44-45(1980-81):頁639-653。 |
| 立川武藏。「『中論』における世俗と勝義-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の修道論の特質」。《東洋學術研究》16卷5號(1977年):頁1-22。 |
| 立川武藏。「『中論』における相依について(その1):相依解釋のための一方法の提唱」。《東海佛教》12號(1967年6月30日):頁13-20。 |
| 立川武藏。「『中論』における緣起」。《名古屋大學文學部三十周年記念論集. 1978》(1979年3月):頁550-535。 |
| 立川武藏。「『中論』一章譯注」。《人間文化》25號(2010年9月):頁131-154。 |
| 立川武藏。「『中論』八不偈について」。《宗教研究》51卷3輯=234號(1977年12月):頁104-105。 |
| 立川武藏。「初期中觀における空『中論』におけるテトラレンマの考察から」。《理想》610號(1984年3月):頁126-139。 |
| 立川武藏。「現象世界の聖化:『中論』二十六章における緣起」。《佛教學セミナー》35號(1982年5月30日):頁73-88。 |
| 立川武藏。「緣起を構成する『項』について:『中論』における論議の論理學的考察(1)」。《インド古典研究》6號(1984年5月15日):頁281-296。 |
| 立川武藏。「緣起を語る命題における否定と肯定:『中論』の論理學的考察(二)」。《南都佛教》51號(1983年12月30日):頁43-61。 |
| 伊藤高順。「中論の辯證法に就いて」。《駒澤大學佛教學會年報》1號(1931年2月):頁184-189。 |
| 仲澤浩祐。「中論における我品研究の問題點」。《宗教研究》43卷3輯=202號(1970年3月):頁64-65。 |
| 仲澤浩祐。「中論我品におけるアートマンとアハンカーラをめぐって」。《山梨學院大學一般教育部論集》11號(1989年1月18日):頁1-14。 |
| 光川豐藝。「『人法二無我』に對する清辯.月稱の見解:中論大十八章を中心として」。《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1號(1962年6月15日):頁132-135。 |
| 光川豐藝。「『中論』における『顯正』面の考察:特に第十八章を中心として」。《龍谷大學論集》384號(1967年7月10日):頁31-57。 |
| 光川豐藝。「清辯.月稱の中論釋における理趣と聖教--造論の意趣を中心に」。《佛教學研究》25/26號(1968年5月):頁275-296。 |
| 光川豐藝。「清辯と月稱の思想的背景:中論釋による引用書を中心にして」。《龍谷大學論集》376號(1964年7月1日):頁51-87。 |
| 光川豐藝。「實有說と無自性說:特に婆沙論と中論に留意して」。《佛教學研究》32/33號(1977年3月31日):頁42-61。 |
| 印順。「中論史之研究」。《海潮音》15卷9期(1934年9月15日):頁47-51。 |
| 印順。「中論為阿含通論考(摘自『中觀今論』)」。《正覺之音》26期(1999年3月)。 |
| 印順導師。「觀四諦品第二十四(摘自『中觀論頌講記』)」。《正覺之音》11期(1997年12月)。 |
| 吉水千鶴子。「Upādāyaprajñaptiについて:Mūlamadhyamakakārikā XXIV 18を考える」。《成田山佛教研究所紀要》20號(1997年):頁95-155。 |
| 吉村均。「生きた『中論』の教え--ダライ.ラマ法王の『中論』講義とカーラチャクラ灌頂に参加して」。《東方》22號(2006年3月31日):頁144-154。 |
| 吉澤秀樹。「梵藏漢比較對照による『中論』第24章における思想的變容の一考察」。《哲學倫理學研究》3號(1999年6月):頁73-98。 |
| 吉藏。「中觀論初牒八不偈疏」。《北平佛教會月刊》9期:頁1-6。 |
| 多田狷介。「『中論』譯稿(上)」。《日本女子大學紀要. 文學部》31號(1981年):頁91-134。 |
| 多田狷介。「『中論』譯稿(下)」。《日本女子大學紀要. 文學部》32號(1982年):頁39-65。 |
| 安井廣濟。「中觀學說における業の理解:中論第十七章業と果の考察の研究」。《佛教學セミナー》20號(1974年10月31日):頁150-172。 |
| 安井廣濟。「佛陀の教說と空の思想:『中論』第二十四章『四聖諦の考察』の研究」。《佛教學セミナー》26號(1977年10月30日):頁1-20。 |
| 朱雪芳。「龍樹《中論》"緣起"釋義」。《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9卷2期(2008年):頁64-65。 |
| 江島惠教;陳一標譯。「《中論》注釋書中有關"緣起"的語義解釋」。《法光學壇》創刊號(1996年6月):頁23-41。 |
| 江藤正顯。「『中論頌』の論證形式について: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のvyavahara」。《比較社會文化研究》1號(1997年):頁11-21。 |
| 池田宗讓。「『中論』四諦品第十八偈吉藏釋の構造:智顗『三諦偈』解釋との比較」。《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11號(1989年3月):頁17-31。 |
| 西崎專一。「中論に觀る時間概念と音樂時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5卷2號=總50號(1977年3月31日):頁662-663。 |
| 西嶋和夫(愚道)。「中論の新しい理解と宗學」。《宗學研究》38號(1996年3月):頁204-209。 |
| 西嶋和夫(愚道)。「正法眼藏と中論とにおける共通思想について」。《宗學研究》37號(1995年3月):頁117-122。 |
| 西嶋和夫。「中論の新しい解釋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8卷1號=總95號(1999年12月20日):頁243-248。 |
| 西嶋愚道(和夫)。「鳩摩羅什の漢譯『中論』について」。《宗學研究》36號(1994年3月31日):頁246-251。 |
| 何曼盈。「析《中論》〈觀五陰品〉」。《人文》123期(2004年3月)。 |
| 何歡歡。「《中論》"皈敬偈"漢藏對比釋讀——以《青目釋》和《無畏疏》為例」。《西藏研究》2008年第1期(2008年):頁31-53。 |
| 佐藤好久。「『中論』考--現代教化における欺瞞性の問題」。《真言宗豐山派總合研究院紀要》15號(2010年3月):頁73-85。 |
| 佐藤成順。「嘉祥大師における佛典解釋法の特質--中論三段分科について」。《佛教文化研究》16號(1970年3月):頁63-84。 |
| 佐藤悅成。「中論 觀有無品第十五の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5卷1號=總49號(1976年12月25日):頁164-165。 |
| 佐藤悅成。「中論觀三相品の問題についての序論」。《駒澤大學大學院佛教學研究會年報》10號(1976年10月):頁57-68。 |
| 佐藤悅成。「中論觀自性品第十五について」。《駒澤大學大學院佛教學研究會年報》11號(1977年10月):頁1-9。 |
| 佐藤悅成。「相.可相について(一):中論 觀六種品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6卷1號=總51號(1977年12月31日):頁142-143。 |
| 余若虛。「對《中論》的粗淺看法」。《十方》15卷8期(1997年5月1日):頁16-21。 |
| 吳老擇。「讀陳佾先生的『略論《中論》與《阿含經》的關係』」。《妙林》12卷4月號(2000年4月30日):頁16-22。 |
| 吳樹仁。「關於《中論》第十八品的品題」。《鵝湖》118期(1985年4月1日):頁56-56。 |
| 呂勝強。「略談龍樹中論的復古精神及中觀思想在現代生活的省思」。《正覺之音》26期(1999年3月)。 |
| 呂勝強。「略談龍樹中論的復古精神及中觀思想在現代生活的省思」。《新雨》54期(1992年3月1日):頁7-10。 |
| 宏開。「龍樹菩薩"三是偈"思想淺探」。《閩南佛學》(2001年)。 |
| 李元治。「『中論』解讀」。《雄中學報》1期(民87年4月):頁23-39。 |
| 李安。「中論」。《中國佛教》3期(1989年5月1日)。 |
| 李志夫。「泛論佛陀及中論緣起理事觀與邏輯理事觀」。《華岡佛學學報》4期(民69年10月):頁200-223。 |
| 李昌頤。「《中論》空無思想、中道思想之探源及其與現代的關係:兼述中論辯證法的研究」。《華岡佛學學報》7期(民73年9月):頁355-400。 |
| 李開濟。「《中論》導讀」。《哲學與文化》26卷2期(1999年2月):頁180-185。 |
| 李潤生。「《中論.觀有無品》疏義(上)」。《內明》282期(1995年9月1日):頁3-12。 |
| 李潤生。「《中論.觀有無品》疏義(下)」。《內明》283期(1995年10月1日):頁17-24,13。 |
| 李潤生。「《中論.觀法品》疏義(上)」。《內明》285期(1995年12月1日):頁3-14。 |
| 李潤生。「《中論.觀法品》疏義(下)」。《內明》286期(1996年1月1日):頁20-33,37。 |
| 李潤生。「龍樹《中論.觀因緣品》疏義(一)」。《內明》277期(1995年4月1日):頁3-19。 |
| 李潤生。「龍樹《中論.觀因緣品》疏義(二)」。《內明》278期(1995年5月1日):頁19-27。 |
| 李潤生。「龍樹《中論.觀因緣品》疏義(三)」。《內明》279期(1995年6月1日):頁17-27。 |
| 李潤生。「龍樹《中論.觀因緣品》疏義(四)」。《內明》280期(1995年7月1日):頁17-23。 |
| 杜永彬。「更敦群培《龍樹〈中論〉奧義疏》評介」。《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2000年)。 |
| 杜聿琛。「述中論觀業品大意」。《中國佛教》28卷3期(民73年3月):頁46-49。 |
| 見悲青增格西。「中論禮讚文之意趣(一)」。《西藏的天空》1期(2010年11月15日):頁21-22。 |
| 見愷法師。「『有無』初探──以《阿含經》、《中論》為主」。《青松萌芽》4期(民88年9月):頁12-15。 |
| 身振。「《中論》思想略探」。《法源:中國佛學院研究紀要》總16期(1998年1月1日):頁160-162。 |
| 那須良彥。「有部の不失法因と正量部の不失:『中論』第17章所述の『不失』に對する觀誓の解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3卷1號=總105號(2004年12月20日):頁371-367。 |
| 那須真裕美。「中觀論書におけるrang bzhinとngo bo nyidの用例」。《日本西藏學會會報》52號(2006年5月):頁29-38。 |
| 和田壽弘。「卒業論文レジメ──『中論』の思想」。《SAMBHASA》No.1。 |
| 宗喀巴大師;釋潭影譯。「中論略義」。《現代佛學》(1959年7月1日)。 |
| 岡本素光。「中論に於る存在形態」。《駒澤大學佛教學會年報》4卷1號(1933年12月):頁89-113。 |
| 昌願。「《中論.觀因緣品》與哲學本體論的沉思」。《閩南佛學學報》1990年第1期(1990年)。 |
| 明性。「讀中論與般若燈札記」。《佛海燈》1卷4期(1936年2月12日):頁11-13。 |
| 明性。「讀中論與般若燈札記(續完)」。《佛海燈》1卷5期(1936年3月12日):頁15-17。 |
| 果修。「《中論》的基本思想」。《閩南佛學學報》1989年第1期(1989年)。 |
| 林世敏。「中論觀業品的業力思想(上)」。《慧炬》282期(1987年12月1日):頁27-30。 |
| 林世敏。「中論觀業品的業力思想(下)」。《慧炬》283期(1988年1月1日):頁26-29。 |
| 林永崇。「中論對『時間』的觀點」。《中國文化月刊》238期(民89年1月):頁45-55。 |
| 林志欽。「評介楊惠南--龍樹的中論用了辯證法嗎」。《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5期(1982年1月1日)。 |
| 林孟穎。「中論『觀六情品』研究」。《中國佛教》30卷6期(民75年6月):頁12-15。 |
| 林屋友次郎。「中論の八不の偈の讀方に就て」。《駒澤大學佛教學會年報》5卷2號(1934年12月):頁120-140。 |
| 林建德。「《中論》有無觀之哲學詮解」。《玄奘佛學研究》10期(2008年11月):頁43-79。 |
| 林建德。「從漢譯《中論》的對反詞組析探其思維理路」。《臺大佛學研究》15期(2008年6月):頁45-84。 |
| 林建德。「龍樹語言策略之哲學詮解──從漢譯《中論》之『說』字作線索」。《法鼓佛學學報》2期(2008年6月):頁41-78。 |
| 林煌洲。「中論思想要義」。《慧炬》263期(1986年5月1日):頁30-32。 |
| 河合密信。「中論に於ける不生の一考察」。《豐山教學大會紀要》11號(1983年10月):頁77-84。 |
| 法山真澄。「中論の譯出と分別明菩薩」。《六條學報》199號。 |
| 金倉圓照。「時間論覺え書:特に〔ミリンダの問〕、〔中頌〕とその釋、及びアビダルマへの連關に於て」。《大崎學報》115號(1962年12月20日):頁1-17。 |
| 金澤豐。「『中論頌』におけるdrsti--第27章を中心に」。《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6卷1號=通號113號(2007年12月):頁406-403。 |
| 金澤豐。「空見考--『中論頌』と大乘經典との關連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7卷2號=通號117號(2009年3月):頁996-992。 |
| 金澤豐。「無明理解の變遷--パーリ『相應部』から『中論頌』注釋書まで」。《龍谷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31號(2009年):頁20-34。 |
| 長尾雅人。「中觀から唯識へ--『中論』と『中邊分別論』の比較を通じて」。《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31號(1992年):頁207-222。 |
| 長谷川浩文。「中論の科學性:破六情品第三」。《深草教學》25號(2008年):頁35-48。 |
| 長谷川浩文。「中論の科學性:破去來品第二」。《深草教學》24號(2007年):頁123-149。 |
| 長谷川浩文。「中論の科學性:破因緣品第一」。《深草教學》23號(2004年):頁1-22。 |
| 長谷岡一也。「十住毘婆沙論の含む中論の思想」。《大谷學報》35卷4號=總128號(1956年3月20日):頁40-65。 |
| 門脇佳吉。「空とキリスト教-1-『中論』の解釋學から比較思想へ」。《理想》610號(1984年3月):頁310-328。 |
| 長尾雅人。「中論の構造:宗喀巴『中論釋』を中心として」。《佛教學研究》8/9號(1953年8月15日):頁121-131。 |
| 青木久美。「The discourse of emptiness: on Nagarjuna's dialectical method in Mulamadhyamakakarika」。《獨立行政法人國立高等專門學校機構沖繩工業高等專門學校紀要》2號(2008年3月):頁47-59。 |
| 青木久美。「『中論』における緣起のアポリア:比較思想的立場からの考察」。《宗教研究》79卷4輯=347號(2006年3月30日):頁1138-1139。 |
| 青木久美。「空の自覺における轉換の原理:『般若心經』と『中論』をてがかりに」。《獨立行政法人國立高等專門學校機構沖繩工業高等專門學校紀要》1號(2007年3月):頁25-38。 |
| 青木久美。「空の言說:『中論』における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の論法について」。《獨立行政法人國立高等專門學校機構沖繩工業高等專門學校紀要》2號(2008年3月):頁47-59。 |
| 青木正親。「『中論』にみる『空』思想(修士論文要旨)」。《龍谷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27號(2005年12月10日):頁178-180。 |
| 前川重絅。「中論の研究:anirodhādy-aṣṭaviśeśanaについて」。《佛教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所報》2號(1985年3月31日):頁12-13。 |
| 前川重絅。「中論の研究:dve satyaについて」。《佛教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所報》3號(1987年3月31日):頁4-6。 |
| 前川重絅。「中論の研究:特にniḥsvabhāvaを中心として」。《佛教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所報》1號(1984年3月31日):頁13-16。 |
| 奕皖。「『中論』偈語」。《普門》238期(民88年7月):頁20-21。 |
| 施忠賢。「《中論》『四句』的方法問題」。《文藻學報》12期(1998年3月):頁13-23。 |
| 春日。「《中論偈》於諸註本中傳承與翻譯差異之研究(上)」。《諦觀》25期(1985年5月1日):頁11-19。 |
| 春日。「《中論偈》於諸註本中傳承與翻譯差異之研究(下)」。《諦觀》26期(1985年6月1日):頁18-25。 |
| 星川啓慈。「黑崎宏著, 『ウィトゲンシュタインから龍樹へ-私說『中論』-』」。《宗教研究》79卷3輯=346號(2005年12月30日):頁826-834。 |
| 洪啟嵩。「《中論》修證講授-語言的自身與超越」。《美佛慧訊》115期(2008年7月)。 |
| 洪啟嵩。「回到龍樹本懷—從修證立揚來談《中論》」。《美佛慧訊》114期(2008年5月)。 |
| 凌霄。「讀中論」。《佛學月刊》3卷2期(1943年7月31日):頁8-9。 |
| 原裕。「中論』の時間說について」。《佛教論叢》18號(1974年10月1日):頁165-。 |
| 原裕。「中論頌』第二章『去來の考察』について:時間論の一側面」。《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4卷2號=總48號(1976年3月31日):頁722-725。 |
| 唐君毅。「成實論之辨『假』、『實』、『空』、『有』,與中論之異同」。《新亞學報》11卷(上)(1974年9月1日):頁1-36。 |
| 唐君毅。「成實論之辨『假』『實』『空』『有』與中論之異同」。《華學月刊》38期(民64年2月):頁14-36。 |
| 島義厚。「二重否定の深層構造:中論を中心に」。《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2卷2號=總64號(1984年3月25日):頁714-715。 |
| 島義厚。「『中論』に於ける生成文法の可能性」。《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1卷2號=總62號(1983年3月25日):頁633-634。 |
| 徐東明。「論龍樹《中論》的中觀思想及對藏傳佛教的影響」。《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卷2期(2008年3月):頁57-64。 |
| 根本裕史。「ツォンカパの『中論』註釋における三時不成の論理」。《日本西藏學會會報》51號(2005年):頁3-14。 |
| 真田康道。「『中論』におけるśivaとprapañcopaśama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3卷2號=總46號(1975年3月31日):頁744-747。 |
| 真田康道。「中論における無我の思想-第18章第4,5偈をめぐって」。《佛教論叢》28號(1984年9月1日):頁57-61。 |
| 真田康道。「中論における緣起の考察:とくにプラサンナパダーを中心として」。《佛教大學大學院研究紀要》3號(1973年3月30日):頁195-239。 |
| 真田康道。「中論の緣起についての一考察」。《佛教論叢 16》16號(1972年3月1日):頁116-119。 |
| 真田康道。「修士論文概要 中論における二諦說の研究:特にプラサンナパダー第二十四章を中心として」。《佛教大學大學院研究紀要》3號(1973年3月30日):頁315-317。 |
| 真田康道。「龍樹における空の體系化:『中論』第二十四章を中心として」。《佛教大學大學院研究紀要》4號(1975年3月25日):頁17-32。 |
| 真田康道著;釋永智譯。「有關《中論》的〈業滅〉與〈戲論滅〉」。《普門學報》11期(2002年9月1日):頁45-72。 |
| 能學。「中論因緣品何以注重破自生」。《海潮音》4卷7期(1923年8月31日):頁10-11。 |
| 高柏園。「中論觀去來品之疏解與發展」。《中國文化月刊》58期(民73年8月):頁69-88。 |
| 高柏園。「中論觀四諦品試探」。《中國文化月刊》67期(民74年5月):頁27-39。 |
| 高神覺昇。「中論哲學の研究」。《密宗學報》55,56號。 |
| 高野克宏。「『大智度論』に引用された『中論』について」。《研究紀要》41號(2001年):頁183-174。 |
| 高橋壯。「『中論』の二諦說 その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0卷1號=總39號(1971年12月31日):頁302-306。 |
| 高橋壯。「『中論』の二諦說 その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1卷2號=總42號(1973年3月31日):頁875-880。 |
| 寂印。「《中論》二諦說淺釋--以〈四諦品〉為中心」。《海潮音》73卷7期(民81年7月):頁13-18。 |
| 寂音。「中論二諦說淺釋──以《四諦品》為中心」。《內明》245期(1992年8月1日):頁30-35。 |
| 崔杰。「從《中論》解讀龍樹的中道哲學思想」。《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2010年)。 |
| 康特。「中觀學的時間觀--以《中論》與《肇論》為主」。《正觀》46期(2008年9月):頁39-79。 |
| 梁瑞明。「說『八不』的七層涵義與『破四緣』的哲學意義--《中論.觀因緣品》疏釋」。《志蓮文化集刊》1期(2005年7月):頁33-66。 |
| 梁瑞明。「說龍樹境界式存有論的涅槃觀及其說涅槃的辯證方式--《中論.觀涅槃品》疏釋」。《志蓮文化集刊》2期(2006年7月):頁33-58。 |
| 梁瑞明。「龍樹的『中道空』及『空成一切法』--《中論.觀四諦品》疏釋」。《志蓮文化集刊》3期(2007年7月):頁1-36。 |
| 梵慧。「從《中論.觀因緣品》看本體無生論」。《閩南佛學學報》1994年第2期(1994年):頁12-14。 |
| 理淨。「龍樹《中論》思想述義」。《法源:中國佛學院研究紀要》25期(2007年):頁82-86。 |
| 理淨。「簡述《中論》空的思想」。《法源》(1996年11月1日):頁52-55。 |
| 荻原欒。「『中論』の論理」。《國際商科大學論叢. 商學部編》32號(1985年):頁165-181。 |
| 郭敏俊。「龍樹的空觀與實踐論──以《中論》第廿四品〈觀四諦品4〉為中心」。《諦觀》81期(1995年4月25日):頁187-205。 |
| 野澤靜證。「中論觀四諦品第七偈に就ての清辨の解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卷1號=總3號(1953年9月30日):頁319-321。 |
| 陳一標。「《中論》註釋書中的『緣起』的語義解釋」。《法光學壇》創刊號(1996年6月1日):頁23-41。 |
| 陳全新。「論龍樹《中論》的生死觀」。《宗教學研究》2009年3期(2009年):頁197-200。 |
| 陳佾。「略論《中論》與《阿含經》的關係」。《香光莊嚴》57期(民88年3月1日):頁78-84。 |
| 普進。「對《中論觀法品》實相空寂的分析」。《閩南佛學學報》1990年第2期(1990年)。 |
| 程恭讓。「月稱對《中論》第24品第18頌的解釋」。《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1期(2005年):頁42-45。 |
| 程恭讓。「吉藏"八不中道"說辨正」。《哲學研究》2005年1期(2005年1月):頁46-49。 |
| 「善因法師著《中論述異》」。《佛學半月刊》37期(1932年8月16日)。 |
| 「善因法師編《中論述義》」。《海潮音》6卷6期(1925年7月9日):頁8。 |
| 「善因法師編《中論述義》」。《海潮音》6卷7期(1925年9月7日):頁30。 |
| 「善因法師編《中論述義》」。《海潮音》6卷8期(1925年10月7日):頁8。 |
| 善樸。「中論因緣品何以注重破自生」。《海潮音》4卷7期(1923年8月31日):頁11。 |
| 華方田。「試論《中論》的思維方法」。《哲學研究》1989年第10期(1989年):頁44-52。 |
| 馮耀明。「《中論》『四句』與直覺主義邏輯的問題--敬答楊惠南先生」。《鵝湖學誌》3期(民78年9月):頁125-158。 |
| 馮耀明。「龍樹《中論》的邏輯與辯證的問題」。《鵝湖學誌》2期(民77年12月):頁157-171。 |
| 黃念然。「佛教中觀論與中國古代美學」。《湛江師範學院學報》19卷4期(1998年12月1日):頁68-71。 |
| 黃國清。「《中論》第十八品人法二無我之詮釋:以吉藏《中觀論疏》與月稱《明句論》為中心」。《正觀》3期(1997年12月25日):頁119-148。 |
| 黃國達。「『中觀論頌講記』導讀」。《正覺之音》11期(1997年12月)。 |
| 黃雪梅。「經量部的業思想研究--試析在《中論》『業品』中的種子譬喻和細心相續, 業力因果之間的關聯性和矛盾性」。《正觀》3期(1997年12月25日):頁149-167。 |
| 黃麗華。「中論觀湼槃品之疏解」。《中國佛教》29卷7期(民74年7月):頁18-26。 |
| 黃麗華。「從中論觀去來品之疏解看其發展趨勢」。《中國佛教》29卷12期(民74年12月):頁16-26。 |
| 黃懺華。「中論的『八不』」。《現代佛學》(1958年8月1日)。 |
| 傳發。「對『中論觀法品』實相空寂的分析」。《南洋佛教》312期(1995年4月1日):頁1-2,6。 |
| 奧住毅。「中論における言語と實在の問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3卷2號=總66號(1985年3月25日):頁477-481。 |
| 奧住毅。「中論の論述形態としてのプラサンガ.アーパッティ(2)」。《鈴木學術財團年報》12號(1976年10月):頁60-76(L)。 |
| 會覺。「中論因緣品何以注重破自生」。《海潮音》9卷3期(1928年4月10日):頁20。 |
| 楊惠南。「《中論》裡的『四句』之研究」。《華岡佛學學報》6期(1983年7月):頁277-310。 |
| 楊惠南。「龍樹的《中論》用了辯證法嗎?」。《臺灣大學哲學論評》5期(1982年1月1日):頁253-280。 |
| 猿渡貞男。「『中論』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倫理學年報》13號(1964年1月):頁101-110。 |
| 猿渡貞男。「『中論』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二)」。《倫理學年報》14號(1965年1月):頁154-164。 |
| 猿渡貞男。「『中論』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三)」。《倫理學年報》15號(1966年1月):頁144-152。 |
| 猿渡貞男。「『中論』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五)」。《倫理學年報》17號(1968年1月):頁175。 |
| 猿渡貞男。「『中論』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四)」。《倫理學年報》16號(1967年1月):頁141-150。 |
| 萬均。「中論探玄記」。《獅子吼月刊》1卷1期:頁27-29。 |
| 萬金川。「《中論》介紹(大綱)——從僧叡的〈中論序〉談起(一)」。《法光雜誌》160期(2003年1月)。 |
| 萬金川。「《中論》介紹(大綱)--從僧叡的〈中論序〉談起(二)」。《法光》161期(2003年2月1日)。 |
| 萬金川。「中論與齊物論思想之比較研究」。《文風》27期(民64年6月):頁15-23。 |
| 萬金川。「中論與齊物論思想之比較研究」。《鵝湖》2期(民64年8月):頁5-12。 |
| 萬金川。「《中觀論頌.24.7》在解讀上的幾個問題」。《中華佛學學報》10期(1977年7月):頁173-210。 |
| 萬金川。「由《中論》第十八章第五詩頌的解讀談'Prapanca'之三義」。《鵝湖》9卷12期=108期(民73年6月):頁2-27。 |
| 萬金川。「談『中論本頌』中『戲論』之三義」。《內明》162期(1985年9月1日):頁21-28。 |
| 萬金川。「談『中論本頌』中『戲論』之三義(續)」。《內明》163期(1985年10月1日):頁21-28。 |
| 萬金川。「談『中論本頌』中『戲論』之三義(續)」。《內明》164期(1985年11月1日):頁21-26。 |
| 萬金川。「談『中論本頌』中『戲論』之三義(續完)」。《內明》165期(1985年12月1日):頁21-26。 |
| 萬金川。「關於《中論》廿四品的第六詩頌(上)」。《諦觀》4期(1983年8月25日):頁13-20。 |
| 萬金川。「關於《中論》廿四品的第六詩頌(中)」。《諦觀》5期(1983年9月25日):頁10-15。 |
| 萬金川。「關於《中論》廿四品的第六詩頌(下)」。《諦觀》6期(1983年10月25日):頁13-20。 |
| 萬金川主講;編輯組整理。「『一切法空』是真實世界:中觀哲學的基本立場之二——《中論》觀法品第五、七、九頌講記」。《香光莊嚴》51期(民86年9月20日):頁44-55。 |
| 萬金川主講;編輯組整理。「『八不』說緣起:《中論》皈敬偈的真義」。《香光莊嚴》51期(民86年9月20日):頁6-24。 |
| 萬金川主講;編輯組整理。「《中論》的科判中,那一個最接近龍樹的原意?」。《香光莊嚴》52期(民86年12月20日):頁69-71。 |
| 萬金川主講;編輯組整理。「佛陀之教的權與實:中觀哲學的基本立場之三——《中論》觀法品第六、八、十至十二頌講記」。《香光莊嚴》51期(民86年9月20日):頁56-67。 |
| 萬金川主講;編輯組整理。「佛教的根本真理——『無我』:中觀哲學的基本立場之一——《中論》觀法品第一至第四頌講記」。《香光莊嚴》51期(民86年9月20日):頁26-43。 |
| 萬金川主講;編輯組整理。「閱讀《中論》應從何著手?」。《香光莊嚴》52期(民86年12月20日):頁72-76。 |
| 萬金川主講;編輯組整理。「關於《中論》第十八品題名的問題」。《香光莊嚴》51期(民86年9月20日):頁20-24。 |
| 葉少勇。「新發現的梵文貝葉寫本《中論頌》與《佛護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7卷1期(2010年):頁99-107。 |
| 達明記。「中論世間眼見劫初穀不生說」。《東方文化》1期(1930年8月1日):頁2。 |
| 僧成大師;釋常浩譯。「中論文句釋(原名『中觀根本慧論文句釋寶蔓論』)」。《現代佛學》(1960年4月1日)。 |
| 廖明活。「龍樹辯破方法的商榷:從漢譯『中論頌』之論六根與因果說起」。《鵝湖》121期(民74年7月):頁14-18。 |
| 廖明活。「龍樹辯破方法的商榷--從漢譯(中論頌)之論六根與因果說起」。《內明》166期(1986年1月1日):頁15-19。 |
| 演培譯。「中論相關性的論理-上-」。《海潮音》39卷1期(民47年1月):頁10-12。 |
| 演培譯。「中論相關性的論理-下-」。《海潮音》39卷3期(民47年3月):頁15-17。 |
| 齊藤碩秀。「中論に於ける思考の基礎」。《愛知學院大學論叢 一般教育研究》16卷3號(1968年7月):頁475-497。 |
| 劉松勇。「《中論》要義略述」。《法光》95期(1997年8月1日)。 |
| 劉嘉誠。「《中論》解脫思想在宗教學上的意義」。《中華佛學研究》3期(1999年3月):頁69-91。 |
| 劉東山。「論佛學大乘"空"之中觀論與二諦的意義」。《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2002年):頁45-49。 |
| 劉濤。「龍樹及其《中論》的哲學思想」。《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年第1期(2009年):頁75-76。 |
| 增田英男。「中論における一疑問」。《宗教研究》36卷3輯=174號(1963年1月):頁79-81。 |
| 「歐陽竟無集藏要第一輯《中論》」。《海潮音》10卷12期(1930年1月20日)。 |
| 稻津紀三。「回心を記錄せる阿含の一經と中論にあらわれたる有無の見の批評. 一」。《大谷學報》13卷2號=總46號(1932年4月25日):頁77-111。 |
| 稻津紀三。「回心を記錄せる阿含の一經と中論にあらわれたる有無の見の批評. 二」。《大谷學報》13卷3號=總47號(1932年7月25日):頁12-33。 |
| 稻津紀三。「回心を記錄せる阿含の一經と中論にあらわれたる有無の見の批評. 三」。《大谷學報》13卷4號=總48號(1932年10月25日):頁1-39。 |
| 稻津紀三。「龍樹に於ける存在の問題:中論の根本問題」。《思想》79號(1928年5月1日):頁81-152。 |
| 蔣夢麟。「佛教哲學中的中心思想--中觀論」。《新時代》1卷11期(民50年11月):頁28-29。 |
| 蔡宏。「《中論》導讀」。《香港佛教》462期(1998年11月1日):頁3-6。 |
| 鄭樑生。「日本五山禪林的『中庸』研究--以中論、性情論為中心」。《淡江史學》9期(民87年9月):頁143-162。 |
| 鄭寶蓮。「《中論》皈敬偈印藏注釋書之研究」。《法光》172期(2004年1月1日)。 |
| 鄭寶蓮。「印度早期中觀三部論注釋《中論》歸敬偈之比較」。《現代佛教學會通訊》16期(2004年6月1日)。 |
| 曉霞。「《中論.觀因緣品》淺釋」。《洛陽佛教》(1992年1月1日)。 |
| 橘川智昭。「緣起思想について:『中論』の緣起と相依」。《東洋大學大學院紀要(文學研究科)》29號(1993年2月27日):頁150-136(L)。 |
| 龍運杰,劉立夫。「《中論》論證方法管窺」。《船山學刊》2010年第1期(2010年1月):頁127-130。 |
| 「龍樹造青目釋鳩摩羅什譯唐吉藏疏釋善因述《中論述義》」。《佛學半月刊》229期(1941年5月16日):頁14。 |
| 龍樹菩薩造頌;青目菩薩釋論;鳩摩羅什譯。「中論八不偈釋」。《北平佛教會月刊》7期:頁1-2。 |
| 韓廷傑。「《中論》簡論」。《內明》289期(1996年4月1日):頁3-11,16。 |
| 韓廷傑。「有關《中論》的幾個問題」。《浙江佛教》4期(1994年12月1日):頁152-155。 |
| 齋藤明。「『大智度論』所引の『中論』頌考」。《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143冊(2003年3月):頁224-189。 |
| 齋藤明。「『中論頌』第一章.第8偈(前半部)の解釋およびチベット語譯文をめぐっ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9卷2號=總78號(1991年3月20日):頁888-892。 |
| 齋藤明。「『中論頌』解釋の異同をめぐって:第13章『真實の考察』を中心として」。《佛教學》14號(1982年10月25日):頁65-88。 |
| 齋藤明。「空と言葉:『中論』第24章.第7偈の解釋をめぐって」。《宗教研究》72卷1輯=316號(1998年):頁27-52。 |
| 藍吉富。「漢譯本《中論》初探」。《華岡佛學學報》3期(1973年5月1日):頁79-134。 |
| 藤原了然。「空觀序說:特に中論を中心として」。《佛教大學學報》29號(1954年3月10日):頁51-56。 |
| 嚴瑋泓。「論龍樹『空義』的證成與其實踐意涵--以《中論》為基礎的探討」。《史學理論研究》2期(2001年1月1日)。 |
| 覺冠。「關於《中觀論頌》各品結頌的性質──以第十八品為中心的一個探究」。《普門學報》11期(2002年9月):頁241-264。 |
| 釋心宏。「《中論》第廿四品.第七頌之『空性三義』的初探:以月稱、清辨即相關註釋為中心」。《正觀》4期(1998年3月25日):頁7-42。 |
| 釋印順。「《中論》的特色」。《諦觀》12期(1984年4月1日):頁89-97。 |
| 釋自範。「『有無』的探討──以《阿含經》、《中論》、《中觀論疏》為中心」。《諦觀》82期(1995年7月25日):頁65-84。 |
| 釋宗證。「從《中論》與《瑜伽師地論》檢視『阿含』空義的教說--從《第一義空經》、《大空法經》為主」。《福嚴佛學研究》3期(2008年4月):頁181-199。 |
| 釋繼聲。「僧肇的中觀論及其論證方法」。《香港佛教》348期(1989年5月1日):頁10-13。 |
| 巖城孝憲。「中論二十四章第六偈をめぐっ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8卷2號=總56號(1980年3月31日):頁642-643。 |
| 體恒。「《中論》與《中庸》──"中"之思想的比較」。《法源:中國佛學院研究紀要》總22期(2004年):頁162-177。 |
| 體恒。「龍樹《中論》的"涅槃"思想探析」。《法音》2004年第11期(2004年):頁32-41。 |
| 鹽入良道。「『空』の中國的理解と天台の空觀--中論偈の取り扱いをめぐって」。《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46號(1968年3月):頁139-204。 |
| 嶋田毅寬。「ヤスパースの龍樹論再考--『中論』における思考操作」。《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32號(2010年3月):頁232-246。 |
【佛護中論註】 |
| Indumati Datar。「A Study of the First Chapter of Buddhapalita's Mulamadhyamakavrtti」。《Journal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Bombay》n.26 (1th Jan 1951) : pp. 129-139。 |
| 三谷真澄。「Buddhapālita‐mūlamadhyamakavrttiに關する諸問題:ブッダパーリタの二諦說に關して」。《宗教研究》62卷4輯(1989年):頁173-174。 |
| 三谷真澄。「中論《佛護註》第二十二章和譯」。《龍谷大學大學院紀要》9號(1988年3月22日):頁22-40(L)。 |
| 三谷真澄。「中論『佛護註』第17章和譯−業と果報の考察」。《佛教學研究》52號。 |
| 三谷真澄。「中論『佛護註』第二十二章和譯」。《龍谷大學大學院紀要(文學研究科)》9號(1988年3月22日):頁22-40(L)。 |
| 三谷真澄。「中論『佛護註』第十七章和譯:業と果報の考察」。《佛教學研究》52號(1996年3月31日):頁56-84。 |
| 三谷真澄。「『佛護註』について:『因施設』の用法を中心として」。《哲學》43號(1991年10月25日):頁43-53。 |
| 三谷真澄。「『佛護註』に關する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5卷2號=總70號(1987年3月25日):頁569-571。 |
| 大竹照真。「中論佛護釋和譯(一)」。《密教研究》42號(1931年8月1日):頁161-166。 |
| 大竹照真。「中論佛護釋和譯(二)」。《密教研究》45號(1932年7月15日):頁91-120。 |
| 大竹照真。「藏文和譯中論佛護釋(三)」。《密教研究》59號(1936年5月31日):頁35-66(L)。 |
| 小山一行。「中論佛護註の立場」。《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8卷2號=總56號(1980年3月31日):頁644-645。 |
| 立川武藏。「A Study of Buddhapālita's Mūlamadhyamakavṛtti(1)」。《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哲學)》63號(1974年3月30日):頁1-19。 |
| 金子芳夫。「藏文『佛護根本中論註』抄譯.譯注」。《中央學術研究所紀要》9號(1980年6月1日):頁25-52(L)。 |
| 奧住毅。「ブッダパーリタ根本中註釋書第二章和譯」。《東方》1號(1985年4月30日):頁130-154(L)。 |
| 奧住毅譯解說。「ブッダパーリタ根本中註釋書第一章和譯」。《二松學舍大學東洋學研究所集刊》10號(1979年):頁139-166。 |
| 廣濱哲生。「『中論佛護註』における取(upadana)について」。《日本西藏學會會報》46號(2001年3月31日):頁3-16。 |
【無畏中論註】 |
| Y.K.。「梵漢獨對校西藏文和譯龍樹造 中論無畏疏 寺本婉雅譯註」。《大谷學報》18卷3號(1937年7月15日):頁136。 |
| 三谷真澄。「『無畏』『佛護註』『般若燈論』相互の文獻上の問題」。《宗教研究》67卷4輯=299號(1994年):頁208-209。 |
| 山口益。「根本中論疏無畏論譯註(池田澄達氏著)と中論偈の諸本對照研究」。《聖語研究》1號(1933年8月11日):頁117-133。 |
| 「中論無畏疏(寺本婉雅譯注)」。《佛教研究》18卷3號=總67號(1937年7月15日):頁245。 |
| 丹治昭義。「無畏と青目注」。《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1卷1號=總61號(1982年12月25日):頁83-88。 |
| 平野隆。「無畏註と佛護註との異同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卷1號=總5號(1954年9月25日):頁236-238。 |
| 白館戒雲。「ブッダパーリタと『無畏註』の年代」。《佛教學セミナー》54號(1991年10月30日):頁38-53。 |
| 寺本婉雅。「西藏傳、龍樹の中道無畏疏論」。《密教研究》21號(1926年7月1日):頁1-10。 |
| 寺本婉雅。「西藏傳、龍樹の中道無畏疏論(承前)」。《密教研究》22號(1926年10月1日):頁1-23。 |
| 寺本婉雅。「龍樹造.中論無畏疏」。《大谷學報》13卷2號=總46號(1932年4月25日):頁112-182。 |
| 寺本婉雅。「龍樹造.中論無畏疏 前續」。《大谷學報》13卷3號=總47號(1932年7月25日):頁129-149。 |
| 寺本婉雅。「龍樹造.中論無畏疏 前續」。《大谷學報》13卷4號=總48號(1932年10月25日):頁109-176。 |
| 寺本婉雅。「龍樹造.中論無畏疏 前續」。《大谷學報》14卷1號=總49號(1933年1月25日):頁155-185。 |
| 寺本婉雅。「龍樹造.中論無畏疏 前續」。《大谷學報》14卷2號=總50號(1933年4月30日):頁147-188。 |
| 寺本婉雅。「龍樹造中論無畏疏 前續」。《大谷學報》14卷3號=總51號(1933年7月1日):頁136-172。 |
| 寺本婉雅。「龍樹造中論無畏疏 前續」。《大谷學報》14卷4號=總52號(1933年10月1日):頁137-172。 |
| 寺本婉雅。「龍樹造中論無畏疏 前續」。《大谷學報》15卷1號=總53號(1934年1月25日):頁161-180。 |
| 寺本婉雅。「龍樹造中論無畏疏 前續」。《大谷學報》15卷2號=總54號(1934年5月30日):頁132-153。 |
| 寺本婉雅。「龍樹造.中論無畏疏」。《大谷學報》15卷3號=總55號(1934年10月30日):頁169-202。 |
| 寺本婉雅。「龍樹造中論無畏疏(前續)」。《大谷學報》15卷4號=總56號(1934年12月15日):頁157-185。 |
| 寺本婉雅。「龍樹造中論無畏疏」。《大谷學報》16卷2號=總58號(1935年6月25日):頁117-140。 |
| 寺本婉雅。「龍樹造中論無畏疏」。《大谷學報》16卷3號=總59號(1935年10月10日):頁120-149。 |
| 寺本婉雅。「龍樹造中論無畏疏」。《大谷學報》16卷4號=總60號(1935年12月10日):頁171-195。 |
| 寺本婉雅。「龍樹造中論無畏疏」。《大谷學報》17卷1號=總61號(1936年2月20日):頁101-121。 |
| 「寺本婉雅氏編北京ナルタン兩版對校西藏文龍樹造『中論無畏疏上下2卷』(プリント版字彙附錄)」。《大谷學報》17卷3號(1936年10月1日):頁178。 |
| 褚俊杰。「《根本中論無畏疏》解讀(序品.初品)——兼論藏譯佛典的語言特點及其學術價值」。《中國藏學》1994年第2期(1994年):頁77-92,41。 |
| 齋藤明。「無畏註と佛護註の譬喻表現」。《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7卷2號=總74號(1989年3月20日):頁859-864。 |
| 齋藤明。「無畏論』とその成立年代--『般若經』の引用を手かがりとして」。《佛教學》45號(2003年12月):頁1-29。 |
| 齋藤明。「無畏論』の著者と成立をめぐる諸問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1卷2號=通號102號(2003年3月):頁869-863。 |
【順中論】 |
| 八力廣喜。「『順中論』考」。《北海道武藏女子短期大學紀要》11號(1979年3月15日):頁63-85。 |
| 小川一乘。「『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の解讀研究」。《佛教學セミナー》71號(2000年5月30日):頁98-60。 |
| 小澤憲珠。「順中論における我の解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8卷2號=總36號(1970年3月31日):頁907-909。 |
| 小澤憲珠。「順中論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6卷2號=總32號(1968年3月31日):頁841-843。 |
| 片岡融悟。「無著の順中論について」。《真宗研究》4號(1959年9月30日):頁151-161。 |
| 平野喜之。「順中論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6卷1號=總91號(1997年12月20日):頁194-196。 |
| 玉置韜晃。「順中論義入大般若婆羅密經初品法門について」。《禪學研究》1號。 |
| 安武智丸。「『中論』歸敬偈の意義--無著による『順中論』造論の視點から」。《真宗教學研究》21號(2001年6月):頁177-179。 |
| 慧光。「《順中論》初探」。《佛學研究》2004年1期(2004年):頁293-306。 |
| 龍勝菩薩造;無著菩薩譯;(元魏)瞿曇般若三流支譯。「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切品法門」。《因明》62期(1982年6月1日):頁23-30。 |
【般若燈論】 |
| M. D. Eckel。「Bhāvaviveka's Critique of Yogācāra in in Ch.XXV of the Prajnnpradīpa」。《Indiske Studies》no.5 (1985) : pp. 25-75。 |
| W. Ames。「Bhāvaviveka's Prajñāpradīpa. A translation of chapter two: 'Examination of the traversed, the untraversed, and that which is being traversed'」。《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v.23 (1995) : pp. 295-365。 |
| W. Ames。「Bhāvaviveka's Prajñāpradīpa: A translation of chapters six, examination of desire and the one who desires, and seven, examination of origin, duration and cessation」。《Indiana University: Buddhist Literature》2 (2000) : pp. 1-91。 |
| W. Ames。「Bhāvaviveka's Prajñāpradīpa: A translation of chapters three, four, and five, examining the āyatanas, aggregates, and elements」。《Indiana University: Buddhist Literature》1 (1999) : pp. 1-119。 |
| William L. Ames。「Bhavaviveka's Prajnapradipa [A Translation of Chapter One : 'Examination of Causal Conditions'(Pratyaya)], Part Two」。《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v.22 n.2 (1th June 1994) : pp. 93-135。 |
| Y. Kajiyama。「Bhavaviveka's Prajnapradipah」。《Wiener Zeitschrift fur die Kunde Sud-und Ostasiens》n.7 (1th Jan 1963) : 37-62。 |
| 一鄉正道。「中觀派と勝論.正理學派との對論--般若燈論第十八章における」。《東方學》34號(1967年6月):頁76-95。 |
| 一鄉正道。「中觀派と數論派との對論 般若燈論第十八章におけ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5卷2號=總30號(1967年3月31日):頁724-734。 |
| 三友健容。「『般若燈論』における說一切有部說(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4卷2號=總68號(1986年3月25日):頁778-784。 |
| 三谷真澄。「『般若燈論』中の『無畏』:ルイゲンツェンの翻譯手續きに關する一試論」。《日本西藏學會會報》46號(2001年3月31日):頁17-30。 |
| 小澤千晶。「清辯と相互依存の緣起--『般若燈論』の用例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5卷1號=通號110號(2006年12月):頁458-454。 |
| 月輪賢隆。「漢譯般若燈論の一考察」。《密教研究》33號(1929年6月1日):頁21-36。 |
| 月輪賢隆。「漢譯般若證論の一考察(其二)」。《密教研究》35號(1929年11月21日):頁33-88。 |
| 月輪賢隆。「漢譯般若燈論の一考察(其三)」。《密教研究》40號(1931年3月15日):頁54-87。 |
| 古坂紘一。「サーンクヤのśakti概念:般若燈論及び廣註を中心に」。《論集》2號(1969年12月20日):頁69-96。 |
| 古坂紘一。「大乘佛教における二諦說の一考察:『般若燈論』觀聖諦品を中心として」。《大阪教育大學紀要 第Ⅰ部門人文科學》25卷3號(1977年3月29日):頁117-131。 |
| 古坂紘一。「大乘佛教における四聖諦觀の一考察:『般若燈論』觀聖諦品所引の經文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4卷1號=通號107號(2005年12月):頁396-390。 |
| 古坂紘一。「句義(語の意味)について:『般若燈論廣註』第一章におけ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0卷1號=總99號(2001年12月20日):頁378-372。 |
| 古坂紘一。「如來觀の一考察:『菩薩地』と『般若燈論廣註』の比較を通して」。《宗教研究》67卷4輯=299號(1994年):頁188-189。 |
| 古坂紘一。「西藏文『般若燈論』の引用經典並びにコンコーダンス」。《大阪教育大學紀要 第Ⅰ部門 人文科學》32卷1號(1983年9月30日):頁25-36。 |
| 古坂紘一。「『般若燈論』における『入楞伽經』等の援用事情(Ⅰ)」。《大阪教育大學紀要 第Ⅰ部門:人文科學》38卷1號(1989年9月30日):頁37-48。 |
| 古坂紘一。「『般若燈論』における『入楞伽經』等の援用事情(Ⅱ)」。《大阪教育大學紀要 第Ⅰ部門:人文科學》39卷2號(1991年2月28日):頁139-151。 |
| 古坂紘一。「般若燈論と經量部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1卷2號=總62號(1983年3月):頁898-895。 |
| 古坂紘一。「般若燈論におけるサーンクャ批判の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0卷2號=總40號(1972年3月31日):頁353-356。 |
| 古坂紘一。「『般若燈論廣註』に見る『燈論』著作の動機と意義」。《密教文化》207號(2001年12月):頁128-107。 |
| 瓜生津隆真。「the middle stanzas ⅩⅩIV-6:a note on Bhāvaviveka’s logic」。《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8卷2號=總36號(1970年3月31日):頁1017-。 |
| 立川武藏。「清辯著『智惠のともしび』第II章和譯.解說(I)」。《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84號(1982年3月31日):頁1-26。 |
| 立川武藏。「清辯著『智惠のともしび』第II章和譯.解說(II)」。《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87號(1983年3月31日):頁31-58。 |
| 立川武藏。「清辯著『知惠のともしび』第II章和譯.解說(III)」。《SAMBHASA》No.5(1983年11月20日):頁111-128。 |
| 立川武藏。「清辯著『智惠のともしび』第II章和譯.解說(IV-I)」。《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90號(1984年3月31日):頁1-22。 |
| 立川武藏。「清辯著『智惠のともしび』第II章和譯.解說(IV-2)」。《SAMBHASA》No.6(1985年1月30日):頁44-55。 |
| 立川武藏。「清辯著『智惠のともしび』第II章和譯.解說(V)」。《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93號(1985年3月31日):頁21-42。 |
| 光川豐藝。「『般若燈論』における清辯の佛護說批判:第一章より第十章まで」。《龍谷大學論集》389號(1969年5月21日):頁157-171。 |
| 光川豐藝。「『般若燈論』における清辯の佛護說批判(承前):第十一章より第二十七章まで」。《龍谷大學論集》395號(1971年2月28日):頁69-92。 |
| 光川豐藝。「『般若燈論』における經部說」。《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17號(1978年9月30日):頁53-66。 |
| 光川豐藝。「清辯の『般若燈論』にみられる提婆設摩論師への所見」。《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11號(1972年6月):頁57-69。 |
| 江島惠教。「『般若燈論』に於ける推論式の一斷面」。《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6卷2號=總32號(1968年3月31日):頁656-661。 |
| 西川高史。「BhāvavivekaとVaiśeṣika : prajñāpradīpa第十九章について」。《駒澤大學大學院佛教學研究會年報》16號(1983年1月):頁8-15(L)。 |
| 村田孝仁。「Mūlamadhyamaka-vṛtti-prajñāpradīpa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8卷1號=總55號(1979年12月31日):頁158-159。 |
| 那須真裕美。「Prajñāpradīpa-ṭīkā 第24章の試譯(2)」。《龍谷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22號(2000年12月10日):頁20-38。 |
| 那須真裕美。「Prañāpradīpa-ṭīkā第24章の試譯」。《龍谷大學大學院研究紀要(人文科學)》21號(2000年12月1日):頁33-49(L)。 |
| 宮本浩尊。「『般若燈論』第15章における清辯の言說諦理解--『俱舍論』における經量部說と關連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4卷1號=通號107號(2005年12月):頁473-470。 |
| 能仁正顯。「Prajñāpradīpa第一章の研究」。《龍谷大學大學院紀要(學研究科)》4號(1982年3月23日):頁64-68。 |
| 能仁正顯。「『知惠のともしび』第一章の和譯(2):緣の考察」。《佛教學研究》52號(1996年3月31日):頁85-103。 |
| 能仁正顯。「『知惠のともしび』第1章の和譯(3):緣の考察」。《佛教學研究》56號(2002年3月):頁70-93。 |
| 能仁正顯。「『知惠のともしび』第1章の和譯(4):緣の考察」。《佛教學研究》60/61號(2006年3月):頁15-43。 |
| 能仁正顯。「清辯著『般若燈論』第三章和譯研究」。《龍谷大學大學院紀要(文學研究科)》8號(1987年3月22日):頁1-15。 |
| 「般若燈論」。《佛學半月刊》306期(1944年8月1日):頁4。 |
| 曹志成。「清辨對瑜伽行派的三性思想之批判的探討──試以《般若燈論》第二十五章有關唯識學的附錄部分為解釋線索」。《東方宗教研究》新3期(1993年10月):頁59-76。 |
| 望月海慧。「『般若燈論』第10章試譯」。《棲神》64號(1992年3月30日):頁1-38(L)。 |
| 望月海慧。「『般若燈論』第11章試譯」。《棲神》61號(1989年3月30日):頁25-49(L)。 |
| 望月海慧。「『般若燈論』第12章試譯」。《棲神》62號(1990年3月30日):頁1-27(L)。 |
| 望月海慧。「『般若燈論』第13章試譯」。《立正大學大學院年報》7號(1990年2月1日):頁69-86。 |
| 望月海慧。「『般若燈論』第14章試譯」。《棲神》63號(1991年3月30日):頁47-65(L)。 |
| 細川寬。「チベット譯『般若燈論』第二十七章の解讀」。《研究紀要》7號(1984年1月31日):頁1-11。 |
| 細川寬。「『般若燈論』における假言的言明の定言化」。《Saṃbhāṣā》6號(1985年1月30日):頁31-43。 |
| 野澤靜證。「般若燈論釋『諸法不自生』論」。《佛教學セミナー》25號(1977年5月):頁1-7。 |
| 野澤靜證。「般若燈論釋の二態論者」。《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卷2號=總6號(1955年3月30日):頁476-483。 |
| 端甫。「香嚴閣答問(續):般若燈論答問四則」。《佛學叢報》2期(1912年11月1日):頁1-11。 |
| 龍樹菩薩偈本;分別明菩薩釋論;波羅頗蜜多羅譯。「般若燈論(八不偈論)」。《北平佛教會月刊》12期:頁3-5。 |
| 梶山雄一。「『知惠のともしび』第二十五章(前段の試譯)」。《密教學》16/17號(1980年11月):頁40-68。 |
【大乘中觀釋論】 |
| 林壽福。「《大乘中觀釋論》譯者分工略探」。《諦觀》83期(1995年10月1日):頁121-142。 |
| 龍樹菩薩偈本;安慧菩薩造論;惟淨譯。「大乘中觀釋論(八不偈)」。《北平佛教會月刊》8期。 |
【中觀論疏】 |
| 平井俊榮。「中觀論疏における涅槃經の引用(一):その思想的背景」。《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2號(1971年12月):頁35-55。 |
| 余崇生。「吉藏《中觀論疏》之結構及其思想內容」。《獅子吼》32卷8期(民82年8月):頁9-16。 |
| 泰本融。「八不中道の根源的性格:吉藏『中觀論疏(因緣品)』を中心として」。《日本佛教宗史論集》2號(1985年1月):頁98-155。 |
| 泰本融。「八不中道の根源的性格--吉藏『中觀論疏(因緣品)』を中心として」。《南都佛教》24號(1970年4月):頁1-38。 |
| 泰本融。「吉藏における中觀思想の形成 = A Study of Chung-lun-su, a Critical Annottation on Mūlamādhyamaka-śāstra by Chi-ts'ang」。《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42號(1966年11月25日):頁155-219(L)。 |
| 泰本融。「吉藏の八不中道觀--『中觀論疏』因緣品を中心として」。《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46號(1968年3月):頁109-138。 |
| 陳平坤。「吉藏《中觀論疏》所開『實相』法門之義蘊」。《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6期(2008年10月1日):頁75-148。 |
| 「新體梵字藏中觀論疏」。《微妙聲》1期(1936年11月15日)。 |
| 福原隆善。「吉藏『中論疏』と安澄『中論疏記』:特に成實學者との關連性を中心に」。《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3卷2號=總46號(1975年3月31日):頁849-852。 |
| 釋如戒。「吉藏三諦說初探──以《中觀論疏》對〈觀四諦品〉第十八偈解釋為主」。《中華佛學研究》5期(2001年3月):頁291-342。 |
【中觀論疏記】 |
| 平井俊榮。「中論疏記引用の中論註釋書」。《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1卷2號=總42號(1973年3月31日):頁543-551。 |
| 白藤禮幸。「安澄撰『中論疏記』中の內典系音義書について」。《二松:大學院紀要》19號(2005年3月31日):頁211-230。 |
| 白藤禮幸。「安澄撰『中論疏記』所引の『玉篇』について」。《二松:大學院紀要》18號(2004年3月31日):頁181-206。 |
| 伊藤隆壽,平井俊榮。「安澄撰『中觀論疏記』校註:東大寺古寫本卷六末」。《南都佛教》38號(1977年5月30日):頁66-113。 |
| 西崎亨。「東大寺圖書館 藏中觀論疏記(卷六末)』引玉篇佚文考」。《訓點語と訓點資料》62號(1979年3月31日):頁49-60。 |
【入中論】 |
| D. R. Chaudhry。「The Moon of Wisdom: Chapter Six of Chandrakirti's "Entering the Middle Way"- with commentary from the Eighth Karmapa」。《The Tibet Journal》v.32 n.2 (1th Jan 2007) : pp. 147-149。 |
| H. Tauscher。「Some problems of textual history in connection with the Tibetan translations of the madhyamakavatarah and its commentary」。《Contributions on Tibetan and Buddhist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Ernst Steinkellner and Helmut Tauscher, eds.》v.2 (1th Jan 1995) : pp. 285-292。 |
| Magee William (馬紀)。「A Controversy Unveiled: How Many Sūtra Passages Are Indicated as Requiring Interpretation in Candrakīrti's Madhyamakavatārabhāsya? =爭議之揭示:月稱《入中論自釋》中有幾種不了義之經教?」。《中華佛學學報》18期(2005年7月1日):頁207-272。 |
| Richard Payne。「Book Review: "Introduction to the Middle Way: Chandrakirti’s Madhyamakavatara with Commentary", by Jamgön Mipham, and "The Svatantrika–Prasangika Distinction: What Difference Does a Difference Make?", edited by Georges B.J. Dreyfus and Sara L. McClintock」。《Pacific World: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n.5 (1th Sep 2003) : pp. 377-379。 |
| Xuezhu Li (李學竹)。「Cadrakirti and His Madhyamakavatara Nama.」。《China Tibetology》2007 No.2 (2007) : pp. 68-81。 |
| Yoshiyasu Yonezawa。「Sanskrit Notes on the Madhyamakāvatārabhāṣya Chapter I, in the *Lakṣaṇaṭīkā"」。《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9卷2號=通號98號(2001年3月):頁994-992。 |
| 「入中論講記」。《佛化新聞》248期。 |
| 小川一乘。「月稱の中觀說について:入中論の結章に對する解讀」。《大谷學報》55卷2號=總206號(1975年9月30日):頁14-23。 |
| 小川一乘。「世俗諦と唯世俗:入中論第6章第2~28偈について」。《宗教研究》46卷3輯=214號(1973年3月):頁109-110。 |
| 小川一乘。「『自生』の否定(上):ツォンカパ造入中論釋の研究」。《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卷2號=總38號(1971年3月31日):頁593-597。 |
| 小川一乘。「『自生』の否定(下):ツォンカパ造入中論釋の研究」。《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0卷1號=總39號(1971年12月31日):頁307-312。 |
| 小川一乘。「般若中觀への道(上):『入中論』第六章の試譯」。《大谷學報》51卷2號=總190號(1971年11月10日):頁61-78。 |
| 小川一乘。「般若中觀への道(下):『入中論』第六章の試譯[Ⅰ]」。《大谷學報》51卷3號=總191號(1971年12月10日):頁39-58。 |
| 小川一乘。「絕對否定の中道──ツォンカパ造入中論釋の研究」。《宗教研究》47卷3輯=218號(1974年3月1日):頁87-88。 |
| 太虛。「入中論卷一:附識」。《海潮音》23卷1/2期(1942年1月1日):頁6。 |
| 月稱法師。「入中論>緒言」。《慧炬》271期(民76年1月):頁35-36。 |
| 月稱造;釋法尊譯。「入中論卷一(續)」。《海潮音》23卷3/4期(1942年4月1日):頁9-16。 |
| 月稱造;釋法尊譯。「入中論卷一」。《海潮音》23卷1/2期(1942年1月1日):頁6-10。 |
| 月稱造;釋法尊譯。「入中論卷二」。《海潮音》23卷11期(1942年11月1日):頁11-14。 |
| 月稱著;法尊譯。「入中論」。《海潮音》23卷11期(民31年11月):頁151-154。 |
| 加藤均。「Peter Fenner: The Ontology of the Middle Way」。《佛教學セミナー》56號(1992年10月30日):頁35-40。 |
| 加藤均。「『入中論』第6章にみられるyoginについて(文化編)」。《大阪外國語大學論集》17號(1997年9月30日):頁231-238。 |
| 加藤均。「中觀派における聲聞の位置──『入中論』における聲聞の法無我理解」。《宗教研究》64卷4輯=287號(平成3年3月):頁197-199。 |
| 加藤均。「書評:Peter Fenner: The Ontology of the Middle Way」。《佛教學セミナ》56號(1992年10月1日):頁35-40。 |
| 北畠利親。「チベット文入中論第二章譯註」。《佛教學研究》18/19號(1961年10月1日):頁64-72(L)。 |
| 北畠利親。「チベット文入中論第四章.第五章和譯註」。《龍谷大學論集》374號(1963年9月20日):頁35-56(L)。 |
| 四津谷孝道。「『入中論』における唯識無境說の未了義性」。《曹洞宗研究員研究紀要》29號(1998年12月):頁318-301。 |
| 平野隆。「入中論の二諦說」。《大谷學報》39卷3號=總143號(1959年12月15日):頁29-41。 |
| 瓜生津隆真。「小川一乘著:空思想の研究――入中論の解讀」。《佛教學セミナー》26號(1977年10月30日):頁82-86。 |
| 瓜生津隆真。「月稱造『入中論』の梵文佚文」。《印度學佛教學研究》8卷2號=總16號(1960年3月30日):頁556-557。 |
| 光川豐藝。「月稱の中觀論釋から見た中論本頌の特色」。《印度學佛教學研究》7卷1號=總13號(1958年12月1日):頁170-171。 |
| 吉水千鶴子。「ツォンカパの『入中論』註釋における二諦をめぐる議論 I世俗諦をめぐる議論」。《成田山佛教研究所紀要》13號(1990年3月28日):頁105-149。 |
| 佐藤祖哲。「ニンマ派の入中論註」。《宗教研究》50卷3號=總230號(1976年12月):頁132-133。 |
| 佐藤道郎。「入中論に於ける數論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4卷1號=總27號(1965年12月25日):頁184-188。 |
| 李葛夫。「月稱《入中論》辯破唯識無境之探究」。《法相學會集刊》6輯(2008年12月):頁47-92。 |
| 李學竹。「月稱及其《入中論》(英文)」。《China Tibetology》2007年第2期(2007年):頁68-81。 |
| 李學竹。「月稱及其《入中論》」。《中國藏學》2006年2期(2006年):頁227-236。 |
| 岸根敏幸。「『入中論』における中觀學說の提示:『十地經』の引用を巡って」。《インド哲學佛教學研究》1號(1993年9月20日):頁37-49。 |
| 林崇安。「《入中論》自相空的探究」。《法光》211期(2007年4月1日)。 |
| 林崇安。「《入中論》破『即蘊我』的探究」。《內觀雜誌》56期(2007年9月)。 |
| 林崇安。「《入中論》破『實質有的我』的探究」。《內觀雜誌》61期(2008年7月1日)。 |
| 林崇安。「《入中論》破『離蘊我』的探究」。《法光》212期(2007年5月1日)。 |
| 林崇安。「《入中論》破自生之實例」。《內觀雜誌》44期(2006年9月1日)。 |
| 林崇安。「《入中論》破即蘊我的探究」。《內觀雜誌》56期(2007年9月1日)。 |
| 林崇安。「《入中論》破真實有和自性有的探究――以幻事喻、繩蛇喻、色盤喻說明」。《法光》219期(2007年12月)。 |
| 林崇安。「《西藏中觀學──入中論的甚深見》自序」。《內觀雜誌》54期(2007年7月1日)。 |
| 林崇安。「《西藏中觀學─入中論的廣大行》目錄和自序」。《內觀雜誌》55期(2007年8月1日)。 |
| 松本史朗。「the satyadvaya theory of the Madhyamakāvatārabhāṣy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8卷1號=總55號(1979年12月31日):頁11-15(L)。 |
| 松本史朗。「『入中論』の『ウトパラの比喻』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6卷2號=總52號(1978年3月20日):頁675-676。 |
| 松本恒爾譯。「Madhyamakavatara『Bhasya』7章~9章試譯」。《智山學報》59號(2010年3月):頁27-48。 |
| 「法尊法師即將返渝入中論定初十圓滿」。《佛化新聞》248期。 |
| 法尊講;隆蓮筆記。「《入中論》講記(1)」。《法音》1984年1期(1984年1月):頁8-16。 |
| 法尊講;隆蓮筆記。「《入中論》講記(2)」。《法音》1984年2期(1984年2月):頁5-15。 |
| 法尊講;隆蓮筆記。「《入中論》講記(3)」。《法音》1984年3期(1984年3月):頁18-26,47。 |
| 法尊講;隆蓮筆記。「《入中論》講記(4)」。《法音》1984年4期(1984年4月):頁14-20。 |
| 法尊講;隆蓮筆記。「《入中論》講記(5)」。《法音》1984年5期(1984年5月):頁37-41。 |
| 法尊講;隆蓮筆記。「《入中論》講記(續完)」。《法音》1984年6期(1984年6月):頁5-11,4。 |
| 金澤豐。「『入中論』における『十地經』の引用」。《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5卷2號=通號111號(2007年3月20日):頁941-938。 |
| 金澤豐。「『入中論』第六章の研究(修士論文要旨)」。《龍谷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27號(2005年12月10日):頁186-189。 |
| 「附省各縣佛徒紛紛來省聽講入中論」。《佛化新聞》246期。 |
| 苦心。「《入中論》微義」。《法音》1992年9期(1992年9月日)。 |
| 「重慶佛學社請法尊法尊講入中論」。《海潮音》27卷3期(1946年3月1日):頁38。 |
| 泰本融。「山口益譯『月稱造梵文中論釋(2)』」。《宗教研究》123號(1950年10月):頁140-142。 |
| 海潮音社採訪部。「法尊法師譯入中論」。《海潮音》24卷3期(1943年3月1日):頁15。 |
| 高永霄。「月稱之『入中論』簡介」。《南洋佛教》220期(1987年8月1日):頁1-2。 |
| 笠松單傳。「『入中觀論』に於ける觀我の要項」。《佛教研究》3卷3號。 |
| 笠松單傳。「藏文入中觀論疏譯注」。《佛教研究》4卷3號。 |
| 陳漢洲。「『入中論.十地品』之初探(上)」。《慧炬》478期(民93年4月):頁42-61。 |
| 陳漢洲。「『入中論.十地品』之初探(下)」。《慧炬》479期(民93年5月):頁31-58。 |
| 演培講;聖流記。「入中論頌講記」。《菩提樹》109期(民50年12月8日):頁12-14。 |
| 演培講;聖流記。「入中論頌講記──民國五十年秋季講於新竹福嚴學舍」。《菩提樹》110期(民51年1月8日):頁14-17。 |
| 演培講;聖流記。「入中論頌講記──民國五十年秋季講於新竹福嚴學舍」。《菩提樹》111期(民51年2月8日):頁12-16。 |
| 演培講;聖流記。「入中論頌講記──民國五十年秋季講於新竹福嚴精舍」。《菩提樹》112期(民51年3月8日):頁10-13。 |
| 演培講;聖流記。「入中論頌講記──民國五十年秋季講於新竹福嚴學舍」。《菩提樹》113期(民51年4月8日):頁8-11。 |
| 演培講;聖流記。「入中論頌講記──民國五十年秋季講于新竹福嚴學舍」。《菩提樹》114期(民51年5月8日):頁11-14。 |
| 演培講;聖流記。「入中論頌講記──民國五十年秋季講于新竹福嚴學舍」。《菩提樹》115期(民51年6月8日):頁15-18。 |
| 演培講;聖流記。「入中論頌講記──民國五十年秋季講于新竹福嚴學舍」。《菩提樹》116期(民51年7月8日):頁12-15。 |
| 演培講;聖流記。「入中論頌講記──民國五十年秋季講于新竹福嚴學舍」。《菩提樹》117期(民51年8月8日):頁12-14。 |
| 福田洋一。「『ラムリム.チェンモ』における『入中論』の二諦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8卷2號=通號120號(2010年3月):頁561-570。 |
| 慧光。「《入中論》內容概要及其特色」。《法音》2006年4期(2006年4月):頁32-36。 |
| 藤井文章。「『中論月稱釋』に於ける清辯批判について:不自生論下の論議決擇」。《駒澤大學大學院佛教學研究會年報》6號(1972年3月):頁134-143。 |
| 釋月稱。「《入中論》緒言」。《慧炬》271期(1987年1月1日):頁35-36。 |
| 釋如石(陳玉蛟)。「《入中論釋》『初品』譯注」。《中華佛學學報》7期(1994年7月):頁42-66。 |
【淨明句論】 |
| Anne MacDonald。「Interpreting Prasannapadā 19.3-7 in Context : A Response to Claus Oetke」。《Wiener Zeitschrift für Kunde Südasiens und Archiv für Indische Philosophie》Bd.47 (2003) : pp. 143-195。 |
| Brian Galloway。「Toward a New Edition and Translation of Chapter 13 of the Prasannapadā of Candrakīrti.」。《Zeitschrift der Deutschen Morgenländischen Gesellschaft》Bd.151 Heft 2 (2001) : pp. 321-350。 |
| C. W. Huntington。「The system of the two truths in the Prasannapadā and The Madhyamakāvatāra: A study in Mādhyamika soteriology」。《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11 (1) (Mar 1983) : pp. 77-106。 |
| Claus Oetke。「Prasannapadā 19, 3-7 and Its Context.」。《Wiener Zeitschrift für Kunde Südasiens und Archiv für Indische Philosophie》Bd.47 (2003) : pp. 111-142。 |
| Dan Arnold。「Materials for a Mādhyamika Critique of Foundationalism :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Prasannapadā 55.11 to 75.13」。《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Vol.28 No.2 (2005) : pp. 411-467。 |
| Ernst Steinkellner。「Mervyn Sprung, tr., Lucid exposition of the middle way.The essential chapters from the Prasannapadā of Candrakrti」。《JAOS》102-2 (1982) : pp. 411-414。 |
| Gajin Nagao (長尾雅人)。「Susumu Yamaguchi, Index to the Prasannapadā Madhyamakavṛtti, Part One : Sanskrit-Tibetan,12+250 Part Two : Tibetan-Sanskrit, x+249, Kyoto : Heirakuji-shoten,1974」。《鈴木學術財團年報》12號(1976年10月):頁121-125。 |
| Hojun Nagasaki (長崎法潤)。「S. Yamaguchi: Index to the Prasannapadā Madhyamaka-vṛtti」。《佛教學セミナー》22號(1975年10月30日):頁55-57。 |
| Hosokawa Hiroshi。「Translation of the Prasannapada-Chapter XXIV」。《研究紀要》創刊號(1978年3月31日):頁17-47。 |
| Johannes Rahder。「Jacques May’s translation of Prasannapadā」。《印度學佛教學研究》9卷2號=總18號(1961年3月31日):頁9-10(L)。 |
| Yoshiyasu Yonezawa (米澤嘉康)。「Lakṣaṇaṭīkā : A Sanskrit Manuscript of an Anonymous Commentary on the Prasannapadā*」。《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7卷2號=總94號(1999年3月20日):頁1-3(L)。 |
| Yoshiyasu Yonezawa (米澤嘉康)。「Lakṣaṇaṭīkā : Sanskrit Notes on the Prasannapadā(1)」。《成田山佛教研究所紀要》27號(2004年):頁115-154。 |
| Yoshiyasu Yonezawa (米澤嘉康)。「Lakṣaṇaṭīkā : Sanskrit Notes on the Prasannapadā(2)」。《成田山佛教研究所紀要》28號(2005年):頁159-179。 |
| Yoshiyasu Yonezawa (米澤嘉康)。「Lakṣaṇaṭīkā : Sanskrit Notes on the Prasannapadā(3)」。《成田山佛教研究所紀要》29號(2006年):頁135-163。 |
| Yoshiyasu Yonezawa (米澤嘉康)。「Lakṣaṇaṭīkā Sanskrit Notes on the Prasannapadā(4)」。《成田山佛教研究所紀要》30號(2007年):頁203-235。 |
| Yoshiyasu Yonezawa (米澤嘉康)。「*Lakṣaṇaṭīkā : Sanskrit Notes on the Prasannapadā(5)」。《成田山佛教研究所紀要》32號(2009年):頁139-155。 |
| Yoshiyasu Yonezawa (米澤嘉康)。「*Lakṣaṇaṭīkā Sanskrit Notes on the Prasannapadā (6)」。《成田山佛教研究所紀要》33號(2010年):頁125-154。 |
| 八力廣喜。「プラサンナパダーの引用經典(一):特にSamādhirājasūtra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4卷2號=總28號(1966年3月31日):頁649-652。 |
| 八力廣喜。「プラサンナパダーの引用經典(二):Ratnakūṭasūtraの引用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5卷2號=總30號(1967年3月31日):頁720-523。 |
| 八力廣喜。「プラサンナパダー所引の大乘經典:特に華嚴經の引用について」。《宗教研究》186號。 |
| 上田昇。「プラサンナパダーに見られる相待論について:可能世界の視點から」。《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3卷1號=總65號(1984年12月25日):頁138-139。 |
| 小川一乘。「本多惠:PrasannapadāXVIII-XXVIIの和譯」。《佛教學セミナー》32號(1980年10月30日):頁88-92。 |
| 山崎次彥。「空と論理に關する中觀二派の論爭:梵文、月稱、中論註第一章『緣の考察』の研究」。《哲學雜誌》66卷1號=總709號(1951年3月30日):頁81-99。 |
| 工藤成樹。「中觀における自性の概念:明句論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7卷1號=總13號(1958年12月1日):頁174-175。 |
| 木村俊彥。「『プラサンナパダー』金倉圓照譯稿:神館義朗氏ノートから」。《四天王寺國際佛教大學紀要》44號(2007年3月):頁495-505。 |
| 木村俊彥。「『プラサンナパダー』金倉圓照譯稿(承前):神館義朗氏ノートから」。《四天王寺國際佛教大學紀要》45號(2008年3月):頁591-601。 |
| 本多惠。「プラサンナパダーの要語說明」。《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8卷2號=總56號(1980年3月31日):頁517-520。 |
| 本多惠。「プラサンナパダー第二十四.二十五章和譯」。《同朋大學論叢》37號(1977年12月):頁107-169。 |
| 本多惠。「プラサンナパダー第十八.十九.二十章和譯」。《同朋大學論叢》38號(1978年6月):頁85-153。 |
| 本多惠。「プラサンナパダー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章和譯」。《同朋大學論叢》39號(1978年12月):頁123-187。 |
| 本多惠。「プラサンナパダー第二十六.二十七章和譯」。《同朋大學論叢》40號(1979年6月):頁165-211。 |
| 永崎研宣。「Prasannapadā第一章における『緣起』の語義解釋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7卷2號=通號94號(1999年3月):頁906-904。 |
| 田坂利親。「プラサンナパダーの歸敬偈(全四偈)」。《佛教學研究》5號(1951年6月15日)。 |
| 立川武藏。「月稱註『明らかな言葉』二章和譯.解說(一)」。《成田山佛教研究所紀要》11號(1988年3月28日):頁195-217。 |
| 光川豐藝。「Prasanapadāに於ける中論本頌の取扱い方について」。《佛教學研究》14/15號(1958年4月):頁102-114。 |
| 光川豐藝。「Prasannapadāに見られる月燈三昧經:その引用面における內容檢討」。《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5卷2號=總30號(1967年3月31日):頁241-245。 |
| 光川豐藝。「清辯月稱の中論釋にみられる般若經--PrajnapradipaとPrasannapadaを中心に」。《佛教學研究》24號(1967年12月):頁1-26。 |
| 吉水千鶴子。「インド.チベット中觀思想史の再構築へむけて:『中觀明句論註釋』第一章の寫本研究始動」。《哲學.思想論集》32號(平成18年(2006年)):頁73-114。 |
| 米澤嘉康。「Prasannapada19.3-7の解釋について」。《佛教學》46號(2004年12月):頁55-75。 |
| 西川高史。「Prajñāpradīpa第19章における諸註釋書の引用について : Buddhapālita批判を中心として」。《駒澤大學大學院佛教學研究會年報》17號(1984年2月):頁7-13(L)。 |
| 庄司史生。「『プラサンナパダー』に引用される『八千頌般若經』」。《宗教研究》83卷4號(2010年3月30日):頁1514-1515。 |
| 周柔含。「『淨明句論』第十三品『行』(samskara)的考察--行.緣起.空.真性(tattva)」。《中華佛學研究》6期(民91年3月):頁89-126。 |
| 岸根敏幸。「『プラサンナパダー』第24章:『聖なる真理の考究』校訂テキスト(1)」。《福岡大學人文論叢》33卷2號=通號129號(2001年9月):頁1003-1024。 |
| 岸根敏幸。「『プラサンナパダー』第24章:『聖なる真理の考究』校訂テキスト(2)」。《福岡大學人文論叢》33卷3號=通號130號(2001年12月):頁1761-1782。 |
| 岸根敏幸。「『プラサンナパダー』第24章:『聖なる真理の考究』校訂テキスト(3)」。《福岡大學人文論叢》34卷1號=通號132號(2002年6月):頁197-232。 |
| 易陶天譯。「明句中論疏歸敬偈疏」。《獅子吼》7卷11期(民57年11月):頁6-9。 |
| 松本史朗。「チャンドラキールティの論理學:『明句論』第一章諸法不自生論の和譯と研究(1)」。《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43號(1985年3月):頁214-169。 |
| 松本恒爾。「yuktiについて = The conception of yukti in the Prasannapada」。《智山學報》58號(2009年3月):頁115-128。 |
| 長崎法潤。「Susumu Yamaguchi; Index to the Prasannapada Madhyamaka-vrtti」。《佛教學セミナー》22號(1975年10月):頁55-57。 |
| 青木龍也。「Study of Nagarjuna's Theory of Emptiness : Based on Candrakirti's Prasannapada, the Commentary on the Mulamadhyamakakarika (Thesis Abstracts for Graduate Degrees in Ryukoku University 2003)」。《龍谷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25號(2003年12月10日):頁A56-A59。 |
| 高野克宏。「Prasannapadā第一章の研究」。《論集》11號(1984年12月31日):頁159-161。 |
| 曹自成。「中觀應成派對清辨『於所破加勝義簡別』以及『自立比量』論證形式的批判--以月稱『明句論』第一品及宗喀巴『菩提道次廣論』為解釋線索」。《諦觀》84期(民85年1月):頁127-158。 |
| 湯山明。「CandrakīrtiのPrasannapadāに引用されたPrajñāpāramitā-Ratnaguṇa-saṂcayagāthā」。《宗教研究》43卷2號=總201號(1970年2月28日):頁75-92。 |
| 湯山明。「Prajñā-Pāramitā-Ratna-Guṇa-SaṂcaya-Gāthā(Rgs) quoted by Candrakīrti in his Prasannapadā(Pras)(I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7卷1號=通號53號(1978年12月31日):頁486-483。 |
| 奧住毅。「『淨明句』第一章における清辯.月稱の論爭」。《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7卷1號=總33號(1968年12月25日):頁136-137。 |
| 齋藤明。「本多惠譯『チャンドラキールティ中論註和譯』,奧住毅譯『中論註釋書の研究―チャンドラキールティ『プラサンナパダー』和譯」。《宗教研究》66卷3輯=294號(1992年12月):頁146-150。 |
| 釋見弘。「二諦之區別與空之三要點──以《明句論》第二十四章為主」。《法鼓佛學學報》7期(2010年12月):頁67-106。 |
| 釋惠敏。「梵本《中論頌.月稱註》(淨明句論)研究序論」。《華岡佛學學報》7期(1984年9月):頁329-354。 |
【宗喀巴中論註】 |
| 小川一乘。「pudgala-nairātmya : a study on the Dbu ma la ḥjug paḥi rgya cher bśad pa by Tsoṅ kha p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3卷2號=通號46號(1975年3月31日):頁21-26(L)。 |
| 小川一乘著。「the negation of "Parata Utpattiḥ"(the latter half) : a study on the Dbu-ma la ḥjug-paḥi rgya-cher-bśad-pa by Tsoṅ kha p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2卷1號=通號43號(1973年12月31日):頁26-31(L)。 |
| 小川一乘著。「the negation of "paratautpattiḥ"(the first half) : a study on the Dbu-ma la ḥjug-paḥi rgya-cher-bśad-pa by Tsoṅ-kha-p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1卷1號=通號41號(1972年12月31日):頁23-28(L)。 |
| 安武智丸。「ツォンカパの緣起觀:中論註『正理大海』XXIV,9-40試譯」。《佛教學セミナー》72號(2000年10月30日):頁21-43。 |
| 曹志成。「月稱對於瑜伽行派的阿賴耶識思想的批判之研究--試以《攝大乘論》的〈所知依章〉以及《入中論善顯密意疏》為解釋線索」。《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1991年12月1日):頁225-249。 |
| 許得存。「宗喀巴《中觀廣釋》試析」。《西藏研究》1989年第2期(1989年)。 |
【其他中論註】 |
| 今津洪岳。「羅?范?跋陀羅の中の中論注に就いて」。《現代佛教》16號。 |
| 平井俊榮。「三論教學成立史上の諸問題:南齊.智琳『中論疏』について」。《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23號(1965年3月):頁143-161。 |
| 野澤靜證。「德慧.提婆設摩の中論疏の殘簡」。《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卷2號=總4號(1954年3月30日):頁443-448。 |
□研究報告 |
| 小川一乘。「『入中論』の研究:JayanandaとTsonkha-Paの註釋による解讀」。1972年度。 |
| 山口惠照。「『カーリカー』(偈頌)の總合的研究:中論頌.數論頌等の共通性の究明」。1968年度。 |
| 光川豐藝。「チベット譯『中論釋』の原典研究:〓觀誓; 月様客〓巴の釋による」。1968年度。 |
| 吉水千鶴子。「『中觀明句論註釋』の文獻學的研究によるインド.チベット中觀佛教思想史の再構築」。2007年度~2010年度。 |
| 郭敏芳。「梵本《淨明句論.第廿七品觀邪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民86年8月至民87年7月。 |
| 萬金川。「《中論.皈敬偈》諸家注釋的一個歷時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民91年8月至民92年7月。 |
| 萬金川。「中論第十三品諸家注釋的一個歷時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民90年8月至民91年7月。 |
| 萬金川。「月稱《淨明句論》譯注計畫 Candrakirti, 《Prasannapada》, 6-7 Century(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民92年8月至民93年7月。 |
| 萬金川。「月稱《淨明句論》譯注計畫 Candrakirti, 《Prasannapada》, 6-7 Century(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民93年8月至民94年7月。 |
| 齊藤明,伊東祐之。「ツォンカパ作『中論註釋書.正理海』の研究」。1993年度。 |
| 齊藤明。「『中論頌』テクストおよび解釋の比較研究」。1985年度。 |
□視聽資料 |
| rJe Tsong khapa ; Geshe Ngawang Samten and Jay L. Garfield translated by。《Ocean of reasoning : a great commentary on Nāgārjuna's Mūlamadhyamakakārikā》。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electronic resource。 |
| 馬少雄。《藏傳中觀學 --《入中論》導讀》。香港:志蓮淨苑文化部及夜書院,2005。 |
| 陳玉蛟講。《入中論善顯密意疏》。16捲卡式帶。民79年12月至80年5月講於中華佛研所,國語講演。 |
| 陳玉蛟講。《簡易入中論善顯密意疏》。民79。18捲卡式帶。民79年10月至11月講於法光,國語講演。 |
| 惠空法師。《從中論看如何把握佛法》。2捲卡式帶。 |
| 達理法師。《中論》。淨律寺,民82。 |
| 《藏文心經與入中論頌文》。1捲卡式帶。 |
| 釋大勢主講。《中論》。南投市:妙有菩提園。1片DVD。2005年10月14-16日講於馬來西亞沙巴州亞庇慈音寺,國語發音。 |
| 釋大勢主講。《中論》。南投市:妙有菩提園。1片DVD。2005年10月14-16日講於馬來西亞沙巴州亞庇慈音寺,國語發音。 |
| 釋惠敏主講。《入中論(念佛會)》。台北縣三峽鎮:西蓮淨苑。10捲卡式帶。國語講演。 |
| 釋惠敏主講。《入中論》。台北縣三峽鎮:西蓮淨苑。15捲卡式帶。國語講演。 |
| 釋惠敏主講。《入中論》。台北縣三峽鎮:西蓮淨苑。16捲卡式帶。國語講演。 |
| 釋智諭主講。《中論講記》。台北縣三峽鎮:西蓮淨苑,民87。48捲卡式帶。民81年至83年講於大專青念佛會,國語講演。 |
| 釋智諭講述。《中論講記》。台北縣三峽鎮:智諭老和尚教育紀念基金會。4片CD。MP3格式,民81年3月1日至83年5月29日講於大專青年念佛會,國語發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