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收錄中文、日文、西文攝大乘論之圖書資料、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期刊論文、研究報告、視聽資料。 |
2. | 著錄欄位依序為:題名、著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七項。 |
3. | 排列順序:依筆劃順序排列。 |
4. | 資料項度不詳者,略而不寫。 |
5. | 本書目之日文字採用Unicode碼輸入顯示。 |
□圖書資料 |
| Asaṅga.; Paul J Griffiths。《The realm of awakening : 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the tenth chapter of Asaṅga's Mahāyānasaṅgraha》。New York, NY [U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
| Asanga。《La somme du Grand Vehicule d'Asanga(Mahayanasamgraha)》。Louvain-la-Neuve,:Universite de Louvain, Institut orientaliste,,1973。 |
| Bodhisattva Asanga by ; John P. Keenan translated from the Chinese of Paramartha (Taisho, volume 31, number 1593) by。《The Summary of the great vehicle》。Berkley, Calif.:Numata Center for Buddhist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1992。 |
| D'Asanga ;Étienne Lamotte par。《La somme du Grand Véhicule d'Asanga (Mahāyānasaṃgraha)》。Louvain:Bureaux du Muséon,1938。 |
| Étienne Lamotte by ; Gelongma Karma Migme Chodron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MAHĀYĀNASAṂGRAHA (La Somme du Grand Véhicule d'Asaṅga). Volume II :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
| Etienne Lamotte par。《La somme du Grand Véhicule d'Asaṅga (Mahāyānasaṃgraha)》。Université de Louvain:Institut orientaliste in Louvain-la-Neuve,1973。 |
| Frank Lorimer。《Culture and human fertility : a study of the relation of cultural conditions to fertility in non-industrial and transitional societies》。Paris, France:Unesco,1954。 |
| Gadjin M. Nagao ed. by。《An index to Asanga's Mahayanasamgraha. part 1 : Tibetan-Sanskrit-Chinese》。Tokyo, Japan: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1994。 |
| Gadjin M. Nagao ed. by。《An index to Asanga's Mahayanasamgraha. part 2 : Sanskrit-Tibetan-Chinese》。Tokyo, Japan: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1994。 |
| Paul J. Griffiths and Noriaki Hakamaya, John P. Keenan, and Paul L. Swanson, eds.。《The Realm of Awakening:Chapter Ten of Asanga's Mahayanasangraha》。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
| Paul J. Griffiths et al。《The Realm of Awakening: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the Tenth Chapter of Asaga’s Mahāyānasagraha.》。N. Y.:Oxford Univ. Pr.,1989。 |
| 《Tenth Chapter of Asanga's Mahāyānasangraha》。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
| 上田義文著。《攝大乘論講讀》。新裝。東京:春秋社,2004。 |
| 小谷信千代。《攝大乘論講究》。京都:真宗大谷派宗務所出版部,2001。 |
| 天親菩薩著;玄奘譯。《攝大乘論釋》。臺北中和:釋迦佛印經會,2006。 |
| 片野道雄著。《唯識思想の研究:無性造「攝大乘論註」所知相章の解讀》。京都:文榮堂書店,1975。 |
| 王恩洋疏。《攝大乘論疏四卷》。上海:佛學書局,1940。 |
| 王恩洋著。《攝大乘論疏》。中國福建:莆田廣化寺。 |
| 王恩洋著。《攝大乘論疏》。臺一版。臺北:新文豐,民76。 |
| 王健釋譯。《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 74 : 攝大乘論》。初版。臺北:佛光文化,1997。 |
| 世親菩薩釋;真諦譯。《攝大乘論釋. 卷十-卷十五》。第1版。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2008。 |
| 世親釋;玄奘譯;勝呂信靜,下川邊季由校註。《新國譯大藏經. 17:瑜伽.唯識部. 11--攝大乘論釋》。東京:大藏出版,2007。 |
| 玄奘奉詔譯;北京崇福古籍文獻研究所編。《攝大乘論釋 十卷》。第一版。北京:線裝書局,2004。 |
| 玄奘譯。《攝大乘論 三卷》。第1版。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
| 玄奘譯。《攝大乘論 存九卷》。第1版。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
| 玄奘譯。《攝大乘論 存八卷》。第1版。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
| 宇井伯壽著。《攝大乘論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66。 |
| 安田理深著;相應學舍編。《攝大乘論聽記》。京都:文榮堂書店,1998。 |
| 羽矢辰夫。《攝大乘論現代語譯》。コスモス.ライブラリー,1996。 |
| 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 二卷》。第1版。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
| 佐佐木月樵著。《漢譯四本對照攝大乘論:附西藏譯攝大乘論》。改訂新版。京都:臨川書店,昭和52[1977]。 |
| 岡野守也,羽矢辰夫譯。《攝大乘論:現代語譯》。東京:コスモス.ライブラリー,1996。 |
| 岡野守也著。《大乘佛教の深層心理學:『攝大乘論』を讀む》。東京:青土社,1999。 |
| 岩田諦靜著。《初期唯識思想研究:世親造『攝大乘論釋』所知相章の漢藏對照》。初版。東京:大東,昭和56。 |
| 法尊等譯述。《辨法法性論、攝大乘論、三自性論》。台一版。臺北:新文豐,民76。 |
| 長尾雅人著。《攝大乘論:和譯と注解. 上》。東京:講談社,1982。 |
| 長尾雅人著。《攝大乘論:和譯と注解. 下》。東京:講談社,1987。 |
| 阿僧伽作;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 二卷》。北京:中華出版,1987。 |
| 香光尼僧團伽耶山文教基金會編著。《攝大乘論研讀教本》。二版。嘉義:安慧學苑文基金會附設香光書鄉,民85。 |
| 真諦譯。《攝大乘論 存十三卷》。第1版。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
| 笈多,行矩等譯。《攝大乘論釋論外54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2。 |
| 智敏集注。《攝大乘論世親釋集注》。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
| 無著造;呂澂譯。《攝大乘論(西藏傳本)》。臺一版。臺北:新文豐,民76。 |
| 無著造;真諦譯。《大藏經入門 -- 印度撰述部,攝大乘論三卷》。香港:倡印社,1995。 |
| 無著造;釋玄奘譯;釋忻車隨錄。《攝大乘論隨錄三卷》。臺北:大乘精舍,民74。 |
| 無著菩薩造;世親菩薩釋;玄奘法師譯。《攝大乘論世親釋》。高雄:彌勒講堂,2006。 |
| 無著菩薩造;玄奘法師譯。《攝大乘論》。二版。臺北:方廣文化,民97。 |
| 無著菩薩造;玄奘法師譯;忻車隨錄。《攝大乘論隨錄》。初版。臺北:大乘精舍,民74。 |
| 無著菩薩造;玄奘譯。《攝大乘論本 三卷》。臺一版。臺北:新文豐,民82。 |
| 無著菩薩造;無性菩薩釋;玄奘法師譯。《攝大乘論無性釋》。高雄:彌勒講堂,2006。 |
| 無著菩薩造;釋玄奘譯;韓清淨科。《《攝大乘論》講表》。。 |
| 無著著;釋玄奘譯;忻車隨錄。《攝大乘論隨錄》。長沙:洞庭印書館,1936。 |
| 義淨譯。《攝大乘論本》。金陵刻經處,1995。 |
| 趙國森。《《攝大乘論》導讀》。香港:志蓮淨苑文化部;夜書院,2004。 |
| 論對法師。《攝大乘論》。。 |
| 鍵主良敬,小谷信千代著;真宗大谷派宗務所教育部編。《顯淨土真實證文類要訣. 攝大乘論講究》。京都:真宗大谷派宗務所出版部,1999。 |
| 韓清淨科;王恩洋疏。《攝大乘論科疏》。初版。高雄:彌勒講堂,2008。 |
| 韓清淨述。《攝大乘論科文.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蠡測》。第1版。香港:中國佛教文化,1998。 |
| 韓清淨撰。《攝大乘論科注》。北京三時學會。 |
| 羅時憲。《羅時憲全集. 第 6卷:瑜伽師地論纂釋.2. 攝大乘論疏. 大乘掌中論略疏.》。香港:佛教志蓮圖書館,1998。 |
| 釋太虛著。《楞嚴經、攝論研究合刊》。太虛大師八十壽辰紀念會,58。 |
| 釋玄奘詔譯。《攝大乘論釋 十卷》。第一版。北京:線裝書局,民93。 |
| 釋玄奘譯。《攝大乘論本 三卷》。南京:金陵刻經處,民7。 |
| 釋印順主講;釋演培等記。《攝大乘論講記》。上海:上海正聞學社,1947。 |
| 釋印順講;釋演培,釋妙欽,釋文慧記。《妙雲集. 六 : 攝大乘論講記》。新版。新竹竹北:正聞,民89。 |
| 釋如覺著。《攝大乘論種子起因說之研究》。初版。桃園中壢:圓光,民87。 |
| 釋自觀,釋見頤執編。《攝大乘論研讀教本》。二版。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民85。 |
| 釋妙境宣講。《攝大乘論筆錄 上-下冊》。法雲寺,94。 |
| 釋忻車隨錄。《攝大乘論隨錄》。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74。 |
| 釋法尊等譯述。《辨法法性論 攝大乘論 三自性論》。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7。 |
| 釋法尊講;王恩洋講;釋隆蓮記錄。《入中論講記. 攝大乘論疏略述》。成都:成都市愛道堂流通,1995。 |
| 釋持松述。《攝大乘論義記》。初版。高雄:彌勒講堂,2007。 |
| 釋持松述。《攝大乘論義記十卷》。上海:愛儷園,1941。 |
| 釋昭慧。《攝大乘論》。臺北:法界,1995。 |
| 釋玅境宣講。《攝大乘論. 第一章~第五章》。南投仁愛鄉:清境學苑倡印。 |
| 釋玅境宣講。《攝大乘論. 第六章~第十章》。南投仁愛鄉:清境學苑倡印。 |
| 釋剛曉著。《攝大乘論解說》。第一版。中國北京:宗教文化,2009。 |
| 釋常覺委員會演講。《攝大乘論講記:所知依章》。嘉義:香光佛學院,民80。 |
| 釋隆蓮著。《攝大乘論疏略述》。第一版。香港九龍:中國佛教文化,1999。 |
□圖書論文 |
| 三井晶史編。「攝大乘論本 上中下」。《昭和新纂國譯大藏經 論律部 第9卷》。(東京:名著普及會,1991)。 |
| 下川邊季由。「『攝大乘論』無性釋におけるチベット譯と玄奘譯について(一)」。《勝呂信靜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東京:山喜房佛書林,平成8[1996]):頁135-150。 |
| 大竹晉著。「別教一乘の論理(阿賴耶識說と相即相入—『華嚴經』明難品と『攝大乘論』」。《唯識說を中心とした初期華嚴教學の研究:智儼.義湘から法藏へ》。(東京:大藏出版,2007)。 |
| 介永強著。「《攝論》義林」。《西北佛教歷史文化地理研究》。(博士論文。陝西師範大學,2004)。 |
| 元弼聖。「從<解深密經>、<攝大乘論>、<成唯識論>對唯識三性的不同解釋看其思想發展之意義」。《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八)》。(初版。台北:華嚴蓮社,民82-)。 |
| 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纂。「攝大乘論初分講義」。《太虛大師全書. 8:法相唯識學》。(三版。台北: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民69)。 |
| 孔祥玲。「攝大乘論」。《"菩薩唯識觀行"的研究:以《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為範圍》。(博士論文。四川大學,2005)。 |
| 止湖著。「賴耶緣起──《攝大乘論》」。《法海慈航:佛教典籍.法系宗派》。(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2003)。 |
| 水野弘元著。「攝大乘論無性釋に紹介されている五門作用說」。《パーリ佛教を中心とした佛教の心識論》。(改訂版。東京都:ピタカ,昭和53)。 |
| 片野道雄。「菩薩行としての業:攝大乘論無性註第二章第三十四節解讀」。《業思想の研究》。(京都:文榮堂書店,1975)。 |
| 片野道雄。「攝大乘論における業思想の一形態:チベット譯無性註をテキストとして」。《業思想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79):頁383-404。 |
| 片野道雄譯著。「アスヴァブハーヴァ攝大乘論註の序章の解讀:チベット語譯を中心にして」。《インド唯識說の研究》。(京都:文榮堂書店,1998)。 |
| 王少湖。「《攝論》大義」。《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6):唯識學的論師與論典》。(初版。台北:大乘文化,1980):頁109-114。 |
| 王少湖。「攝論大義」。《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96:唯識學的論師與論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
| 北京崇福古籍文獻研究所編。「攝大乘論釋」。《玄奘全書. 20》。(北京:線裝書局,2004)。 |
| 北京崇福古籍文獻研究所編。「攝大乘論釋」。《玄奘全書. 21》。(北京:線裝書局,2004)。 |
| 平川彰,尾山雄一,高崎直道編集。「攝大乘論」。《如來藏思想》。(東京都:春秋社,昭和57)。 |
| 玄奘譯。「攝大乘論本」。《藏要. 4, 第一輯(四):雜阿含經緣起誦外五種》。(台一版。台北:新文豐,民77)。 |
| 任繼愈主編。「《攝大乘論》思想剖析」。《中國佛教史. 第三卷》。(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5-1988)。 |
| 全佛編輯部主編。「攝大乘論」。《佛教的重要經典》。(初版。台北:全佛文化,2004)。 |
| 多田孝正。「攝大乘論と摩訶止觀」。《壬生台舜博士頌壽記念:佛教の歷史と思想》。(東京:大藏出版,1985):頁553-568。 |
| 宇井伯壽。「真諦三藏の攝大乘論義疏」。《佛誕二千五百年紀念學會紀要》。(東京:佛誕二千五百年紀念學會,1935):頁25-26。 |
| 宇井伯壽著。「攝大乘論疏章」。《西域佛典の研究:敦煌逸書簡譯》。(東京:岩波書店,1969)。 |
| 安田理深。「攝大乘論を學ぶにあたりて」。《安田理深選集. 14上:月報》。(京都:文榮堂書店,)。 |
| 安藤俊雄著;釋演培譯。「攝大乘論解題」。《諦觀全集. 26:天臺性具思想論》。(天華一版。台北:天華,民75-80)。 |
| 朱瑞玟編著。「(攝大乘論)釋」。《佛家妙語》。(團結出版社,2007)。 |
| 牟宗三著。「攝論與成唯識論」。《佛性與般若. 上冊》。(修訂版。台北:臺灣學生,民82)。 |
| 牟宗三著。「攝論與攝論師」。《佛性與般若. 上冊》。(修訂版。台北:臺灣學生,民82)。 |
| 佐佐木月樵著。「攝大乘論 (萌文社昭和6年刊の複製)」。《佐佐木月樵全集. 別卷 1》。(新潟:うしお書店,2001)。 |
| 佐伯定胤,保坂玉泉。「攝大乘論解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6):唯識學的論師與論典》。(初版。台北:大乘文化,1980):頁87-108。 |
| 佐伯定胤編撰;保坂玉泉譯注。「攝大乘論解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96:唯識學的論師與論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
| 呂姝貞。「攝大乘論所據經論對照表」。《慧沼《勸發菩提心集》研究》。(碩士論文。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2004):頁184。 |
| 呂姝貞著。「攝大乘論所據經論對照表」。《勸發菩提心集研究》。(初版。台南永康:妙心,民95)。 |
| 呂澄重譯。「西藏傳本攝大乘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30:唯識典籍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
| 呂澂重譯。「西藏傳本攝大乘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0):唯識典籍研究(二)》。(初版。台北:大乘文化,民67):頁237-263。 |
| 呂澂譯。「西藏傳本攝大乘論」。《內學年刊. 第一至四輯》。(初版。台北:鼎文,民64)。 |
| 李世鎮撰。「華嚴與地論、攝論、起信論」。《法藏之法界緣起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民78)。 |
| 李志夫。「『攝大乘論研究』成果報告」。《佛教論典》。(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民88-92)。 |
| 李志夫著。「無著的思想──《攝大乘論》」。《中印佛學比較研究》。(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1)。 |
| 李志夫著。「無著的思想──攝大乘論」。《中印佛學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75)。 |
| 李秋奉(釋仁宥)撰。「從真諦譯《攝大乘論釋》中的佛性談起」。《攝論宗思想之研究:以心識說為中心》。(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民91):頁78-79。 |
| 李淳玲撰。「攝大乘論之意見」。《論「佛說無我」後一切法存在的問題》。(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民69)。 |
| 李琳華編著。「攝大乘論」。《如來藏識》。(台北新店:常春樹,民79)。 |
| 李順吉編著。「世親攝論」。《佛教經典解說》。(台北新店:常春樹,民75)。 |
| 李順吉編著。「無著攝論」。《佛教經典解說》。(台北新店:常春樹,民75)。 |
| 李順吉編著。「攝大乘論」。《佛教經典解說》。(台北新店:常春樹,民75)。 |
| 村上專精著。「攝大乘論の解題」。《佛教唯心論》。(大阪:創元社,昭和18[1943]):頁182-183。 |
| 村上專精著;釋印海譯。「攝大乘論解題」。《佛教唯心論概論》。(初版。台北:慧日講堂,民66)。 |
| 村上專精著;釋印海譯。「攝大乘論解題」。《法印集. 12:佛教唯心論概論》。(初版。台北: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4)。 |
| 周叔迦著。「真諦的攝論之學」。《周叔迦佛學論著集. 上冊》。(第一版。北京:中華,1991)。 |
| 岩田諦靜。「『法華玄義』における菴摩羅識說について: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釋』との關連」。《法華經の思想と展開:法華經研究. 13》。(京都:平樂寺書店,2001):頁371-392。 |
| 岩田諦靜。「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譯』における道後の真如について」。《佐佐木孝憲博士古稀記念論集:佛教學佛教史論集》。(東京:山喜房佛書林,平成14)。 |
| 岩田諦靜。「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此界無始時偈と最清淨法界について」。《勝呂信靜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6):頁117-134。 |
| 岩田諦靜。「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種子說について」。《田賀龍彥博士古稀記念論集:佛教思想佛教史論集》。(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1):頁107-124。 |
| 岩田諦靜。「真諦譯の『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三性說について 下」。《真諦》。 |
| 昌厚。「讀攝論『所知依』」。《世苑漢藏教理院普通科第二屆畢業同學錄》。:頁3-6。 |
| 林士琛。「闡述《攝大乘論》妄心系統之要義」。《佛家之存有論》。(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1984)。 |
| 林士琛。「闡述真諦思想與《攝論》之異」。《佛家之存有論》。(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1984)。 |
| 松田未亮著。「大乘止觀法門と起信論.攝大乘論との比較」。《『大乘止觀法門』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4)。 |
| 武內紹晃,芳村博實。「瑜伽行學派における戒:攝大乘論增上戒學分」。《戒律思想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81):頁157-182。 |
| 武內紹晃。「世親釋攝大乘論果智分の組織」。《佛教文獻の研究:佐藤教授停年記念》。(京都:百華苑,1968)。 |
| 武內紹晃。「無著に於ける佛身と淨土:攝大乘論果智分について」。《大原先生古稀記念:淨土教思想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1967):頁263-278。 |
| 長谷川岳史。「『攝大乘論』の法身說についての慧沼の見解」。《渡邊隆生教授還曆記念論文集:佛教思想文化史論叢》。(京都:永田文昌堂,1997):頁547-564。 |
| 南亭和尚全集編篡委員會編篡。「攝大乘論上的八識」。《南亭和尚全集(五):律藏學 ; 論藏學 ; 聖賢集撰研究 ; 華嚴專文》。(初版。台北:華嚴蓮社董事會,民74-)。 |
| 昭和新纂國譯大藏經編輯部編。「攝大乘論本」。《昭和新纂國譯大藏經. 〔第1〕》。(東京:東方書院,1928-1932)。 |
| 洪啟嵩,黃啟霖主編。「重譯『西藏傳本攝大乘論』解題」。《呂澂文集:當代佛學的泰斗》。(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 |
| 洪啟嵩,黃啟霖主編。「重譯『西藏傳本攝大乘論』解題」。《當代中國佛教大師文集(八):呂澂文集》。(台北:文殊,民76-77)。 |
| 韋志林編著。「《攝大乘論》是一部什麼樣的著作?」。《佛學文物館. 10:典籍篇》。(初版。台北板橋:長圓圖書,民83-84)。 |
| 宮內廳正倉院事務所編。「攝大乘論釋論」。《聖語藏經卷. 天平十二年御願經》。(東京:丸善,2003)。 |
| 宮內廳正倉院事務所編。「攝大乘論釋論」。《聖語藏經卷:隋.唐經篇》。(東京:丸善,2000)。 |
| 徐典正。「成論與攝論之思想」。《唯識三十頌研究:成唯識論之阿賴耶識探討》。(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1986)。 |
| 徐典正。「攝大乘論之三相義」。《唯識三十頌研究:成唯識論之阿賴耶識探討》。(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1986)。 |
| 徐典正。「攝大乘論之種子義」。《唯識三十頌研究:成唯識論之阿賴耶識探討》。(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1986)。 |
| 徐典正。「攝大乘論之轉依義」。《唯識三十頌研究:成唯識論之阿賴耶識探討》。(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1986)。 |
| 徐典正。「攝大乘論之識變義」。《唯識三十頌研究:成唯識論之阿賴耶識探討》。(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1986)。 |
| 真諦譯。「攝大乘論」。《無著論集》。(京都:法文館,1917)。 |
| 高峰了州著。「攝大乘論の緣起思想」。《華嚴思想史》。(複刻版。京都:百華苑,昭和51)。 |
| 高峰了州著;釋慧嶽譯。「『攝大乘論』的緣起思想」。《華嚴思想史》。(初版。台北新店鎮: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民68)。 |
| 高崎直道。「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如來藏說:寶性論との關連」。《結城教授頌壽記念:佛教思想史論集》。(東京:大藏出版,1964):頁241-264。 |
| 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攝大乘論」。《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68:如來藏思想》。(初版。台北中和:華宇,民73-78)。 |
| 高崎直道著。「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如來藏說:寶性論との關連」。《如來藏思想. 2》。(京都:法藏館,1989)。 |
| 高觀如編輯。「真諦傳攝論等」。《大乘佛教概述》。(初版。台北:佛教,民67)。 |
| 國民文庫刊行會編。「國譯攝大乘論本.攝大乘論本條目」。《國譯大藏經. 論部 第10卷》。(3,4版。東京:國民文庫刊行會,昭10-11)。 |
| 國民文庫刊行會編。「攝大乘論本解題」。《國譯大藏經. 論部 第10卷》。(3,4版。東京:國民文庫刊行會,昭10-11)。 |
| 張廷榮編。「說唯識捨染、依他及中邊、攝論要義」。《歐陽大師治學選述. 第一冊》。(初版。台北:易學研究,民68)。 |
| 張廷榮編著。「攝大乘論述六度的特勝」。《禪與唯識研修學綱》。(頂淵,1998):頁95。 |
| 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攝大乘論」。《佛教文化(上)》。(初版。高雄:麗文文化,1995)。 |
| 曹志成。「早期唯識學派與晚期中觀派的三性說與三身說之比較研究──以《攝大乘論》與智藏《二諦論》為解釋線索」。《冉雲華先生八秩華誕壽慶論文集》。(初版。台北:法光,2003):頁283-305。 |
|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攝大乘論報身、報土說與世親之阿彌陀佛淨土觀」。《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52:淨土教概論》。(初版。台北中和:華宇,民73-78)。 |
|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攝大乘論報身報土說與世親彌陀淨土觀」。《法印集. 16:淨土教概論》。(初版。台北: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4)。 |
|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攝大乘論報身報土說與世親彌陀淨土觀」。《淨土教概論》。(新竹:無量壽,1987)。 |
|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攝論別時意之說」。《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51:中國淨土教理史》。(初版。台北中和:華宇,民73-78)。 |
|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攝論別時意之說」。《法印集. 18:中國淨土教理史》。(初版。台北: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4)。 |
| 梁湘潤編集。「攝大乘論」。《現代大藏經(十四)》。(台北:梁湘潤,民84)。 |
| 現月講;空華記;修法記。「攝論所知依分釋略」。《江南九華佛學院院刊》。:頁69-86。 |
| 現月講;春遠記。「攝論大意」。《江南九華佛學院院刊》。:頁58-69。 |
| 許麗純(釋持侑)撰。「《攝大乘論釋》的心性本淨、如來藏思想」。《《法華經論》之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民97):頁70。 |
| 郭朋著。「《攝論》與《攝論》師」。《中國佛教史》。(初版。台北:文津,民82)。 |
| 郭朋著。「《攝論》與《攝論》師」。《中國佛教簡史》。(第一版。福州:福建人民,1990)。 |
| 郭朋著。「《攝論》與攝論師」。《中國佛教思想史. 上卷: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思想》。(第一版。福州:福建人民,1994)。 |
| 郭翠蘭。「《攝大乘論》『聞熏習』與『如來藏說』關係之研究」。《佛教青年論文集》。(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8):頁140-157。 |
| 陳一標撰。「《攝大乘論》<所知依>的詮釋」。《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之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民89)。 |
| 陳一標撰。「《攝大乘論》的三性說」。《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之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民89)。 |
| 陳一標撰。「《攝大乘論》的阿賴耶識說」。《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之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民89)。 |
| 陳世賢。「《攝大乘論》『三性』思想初探」。《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十三)》。(初版。台北:台北市華嚴蓮社,民82-)。 |
| 陳淑螢撰。「攝大乘論」。《唯識學識變論初探:以《唯識三十頌》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民78)。 |
| 勝呂信靜。「大乘莊嚴經論と攝大乘論:唯識學派の開祖『彌勒』の問題をめぐって」。《中村瑞隆博士古稀記念論集:佛教學論集》。(東京:春秋社,1985):頁337-369。 |
| 勝呂信靜。「唯識說における證悟の問題:攝大乘論の法身說を中心として」。《佛教における證の問題》。(京都:平樂寺書店,1966)。 |
| 勝呂信靜。「唯識說の體系の成立:とくに『攝大乘論』を中心にして」。《講座.大乘佛教. 8:唯識思想》。(東京:春秋社,1995):頁77-112。 |
| 勝呂信靜。「唯識說的體系之成立:特以『攝大乘論』為中心」。《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67:唯識思想》。(初版。台北中和:華宇,民74):頁109-156。 |
| 普寂撰。「攝大乘論天親釋略疏5卷」。《日本大藏經. 第50卷》。(增補改訂。東京:鈴木學術財團,1975)。 |
| 智德。「《攝大乘論》探析」。《閩南佛學. 第二輯》。(第一版。長沙:岳麓書社,2003)。 |
| 曾我量深。「攝大乘論」。《曾我量深選集. 第1卷》。(東京:彌生書房,1970)。 |
| 渡邊親文(Chikafumi Watanabe)。「A Translation of Mahāyānasaṃgraha III.1-4」。《瓜生津隆真博士退職記念論集:佛教から真宗へ》。(京都:永田文昌堂,2003):頁157-176(L)。 |
| 湯用彤著。「真諦弟子及攝論之北傳」。《現代佛學大系. 27: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初版。台北新店:彌勒,民71-73)。 |
| 湯用彤著。「真諦弟子及攝論之北傳」。《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下)》。(台北板橋:駱駝,民76)。 |
| 無著造;真諦譯。「攝大乘論 三卷」。《大藏經入門 -- 印度撰述部》。(香港:倡印社,1995):頁120。 |
| 程恭讓著。「《攝大乘論》造論"格式"與分宗說的理論依據」。《抉擇于真偽之間:歐陽竟無佛學思想探微》。(第一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0)。 |
| 結城令聞。「攝大乘論に於ける正聞熏習論」。《佛教學の諸問題》。(東京:岩波書店,1935):頁680-690。 |
| 結城令聞著。「インジ唯識の思想(唯識學に至る種子說構成の經過と理由『攝大乘論』に於ける正聞重習論 ほか)」。《結城令聞著作選集. 第1卷:唯識思想》。(東京:春秋社,1999)。 |
| 華方田著。「吉藏與攝論」。《吉藏評傳》。(第一版。北京:京華,1995)。 |
| 黃公偉著。「攝論、俱舍與真諦(表)」。《中國佛教思想傳統史》。(初版。台北:獅子吼,民61)。 |
| 黃卓越主編。「攝大乘論」。《中國佛教大觀. 上》。(第二版。哈爾濱:哈爾濱,2002)。 |
| 楊白衣。「攝論『界頌』之研究」。《一九八○年佛學研究論文集》。(初版。台北:佛光,1994):頁155-186。 |
| 楊曾文等著;譯叢編委會等譯。「攝大乘論所據經論對照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28:佛典研究(續編)》。(初版。台北中和:華宇,民73-78)。 |
| 聖凱。「智凝與《攝論章》卷第一(S.2048)」。《攝論學派研究》。(北京:宗教文化,2006)。 |
| 聖凱。「道基《攝論章》」。《攝論學派研究》。(北京:宗教文化,2006)。 |
| 葉阿月。「攝大乘論」。《根本真實としての三性說とその展開:中邊分別論を中心にして》。(博士論文。東京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1971)。 |
| 葉阿月著。「攝大乘論(Mahāyāna-saṁgraha-śāstra)」。《唯識思想の研究:根本真實としての三性說を中心にして》。(東京都:國書刊行會,昭和50)。 |
| 葉阿月著。「攝大乘論における心性清淨說」。《唯識思想の研究:根本真實としての三性說を中心にして》。(東京都:國書刊行會,昭和50)。 |
| 廖明活著。「吉藏與地論、攝論」。《嘉祥吉藏學說》。(初版。台北:臺灣學生,民74)。 |
| 劉果宗著。「攝大乘論內容」。《中國佛教各宗史略》。(初版。台北:文津,2001):頁65-68。 |
| 劉果宗著。「攝大乘論弘傳」。《中國佛教各宗史略》。(初版。台北:文津,2001):頁69-74。 |
| 劉果宗著。「攝大乘論傳譯」。《中國佛教各宗史略》。(初版。台北:文津,2001):頁63-64。 |
| 劉果宗著。「攝大乘論製作」。《中國佛教各宗史略》。(初版。台北:文津,2001):頁60-62。 |
| 劉美琴。「《攝大乘論釋》(Mahāyānasaṃgraha)」。《初期瑜伽行派於佛陀觀的發展:以《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菩提品》為中心之考察》。(碩士論文。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頁114-119。 |
| 劉美琴。「科判四:《攝大乘論釋》」。《初期瑜伽行派於佛陀觀的發展:以《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菩提品》為中心之考察》。(碩士論文。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頁177-181。 |
| 劉朝霞。「本論與《攝大乘論》結構比較」。《早期天臺學對唯識古學的吸收與抉擇》。(博士論文。四川大學,2005)。 |
| 劉朝霞。「本論與《攝論》結構比較」。《早期天台學對唯識古學的吸收與抉擇》。(成都:巴蜀書社,2009)。 |
| 劉朝霞。「料簡《攝論》」。《早期天臺學對唯識古學的吸收與抉擇》。(博士論文。四川大學,2005)。 |
| 劉朝霞。「料簡地、攝諸師學說(之二)——唯識與《攝論》」。《早期天台學對唯識古學的吸收與抉擇》。(成都:巴蜀書社,2009)。 |
| 歐陽竟無。「《攝論》大意」。《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0):唯識典籍研究(二)》。(初版。台北:大乘文化,民67):頁205-214。 |
| 歐陽竟無編撰。「攝論大意」。《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30:唯識典籍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
| 歐陽漸說。「攝論大意 二種」。《內學年刊. 第一至四輯》。(初版。台北:鼎文,民64)。 |
| 蔣維喬著。「真諦以後攝論之研究」。《中國佛教史》。(臺景印一版。台北:國史研究室,民61)。 |
| 蔣維喬撰;陳援庵著。「真諦以後攝論之研究」。《現代佛學大系. 28:中國佛教史 ; 明季滇黔佛教考》。(初版。台北新店:彌勒,民71-73)。 |
| 蔡伯郎。「《攝大乘論》之識體」。《《中邊分別論》之三性說》。(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1992)。 |
| 蔡伯郎撰。「《攝大乘論》之三性說」。《唯識的三性與二諦》。(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民89)。 |
| 賴珍瑜。「《攝論》論因緣」。《菩薩戒戒體與唯識種子思想之關係》。(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2002)。 |
| 賴珍瑜。「比照新熏說的《攝大乘論本》」。《菩薩戒戒體與唯識種子思想之關係》。(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2002)。 |
| 賴珍瑜。「比較《成論》與《攝論》的不同」。《菩薩戒戒體與唯識種子思想之關係》。(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2002)。 |
| 賴珍瑜。「比較《攝論》與《成論》的因緣觀」。《菩薩戒戒體與唯識種子思想之關係》。(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2002)。 |
| 篠田正成。「阿毘達磨雜集論における菩薩思想について:攝大乘論と比較して」。《菩薩觀》。(京都:平樂寺書店,1986)。 |
| 藍吉富主編。「楊白衣選集 攝論『界頌』之研究」。《現代佛學大系. 54:沈曾植選集 ; 湯用彤選集 ; 楊白衣選集 ; 霍韜晦選集》。(台北新店:彌勒,民71-73)。 |
| 羅光。「楞伽經和攝大乘論」。《中國哲學思想史:魏晉隋唐佛學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 |
| 羅光作。「攝大乘論」。《簡說佛教哲學》。(初版。台北新莊:輔仁大學,2000)。 |
| 羅香林。「真諦徒裔對攝大乘論所作之章疏」。《唐代廣州光孝寺與中印交通之關係》。(香港:中國學社,1960)。 |
| 羅香林。「攝大乘論之翻譯及攝論宗之形成」。《唐代廣州光孝寺與中印交通之關係》。(香港:中國學社,1960)。 |
| 羅時憲著。「無性《攝論釋》中『隨墮八時』非誤傳說」。《詩文聯語遺照墨跡》。(初版。香港九龍:佛教志蓮圖書館,1998)。 |
| 譚明光編著。「攝大乘論」。《大藏經入門》。(台北新店:常春樹,民77)。 |
| 釋太虛著。「攝大乘論初分講義」。《法相唯識學. 下冊》。(第一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
| 釋心宏(盛崑宏)撰。「《攝大乘論釋》的佛身論」。《《般舟三昧經》的研究》。(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民87)。 |
| 釋印順作。「楞嚴經研究、攝論合刊序」。《妙雲集. 二十三:華雨香雲》。(新版。新竹竹北:正聞,民89)。 |
| 釋印順著。「《攝大乘論》中之增上戒學」。《戒律學論集(下)》。(初版。新竹竹北:正聞,民93)。 |
| 釋印順著。「『攝大乘論講記』弁言」。《華雨集. 第一冊》。(初版。台北:正聞,民82)。 |
| 釋印順著。「『攝大乘論講記』弁言」。《華雨集. 第五冊》。(初版。台北:正聞,民82)。 |
| 釋印順著。「攝大乘論講記」。《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 第三卷》。(北京第1版。北京:中華書局,2009)。 |
| 釋如覺編著。「《攝大乘論》的轉依」。《唯識思想入門》。(第一版。台北新店:圓明,民86)。 |
| 釋如覺編著。「攝大乘論」。《唯識思想入門》。(第一版。台北新店:圓明,民86)。 |
| 釋宏印主編;呂勝強,莊春江責任編輯。「《攝論》在無著師資學中的地位」。《印順導師著作聞思篇》。(初版。新竹竹北:印順文教基金會,2007)。 |
| 釋芝峰。「《攝大乘論》與攝論宗」。《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0):唯識典籍研究(二)》。(初版。台北:大乘文化,民67):頁215-236。 |
| 釋芝峰講;釋培基記。「攝大乘論與攝論宗」。《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30:唯識典籍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
| 釋持松。「《攝大乘論》懸談」。《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6):唯識學的論師與論典》。(初版。台北:大乘文化,1980):頁115-124。 |
| 釋持松編撰。「攝大乘論懸談」。《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96:唯識學的論師與論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
| 釋昭慧作。「攝大乘論」。《初期唯識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脈絡》。(初版。台北:法界,民90)。 |
| 釋星雲。「攝大乘論」。《佛教叢書之二:經典》。(高雄:佛光,1995)。 |
| 釋常惺著。「攝大乘論懸談」。《常惺法師集》。(台北:華嚴蓮社 ; 中華大典編印會,民57)。 |
| 釋會乙。「唯識觀行略探──以《攝大乘論》與《成唯識論》為主之探討」。《福嚴佛學院第八屆初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1999):頁887-907。 |
| 釋聖嚴著。「攝大乘論的三性說」。《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二版。台北:東初,民76)。 |
| 釋聖嚴編著。「無著的攝大乘論」。《世界佛教通史. 上冊》。(四版。台北:東初,民77)。 |
| 釋德涵(宋佩芳)撰。「《攝大乘論》四種清淨之類型」。《瑜伽行派的認識作用與真理之實現:以《成唯識論》為中心》。(碩士論文。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民93):頁114-117。 |
| 釋慧愷。「攝大乘論序」。《現代佛學大系. 8:釋文紀》。(初版。台北新店:彌勒,民71-73)。 |
| 釋慧嶽著;高峰了州著。「『攝大乘論』的緣起思想」。《現代佛學大系. 37:天台教學史 ; 華嚴思想史》。(初版。台北新店:彌勒,民71-73)。 |
| 釋濟群著。「《攝大乘論》發微」。《認識與存在:《唯識三十論》解析》。(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2006)。 |
| 「攝大乘論」。《佛藏輯要. 第一十四冊》。(初版。台北:古亭出版事業,1993)。 |
| 「攝大乘論疏(擬)(北敦02965號背)」。《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40》。(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
| 「攝大乘論釋」。《佛藏輯要. 第一十四冊》。(初版。台北:古亭出版事業,1993)。 |
| 「攝論釋略」。《江南九華佛學院院刊》。 |
| 坂本幸男著;釋依觀譯。「評宇井伯壽著《攝大乘論研究》」。《坂本幸男教授遺集(二):大乘佛教之研究》。(初版。台北石碇鄉: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2005)。 |
| 袴谷憲昭。「チベット譯『攝大乘論會釋』所引の一頌について」。《唯識文獻研究》。(東京:大藏出版,2008)。 |
| 袴谷憲昭。「チベット譯漢譯對照『攝大乘論』『序章』『眾名章』アスヴァバーヴァ註釋」。《唯識文獻研究》。(東京:大藏出版,2008)。 |
| 袴谷憲昭著。「結 對照校訂テキスト(チベット譯漢譯對照『攝大乘論』『序章』『眾名章』アスヴァバーヴァ註釋」。《唯識文獻研究》。(大藏出版,2008)。 |
□學位論文 |
| Chikafumi Watanabe。「A study of Mahayanasamgraha III: The relation of practical theories and philosophical theories」。Ph.D.。University of Calgary,2000。 |
| 石啓麟撰。「《攝大乘論》唯識無境思想探」。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2007。 |
| 竹內千智撰。「真諦譯『攝大乘論』における無住處涅槃の生死觀」。修士論文。名古屋大學國際言語文化研究科,2001。 |
| 袁經文撰。「《攝大乘論》研究」。博士論文。四川大學,2006。 |
| 郭翠蘭撰。「攝大乘論種子起因說之探究」。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民85。 |
| 陳坤華(釋慈融)撰。「《攝大乘論》唯識思想與修行實踐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民96。 |
| 釋惟叡撰。「從陳譯攝論觀真諦三藏的思想」。碩士論文。香港能仁學院哲學研究所,1991。 |
□會議論文 |
| Leslie Kawamura。「The Trisvabhava in the Mahāyānasamparigraha-śastra」。中國佛教之瑜伽行.唯識學研討會,荷蘭來登大學亞洲研究所主辦,2000年6月8日至9日。 |
| 大竹晉。「真諦譯『攝大乘論釋』における一識說.二識說.三識說.四識說について」。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第51回學術大會プログラム,平成12年9月2日至9月3日。 |
| 吉村誠。「真諦譯『攝大乘論』の受容について」。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第51回學術大會プログラム,平成12年9月2日至9月3日。 |
| 岩田諦靜。「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菴摩羅識說について」。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第51回學術大會プログラム,平成12年9月2日至9月3日。 |
| 耿晴。「A Re-examination of the Notion of Jiexing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Mahayanasamgrahabhasya by Paramartha」。The XV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2008.06。 |
| 耿晴。「A Re-examination of Vasubandhu's Use of the Term "Prabhavita" in His Mahayanasamgraha-bhasya」。14th World Sanskrit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anskrit Studies & The University of Kyoto.(N/A) , 2009.09。 |
| 高淑慧。「《攝大乘論》之波羅蜜修行與無分別智之關係」。2008年南山佛教文化研討會,南山放生寺、如實佛學研究室主辦,2008年10月4日至10月5日。 |
| 郭翠蘭。「<攝大乘論>『聞熏習』與『如來藏說』關係之探究」。《佛教青年論文集 : 第七屆佛學論文發表會彙編》。(二版。高雄市:妙林,民88):頁140-157。,。 |
| 劉鹿鳴。「論阿賴耶識建立中的兩種意趣──以《解深密經》與《攝大乘論》之阿賴耶識安立為中心」。《吳越佛教. 第四卷》。(九州出版社,2009)。第六屆吳越佛教文化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暨唯識學研討會,杭州市佛教協會、杭州市宗教研究會主辦,杭州佛學院承辦,2008年12月20日至12月21日。 |
| 藤野泰二。「吉藏と『攝大乘論』」。日本宗教學會第68回學術大會,2009年9月11日至13日。 |
| 釋如真。「《攝大乘論》中有關『阿賴耶識』的探討」。《佛教研究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頁4.1-4.19。佛教研究論文發表會,台灣宗教學會、中華民國現代佛教學會主辦,1999年9月19日。 |
| 釋妙熙。「《攝大乘論》中『所』字之研究」。《第十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一場--第十四場)》。:頁[20]1-17。第十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圓光佛學研究所主辦,1999年8月20日至8月22日。 |
| 釋慈融。「《攝大乘論》賴耶思想與修行實踐的關連」。第五屆宗教學研究所論文發表會,玄奘大學宗教學系主辦,2007年5月21日至5月21日。 |
| 釋演律。「就《攝大乘論》之譯本探討阿賴耶識」。《第十一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27日)》:頁1-26。第十一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2000年8月26日至27日。 |
□期刊論文 |
| Alex Wayman。「Paul J. Griffiths et al. "The Realm of Awakening: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the Tenth Chapter of Asaga’s Mahāyānasagraha"」。《JAOS》vol. 112 no. 4(1992):頁664-665。 |
| Chikafumi Watanabe (渡邊親文)。「A Translation of Mahayanasamgraha 3. 5-7」。《Nagoya Studies in Indian Culture and Buddhism : Sambhasa》no. 24(2004年):頁99-114。 |
| Chikafumi Watanabe (渡邊親文)。「A Translation of Mahāyānasaṃgraha III.8-11」。《禪學研究》(2005年):頁73-98。 |
| Chikafumi Watanabe (渡邊親文)。「An Examination of Mind-talk (manojalpa) in the Mahāyānasaṁgrah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0卷2號=通號100號(2002年3月1日):頁1002-1006。 |
| Chikafumi Watanabe (渡邊親文)。「Some Aspects of Mahāyānasaṃgraha,Mahāyānasaṃgrahabhāṣya,and Mahāyānasaṃgrahopanibandhana A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 and Tibetan translations」。《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1卷2號=總102號(2003年3月20日):頁27-31(L)。 |
| Eric Cheetham。「Asanga’s Mahayanasamgraha」。《Buddhist Studies Review》vol. 2 no. 1-2(1985年1月1日):頁25-35。 |
| Etienne Lamotte。「L'alayavijnana(Le Receptacle)dans le Mahayanasamgraha」。《Melanges Chinoises et Bouddhiques》no. 3(1934年1月1日):頁169-255。 |
| Kuninori Matsuda。「On *nimitta and *dṛṣṭi in the Mahāyānasaṃgrah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6卷3號=通號115號(2008年3月):頁1131-1135。 |
| Mark L. Blum。「Book Review: "An Index to Asanga's Mahayana-samgraha", by Gadjin M. Nagao」。《The Eastern Buddhist》27卷1號(1994年1月1日):頁156-157。 |
| Mervin V. Hanson。「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Mahayana pluralism in Asanga's Mahayanasamgraha」。《Journal of Dharma》no. 6(1981年1月1日):頁375-383。 |
| Santibhiksu Sastri。「Mahayanasamgraha-bhasya of Vasubandhu」。《Indian Historical Quarterly》no. 32(1956年1月1日):頁368-385。 |
| 三井淳弁。「地論攝論の阿闍梨識觀」。《六條學報》42號。 |
| 三條リカ。「唯識-『攝大乘論』を中心として」。《佛教研究紀要》20號(1998年3月)。 |
| 下川邊季由。「チベット語譯世親釋『攝大乘論.入所知相分』和譯」。《法華文化研究》20號(1994年3月1日):頁107-122。 |
| 下川邊季由。「世親釋『攝大乘論』管見」。《法華文化研究》27號(2001年3月20日):頁47-62。 |
| 上田晃圓。「正親攝論の量義について」。《宗教研究》56卷4輯=總255號(1983年):頁216-218。 |
| 上田義文。「『攝大乘論』ノート」。《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紀要》3號(1973年3月):頁63-81。 |
| 上田義文。「『攝大乘論』講義-1-」。《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紀要》1號(1971年2月):頁106-137。 |
| 上田義文。「『攝大乘論』講義-2-」。《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紀要》2號(1972年3月):頁63-79。 |
| 上田義文。「『攝大乘論』講義-3-」。《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紀要》3號(1973年3月):頁52-62。 |
| 上田義文。「『攝大乘論』講義-4-」。《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紀要》4號(1974年3月):頁1-18。 |
| 上田義文。「『攝大乘論』講義-5-」。《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紀要》5號(1975年3月):頁47-71。 |
| 上田義文。「『攝大乘論』講義-6-」。《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紀要》6號(1976年3月):頁1-22。 |
| 上田義文。「『攝大乘論』講義-7-」。《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紀要》7號(1977年3月):頁44-59。 |
| 上田義文。「『攝大乘論』講義-8-」。《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紀要》8號(1978年3月):頁116-151。 |
| 上田義文。「『攝大乘論』講義-9-」。《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紀要》9號(1979年3月):頁51-80。 |
| 土屋松榮。「世親の『淨土論』と『攝大乘論釋』:その三嚴二十九種功德と十八圓淨の關係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5卷2號=總90號(1997年3月20日):頁907-909。 |
| 大竹晉。「Vivṛtaguhyārthapiṇḍavyākhyāにおける部派佛教說:『攝大乘論』I.23までに對する註釋から」。《東方學》112輯(2006年7月31日):頁78-94。 |
| 大竹晉。「Vivṛtaguhyārthapiṇḍavyākhyāにおける部派佛教說:『攝大乘論』I.28-38に對する解釋から」。《東方學》116輯(2008年7月31日):頁163-179。 |
| 大竹晉。「真諦譯『攝大乘論釋』における一識說.二識說.三識說.四識說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9卷1號=總97號(2000年12月20日):頁351-353。 |
| 大定。「攝論與各宗之關係」。《海潮音》5卷4期:頁14-15。 |
| 大崎昭子。「攝大乘論における轉依の論理」。《花園大學研究紀要》21號(1990年3月):頁1-16。 |
| 大圓。「攝大乘論與中庸」。《東方文化》1期(1925年6月6日):頁1-4。 |
| 小澤憲珠。「唯識の經典と名著--解深密經 唯識二十論 攝大乘論 唯識三十頌 瑜伽師地論 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述記 中邊分別論 大乘莊嚴經論」。《大法輪》68卷5號(2001年5月):頁76-81。 |
| 山口益。「片野道雄著『インド佛教における唯識思想の研究ー無性造『攝大乘論註』所名相章の解讀ー』京都:文榮堂書店、1975」。《鈴木學術財團年報》12號(1976年10月):頁127-129。 |
| 工藤成樹。「パーリにおける證:攝大乘論の法身說を中心として-」。《日本佛教學會年報》31號(1966年3月1日)。 |
| 今津洪嶽。「攝論研究の史的概觀」。《山家學報》18號(1924年3月28日):頁15-25。 |
| 太虛講;釋法尊記。「攝大乘論講錄」。《海潮音》6卷8期(1925年10月7日):頁1-8。 |
| 太虛講;釋法尊記。「攝大乘論講錄(續)」。《海潮音》6卷9期(1925年11月6日):頁1-58。 |
| 方台蘭。「《攝大乘論》中種種譬喻之探討──以〈所知依〉、〈所知相〉為主」。《集思梅岡——國立楊梅高中學報》1期(民96年5月):頁1-5。 |
| 木村邦和。「敦煌出土『攝大乘論疏章』に見られる唯識說(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2卷2號=總64號(1984年3月25日):頁728-729。 |
| 木村邦和。「敦煌出土『攝大乘論疏章』に見られる唯識說(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4卷1號=總67號(1985年12月25日):頁236-241。 |
| 片野道雄。「『攝大乘論』の一節(第二章第二四節)について」。《佛教學セミナー》52號(1990年10月30日):頁43-50。 |
| 片野道雄。「上田義文著:攝大乘論講讀」。《佛教學セミナー》35號(1982年5月30日):頁51-57。 |
| 片野道雄。「長尾雅人著:攝大乘論 和譯と註解 上下」。《佛教學セミナー》46號(1987年10月30日):頁56-59。 |
| 片野道雄。「無住涅槃としての轉依:無性造『攝大乘論註』第九章の解讀」。《大谷學報》56卷2號=總210號(1976年10月30日):頁37-49。 |
| 片野道雄。「無性造『攝大乘論』序章の解讀」。《佛教學セミナー》27號(1978年5月30日):頁37-54。 |
| 片野道雄。「菩薩行としての業:攝大乘論無性註第二章第三十四節解讀」。《佛教學セミナー》20號(1974年10月31日):頁208-229。 |
| 片野道雄。「攝大乘論における一乘思想」。《佛教學セミナー》72號(2000年10月30日):頁1-14。 |
| 片野道雄。「攝大乘論における心意識」。《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3卷1號=總25號(1965年1月31日):頁231-234。 |
| 片野道雄。「攝大乘論における聲聞乘のアーラヤの異門」。《佛教學セミナー》8號(1968年10月30日):頁46-61。 |
| 片野道雄。「攝大乘論に於けるアーラヤ識の相(lakṣaṇa)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6卷1號=總31號(1967年12月25日):頁175-178。 |
| 片野道雄。「攝大乘論の造論の意趣について」。《佛教學セミナー》32號(1980年10月30日):頁18-31。 |
| 王少湖。「攝論大義」。《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16期:頁10-14。 |
| 王少湖。「攝論大義」。《海潮音》7卷8期(1926年9月26日):頁14-17。 |
| 王恩洋。「攝大乘論疏四卷」。《佛學月刊》1卷1期(1915年3月15日):頁20-21。 |
| 王恩洋。「攝大乘論提要」。《佛學半月刊》184期(1939年7月1日):頁3。 |
| 王恩洋。「攝大乘論提要(續完)」。《佛學半月刊》185期(1939年7月16日):頁1-2。 |
| 「王恩洋居士新著攝大乘論疏」。《佛學半月刊》199期(1940年2月16日):頁14。 |
| 「王恩洋疏述《攝大乘論疏》」。《佛學半月刊》231期(1941年6月16日):頁16。 |
| 代超。「兩種薰習說比較——《攝大乘論》《成唯識論》與《大乘起信論》薰習說比較」。《蘭州學刊》2010年2期=總197期:頁13-16。 |
| 加藤純隆。「真諦譯攝大乘論釋の二本に就て」。《大正大學學報》12號(1932年5月):頁167-182。 |
| 北野新太郎。「artha-vijnapti(義識)とは何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2卷1號=總103號(2003年12月1日):頁369-366。 |
| 平野善之。「『攝大乘論』における大乘佛說論」。《大谷大學大學院研究紀要》16號(1999年12月1日):頁1-19。 |
| 「玄奘譯持松疏《攝大乘論義記》」。《佛學半月刊》235期(1941年8月16日):頁2。 |
| 田中美保。「アーラヤ識-『攝大乘論』を中心として」。《佛教研究紀要》19號(1997年3月)。 |
| 田中順照。「二分依他性--攝大乘論に於ける」。《宗教研究》133號(1952年12月):頁334-337。 |
| 田中順照。「攝大乘論に於ける三身 — 伊藤先生の還曆を祝して先生の机下に捧ぐ」。《密教文化》62號(1963年2月25日):頁20-33。 |
| 田中順照。「攝大乘論に於ける三性說」。《密教文化》17號(1952年5月15日):頁15-34。 |
| 田中順照。「攝大乘論に於ける阿賴耶識」。《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卷1號=總7號(1956年1月30日):頁200-203。 |
| 田中順照。「攝大乘論に於ける阿賴耶識」。《高野山大學論叢》1卷(1958年4月30日):頁1-21。 |
| 田中順照。「攝大乘論に於ける唯識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卷1號=總5號(1954年9月25日):頁239-241。 |
| 田中順照。「攝大乘論に於ける唯識觀」。《佛教文化研究》4號(1954年7月1日):頁107-116。 |
| 矢吹慶輝。「攝論古逸章疏とスタイン氏蒐集敦煌新出土三攝論古章疏とに就いて(上)」。《東洋學報》10卷1號(1920年1月):頁112-127。 |
| 矢吹慶輝。「攝論古逸章疏とスタイン氏蒐集敦煌新出土三攝論古章疏とに就いて(下)」。《東洋學報》10卷2號(1920年5月):頁114-187。 |
| 石山祥子。「唯識-『攝大乘論』を中心として」。《佛教研究紀要》19號(1997年3月)。 |
| 伊藤高順。「依他起性を中心として見たる唯識思想の考察 : 成唯識論及び攝大乘論を材料にして」。《駒澤大學佛教學會年報》3號(1932年):頁101-123。 |
| 「印順法師講《攝大乘論講記》」。《人間佛教》1期(1925年6月6日):頁17。 |
| 吉田道興。「中國地論.攝論研究者の動向:唯識學研究序說」。《駒澤大學大學院佛教學研究會年報》8號(1974年3月):頁125-136。 |
| 吉田道興。「中國南北朝.隋.唐初の地論.攝論の研究者達」。《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5號(1974年12月):頁91-101。 |
| 吉村誠。「真諦譯『攝大乘論』の受容について:三性三無性說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9卷2號=總98號(2001年3月20日):頁735-738。 |
| 向井亮。「長尾雅人譯『攝大乘論:和譯と注解』上.下」。《印度哲學佛教學》2號(1987年10月30日):頁368-369。 |
| 合田秀行。「『攝大乘論』 第三章の解明(1)--チベット譯無性註を中心として」。《東方》9號(1993年12月31日):頁119-129。 |
| 合田秀行。「『攝大乘論』『入所知相分』における總法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7卷2號=總74號(1989年3月20日):頁579-581。 |
| 合田秀行。「『攝大乘論』における轉依の構造」。《精神科學》27號(1988年7月30日):頁51-60。 |
| 合田秀行。「翻譯『攝大乘論』第三章の解明(2)--チベット譯無性註を中心として」。《精神科學》44號(2006年):頁181-190。 |
| 宇井伯壽。「大乘阿毘達麿經と攝大乘論」。《宗教研究》10卷4號=總76號:頁1-10。 |
| 宇井伯壽。「再び攝大乘論と大乘阿毘達磨經とについて」。《駒澤大學佛教學會年報》5卷1號(1934年6月):頁1-22。 |
| 宇井伯壽。「真諦三藏の攝大乘論義疏」。《宗教研究》12卷1號=總86號:頁1-14。 |
| 宇井伯壽。「攝大乘論の一識說」。《現代佛教》46號。 |
| 安達高潤。「『攝大乘論』における佛身の性格と構造--さとりにおける利他行のあり方を中心に」。《行信學報》18號(2005年5月1日):頁98-120。 |
| 此文無記作者姓名。「持松著《攝大乘論義記》」。《佛學半月刊》158期(1938年6月1日):頁8。 |
| 池田將則。「敦煌出土攝論宗文獻『攝大乘論疏』(俄Φ334)校訂テキスト(上)」。《東洋史苑》73號(2009年3月):頁24-81。 |
| 池田將則。「敦煌出土攝論宗文獻『攝大乘論疏』(俄Φ334)校訂テキスト(下)」。《東洋史苑》74號(2010年1月):頁1-59。 |
| 池田將則。「敦煌本『攝大乘論抄』の原本(守屋コレクション本)と後續部分(スタイン2554)とについて--翻刻と研究(前篇)」。《佛教史研究》45號(2009年7月):頁1-75。 |
| 池田將則。「敦煌本『攝大乘論抄』の原本(守屋コレクション本)と後續部分(スタイン2554)とについて--翻刻と研究(後篇)」。《佛教史研究》46號(2010年3月):頁1-73。 |
| 竹村牧男。「『攝大乘論』の三性說:世親釋の名の理解を手がかりに」。《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3卷2號=總46號(1975年3月31日):頁752-755。 |
| 竹村牧男。「Vijnaptiについて--チベット譯『攝大乘論』の用例を中心に」。《宗教研究》49卷4號=總227號(1976年4月1日):頁73-94。 |
| 竹村牧男。「轉依―二分依他 『攝論』金.土.藏の譬喩の解明を通路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5卷1號=總49號(1976年12月25日):頁201-204。 |
| 西山邦彥。「無著菩薩造攝大乘論本並世親菩薩造論釋註解序論(上)」。《近畿大學短大論集》3卷1號(1970年12月):頁59-85。 |
| 西山邦彥。「マイトレーヤ傳說における大乘佛教自覺の正當性:無著菩薩造攝大乘論本並世親菩薩造論釋註解序論(中)」。《近畿大學短大論集》4卷1號(1972年3月):頁17-70。 |
| 西尾京雄。「藏傳攝大乘論より見たる二三の問題」。《大谷學報》11卷3號=總39號(1930年9月10日):頁98-116。 |
| 西尾京雄。「攝大乘論における縁起論:分別自性縁起について」。《宗教研究》7卷6號=總57號:頁71-86。 |
| 西尾京雄。「攝大乘論の一意識論者について」。《宗教研究》13卷6號=總98號:頁56-73。 |
| 佐佐木教悟,片野道雄。「大乘菩薩の證入次第について:攝大乘論總標綱要分管見」。《佛教學セミナー》38號(1983年10月30日):頁1-17。 |
| 佐佐木教悟。「大乘菩薩の證入次第について──攝大乘論總標綱要分管見」。《佛教セミナー》38號(1983年)。 |
| 佐野嘉奈子。「唯識-『攝大乘論』を中心として」。《佛教研究紀要》20號(1998年3月)。 |
| 佐藤俊哉。「『攝大乘論』における出世間心の生起」。《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7卷2號=總74號(1989年3月20日):頁576-578。 |
| 佐藤俊哉。「『攝大乘論』における法界について」。《智山學報》37輯(1988年3月):頁53-66。 |
| 兵藤一夫。「Paul J. Griffiths, Noriaki Hakamaya, John P. Keenan, and Paul L. Swanson The Realm of Awakening : 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the Tenth Chapter of Asaṅga's Mahāyānasaṅgraha」。《佛教學セミナー》52號(1990年10月30日):頁62-69。 |
| 兵藤一夫。「The Three Natures Theory and the Idea that There is No Object in Consciousness-Only:Madhyanta-vibhaga and Mahayana-samgraha = 三性說と唯識無境--『中邊分別論』と『攝大乘論』」。《大谷大學研究年報》58號(2006年3月):頁卷末1-3。 |
| 吳汝鈞。「《攝大乘論》(Mahāyānasamgraha)中的阿賴耶識(Ālaya-vijñāna)思想之研究」。《正觀》38期(2006年9月25日):頁5-98。 |
| 吳傑超。「《攝大乘論》、《成唯識論》中的幾個論題之比較研究」。《能仁學報》1期(1983年9月1日):頁57-143。 |
| 呂澂譯。「西藏傳本攝大乘論」。《內學》2期(1925年7月31日):頁99-128。 |
| 村中佐知子。「アーラヤ識—『攝大乘論』を中心として」。《佛教研究紀要》22號(2000年3月)。 |
| 杉田正善。「修士論文概要 アーラヤ識について:特に攝大乘論を中心として」。《佛教大學大學院研究紀要》3號(1973年3月30日):頁329-330。 |
| 足利宣正。「攝大乘論の講布と淨土教義」。《六條學報》126號。 |
| 足利宣正。「攝大乘論の講布と淨土教義」。《六條學報》129號。 |
| 足達瑛光。「『見道通達』及びその前後について(解深密經.攝大乘論.成唯識論の對比において)」。《駒澤大學大學院佛教學研究會年報》7號(1973年):頁67-74。 |
| 足達瑛光。「唯識に於ける佛身論 解深密經.攝論.成唯識論を對比して」。《駒澤大學大學院佛教學研究會年報》9號(1975年3月):頁15-24。 |
| 足達瑛光。「唯識に於ける轉依の構造 解深密經.攝大乘論.成唯識論に於いて」。《駒澤大學大學院佛教學研究會年報》8號(1974年3月):頁17-27。 |
| 岩田良三。「攝大乘論と九識說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0卷2號=總40號(1972年3月31日):頁797-800。 |
| 岩田良三。「攝大乘論世親釋の漢藏和三譯對照 釋應知勝相品(その一)」。《鈴木學術財團年報》14號(1977年10月)。 |
| 岩田良三。「攝大乘論釋に說かれる佛國土と菩薩との關係について」。《大崎學報》121號(1966年7月15日):頁96-97。 |
| 岩田諦靜。「『法華玄義』における菴摩羅識說について -- 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釋』との關連」。《法華經研究》13號(2001年3月20日):頁371-392。 |
| 岩田諦靜。「『攝大乘論世親譯』における真諦譯と笈多譯の關連について」。《大崎學報》133號(1980年3月31日):頁78-92。 |
| 岩田諦靜。「世親造『攝大乘論釋』の漢譯形態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3卷2號=總66號(1985年3月25日):頁488-493。 |
| 岩田諦靜。「世親造『攝大乘論釋』所知依章の漢藏對照(2)」。《身延山大學佛教學部紀要》1號(2000年):頁1-34。 |
| 岩田諦靜。「世親造『攝大乘論釋』所知依章の漢藏對照(3)〔含 中國語,チベット語〕」。《身延山大學佛教學部紀要》2號(2001年):頁17-37。 |
| 岩田諦靜。「世親造『攝大乘論釋』所知依章の漢藏對照(4)〔含 中國語,チベット語〕」。《身延山大學佛教學部紀要》4號(2003年):頁1-19。 |
| 岩田諦靜。「世親造『攝大乘論釋』所知依章の漢藏對照-1-」。《法華文化研究》18號(1992年3月):頁1-53。 |
| 岩田諦靜。「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阿黎耶識說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5卷2號=總90號(1997年3月20日):頁725-731。 |
| 岩田諦靜。「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菴摩羅識說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9卷1號=總97號(2000年12月20日):頁58-64。 |
| 岩田諦靜。「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增廣部分の檢討(1)釋依止勝相品(所知依章)」。《身延論叢》5號(2000年3月):頁97-118。 |
| 岩田諦靜。「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增廣部分の檢討(2)釋依止勝相品(所知依章)」。《身延論叢》7號(2002年3月):頁35-66。 |
| 岩田諦靜。「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增廣部分の檢討(3)釋依止勝相品(所知依章)」。《東洋文化研究所所報》6號(2002年4月):頁3-26。 |
| 岩田諦靜。「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增廣部分の檢討(4)釋依止勝相品(所知依章)」。《身延論叢》8號(2003年3月):頁41-67。 |
| 岩田諦靜。「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增廣部分の檢討(5)釋依止勝相品(所知依章)」。《身延論叢》13號(2008年3月):頁1-20。 |
| 岩田諦靜。「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變異の譯語について」。《大崎學報》140號(1985年12月1日):頁17-34。 |
| 岩田諦靜。「真諦譯の『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三性說について(上)」。《法華文化研究》13號(1987年3月1日):頁25-48。 |
| 岩田諦靜。「真諦譯の『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三性說について(下)」。《法華文化研究》15號(1989年3月1日):頁25-48。 |
| 岩田諦靜。「笈多譯の『攝大乘論』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1卷2號=總62號(1983年3月25日):頁801-805。 |
| 果清。「《攝大乘論.所知依》讀後──論成立阿賴耶識」。《香港佛教》388期(1992年9月1日):頁7-8。 |
| 松月。「閩南佛學院第三屆畢業論文上冊:攝論大意」。《現代佛教》5期(1932年11月10日):頁no.6。 |
| 松月。「攝論大意」。《佛化隨刊》19期(1933年5月1日):頁6-14。 |
| 武內紹晃。「『攝大乘論』における唯識義と三性說の關係に關する一考察」。《佛教學研究》18/19號(1961年10月):頁73-84。 |
| 武內紹晃。「『攝大乘論』に於ける聞熏習論 特に阿賴耶識との關係」。《龍谷大學論集》339號(1950年6月30日):頁76-87。 |
| 武內紹晃。「『攝大乘論』に說かれたハラミツについて」。《宗教研究》42卷3輯=總198號:頁64-65。 |
| 武內紹晃。「『攝大乘論』に說かれたハラミツについてハラミツ傳承の一コマとして」。《龍谷大學論集》389號(1969年5月21日):頁72-82。 |
| 武內紹晃。「『攝大乘論』の組織における『大乘法を解釋する三相』の意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0卷1號=總19號(1962年1月25日):頁58-63。 |
| 武內紹晃。「『攝大乘論』第一章二十二節」。《龍谷大學論集》423卷(1983年10月25日):頁1-10。 |
| 武內紹晃。「片野道雄著:インド佛教における唯識思想研究:無性造『攝大乘論註』所知相章の解讀」。《佛教學セミナー》23號(1976年5月30日):頁55-59。 |
| 武內紹晃。「世親釋攝大乘論所知相分の組織」。《龍谷大學論集》364號(1960年3月22日):頁19-26。 |
| 武內紹晃。「世親釋攝大乘論果智分の組織」。《佛教學研究》25/26號(1968年5月15日):頁261-274。 |
| 武內紹晃。「唯識修道に於ける意言と無分別智-- 攝大乘論入所知相分について」。《密教文化》64/65號(1963年10月30日):頁38-49。 |
| 武內紹晃。「攝大乘論所知依分眾名章所說の意(Manas)」。《佛教學研究》16/17號(1959年10月30日):頁83-92。 |
| 芳村博實。「『Samudācāra』をめぐって:『攝大乘論』增上戒學分の使用例から」。《宗教研究》55卷3輯(1982年):頁156-157。 |
| 芳村博實。「『攝大乘論』における入無相方便相──『中邊分別論』との比較にお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6卷2號=總72號(1988年3月25日):頁817-824。 |
| 芳村博實。「『攝大乘論』に引用される『大乘莊嚴經論』XI, 24」。《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0卷2號=總100號(2002年3月20日):頁701-708。 |
| 芝峰講;培基記。「攝大乘論與攝論宗(續完)」。《海潮音》27卷8期(1946年8月1日):頁5-8。 |
| 芝峰講;培基記。「攝大乘論與攝論宗」。《海潮音》27卷7期(1946年7月1日):頁7-11。 |
| 長尾雅人。「攝大乘論世親釋の漢藏本對照」。《東方學報》13冊2分。 |
| 建部充美。「唯識—『攝大乘論』を中心として」。《佛教研究紀要》22號(2000年3月)。 |
| 持松。「攝大乘論懸談」。《普門學報》46期(2008年7月):頁175-182。 |
| 持松述記《攝大乘論義記》」。《佛學半月刊》210期(1940年8月1日):頁7。 |
| 持松記《攝大乘論義記》」。《佛學半月刊》219期(1940年12月16日):頁8。 |
| 泉龍堂。「攝論別時意の會通に就て」。《專修學報》1號。 |
| 范古農。「攝大乘論提要(續完):附識」。《佛學半月刊》185期(1939年7月16日):頁2。 |
| 唐大圓。「攝大乘論講錄序」。《海潮音》18卷5期(1937年5月15日):頁75-76。 |
| 島津現淳。「淨土の一考察 -- 『攝大乘論』並びに『釋』を中心として」。《同朋大學論叢》33號(1975年12月1日):頁43-62。 |
| 島津現淳。「攝大乘論の一考察」。《同朋大學論叢》24/25號(1971年6月1日):頁207-225。 |
| 島津現淳。「攝大乘論の三性說--玄奘譯の特異性について」。《同朋學報》14/15號(1967年5月):頁329-334。 |
| 島津現淳。「攝大乘論所知相分研究序說」。《同朋學報》11號(1964年11月1日)。 |
| 悟因。「攝大乘論之所知相與解深密經之一切法相」。《中流》2卷8期(1943年9月10日):頁5-7。 |
| 真田英範。「『攝大乘論』の世親釋の『十名』における諸譯の錯簡とその統一的修正の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7卷1號=總73號(1988年12月1日):頁57-59。 |
| 真田英範。「『攝大乘論』の滅盡定におけるアラヤ識の存在證明の,世親釋の諸譯の文の錯簡とその統一的な修正のための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5卷1號=總69號(1986年12月25日):頁19-21。 |
| 真田英範。「真諦譯攝論世親釋の文と讀解の誤りを正す論 第二體と成就為意の所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3卷1號=總65號(1984年12月25日):頁132-133。 |
| 真田英範。「攝大乘論における阿黎耶識の三相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1卷1號=總61號(1982年12月25日):頁128-129。 |
| 秦慧玉。「攝大乘論入門」。《大法輪》昭和51年1月號(昭和51年1月)。 |
| 能勢隆之。「真諦譯攝大乘論に於ける三性說」。《駒澤大學大學院佛教學研究會年報》3號(1969年3月):頁88-92。 |
| 能勢隆之。「真諦譯攝大乘論の三種分別について」。《駒澤大學大學院佛教學研究會年報》4號(1970年3月):頁82-87。 |
| 荒牧典俊。「インド佛教思想史の基礎づけのために - 攝大乘論第三章第一節 -インド佛教思想史の基礎づけのために - 攝大乘論第三章第一節 -」。《東方學報》41號(1970年3月31日):頁711-761。 |
| 荒牧典俊。「攝大乘論の序章」。《インド學試論集》6/7號(1965年3月31日):頁156-171。 |
| 荒牧典俊。「攝大乘論の依他起性」。《インド學試論集》4/5號(1963年10月10日):頁29-67。 |
| 荒牧典俊。「攝大乘論第二章第三十二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2卷2號=總24號(1964年3月31日):頁781-788。 |
| 袁政。「從《攝大乘論》看唯識緣起的特質」。《理論縱橫》2007年第9期。 |
| 高田仁覺。「攝大乘論に於ける阿賴耶識設定の密意」。《密教文化》21號(1953年2月20日):頁17-36。 |
| 唯慈。「略說攝大乘論講記的要義(1)--敬悼印公導師」。《海潮音》86卷8期(2005年8月):頁11-15。 |
| 唯慈。「略說攝大乘論講記的要義(2)--敬悼印公導師」。《海潮音》86卷9期(2005年9月):頁11-14。 |
| 唯慈。「略說攝大乘論講記的要義(3)--敬悼印公導師」。《海潮音》86卷10期(2005年10月):頁10-13。 |
| 唯慈。「略說攝大乘論講記的要義(4)--敬悼印公導師」。《海潮音》86卷11期(2005年11月):頁12-18。 |
| 堅鈺。「《攝大乘論》的種子思想」。《閩南佛學院學報》1994年第1期(1994年6月1日):頁62-63。 |
| 密林。「攝大乘論義記卷一」。《海潮音》2卷8期(1921年8月):頁1-18。 |
| 密林。「攝大乘論義記卷二(續)」。《海潮音》3卷4期(1922年5月):頁21-40。 |
| 密林。「攝大乘論義記卷三(續)」。《海潮音》3卷6期(1922年7月):頁33-50。 |
| 密林。「攝大乘論義記卷四(續)」。《海潮音》3卷7期(1922年9月):頁23-50。 |
| 密林。「攝大乘論義記卷五(續)」。《海潮音》3卷8期(1922年10月):頁35-57。 |
| 密林。「攝大乘論義記卷第六(續)」。《海潮音》3卷9期(1922年11月):頁27-52。 |
| 密林。「攝大乘論義記卷第七(續)」。《海潮音》3卷10期(1922年12月):頁33-60。 |
| 密林。「攝大乘論義記卷第八(續)」。《海潮音》3卷11/12(1923年2月):頁45-65。 |
| 密林。「攝大乘論義記卷九(續)」。《海潮音》4卷1期(1923年3月):頁47-77。 |
| 密林。「攝大乘論義記卷十(續)」。《海潮音》4卷2期(1923年4月):頁35-76。 |
| 張廷榮。「《攝大乘論》之要義」。《華梵佛學年刊》創刊號(1982年1月1日):頁43-58。 |
| 曹志成。「月稱對於瑜伽行派的阿賴耶識思想的批判之研究--試以《攝大乘論》的〈所知依章〉 以及《入中論善顯密意疏》為解釋線索」。《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1991年12月1日):頁225-249。 |
| 郭翠蘭。「《攝大乘論》『種子起因說』之探究」。《中華佛學研究》1期(1997年3月1日):頁47-82。 |
| 陳水淵。「《攝大乘論》的依他起性初探」。《中華佛學研究》1期(1997年3月1日):頁23-46。 |
| 陳世賢。「《成實論》『三心』與《攝大乘論》『三性』思想之比較」。《正觀》32期(2005年3月25日):頁161-190。 |
| 雪松,周繼武。「真如能熏與隨緣義:梁譯攝論與起信論之研究」。《海潮音》18卷11期(1937年11月15日):頁24-25。 |
| 勝又俊教。「宇井伯壽博士著『攝大乘論研究』に就て」。《ピタカ》3卷12號。 |
| 勝又俊教。「燉煌出土の攝大乘論章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卷2號=總2號(1953年3月25日):頁374-375。 |
| 勝呂信靜。「唯識說における證悟の問題:攝大乘論の法身說を中心として」。《日本佛教學會年報》31號(1966年3月1日):頁121-136。 |
| 智德。「《攝大乘論》所知依分簡析」。《閩南佛學院學報》1993年第1期(1993年6月1日):頁63-65,49。 |
| 智德。「《攝大乘論》探析」。《閩南佛學》2輯(2003年12月):頁271-285。 |
| 渡邊親文。「『攝大乘論』第三章における菩薩道について」。《宗教研究》75卷4輯=總331號(2002年3月30日):頁183-184。 |
| 渡邊親文。「Mahayanasamgraha III における意言(manojalpa)の役割」。《文學.藝術.文化:近畿大學文藝學部論集》12卷1號(2000年12月):頁152-170。 |
| 渡邊親文。「Mahayanasamgrahaにおける菩薩道」。《文學.藝術.文化:近畿大學文藝學部論集》13卷1號(2001年12月):頁133-148。 |
| 「無著造論玄奘翻譯《攝大乘論義記》」。《佛學半月刊》232期(1941年7月1日):頁4。 |
| 「無著造論師奘疏述《攝大乘論義記》」。《佛學半月刊》239期(1941年10月16日):頁9。 |
| 「無著造玄奘譯王恩洋疏《攝大乘論疏》」。《佛學半月刊》248期(1942年3月1日):頁9。 |
| 「無著造論師奘疏述《攝大乘論義記》」。《佛學半月刊》250期(1942年4月1日):頁3。 |
| 結城令聞。「敦煌文書による攝論宗義の研究」。《東方學》3號(1952年1月31日):頁5-13+2。 |
| 隈元忠敬。「『攝大乘論』における認識主觀の構造」。《大分大學學藝學部研究紀要, 人文.社會科學. A集》2卷2號(1963年3月):頁1-38。 |
| 隈元忠敬。「『攝大乘論』における認識客觀の構造」。《大分大學學藝學部研究紀要, 人文.社會科學. A集》2卷3號(1963年9月):頁46-97。 |
| 新作博明。「藏譯『攝大乘論』第2章に於けるチベット語彙索引 3,」。《淳心學報》3號。 |
| 楊白衣。「攝論『界頌』之研究(上)」。《獅子吼》20卷4號(1981年4月1日):頁6-11。 |
| 楊白衣。「攝論『界頌』之研究(下)」。《獅子吼》20卷5號(1981年5月1日):頁16-21。 |
| 楊白衣。「攝論『界頌』之研究」。《佛光學報》5期(1980年10月):頁99-119。 |
| 鈴木宗忠。「攝大乘論に關する二、三の問題」。《佛教研究》8卷1號。 |
| 網代豐和。「『攝大乘論』に於ける淨土觀--『淨土論』三嚴二十九種莊嚴の教義的背景を探る一試論」。《真宗研究會紀要》38號(2006年3月):頁56-73。 |
| 翠華。「多聞熏習係增上緣云何攝論說為人所知相因」。《海潮音》7卷11期(1926年12月24日):頁4-5。 |
| 榎本文雄。「『攝大乘論』無性釋に引用される若干の經文をめぐって:『城邑經』の展開を中心に」。《佛教史學研究》24卷2號(1982年3月31號):頁44-57。 |
| 歐陽漸。「攝大乘論本序」。《海潮音》12卷5期(1931年6月15日):頁100-102。 |
| 歐陽漸講。「攝論大意(二種)」。《內學》2期(1925年7月31日):頁87-98。 |
| 橘川智昭。「真諦譯.玄奘譯『攝大乘論』と圓測」。《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3卷1號=總85號(1994年12月20日):頁234-237。 |
| 蕭振邦。「《攝大乘論》中的認識論」。《慧炬》204期(1981年6月1日):頁12-17。 |
| 龍慧。「『攝論』的淨土觀」。《海潮音》44卷7期(1963年7月):頁8-9。 |
| 濟群。「《攝大乘論》發微」。《內明》225期(1990年12月1日):頁3-12。 |
| 濟群。「《攝大乘論》發微」。《閩南佛學院學報》1990年第1期(1990年1月1日)。 |
| 篠田正成。「阿毘達磨雜集論における菩薩思想について:攝大乘論と比較して」。《日本佛教學會年報》51號(1985年3月1日):頁157-176。 |
| 薊法明。「『攝大乘論』における依他起性について」。《佛教大學佛教學會紀要》10號(2002年3月25日):頁41-64。 |
| 鍵主良敬。「自性清淨心の背景:真諦譯攝大乘論の場合」。《佛教學セミナー》28號(1978年10月30日):頁14-31。 |
| 織田顯祐。「敦煌本『攝大乘論抄』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8卷2號=總76號(1990年3月20日):頁691-697。 |
| 羅光。「楞伽經和攝大乘論(如來藏緣起說)」。《哲學與文化》6卷8期(民68年11月):頁11-17。 |
| 羅光。「楞伽經和攝大乘論(如來藏緣起說)」。《哲學與文化》6卷9期(民68年12月):頁7-13。 |
| 羅時憲。「攝大乘論疏」。《圓音月刊》1期(1925年6月6日):頁17-22。 |
| 羅時憲。「攝大乘論疏(續)」。《圓音月刊》2期(1925年7月31日):頁33-42。 |
| 羅時憲。「攝大乘論疏(續)」。《圓音月刊》3/4期:頁53-58。 |
| 羅時憲。「攝大乘論疏(續)」。《圓音月刊》5/6期(1947年12月1日):頁35-40。 |
| 羅時憲。「攝大乘論疏(續)」。《圓音月刊》7/8期(1948年3月1日):頁41-46。 |
| 羅時憲。「攝大乘論疏(續)」。《圓音月刊》9/10期(1948年6月6日):頁33-36。 |
| 羅時憲遺著。「攝大乘論疏」。《法相學會集刊》4輯(1996年12月):頁1-30。 |
| 藤野泰二。「吉藏と『攝大乘論』」。《宗教研究》83卷4號(2010年3月30日):頁1471-1472。 |
| 釋仁宥。「攝論師所傳的『攝論』思想:以道基、道奘、靈潤為中心」。《中華佛學研究》8期(2004年3月):頁161-205。 |
| 釋永聖。「以攝大乘論所知依分為中心--探討阿賴耶識之含義及其染淨緣起」。《獅子吼》26卷9號(1987年9月1日):頁18-21。 |
| 釋如覺。「《攝大乘論》『聞熏習』與『如來藏說』關係之探究」。《正觀》2期(1997年9月25日):頁179-202。 |
| 釋持松撰。「攝大乘論懸談」。《微妙聲》2卷1期(1925年3月2日):頁1-8。 |
| 釋惟叡。「從陳譯攝論觀真諦三藏的思想」。《法相學會集刊》4輯(1996年12月):頁1-168。 |
| 釋演明。「比較《大智度論》與《攝大乘論》對《般若經》中一段經文詮釋之異同」。《福嚴佛學研究》2期(2007年4月1日):頁161-194。 |
| 釋演明。「比較《大智度論》與《攝大乘論》對《般若經》中一段經文詮釋之異同」。《福嚴會訊》6期(2005年4月):頁80-109。 |
| 「攝大乘論」。《佛學半月刊》295期(1944年2月16日):頁7。 |
| 「攝大乘論本」。《佛學半月刊》306期(1944年8月1日):頁5。 |
| 「攝大乘論義記」。《佛學半月刊》298期(1944年4月1日):頁7。 |
| 「攝大乘論講記」。《覺有情》185/186期(1947年5月1日):頁16。 |
| 坂本幸男。「宇井博士著『攝大乘論研究』」。《宗教研究》12卷6號=總92號:頁99-110。 |
| 坂本幸男。「攝大乘論の佛二十一種の功德と華嚴經との關係」。《大崎學報》94號(1939年7月4日):頁59-69。 |
| 樋田道雄。「名言熏習(mngon par brjod pa bag chas)の問題:『攝大乘論』にみる現象世界の解釋の特徴」。《大谷大學大學院研究紀要》8號(1991年12月1日):頁1-16。 |
| 脇谷偽謙。「世親攝論の舊譯と新譯」。《六條學報》133號。 |
| 袴谷憲昭。「Mahāyānasaṃgrahaにおける心意識說」。《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76號(1978年3月30日):頁197-309。 |
| 袴谷憲昭。「MAHĀYĀNASAṂGRAHOPANIBANDHANA(II) : Its Tibetan and Chinese Texs Its Tibetan and Chinese Texts」。《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31號(1973年3月):頁368-362(L)。 |
| 袴谷憲昭。「MAHĀYĀNASAṂGRAHOPANIBANDHANA(II) : Its Tibetan and Chinese Texs」。《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32號(1974年3月):頁1-29(L)。 |
| 袴谷憲昭。「MAHĀYĀNASAṂGRAHOPANIBANDHANA(III) : Its Tibetan and Chinese Texts」。《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33號(1975年3月):頁15-33(L)。 |
| 袴谷憲昭。「MS.に對するAsvabhāva註釋の特徴:チベット譯を資料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卷1號=總37號(1970年12月25日):頁46-51(L)。 |
| 袴谷憲昭。「on a verse quoted in the Tibetan translation of the Mahāyānasaṃgrahopanibandhan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2卷2號=總44號(1974年3月31日):頁1107-1111。 |
| 袴谷憲昭。「玄奘譯『攝大乘論釋』について:チベット譯との比較による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8卷1號=總35號(1969年12月25日):頁140-141。 |
□研究報告 |
| 李志夫。「《攝大乘論》研究(I-I)」。2000年8月1日~2002年1月31日 |
| 陳一標。「現代《攝大乘論》研究的返本與開新─以印順的詮釋為中心」。2006年8月~2007年7月。 |
□視聽資料 |
| 釋妙境主講。《攝大乘論(一)~(六)》。台北市:普濟,民83。54捲卡式帶,國語講演。83年9月13日至10月19日, 84年3月16日至5月16日講於福嚴佛學院。 |
| 釋妙境主講。《攝大乘論(第二次宣講)》。法雲寺,民85。錄音帶。 |
| 釋昭慧。《攝大乘論》。台北:法界出版社,1995。50卷錄音卡帶。民83年10月至85年6月,講於佛教弘誓學院推廣部。 |
| 釋昭慧主講。《《攝大乘論》講座. 1-2》。初版。台北市:法界,民85。50捲卡式帶,國語講演。 |
| 釋玅境主講。《攝大乘論. 1-2》。2片DVD,MP3格式,國語發音。1996年講於美國法雲寺禪學院。 |
| 釋常覺講。《攝大乘論(一)~(七)》。嘉義縣:香光尼眾佛學院。70捲卡式帶。 |
| 釋淨界宣講。《攝大乘論》。南投草屯:律學佛院,2007。17片DVD,國語發音,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