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利用指引
瑜伽師地論研究書目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圖書資料 | 圖書論文 | 學位論文 | 會議論文 | 期刊論文 | 研究報告 | 視聽資料

1. 收錄中文、日文、西文瑜伽師地論之圖書資料、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期刊論文、研究報告、視聽資料。
2. 著錄欄位依序為:題名、著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七項。
3. 排列順序:依筆劃順序排列。
4. 資料項度不詳者,略而不寫。
5. 本書目之日文字採用Unicode碼輸入顯示。

□圖書資料
Alex Wayman by。《Analysis of the Śrāvakabhūmi manuscrip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1。
Dorji Wangchuk。《The resolve to become a Buddha:a study of the bodhicitta concept in Indo-Tibetan Buddhism》。Tokyo: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llege for Postgraduate Buddhist Studies,2007。
Florin Deleanu。《The chapter on the mundane path (laukikamārga) in the Śrāvakabhūmi : a trilingual edition (Sanskrit, Tibetan, Chinese), annotated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ory study》。Tokyo: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llege for Postgraduate Buddhist Studies,2006。
Hidenori S. Sakuma (佐久間秀範)。《Die Asrayaparivrtti-Theorie in der Yogacarabhumi》。Stuttgart, German:Franz Steiner Verlag,1990。
Hidenori S. Sakuma (佐久間秀範)。《Die ĀśrayaparivRtti-Theorie in der Yogācārabhūmi》。Eurasburg:Druckerei Peter Proff,1990。
Hideomi Yaita (矢板秀臣)。《Three Sanskrit texts from the Buddhist Pramāṇa-tradition:the Hetuvidyā section in the Yogācārabhūmi, the Dharmottaraippanaka, and the Tarkarahasya》。Narita:Naritasan Shinshoji,2005。
J. Rahder publiés avec une introduction et des notes par。《Daśabhūmikasūtra et Bodhisattvabhūmi:chapitres Vihāra et Bhūmi》。Paris:Paul Geuthner,1926。
James G. Mulleng by。《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Buddhist education in Asaga's Bodhisattvabhūmi》。Ann Arbor, Mich.:U.M.I.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Dissertation Services,c1994。
Janice Dean Willis translated with introd., commentary, and notes by。《On Knowing Reality : The Tattvartha Chapter of Asavga’s Bodhisattvabhumi :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Commentary, and Notes》。First Indian Edition。Delihi:Motilal Banarsidass,1982。
Janice Dean Willis translated with introduction commentary, and notes by。《On knowing reality : the Tattvartha chapter of Asanga's Bodhisattvabhumi [Yogacarabhumi. Bodhisattvabhumi Tattvarthapatala English]》。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9。
Jowita Kramer eingeleitet, ediert und übersetzt von。《Kategorien der Wirklichkeit im frühen Yogācāra:der Fünf-vastu-Abschnitt in der Viniścayasagrahaṇī der Yogācārabhūmi》。Wiesbaden:L. Reichert,2005。
Karunesha Shukla deciphered and edited by。《Śrāvakabhūmi of Ācārya Asaga》。Patna:K.P. Jayaswal Research Institute,1973。
Lambert Schmithausen。《Der Nirvāṇa-Abschnitt in der Viniścayasagrahaṇī der Yogācārabhūmi》。Wien, Austria:Hermann Bohlaus Nachf,1969。
Mark Tatz. translated by。《Asanga's Chapter on ethics with the commentary of Tsong-Kha-Pa, the basic path to awakening, the complete Bodhisattva》。Lewiston, N.Y.:Edwin Mellen Press,c1986。
Martin Delhey。《Samāhitā Bhūmi:das Kapitel über die meditative Versenkung im Grundteil der Yogācārabhūmi》。Wien:Arbeitskreis für Tibetische und Buddhistische Studien, Universität Wien,2009。
Paul Demiéville par。《La Yogācārabhūmi de Sagharaka》。Paris:Impriemerie nationale,1954。
Robert Kritzer。《A Comparison of the Abhidharmakośa-bhāsya (Chapters I-III) and the Yogācārabhūmi》。Kyoto:privately printed,2001。
Robert Kritzer。《Vasubandhu and the Yogācārabhūmi : Yogācāra elements in the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Tokyo: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llege for Postgraduate Buddhist Studies,2005。
Sung-Doo Ahn von。《Die Lehre von den Kleśas in der Yogācārabhūmi》。Stuttgart:Franz Steiner Verlag,2003。
Unrai Wogihara edited by。《Bodhisattvabhūmi : a statement of whole course of the Bodhisattva (being fifteenth section of Yogācārabhūmi)》。Tokyo, Japan:Sankibo Buddhist Book Store,1971。
Vidhushekhara Bhattacharya edited by。《The Yogācārabhūmi of ācārya Asaga : the Sanskrit text compared with the Tibetan version》。Calcutta, India:University of Calcutta,1957-。
《Yogacaryābhūmau Bodhisattvabhūmi》。Sendai:[s.n.],1939。
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編。《瑜伽師地論聲聞地梵文原文影印本》。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聲聞地研究會編著。《瑜伽論聲聞地:第一瑜伽處--サンスクリット語テキストと和譯》。初版。東京:山喜房佛書林,平成10。
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聲聞地研究會編著。《瑜伽論聲聞地:第二瑜伽處--サンスクリット語テキストと和譯》。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7。
巴陵師說;智純釋。《瑜伽師地論釋講說引文考》。駿州:智純寫,寛政11[1799]。
王海林釋譯。《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 73:瑜伽師地論》。初版。台北:佛光文化,1998。
王孺童。《瑜伽師地論釋宗本疏》。南京:金陵刻經處,2009。
古坂紘一。《瑜伽師地論菩薩地 菩薩功德品》。京都:法藏館,2007。
玄奘法師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三摩呬多等地並科判》》。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民92。
玄奘法師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五識身相應、意地並科判》》。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民92。
玄奘法師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並科判》》。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民92。
玄奘法師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並科判》》。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民92。
玄奘法師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聞所成等地並科判》》。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民92。
玄奘法師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並科判》》。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民92。
玄奘法師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三摩呬多等地決擇並科判》》。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民92。
玄奘法師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五識身地、意地決擇並科判》》。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民92。
玄奘法師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有尋有伺等三地決擇並科判》》。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民92。
玄奘法師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菩薩地決擇並科判》》。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民92。
玄奘法師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聞所成慧等地決擇並科判》》。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民92。
玄奘法師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聲聞地決擇並科判》》。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民92。
玄奘法師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攝事分.處品並科判》》。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民92。
玄奘法師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攝事分.蘊品並科判》》。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民92。
玄奘法師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珈師地論《攝事分.道品並科判》》。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民92。
玄奘法師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珈師地論《攝事分.緣品並科判》》。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民92。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 全100卷30冊》。南京:金陵刻經處,1995。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35] ;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發心品第二》。香港:法界學苑,1966。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外32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2。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釋 ; 顯揚聖教論頌 ; 王法正理論》。南京:金陵刻經處,2003。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釋》。南京:金陵刻經處,1995。
玄奘譯。《瑜伽真實品》。臺一版。台北:新文豐,民76。
玄奘譯;韓清靜科判;林崇安編。《瑜伽師地論《攝釋、異門、調伏並科判》》。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2002。
矢板秀臣著。《佛教知識論の原典研究:瑜伽論因明, ダルモッタラティッパナカ, タルカラハスヤ》。日本成田:成田山新勝寺成田山佛教研究所,2005。
宇井伯壽著。《梵漢對照菩薩地索引》。初版。東京:鈴木學術財團,昭和36。
宇井伯壽著。《瑜伽論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58。
宇井伯壽著;釋印海譯。《法印集. 6:瑜伽論研究》。初版。台北: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4。
朱芾煌撰。《瑜伽戒品披尋記》。北京:三時學會,1942。
羽田野伯猷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東京:チベット佛典研究會,1993。
羽田野伯猷編。《瑜伽論菩薩地》。京都:大谷大學圖書館(私製),2008。
羽田野伯猷編。《瑜伽論菩薩地》。東京:北辰,1975-1976。
李丞宰[ほか]엮은이。《初雕大藏經「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卷第八:誠庵古書博物館所藏》。서울:태학사,2005。
南豐鉉저。《「瑜伽師地論」釋讀口訣의 研究:附影印》。서울:태학사,1999。
恆修法師彙編。《瑜伽師地論煩惱雜染業雜染. 卷八-卷九》。初版。桃園龜山:美國圓明佛教會臺灣辦事處],2005。
玅境老和尚作。《瑜伽師地論講記:修所成地》。初版。苗栗:三德寺,民93。
海應。《瑜伽師地論條目, 2卷》。京都:智山全書刊行會,1967。
高橋晃一著。《『菩薩地』「真實義品」から「攝決擇分中菩薩地」への思想展開:vastu概念を中心として》。東京:インド學佛教學叢書編集委員會,2005。
強健偉編。《瑜伽師地論簡表略解. 第一輯》。一版。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88。
強健偉編。《瑜伽師地論簡表略解. 第二輯》。一版。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90。
強梵暢編。《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表解(下). 第三輯》。一版。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93。
清素述。《瑜伽師地論義演. 第 1-20冊》。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
清素述。《瑜伽師地論義演:[40卷]》。北京:北京三時學會,民24。
陳瓊璀。《《瑜伽師地論》導讀》。香港九龍:志蓮淨苑文化部;夜書院,2004。
陳瓊璀。《《瑜伽師地論》導讀【二】》。香港九龍:志蓮淨苑文化部;夜書院,2005。
最勝子;玄奘。《瑜伽師地論釋:1卷.》。金陵刻經處,1917。
最勝子等諸菩薩造;玄奘譯。《瑜伽師地論釋》。京師:池田屋七兵衛,安永9 [1780]。
惠敏。《瑜伽論科判》。東初出版社。
湯薌銘譯纂。《瑜伽師地論戒品纂釋》。初版。高雄:彌勒講堂,2009。
湯薌銘釋纂。《瑜伽師地論戒品纂釋》。北京:菩提學會,民29[1940]。
黃顯銘,果智編纂。《藏漢對照瑜伽師地論辭彙》。第1版。西寧:靑海民族出版社,2001。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品》。南京:金陵刻經處,1995。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梵文原文影印本》。北京:民族,1994。
《瑜伽論手記 ; 因明入正理論后疏》。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0。
詹偉倫。《止觀與唯識哲學:以《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為中心的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2006。
道倫法師撰。《瑜伽師地論記(上下)》。初版。新文豐,民79。
遁倫集。《瑜伽師地論記[20卷]》。北京:北京三時學會,民24。
遁倫集撰。《瑜伽論記》。京城:林尚重,享保12[1727]。
장경준。《"瑜伽師地論"點土釋讀口訣의解讀方法研究》。Kyŏnggi-do Pʻaju-si:태학사,2007。
福原亮嚴著。《唐法成述古逸瑜伽師地論分門記:本文並解說》。京都:龍谷大學佛教學研究室,19--。
福嚴佛學院。《《瑜伽師地論》講義. 卷1-卷20》。新竹:福嚴佛學院,2004-。
福嚴佛學院。《《瑜伽師地論》講義. 卷21-卷40》。新竹:福嚴佛學院,2004-。
福嚴佛學院。《《瑜伽師地論》講義. 卷41-卷60》。新竹:福嚴佛學院,2004-。
福嚴佛學院。《《瑜伽師地論》講義. 卷61-卷80》。新竹:福嚴佛學院,2004-。
德光(Yon-tan ḥod)著;羽田野伯猷編集。《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京都市:法藏館,1993。
歐陽竟無著。《瑜伽師地論敘》。南京:金陵刻經處,1995。
歐陽竟無編。《藏要. 13, 第二輯(五):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外三種》。台一版。台北:新文豐,民77。
歐陽竟無編。《藏要. 7, 第一輯(七):瑜伽師地論外一種》。台一版。台北:新文豐,民77。
稻葉正就。《瑜伽師也論 -- 顯揚聖教論》。京都:大谷大學佛教學研究室,1952。
橫山紘一,廣澤隆之共著。《瑜伽師地論に基づく梵藏漢對照.藏梵漢對照佛教語辭典》。初版。東京:山喜房佛書林,平成9。
橫山紘一,廣澤隆之共著。《漢梵藏對照瑜伽師地論總索引》。初版。東京:山喜房佛書林,平成8。
窺基撰。《瑜伽師地論略纂 [34卷]》。支那內學院,1924。
窺基撰。《瑜伽師地論畧簒疏:[16卷]》。北京:北京三時學會,民24。
融道撰。《瑜伽師地論條目, 2卷》。京都:智山全書刊行會,1967。
融道釋;春了寫。《瑜伽師地論條目 100卷》。山城:春了寫,安永5[1766]。
彌勒;釋玄奘;韓清淨作。《瑜伽師地論科句目錄》。高雄:彌勒講堂,2006。
彌勒菩薩作;太虛大師解。《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講要》。香港:佛教慈慧服務中心,2008。
彌勒菩薩述;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1。
彌勒菩薩造;玄奘法師譯。《瑜伽師地論選讀》。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3。
彌勒菩薩造;玄奘譯。《瑜伽真實品:敘.表.本文》。s.n., Zhongguo:s.n.,198-?。
彌勒菩薩造;釋玄奘譯;正昌公益文教基金會彙編。《瑜伽師地論 11冊》。初版。台北:正昌公益文教基金會,民74。
彌勒菩薩造;釋玄奘譯;正昌公益文教基金會彙編。《瑜伽師地論:導讀.敘釋.科判》。初版。台北:正昌公益文教基金會,民74。
彌勒菩薩造;釋玄奘譯;正昌公益文教基金會彙編。《瑜伽師地論》。初版。台北:正昌公益文教基金會,民74。
彌勒菩薩說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 100卷》。[京都]:雒陽書肆,1682[天和2]。
彌勒菩薩說;玄奘奉詔譯。《死生同時:如秤兩頭低昂時等:《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台南:和裕承印,民94。
彌勒菩薩說;玄奘法師譯。《瑜伽師地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彌勒菩薩說;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台北:新文豐出版,1989。
彌勒菩薩說;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二版。台北:方廣文化出版,2004。
彌勒菩薩說;玄奘譯。《瑜伽師地論敘》。南京:金陵刻經處,民6。
彌勒菩薩說;釋玄奘譯。《新排精校本瑜伽師地論》。初版。台北:新文豐,民88。
彌勒菩薩說;釋玄奘譯。《瑜伽師地論. 第一冊, 卷首之十六》。台北: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印贈,民70。
彌勒菩薩說;釋玄奘譯。《瑜伽師地論. 第二冊, 卷十七之三十三》。台北: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印贈,民70。
彌勒菩薩說;釋玄奘譯。《瑜伽師地論. 第三冊, 卷三四之五十》。台北: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印贈,民70。
彌勒菩薩說;釋玄奘譯。《瑜伽師地論. 第四冊, 卷五一之六九》。台北: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印贈,民70。
彌勒菩薩說;釋玄奘譯。《瑜伽師地論. 第五冊, 卷七十之八十六》。台北: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印贈,民70。
彌勒菩薩說;釋玄奘譯。《瑜伽師地論. 第六冊, 卷八七之一○○》。台北: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印贈,民70。
彌勒菩薩說;釋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序》。台北: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贈,民70。
彌勒菩薩說;釋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台北: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民70。
彌勒菩薩說;釋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初版。台北:新文豐,民78。
彌勒菩薩說;釋玄奘譯;韓清淨科記。《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一~四)》。初版。台北:新文豐,民85。
彌勒論師著;楊航,康曉紅整理。《瑜伽師地論. 壹~肆》。第一版。西安:西北大學,2005。
磯田熙文,古坂紘一。《瑜伽師地論菩薩地:隨法.究竟.次第瑜伽處》。京都:法藏館,1995。
韓清淨作。《瑜伽師地論科句目錄》。初版。高雄市:彌勒講堂,2006。
韓清淨科記。《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 一~十》。初版。高雄:彌勒講堂,2006。
韓清淨原科;羅時憲修訂。《羅時憲全集. 第 5卷:瑜伽師地論纂釋. 1》。香港:佛教志蓮圖書館,1998。
韓清淨原科;羅時憲修訂。《羅時憲全集. 第 6卷:瑜伽師地論纂釋.2. 攝大乘論疏. 大乘掌中論略疏.》。香港:佛教志蓮圖書館,1998。
韓清淨著。《瑜伽師地論科句目錄(上):卷1-卷50》。初版。高雄:彌勒講堂,2006。
韓清淨著。《瑜伽師地論科句目錄(下):卷51-卷100》。初版。高雄:彌勒講堂,2006。
羅時憲撰。《瑜伽師地論纂釋. 第1-2冊》。香港:香港佛教法相學會,1992。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 7:法相唯識學 五.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親聞記》。台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1980。
釋太虛講述。《瑜珈師地論真實義品》。初版。台北:大乘講堂,民70。
釋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台北:真善美,2001。
釋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台北: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1981。
釋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台北:新文豐,1989。
釋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外32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2。
釋玄奘譯。《瑜伽真實品》。臺一版。台北:新文豐,民76。
釋玄奘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攝事分.處品並科判》》。內觀教育版。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2003。
釋玄奘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攝事分.道品並科判》》。內觀教育版。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2003。
釋玄奘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攝事分.緣品並科判》》。內觀教育版。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2003。
釋玄奘譯;韓清淨科判;林崇安編輯。《瑜伽師地論《攝事分.蘊品並科判》》。內觀教育版。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2003。
釋妙境編。《瑜伽師地論》總科判表. 卷一至卷五十:依民.韓清淨《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制》。
釋妙境編。《瑜伽師地論》總科判表. 卷五十一至卷一百:依民.韓清淨《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制》。
釋妙境講。《瑜伽師地論 1-50卷. 1-5(6冊)》。2001-2002。
釋妙境講。《瑜伽師地論. 1-6(錄音帶謄稿)》。2001-2002。
釋法成述。《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手記》。北京:佛學書局,1939。
釋玅境著;美國法雲禪寺出版社文宣組編輯。《瑜伽師地論講記:修所成地》。初版。美國:法雲禪寺,2004。
釋真諦譯。《決定藏論》。第一版。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80。
釋惠敏著。《「聲聞地」における所緣の研究》。初版。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4。
釋道倫集撰;歐陽漸(竟旡)敘。《瑜伽師地論記 一百卷, 敘二卷》。台北:廣文,民57。
釋道倫撰。《瑜伽師地論記》。臺一版。台北:新文豐,2004。
釋體韜著。《六度四攝與《瑜伽論.戒品》之關係》。初版。台北:法鼓文化,1997。

□圖書論文
Hideomi Yaita (矢板秀臣)。「Yogācārabhūmi and Dharmakīrti on Perception」。《Dharmakīrti's Thought and Its Impact on Indian and Tibetan Philosophy》。(Wien:Verlag der Ö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1999):頁441-448(L)。
J. W. de Jong。「Review of K. Shukla, Sravakabhumi of Acarya Asanga」。《Buddhist Studies, J.W. DeJong, ed.》。(Berkeley, CA [US],1979):頁597-600。
Lambert Schmithausen。「On Three Yogācārabhūmi Passages Mentioning the Three Svabhāvas or Lakaas」。《Wisdom, Compassion, and the Search for Understanding : The Buddhist Studies Legacy of Godjin M.Nagao》。(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0):頁245-264(L)。
Vidhusekhara Bhattacharya。「Atmavada as in the Yogacarabhumi of Acarya Asanga」。《Dr. D.C. Kunhan Raja Presentation Volume》。(Madras,1946):頁27-37。
William S. Waldron。「The Alaya Treatise of the Yogacarabhumi」。《The Buddhist unconscious : the ālava-vijñāna in the context of Indian Buddhist thought》。(London:RoutledgeCurzon,2003)。
Yuichi Kajiyama (梶山雄一)。「Buddhist Cosmology as Presented in the Yogācārabhūmi」。《Wisdom, Compassion, and the Search for Understanding: The Buddhist Studies Legacy of Gadjin M. Nagao》。(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0):頁183-200(L)。
上田天瑞著。「瑜伽論の四重四十四違犯」。《戒律の思想と歷史》。(日本和歌山:密教文化研究所,昭和51)。
小谷信千代。「瑜伽師地論に於ける緣起說と言葉」。《佛教の生命觀》。(京都:平樂寺書店,1990)。
小谷信千代。「瑜伽師地論に於ける緣起說と言葉」。《佛教の生命觀》。(京都:平樂寺書店,1990)。
小林芳規。「高麗版十一世紀瑜伽師地論卷第八」。《角筆文獻研究導論. 上卷(東アジア篇)》。(東京:汲古書院,2004)。
小澤憲珠。「『瑜伽論』菩薩地における四車の譬喻」。《天台思想と東アジア文化の研究:鹽入良道先生追悼論文集》。(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1):頁355-372。
小澤憲珠。「瑜伽論における神通行」。《佛教の實踐原理》。(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77):頁19-42。
山口瑞鳳責任編集。「『瑜伽師地論』及びその關連文獻」。《敦煌胡語文獻》。(初版。東京:大東,昭和60)。
山本信吉。「瑜伽師地論. 卷第32.卷第76」。《大和古寺大觀. 1》。(東京:岩波書店,1977)。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韓鏡清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真實義品釋」。《慈氏學九種譯著》。(香港:中國佛教文化出版,1998)。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韓鏡清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所引解深密經慈氏品略解」。《慈氏學九種譯著》。(香港:中國佛教文化出版,1998)。
尹幸舜著。「韓日の漢文讀法に用いられた符號形態について:『瑜伽師地論』の境界線と合符と合符逆讀符號を中心に」。《國語學論集:小林芳規博士喜壽記念》。(東京:汲古書院,2006)。
井上薰著。「行基集團の狹山池修理と『瑜伽師地論』書寫」。《行基:民眾の導者》。(東京:吉川弘文館,2004)。
太虛。「瑜伽真實義品講要」。《太虛大師全書. 第六編:法相唯識學》。(台北:該出版委員會,1951)。
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纂。「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親聞記」。《太虛大師全書. 7:法性空慧學 ; 法相唯識學》。(三版。台北: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民69)。
方廣錩主編。「《瑜伽師地論》披尋記敘」。《藏外佛教文獻. 第二輯》。(第一版。北京:宗教文化,1995-)。
方廣錩主編。「瑜伽師地論卷第十四手記」。《藏外佛教文獻. 第三輯》。(第一版。北京:宗教文化,1995-)。
方廣錩著。「《瑜伽師地論》是一部什麼樣的著作」。《佛教典籍百問》。(初版。高雄縣:佛光,民80)。
方廣錩著。「《瑜伽師地論》是一部什麼樣的著作」。《佛教典籍百問》。(第二版。北京:今日中國,1992)。
水野弘元等編。「瑜伽師地論」。《佛典解題事典》。(臺初版。台北:地平線,民66)。
水野弘元著。「瑜伽師地論の心所法」。《パーリ佛教を中心とした佛教の心識論》。(改訂版。東京:ピタカ,昭和53)。
水野弘元著。「瑜伽師地論の相應說」。《パーリ佛教を中心とした佛教の心識論》。(改訂版。東京:ピタカ,昭和53)。
王惠雯撰。「大來菩薩戒中的教育倫理:以《瑜伽師地論.戒品》為主之探討」。《大乘佛教教育理論與實踐論文集》。(初版。桃園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民95)。
王惠雯撰。「基於《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的內容」。《《宗喀巴菩薩戒思想之研究》》。(博士論文。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民87)。
世界聖典全集刊行會編。「瑜伽論(ヘーマチャンドラ)」。《世界聖典全集 前輯 第7》。(東京:改造社,1929-1930)。
加藤精神。「瑜伽師地論解題」。《國譯一切經. 68:印度撰述部》。(東京:大東出版社藏版,昭和5年[1930]):頁1-19。
北京崇福古籍文獻研究所編。「瑜伽師地論 [1] 卷第一至卷第二十六」。《玄奘全書. 17》。(第一版。北京:線裝書局,2004)。
北京崇福古籍文獻研究所編。「瑜伽師地論 [2] 卷第二十七至卷第六十三」。《玄奘全書. 18》。(第一版。北京:線裝書局,2004)。
北京崇福古籍文獻研究所編。「瑜伽師地論 [3] 卷第六十四至卷第一百」。《玄奘全書. 19》。(第一版。北京:線裝書局,2004)。
北京崇福古籍文獻研究所編。「瑜伽師地論釋 一卷」。《玄奘全書. 22》。(第一版。北京:線裝書局,2004)。
古筆學研究所編。「『瑜伽師地論』卷第二」。《過眼墨寶撰集. 6》。(東京:旺文社,1991)。
平川彰,梶山雄一,高崎直道編集。「『瑜伽論』の論爭學」。《講座大乘佛教. 9:認識論と論理學》。(東京:春秋社,昭和56-60)。
平川彰,梶山雄一,高崎直道編集。「唯識說のはじめー『瑜伽師地論』と『解深密經』」。《講座大乘佛教. 8:唯識思想》。(東京:春秋社,昭和56-60)。
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瑜伽行派」。《佛學研究入門》。(台北:法爾出版社,1990):頁169-193。
平川彰著。「但菩薩地と瑜珈の七地」。《初期大乘佛教の研究》。(東京:春秋社,昭和43)。
平川彰著。「瑜伽論における三聚淨戒と菩薩戒」。《平川彰著作集. 第7卷:淨土思想と大乘戒》。(初版。東京:春秋社,1988-2000)。
平川彰著。「瑜伽論に說く菩薩の受戒」。《平川彰著作集. 第8卷:日本佛教と中國佛教》。(初版。東京:春秋社,1988-2000)。
平川彰著。「瑜伽論の三聚淨戒と菩薩戒の關係」。《平川彰著作集. 第7卷:淨土思想と大乘戒》。(初版。東京:春秋社,1988-2000)。
平川彰著。「瑜伽論の菩薩戒」。《平川彰著作集. 第8卷:日本佛教と中國佛教》。(初版。東京:春秋社,1988-2000)。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釋 一卷」。《房山石經(遼金刻經)第6冊》。(北京:華夏,2000)。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釋」。《無著論集》。(京都:法文館,大正6)。
玄奘譯;彌勒菩薩說。「瑜伽師地論 壹百卷」。《房山石經(遼金刻經)第8冊》。(北京:華夏,2000)。
矢板秀臣,高野正宏。「Index to the Hetuvidyā Text in the Yogācārabhūmi」。《梵語佛教文獻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5):頁217-284(L)。
矢板秀臣。「瑜伽論因明の知識論について」。《インド學密教學研究. 上卷:宮板宥勝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初版。京都:法藏館,平成5[1993])。
全佛編輯部主編。「瑜伽師地論」。《佛教的重要經典》。(初版。台北:全佛文化,2004)。
向井亮。「『瑜伽師地論』『攝釋分』『攝異門分』の結構:uddāna頌による科判」。《インド思想と佛教文化:今西順吉教授還曆記念論集》。(東京:春秋社,1996):頁569-580。
向井亮。「法の聽聞と思惟:『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聞.思.修〉の三慧について」。《インド哲學と佛教:藤田宏達博士還曆記念論集》。(京都:平樂寺書店,1989):頁497-516。
安藤俊雄著;釋演培譯。「瑜伽師地論解題」。《諦觀全集. 26:天臺性具思想論》。(天華一版。台北:天華,民75-80)。
朱哲主編。「《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提要」。《巨贊法師文集. 上編:經論》。(第一版。北京:團結,2001)。
朱哲主編。「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真實義品第四述記」。《巨贊法師文集. 上編:經論》。(第一版。北京:團結,2001)。
西義雄。「真俗二諦說の構造」。《佛教の根本真理》。(東京:三省堂,1972):頁197-218。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總編輯。「《瑜伽師地論》的唯識思想」。《中國佛教學術論典. 30:唯識思想及其發展等五書》。(初版。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2004)。
何磊著。「三學《瑜伽師地論》」。《三藏法師玄奘傳》。(第一版。中國昆明:雲南大學,1999)。
佐伯定胤。「國譯瑜伽師地論 100卷」。《國譯大藏經:論部 6〜9》。(東京:國民文庫刊行會,大正9)。
佐伯定胤。「瑜伽師地論解題」。《國譯大藏經:論部. 6》。(東京:國民文庫刊行會,大正9)。
佐伯定胤。「瑜伽師地論解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6):唯識學的論師與論典》。(初版。台北:大乘文化,1980):頁75-86。
佐藤密雄等著;釋印海譯。「在瑜伽論中三聚淨戒與菩薩戒」。《法印集. 3:四分戒律與大乘戒之研究》。(初版。台北: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4)。
佐藤密雄等著;釋印海譯。「瑜伽論之三聚淨戒與菩薩戒之關係」。《法印集. 3:四分戒律與大乘戒之研究》。(初版。台北: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4)。
佐藤達玄著。「瑜伽論系の三聚淨戒」。《中國佛教における戒律の研究》。(東京:木耳社,昭和61)。
佐藤達玄著;釋見憨等譯。「瑜伽論系的三聚淨戒」。《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下冊)》。(嘉義:香光書鄉,1997)。
吳志雲主編。「《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提要」。《巨贊文集. 上卷》。(第一版。中國南京:江蘇古籍,2000)。
吳志雲主編。「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真實義品第四述記」。《巨贊文集. 上卷》。(第一版。中國南京:江蘇古籍,2000)。
呂姝貞。「依《瑜伽師地論》談四攝九門」。《慧沼《勸發菩提心集》研究》。(碩士論文。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2004)。
呂姝貞著。「瑜伽師地論所引諸經論對照表」。《勸發菩提心集研究》。(初版。台南永康:妙心,民95)。
志水正司。「『瑜伽師地論』檢證」。《日本古代史の檢證》。(東京:東京堂出版,1994)。
志水正司。「『瑜伽師地論』檢證」。《東アジアと日本:宗教.文學編》。(東京:吉川弘文館,1987):頁1-18。
李丞宰[ほか]지은이。「初雕大藏經의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卷第八」。《角筆口訣의 解讀과 飜譯》。(서울:태학사,2005-)。
李志夫著。「彌勒的思想:《瑜伽師地論》」。《中印佛學比較研究》。(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1)。
李志夫著。「彌勒的思想:瑜伽師地論」。《中印佛學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75)。
李奎安等編。「瑜伽師地論外三十二部」。《高麗大藏經. 15》。(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2)。
李順吉編著。「瑜伽師地論」。《佛教經典解說》。(台北新店:常春樹,民75)。
村上專精著;釋印海譯。「瑜伽論所為」。《佛教唯心論概論》。(初版。台北:慧日講堂,民66)。
村上專精著;釋印海譯。「瑜伽論解題」。《法印集. 12:佛教唯心論概論》。(初版。台北: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4)。
沖森卓也,倉島節尚,加藤知己,牧野武則。「瑜伽論音義」。《日本辭書辭典》。(東京:おうふう,1996)。
奈良六大寺大觀刊行會編。「書跡(老母六英經;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瑜伽師地論;大般若經卷第百七十六 ほか)」。《唐招提寺》。(補訂版。東京:岩波書店,2000-2001)。
宗喀巴。「瑜伽師地論戒品纂釋」。《大藏經補編. 第八冊》。(台北:華宇出版社,1985)。
林崇安著。「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五」。《佛教因明的探討》。(初版。台北:慧炬,民80)。
林崇安輯。「《瑜伽師地論》內容的異義及其編成」。《林崇安佛學論文選集》。(內觀教育版。桃園中壢:內觀教育基金會,2004)。
林雅琇(釋德勇)撰。「《顯揚心義》與《瑜伽師地論》」。《初期佛教「四食」之探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民97)。
林英津。「敦煌殘卷瑜伽師地論的詞彙研究」。《李方桂全集I:漢藏語論文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松長有慶編著。「方便を伴う十善戒:『大日經』と『菩薩地戒品』における」。《インド密教の形成と展開:松長有慶古稀記念論集》。(京都:法藏館,1998)。
松濤泰雄。「瑜伽師地論に說かれる布施について」。《梵文學研究論集:松濤誠達先生古稀記念》。(:松濤誠達先生古稀記念會,2007):頁229-258。
武邑尚邦著。「五明說の成立──『瑜伽師地論』の七因明說」。《因明學:起源と變遷》。(影印本。京都:法藏館,昭和61)。
金東柱著。「『瑜伽師地論』等之心(citta)、意(manas)、識(vijnana)」。《圓測之唯識學觀:以「佛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贊」為中心》。(台北板橋:彙文堂,民76)。
長部日出雄著。「實說.西遊記の深遠—三藏法師、大唐西域記、瑜伽師地論」。《反時代的教養主義のすすめ》。(東京:新潮社,1999)。
阿部貴子著。「『聲聞地』の成立背景をめぐる一考察」。《慈悲と智慧の世界:遠藤祐純先生吉田宏晢先生古稀記念論文集》。(東京:智山勸學會,2005)。
前田亮道著。「梵文研究:瑜伽論おける國王論(資料編)」。《梵文學研究論集:松濤誠達先生古稀記念》。(:松濤誠達先生古稀記念會,2007):頁259-304。
星雲法師。「瑜伽師地論」。《佛教叢書之二:經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95)。
洪啟嵩著。「《瑜伽師地論》卷49<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二持究竟瑜伽建立品第五之一>節錄」。《念佛三昧:迅速匯集諸佛功德的法門》。(初版。台北:全佛文化,2006)。
相馬一意。「梵文和譯『菩薩地』(2)」。《山崎慶輝教授定年記念論集:唯識思想の研究》。(京都:百華苑,1987):頁20-43。
相馬一意。「梵文和譯『菩薩地』(3):威力の章」。《山田明爾教授還曆記念論文集:世界文化と佛教》。(京都:永田文昌堂,2000):頁197-224(L)。
祈竹仁寶哲著。「【瑜伽師地論】中有關皈依學處之教授」。《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廣論】開示》。(第一版。香港:大藏寺基金會,2004)。
香象。「略論《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吳越佛教. 第四卷》。(:九州出版社,2009)。
宮內廳正倉院事務所編。「瑜伽師地論」。《聖語藏經卷. 天平十二年御願經》。(東京:丸善,2002)。
海應撰。「瑜伽師地論分科1卷」。《智山全書. 第15卷》。(京都:智山全書刊行會,1967)。
神子上惠生。「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外教說批判」。《佛教文獻の研究:佐藤教授停年記念》。(京都:百華苑,1968)。
神林隆淨。「《菩薩地經》的菩薩思想」。《菩薩思想的研究》。(臺北:華宇出版社,1984):頁332。
高崎直道。「『寶積經論』と『瑜伽論攝決擇分』」。《インド哲學と佛教:藤田宏達博士還曆記念論集》。(京都:平樂寺書店,1989):頁473-496。
涂慧娟撰。「《瑜伽論》與《智論》中忍辱之實踐」。《忍辱的意義與實踐:從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的發展》。(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民96)。
張宏實著。「為了《瑜伽師地論》而遠行印」。《圖解心經》。(初版。台北:橡實文化,2006)。
張廷榮著。「瑜伽論序」。《唯識法相學導言》。(初版。基隆:法嚴寺,民88)。
張景俊著。「『瑜伽師地論』點吐口訣に關する一考察:口訣點の懸吐位置の細分と位置變異現象について」。《日本學.敦煌學.漢文訓讀の新展開》。(東京:汲古書院,2005)。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菩薩地》における『佛陀觀』に關する所說の一考察:その方向性につて」。《佛陀觀》。(京都:平樂寺書店,1988):頁1-19。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の菩薩地に關する一考察:十三住階位說再考」。《日蓮教學とその周邊》。(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3):頁705-。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菩薩地における女人成佛の構造について:階位說との關連において」。《佛教と女性》。(京都:平樂寺書店,1991)。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の煩惱.三界五部分別の混亂について」。《中村瑞隆博士古稀記念論集:佛教學論集》。(東京:春秋社,1985):頁319-336。
荻原雲來。「梵文瑜伽論」。《荻原雲來文集》。(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72)。
許文恭譯述。「瑜伽師地論」。《白話臨濟錄.禪關策進》。(第一版。台北新店:圓明,民82)。
陳一標撰。「《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阿賴耶識的性格」。《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之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民89)。
陳一標撰。「《瑜伽論》<攝抉擇分>的三性說」。《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之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民89)。
陳一標撰。「《瑜伽論記》所傳有關三性說的類型」。《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之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民89)。
陳一標撰。「未與識論結合的三性說──《解深密經》、<攝抉擇分>」。《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之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民89)。
陳耳東,陳笑吶,陳英吶編著。「瑜伽師地論」。《佛教文化的關鍵詞:漢傳佛教常用詞語解析》。(第一版。中國天津:天津古籍,2005)。
陳淑螢撰。「瑜伽師地論」。《唯識學識變論初探:以《唯識三十頌》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民78)。
陳榮櫻撰。「《瑜伽師地論》『念住』的解讀分析」。《《雜阿含經》「念住相應」之研究》。(碩士論文。圓光佛學研究所,民93)。
陳燕珠著。「瑜伽師地論一百卷」。《新編補正房山石經題記彙編》。(初版。台北永和:覺苑,1995)。
陳燕珠著。「瑜伽師地論釋一卷」。《新編補正房山石經題記彙編》。(初版。台北永和:覺苑,1995)。
麻天祥,劉蔚著。「稔君獄讀《瑜伽論》」。《佛門舊蹤》。(第一版。中國南昌:江西教育,2001)。
堀池春峰。「光明皇后御願瑜伽師地論の書寫について」。《南都佛教史の研究. 上:東大寺篇》。(京都:法藏館,1970)。
勝又俊教。「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止觀」。《止觀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75):頁85-112。
勝又俊教。「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止觀」。《唯識思想と密教》。(東京:春秋社,1988)。
勝呂信靜。「『瑜伽師地論』と『解深密經』の成立に對する考察」。《初期唯識思想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89)。
勝呂信靜。「『瑜伽論』攝決擇分における五事.三性說(續編)」。《佛教史佛教學論集:野村耀昌博士古稀記念論集》。(東京:春秋社,1987):頁441-470。
勝呂信靜。「『攝大乘論』と『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初期唯識思想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89)。
勝呂信靜。「文獻成立から見た『大乘莊嚴經論』と『菩薩地』および『攝大乘論』教義の相互比較」。《初期唯識思想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89)。
勝呂昌一。「二分依他性說の成立」。《印度學佛教學論集:宮本正尊教授還曆記念論文集》。(東京:三省堂出版,1954):頁339-350。
惠敏。「玄奘所譯瑜伽論之研究今昔」。《玄奘研究文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朝日放送株式會社編集;奈良國立博物館,株式會社飛鳥園寫真提供。「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八」。《鑑真和上像:里歸り二十周年展》。(日本:朝日放送,平成11)。
湯薌銘譯纂。「瑜伽師地論戒品纂釋 二卷(現代鉛印本)」。《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 第一編. , 藏外佛經》。(第1版。合肥市:黃山書社,2005)。
無著著;佐佐木月樵編。「瑜伽師地論釋」。《無著論集》。(京都:法文館,1917)。
程恭讓著。「《瑜伽師地論》:法相簡別思想的確立」。《抉擇于真偽之間:歐陽竟無佛學思想探微》。(第一版。中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0)。
結城令聞。「『瑜伽論記』の著者名に對する疑義」。《結城令聞著作選集. vol. I:唯識思想》。(東京:春秋社,1999):頁145-155。
黃卓越主編。「瑜伽師地論」。《中國佛教大觀. 上》。(第二版。中國哈爾濱:哈爾濱,2002)。
黃雪梅撰。「以《瑜伽論》為主的討論」。《慧解脫所依二智及定地之研究》。(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88)。
黃懺華。「瑜伽師地論」。《中國佛教. 第三輯》。(第一版。中國上海:知識,1980-1989)。
新井重行著。「天平勝寶初年における瑜伽論の書寫について」。《正倉院文書論集》。(東京:青史出版,2005)。
楊郁文撰。「《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五 攝事分中契經事」。《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第一版。台北縣新店:甘露道,2000)。
楊富學,李吉和輯校。「瑜伽論卷第十四手記」。《敦煌漢文吐蕃史料輯校. 第一輯》。(第一版。中國蘭州:甘肅人民,1999)。
楊綺育。「《摩訶止觀》、《小止觀》、《瑜伽師地論》等魔之分類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之研究(又名小止觀、童蒙止觀)》。(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民95)。
溫鈺華撰。「瑜伽師地論」。《四梵住實踐義涵之比較研究:以《清淨道論》、《大智度論》、《菩提道次第廣論》之思想傳承為主》。(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94)。
「瑜伽師地論(兌廢稿). 卷34」。《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6》。(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瑜伽師地論(雜抄). 卷9(北敦03271號背)」。《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44》。(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瑜伽師地論, 卷第93-94」。《雜阿含經緣起誦(藏要. 第1輯11種)》。(出版地不明:金陵刻經處,[19--])。
「瑜伽師地論. 卷11(北敦05500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74》。(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瑜伽師地論. 卷11(北敦06615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91》。(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瑜伽師地論. 卷11,39(北敦05655,66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76》。(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瑜伽師地論. 卷12(北敦06450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87》。(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瑜伽師地論. 卷19」。《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30》。(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瑜伽師地論. 卷21」。《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20》。(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瑜伽師地論. 卷26」。《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28》。(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瑜伽師地論. 卷32」。《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7》。(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瑜伽師地論. 卷33(北敦04555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61》。(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瑜伽師地論. 卷36」。《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27》。(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瑜伽師地論. 卷38(北敦03383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46》。(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瑜伽師地論. 卷40」。《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26》。(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瑜伽師地論. 卷44(北敦05619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75》。(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瑜伽師地論. 卷47(北敦05103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68》。(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瑜伽師地論. 卷48(北敦05825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78》。(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瑜伽師地論. 卷48」。《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34》。(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瑜伽師地論. 卷51(北敦04029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55》。(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瑜伽師地論. 卷6(北敦07904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99》。(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瑜伽師地論. 卷77(北敦05990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80》。(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瑜伽師地論. 卷81(北敦08197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101》。(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瑜伽師地論」。《佛藏輯要. 第一十三冊》。(初版。台北:古亭出版事業,1993)。
「瑜伽師地論分門記(擬)(北敦07393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96》。(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瑜伽師地論分門記. 卷10」。《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5》。(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瑜伽師地論分門記. 卷11」。《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5》。(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瑜伽師地論分門記. 卷18」。《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6》。(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瑜伽師地論分門記. 卷19」。《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6》。(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瑜伽師地論分門記. 卷37.38.39」。《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25》。(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瑜伽師地論手記(北敦05326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71》。(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瑜伽師地論手記. 卷33〜37」。《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29》。(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瑜伽師地論手記. 卷39〜41」。《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32》。(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瑜伽師地論抉擇分分門記. 卷2(北敦05074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68》。(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瑜伽師地論敘」。《佛藏輯要. 第二十一冊》。(初版。台北:古亭出版事業,1993)。
「瑜伽師地論略出菩薩地抉擇分經文指謬(擬)(北敦06191號A)」。《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82》。(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瑜伽師地論隨聽手記. 卷21(北敦03482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48》。(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瑜伽師地論隨聽手記. 卷42」。《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16》。(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瑜伽師地論隨聽記. 卷5(北敦05797號)」。《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77》。(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瑜伽師地論釋」。《佛藏輯要. 第一十四冊》。(初版。台北:古亭出版事業,1993)。
「瑜伽論手記」。《敦煌書法叢刊. 25》。(東京:二玄社,1984)。
葉阿月著。「瑜伽師地論(Yogācāra-bhūmi-śāstra)と解深密經」。《唯識思想の研究:根本真實としての三性說を中心にして》。(東京:國書刊行會,昭和50)。
葉阿月著。「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心性清淨說」。《唯識思想の研究:根本真實としての三性說を中心にして》。(東京:國書刊行會,昭和50)。
道倫。「瑜伽論記 卷1〜20」。《韓國佛教全書. 13,14:補遺篇. 3,4》。(사을:東國大學校出版部,1979-)。
遁倫。「瑜伽論記 總48卷の內1〜26卷」。《韓國佛教全書. 2:新羅時代篇. 2》。(사을:東國大學校出版部,1979-)。
遁倫。「瑜伽論記 總48卷の內27〜48卷」。《韓國佛教全書. 3:新羅時代篇. 3》。(사을:東國大學校出版部,1979-)。
遁倫集撰。「瑜伽論記 48卷」。《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第47卷》。(東京:國書刊行會,1984)。
鈴木宗忠。「唯識哲學の史料としての瑜伽論」。《佛教學の諸問題》。(東京:岩波書店,1935):頁631-667。
鈴木晃信。「The Script of the śrāvakabhūmi Manuscript」。《梵語佛教文獻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5):頁21-38(L)。
榮新江,余欣。「敦煌寫本真偽辨別示例:法成の講じた《瑜伽師地論》の學生による筆記を中心として」。《日本學.敦煌學.漢文訓讀の新展開》。(東京:汲古書院,2005):頁61-72。
榮新江,余欣。「敦煌寫本辨偽示例:以法成講《瑜伽師地論》學生筆記為中心」。《敦煌學.日本學:石塚晴通教授退職紀念論文集》。(上海:上海辭書,2005):頁65-74。
福永勝美著。「『瑜伽論』のヨーガ觀」。《佛教醫學事典 : 補.ヨーガ》。(東京:雄山閣出版,1990)。
福原亮嚴。「敦煌出土瑜伽師地論決擇分分門記卷第一」。《西域文化研究. 6:歷史と美術の諸問題》。(京都:法藏館,1963):頁223-244。
劉慧玲。「〈聲聞地〉的四種所緣境事」。《瑜伽行派的盡所有性與如所有性》。(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民95):頁16。
劉慧玲。「《瑜伽師地論》中的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瑜伽行派的盡所有性與如所有性》。(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民95):頁58-62。
劉慧玲。「道倫《瑜伽論記》中的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瑜伽行派的盡所有性與如所有性》。(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民95):頁84-89。
嘿庵。「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親聞記序」。《太虛大師全書. 30:文叢》。(三版。台北: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民69)。
廣澤隆之。「瑜伽行派の見た『文化』の位相:『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の場合」。《宗教と文化:齋藤昭俊教授還曆記念論文集》。(東京:こびあん書房,1990):頁403-420。
廣澤隆之。「瑜伽師地論」。《智山教化資料 14 諸經論に學ぶ-その現代的意義-》。(京都:真言宗智山派宗務廳,)。
歐陽漸著。「瑜伽師地論敘」。《歐陽竟無先生內外學. 甲函》。(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民30?)。
蔡伯郎撰。「《瑜伽論》之二諦說」。《唯識的三性與二諦》。(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民89)。
談玄。「《顯揚聖教論》與《瑜伽師地論》比較觀」。《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0):唯識典籍研究(二)》。(初版。台北:大乘文化,1980):頁281-298。
鄭偉宏著。「《瑜伽師地論》提要」。《題 名 佛家邏輯通論》。(一版。台北:聖環圖書,民86)。
橫山紘一。「『真實』考:『瑜伽師地論』を中心に』」。《北畠典生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日本佛教文化論叢 上卷》。(京都:永田文昌堂,1998):頁187-212。
橫山紘一。「ヨーガの心と真如:《瑜伽師地論》と《解深密經》を中心に」。《佛教と心の問題》。(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81):頁191-225。
橘川智昭。「瑜伽師地論解題」。《大藏經全解說大事典》。(東京:雄山閣,1998):頁435-436。
窺基撰。「瑜伽論略纂 16卷.瑜伽論劫章頌」。《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第47卷》。(東京:國書刊行會,1984)。
融道撰。「瑜伽師地論條目2卷」。《智山全書. 第15卷》。(京都:智山全書刊行會,1967)。
彌勒說;玄奘譯。「瑜伽師地論 一百卷」。《大藏經入門 -- 印度撰述部》。(香港:倡印社,1995):頁112。
韓鏡清。「補足漢傳本《瑜伽師地論》兩段缺文」。《燕園論學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頁461-469。
藍吉富主編。「瑜伽師地論戒品纂釋, 3卷」。《大藏經補編》。(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1986)。
藍吉富主編。「瑜伽師地論敘」。《現代佛學大系. 51:歐陽漸選集 ; 呂澄選集 ; 王恩洋選集 ; 景昌極選集》。(台北新店:彌勒,民71-73)。
藍吉富主編;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唯識說的開始:『瑜伽師地論』與『解深密經』」。《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67:唯識思想》。(初版。台北中和:華宇,民73-78)。
藍吉富主編;黃懺華著;釋觀本著。「瑜伽師地論大綱」。《現代佛學大系. 35:佛教各宗大意 ; 香光閣隨筆》。(初版。台北新店:彌勒,民71-73)。
藍吉富主編;楊曾文等著;譯叢編委會等譯。「瑜伽師地論所引諸經論對照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28:佛典研究(續編)》。(初版。台北中和:華宇,民73-78)。
藍吉富主編;楊曾文等著;譯叢編委會等譯。「瑜伽顯揚內容比較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28:佛典研究(續編)》。(初版。台北中和:華宇,民73-78)。
魏蟬。「《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手記」。《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0):唯識典籍研究(二)》。(初版。台北:大乘文化,1980):頁69-102。
羅時憲。「瑜伽五識身相應地之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0):唯識典籍研究(二)》。(初版。台北:大乘文化,1980):頁1-28。
羅時憲。「瑜伽意地之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0):唯識典籍研究(二)》。(初版。台北:大乘文化,1980):頁29-68。
藤田光寛。「〈菩薩地戒品〉の受戒法」。《インド思想における人間觀:東北大學印度學講座六十五周年記念論集》。(京都:平樂寺書店,1991):頁133-158(L)。
藤田光寛。「方便を伴う十善戒:大日經と菩薩地戒品における」。《インド密教の形成と展開:松長有慶古稀記念論集》。(京都:法藏館,1998):頁219-238。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韋志林編著。「為什麼說《瑜伽師地論》是瑜伽行派的基本著作?」。《佛學文物館. 10:典籍篇》。(初版。台北板橋:長圓圖書,民83-84)。
蘇淵雷,高振農選輯。「瑜伽師地論」。《佛藏要籍選刊. 第九冊》。(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1994)。
釋大寂著。「瑜伽師地論對中陰身的解說」。《往生淨土修行之路. 中冊之一》。(初版。台中太平:草屯華嚴念佛會倡印,民93-)。
釋天襄著。「漢譯本《瑜伽師地論》抉擇〈受相應〉之論文」。《《雜阿含經.受相應》之研究》。(初版。台北:法鼓文化,1998)。
釋天襄著。「韓清淨《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受相應〉科判」。《《雜阿含經.受相應》之研究》。(初版。台北:法鼓文化,1998)。
釋天襄著。「藏譯本《瑜伽師地論》抉擇〈受相應〉之論文」。《《雜阿含經.受相應》之研究》。(初版。台北:法鼓文化,1998)。
釋天襄著。「藏譯本《瑜伽師地論》抉擇〈受相應〉論文之譯注」。《《雜阿含經.受相應》之研究》。(初版。台北:法鼓文化,1998)。
釋太虛著。「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品親聞記」。《法相唯識學. 下冊》。(第一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釋光中編。「《瑜伽師地論》概述」。《大唐玄奘三藏傳史彙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6)。
釋如意著。「瑜伽師地論大綱」。《唯識宗略述》。(第一版。中國成都:巴蜀書社,2004)。
釋如覺編著。「《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攝抉擇分』『攝事分』/『攝異門分』/『攝釋分』」。《唯識思想入門》。(第一版。台北新店:圓明,民86)。
釋如覺編著。「轉依思想的考察:俱舍論 / 解深密經 / 瑜伽論 / 彌勒所著的諸論書 /《攝大乘論》的轉依 / 世親以後 /」。《唯識思想入門》。(第一版。台北新店:圓明,民86)。
釋性廣著。「『止觀綜合』與『定慧分別』:《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與《清淨道論》『定、慧』二品處理定慧二學之比較」。《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初版。台北:法界,民95)。
釋性廣著。「止觀綜合:北傳聲聞禪法之特色──以《瑜伽師地論》『聲聞地』為代表」。《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初版。台北:法界,民95)。
釋東初編。「讀瑜伽師地論書感」。《戴季陶先生佛學論集》。(台北:中華佛教文化館,1972)。
釋昭慧。「《瑜伽師地論》及其作者」。《初期唯識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脈絡》。(初版。台北:法界,民90)。
釋昭慧。「《瑜伽師地論》及其作者」。《初期唯識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脈絡》。(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釋星雲。「瑜伽師地論」。《佛教叢書之二:經典》。(高雄縣:佛光出版社,1995)。
釋惠敏。「『緣起』與『緣所生法相』:印順導師對『瑜伽行派學要』的觀點」。《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新竹縣:正聞,2000):頁245-265。
釋惠敏。「玄奘所譯《瑜伽論》之研究今昔」。《玄奘研究文集》。(中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頁239-245。
釋惠敏。「從《聲聞地》的『種姓論』來看佛教倫理之若干性質」。《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初版。台北:東大圖書,民79):頁29-48。
釋惠敏。「瑜伽師地論科判與大正藏版、金陵版頁數對照表」。《中觀與瑜伽》。(台北:東初,民75)。
釋惠敏。「瑜伽師地論導讀」。《中觀與瑜伽》。(台北: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1986):頁121-136。
釋惠敏。「瑜伽師地論導讀」。《中觀與瑜伽》。(台北:東初,民75)。
釋傳煦。「《瑜伽師地論》的定義」。《身念處探究:以《大念處經》為中心》。(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釋演莊。「『死亡觀之初探』:以《阿含經》及《瑜伽師地論》為主」。《2002年佛學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集》。(台中:台灣省台中市正覺堂,2002)。
釋演莊。「死亡觀之初探:以<阿含經>及<瑜伽師地論>為主」。《2002佛學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集》。(:財團法人台中市正覺堂,2002)。
釋默如著。「本地分菩薩戒品敘說」。《默如叢書(二):律釋》。(台一版。台北:新文豐,民78)。
釋默如著。「本地分聲聞戒律儀敘說」。《默如叢書(二):律釋》。(台一版。台北:新文豐,民78)。
釋默如著。「抉擇分菩薩戒相敘說」。《默如叢書(二):律釋》。(台一版。台北:新文豐,民78)。
釋默如著。「抉擇分聲聞戒律儀敘說」。《默如叢書(二):律釋》。(台一版。台北:新文豐,民78)。
釋默如著。「菩薩地涵義敘說」。《默如叢書(二):律釋》。(台一版。台北:新文豐,民78)。
釋默如著。「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記」。《默如叢書(三):論釋》。(台一版。台北:新文豐,民78)。
釋默如著。「瑜伽師地論發正等菩提心品記」。《默如叢書(三):論釋》。(台一版。台北:新文豐,民78)。
釋默如著。「瑜伽師地論攝異門分記」。《默如叢書(三):論釋》。(台一版。台北:新文豐,民78)。
釋默如著。「瑜伽師地論攝釋分記」。《默如叢書(三):論釋》。(台一版。台北:新文豐,民78)。
釋默如著。「聲聞地涵義敘說」。《默如叢書(二):律釋》。(台一版。台北:新文豐,民78)。
釋濟群著。「《瑜伽師地論》提要」。《認識與存在:《唯識三十論》解析》。(第一版。中國上海:上海古籍,2006)。
梶山雄一等著。「『瑜伽論』の論爭學」。《認識論と論理學》。(東京:春秋社,昭和59)。
梶芳光運。「佛教における生へのかかわり方について:特に瑜伽論を中心として」。《東の智慧西の思想:梶芳光運著作集》。(東京:智山勸學會,昭和62)。

□學位論文
Hidenori S. Sakuma。「Die āśrayaparivtti-Theorie In Der Yogācārabhūmi Part Ⅱ. Text」。博士論文。Franz Steiner Verlag Stuttgart,1990。
James Gerald Mull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Buddhist education in Asanga's "Bodhisattvabhumi"」。McMaster University,1994。
孔祥玲(滿紀法師)撰。「"菩薩唯識觀行"的研究:以《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為範圍」。博士論文。四川大學宗教學專業,2004。
柯春玉。「《雜阿含經.陰相應》初探:藏本《瑜伽師地論》為彙編之依據」。畢業論文。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民87。
高橋晃一著。「『菩薩地』「真實義品」から「攝決擇分中菩薩地」への思想展開:vastuに關する學說を中心として」。博士論文。東京大學,2004。
張翊威撰。「《瑜珈師地論》語藝思想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民96。
郭敏芳著。「『聲聞地』研究序說:瑜伽行の所緣を中心として」。博士論文。東京大學,1992。
游兆維。「『戒定相生』:以《瑜伽師地論》為主之探究」。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95。
서민욱。「"瑜伽師地論"卷5•8의點吐口訣研究」。博士論文。카톨릭대학교대학원,2005。
黃靖琦。「菩薩道與菩薩戒關係之研究:以漢譯《瑜伽師地論.戒品》為中心」。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民95。
劉美琴撰。「初期瑜伽行派於佛陀觀的發展:以《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菩提品》為中心之考察」。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95。
釋天襄。「《雜阿含經 受相應》初探:以藏本《瑜伽師地論》為會編之依據」。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1996。
釋性願撰。「《雜阿含經》『學相應』之研究:以《瑜伽師地論.攝事分》為主要考量依據」。碩士論文。圓光佛學研究所,民93。
釋傳德。「《雜阿含經.因緣相應》初探:以藏本《瑜伽師地論.攝事分〈緣起〉》初頌為彙編之依據」。畢業論文。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民87。
釋繼欣撰。「藏本《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念處相應』首頌初探」。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民85。
釋體韜。「六度四攝與《瑜伽論.戒品》之關係」。畢業論文。中華佛學研究所,民84。
權來順著。「古代インド佛教における觀想法:『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に說かれる十想とその背景に關する研究」。博士論文。東北大學,2003。

□會議論文
王惠雯。「大乘菩薩戒中的教育倫理:以《瑜伽師地論.戒品》為主之探討」。現代佛教學會論文發表會,2001年9月15日。
王孺童。「唐法成《瑜伽師地論釋》科」。杭州佛學院校慶十週年暨第六屆吳越佛教唯識研討會,2008年12月19日至21日。
侯坤宏。「印順法師對《瑜伽師地論》的一些看法」。《中國佛教會遷台六十週年:民國高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頁71-92。中國佛教會遷台六十週年:民國高僧學術研討會,中國佛教會主辦,各縣市佛教會協辦,2009年7月18日。
香象。「略論《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杭州佛學院校慶十週年暨第六屆吳越佛教唯識研討會,2008年12月19日至21日。
張景俊。「『瑜伽師地論』點吐口訣に關する一考察:口訣點の懸吐位置の細分と位置變異現象について」」。「日本學.敦煌學.漢文訓讀の新展開」國際學術會議,北海道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主辦,2004年9月1日至4日。
張景俊。「點吐의體系가符號의使用에미치는影響:『瑜伽師地論』點吐口訣을中心으로」。口訣學會第三回國際學術會議,2005年8月31日至9月4日。
榮新江,余欣。「敦煌寫本辨偽示例:以法成講《瑜伽師地論》學生筆記為中心」。「日本學.敦煌學.漢文訓讀の新展開」國際學術會議,北海道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主辦,2004年9月1日至4日。
趙東明。「析論《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對「說一切有部」語言觀的批判:以遁倫《瑜伽論記》記載的三個過失為中心」。《第八屆政大哲學系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第八屆政大哲學系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政治大學哲學系主辦,民94年6月8日。
橫山紘一。「玄奘三藏與〈瑜伽師地論〉」。大乘與東亞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陝西省社會科學院長安佛教中心與日本學術界,1996年8月30日至9月4日。
釋大寂。「《瑜伽師地論》神通觀之研究」。第十八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圓光佛學研究所主辦,民96年9月15日至16日。
釋大寂。「觀呼吸法門之比較:以《長部.大念處經》與《瑜伽師地論》為例」。第十九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法鼓佛教研修學院主辦,佛光大學佛教學院佛教學系、香光尼眾佛學院、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中華慧炬佛學會、元亨佛學研究所、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佛光大學宗教學系所、福嚴佛學院、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華嚴專宗研究所、圓光佛學研究所協辦,2008年9月20日。
釋安慧。「《瑜伽師地論》中『修』的探討」。2005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逢甲大學人社院、通識教育中心、教職員工佛學社主辦;逢甲大學藝術中心、普覺佛學社、台中市嗣雍齋國學社協辦,2005年10月22日至23日。
釋安慧。「《瑜伽師地論》中的煩惱雜染」。2006年南山佛教文化研討會,南山放生寺主辦,2006年10月20日至22日。
釋安慧。「《瑜伽師地論》中斷煩惱的實踐」。兩岸佛教慈善志業論壇暨教團、教理、教史學術研討會,中國佛教會主辦,臺灣各縣、市佛教會協辦,2008年7月12日至13日。
釋性廣。「『止觀綜合』與『定慧分別』——《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與《清淨道論》『定、慧』二品處理定慧二學之比較」。《第五屆「印順長老與人間佛教」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五屆「印順長老與人間佛教」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佛教弘誓學院聯合主辦,2004年4月24日至25日。
釋性願。「《雜阿含經》『學相應』之研究:以《瑜伽師地論.攝事分》為主要考量依據」。《第十四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會前論文集》。(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民92)。第十四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主辦,2003年9月6日至7日。
釋法照。「《瑜伽師地論》『無常偈』之研究」。《第十八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會前論文集》。(民96)。第十八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圓光佛學研究所主辦,民96年9月15日至16日。
釋惠敏。「A Study on Cre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hinese Buddhist Texts: With theYogācārabhūmi as a Case Study」。Electronic Buddhist Text Initiate, Korea,2001年。
釋惠敏。「從『聲聞地』的『種姓論』來看佛教倫理之若干特質」。《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頁29-47。第一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中華佛學研究所主辦;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東吳大學哲學系、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協辦,1990年1月12日至15日。
釋惠敏。「漢文電子佛典製作與運用之研究:以《瑜伽師地論》為例」。《華梵大學「覺之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頁207-217。華梵大學「覺之教育」學術研討會,教育部、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華梵大學,2000年10月28日。
釋惠敏。「漢文電子佛典製作與運用之研究:以『瑜伽師地論』為例」。佛學數位資源之應用與趨勢研討會,臺灣大學圖書館、佛學研究中心、東亞文明研究中心主辦;臺灣大學圖書館「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計畫辦公室承辦,2005年9月16日。
釋惠敏。「漢譯佛典語法之『相違釋』複合詞考察:以玄奘所譯《瑜伽師地論》為主」。漢譯佛典語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研討會,北京大學主辦,2009年8月2日至4日。
釋傳印。「『光明想』略探:以《瑜伽師地論》為主」。2005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逢甲大學人社院、通識教育中心、教職員工佛學社主辦,逢甲大學藝術中心、普覺佛學社、台中市嗣雍齋國學社協辦,2005年10月22日至23日。
釋慧開。「死亡經驗的解讀與詮釋:以《瑜伽師地論》為主之初探」。2009生命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臺灣大學哲學系、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主辦,國立臺灣大學生醫暨科技倫理、法律與社會中心協辦,2009年10月23日至25日。
釋慧開。「佛教臨終助念之理論建構芻議:以《瑜伽師地論》為主之初探」。第八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所主辦,2008年11月22日至23日。
釋慧開。「佛教臨終關懷與往生助念之理論建構芻議:以瑜伽師地論為主之初探」。2008年人間佛教學術研討會,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辦,南華大學、佛光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合辦,2008年3月14日至16日。

□期刊論文
Alex Wayman。「A Report on the Sravaka Bhumi and its Author(Asanga)」。《Journal of the Bihar Research Society》Vol.42 No.3-4(1956年1月1日):頁316-329。
Alex Wayman。「Book Review on Sakuma's Die Awraya-parivrtti/pararvtti-theorie in der Yogacarabhumi」。《JAOS》(1993)。
Alex Wayman。「Die Asrayaparivrtti-theorie in der Yogacarabhumi」。《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113 (1)(Jan-March, 1993):頁143-146。
Alex Wayman。「the sacittikā and acittikā bhūmi and the pratyekabuddhabhūmi(Sanskrit texts)」。《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5號=8卷1號(1960年1月25日):頁30-34(L)。
André Bareau。「Review of Analysis of the śrāvakabhūmi, by Alex Wayman」。《Journal Asiatique》vol. CCL (1)(1962年):頁149-152。
Arthur Link。「Shyh Daw-an's Preface to Sangharaska's Yogacarabhumis-utra and the Problem of Buddho-Taoist Terminology in Early Chinese Buddhism」。《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77 No.1(1957年1月1日):頁1-14。
Bhikkhu Huimin。「A Study on Cre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lecrinic Chinese Buddhist Text : With the Yogacarabhumi as a Case Study」。《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0卷2號=總100號(2002年3月1日):頁1032-1036。
C. Bendall and Poussin L. de la Vallee。「Bodhisattvabhumi. A text book of the Yogacara school」。《Museon》No.12(1911年1月1日):頁155-191。
C. Bendall and Poussin L. de la Vallee。「Bodhisattvabhumi. A text book of the Yogacara school」。《Museon》No.6(1905年1月1日):頁38-52。
C. Bendall and Poussin L. de la Vallee。「Bodhisattvabhumi. A text book of the Yogacara school」。《Museon》No.7(1906年1月1日):頁213-230。
Cecil Bendall and Poussin, Louis de la Vallee。「Bodhisattvabhumi:Sommaire et Notes」。《Le Museon》No.30(1911年1月1日):頁155-191。
DeleanuFlorin。「『聲聞地』の成立とその背景--部派歸屬をめぐって」。《東洋の思想と宗教》24號(2007年3月):頁1-12。
Florin Deleanu。「A Preliminary Study of An Shigao's Translation of the Yogācārabhūmi」。《關西醫科大學教養部紀要》17號(1997年):頁33-52。
Florin Deleanu。「Some Remarks on the Textual History of the śrāvakabhūmi」。《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研究紀要》5號(2002年3月31日):頁67-111(L)。
Hidenori S. Sakuma。「Die āśrayaparivtti-theorie in der Yogācārabhūmi」。《佛教學セミナー》54號(1991年10月30日)。
Hideomi Yaita。「On sārūpya and vairūpya in the Hetuvidyā of the Yogācārabhūm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1卷2期(2003年):頁899-895。
Huimin Bhikkhu; Christian Wittern; Aming Tu他。「A Study on Cre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oric Chinese Buddhist Text: with the Yogacarabhumi as a Case study」。《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0卷2號=通號100號(2002年3月):頁1036-1032。
Josho Kudo。「A Critical Study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Yogacara-bhumi」。《Bukkyo-gaku Kenkyu》31號(1975年1月1日):頁1-20。
Kairyu Shimizu。「A Study of Caitta in the Yogacara-bhumi (Continued)」。《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9卷2號(1981年1月1日):頁687-689。
Kairyu Shimizu。「A Study of Caitta in the Yogacara-bhumi (Continued)」。《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0卷2號(1982年1月1日):頁902-904。
Kairyu Shimizu。「A Study of Caitta in the Yogacara-bhum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8卷1號(1979年1月1日):頁162-163。
Kairyu Shimizu。「A Study of Savitarkadirbhumis trtiya caturthi pancamo ca' in the Yogacara-bhum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1卷1號(1982年1月1日):頁342-345。
Kairyu Shimizu。「A Study of Savitarkadirbhumis trtiya caturthi pancamo ca' in the Yogacara-bhumi(continue)」。《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2卷1號(1983年1月1日):頁214-217。
Katsube Takatoshi (with Hisao Takahashi and Yasuo Matsunami)。「The Sravakabhumi:Sanskrit Text, Analysis, and Japanese Translation, Part I」。《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3號(1981年1月1日):頁1-44。
Katsube Takatoshi (with Hisao Takahashi and Yasuo Matsunami)。「The Sravakabhumi:Sanskrit Text, Analysis, and Japanese Translation, Part II」。《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4號(1982年1月1日)。
Katsube Takatoshi (with Hisao Takahashi and Yasuo Matsunami)。「The Sravakabhumi:Sanskrit Text, Analysis, and Japanese Translation, Part III」。《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6號(1984年1月1日)。
Katsube Takatoshi (with Hisao Takahashi and Yasuo Matsunami)。「The Sravakabhumi:Sanskrit Text, Analysis, and Japanese Translation, Part IV」。《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7號(1985年1月1日)。
Katsube Takatoshi (with Hisao Takahashi and Yasuo Matsunami)。「The Sravakabhumi:Sanskrit Text, Analysis, and Japanese Translation, Part V」。《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8號(1986年1月1日)。
Katsube Takatoshi (with Hisao Takahashi and Yasuo Matsunami)。「The Sravakabhumi:Sanskrit Text, Analysis, and Japanese Translation, Part VI」。《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9號(1987年1月1日)。
Kazui Soma。「A Study of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Bodhisattva-bhum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4卷2號(1986年1月1日):頁772-777。
Kazunobu Matsuda。「Sanskrit Text of the Bodhisattvas Ten Stages in the Samdhinirmocana-sUtra--Based on the Kathamandu Fragment of the YogAcArabhUmi」。《佛教大學總合研究所紀要》4號:頁5-16。
Koichi Takahashi。「Book review: "Vasubandhu and the Yogacarabhumi: Yogacara Elements in the Abhidharmakosabhasya", by Robert Krizer」。《The Eastern Buddhist》Vol. 36 No.1/2(2004年1月1日):頁236-242。
Kritzer Robert。「On a Sūtra Quotation Common to the Yogācārabhūmi and the Abhidharmakośabhāy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89號=45卷1號(1997年3月):頁15-20(L)。
Kritzer Robert。「Preliminary Report on a Comparison of the Abhidharmakośabhāya and the Yogācārabhūm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97號=49卷1號(2000年12月20日):頁8-12(L)。
Kumarato Kawada。「On the Jishin-shou-engi as Found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Yogacara-bhum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6卷1號(1967年1月1日):頁6-15。
Matsunami Yasuo。「On the Sanskrit Manuscript of the "śrāvakabhūm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80號=40卷2號(1992年3月20日):頁29-34(L)。
Mikogami, Esho。「A Refutation of the Theory of Paramanu in the Yogacara-bhum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5卷2號(1967年1月1日):頁735-738。
Mukai, Akira。「Atita-anagata-dravyasad-vadah in the Yogacara-bhum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0卷2號(1972年1月1日):頁635-636。
Mukai, Akira。「Dravyasat and Prajnaptisat in the Yogacara-bhum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1卷2號(1973年1月1日):頁869-874。
Mukai, Akira。「On the Compilation of the Yogacara-bhumi and the Dates of Asang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9卷2號(1981年1月1日):頁680-686。
Mukai, Akira。「Sunyata in the Yogacara-bhum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2卷2號(1974年1月1日):頁900-907。
Nishi, Yoshio。「On the Three Vehicles in the Yogacara-bhumi-sas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7卷2號(1959年1月1日):頁666-673。
Ozawa, Kenju。「On the Cittotpada in the Yogacara-bhum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0卷1號(1981年1月1日):頁281-285。
Paul Demiéville。「La Yogācārabhūmi de Sagharaka」。《Bulletin de l' École Française d' Extrême-Orient》X L N (2)(1954年):頁339-436。
Paul Demieville。「Le Chapitre de la Bodhisattvabhumi sur la Perfection du Dhyana」。《Choix d'Etudes Bouddhiques》(1973年1月1日):頁300-319。
Paul Demieville。「Le Chapitre de la Bodhisattvabhumi sur la Perfection du Dhyana」。《Rocznik Orientalistyczny》No.21(1957年1月1日):頁109-128。
Robert Kritzer。「Preliminary Report on a Comparison of the Abhidharmakosabhasya and the Yogacarabhum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9卷1號=通號97號(2000年12月):頁499-495。
Robert Kritzer。「Quotations Common to the Yogācārabhūmi and the Abhidharmakośa-bhāsy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5卷1號(1996年12月):頁15-20。
Ryogon Fukaura。「The Conception of 'Yoga' in the Yogacara-bhumi-sas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2卷1號(1973年1月1日):頁121-129。
Shigeho Okada。「"prabheda"in the Abhidharmasamuccaya(AS)--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in the yogacarabhumi(Ybh)」。《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8卷1號(1989年12月):頁457-455。
Yashhiro Sueki。「A Study of the Bodhisattva-bhumi」。《Bukkyo-gaku Kenkyu》15號(1980年1月1日):頁37-52。
Yasuhiro Sueki。「Not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dhisattva-bhum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7卷2號(1979年1月1日):頁688-689。
Yoshiyasu Yonezawa。「Pratyekabuddhabhumi Sanskrit Text and Annotated Translation」。《三康文化研究所年報》29號(平成10年3月30日):頁9-25。
デレアヌフロリン(Florin Deleanu)。「『聲聞地』の成立とその背景:部派歸屬をめぐって」。《東洋の思想と宗教》24號(2007年3月25日):頁1-12。
三穗野英彥。「śrāvakabhūmiにおける四種所緣の關係について:遍滿所緣の位置づけに關する先行研究批判を中心として」。《哲學》53號(2001年10月25日):頁85-99(L)。
上田愉美子。「唯識學派における相續轉變差別(一):『瑜伽論』菩薩地を中心とした六波羅蜜說の展開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5卷2號(1987年)。
上杉隆英。「菩薩地真實義品における真實について」。《曹洞宗研究員研究紀要》19號(1987年7月1日):頁1-12(L)。
上海佛學書局。「瑜伽師地論科判編印序」。《佛學半月刊》207期(1940年6月16日):頁7。
上海佛學書局編輯部。「印贈瑜伽師地論敘緣起」。《佛學半月刊》203期(1940年4月16日):頁6-7。
大八木隆祥。「<學內學術研究發表會發表要旨>『大日經』三句ノ法門の先行思想について:『瑜伽論』菩提分品を中心に」。《大正大學大學院研究論集》26號(2002年):頁126-127。
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聲聞地研究會。「梵文聲聞地(19)第二瑜伽處(7)和譯.科文〔含梵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26號(2004年3月1日):頁75-119。
大勝。「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提要」。《海潮音》6卷9期(1925年11月6日):頁1。
大圓。「顯揚聖教論與瑜伽師地論比較觀:附按」。《海潮音》15卷6期(1934年6月15日):頁58。
小玉大圓。「『瑜伽論』戒品のチベット文註釋書類に見られる諸問題」。《佛教大學研究紀要》54號(1970年3月14日):頁117-129。
小谷信千代。「瑜伽師地論と大乘莊嚴經論」。《佛教學セミナー》32號(1980年10月30日):頁32-54。
小谷信千代。「瑜伽師地論に於ける緣起說と言葉」。《日本佛教學會年報》55號(1990年5月25日):頁27-41(L)。
小谷信千代。「瑜伽師地論の大乘莊嚴經論に對する先行性に關して」。《日本西藏學會會報》26號(1980年3月31日):頁6-8。
小谷信千代。「瑜伽師地論本地分に見られるアーラヤ識緣起說の萌芽」。《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5卷1號=總49號(1976年12月25日):頁168-169。
小峰彌彥。「『瑜伽論』における止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4卷2號=總48號(1976年3月31日):頁212-214。
小島惠見。「瑜伽師地論の作者」。《無盡燈》14卷12號。
小澤憲珠。「『瑜伽論』の三種戒」。《佛教文化研究》39號(1994年3月1日):頁53-64。
小澤憲珠。「唯識の經典と名著--解深密經 唯識二十論 攝大乘論 唯識三十頌 瑜伽師地論 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述記 中邊分別論 大乘莊嚴經論 (特集 〈唯識〉入門--悟りへの道を說く佛教の心理學)」。《大法輪》68卷5號(2001年5月):頁76-81。
小澤憲珠。「菩薩と五明處:瑜伽論を中心として」。《大正大學研究紀要. 佛教學部.文學部》65號(1980年3月1日):頁65-84。
小澤憲珠。「菩薩と神道:瑜伽論における」。《三康文化研究所所報》13號。
小澤憲珠。「瑜伽論における三十七菩提分法」。《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3卷2號=總46號(1975年3月31日):頁231-234。
小澤憲珠。「瑜伽論における三十七菩提分法」。《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6號=23卷2號(1975年3月31日):頁231-234。
小澤憲珠。「瑜伽論における法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8卷2號=總56號(1980年3月31日):頁204-206。
小澤憲珠。「瑜伽論における法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6號=28卷2號(1980年3月31日):頁204-206。
小澤憲珠。「瑜伽論における發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0卷1號=總59號(1981年12月31日):頁281-285。
山下香織。「菩薩戒羯磨文.瑜伽師地論(卷の第41)」。《佛教戒律研究》1號(平成5年2月20日):頁40-。
山本和彥。「『瑜伽師地論』とダルマキールティにおける直接知覺」。《宗教研究》61卷4輯(1988年):頁150-151。
山部能宜,藤谷隆之,原田泰教。「共同研究 馬鳴の學派所屬について:Saundaranandaと『聲聞地』の比較研究(1)」。《佛教文化》12號(2002年3月):頁1-65。
山部能宜。「『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善惡因果說の一側面:いわゆる『色心互熏』說を中心として」。《日本佛教學會年報》65號(2000年3月):頁127-146(L)。
山部能宜。「種子の本有と新熏の問題について」。《日本佛教學會年報》54號(1989年1月1日):頁43-58。
山部能宜。「種子の本有と新熏の問題について」。《佛教學研究》47期(1991年3月31月):頁93-112。
川田熊太郎。「菩薩地に於ける根本真理の追求」。《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號=3卷1號(1954年9月25日):頁68-73。
川田熊太郎。「瑜伽論の自身所有緣起」。《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6卷1號=總31號(1967年12月25日):頁6-15。
工藤成性。「『瑜伽師地論』の成立に關する私見」。《佛教學研究》31號(1975年11月10日):頁1-20。
中村元。「Yogācāra--《瑜伽行》か?《瑜伽師》か?--」。《東方》9期(1993年):頁72-75。
尹幸舜。「日本訓點資料에서 본韓國角筆點吐釋讀口訣資料의口訣字에 대해서:瑜伽師地論을中心으로」。《일본문학연구》9冊2號(2008年10月):頁233-254。
尹幸舜。「韓日의 漢文讀法에 나타나는 符號의 形態에 대한 研究 -初雕大藏經 瑜伽師地論을 中心으로」。《동아시아고대학》12集(2005年12月):頁169-191。
尹幸舜저。「漢文讀法에 쓰여진 韓國의 角筆符號口訣과 日本의 오코토點의 비교- 『瑜伽師地論』의 點吐口訣과 文字口訣을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10輯(2003年2月):頁79-113。
井ノ口泰淳。「西域出土の梵文瑜伽論集」。《龍谷大學論集》381號(1966年7月25日):頁2-15(L)。
天本昭好。「『瑜伽論』における慈悲と戒律」。《佛教戒律研究》1號(平成5年2月20日):頁80-。
天本昭好。「大乘戒の變遷と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律儀戒の比丘戒との關連」。《佛教戒律研究》1號(平成5年2月20日):頁12-13。
太田久紀。「『瑜伽論』における相續性について」。《研究紀要》3號(1969年3月1日):頁1-8。
太虛講;默庵錄。「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品講錄」。《海潮音》3卷11/12期(民12年2月):頁1-14。
孔祥玲。「"菩薩唯識止觀"之操作淺探:以《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為範圍」。《宗教學研究》2003年4期(2003年):頁124-128。
孔祥玲。「《瑜伽師地論》的種姓思想:以"聲聞地"與"菩薩地"為範圍」。《求索》2004年第1期(2004年):頁158-160。
木村高尉。「聲聞地梵文の欠落とその補填」。《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0卷2號=總號80號(1992年1月1日):頁165-168。
毛利俊英。「『聲聞地』の止觀」。《龍谷大學大學院紀要 文學研究科》10號(1989年3月22日):頁37-54。
毛利俊英。「『聲聞地』の修行道」。《龍谷大學大學院紀要》8號(1987年3月22日):頁17-33。
毛利俊英。「『聲聞地』の修行道體系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5卷2號=總70號(1987年3月25日):頁71-73(L)。
毛利俊英。「聲聞地第三喻伽處和譯(1)」。《龍谷大學大學院佛教學研究室年報》2號(1986年4月):頁38-32。
王堯,陳踐。「敦煌本《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藏漢對照詞彙考詮校錄」。《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86年2期(1986年)。
王堯,陳踐。「敦煌本《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藏漢對照詞匯考詮」。《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研究通訊》1986年3期(1986年)。
加藤弘二郎。「『唯識』という文脈で語られる影像:『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と『聲聞地』の比較檢討を通して」。《インド哲學佛教學研究》9號(2002年9月20日):頁53-65(L)。
加藤利生。「『瑜伽師地論』に見られる法處所攝色の取り扱かい」。《印度學佛教學研究》88號=44卷2號(1996年3月20日):頁24-28。
加藤利生。「『瑜伽師地論』に見られる瑜伽行派の極微論の特色」。《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5卷2號=總70號(1987年3月25日):頁80-82(L)。
加藤利生。「瑜伽師地論見法所攝法の色取扱」。《印度學佛教學研究》88期= 44卷2期(1996年):頁24-28。
加藤均。「Hidenori S. Sakuma, Die āśrayaparivtti-Theorie in der Yogācārabhūmi」。《佛教學セミナー》54號(1991年10月30日):頁86-91。
古正美。「定義大乘及研究佛性論上的一些反思」。《佛學研究中心學報》3期(1998年7月):頁21-76。
古泉壽。「敦煌本瑜伽師地論分門記の一本」。《四天王寺女子短期大學研究紀要》2號(1960年)。
古坂紘一。「『瑜伽師地論』に見る因中有果論批判:その思想史的意義」。《大阪教育大學紀要. 1, 人文科學》49卷2號(2001年1月):頁133-147。
古坂紘一。「『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攝受品に見る攝受と方便」。《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7卷2號=通號117號(2009年3月):頁1008-1003。
古坂紘一。「『瑜伽師地論菩薩地』の最終章をめぐって」。《大阪教育大學紀要. I人文科學》44卷2號(1996年2月):頁117-129。
古坂紘一。「インド大乘佛教における菩薩行の社會的一側面:『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生品』.『攝受品』における」。《大阪教育大學紀要. II社會科學.生活科學》34卷2號(1985年12月日):頁89-102。
古坂紘一。「大乘と攝大乘の語義に關する瑜伽論と莊嚴經論等の所說」。《日本西藏學會會報》43號(1998年3月31日):頁13-22。
古坂紘一。「菩薩の特徴について:『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菩薩相品』における」。《密教文化》151號(1985年12月21日):頁62-73(L)。
古坂紘一。「菩薩の特徴について:『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菩薩相品』における」。《密教文化》152號(1985年12月21日):頁41-61。
古坂紘一。「藏梵漢佛典の比較對照研究に關する私見:特に『菩薩地』功德品をめぐって」。《論集》30號(2003年):頁33-47。
巨贊法師(萬均)。「《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提要」。《獅子吼月刊》1卷2期(1941年)。
平野修。「第五.第六菩薩地に對する世親註の骨格」。《佛教學セミナー》17號。
「本市佛化消息:成都佛學院請劉洙源講瑜伽戒品」。《佛化旬刊》111期(1928年5月26日):頁6。
本村耐樹。「『大乘莊嚴經論』『述求品』と『菩薩地』『真實義品』の關係」。《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7卷2號=通號117號(2009年3月):頁1002-997。
本村耐樹。「『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中菩薩地』における依他起性の生起」。《東海佛教》53號(2008年3月):頁128-114。
本村耐樹。「『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vastuとnimittaの關係:三性說との關係にお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4卷1號=通號107號(2005年12月):頁461-458。
末木康弘。「『瑜伽論聲聞地』における戒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8卷2號=總56號(1980年3月31日):頁144-145。
末木康弘。「『瑜伽論聲聞地』における戒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6號=28卷2號(1980年3月31日):頁144-145。
末木康弘。「bodhisattvabhūmi成立過程の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4號=27卷2號(1979年3月31日):頁186-187。
末木康弘。「瑜伽論における隨煩惱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9卷2號=總58號(1981年3月31日):頁67-69(L)。
田上太秀。「瑜伽論における菩提心說:菩薩地を中心にして」。《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1號(1971年3月):頁46-69。
矢板秀臣。「『聲聞地』『根律儀』節における分別(vikalpa)について」。《成田山佛教研究所紀要》26號(2003年2月28日):頁151-185。
矢板秀臣。「『聲聞地』における三量說」。《大正大學綜合佛教學研究所年報》11號(1989年):頁78-85。
矢板秀臣。「法稱の二證因(自性因/結果因)と瑜伽論因明」。《佛教學》45號(2003年12月20日):頁31-46(L)。
矢板秀臣。「菩薩の布施:『菩薩地』布施品の研究」。《成田山佛教研究所紀要》31號(2008年):頁157-207。
矢板秀臣。「瑜伽論の因明:梵文テキストと和譯」。《成田山佛教研究所紀要》15號(1992年3月28日):頁505-576。
矢板秀臣。「瑜伽論因明におけるsārūpyaとvairūpya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02號=51卷2號(2003年3月20日):頁134-136(L)。
矢板秀臣。「瑜伽論因明におけるsarupyaとvairupya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1卷2號(2003年3月20日):頁899-895。
石川美惠。「敦煌本『瑜伽師地論.聲聞地』(3):ペリオ蒐集寫本:目錄No.836校訂」。《東洋大學大學院紀要 文學研究科》31號(1995年2月28日):頁242-231(L)。
石川美惠。「燉煌本『瑜伽師地論.聲聞地』(1):S641,642校訂」。《東洋大學大學院紀要 文學研究科》29號(1993年2月27日):頁166-152(L)。
石川美惠。「燉煌本『瑜伽師地論.聲聞地』(2)」。《東洋大學大學院紀要 文學研究科》30號(1994年2月28日):頁152-139(L)。
吉田道興。「『瑜伽師地論義演』について(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0卷2號=總60號(1982年3月31日):頁391-394。
吉田道興。「『瑜伽師地論義演』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9卷2號=總58號(1981年3月31日):頁234-236。
吉田道興。「『瑜伽論記』唯識論者考:特に遠法師と融法師との斷結をめぐっ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8卷2號=總56號(1980年3月31日):頁301-304。
吉田道興。「唐代唯識諸家の『唯識』論考:解深密經疏と瑜伽論記を中心に」。《曹洞宗研究員研究生研究紀要》10號。
吉田道興。「瑜伽論義演と瑜伽論分門記の科段(承前)」。《宗教研究》55卷3輯(1982年):頁128-129。
吉田道興。「瑜伽論義演と瑜伽論分門記の科段」。《宗教研究》250號。
吉田道興。「續『瑜伽師地論義演』研究」。《曹洞宗研究員研究生研究紀要》13號(1981年):頁137-147。
向井亮。「『瑜伽師地論』の攝事分と『雜阿含經』:『論』所說の<相應アーガマ>の大網から『雜阿含經』の組織復原案まで 附 『論』攝事分―『經』對應關係一覽表」。《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33卷2號(1985年1月31日):頁1-41。
向井亮。「『瑜伽論』に於ける過去未來實有論に就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0卷2號=總40號(1971年12月31日):頁140-141。
向井亮。「『瑜伽論』に於ける實有と假有に就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1卷2號=總42號(1972年3月31日):頁362-367。
向井亮。「『瑜伽論』の成立とアサンガの年代」。《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9卷2號=總58號(1981年3月31日):頁198-204。
向井亮。「『瑜伽論』の空性說『小空經』との關連にお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2卷2號=總44號(1974年3月31日):頁368-375。
向井亮。「『瑜伽論』の緣起說と『因緣相應』の教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2卷2號=總64號(1984年3月25日):頁86-89(L)。
向井亮。「『瑜伽論』の緣起說と『因緣相應』の教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64號=32卷2號(1984年3月25日):頁86-89(L)。
向井亮。「『顯揚聖教論』と『瑜伽師地論』」。《佛教學》8號(1979年10月25日):頁39-68。
合田秀行。「初期瑜伽行派の形成過程に關する一考察 ─『聲聞地』の瑜伽師 Yogācāra を中心として」。《研究紀要》57號(1999年)。
合田秀行。「初期瑜伽行派の形成過程に關する一考察:『聲聞地』の瑜伽師yogācāraを中心として」。《研究紀要(日本大學文理學部人文科學研究所)》57號(1999年):頁1-17。
宇井伯壽。「瑜伽論思所成地の資料」。《宗教學紀要》4號。
守培。「瑜伽菩薩戒本之考究」。《海潮音》66卷5期(民74年5月):頁26-33。
池田道浩。「『菩薩地』『真實義品』における二つのvastu」。《印度學佛教學研究》89號=45卷1號(1997年3月):頁151-153(L)。
김선영(Kim Sun-young)저。「『유가사지론』 점토석독구결 해독 연구(12)- 권8, 16:18~18:04 부분을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16輯(2006年2月):頁317-336。
김성주(Kim Seong Ju)저。「『유가사지론』점토석독구결 해독 연구(6) - 권8, 10:12-11:23 부분을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14輯(2005年2月):頁213-232。
김천학 ( Chun Hak Kim )。「『유가사지론』 점토석독구결 해독 연구(10) -권8, 14:09-15:05 부분을 중심으로-」。《구결연구》15권(2005年):頁317-328。
김천학(Kim Chun-Hak)저。「『유가사지론』점토석독구결 해독 연구(10)- 권8, 14:09-15:05 부분을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15輯(2005年8月):頁283-294。
舟橋尚哉。「十二分教と三藏.二藏との相攝關係について:『大乘莊嚴經論』『大乘阿毘達磨集論』『瑜伽論』を中心として」。《大谷學報》57卷3號=總215號(1977年11月30日):頁27-39。
西義雄。「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三乘:特に聲聞地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7卷2號=通號14號(1959年3月):頁666-673。
佐久間秀範。「『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轉依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9卷1號=總號77號(1990年12月20日):頁(66)-(74)。
佐久間秀範。「『瑜伽師地論』に見られる成佛の可能性のない眾生」。《哲學.思想論集》32號(2007年3月30日):頁130-156。
佐伯定胤著;演培節譯。「瑜伽師地論解題」。《海潮音》34卷3期(民42年3月):頁19-21。
李志強。「瑜伽師地論資料庫:電子佛典製作與運用之研究」。《人生雜誌》245期(2004年1月1日):頁44-46。
李圓淨。「瑜伽師地論序」。《佛學半月刊》203期(1940年4月16日):頁6。
李丞宰,安孝卿저。「角筆 符號口訣 資料에 대한 조사 연구 - 誠庵本『瑜伽師地論』卷第5와 卷第8을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9輯(2002年8月):頁115-145。
李萬(Lee Man)저;金吉雄사회;申賢淑,康東均토론。「道倫의 瑜伽師地論記에 관한 資料的인 性格과 그 唯識思想」。《新羅文化祭學術發表會論文集》14輯(1993年2月):頁93-117。
町田甲一。「法隆寺塔本塑像の追加時と新發見の『瑜伽師地論』の納入時について」。《日本歷史》444號(1985年5月):頁80-83。
남풍현 (Pung Hyun Nam)。「고려본 (高麗本) 유가사지론의 (瑜伽師地論) 석독구결에 (釋讀口訣) 대하여」。《동방학지》81冊(1993年):頁115-181。
남풍현。「특집호 : 고려시대 석독구결의 표기법에 대한 연구 ; 『유가사지론(瑜伽師地論)』( 권20 ) 석독구결의 표기법과 한글 전사」。《구결연구》3권(1998年):頁253-336。
岡田行弘。「『瑜伽師地論』獨覺地の成立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0卷1號=總59號(1981年12月31日):頁128-129。
岡田繁穗。「『阿毘達磨集論』における佛德の記述:『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との比較」。《インド哲學佛教學研究》2號(1994年9月30日):頁19-35(L)。
林佳蓉。「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之研究」。《華夏學報》35期(民89年12月):頁15395-15415。
林崇安。「《瑜伽師地論》介紹(大綱)」。《法光》160期(2003年1月1日):頁4。
林崇安。「《瑜伽師地論》內的異義及其編成」。《法光》158期(2002年11月1日)。
林崇安。「《瑜珈師地論》和《顯揚聖教論》的內容架構及其編成」。《法光學壇》6期(2002年1月1日):頁59-73。
林崇安。「從『菩薩地』來看菩薩道」。《內觀雜誌》(2004年1月1日)。
林遠凡(錄)。「瑜伽師地論」。《佛教居士林特刊》39期(1937年1月15日):頁2。
松本成裕。「『瑜伽師地論』に見られる身表色」。《印度學佛教學研究》84號=42卷2號(1993年3月25日):頁185-187(L)。
松本成裕。「尋伺に關する一考察:瑜伽師地論意地を中心にして」。《佛教大學大學院紀要》23號(1995年3月1日):頁18-35(L)。
松田和信。「*Yogacarabhumi-vyakhyaにおけるアーラヤ識とマナスの教證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0卷2號=總60號(1982年3月31日):頁160-161。
松田和信。「『瑜伽論』『攝異門分』の梵文斷簡」。《印度哲學佛教學》9號(1994年10月30日):頁90-108。
松田和信。「『解深密經』における菩薩十地の梵文資料:『瑜伽論』『攝決擇分』のカトマンドゥ斷片より」。《佛教大學總合研究所紀要》2號(1995年3月14日):頁59-77(L)。
松田和信。「ダライラマ13世寄贈の一連のネパール系寫本について:『瑜伽論』『攝決擇分』梵文斷簡發見記」。《日本西藏學會會報》34號(1988年3月31日):頁16-20。
松田和信。「菩薩地所說のānulomikopāyaについて:三性三無性說との關連にお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8卷2號=總56號(1980年3月31日):頁142-143。
松濤泰雄。「On the Sanskrit Manuscript of the "Sravakabhum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0卷2號(1992年)。
武邑尚邦。「瑜伽師地論成立問題考」。《龍谷學報》328號(1940年7月1日):頁51-80。
法舫。「瑜伽師地論記者人名考」。《海潮音》13卷3期(1932年3月15日):頁73-76。
金子寛哉。「『瑜伽師地論』と『群疑論』」。《佛教論叢》43號(1999年1月1日):頁37-44。
金永萬저。「『瑜伽師地論』의 "由-"와 "如-"의 讀法에 대하여」。《口訣研究》6輯(2000年12月):頁41-59。
金倉圓照。「瑜伽論聲聞地の原典」。《鈴木學術財團年報》14號(1977年10月)。
金剛。「法的目的性:以《瑜伽師地論》為中心的考察」。《理論界》2009年2期(2009年2月):頁96-98。
金輪。「玄奘法師與"瑜伽師地論"」。《弘化月刊》191期(1957年4月25日):頁12-14。
長部日出雄。「實說.西遊記の深遠-反時代的教養主義のすすめ-三藏法師,大唐西域記,瑜伽師地論」。《新潮45》16卷9號(1997年9月):頁128-138。
阿姜查。「讀瑜伽師地論記略」。《香港佛教》14號(1961年)。
阿部貴子(宏貴)。「『聲聞地』の成立背景をめぐる一考察:『第一瑜伽處』とSaundaranandaの比較を通して」。《智山學報》54輯(2005年3月):頁235-259。
阿部貴子。「『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止.舉.捨について」。《智山學報》57輯(2008年3月):頁21-40。
阿部貴子。「Practice of Wakefulness:ālokasaā in the śrāvakabhūmi」。《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05號=53卷1號(2004年12月20日):頁1-3(L)。
阿部貴子。「光の瞑想--『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覺寤瑜伽とaloka-samjnaについて」。《密教學研究》36號(2004年3月):頁1-19。
阿部貴子。「堪能性karmanyataについて--『聲聞地』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7卷1號=通號116號(2008年12月):頁384-379。
阿部寛貴。「『菩薩地』『發心品』の一考察」。《大正大學大學院研究論集》25號。
前田亮道。「瑜伽論における國王論」。《天台學報》48號(2005年度):頁7-13。
前田崇。「『瑜伽論』中,ābhiprāyikārthagāthānirdeś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0卷2號=總號80號(1992年3月20日):頁169-172。
前田崇。「『瑜伽論』梵文研究--八種虚妄分別を中心に」。《天台學報》47號(2004年度):頁1-8。
前田崇。「瑜伽論梵文研究:ābhiprāyikārthagāthānirdeśa(釋意趣義伽他)」。《文化》55卷1.2號(1991年9月):頁101-71。
南亭。「讀瑜伽師地論記略」。《香港佛教》14期(民50年7月):頁5-6。
南豐鉉저。「『瑜伽師地論』(卷20) 釋讀口訣의 表記法과 한글 轉寫」。《口訣研究》3輯(1998年6月):頁253-336。
南懷瑾。「瑜伽師地論簡介」。《菩提樹》192期(民57年11月8日):頁33。
洪鴻榮。「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止觀の構造:遍滿所緣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03號=52卷1號(2003年12月20日):頁123-125(L)。
相馬一意。「『菩薩地』真實義章試譯」。《南都佛教》55號(1986年3月):頁105-126(L)。
相馬一意。「梵文和譯『菩薩地』(1):種姓の章、發心の章」。《佛教學研究》42號(1986年5月10日):頁1-26(L)。
相馬一意。「梵文和譯『菩薩地』(2):自利.利他の章」。《佛教學研究》43號(1987年6月30日):頁20-43(L)。
相馬一意。「勝義存在について:特に『菩薩地』のvastuと『寶性論』のtathāgata-garbhaをめぐって」。《佛教學研究》41號(1985年6月20日):頁1-19(L)。
相馬一意。「菩薩地の隨煩惱(upakleśa)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72號=36卷2號(1988年3月25日):頁344-351。
相馬一意。「菩薩地第1章の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68號=34卷2號(1986年3月25日):頁304-309。
韋達。「瑜伽師地論英譯 (五識身相應地)」。《法相學會集刊》2輯(1973年6月):頁1-10。
原田和宗。「『瑜伽師地論』『有尋有伺等三地』の緣起說(1):テキストと和譯」。《九州龍谷短期大學紀要》50號(2004年3月12日):頁141-179。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法音》2004年第6期(2004年)。
唐大圓。「結念法七讀瑜伽師地論偈」。《海潮音》10卷12期(1930年1月20日):頁11。
唐大圓講;願航筆記。「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講錄」。《海潮音》9卷4期(1928年5月9日):頁30-34。
唐大圓講;願航筆記。「瑜伽師地論真實品講錄(續四期)」。《海潮音》9卷5期(1928年6月7日):頁11-16。
姬覺彌。「瑜伽師地論敘」。《佛學半月刊》212期(1940年9月1日):頁4-7。
宮本正尊。「聲聞の學と佛菩薩の學(完)」。《哲學雜誌》558號(1933年8月1日):頁48-78。
徐民旭(Seo Minuk)저。「‘如’에 호응하는 점토에 대하여-『유가사지론』 권5ㆍ8을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13輯(2004年8月):頁175-220。
神子上惠生。「Analysis of the śrāvakabhūmi Manuscript by Alex Wayman」。《佛教學研究》21號(1964年10月30日):頁48-54。
神子上惠生。「菩薩地におけるvyavasthānaの概念」。《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6號=8卷2號(1960年3月30日):頁140-141。
神子上惠生。「菩薩地における自性分別svabhavavi kalpa」。《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3號(1964年6月)。
神子上惠生。「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サーンキャ說批判」。《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5號(1966年5月25日):頁91-94。
神子上惠生。「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外教說批判」。《佛教學研究》25/26號(1968年5月15日):頁251-260。
神子上惠生。「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言葉と意味」。《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14號(1975年10月30日):頁46-55。
神子上惠生。「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種子の問題」。《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4號(1965年5月5日):頁118-121。
神子上惠生。「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認識と言葉」。《龍谷大學論集》407號(1975年10月20日):頁28-35(L)。
神子上惠生。「瑜伽師地論に於ける極微說批判」。《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5卷2號=總30號(1967年3月31日):頁261-264。
神子上惠生。「瑜伽論(戒品)における罪と懺悔」。《佛教學》18號(1984年):頁68-72。
高木訷元。「瑜伽疏と陳那との關係再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3卷2號=總26號(1965年3月31日):頁77-83。
高崎正芳。「瑜伽師地論の宴坐宴默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5卷2號=總50號(1977年3月31日):頁88-95。
高橋尚夫,松濤泰雄,勝部隆敏。「梵文聲聞地:初瑜伽處中,趣入地 和譯.科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4號(1982年3月1日):頁260-286。
高橋尚夫,松濤泰雄。「梵文聲聞地:初瑜伽處中種姓地,和譯.科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3號。
高橋晃一。「『菩薩地』における『分別(vikalpa)から生じるvastu』の解釋の展開について」。《佛教文化研究論集》5號(2001年3月):頁51-73。
高橋晃一。「Vastu in the Tattvārtha Section of the Bodhisattvabhūmi and the Viniścayasagrahaī」。《印度學佛教學研究》98號=49卷2號(2001年3月20日):頁39-41(L)。
高橋晃一。「Why was the Manusyakasutra cited in the Bodhisattavabhumi?: an example of a shared scripture in the abhidharma and Yogacara philosophy (Proceedings (3) of the fifty-ninth congress held at Aichigakuin University) = 『菩薩地』に引用されるManusyakasutra--アビダルマと瑜伽行派に共通する『阿含經典』の一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7卷3號=通號118號(2009年3月):頁1229-1235。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の原典研究(1):五識身相應地第一の和譯」。《立正大學大學院佛教學論集》16號。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の原典研究(2):意地第二の和譯(その1)」。《立正大學大學院佛教學論集》17號。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心所說の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8卷1號=總55號(1979年12月31日):頁162-163。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方便善巧波羅蜜說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7卷1號=總號73號(1988年1月1日):頁50-56。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聲聞道と菩薩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5卷2號(1997年3月):頁719-724。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の心所法:特に不定心所について」。《大崎學報》134號(1981年3月31日):頁29-50。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の心所法(三)」。《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0卷2號=總60號(1982年3月31日):頁395-397。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の原典研究(Ⅲ):意地第2の和譯(その2)」。《大崎學報》140號(1985年12月20日):頁9-28(L)。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の菩薩地に關する一考察--十三住階位說再考」。《日蓮教學研究所紀要》20號(1993年3月):頁705-721。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の諸法相の研究(一):序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3卷2號=總66號(1985年3月25日):頁482-?。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の聲聞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91號=46卷1號(1997年12月20日):頁179-184。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心所法の研究」。《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9卷2號=總58號(1981年3月31日):頁205-207。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有尋有伺等三地の研究(一):十六異論に關する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1卷1號=總61號(1982年12月25日):頁342-345。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有尋有伺等三地の研究(二):煩惱の三界五部分別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2卷1號=總63號(1983年12月25日):頁214-217。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菩薩地における女人成佛の構造について--階位說との關連において」。《日本佛教學會年報》56號(1991年5月):頁201-211。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菩薩地における佛陀觀に關する所說の一考察--その方向性について」。《日本佛教學會年報》53號(1988年3月25日):頁67-77。
清水海隆。「『瑜伽論』と『解深密經』とにおける波羅密說の相違點をめぐって」。《大崎學報》143號(1987年6月30日):頁30-41。
清水海隆。「『瑜伽論』の戒說について」。《大崎學報》139號(1985年6月30日):頁155-164。
清水海隆。「『瑜伽論』を中心とした中期大乘佛教の波羅蜜說の展開について」。《宗教研究》60卷4輯=總號271號(1987年1月1日):頁173-174。
清水海隆。「『瑜伽論』菩薩地に見られる菩薩思想の考察(2) -- 行品所說との關連性について」。《法華文化研究》15號(1989年3月1日):頁53-62。
清水海隆。「中期大乘佛教における菩薩思想について(一):『瑜伽論』菩薩地に見られる菩薩思想の考察(1)」。《大崎學報》141號(1986年6月30日):頁66-83。
清水海隆。「中期大乘佛教における菩薩思想について(二):『瑜伽論』菩薩地を中心とした六波羅蜜說の展開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5卷2號=總70號(1987年3月25日):頁74-79(L)。
清水海隆。「中期大乘佛教における菩薩思想について(三):菩薩地所說の階位說から見た菩薩行構造に關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78號=39卷2號(1991年3月20日):頁69-74。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の四菩薩行說:その菩提分法行所說について」。《立正大學短期大學部紀要》26號(1990年):頁19-30。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の菩薩地に關する一考察:十三住說と發心」。《宗教研究》67卷4輯=總號299號(1994年):頁186-188。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の菩薩行について」。《宗教研究》59卷4輯=總號267號(1986年):頁172-173。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の菩薩思想:本地分における修行道と階梯の構造的理解」。《宗教研究》65卷4輯=總號291號(1992年):頁213-214。
清水海隆。「『瑜伽論』に見る菩薩階位と聲聞階位:菩薩地住品の所說を據り所として」。《宗教研究》68卷4輯=總號303號(1995年):頁235-236。
清水海隆。「『瑜伽論』の波羅蜜說について」。《宗教研究》61卷4輯=總號275號(1988年):頁153-154。
清水海隆。「『瑜伽論』菩薩地に見られる菩薩思想の考察(2):行品所說との關連性について」。《法華文化研究》15號(1989年):頁53-62。
박준석(Park Jun Seok)저。「『유가사지론』점토석독구결 해독 연구(7)- 권8, 12:01~12:16 부분을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15輯(2005年8月):頁245-257。
박진호(Park Jin-ho) 저。「『유가사지론』 점토석독구결 해독 연구(2)- 권8, 04:11-05:17 부분을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12輯(2004年2月):頁215-232。
現銀谷史明。「『瑜伽師地論』『サマーヒタ地』における根本七種作意についての一考察」。《東洋大學大學院紀要 文學研究科》31號(1995年2月28日):頁280-268(L)。
郭麗娟。「遁倫《瑜伽論記》三處"交錯注釋"文略探」。《中華佛學學報》7期(1994年7月):頁77-88。
陳一標。「阿賴耶識的性格與成立因緣:以《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為線索」。《玄奘學報》4期(2004年10月1日):頁55-88。
陳重文譯述。「《空相應緣起隨順法經》之瑜伽師地論釋(一)"上慢"」。《新雨月刊》41期(1991年1月)。
陳重文譯述。「空相應緣起隨順法經之瑜伽師地論釋(二)"甚深"」。《新雨月刊》42期(1991年2月)。
陳重文譯述。「空相應緣起隨順法經之瑜伽師地論釋(三)"甚深"」。《新雨月刊》43期(1991年3月)。
陳重文譯述。「於五受陰平等捨住正念正智經之瑜珈師地論釋"勝利"(一)」。《新雨月刊》48期(1991年8月)。
陳重文譯述。「於五受陰平等舍住正念正智經之瑜伽師地論釋"勝利"(二)」。《新雨月刊》50期(1991年10月)。
陳重文譯述。「於五受陰平等捨住正念正智經之瑜伽師地論釋"勝利"(三)」。《新雨月刊》52期(1991.12)。
陳清惠。「《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契經事擇攝〉導讀」。《法光》95期(1997年8月1日)。
陳清惠。「從《瑜伽師地論》的『所緣』理論看《雜阿含經》的禪修特質」。《法光》186期(2005年3月1日)。
陳瓊璀。「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思所成地體義伽他經論對照-上-」。《志蓮文化集刊》2期(民95年7月):頁59-131。
陳瓊璀。「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思所成地體義伽他經論對照-下-」。《志蓮文化集刊》3期(2007年7月):頁37-41+43-132。
堀內俊郎。「『釋軌論』における三三昧:『聲聞地』との比較を通じて」。《インド哲學佛教學研究》11號(2004年3月20日):頁57-70(L)。
堀池春峰。「光明皇后御願瑜伽師地論の書寫について」。《南都佛教》1號(1954年11月3日):頁97-106。
勞政武。「佛說君王學——《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一『世尊答出愛王問』釋義」。《能仁學報》4期(1995年12月30日):頁263-285。
勝又俊教。「玄奘門下の瑜伽論研究」。《宗教學紀要》5號。
勝又俊教。「瑜伽論記に關する二、三の問題」。《佛教研究》2卷4號。
勝本華蓮。「CariyāpiakahakathāとBodhisattvabhūmi:パーリ註釋書にみられる瑜伽行派の思想」。《佛教研究》34號(2006年3月1日):頁173-192。
勝呂信靜。「『瑜伽論』攝決拓分における五事.三性說」。《立正大學大學院紀要》1號(1985年2月28日):頁1-20。
勝呂信靜。「唯識說における緣起の思想:『瑜伽論』本地分の所說を中心にして」。《大崎學報》135號(1982年1月31日):頁205-227。
勝呂信靜。「瑜伽論の成立に關する私見」。《大崎學報》129號(1976年12月):頁1-50。
勝呂信靜著;許洋主譯。「瑜伽佛教」。《諦觀》51期(1987年10月):頁137-160。
勝部隆敏,高橋尚夫,松濤泰雄。「梵文聲聞地 -- 初瑜伽處中種姓地,和譯.科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3號(1981年3月1日):頁185-228。
勝部隆敏。「梵文聲聞地」。《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通號4號(1982年3月):頁1-27(L)。
富田生久。「瑜伽論の戒波羅蜜について」。《佛教論叢》19號(1975年10月1日):頁154-。
富貴原章信。「瑜伽論五難六答:無性有情について」。《佛教學研究》31號(1975年11月10日):頁21-37。
惠敏。「《月喻經》について:《瑜伽師地論》の關係部分を中心として」。《佛教文化》20號(1989年):頁19-29。
惠敏。「『聲聞地』における『資糧論』の三重構造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75號=38卷1號(1989年12月):頁73-75(L)。
惠敏。「『聲聞地』の『不住種姓』について」。《佛教文化》27號(1991年1月):頁48-68(L)。
惠敏。「『聲聞地』の『種性』について」。《佛教學》29號(1990年9月):頁13-31。
惠敏。「『聲聞地』の不淨所緣」。《佛教學》33號(1992年9月):頁9-26。
森口智洞。「實態とことば--『瑜伽師地論菩薩地』を中心に」。《大正大學大學院研究論集》30號(2006年3月):頁320-307。
湯用彤。「讀《瑜伽師地論記》」。《佛學研究》5期(1996年):頁246-253。
「湯薌銘譯纂《瑜伽師地論戒品纂釋》」。《同願月刊》2卷11期(1941年11月25日)。
「湯薌銘譯纂《瑜伽師地論戒品纂釋》」。《佛學半月刊》235期(1941年8月16日):頁4。
「湯薌銘譯纂《瑜伽師地論戒品纂釋》」。《佛學半月刊》236期(1941年9月1日):頁4。
無著菩薩造;玄裝譯;釋巨贊述記。「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真實義品第四述記」。《覺音》24~25期(1941年5月30日):頁35-38。
無著菩薩造;玄裝譯;釋巨贊述記。「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真實義品第四述記(續廿五期)」。《覺音》27~28期(1941年7月15日):頁25-32。
無著菩薩造;玄裝譯;釋巨贊述記。「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真實義品第四述記(續上期)」。《覺音》29期(1941年7月25日):頁16-20。
無著菩薩造;玄裝譯;釋巨贊述記。「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真實義品第四述記(續廿九期完)」。《覺音》30~32期(1941年10月30日):頁44-53。
結城令聞。「『瑜伽論記』の著者名に對する疑義」。《宗教研究》新8卷5號。
菅沼晃。「五法說の研究--とくに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中邊分別論等を中心に」。《東洋大學紀要文學部篇》24號(1970年12月):頁31-47。
서민욱(Seo Minuk)저。「『유가사지론』점토석독구결 해독 연구(5)- 권8,08:22-10:11을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14輯(2005年2月):頁197-212。
서민욱(徐民旭, Seo Minuk)저。「『유가사지론』권5ㆍ8에 현토된 점토의 위치 세분에 대하여」。《口訣研究》15輯(2005年8月):頁77-131。
黃懺華。「瑜伽師地論」。《中國佛教》3期(1989年5月1日)。
黃顯銘。「藏漢對照瑜伽師地論辭彙」。《博覽群書》1998年4期:頁15。
손명기(Son Myong Gi)저。「『유가사지론』점토석독구결 해독 연구(9)- 권8, 13:08-14:08 부분을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15輯(2005年8月):頁269-281。
楊白衣。「新羅の學僧道(遁)倫の『瑜伽師地論記』の研究」。《東洋學術研究》23卷1號(1984年5月1日):頁292-305。
楊白衣。「道倫『瑜伽師地論記』之研究」。《華岡佛學學報》7期(民73年9月):頁113-134。
「瑜伽因明大意(一)」。《因明》36期(1979年12月1日):頁1-10。
「瑜伽因明大意(二)」。《因明》37-38期(1980年1月1日):頁19-31。
「瑜伽因明大意(三)」。《因明》39期(1980年3月1日):頁11-23。
「瑜伽因明大意(四)」。《因明》40期(1980年4月1日):頁11-20。
「瑜伽因明大意(五)」。《因明》41期(1980年5月1日):頁14-23。
「瑜伽因明大意(六)」。《因明》42期(1980年6月1日):頁18-24。
「瑜伽因明大意(續完)」。《因明》45期(1980年9月1日):頁27。
「《瑜伽師地論》講義選粹」。《福嚴會訊》8期(民94年10月):頁52-61。
「瑜伽師地論」。《佛學半月刊》211期(1940年8月16日):頁7。
「瑜伽師地論」。《佛學半月刊》233期(1941年7月16日):頁9。
「瑜伽師地論」。《佛學半月刊》275期(1943年4月16日):頁7。
「瑜伽師地論」。《佛學半月刊》279期(1943年6月16日):頁5。
「瑜伽師地論」。《佛學半月刊》285期(1943年9月16日):頁2。
「瑜伽師地論」。《佛學半月刊》298期(1944年4月1日):頁7。
「瑜伽師地論戒品纂釋」。《佛學月刊》1卷2期(1941年7月1日)。
「瑜伽師地論敘」。《佛學半月刊》203期(1940年4月16日):頁5。
「瑜伽師地論敘」。《佛學半月刊》298期(1944年4月1日):頁7。
「瑜伽論聞所成地」。《因明》13期(1978年1月1日):頁5。
안대현(Ahn Dae-hyeon)저。「『유가사지론』 점토석독구결의 빼침선에 대하여」。《口訣研究》22輯(2009年2月):頁197-218。
안성두( Seong Doo Ahn )。「연구논문 : 인도불교 초기 유식문헌에서의 언어와 실재와의 관계: 유가사지론(瑜伽師地論)의 삼성(三性)과 오사(五事)를 중심으로」。《인도철학》23권(2007年):頁199-239。
안성두( Sung Doo Ahn )。「유가사지론(瑜伽師地論)에 있어 "128종 수면(anusaya)"설의 성립과 그 특징」。《인도철학》14권(2003年):頁63-88。
안성두。「『유가사지론(瑜伽師地論)』 에 있어서 " 번뇌잡염 (煩惱雜染) " ( Klesa - samklesa )」。《종교연구》26권(2002年):頁197-215。
鈴木晃信。「梵文聲聞地(九)」。《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通號12號(1990年3月):頁1-48(L)。
鈴木晃信。「梵文聲聞地(十)」。《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通號13號(1991年3月):頁1-45(L)。
鈴木晃信。「梵文聲聞地(十一)」。《大正大學綜佛教研究所年報》通號14號(1992年3月):頁15-39(L)。
鈴木晃信。「梵文聲聞地(十二)」。《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通號15號(1993年3月):頁1-49(L)。
鈴木晃信。「梵文聲聞地(十三)」。《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通號16號(1994年3月):頁73-129(L)。
鈴木晃信。「梵文聲聞地(十四)」。《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通號17號(1995年3月):頁19-71(L)。
鈴木晃信。「梵文聲聞地(十五)」。《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通號18號(1996年3月20日):頁1-35(L)。
鈴木晃信。「梵文聲聞地(十六)」。《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通號23號(2001年3月20日):頁77-137(L)。
鈴木晃信。「梵文聲聞地(十七)」。《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通號24號(2002年3月20日):頁1-41(L)。
鈴木晃信。「梵文聲聞地(十八)」。《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通號25號(2003年3月):頁1-43(L)。
鈴木晃信。「梵文聲聞地寫本について」。《大正大學綜佛教研究所年報》通號14號(1992年3月):頁1-14(L)。
이병기(Lee Byeong-gi)저。「『유가사지론』 점토석독구결 해독 연구(13)- 권8, 18:05~19:23 부분을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16輯(2006年2月):頁337-358。
이용(Lee Yong)저。「『유가사지론』 점토석독구결 해독 연구(3)- 권8, 05:18-06:23 부분을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12輯(2004年2月):頁233-247。
이전경(Lee Jeon Kyung)저。「『유가사지론』 점토석독구결 해독 연구(4) - 권8 07:01-08:022를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13輯(2004年8月):頁221-243。
장경준(Chang Kyong-jun) 저。「『유가사지론』점토석독구결의 ‘지시선’에 대하여」。《口訣研究》11輯(2003年8月):頁189-209。
장경준(Chang Kyong-jun) 저。「湖林本『瑜伽師地論』 卷3의 點吐에 대한 기초 연구」。《口訣研究》23輯(2009年8月):頁285-304。
장경준(Chang Kyong-jun)저。「《유가사지론》 점토석독구결의 ‘지시선’에 관한 補論」。《國語學》51集(2008年4月):頁175-194, 412-413。
장경준(Chang Kyong-jun)저。「『유가사지론』 점토석독구결 해독 연구(1)- 권8, 03:04-04:11 부분을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12輯(2004年2月):頁191-213。
장경준(Chang Kyong-jun)저。「구결점의 현토 위치의 세분과 위치 변이 현상에 대하여- 『유가사지론』 권5. 8을 대상으로」。《口訣研究》13輯(2004年8月):頁149-174。
장경준(Chang Kyong-jun)저。「점토 체계의 특징이 부호의 사용에 미치는 영향 - 성암본 『유가사지론』권 5, 8의 사례를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16輯(2006年2月):頁209-239。
장경준(Jang Kyong-Jun)저。「湖林本『瑜伽師地論』卷三의 點吐口訣에 사용된 符號에 대하여」。《국어국문학》153號(2009年12月):頁61-80。
조은주(Cho Eun-Joo)저。「『유가사지론』점토석독구결 해독 연구(8) - 권8, 12:16-13:07을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15輯(2005年8月):頁259-267。
福井靜志。「菩薩の戒律儀の問題點:瑜伽論戒品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5卷1號=總29號(1966年12月25日):頁186-187。
福井靜志。「瑜伽論(戒品)における罪と懺悔」。《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6號(1967年5月25日):頁68-72。
福原亮嚴。「相應の法理--毘曇と瑜伽との關連を中心として」。《佛教學研究》4號(1950年12月25日):頁93-110。
福原亮嚴。「瑜伽論の相應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2卷1號=總43號(1973年12月31日):頁121-129。
趙東明。「析論《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對『空』的批判與詮釋:兼論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及遁倫《瑜伽論記》的觀點」。《圓光佛學學報》13期(2008年6月):頁71-110。
趙東明。「析論《瑜珈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之『真實義』:以窺基《瑜珈師地論略纂》及遁倫《瑜珈論記》為依據」。《圓光佛學學報》15期(2009年10月):頁99-141。
趙東明。「從《瑜伽論記》析論〈真實義品〉『離言自性』的語言哲學及對『說一切有部』語言觀的批判」。《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0期(2005年7月1日):頁41-79。
遠藤祐純。「大乘佛教の戒律展開の一側面--瑜伽師地論の聲聞地及び菩薩地を中心として」。《文化》34卷1.2號(1970年8月):頁127-150。
遠藤祐純。「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におけるsamavara-silaとsila-samvara」。《智山學報》18號(1970年3月):頁1-16。
齊藤舜健。「『菩薩地』戒品所說の三聚淨戒の構造」。《佛教大學大學院研究紀要》18號(1990年3月14日):頁86-101(L)。
廣澤隆之。「『瑜伽師地論』にみられる真如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1卷2號=總62號(1983年3月25日):頁82-85(L)。
廣澤隆之。「合理-非合理の複合性--『瑜伽師地論』所說の『陀羅尼』を中心として」。《佛教學》42號(2000年12月):頁29-49。
廣澤隆之。「真如と分別:『瑜伽論菩薩地』に見る宗教性」。《佛教學》18號(1984年10月25日):頁45-67。
廣澤隆之。「梵文聲聞地-初瑜伽處中、趣入地、和譯.科文-」。《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1982年3月):頁286-260。
廣澤隆之。「盡所有性と如所有性:『瑜伽師地論』を中心として」。《密教學研究》14號(1982年3月):頁79-97。
「歐陽漸著《瑜伽師地論敘》」。《佛學半月刊》204期(1940年5月1日):頁5。
蔡惠明。「瑜伽與瑜伽行派」。《菩提樹》36卷1期2期=432期(民77年11月):頁22-23+。
談玄。「顯揚聖教論與瑜伽師地論比較觀」。《海潮音》15卷6期(民23年6月):頁50-58。
鄭鎮元(Chung Jin-won)저。「『유가사지론』 점토석독구결 해독 연구(14)- 유가08 19:23-21:15(끝) 부분을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16輯(2006年2月):頁359-382。
駒田ゆり子。「『瑜伽師地論』『戒品』の三聚淨戒における律儀戒の一考察」。《佛教戒律研究》2號(平成6年4月1日):頁66-。
諏訪義讓。「敦煌本瑜伽論分門記について」。《大谷學報》11卷3號=總39號(1930年9月10日):頁117-133。
諏訪義讓。「敦煌本瑜伽論手記に就いて」。《宗教研究》新7卷3號(1930年5月):頁68-89。
橫山紘一。「『無二』の思想的發展について:『瑜伽論』攝決擇分から『大乘莊嚴經論頌』へ」。《宗教研究》56卷3輯=254號(1982年12月1日):頁301-331。
橫山紘一。「ヨーガの心と真如 -- 『瑜伽師地論』と『解深密經』を中心に」。《佛教學》9-10號(1980年10月1日):頁191-225。
橫山紘一。「五思想よりみた彌勒の著作:特に『瑜伽論』の著者について」。《宗教研究》208號=45卷1輯(1971年10月31日):頁27-52。
「錄菩薩地戒品」。《海潮音》19卷1期(1938年1月15日):頁8。
默如。「瑜伽戒疏-1-」。《海潮音》66卷1期(民74年1月):頁8-12。
默如。「瑜伽戒疏-2-」。《海潮音》66卷2期(民74年2月):頁21-27。
默如。「瑜伽戒疏-3-」。《海潮音》66卷3期(民74年3月):頁9-15。
默如。「瑜伽戒疏-4-」。《海潮音》66卷4期(民74年4月):頁26-31。
默如。「瑜伽戒疏-5-」。《海潮音》66卷5期(民74年5月):頁20-25。
默如。「瑜伽戒疏-6-」。《海潮音》66卷6期(民74年6月):頁20-25。
默如。「瑜伽戒疏-7-」。《海潮音》66卷7期(民74年7月):頁25-30。
默如。「瑜伽戒疏-8-」。《海潮音》66卷8期(民74年8月):頁16-21。
默如。「瑜伽戒疏-9-」。《海潮音》66卷9期(民74年9月):頁29-35。
默如。「瑜伽戒疏-10-」。《海潮音》66卷10期(民74年10月):頁13-19。
默如。「瑜伽戒疏-11-」。《海潮音》66卷11期(民74年11月):頁17-24。
默如。「瑜伽戒疏-12完-」。《海潮音》66卷12期(民74年12月):頁17-23。
默如。「瑜伽戒疏二乘不共戒-1-」。《海潮音》68卷7期(民76年7月):頁9-12。
默如。「瑜伽戒疏二乘不共戒-2-」。《海潮音》68卷8期(民76年8月):頁18-22。
默如。「瑜伽戒疏二乘不共戒-3-」。《海潮音》68卷9期(民76年9月):頁28-32。
默如。「瑜伽戒疏本地分戒品敘說-1-」。《海潮音》67卷1期(民75年1月):頁8-12。
默如。「瑜伽戒疏本地分戒品敘說-2-」。《海潮音》67卷2期(民75年2月):頁19-26。
默如。「瑜伽戒疏本地分戒品敘說-3-」。《海潮音》67卷3期(民75年3月):頁23-30。
默如。「瑜伽戒疏本地分戒品敘說-4-」。《海潮音》67卷4期(民75年4月):頁27-32。
默如。「瑜伽戒疏本地分戒品敘說-5-」。《海潮音》67卷5期(民75年5月):頁29-32。
默如。「瑜伽戒疏本地分戒品敘說-6-」。《海潮音》67卷6期(民75年6月):頁10-13。
默如。「瑜伽戒疏本地分戒品敘說-7-」。《海潮音》67卷7期(民75年7月):頁10-15。
默如。「瑜伽戒疏本地分戒品敘說-8-」。《海潮音》67卷8期(民75年8月):頁19-25。
默如。「瑜伽戒疏本地分戒品敘說-9-」。《海潮音》67卷9期(民75年9月):頁12-16。
默如。「瑜伽戒疏本地分戒品敘說-10-」。《海潮音》67卷10期(民75年10月):頁12-15。
默如。「瑜伽戒疏本地分戒品敘說-11-」。《海潮音》67卷11期(民75年11月):頁9-13。
默如。「瑜伽戒疏本地分戒品敘說-12-」。《海潮音》67卷12期(民75年12月):頁27-30。
默如。「瑜伽戒疏本地分戒品敘說-13-」。《海潮音》68卷1期(民76年1月):頁6-12。
默如。「瑜伽戒疏本地分戒品敘說-14-」。《海潮音》68卷2期(民76年2月):頁16-18。
默如。「瑜伽戒疏本地分戒品敘說-15-」。《海潮音》68卷3期(民76年3月):頁18-21。
默如。「瑜伽戒疏本地分聲聞地戒律敘說-1-」。《海潮音》69卷1期(民77年1月):頁5-9。
默如。「瑜伽戒疏本地分聲聞地戒律敘說-2-」。《海潮音》69卷2期(民77年2月):頁8-15。
默如。「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戒律儀敘說-3-」。《海潮音》69卷4期(民77年4月):頁29-33。
默如。「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戒律儀敘說-4-」。《海潮音》69卷6期(民77年6月):頁15-21。
默如。「瑜伽師地論抉擇分菩薩地戒相敘說」。《海潮音》68卷5期(民76年5月):頁18-29。
默如。「瑜伽師地論抉擇分聲聞戒律儀敘說-1-」。《海潮音》69卷7期(民77年7月):頁4-11。
默如。「瑜伽師地論抉擇分聲聞戒律儀敘說-2-」。《海潮音》69卷8期(民77年8月):頁20-23。
默如。「瑜伽師地論抉擇分聲聞戒律儀敘說-3-」。《海潮音》69卷9期(民77年9月):頁5-11。
默如。「瑜伽師地論抉擇分聲聞戒律儀敘說-4-」。《海潮音》69卷10期(民77年10月):頁12-14。
默如。「瑜伽師地論抉擇分聲聞戒律儀敘說-5-」。《海潮音》69卷11期(民77年11月):頁26-32。
默如。「瑜伽師地論抉擇分聲聞戒律儀敘說-6-」。《海潮音》69卷12期(民77年12月):頁6-11。
默如。「瑜伽師地論抉擇分聲聞戒律儀敘說-7完-」。《海潮音》70卷1期(民78年1月):頁8-19。
默如。「瑜伽師地論攝釋分記-1-」。《海潮音》70卷3期(民78年3月):頁6-13。
默如。「瑜伽師地論攝釋分記-2-」。《海潮音》70卷4期(民78年4月):頁14-19。
默如。「瑜伽師地論攝釋分記-3-」。《海潮音》70卷6期(民78年6月):頁24-27。
默如。「瑜伽師地論攝釋分記-4-」。《海潮音》70卷7期(民78年7月):頁25-30。
默如。「瑜伽師地論攝釋分記-5-」。《海潮音》70卷8期(民78年8月):頁11-20。
默如。「瑜伽師地論攝釋分記-6-」。《海潮音》70卷9期(民78年9月):頁19-26。
默如。「瑜伽師地論攝釋分記-7-」。《海潮音》70卷10期(民78年10月):頁18-22。
默如。「瑜伽聲聞律儀的觀察」。《獅子吼》25卷7期(民75年8月):頁16-19。
默如。「瑜珈師地論發正等菩提心品錄(上)」。《海潮音》65卷10期(民73年10月):頁4-7。
默如。「瑜珈師地論發正等菩提心品錄(下)」。《海潮音》65卷11期(民73年11月):頁12-15。
默庵。「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品講錄記序」。《海潮音》3卷11~12期:頁1。
「彌勒菩薩造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佛學半月刊》200期(1940年3月1日):頁17。
「彌勒菩薩造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佛學半月刊》203期(1940年4月16日):頁3。
「彌勒菩薩造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佛學半月刊》204期(1940年5月1日):頁3。
「彌勒菩薩造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佛學半月刊》261期(1942年9月16日):頁4。
「彌勒菩薩造論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佛學半月刊》199期(1940年2月16日):頁16。
濟群。「《瑜伽師地論》提要」。《內明》210期(1989年9月1日):頁10-16。
聲聞地研究會。「梵文聲聞地:初瑜伽處中出離地,和譯.科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6號(1984年3月):頁135-164。
聲聞地研究會。「<共同研究>梵文聲聞地:初瑜伽處中出離地,和譯.科文 [第一戒律儀其之二.第二根律儀]」。《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7號(1985年3月):頁161-196。
聲聞地研究會。「梵文聲聞地:初瑜伽處中出離地.和譯科文 [第三 於食知量]」。《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8號(1986年3月1日):頁180-222。
聲聞地研究會。「梵文聲聞地(六):初瑜伽處中出離地,和譯.科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9號(1987年3月):頁168-221。
聲聞地研究會。「梵文聲聞地(七): 初瑜伽處中出離地,和譯.科文[第五正知而住(一)]」。《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10號(1988年3月):頁148-177。
聲聞地研究會。「<共同研究>梵文聲聞地(八): 初瑜伽處中出離地,和譯.科文[第六善友性,第七聞思正法]」。《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11號(1989年3月):頁260-344。
聲聞地研究會。「<共同研究>梵文聲聞地(九): 初瑜伽處中出離地,和譯.科文[第六善友性,第七聞思正法]」。《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12號(1990年3月):頁317-364。
聲聞地研究會。「<共同研究>梵文聲聞地(十): 初瑜伽處中出離地,和譯.科文[第十沙門莊嚴]」。《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13號(1991年3月):頁292-336。
聲聞地研究會。「梵文聲聞地(十一) -- 本地分中非三摩呬多地.聞所成地(1),和譯.科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14號(1992年3月1日):頁188-212。
聲聞地研究會。「梵文聲聞地(十二) -- 本地分中聞所成地(2).思所成地,和譯.科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15號(1993年3月1日):頁286-334。
聲聞地研究會。「<共同研究>梵文聲聞地(十三):第二瑜伽處」。《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16號(1994年3月):頁232-288。
聲聞地研究會。「<共同研究>梵文聲聞地(十四):第二瑜伽處(2) 和譯.科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17號(1995年3月):頁296-348。
聲聞地研究會。「<共同研究>梵文聲聞地(十五):第二瑜伽處(3) 和譯.科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18號(1996年3月):頁326-360。
聲聞地研究會。「梵文聲聞地(十六)第二瑜伽處(4)和譯.科文〔含 梵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23號(2001年3月):頁330-270。
聲聞地研究會。「梵文聲聞地(十七)--第2瑜伽處(5)和譯.科文〔原文は梵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24號(2002年3月):頁478-438。
聲聞地研究會。「梵文聲聞地(十八)第二瑜伽處(6)和譯.科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25號(2003年3月):頁584-542。
聲聞地研究會。「梵文聲聞地(十九):第二瑜伽處(7)和譯.科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26號(2004年):頁75-119。
聲聞地研究會。「梵文聲聞地(二十)第二瑜伽處(8)和譯.科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27號(2005年3月):頁1-49。
聲聞地研究會。「梵文聲聞地(二十一)第二瑜伽處(9)和譯.科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28號(2006年3月):頁1-53。
聲聞地研究會。「梵文聲聞地(二十二)第三瑜伽處(1)和譯.科文[含 サンスクリット語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30號(2008年3月):頁1-79。
聲聞地研究會。「梵文聲聞地(二十三)第三瑜伽處(2)和譯.科文[含 サンスクリット語文]」。《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31號(2009年3月):頁1-81。
聲聞地研究會。「梵文聲聞地寫本について」。《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15號(1992年):頁293-281。
薊法明。「唯識文獻における經典の受容:『瑜伽論』『思所成地』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5卷2號=總號111號(2007年3月20日):頁950-946。
韓清淨科記。「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卷一 (五識身相應地)」。《法相學會集刊》1輯(1968年10月):頁1-19。
韓清淨科記。「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卷第一之續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法相學會集刊》2輯(1973年6月):頁1-25。
齋藤舜健。「『菩薩地』戒品所說の三聚淨戒の構造」。《佛教大學大學院研究紀要》第18號(平成2年3月)。
齋藤龍裕。「『瑜伽論』の種性論:不定種性を中心として」。《宗教研究》69卷4輯=307號(1996年):頁162-163。
황선엽(Hwang Seon-yeop) 저。「『유가사지론』 점토석독구결 해독 연구(11)- 권8, 15:04~16:17 부분을 중심으로」。《口訣研究》16輯(2006年2月):頁299-316。
황선엽。「『瑜伽師地論』卷5, 卷8의 書誌」。《돈암어문학》17集(2004年12月):頁387-408。
藏中しのぶ。「玄奘三藏傳と『瑜伽師地論』」。《アジア遊學》27號(2001年5月):頁60-72。
「藏要新刊《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海潮音》11卷8期:頁19。
豐平俊道。「『聲聞地』における修行道の形成」。《哲學》41號(1989年10月25日):頁156-169。
豐平俊道。「『聲聞地』の研究」。《龍谷大學大學院紀要 文學研究科》7號(1986年3月22日):頁92-94。
魏蟬(會文)。「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手品記」。《微妙聲》2卷1期(1925年3月2日):頁1-38。
魏蟬。「《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手記」。《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0(1980年10月1日):頁69-102。
魏蟬。「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手記序」。《佛學月刊》3期(1939年8月1日):頁2。
鎌田茂雄。「如所有性yathāvadbhāvikatāと盡所有性yāvadbhāvikatā」。《印度學佛教學研究》6號=3卷2號(1955年3月30日):頁306-308。
羅伽陵。「瑜伽師地論敘」。《佛學半月刊》211期(1940年8月16日):頁5。
羅迦陵。「瑜伽師地論敘」。《普門學報》52期(2009年7月1日):頁10-11。
藤田光寬。「〈菩薩地戒品〉所說の菩薩戒の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4卷2號=總68號(1986年3月25日):頁874-867。
藤田光寬。「敦煌出土瑜伽論チベット語遺文 I」。《密教文化》126號(1979年3月15日):頁63-80(L)。
藤田光寬。「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に對するチベット語譯註釋書, 最勝子註と海雲註とをめぐって」。《密教文化》118號(1977年3月1日):頁80-96(L)。
藤田光寛。「〈菩薩地戒品〉和譯(I)」。《高野山大學論叢》24號(1989年2月21日):頁1-20。
藤田光寛。「〈菩薩地戒品〉和譯(II)」。《高野山大學論叢》25號(1990年2月21日):頁55-86(L)。
藤田光寛。「〈菩薩地戒品〉和譯(Ⅲ)」。《高野山大學論叢》26號(1991年2月21日):頁1-20(L)。
藤田光寛。「〈菩薩地戒品〉所說の大乘菩薩戒に關するチベット撰述文獻(2)」。《高野山大學論叢》36號(2001年2月):頁73-85。
藤田光寛。「〈菩薩地戒品〉所說の大乘菩薩戒に關するチベット撰述文獻(I)」。《高野山大學論叢》34號(1999年2月21日):頁21-37(L)。
藤田光寛。「<菩薩地戒品>に說かれる『殺生について』」。《密教文化》191號(1995年6月25日):頁136-152。
藤田光寛。「<菩薩地戒品>所說の菩薩戒に關する若干の問題」。《密教學研究》24號(1992年3月):頁11-25。
藤田光寛。「瑜伽師地論菩薩地におけるチベット語bshinの用法」。《高野山大學論叢》15號(1980年2月21日):頁53-132(L)。
瀧川郁久。「『瑜伽論』における認識の繼起:特に第六意識の分別について」。《東洋の思想と宗教》16號(1999年3月25日):頁20-37(L)。
釋大寂。「《長部.大念處經》中觀呼吸法門與《瑜伽師地論》中阿那般那念之比較」。《世界宗教學刊》9期(2007年6月):頁1-47。
釋宗證。「《雜阿含》等經與《瑜伽師地論》『體義伽他』之相互對照」。《福嚴佛學研究》2期(2007年4月1日):頁48。
釋宗證。「從《中論》與《瑜伽師地論》檢視『阿含』空義的教說--從《第一義空經》、《大空法經》為主」。《福嚴佛學研究》3期(2008年4月):頁181-199。
釋宗麟。「《深密》止觀與《瑜伽》止觀之比較」。《慈光禪學學報》創刊號(1999年10月1日):頁131-169。
釋長慈。「瑜伽行派之『無種性』思想初探──以《瑜伽師地論》為中心」。《福嚴佛學研究》1期(2006年4月1日):頁127-154。
釋昭慧。「瑜伽大乘『識變』義之成立-上-」。《獅子吼》25卷1期(民75年2月):頁16-21。
釋昭慧。「瑜伽大乘『識變』義之成立-中-」。《獅子吼》25卷2期(民75年3月):頁18-23。
釋昭慧。「瑜伽大乘『識變』義之成立-下-」。《獅子吼》25卷3期(民75年4月):頁17-23。
釋衍蘭。「淺談菩薩戒」。《閩南佛學院學報》1993卷1期(1993年6月):頁45-49。
釋堅鈺。「《瑜伽菩薩戒》概說」。《閩南佛學院學報》1期(1995年12月):頁32-38。
釋惠空。「《俱舍論》〈定品〉與《瑜伽師地論》〈三摩呬多地〉之比較」。《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1993年12月):頁307-327。
釋惠敏,維習安,杜正民,郭麗娟,周邦信。「漢文電子佛典製作與運用之研究──以《瑜伽師地論》為例」。《中華佛學學報》14期(2001年9月1日):頁43-53。
釋惠敏。「〈聲聞地〉中『唯』之用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7期(1994年7月):頁19-38。
釋惠敏。「《月喻經》について―《瑜伽師地論》の關係部分を中心として」。《佛教文化》23號(1989年):頁19-36。
釋惠敏。「《月喻經》的研究--以《瑜伽師地論》有關部分為主」。《中華佛學學報》2期(1988年10月1日):頁143-155。
釋惠敏。「《瑜珈師地論》導讀」。《新中華》19期(2000年10月10日):頁8-13。
釋惠敏。「《聲聞地》之遍滿所緣」。《諦觀》72期(1993年1月1日):頁259-278。
釋惠敏。「『聲聞地』における『資糧論』の三重構造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8卷1號=總75號(1989年12月1日):頁73-75(L)。
釋惠敏。「『聲聞地』の『不住種姓』について」。《佛教文化》27號(1991年):頁48-68。
釋惠敏。「『聲聞地』の『種姓』について」。《佛教學》29號(1990年):頁13-31。
釋惠敏。「『聲聞地』の不淨所緣」。《佛教學》33號(1992年):頁9-26。
釋惠敏。「『聲聞地』之『資糧論』的三重結構」。《中華佛學學報》3期(1990年4月1日):頁69-81。
釋惠敏。「A Study on Cre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lecrinic Chinese Buddhist Text:With the Yogācārabhūmi as a Case Study」。《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00號=50卷2號(2002年3月20日):頁1-5(L)。
釋惠敏。「Two Yogacara's Verses in Cravakabhumi Related to the Venerable Revat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0卷1號(1991年):頁499-495。
釋惠敏。「玄奘所譯《瑜伽論》之研究今昔」。《佛學研究》3期(1994月):頁187-189。
釋惠敏。「瑜伽菩薩戒本之心理與倫理觀」。《中華佛學學報》11期(民87年7月):頁9-48。
釋滿紀。「《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之修行結構論」。《普門學報》14期(2003年3月1日):頁219-250。
釋滿紀。「大乘唯識止觀的研究:以《瑜珈師地論.菩薩地》為範圍」。《普門學報》26期(2005年3月1日):頁251-282。
釋慧開。「佛教臨終與往生助念之理論建構芻議--以《瑜伽師地論》為主之初探」。《生死學研究》9期(2009年1月):頁81-125。
釋錄法。「《瑜伽師地論》之作者及其成立起源 (待續)」。《弘誓通訊》24期(1996年12月):頁15-18。
釋錄法。「《瑜伽師地論》之作者及其成立起源 (下)」。《弘誓通訊》26期(1997年4月):頁12-16。
釋體韜。「在探索與持守中深體法喜--序六度與四攝與《瑜伽論 戒品》之關係」。《人生》176期(1998年4月1日):頁65-67。
護法童子。「瑜伽師地論概說」。《佛教人間》1卷11~12期(1948年11月30日)。
權來順。「『想 sanna』の修習法--『瑜伽師地論』に至るまでの『十想』觀法の類型」。《佛教學》47號(2005年12月):頁39-63。
權來順。「瑜伽行唯識派の實踐論:『Yogācārabhūmi』修所成地を中心にして」。《論集》24號(1997年12月31日):頁33-53(L)。
坂本幸男。「十地經と瑜伽菩薩地住品との關係」。《宗教學紀要》5號。
梶山雄一。「瑜伽師地論の宇宙論(試譯)」。《佛教大學總合研究所紀要》4號(1997年3月25日):頁5-16(L)。
梶芳光運。「佛教における生へのかかわり方について 特に瑜伽論を中心として」。《智山教化研究》4號。
袴谷憲昭。「Yogācārabhūmiにおける64種の有情分類リストについて」。《駒澤短期大學研究紀要》27號(1999年3月25日):頁139-172(L)。
袴谷憲昭。「書評 高橋晃一著『『菩薩地』『真實義品』から『攝決擇分中菩薩地』への思想展開--vastu概念を中心として』」。《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37號(2006年10月):頁407-418。

□研究報告
Robert Kritzer。「A Comparison of Abhidharmakosabhasya(Chapters 1-3) and the Yogacarabhumi : 阿毘達磨俱舍論と瑜伽師地論の比較的研究」。文部省科學研究費補助金研究成果報告書,1999-2000。
山崎慶輝。「瑜伽師地論の組織的研究」。1974年度~1974年度。
向井亮。「唯識思想形成史の基礎的研究(『瑜伽師地論』の成立とその背景の解明を通じて)」。1990年度~1991年度。
松濤誠康。「梵.漢「瑜伽師地論」の原典批判」。1965年度。
高橋晃一。「『瑜伽師地論』とアビダルマ佛教の思想的關連について」。2008年度~2009年度。
高橋晃一。「『瑜伽師地論』に見られる瑜伽行派の思想的發展について」。2003年度~2004年度。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中期大乘佛教諸教義の構造的解明」。1989年度~1989年度。
郭敏芳。「漢文電子佛典製作與運用之研究---以《瑜珈師地論》為例」。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民國88年8月至89年7月。
郭敏芳。「漢文電子佛典製作與運用之研究(II)---以《瑜珈師地論》注釋書為例」。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民89年8月至90年7月。
郭敏芳。「漢文電子佛典製作與運用之研究(Ⅲ)---以《瑜伽師地論》梵漢藏版本對照為例」。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民國90年8月至91年7月。

□視聽資料
林崇安。《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因緣相應》。7捲。附書一冊。
林崇安。《瑜伽師地論.攝事分中契經事:念處相應》。6捲。附書一冊。
林崇安。《瑜伽師地論攝事分五陰誦第一》。12捲。
陳重文主講。《瑜伽師地論. 1-4》。台北:向覺。48捲卡式帶,每捲60分鐘。國語講演。
釋妙境。《瑜伽師地論》。法雲寺。180捲。國語發音。附瑜伽師地論講義。
釋玅境主講。《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 1-26》。美國新墨西哥:法雲寺禪學院。3片CD。MP3格式,國語發音。
釋玅境主講。《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 1-28集 ; 九品往生章. 1-7集》。高雄:佛教電視慈悲台。7片DVD。國語發音。
釋玅境宣講。《瑜伽師地論. 1-66》。美國:法雲寺禪學院錄音室製。66片CD。MP3格式,國語發音。
top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